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博物院观后感
四川博物院观后感
经过千年历史的车轮碾过,在成都市人民南路凝结了一座历史的丰碑——四川博物馆。带着庄严地面容,披上雄伟的气势,在红尘中飘零,却又独立于城市的喧嚣,显得那么宁静,又那么富有神秘感。2014年5月17日,我和我们小组的几位小伙伴一起,趁着早早清新的空气来到了这座神圣而雄伟的殿堂。
怀着敬仰的心情,一步一步踏上历史的阶梯,用期待慢慢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经过一番参观,我们了解到该馆建于1941年3月,原名定为川西博物馆,1952年改为四川博物馆。原馆址在远皇城内明远楼,后来在1965年迁至成都市人民公园。该馆藏品现30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2000多件。藏品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馆总共分为8部分,分别是万佛寺、陶瓷馆、书画馆、名族文物、四川馆、张大千书画、工艺美术和青铜馆。
走进多姿多彩的陶瓷馆,真的被深深的惊艳到了,该馆主题为“泥与火的艺术”,将陈列展示历年来出土的蜀瓷。分抟泥为陶、寓巧于拙;质朴自然、魅力尽现;群芳争艳、瓷苑荟 萃三部分。自新石器时代至清末,时间跨越了数千年,充分展示了四川各个历史时期出土的陶瓷珍品以及部分传世的精品。此时不得不感觉到艺术的美感竟然是如此强烈,而我们的眼界确是如此的狭小。
稚拙古朴的大溪彩陶、生动形象的汉代陶塑、多彩多姿的宋三彩俑,到别具一格的青羊宫窑、邛窑、玉堂窑、广元窑、磁峰窑、琉璃厂窑,无不展示出巴蜀陶瓷自然质朴的魅力。在陶瓷馆之中,我们见到了许多解说员,小至小学生,大至研究生,但无疑他们都对这些文物非常的了解。我们随着他们解说的声音,跟着人群走到一个透明展柜前。那是宋代景德镇烧制的青白釉刻花梅瓶,走近了看,它的瓶身洁白无瑕,隐约的透明感,细腻而精致。仿佛一个刚出世的美女,透露出得是纤尘不染,孤傲清高的气质,又似在向我们展示她的为人和入世的与众不同。
瓷器的样式随着历史的更替不断变化,元代的瓷器较为大气,而到了明朝,则是更为注重器形。虽是透过玻璃,但从龙泉窑的烧制成品中,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器形在两个年代之间的明显不同,明朝的瓷器比起元代,多了许多执手,便于人们携带。小巧而玲珑的十二月花卉杯引起了我的注意。解说员说,那是从故宫博物院调拨的,四川博物馆只藏有五彩,故宫博物院才藏有斗彩。每一个花卉杯是一种花,象征了一年十二月不同的花,杯身透明度极高,透彻而晶莹。而我也从中得知,所谓斗彩,则是在入窑烧制以前先上一层色,烧制完成之后再在原来的地方重新着色。
再者,黄釉瓷器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古时,龙是皇帝的象征,而“黄”与“皇”同音,因此,黄釉瓷器只能供皇帝使用。展柜的灯光下,饱满的色泽令黄色的碗身及盘身显得格外华丽,不愧是象征权利无上和其至尊地位的高贵用具。
紧接着,淡雅的青花瓷跃入眼帘。明清时期的青花瓷,色泽不艳丽,而当时道教盛行,常在瓶身画上八仙的法器,这被称为“暗八仙”。沿着走廊,能够透过橱窗看到清代年间各个皇帝执政时烧制的瓷器。
解说员说,顺治时期,代表的青花瓷器是一筒平,瓶身从上到下垂直,象征着他渴求江山平定的愿望。康熙则是拥有博大的胸怀,因此那时的青花瓷器显得非常豪放而大气。转眼过渡到雍正时期,可以看出青花瓷的颜色明显变浅,更为淡雅而庄重。不同时期的瓷器,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特点。而在乾隆年间,墨色又变回了之前的深色,器形却偏小了。乾隆皇帝喜欢做各种“仿”瓷器,仿青铜、仿木质、仿金等等,无不展现了时代的特质。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因此,在入口处的青花莲鹤纹素狮纽熏炉,在形态上与道家的炼丹炉十分类似,而鹤也是道家“仙人乘鹤归去“形象的典型代表。
仅是一个小小的瓷器馆,却已酝酿了千百年来沧桑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缓慢且富有生命力的进程中,艺术品诠释并镌刻了人类文化的内涵。而瓷器这种固态的艺术,亦足以展现人类智慧与文化的凝结。瓷器的各种形态,承载的是历史,留下的却是永恒。我们不过是历史长河之中的一位匆匆过客,但是这些实质的文物里面包含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啊!他们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延续下去,直到地老天荒的那天吧。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青铜馆。馆内的青铜器馆共展出自西周至战国时期巴蜀青铜器文物共271件(套)。那么青铜又是怎样制作的呢?其实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称青铜。作为中国青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巴蜀青铜器在与夏商周青铜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征的青铜文化。
