第一篇:新疆和田暴力事件的心得体会1
新疆和田暴力事件的心得体会
我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在“6.30”、“7.18”事件发生后,认真学习了“6.30”、“7.18”案件的真相,看清暴力恐怖分子敌视国家、危害社会、残害人民的凶残面目,深刻认识到了暴力恐怖案件对全区发展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这次事件的发生,是继”7.5”事件发生后又一次有目的、有预谋、有组织的严重暴力案件。这对新疆的稳定和人民生活影响重大。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人民利益不容侵害。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任何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何种方式从事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都必将会受到依法处理,严厉打击。对于那些胆敢以身试法、搞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分子,我们的政府将会严惩不贷,绝不手软。这几起暴力恐怖犯罪案件的发生,再次告诉我们同境内外“三股势力”斗争是长期的、尖锐的和复杂的。
纵观世界各国,暴力恐怖犯罪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唾弃。打击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暴力恐怖犯罪行为,其目的就是要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进步的前提和保障,是各族群众的共同心愿。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就没有人民的幸福安康。无论哪个民族,还是什么人,谁都不愿意生活在恐惧和**中,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能容忍暴力和血腥。
我作为一名公务员,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始终坚持把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新疆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理直气壮地揭批“东突分子”集团大肆歪曲历史事实、企图搞乱人们思想、模糊人们视线的险恶用心;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东突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东突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立足实际,认清形势,加强团结。就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长期以来,“东突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新疆的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新疆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东突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
产权科:范思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二篇:新疆和田暴力事件的心得体会1
新疆和田暴力事件的心得体会
近几天,我们全体教职工学习了“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内容。使我认清和田“7·18”、喀什“7·30”、“7·31”案件的真相,看清暴力恐怖分子敌视国家、危害社会、残害人民的凶残面目,深刻认识到了暴力恐怖案件对全区发展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这次事件的发生,是继”7.5”事件发生后又一次有目的、有预谋、有组织的严重暴力案件。这对新疆的稳定和人民生活影响重大。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人民利益不容侵害。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任何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何种方式从事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都必将会受到依法处理,严厉打击。对于那些胆敢以身试法、搞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分子,我们的政府将会严惩不贷,绝不手软。这几起暴力恐怖犯罪案件的发生,再次告诉我们同境内外“三股势力”斗争是长期的、尖锐的和复杂的。
纵观世界各国,暴力恐怖犯罪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唾弃。打击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暴力恐怖犯罪行为,其目的就是要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进步的前提和保障,是各族群众的共同心愿。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就没有人民的幸福安康。无论哪个民族,还是什么人,谁都不愿意生活在恐惧和**中,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能容忍暴力和血腥。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坚定立场,态度明确,坚决反对暴力恐怖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加强团结协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着来之不易的大好发展,并且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的布署上来,决不能让“三股势力”干扰、破坏新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以及干扰破坏各族人民群众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还要学习国家安全法的有关内容,养成一个良好的意识和树立维护国家安全法的正确态度,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明确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必须无条件的履行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全面的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对学生进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阵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守土有责”。时刻加强阵地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增强责任意识。
昌吉市庙尔沟中心学校
2011年9月21日
和田7.18暴力事件
心
得
体
会
阿布都克热木
第三篇:新疆和田墨玉三年级数学教案(上)
一、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例
1、P2例2 口算乘法
教学要求: 掌握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可用口算卡进行)。2.50是几个十? 700是几个百? 3.8个十是多少? 24个十呢? 24个百呢? 4.5个2是多少?
二、新课教学: 1.P1例1(1)引导学生摆小棒:每堆摆两捆(每捆10根),摆3堆。
(2)启发学生议论: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算:20+20+20=60 用乘法算:20X3=60(3)引导学生看实物,理解算20X3的思维过程:3个2是6,3个2捆(2个十)是6捆(6个十),6捆就是60根,即3个20是60。结果与加法相同。
2.小结:求3个20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口算20×3这样想: 2个十×3=6个十=60 3.P2例2(1)显示例2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后掌握其数量关系。每堆有300块小木块,一共有4堆。
(2)让学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块。(3)让学生口算结果,并说出怎样想。
(4)小结:求4个300是多少,用300X4计算。这样想: 3个百×4=12个百=1200
三、练习设计:
1.P1“做一做”.2.P2“做一做”.四、作业:
1、复习P1 例1、P2例2.2.P4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P3例
3、例4,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口算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3复习内容。
2.450里面有几个百 ? 几个十?
二、新课教学:
1、P3例3(1)看图学算理。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 ①左边有3个10,就是30。②右边有3个2,就是6。
从而使学生理解: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3个12就是3个10和3个2的和。
(2)看图学算法;口算一般从高位算起。这样想:10×3=30 2×3=6 30+6=36(3)指导学生看书P3例3,质疑。让学生口述12X3的口算步骤。(4)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
2.P3例4 让学生在例3的基础上,先类推试做;然后可通过四人小组议论,归纳出口算的方法;再由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小结: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3是求:3个120是多少,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计算时这样想:100×3=300,20×3=60,300+60=360。
三、练习
1、P3例3下面的“做一做”。
2、P3例4下面的“做一做”。
第1题:计算后,进行评议,并让学生讲述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谁还能想出别的口算方法?”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有目的地请中下生板演;及时纠正错误。第3题,可用开火车比赛的形式进行。
3.有白乒乓球21个,花乒乓球的个数是白乒乓球的2倍,有花乒乓球多少个?一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四、作业:1.复习P3例
3、例4。2.P4第4、5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P4练习一第6 —— 11题。
教学要求:巩固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熟练、灵活地运用口算方法:i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2.口算乘法的方法。
二、练习设计: 1.填空:
(1)21×3可以读作()乘(),积是()。(2)3×6读作()乘(),表示()个()相加。
(3)32× 3读作()乘(),表示求()个()倍是多少 2.做课本上第,7、8、9、10、11题。
做7、8、10题要注意用多种形式,如比一比,看谁算得对又快或以组为单位开火车,看哪组最先到达目的,夺到红旗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9题是有多余条件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练习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决定是否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特别注意辅导中下生。
3.第12、,13题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独立完成,根据实际安排在堂上进行或在课外进行。
4、思考题。可制作活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从小华家到公园无论走哪条路,到学校以后都有四条路可到公园。也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的图画一画、数一数、找规律达到同样的目的 每项练习做完后都应做好评价订正工作。
三、作业:1.熟记乘法口诀。
2.P4第6题、P5第10题。
2、笔 算 乘 法
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6例1,例2.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细心检验的习惯。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6复习的内容。口算乘法及竖式书写格式。
二、新课教学: 1. P6例1 ①从口算引入:出示题目后问“用口算时怎样想?”
②笔算方法:借助P6的实物图,指导学生阅读P6虚线围成的方框里分步演算过程。
③总结计算方法。2.P7例2(1)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类推出计算方法,加深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理解,着重抓用2乘百位上的2得4个百,写在积的百位上。(2)注意竖式的书等格式。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注意”的内容,让学生把例2再乘一遍,并告诉学生,今后可用再乘一遍的方法,检查乘法算得对不对,培养细心检查的习惯。
三、练习设计: 1. 课本P6“做一做”。2.课本P7“做一做”。
3.做P7第1题第一横行,第2题第一横行。
四、作业:1.复习P6例1,例2。2.P7第1题第二横行。
第2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 第3—第9题
教学要求:巩固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教学手段: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笔算 213×2 24×2
二、练习设计
1. 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先读题,再分析解答。2. 练习一第4题,笔算下列各题。3. 练习一第5题,列式计算。4. 练习一第6题,口算下列各题。5. 练习一第7、8题,应用题。6. 练习一第9题,脱式计算。
三、作业
复习课本第8页。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9例
3、P10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幻灯,每位学生一份小棒。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9复习的内容:
5×3+6 2×9+7 6×8+3 4×7+5
二、新课教学:
1、P9例3 24×3=(1)摆一摆
①第一行摆2捆。(每捆10根),另4根。
②再摆两行分别与第一行同样多。
(2)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列出式子;
①每行多少根?共几行? ②要求3行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3)在动手操作中明确算理。
①3个4根是多少根?满10怎么办? ②3个2捆是几捆?加上刚才的一捆现在一共是多少捆? ③一共有几捆几根即多少根?(4)观察幻灯图片,学习算法。(5)指导学生阅读P9例3,质疑。(6)让学生讲述72是怎样算出来的。2.例4的教学
(1)学生读题后,讲述乘的顺序。(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0例4。
小结:让学生讲述P10例4怎样算。重点讲清4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9得多少1应向前一位进几,乘积百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三、练习设计。
1.课本P9做一做和Pl0做一做。2.课本P11第2题。3.计算;
42×3 15×2 271×3 516×4 4.计算接力赛。(分四组,每组3人)
(除参赛的同学外,其余作裁判,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四、作业;‘
1.复习P9例3,P10例4。
2、P11第1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3—第9题 教学要求: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比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计算P11第3题。
3.P11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4.P11第4题、第5题。
5.P12第7题用比赛的形式,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算对要做好小靖工作。
6.P12第8、9题如因时间关系可作为活动课内容。第10题应提示学生找出规律再填表。
四、作业:
复习P9、11的内容,理解、熟记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第5课时
教学内容:P13例5。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13复习的内容。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13例5的教学。
(1)用幻灯显示例5的插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454×4(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5与本节“知识铺垫”(2)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 P13“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4.指导阅读P14《你知道吗?》 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习兴趣。
四、作业:
1.复习P13例5。2.P14第1、2题。
第6、7课 时
教学内容:课本P14第3题—P16第17题。教学要求:
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手段:幻灯、游戏。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2)4个2531是多少?(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14第3、4、5、6题。其中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5.课本P15第8、9、11题,P16第12、13、14、16、17题。
其中第8题可作为游戏题,人人参与。如教师先把题目写在幻灯片上,每行一张。进行接力赛,看哪行做得又对又快。
P16第12题先让学生计算,小组讨论找规律,再按规律接着写叶、两个式子。此题也可作为数学活动课的内容。
第16题的教学参照《教学用书》P34,第17题参照P33。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P15第7题。
2、P15第10题,P16第15题。
3、一个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上的例6~例8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五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0+0二0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二0 教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2.教学例7.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 5×6= 4×3= 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教师: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3.做例7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8.
教师先出示1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
教师: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5.做例8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
第2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一道小题,使学生明白题意,先要进行乘法计算,再进行比较.
第二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9和例9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六中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第三课时:用乘法计算有关元、角、分的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10和例10后面的“做一做”,练习六中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出乘多位数的乘法计算一些有关元、角、分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有关元、角、分的口算卡片若干张。教学过程 :
一、复习
出示下面各卡片,让学生口答。1角9分=()分 1元5角=()角 145角=()元()角 60角=()分 126角=()元()角 40角=()分
二、新课 1.教学例10.
出示例10,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提问:想想该怎样计算?接着教师在黑板上贴上虚字:元、角、分,并提问:题里告诉我们每本书是3元2角5分,边说边在虚字的“元”下面写上3,“角”下面写上2,“分”下面写上5.再写出乘法竖式
2 5 x 3 然后让学生一齐计算这个竖式. 计算出积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975是几元、几角、几分,为什么?然后在横式上写上积,最后写答案。
2.做例10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写竖式计算,计算出积后,在横式上写出积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课堂练习
1. 做练习六中的第6、7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抄题写得数. 2. 做练习六中的第8题 教师说明题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做练习六中的第9、10题.
让学生连续做第9、10题,要提醒学生看清题意,写清单位名称.先做完的学生可以做第17题.然后集体订正第9、10题.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每一步是怎样列式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4.整理和复习
课题一:复习乘法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26页上的第1—5题,练习七中的第1~3题。教学目的 : 通过对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计算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X×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 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几元、几角、几分.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五、作业 练习七中的第3题
课题二: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上的第6题,练习七中的第4~9题.
教学目的: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6题。要求学生用7钟分算完。
二、做练习七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抄题写得数.教师限定时间1分钟左右,然后集体订正.
三、做练习七中的第5、6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四、做练习七中的第7题
教师出示第7题的两个条件,指名读一遍这两个条件.然后让学生默想2分钟,之后指名口头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教师把学生口述的条件和问题写出来,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五、做练习七中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六、做练习七中的第9题
让学生看好计算路线,以免漏做题目.然后一齐开始.教师记下先做完的前几名学生给予以表扬.然后让先做完的学生做第11题和下面的思考题.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课题一:用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内容:29—30页的例
一、例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口算用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数的除 法,会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9根单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8÷4 6÷3 6÷2 35÷5 9÷3 8÷2 4÷4 24÷6 16÷4 2. 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第29页“复习”的第2、3题。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先让学生拿出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2)分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3)接着问:我们能不能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得数呢?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呢?(4)当学生列出“60÷3”后,教师提问:这道题你们会计算吗?你是怎样想的?可让学生适当地讨论一下.指名说一说思考过程,教师适当引导。(5)概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6)试算:600除以3 和6000除以3(7)教学除法的两种读法.
(8)用两种方法读算式:600÷3、6000÷3 2.做第30页上面的“做一做”. 3.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演示,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接着问: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计算时应怎样想?(3)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明计算方法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并提醒学生想一想每组上下两题的联系和区别.集体订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此作简单的讨论.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本节课内容,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五、作业
练习八的第2、3题. 课题二:用一位数除几百几
十、几千几百的数
教学内容:P31例
3、P32例4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口算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24÷2=,并说出口算方法。
2.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
二、新课 1.学习例3.