馆内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如牛纹铜罍 : 通高79厘米,腹径41厘米,罍盖的顶端浮雕成四面人形面容,造型饰纹犹如头上戴冠的人面,盖身反时针饰前蹄下跪侧面同向的四个牛纹,罍双耳为圆雕 牛头形,而牛身一分为二饰于肩两侧,两牛尾之间再饰一牛头,腹下另饰一小 牛头形耳。所有的牛纹都采用比较写实 的圆雕或高浮雕塑造;值得一提的是,从牛角等造型特点看,所饰之牛,都有 一对弯曲的牛角,当为四川地区耕田的 水牛形象。由于该罍装饰的牛纹较多,因而也有人将该罍称作牛纹罍的。全器 除主图外,没有再饰其他纹饰,器身素 洁,翠绿亮润,如翠玉一般,是古玩界 常说的典型“绿漆古”。整件器物制作 精美,简洁大气,不愧是巴蜀青铜器的 代表,国之重器。
紧接着我们又去看了大画家张大千的展厅。张大千原名张正权,曾经出家,法号“大千”,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一生致力于传统国画,推崇古典壁画,早年以模仿石涛的山水画成名,达到真假难分的境地。其人生的转折点在于上世纪40年代赴敦煌临摹壁画,从此他的画风为之一变:善用复笔重色,高雅华丽,潇洒磅礴,被誉为“画中李白”!国画大师徐悲鸿给他定义“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馆里收藏了大量的张大千在敦煌临摹的壁画,而大千先生的山水、花鸟作品却是很少。
展厅门口,大千先生的照片被一束光打亮,似乎他就是中国国画史上的一盏灯,把那段黑暗的艺术史照亮。敦煌壁画让张大千对于中国古典精髓有了一次深刻的领悟,大千在此时画风为之一变,他善用复笔重色,笔力也变得丰厚浓重。可以说在敦煌时期对他风格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考察莫高窟的壁画佛像,还对莫高窟进行了编号,成为了为莫高窟编号的第一人,为保存文化遗产做了积极的贡献。如此大的手笔,让人不得不佩服张大千在艰苦环境下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很多作品都是绢作,在保存上,感觉色彩有些发灰发暗。艺术作品的收藏保存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艺术品是流传了几百年上千年才落到了我们手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存得更好让后人继续欣赏到我们古人的优秀文化。
四川省博物馆所藏历代法书名画位居全国前列,宋徽宗的《腊梅双禽图》、刘松年的《秋山行旅图》、唐棣的《携琴远眺图》、文征明的《高人名园图》、唐寅的《虚阁晚凉图》、八大山人、石涛的巨幅山水„„,件件珠玑,数百件张大千的画作,更是受世人关注。此外,四川省博物馆的近现代文物、历代钱币、民俗文物也极具特色。
馆内还有大量的其他藏物的地方,如藏佛之光:分藏传佛教金铜造像、藏传佛教圣殿、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和典籍四部分,共展出文物200余件,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对外公开展出。万佛寺石刻馆:分南北朝造像、唐代造像、五代造像、四川其它地区石刻造像四个部分,共展出自南北朝至五代石刻造像65件,以万佛寺石刻造像为主。
古风雅韵——工艺美术馆:馆藏工艺美术精品展分玉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皮影、鼻烟壶、蜀绣、古琴等十一类,共展出文物252件。时间跨度早至商代,晚至清末民初。它们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也是生活中的实用之物,其造型独特、色彩绚丽、雕饰华美,堪称艺术瑰宝。大山回响:该馆为四川各少数民族文物专题馆,分为山里彝家、羌寨人家、高原藏族、锦簇苗乡四部分,所陈列的200余件展品是从馆藏7000多件民族文物中精选出来的。百年回眸:该馆将通过图片、文字及实物,展现四川一百年来的历史。还有其他很多·····说之不尽。
这次参观博物馆,对于我们整个小组来说都是意义非凡,大家不仅学到了许多历史文化的知识,还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对于以后的个人发展无疑是埋下了巨大的伏笔!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有了一定的认知,知识文化的延续也可以通过历史文物来传递,后代以此可以继承先辈们的意志,并且将它们发扬光大!