(1)出示例3.口算240÷2=(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3)小组汇报口算的方法.(4)教师反馈小结: 〃 先算百位200除以2得100,再算十位40除以2得20,100+20=120(5)练习提高:第31页“做一做”,并指名说口算方法.
2、学习例4(1)口算40÷2二、20÷2(2)出示例4:120÷3:
让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指名汇报说出口算方法.(3)教师总结并板书:
把120看作12个十,然后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120÷3=40 想:12个十÷3=4个十=40 1200÷3=? 怎么想?得多少?(4)练习提高:第32页“做一做”.(5)练习八第4、5题.
三.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给出数据,让学生提出问题,完成题目. 一年级有200人,分成4个班。
二年级有240人,分成4个班。三年级有243人,分成4个班。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练习八的第6、7题. 2.笔算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 35-36例
1、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准备:5捆零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完成P35复习的内容
二、新课
1. 教学例1(1)出示42÷2(2)这道题口算时怎样想?(3)试用笔算来计算。(4)小结 2. 教学例2(1)出示例2(2)学生试算。(3)集体订正。(4)通过这个例子,谁能说一说做笔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除后有余数怎么办?(5)结合例2边整理计算过程边说明: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4.做例2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九中的第1~3题.
1.第1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纠正。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竖式的写法.
2.第2题,也让学生自己做,同时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做.订正时,注意强调每除一次如果有余数应该怎么办.
3.第3题,先让学生写横式,再用竖式计算,最后订正.
四、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一下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课题二: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39页的例
3、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指明用竖式计算56÷4、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出示128÷4,教师: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
3、例4 1.教学例3:128÷4二(1)小组讨论完成例3.(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十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 2.教学例4.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4.
学生进行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四、巩固与反思
1.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十的第1、2题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
六、作业
练习十的3、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是怎样的?
二、看题讲除式后,全班竖式计算结果: 1. 3除81商是多少?
2. 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几? 3.被除数是576,除数是6,商是多少?
三、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1.26÷3 47÷6 25÷3 46÷6 27÷5 54÷7 2.根据一位数除法口算求商练习表,由同位两个同学互相出题讲商。
四、应用题训练:P41(10)
五、分组夺红旗。P40(5)
六、竖式计算:P41(8)
七、P41(11)看题分步列式。
(1)学生家到校的路程。80×7=560(米)(2)小丽用的时间。7+1=8(分)(3)小丽每分走的米数。560÷8=70(米)
八、作业:P41(9)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5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掌握用一位数除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可口述情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编题
教师:兴趣小组买了一些器材.(出示课件)音乐小组买了7架电子琴 共6475元;航模小组买了2个航空模型共368元;摄影小组买了5部照相机用了6475元……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求每架电子琴的价格的算式是:6475÷7 求每个模型的价格的算式是:368÷2 求每部照相机的价格的算式是:6475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
二、运用法则,探索学习1.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小组讨论:在计算一道除法题之前,怎样看出商有几位数?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规律: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时,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同样多,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做第42页“做一做”的题目,2.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有456千克苹果,装在8个筐里,算算每筐多少千克? 3.你能像老师这样给大家出道题吗?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练习课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除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口算:900÷3 26÷2 38÷7
二、练习设计
1. 口算下面各题:P43(3)
2. 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P43(4)3. 分组练习题:P43(5)4. 脱式计算:P44(9)5. 应用题练习:P44(8)(10)6.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44(7)7. 选做题:P44(11)(12)
三、作业:1.复习P42-44 2.P43(6)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具准备:复习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 72÷8= 72÷4= 7×6= 8×9= 18×4= 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出示例6:441÷7: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2.教师反馈,小结.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
3.初步练习: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4.小组合作,学习例7.
出示例7:2463÷5=(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3)学生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4)汇报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
(5)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5.提高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三、练习与质疑
1.完成“做一做” 2.算算对不对. 多媒体出示:小明家搬了新家买了一些东西,爸爸让小明算出每样东西的单价,请你帮小明检查一下他算得对不对.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 3个电扇共453元,一个电扇153元.
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十二的第3、4题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P49-50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目的:1.知道“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并初步理解其道理.
2.会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掌握其计算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能在观察、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发现和认识规律.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或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
1.口算
30+20 50-30 20×5 60÷3 0+5 12-0 0×2 3×0 0×5 9×0 2.笔算
484÷4 498÷6 804÷3 408÷2
二、设疑激趣,自主探索
1.学习例9:408÷2(1)学生独立试做,汇报完成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做法,展开讨论发表个人看法。2.学习例8 0÷2=?(1)组织学生讨论,计算题目得数,并说出理由。(2)学生间交流质疑,得出结论:0÷2=0(3)出示口算:0÷3 0÷5 0÷9(4)引导学生观察以上几个算式及结果,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5)教师理论升华: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同时明确“不为0”的含义.
3.练习深化:做49页“做一做”的习题。4.导入例10的学习.(1)学生独立试做. 初步感知“在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前面无余数,这一位上的数不是0又不够商1,怎么写商”这个问题.(2)组织学生分组研讨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一般有:不写商、商0占位等.(3)验算质疑,确定“商0”占位的计算方法.
通过验算324÷3二108与错例324÷3:18来对比,发现“不够商1就商0占位”这个规律.同时确定竖式的简便写法.(4)练习与反思.
第50页“做一做”中的习题,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三、练习与应用
练习十三的第1、2题(每题前两个).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2题余下部分。第3、4、5题。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的例
11、例12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思考
口算练习:60÷3 160÷8 3000÷5 80÷4 420÷7 3600÷9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
1.用0、4、8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看谁组成的多.
2.依次用第1题中组成的三位数408、804、480作被除数,用3去除,导入例11教学.
三、自主探索
1.学习例11: 480÷3(1)学生独立用竖式求商.(2)学生板演汇报计算过程,其他学生质疑,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确定竖式的简便写法.(3)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
(4)练习与反思:第53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2.学习例12:3424÷6(1)学生独立试做,发现问题及时提出.(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3)小组之间汇报解决方法,辩证质疑,验算结果,总结计算方法.
(4)教师理论升华:着重于求出商的十位数,个位还余4,不够商1则商0(5)练习:做第54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十四的第1、2题(每题任选两个).
2.练习十四的第4题(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
3.第53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第54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 4.用0、3、6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用6除,求商各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四的第1、2题余下部分,第3题
3.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的第1~5题,练习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本单元新学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用一位数除多位数,并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除法
1.做第57页的第1题和第3题.
第1题,先让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互相检查读法是否正确,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60÷2的含义,并让学生说一说0÷8=0应该怎样想.
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时,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帮助.集体订正时,可以有意识地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
教师提出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同时提醒学生不能只图快,首先要正确.
二、复习笔算除法及除法的验算
1.第57页第2题,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各种情况.先让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商各是几位数.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然 后让学生通过计算,看判断的商的位数是否正确.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除法法则.