传承,这个词的意义很重。我们必须将这份艺术的精髓无限期的传承下去!
第二篇:博物院观后感(推荐)
今天我和我们宿舍的一块儿去了河南博物院,其实在五一的时候就准备去看看了,一直凑不到时间,终于,在今天我见到了这所伟大的具有综合性代表的博物院。这所博物院是一座现代化博物院,它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配备有先进电脑网络系统、多媒体触摸屏系统、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及同声翻译的多功能厅,可接待多层次的学术会议和多语种的参观团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郑州地区的历史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文明历史。虽然时间紧迫没有看完所有的展览品,但是我们对博物院还是有了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郑州博物院成立于1957年7月1日,原名郑州市文物陈列室,它位于碧沙岗公园内的国名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地烈士祠堂,为1982年8月冯玉祥所建,馆舍占地4330平方米,前后两进院,砖木仿古代建筑。
我们先到精品展厅对面的草坪上,中间是一个14米的正方形喷泉水池。水池的四角各有一棵垂柳,柳条一直垂到地面上,微风轻轻吹来,柳条轻轻摇摆,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丝丝凉意。博物院里的保安告诉我们十一点五十五分喷泉准时开放。我们就在那池边等待,望着池中的几株睡莲,开着红白二色的荷花,远看像小小的烛台,真是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在我们背后是长约五米,高约一长的透明艺术玻璃。上面前文简明扼要的介绍的中原地理,政治文化,经济及文物精华。
进入大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的基本陈列室,《河南古代文化之光》展览由序厅、“文明曙光”、“三代辉煌”、“兼容并蓄”、“盛世荣华”、“余光明媚”及观众参与部分组成,汇集河南出土的精美文物约2000件,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发生在河南的最突出的古代文化科技成就。主展馆三层西侧展厅,有六个专题性文物展览,分别是《河南古代玉器馆》《楚国青铜艺术馆》《明清工艺珍品馆》《天地经纬——地动仪与观星台》《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国之重宝馆》。展览选择河南历代古玉、河南淅川楚国墓地的青铜器、馆藏石刻等文物精品,分门别类向观众开放。而《天地经纬》展览则是从古代天文学、古代科技史的角度,向观众进行科普教育,有多种可供参与的模型与仪器。中原远古文明辉煌成就的震撼会使观众在精神上得到升华。
在博物院里的珍贵院藏是莲鹤方壶、骨笛、云纹铜禁和象牙萝卜、象牙白菜,其中最让我喜欢和迷恋的事象牙萝卜和象牙白菜,这两件艺术品造型自然,形神兼备。萝卜由深到浅的红色,直到下端的象牙白非常自然,连萝卜上面的根须,和须上没有洗干净的泥土,都看得清清楚楚。白菜翠绿鲜嫩,形象逼真,叶子脉络清晰,显得生机盎然。趴在萝卜、白菜上的大肚蝈蝈,造型饱满逼真。真是美丽极了。据说具有代表的作品是莲鹤方壶,此精品够思新颖。设计巧妙。集清新活泼与凝重神秘为一体,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时代精品之象征。其造形复杂,是春秋时期青铜器分范合铸的工艺代表作,与龙耳双壶相比一南一北,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春秋方壶的绝代双骄!