2.第57页第5题,复习除法的验算. 教师问:要想检验除法计算得对不对除了用再算一遍的方法检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乘法)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订正时,要提醒学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检验. 3.做练习十五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复习文字叙述题 1.第57页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注意对数量关系的复习,为应用题的复习做准备。
2. 做练习十五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十五的第10题.
四、作业:练习十五的第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57(6)(7);练习十五的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乘、除法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减、乘、除法的笔算法则 1.做第57页的第6题.
每做一题,让两三名学生说一说笔算法则. 2.做练习十五的第5题.
教师提出要求:看谁在7分内算完,而且又算得对.提醒学生:首先要计算正确。在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如果7分钟内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可再延长1分钟.集体订正时,对错误及时纠正。3.做练习十五的第6题.
做题前可让学生先说一说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根据班里的情况或全做或选择几题做.
二、复习应用题
1.做第57页的第7题.
教师先出示第7题,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判断用什么方法解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解答过程。2.做练习十五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然后,让学生口头改编题.可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教师把学生改编的题写在黑板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两道题的联系和区别.
如果有时间,可继续做第8、9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做第11题和第59页上的思考题.
三、作业:练习十五的第8、9题.
三、千米和吨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例
1、例2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和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我们以前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1米是多少厘米? 让学生具体比画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我们以前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比较短的距离,是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如果我们要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该用什么作长度单位呢?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新的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引出新课).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小尺子观察一下.
教师:尺子上的刻度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厘米外,还有什么刻度? 教师: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教师: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那么1厘米是多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有多长。2.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3.教学例2.
教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引出“分米”的认识)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让学生拿出尺子指出1分米的长度.
教师拿出米尺,在黑板上先画出1米长的线段.然后同学生一起从0刻度开始,每数出10厘米划一个记号,一直数完.
教师: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谁能说一说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教师板书: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 4.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六的第1、2题.
1.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量,注意观察量得不够准确的学生看一看是量的方法不对,还是读数不对.
2.第2题,教师先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再把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还可以再举些例子让学生说出合适的单位名称.
四、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谁能说一说,厘米是多少毫米?10厘米是多少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例
3、例4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直尺一把,7厘米长的一张纸条,1米长的绳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2.填空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0分米=()米 10厘米=()分米
1厘米=()毫米 1米=()厘米 10毫米=()厘米
二、操作体验
1.量出教师发的纸条的长度.(1)独立探索.
量出教师发的纸条的长度是几厘米,同桌互相交流。(2)汇报交流,教师注意定向引导正确的测量方法,(3)研究问题.
小组讨论:把纸条的长度单位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4)汇报交流(可能会有多种方法,正确的教师要给予肯定).
(5)教师说明:因为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7个10毫米(板书:7厘米=70毫米).(6)练习质疑,说出想的过程.
2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 3米=()分米 4米=()厘米 做上面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习例4。
(1)出示题目:一张桌子高80厘米,把厘米改用分米做单位怎样表示?(2)同桌讨论.(3)汇报交流.
(4)教师强调:因为10厘米=1分米,80厘米里面有8个1分米,所以80厘米=8分米(板书:80厘米=8分米).(5)练习质疑,说出想的过程.
30毫米=()厘米 70分米=()米 50厘米=()分米 200厘米=()米 做上面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练习应用
1.教科书第62页“做一做”。2.练习十六的第3、4题. 3.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5题。
四、课外实践作业
1.先数出5毫米厚度纸的张数,再算一算: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多少张?2分米厚度的纸约有多少张? 2.量出100米的距离,试走一下这100米要走多少步?走一个来回用几分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 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
3.通过教学,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媒体播放“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动感画面,请学生特别留意路边的里程碑.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计算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把课题补充完整).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间距离长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是1000米.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想:
(1)让学生闭眼想象,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
(2)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3)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十七的第1、2题)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通过画一画,帮助学生对千米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五、课外实践作业
1.实际走一走,看走1千米大约有多少步? 2.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
1、例2千米和米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知道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千米=()米 1000米=()千米 2.4米=()分米 1分米=()厘米
6厘米=()毫米 500毫米=()分米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3千米=()米.
教师在小黑板上出示这样两个问题:(1)1千米是多少米?(2)3千米是几个1000米? 学生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谁知道例1的空格里应填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5000米=()千米.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多少米是1千米?(2)5000米是几个1000米? 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学生想出: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个1000米就是5千米.所以空格里填5. 3.做“做一做”中的题目.
(1)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可说明题意,然后再让学生做.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七中的第3—9题.
1.第3题,教师先说明题意,再让学生做. 2.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第5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这几幅图画的是什么.然后,教师说明题意,让学生把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 4.第6题,是长度单位换算的混合练习。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限定做题时间,看一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练习. 5.第7题,指名读题后,教师与学生可以联系实际,对长江上这两座大桥的长度加以比较.然后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解答.
6.第8题,可请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7.第9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然后教师说明题意,让学生把结果填在括号里.
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吨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具准备:将书上大米袋示意图制成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我们都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让学生描述一下1克和1千克具体有多重. 2.5000米=()千米 4千米=()米 1000克=()千克 8千克=()克
二、新课
1.教学吨的认识.
教师:我们以前学过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比如,一袋糖重500克,一袋盐重1千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比千克还要大的质量单位(引出新课).
出示书上第一个直观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意,然后教师指出: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教师:谁能说一说还有什么物品用吨作计量单位?1吨到底有多重呢?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出示大米袋挂图).
教师:每袋大米重100千克,请同学们数一数共有多少袋?那么10袋是多少千克? 教师直接引出:1000千克就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教师: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
教师:水泥每袋重5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20袋重多少千克? 2.教学千克和吨的换算. 5吨=()千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算,不用写出推算过程,启发学生想出:1吨是1000千克,5吨是5个1000千克,5个1000千克是5000千克.所以5吨是5000千克.
3.做“做一做”中的题目.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八的1-5题
1. 第1题,日常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东西很多,写出或说出几个。2. 第2题,教师先说明图意,让学生把结果填在括号里。3. 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
4. 第4题,让学生口算出答案即可。
5. 第5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书上画的都是什么东西,然后把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
四、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
1. 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上的例
1、例2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积(商)之和(差)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6×4+18 18+4×6 69÷3-14 50-35÷5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16×4+6×3提问:
“同学们看看这道题有哪些运算?有没有括号?”“在一个没有括号的式题里,只有乘法和加法,要先算什么?”
学生回答后,让他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后。
让学生观察一下这道题的特点,再提问.:“这道题与前面学过的乘加
式题有什么区别?它有几个乘法?”“它求的是两个乘积的什么?”“求两个乘积的和,就要先算出什么?”(先算出两个积)“那么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计算吗?”
随后教师重述一遍上面的分析:这道题求的是两个乘积的和,要先算出两个积之后才能相加,所以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计算.然后让学生将此题按乘法同时脱式的方法重做一遍. 2.教学例2.(1)让学生试做
16×4-6×3 16÷4+6÷3 16÷4-6÷3(2)比较上面的4个算式.
(3)小结.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知道,求两个乘积的和或差,求两个商的和或差的三步混合式题,都要先算出两个积、两个商,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两个除法也可以同时脱式.那么要是求一个积与一个商的和或差,这个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脱式吗? 让学生做“做一做”中的第5小题,588÷7—29×2.做完后,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这道题乘法、除法可不可以同时脱式计算,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从上面的几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求两个积(商)的和(差)的三步混合式题,乘法和乘法、除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都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3.巩固练习.
做第72页上“做一做”中的题.做题时,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计算步骤,再计算.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九的第1题.
2.做练习十九的第2题.做题前先让学生想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3.做练习十九的第3题.指名一学生读题,并看图说出每支铅笔多少钱,每本写字本多少钱,然后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计算出买铅笔、写字本各用多少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2. 两步应用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76页例1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
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该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2.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多媒体播放动画:
10月1日是国庆节,校园里到处充满欢乐的气氛,同学们有的做彩旗,有的做纸花……其中,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
2.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学生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即例1)(2)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三种花一共做了多少朵?(此题以后再研究)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习例1(1)学生独立试算,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2)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
(3)教师小结:教师边口述题意,边用多媒体依次显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重点说明这道题的分析解答方法,并揭示课题.
2.改编例题,求异拓展(即教科书第76页的“想一想”)3.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分析比较例1与“想一想”中两题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三、动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题:教科书第76页“做一做”的题目.
2.课中游戏---猜猜看。如两生报出自己的年龄(或其他物品),教师说出自己的年龄(或其他物品)与两名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猜猜教师的年龄(或其他物品).
3.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77—78页例2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第一组)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比较两数差
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2.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或用挂图、小黑板),每生各准备一条红、黄、紫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多媒体播放学生熟悉的一家超市的全景,画面从外到内逐步显示超市全景,并配音解说:这里的货可真多啊!一排排货架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物品,真是琳琅满目,这里有……到气球货架处定格,并显示以下画面及字样:
(1)黄气球17个
(2)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 .(3)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
2.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学生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黄气球17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花气球有多少个?(即例2)(2)花气球17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三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此题以后再研究)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习例2(1)学生独立试算,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2)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
(3)教师小结:教师边口述题意,边用多媒体依次显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重点说明这道题的分析解答方法,并揭示课题. 2.改编例题,求异拓展(即教科书第78页的想一想)3.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分析比较例2与想一想中两题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三、动用知识,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7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2.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的第3~6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82—83页例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第二组)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多(少)几求和、几倍求和(差)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2.弄清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各准备一条黑、白纸条。教学过程
一、呈现材料,提出问题
1.媒体显示白兔、黑兔在草地上吃青草的图景,并提供以下信息:(1)黑兔有10只.
(2)白兔比黑兔多6只.
2.学生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有10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6只.白兔有多少只?(2)有10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6只.两种兔共有多少只?(即例3)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生独立解答第(1)小题,并说说是怎么想的。2.教学例3——即第(2)小题.
(1)学生独立试做例3,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2)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
(3)教师小结:教师边口述题意,边用多媒体依次显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重点说明这道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4)讨论:分析比较第(1)小题和例3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3.改编例题,求异拓展(即课本第83页的想一想)4.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分析比较例3与想一想中两题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题:课本第83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变式题:第83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公园里有6只小猴,大猴的只数是小猴的4倍。? 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3.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2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的例4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第三组)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2.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一套(或挂图、小黑板),学生各准备一条红、黄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呈现材料,提出问题
1.多媒体显示水果店买卖繁荣的景象,并提供以下信息:(1)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筐.(2)其中苹果有45筐.
2.学生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筐,其中苹果有45筐.梨有多少筐?(2)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筐,其中苹果有45筐.苹果比梨多多少筐?(即例4)(3)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筐,其中苹果有45筐.梨比苹果少多少筐?(4)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筐,其中苹果有45筐.苹果的筐数是梨的多少倍?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生独立解答第1小题,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学习例4---即第(2)小题.
(1)学生独立试算,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2)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
(3)教师小结:教师边口述题意,边用多媒体依次显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重点说明这道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4)分析比较第(1)小题和例4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3.学生独立试做第(3)、(4)小题,小组内交流讨论各题的想法. 4.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分析比较例4与第(3)、(4)小题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8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第1—3题.
3.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上的第1—3题和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通过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的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加深理解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教师出示第92页上的第1题. 870÷6-34×4 28×3+168÷7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做 2.教师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20×3+42×5 525÷7-176÷8 35×4-126÷6 1827÷9+34×3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
二、复习应用题
1。复习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1)做教科书第92页上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然后让学生改变上题的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口头改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然后集体订正。要鼓励学生编出不同的两步应用题.(2)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复习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做教科书第92页的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把题目板书在黑板上,集体订正.让学生通过改变题里的问题,把它改编成另一道两步应用题。(2)做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中下等生回答解题思路。说得不完全,其他学生补充、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三的第3~8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做练习二十三的第3题.
160+90 640-400 80+550 43×2 1800÷6
900×9 5600÷8 120×3 350-70 学生独立口算,做完后指名中下等生说得数,全班订正。2.做练习二十三的第4题.
735×9÷7 6138÷3+784÷8 2628÷(68-59)542×6-208×5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重点说说第3、4小题的乘法、除法为什么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3.做练习二十三的第5题. 指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想想要求大雁每分比蝙蝠多飞行多少米,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大雁的飞行速度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 4.做练习二十三的第6题. 这道题有两个问题,做题时要提醒学生做完第一问时别忘了第二问.做完后,可引导学生对两问的解法进行对比:这两问第一步都必须先算什么?第一问的第二步为什么用加法?第二问的第二步为什么用减法?使学生明确虽然已知条件都相同,但由于问题不同,所以用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 5.做练习二十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让学生通过改变上题的条件或问题,把上题口头改编成另一道两步应用题.要尽量鼓励学生编出不同的两步应用题。6.做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改变上题的条件或问题,口头改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再解答出来.
五、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5—97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测量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面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长、正方形图片、带有平行四边形图案的实物图片、方格纸、钉子板、七巧板、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框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概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长方形图片,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图形?它们各有几条
边?几个角?”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正方形图片,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图形?它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指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所围成的图形,都有四个角 让学生看教科书第95页上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师:现在大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然后再用三角板量一量它们的边,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操作后,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量黑板上的图片,并说出自己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教师还可以请其他学生补充.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或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教师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提问:“这些图形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些图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也是四边形,而且这些四边形相对的边之间的宽度总是一样的(用手比划或用三角板演示出对边间的距离不变),我们就把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出示一张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提问:“这个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为了帮助学生看清楚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分别相等的,教师可以剪一个和方格纸上画的同样大的平行四边形,把它斜着的一组对边比一比。学生回答后,教师一边重述一边板书。3.完成教科书第9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三、作业:练习二十四的第1—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7页例2画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一定技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钉子板、方格点子纸、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激趣促学
1.多媒体播放动画,激趣促学
(一座漂亮的房子,红窗、绿墙、金色的屋顶)
2.学具操作,沟通旧知.