当然,博物院还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武曌金简和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共九件宝物。在这九件宝物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四神运气图:画面上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灵芝及云气纹等,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这幅西汉时期的墓室壁画比煌壁画还要早上600多年。国家档案里就有一集专门介绍过它。站在它的面前,安静的展厅只有从别处传来的隐隐人声,感觉自己好像就要被四神兽带着踏云而去了„十分壮观么!
在馆内,最让我感到可笑的是有一个唐三彩的头像,远处看,很像刚出现的“囧”字实在是太搞笑了。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博物院不仅仅是一个参观的地方,同时,许多文化节目也在博物院内举行,让博物院不仅仅成为了古代文物的陈列地点,同时,也是现代的么流动
站,让博物院真正的活了下去,而不是成为了一个死物。例如: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增强团员青年意识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结合省直文化系统“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廉政文化”读书活动,厅直团委开展“文化旗帜、青春力量”主题演讲比赛。这次演讲比赛中,我院参赛选手紧紧围绕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谈感想,抒豪情;展风采,立壮志;表决心,绘蓝图,充分展示了河南博物院青年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同时,博物院也成为了校园文化的集结地点,在校园文化日,开展以“牵手博物馆、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同学们也更多的了解到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文明。
通过这次观光,我更好的了解到了我们祖国先祖的古代历史文明,也让我了解了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这能让我们国家的民族团结得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倡导了固有文化、提倡了学术研究、增长民众知识而且还促进社会文明,让我了解从前,从而更好的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在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文明之后,我了解到了古代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劳奋进。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艺术品,我还应当在这件艺术品上了解到更多更好的感受,以促进我以后的发展,同时让我也对祖先们有了更深刻的敬仰之情,对现在的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其实我们的人生,还有艺术不都是要经历这三种境界吗?人生三境界,说的是人生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今天参观的过程,好像把这一过程浓缩在了一天,让我有了独特的感受。
有的写得过于罗嗦了,而“感”,是我自己写的,肯定会不那么令你满意,前面的“观”是在网上找的,“感”,你在自己想想,能加的加点,“观”你看哪些该删就直接删了吧。嘿嘿。
第三篇:参观四川博物院感悟
参观四川博物院感悟
2013年11月11日,在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12级第二党支部带领下,我们光电七班的入党积极分子们参观了四川省博物院。通过此次参观,我对四川几千年的文化,特别是近代革命和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有了些许认知与了解。
四川省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3月,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场所。在其30余万件展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近现代四川人民的革命运动等。四川博物院分为8部分,分别是万佛寺、陶瓷馆、书画馆、民族文物、四川馆、张大千书画、工艺美术和青铜馆。无不展示了四川悠久灿烂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其中,我们重点参观了二楼的四川馆。二楼的四川馆,展示的是二十世纪四川的革命历史。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100年,其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为民族独立,民族富强不懈奋斗的人物。四川馆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川保路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军长征过四川”,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腾飞的四川”三段史实为主要内容,通过近300张资料照片和200余件历史文物及大量的革命人物,呈现了百年来四川人民的奋斗历史,彰显四川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振兴中华而不屈不挠斗争的崇高精神。我们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对革命先烈的仰望,瞻仰讲述在中国共产党伟大领导下四川人民为民族独立,祖国富强而奋斗的历史文献。