小房子的墙面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以小组为单位围出以上图形,并讨论,每个图形怎样围成的? 3.提出问题,引出新知:
屋顶是什么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画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研究新知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平行四边形.
(1)学生在钉子板上独立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说明怎样围的.(2)小组展示各自的作品,并讨论怎样围的.(3)学生班上展示作品.说明围法,集体辩论(4)教师总结围法:
“我是先用橡皮筋拉出上面一条边,占6个钉(间隔5个空格),再往下数3行,向左错过两个格,横着拉出下面一条边,也占6个钉和上面一条边一样长,围出平行四边形.”
2.在格子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1)学生独立探索:仿照钉子板上的围法,试着在格子纸上画下来.(2)小组研讨,交流。
(3)学生展示作品,说明怎样画的.集体研讨辩论.(4)教师总结画法.
3.基础练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不同方位(解释)的平行四边形来,比一比,看谁画的又标准又多.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题(第97页“做一做”).
右边的图是平行四边形吗?怎样改才能围成平行四边形? 2.变式题.(练习二十四第6、7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1页的例3-例5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用具:小黑板、直尺、线绳、皮尺、用铁丝围成的正方形。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核对. 2.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分别量好每个图形各边的长.
3.让学生量教科书第100页例3中三角形和正方形各边的长.
4.提问:
“小黑板上三角形的3条边一共长多少厘米?”
“小黑板上正方形的4条边一共长多少厘米?” 5.请每个学生先算出第100页例3中三角形3条边一共长多少厘米,再算出正方形4条边一共长多少厘米.
二、新课
1.教学周长的含义.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在小黑板上、在书上量了一些图形的边长,还计算了每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这样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有用的。2.教学例5 教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正方形,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请学生到黑板前操作.
“知道正方形的边长以后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先让每个学生自己计算.学生算完后,再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0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2.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四、作业:练习二十五的第2、3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页例
6、例7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定义,知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实践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钉子板、绳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森林动物园里小兔和小鹿在比智慧)1.第一局:它们来到一个边长是5米的花坛旁边:(1)计算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看谁的方法最巧妙(2)教师总结算法:小鹿答案是5+5+5+5=20(米)小兔答案是5×4=20(米)谁的巧妙?说明理由.小兔胜第一局. 学生独立算出后订正
2.第二局:它们又来到一个长6米,宽是4米的长方形的草坪旁:
你们围草坪跑一圈是多少米?
二、联系旧知,探索新知
1.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讨论算法.
3.学生汇报,集体研讨算法.汇报自己的做法.
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也可以互相提问题. 4.教师定向,总结算法. 5.归纳概括,揭示课题.
我们把围成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长的总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说一说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判断小兔这样做对不对.
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8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第102页“做一做”)?(1)28+15×2=58(米)(2)28×2+15×2=86(米)(3)(28+15)×2=86(米)2.算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以下题选于练习二十五第5、6、7题). 3.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四周缝上花边,要用多少厘米的花布? 4.课后实践作业: 请量出练习本、数学课本和课桌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
总 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用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以及相应的除法;比较熟练地笔算用一位数乘、除多位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先让学生回忆本学期学过的乘、除法口算,再让学生做P108的第2题.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2题.
教师可提出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教师把时间控制在3分内.做完的错误较多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让他们做一些补充练习.
二、复习笔算
1.做第108页的第1题.
教师先把三道乘法题写在黑板上,请三名同学到前面计算,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特别要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的情况.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笔算乘法的法则.对被乘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要特别强调.还要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计算可以用简便方法.
做完乘法之后,再出示三道除法题.可以采取与乘法类似的方法,对笔算除法进行复习.还可以让学生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进行计算和验算.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题.
教师控制时间6分.可以指明哪道题需要验算.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3题. 让学生先审题,再列式计算.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4题. 看谁在10分内做完.注意提醒学生要认真计算,首先要计算正确,不能只图速度.做题时,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发现错误要及时处理.第二时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09页的第3~6题.练习二十六的第5~9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能够比较顺利地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做第108页的第3题.
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再出示第2小题,也让学生说说怎样脱式计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练习机会.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做,先审题,再填空.可以让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够按图示的每一步计算正确就可以了.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对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找出原因并改正.
二、复习应用题
1.做第108页的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应用题的数量关系.44 然后让学生改变题目的问题,口头改编成一道两步应用题. 2.做第108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让学生改变第三个条件口头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改编,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口头改编的应用题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如:
(1)一个粮仓存小麦85吨,存大豆60吨,存的玉米比小麦和大豆的总数多38吨,存玉米多少吨?(2)……总数多38吨……
(3)……存的玉米是小麦和大豆的总数的2倍.……(4)……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多38吨.……
(5)……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少38吨.…… 3.做第109页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分析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画出线段图加以说明.
然后让学生把问题和已知条件调换,变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改编后,可以再让学生说一说线段图怎样改,再解答出来.
三、作业
练习二十六的第7~9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第21*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第7~1.1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0—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千米、吨
1.第做109页的第7题.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2)1千米是多少米?1吨是多少千克?
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吨=1000千克
2.做第109页的第8题.
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
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
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
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1.做第109页的第9题.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 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
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 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
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六的第14—18题.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4—18题
1.做第14题.
让学生同时做,教师计时,做完了举起手来,教师告诉所用时间,学生把时间记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到3分时,看有多少人做完,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要给予表扬.
2.做第15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在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做第16题.
做题前,先小声地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2700÷5+306×4,85×6-1799÷7是怎样脱式的,为什么乘除法可以同时脱式.
4.做第17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如果有些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稍加提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要想求出平均每月节约水费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今年前6个月平均每月的水费知道吗?该怎样求? 5.做第18题.
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可以问一问学生:第二问缺少什么条件?缺少的条件在哪里?
二、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或补充练习
第四篇:新疆和田来我所参观汇报材料
肥东县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及
妇幼保健工作情况汇报
肥东县妇幼保健所 二〇一一年五月
肥东县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及妇幼保健工作
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肥东县妇幼保健所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和同仁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根据安排,我就肥东县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及相关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肥东县妇幼工作概况
肥东县共有公立医疗机构52所,其中县级医疗机构3所,中心卫生院7所,一般建制乡卫生院11所,非建制乡镇卫生院31所。县乡村三级防疫保健网络基本健全,乡村均配有专兼职保健员。
肥东县妇幼保健所成立于1952年,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副科级。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所职工共同努力,不断建设,单位得到稳步发展。现占地面积22.5亩,业务用房5000平方米,批准设置床位40张;现有在职职工5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3人。临床科室设置产科、妇科、儿科、新生儿科、计划生育科以及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开展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婚前保健、生殖保健、信息管理等妇幼保健业务。2010年我所业务收入517万元,县财政补助103万元。2010被市卫生局授予妇幼卫生目标管理考评一等奖;荣获肥东县“巾帼文明岗”称号。
2010年,全县7岁以下儿童74301人,开展儿童健康检查58306人,儿童保健覆盖率78.5%;3岁以下儿童31050人,系统管理率24701人,系管理率为79.6%;筛查体弱儿99人,规范管理达到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6‰,婴儿死亡率4.8‰。全年产妇总数11548人,活产数11581人,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9985人,建册率为86.0%;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为9400人,系统管理率为81%,产后访视9681人,访视率为84.0%,新法接生率为100%;住院分娩率为99.85%;筛查高危产妇969人,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孕产妇死亡1人,死亡率8.6/10万。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4901人,新生儿听力筛查3724人。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010年在全省实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即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肥东县妇幼保健所共开展免费婚检6873对,完成任务数的152.7%;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9833人,完成任务数的106%。
二、机构能力建设情况
(一)硬件建设。1999年以来,县妇幼保健所一直在卫生大厦一至二楼办公,办公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只能开展基本的妇幼保健服务,严重影响了妇幼保健业务的开展,已难以履行相应职责,也难以满足群众需求。2006年5月,国家发改委下达我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国债项目)用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改(扩)建工程,项目经费50万元。县政府、县卫生局领导决定以此为契机,新征土地兴建妇幼保健综合楼。为筹集建设资金,县政府配套100万元,用于前期启动;县财政担保,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760万元(实际使用385万元);县妇幼保健所自筹150万元。县发改委、规划、国土部门和店埠镇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完成项目立项、征地、报建等手续,2007年4月正式动工,此项目被县政府列入2007年县重点建设项目。妇幼保健综合楼主体于2007年11月主体竣工,装潢工程于2008年5月全部结束,并验收交付使用。
(二)人才队伍建设。由于县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多年来一直从事简单妇幼保健服务,得不到临床锻炼,知识逐渐老化,临床人才十分匮乏。为了使妇幼保健综合楼的使用价值得到正常发挥,经报请县政府批准,县卫生局向全县医疗机构公开、公正选调8名专业技术人员;从历届毕业的大专以上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中公开招聘11名医护人员(其中本科3人),充实到我所妇幼保健队伍之中。整个过程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由县人事、编办牵头,县监察局全程监督,选调、招聘工作十分成功。2008年9月1日,县妇幼保健综合楼正式开诊。
(三)合理划分功能。为了强化管理,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所里对卫生大厦内的门诊和新建的妇幼保健综合楼进行功能划分。卫生大厦门诊为公共卫生职能,主要开展妇女、儿童保健以及对全县妇幼卫生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对乡村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妇幼保健综合楼为临床医疗职能,为全县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提供相关的临床服务,并为妇幼保健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如:开展高危孕产妇管理、体弱儿管理、孕产妇死亡调查评审等。县妇幼保健所实行一套班子统一管理,人员岗位相对稳定,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我们始终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妇幼保健综合楼开诊后,2008年9月至12月底共助产172人,2009年助产746人,2010年助产890人。接待门诊14585人次,各类手术413台次。保健与临床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满足了全县妇女儿童的保健需求,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精心打造“四个中心”。2010年省卫生厅已下达我县“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项目,项目经费100万元,用于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房屋改建装修、购置基本设备、培训保健人员等。为了做好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我县在省专项经费1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投入近100万元,力争锦上添花。县卫生局要求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好房屋的规划设计;所有工程项目和设备购置一律纳入政府招投标程序,确保公开公正,依法建设。县妇幼保健所多次到合肥、金寨、铜陵、芜湖等地参观学习,结合实际,对科室整合、装修设计进行反复推敲,制定方案。把保健所在卫生大厦按保健所服务能力规划为四个中心(即婚检中心、妇女保健中心、儿童保健中心、《出生医学证明》发放中心)。实施过程中,我们加强监管,确保质量。11月底,各种设备采购全部到位内部装修全部结束,年底全部投入使用。调整装修后的县妇幼保健所功能更加健全,环境更加温馨,服务流程更加合理,受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先后接待陕西宝鸡市及省内多家妇幼保健机构参观交流。
三、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实施情况
实施妇幼保健服务均等化项目,是进一步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使孕产妇和儿童享受更好、更规范的保健服务,全面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是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2009年9月1日,我县全面启动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县妇幼保健所承担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并扎实推进。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充分发挥实施主体和牵头作用
成立领导组织,设立办事机构,确立“政府协调、卫生牵头、部门配合、层层落实”的工作体制,确定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本着“把好事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原则,按照实施方案,迅速启动、快速推进。县卫生局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县妇幼保健所作为项目牵头单位集中主要力量,加强妇幼卫生民生工程和均等化服务项目工作的督查指导,确保县乡各级积极工作,稳步推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深入开展宣传发动
我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县卫生局一楼大厅电子显示屏每天连续滚动播放“为了您的婚姻美满,家庭幸福,请广大青年朋友婚前自觉接受免费婚检”、“民生工程政策好、住院分娩享免费”、“为了母婴健康,请自觉接受免费孕产妇保健,0-36个月儿童保健”等标语。县电视台也免费连续播放上述标语2月余。县妇幼保健所印刷各类宣传品25万份,分发到民政婚登处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县妇幼保健所还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做两块固定宣传牌,悬挂于医院显要位置。全县所有医疗机构每季度出一期民生工程和服务均等化项目宣传栏。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所还利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母乳喂养周等节日会同县直有关部门走上街头,开展宣传咨询活动。每年3、4月,县民生办都组织卫生、民政、妇联、计生、共青团等多部门在县政府广场举行“肥东县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咨询”大型活动,咨询现场人头攒动,效果显著。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县电视台、报社等媒体作全面报道,极大地推动我县民生工程和服务均等化项目的开展。
(三)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同推进
一是明确责任。县卫生局明确县妇幼保健所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和妇幼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牵头单位,负责督查指导;乡镇卫生院具体实施,村卫生室协助。由于2009年工作扎实、基础牢固、2010年谋划早、行动快、工作衔接好,民生工程和均等化服务项目进展顺利。
二是健全网络。近三年,我县完成了30多个乡镇卫生院,30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和1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并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各乡镇卫生院配齐乡村两级保健人员。随着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县卫生局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坚持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卫生事业经费发放逐渐向公共卫生倾斜,并与目标考核成绩挂钩,极大地调动了保健人员的积极性,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强化督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卫生局制定严格的督查措施,并作为制度坚持下来,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评比”。即每月的1~7日,县妇幼保健所派出专业人员分若干组深入乡村进行督查,对督查情况,特别是存在问题进行通报;每月上旬县卫生局召开一次由乡镇卫生院院长及相关部门参加的项目调度会,通报项目进展情况,重点单位交流发言,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四是注重落实。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所与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直保持良好的协调、沟通和信息互报。县妇幼保健所严格坚持婚检程序,保证婚检质量。使我县的免费婚检工作一直运转良好。