通过此次参观四川博物院活动,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救中国”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省人民通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摆脱了压在人民肩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组织,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之路。这一切都使我更加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加渴望在这个组织中发光发热。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更应该铭记科学就是生产力这句话,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升自我,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第四篇:郑州博物院观后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立体画面:两只大象的中间有一个人,它的寓意是河南的简称(豫)。然后我们进入了第一个展厅,里主要是旧石器面时期与新石器时期的东西。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他们都别具特色,仰韶文化的特点是,红陶上面有白底黑花的图案,仰韶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器物是彩陶双连壶。龙山文化的特点是,一般是石或灰陶的用具,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第二个展厅,里面是商代的青铜器,它的花纹刻得比较粗糙。第三个展厅是西周时候的青铜器,比商代的精美一些。到了第四个展厅,也就是春秋时期,这时候的青铜器已经制作的相当精美了,尤其是“莲鹤方壶”壶口呈莲花形,周围有几个花瓣,每个花瓣都是双层的并且都有镂空的花纹,中间的盖儿上还有一个展翅欲飞的小仙鹤,壶身似葫芦形,周围还有四条龙,壶底有两个带鳞猛兽做支撑。这件青铜器本是用来成酒的,但是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作为陈设器物来显示拥有者的地位。
我们又参观了二楼的展览,二楼主要是唐代、宋代、元代的一些器物,最后我们看了看明清珍宝馆,里面有漆器、珐琅器、象牙制品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件用象牙雕刻的白菜,那白菜帮白白的,白菜叶微微发黄,叶面上的纹路都能看得很清楚,叶子上有一只蝈蝈,就连它肚子上的条文都清晰可见,蝈蝈的旁边还有一枝粉红色的小花,这颗白菜雕刻的真是栩栩如生。
看完了博物院,我知道了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勤劳、伟大创造出了许多灿烂的文明。
天灰蒙蒙的,却能给人一种激动的心情,我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穿梭在道路上,向着目的地出发。
道路上依旧穿梭着忙碌的车辆,呼号着从我们身旁经过,大家排着整齐的队等候在博物院门口,享受着博物院外围所带来的盛大气势,宏伟的建筑算不得高大,却隐约地透着点威严。一个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彰显着作为院工作者的骄傲。
跨进了这向往已久的大门,逐渐融入了一种和谐安详的氛围,心飘飘乎,仿佛又重新见证了历史,仿佛又重见了各古国的前身,演绎着战争、和谐与繁华。曾几何时,看到了它们一个个为这遗留的文化付出了多少鲜血、多少代价。
踏进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建筑中,重新领略到先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件件遗留的都印证了这一切。在此仿佛又看到那渐行渐远的身影,那印证着艰辛与汗水的沉重脚步,那悄然滑落的汗水。。。就是这栋只有四层的建筑,融合了多彩的文化。虽然有些已锈迹斑斑,但它们使我们对那些古老的故事无法忘怀。每间展厅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仿佛我们成了考古人员,仔细地观赏着这些在我心中如星辰般闪耀地残骸碎片。看着这些只有在电视上只能看到的实物,心中很是激动。
上到四楼的时候,我惊呆了。本不喜欢蓝色的我竟能陶醉在这蓝色光芒中。
几个小时悄然流逝,我却还沉浸在这古典美美中。。。我们一起参观了博物馆,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我们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叹为观止,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谁不为自己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可是,当我们仔细的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我们的历史时,我们回吃惊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却也有另人诧异的遗憾!也许,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书法、绘画,浩如烟海的经史集和诗歌诗赋等等。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修养。书法和绘画,无非是人们借以“含沙射影”抒发心中苦闷的媒介,而我们看到真正有价值、伟大的发明,我们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物之一 ——指南针。称得上是工艺的发明,最多可以认为是艺术的创造,却也不是科学史上划时代之作。
海南最有特色的是黎族文化,它是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黎族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富有创造性,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独特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有不少动人的民间故事与迷人的神州传说,尤以《大力神》、《雷公根》与《黎母山传说》等最富有代表性。“大力神”是黎族原始先民心目中的一位开天辟地的巨人。他气概不凡、具有回天之力。他完成了开天辟地之后,又“脚划群山”、“凿通沟谷”、兴起“茂密森林”、汇成“奔腾江河”,让宇宙万物充满生机。《雷公根》是描写人与雷公较量本事的故事,它反映了人类火的发明和运用,显示了人的才智和本领。《黎母山传说》讲述了黎族祖先的来源。传说黎族的女始祖黎母出生在黎母山,由雷公轰破
蛇卵而出。这则神话还通过黎母生息的轨迹对原始初民从蒙昧阶段的初期、中期和晚期进入野蛮阶段的发展历程,作了追忆性的描述。黎乡素有歌海之称。黎族民歌,浑厚朴实、琅琅上口,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传统的民间乐器,如勺(意为洞箫)、利咧(传统管乐器)、鼻箫、弄(即鼓)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黎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文化艺术的创造力。解放后,黎族文化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不少文艺工作者根据黎族传统舞蹈加工、改编和创作的《打柴舞》、《碗舞》、《三月三》、《半边裙子》、《五朵红云》和《草笠舞》等,因为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而为人们所喜爱。其中的《三月三》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得到国际好评;《草笠舞》在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民间舞蹈比赛中获金质奖章。织锦工艺是黎族传统工艺中的奇葩。宋代以前,黎族妇女已能织出彩色斑斓而又耐用床单幕布。至宋代,黎锦、黎幕、黎单已经颇负盛名,远销桂林等地。这些纺织品图案精美,主要有“渔猪农耕图”、“绿祀图”、“丰收图”、“婚礼图”等,绚丽华美
第五篇:河南博物院观后感
河南博物馆观后感
上个周末,老师带着我们一块参观了河南博物院,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民国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看过之后,我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 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我们参观了3 层,从进入大厅的一尊巨大的金色塑像到3 层的种种,拍了很多照片,也明白了许多东西。记忆尤甚的是三楼地上的中间有一个水晶球,走近它可以看到从四楼顶上映下的图像,好像它里面有一张太极图。用手触摸时更加神奇,明明看到的是摸到了它但是还差一段距离才真正碰到它,抬头向上仰望装饰的象是银河系的天空一样,星空璀璨,构思巧妙,让人惊叹。
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很长时间。这里还有甬钟就和在电视节目上见过的那种差不多。甬钟是一种大型打击乐器,也是庙堂祭祀、宫廷宴会必不可少的一种礼器。看简介说明,这套钟距今已有2500 年左右的历史。甬钟具备了7 声音阶结构,能够跨越四个半八度,可以演奏我们现代各种各样的旋律,它也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2500 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大、音域最广的一套甬钟。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 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 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 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 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 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 “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它是用鹤类动物的腿骨 钻7 个音孔制作而成。在第6 孔与第7 孔之间还有一个用来调节音差 的小孔。经测试,用它能吹奏出七声齐备的下徵调音阶。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 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 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 明都有重大影响!不愧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 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 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就我本人而言我是很喜欢玉器的。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那些个小的玉类的装饰品,上面还带有兽类的图案。其实玉自是古今人们的喜爱和崇拜,不仅用来做装饰品,还用以祭祀天地祖先。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玉放置于人体上,可以使人的精气不致外泄,这样就能保持尸骨不腐,期待来世再生。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全国发 现的金镂玉衣中最为古老的。还有很多唐代的“唐三彩”,唐代以胖为美,不但美女丰盈,就连马匹也是肥嘟嘟的,观音菩萨也有三道表示胖的浅浅的线。象牙萝卜、象牙白菜,由整支象牙雕刻而成,用特殊技法为象牙着色。此文物保存至今已有 2000 年。两件艺术品造型自然,形神兼备。萝卜由深到浅的红色,直到下端的象牙白非常自然,连萝卜上面 的根须,和须上没有洗干净的泥土,都看得清清楚楚。白菜翠绿鲜嫩,形象逼真,叶子脉络清晰,显得生机盎然。趴在萝卜、白菜上的大肚 蝈蝈,造型饱满逼真。其实我看到的第一眼,真的是有些差异的,只能说是太像了。
其中令我没想到的是这里还有清明上河园的模型。对于自己这个河南人,还是值得骄傲的提的。这个模型上面有600 多人的造形,各式各样的人,显示出当时中国的一派繁荣。清明上河图模型是其下方陈列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立体再现,我们就好像看见了千年 古都的繁华街市和风俗民情。
总之,观光过河南博物院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历史文化 的灿烂和厚重,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时下,我们正在进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此时,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是河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