为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及时落实,我们规定农村孕产妇在本县23家助产机构分娩的,必须在出院前落实兑付补偿。乡镇卫生院每月到乡镇计生办抄取本乡镇的产妇信息,发现未兑付的产妇,由村医配合入户兑付;县妇幼保健所每季度到计生部门录取全县的产妇信息,与全县已兑付的农村产妇信息进行比对,将未兑付的农村产妇名册反馈到产妇所在乡镇,由乡镇卫生院派人与村医配合入户兑付。为了方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兑付,县妇幼保健所在所内设立专门兑付点,随时接待兑付。
我县开展孕产妇保健管理、0~36个月儿童保健管理多年,工作常规运行。为了进一步推动孕保、儿保两项均等化服务,规范保健服务,县卫生局从紧张的工作经费中拿出40万元为全县40家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儿童电子体检称、电脑、激光打印机及丹佛筛查工具等,完善了儿童保健服务的硬件设施,提高了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县妇幼保健所对服务券的使用实施统一管理,县直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41个点统一到妇幼保健所领取,服务劵的使用随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儿童保健手册运转。县直医疗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承担产前检查工作;乡镇保健人员由村医配合完成产后访视。
2009年12月启动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缺陷项目,我县层层动员发动,分片开展业务培训。通过三个渠道进行叶酸发放。一是与免费婚检一道进行。在婚检时,对准备怀孕和怀孕不足三个月的女同志发放叶酸药片,指导其服药。并填写“农村育龄妇女叶酸发放及随访登记表”。县妇幼保健所每月初督查时将随访登记表反馈给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反馈到村,由村医入户随访;二是县直医疗保健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妇产科设立叶酸发放点,对孕检不足三个月的妇女发放叶酸。县直医疗保健机构的随访登记表每月初报县妇幼保健所,由县妇幼保健所统一按渠道反馈。三是村医每月与本村计生干部联系,重点掌握本村的婚情、孕情,对已婚准备怀孕和怀孕不足三个月的妇女进行摸底,对未领取叶酸药片的妇女发放叶酸药片,并进行随访。村卫生室每月初将随访情况报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汇总上报县妇幼保健所。目前工作进展顺利。
(四)资金保障及时到位
县妇幼保健所对农村孕产妇补助经费和已使用的服务券,实行“一月一上报,一月一兑付”。乡镇卫生院每月5日前把资料以纸质、电子文档形式报县妇幼保健所,县所对资料进行核对确认,整理归档,并把经费及时拨付到位,县财政局、卫生局定期对资料整理情况和经费拨付情况进行核查,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发挥作用。由于我县措施得力,紧抓不放,计生、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市业务部门指导有力,我县“妇幼保健服务均等化”项目进展顺利,并能如期实现项目目标。
谢谢大家!
第五篇:和田简介
和田简介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相接,西连喀什地区的叶城、麦盖提、巴楚县,北与阿克苏地区的沙雅、阿瓦提县接壤,南邻西藏自治区;西南与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区毗邻,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边界线264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3.3%,沙漠戈壁占63%,绿洲仅占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和田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480毫米。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其中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是最大的两条河流,年径流量73亿多立方米。
全地区辖7县1市,8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71个行政村,6232个村民小组,辖区内驻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总人口195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6.3%、汉族占3.5%、其他民族占0.2%,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柯尔克孜等22个民族成份。
和田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全地区已经发现了60多个矿种、168处矿点,尤其是天然气、煤炭、石灰石、石膏、硫磺、花岗岩、大理石、玉石等储量较大,锂辉石、锑、砂金岩、铅锌矿、亚锰磁铁等金属矿藏也有一定的储量。已经探明的616亿方天然气正在投入民用,石油勘探在加紧进行。同时还有独特的光热资源,全年日照时数2470—3000小时,大于10℃的有效积温4200℃,为利用光热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和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田古称于阗,地处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为古代中西陆路必经之地。有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古代文明,许许多多的人文遗事和古代景观、佛文化遗址引人注目。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气势宏大的人造景观,丰富的旅游特色产品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旅客。尤其是丝绸、地毯、和田玉闻名中外。还有维吾-1-
尔医医药、阿胶、大芸、核桃、石榴、安迪尔甜瓜、山药、杏、红枣、玫瑰系列产品等在全疆乃至全国都独具特色。
和田地区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央将进一步加大对新疆特别是南疆四地州的支持力度;二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将持续加大对我地区的支持力度;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和对口支援的“三大机遇” 仍将发挥重大作用。
近年来,全地区各族人民保持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和田精神,忘我工作,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0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9%,增速比“十五”期间提高2.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6.2亿元,比上年增长38%,“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20.4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34倍,年均增长2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310.6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8倍,年均增长2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5.5:15.1:39.4调整为现在的32.9:17.6:49.5。农村经济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两个加速、一个突破”为重点的七项富民增收措施全面落实。2010年,农牧民人均增收4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3000元大关、达到3150元,实现了持续突破性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00元,比上年增加1648元,比“十五”末增加5610元。2010年,确定重点建设项目96个,完成投资53.1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地区共确定重点建设项目453个,完成投资164.52亿元。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头,对于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各项目标任务意义十分重大。2011年的目标任务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9亿元(含兵团),比上年增长2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工业增加值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50元,人均增收500元,比上年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50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就业再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5‰以内。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睦,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11年着力为民办15件实事:
1、认真实施好农村安居富民工程,完成48694户农村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任务。
2、完成130个重点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稳定解决1.6万户6.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3、实现就业再就业2万人,重点解决就业困难家庭、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三大群体的就业困难。
4、全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
5、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 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万人次。
6、加强“双语”教育工作,重点抓好226所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5—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80%以上,高中阶段(含职业高中)入学率达到50%以上,落实普通高中生活补贴政策。
7、完成和田县、和田市人民医院标准化建设,争取年内投入使用。继续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年内完成52所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任务。完成北京对口援助墨玉县、洛浦县人民医院和地区传染病专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8、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任务,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
9、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10、完成553个村级文化室和15个社区文化室建设
工程,完成737个农家书屋建设。
11、新建改建20个乡镇农贸市场,进一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
12、全力推进全地区天然气管网建设,做好城市、农村入户工程,加大天然气加气站建设,扩大民用天然气使用范围,提高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效率。
13、完成火车站配套建设,全力支持开通喀什—和田铁路客运列车。
14、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力度,完成15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15、实施新一轮“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实现和田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使群众能够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
和田各族人民正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大的胆略和气魄,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忘我的工作热情,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全面实现“富民强区固边”战略新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