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总结

时间:2019-05-12 12:3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总结》。

第一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总结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门课程中的收获颇多,同时让我了解到在开发一个系统前,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重中之重,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实现好的系统,做好前期工作是必须的。比如说从系统这一方面说吧,首先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接着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结构化系统设计三个部分,其中结构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最后一步就是系统的实现与运行过程了。

在这期课程中,通过老师讲解学习到了:在信息系统的概论中,让我们初步认识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分析信息系统的特征、结构、信息系统的分类和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等。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概述中,我知道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指的是管理信息系统由问题提出开始,从系统规划、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到系统的维护、评价的全过程,其次就是创建MIS的方法等。在信息系统规划中,学习了信息系统规划的定义、内容、流程和方法,在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中,具体介绍了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集成法和企业系统计划法等。在第四章结构化系统分析中,主要学习到了结构化信息系统的分析过程,分析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方法和主要工具,学习到了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结构和画法。在学习画时序图过程中虽然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都成功得到了解决。在画数据流程图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就相对少了点,因为以前学过一些,所以在绘制时就相对轻松一些。在进行需求分析学习过程中,我知道了在需求分析阶段需做的工作、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特点等。在学习体系结构设计中,理解了体系结构的基本概述、体系结构设计需要做的工作。在最后学习了详细设计。其次,在本期学习到的知识中,老师也让我们做了实际的运用,在平时作业中,我们完成了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小区物业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说、图书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小区物业管理系统详细设计等,通过这些实际的运用,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本学期的课时即将完成,总的来讲,在本学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门课程当中让我获益颇多,我今后会继续努力,更好的学好每一门课程。

第二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目及评分标准

下周一(11月26日)中午12点之前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收齐各班纸质版本作业,周二收齐交给任课老师。

请注意论文封面、格式以及老师强调的论文重点,打印并装订好交给班长或学习委员。考试题目:(任选其一)

设计一个银行存取款管理信息系统。

要求具有下面的功能:①储户凭身份证在银行开户,银行账户中保存储户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并保存储户每笔存取款业务数据。②储户存款时,需提交存折/卡号,由业务员在银行账户及存折/卡上登记存款信息。③储户取款时,还需提交密码,以确认身份,在验证取款合法性后,更新银行账户。④统计员每日统计存、取款情况,形成日存取款汇总表,提供给信贷管理部作为信贷主要依据。

设计一个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要求具有下面的功能:①车间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领料,库长根据用料计划审批领料单,未批准的退回车间。②库工收到已批准的领料单后,首先查阅库存账,若有货,则通知车间前来领取所需物料,并登记用料流水账;否则将缺货通知采购人员。③采购人员根据缺货通知,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则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就临时申请补充订货。④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订货单位发出提货通知。采购人员收到提货通知单后,就可办理入库手续。接着是库工验收入库,并通知车间领料。⑤此外,仓库库工还要依据库存账和用料流水账定期生成库存报表,呈送有关部门。

考核内容:

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具体考核的内容是:

1、编写信息系统可行性报告。

2、编写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绘制数据流图。

3、编写信息系统设计报告,绘制功能结构层次图,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硬件和软件设计。

评分标准:

1、编写信息系统可行性报告。(20分)

2、编写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绘制数据流图。(30分)

3、编写信息系统设计报告,绘制功能结构层次图。(20分)

4、数据库设计(10分)

5、界面设计。(10分)

6、简单的硬件和软件设计。(10分)

第三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NR4002

学 分:4

学 时:72(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36)

先修课程: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编程技术、数据库原理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课程性质:必修

开课单位:网络技术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课程体系中专注于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能力培养的综合性骨干课程。本课程以信息系统建设要求为背景,通过案例教学、实践及工程化训练,着重培养学生(中大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程能力,特别是软件工程制图和文档编写能力,从而初步具备(本科生)初级系统分析师和软件设计师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目标1: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目标2:熟悉信息资源管理与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

目标3:了解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前沿和发展动态;

(二)能力目标

目标4:具有信息的采集、组织和分析处理的能力;

目标5:具有企业业务数据分析的基本能力;

目标6:掌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的理解、识别与优化能力;

目标7:掌握信息系统项目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目标8:掌握信息系统开发和测试的能力;

目标9:掌握信息系统实施和运维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目标10:具有科学、务实的态度,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

目标11: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思政目标及安排

由于信息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因此需要对课程内容进一步明确和聚焦,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的完整实施流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过程中,实现态度、思维与学习几个方面的培养。具体目标包括:

1、具有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做决策的主动性和意愿

2、毅力、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和决心、变通的智慧

3、批判性思维

4、创造性思维

5、自我认识、认知构成及终身自我学习

6、职业道德、公平和责任感

具体实施过程见教学内容与要求中的相关章节教学设计

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推荐学时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支撑课程目标

第1章 绪论

目标1、2

第2章 系统规划与可行性分析

目标3、11

第3章 需求分析

目标4、5、6

第4章 结构化方法

目标7

第5章 面向对象方法

目标7

第6章 用户交互设计与原型方法

目标8、10

第7章 系统架构设计

目标7、8

第8章 Serverless架构与云计算

目标3、7

第9章 系统详细设计

目标7、8

第10章 系统实现与运维

目标9、11

总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1章 绪论

教学目标:(按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同层次写明本章应达到的教学要求)

(1)了解数据、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概念

(2)理解软件开发声明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3)理解结构化方法与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写出各节应该讲授的主要内容)

(1)数据与信息的概念

(2)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概念

(3)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

(4)结构化方法与面向对象方法

教学重点:(介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1)数据与信息关系

(2)系统与系统的性质

(2)三个世界:现实世界、概念世界、数字世界

(3)三个空间:环境空间、问题空间、解空间

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有困难的知识、内容)

(1)两种生命周期模型:瀑布模型与敏捷模型

(2)两种软件开发方法论:结构化方法与面向对象方法

作业要求:

分析某现有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并回答以下问题:

(1)系统输入、处理和存储哪些数据?

(2)系统应该划分为哪几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有哪些数据和流程方面的联系?

(3)系统存在哪些不足?

成立3-5人组成的项目团队,明确各成员的岗位与职责。

第2章 系统规划与可行性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2)理解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3)掌握可行研究的方法、技术与工具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写出各节应该讲授的主要内容)

(1)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2)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和战略集成转换法

(3)可行性分析的目标与任务

(4)技术可行性分析

(5)经济可行性分析

(6)组织可行性分析

教学重点:(介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1)系统规划的目的和方法

(2)可行性分析的目标与任务

教学难点:

(1)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和战略集成转换法

(2)技术可行性分析

作业要求:

对上个阶段分析的现有系统进行总体战略规划,通过市场调研、文献阅读、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该工作,并形成新系统的立项报告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3章 需求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需求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2)掌握用例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3)掌握业务对象分析的方法

(4)掌握业务流程分析技术和业务流程图(TFD)的绘制方法;

教学内容:

(1)需求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2)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3)需求获取技术

(4)用例分析与用例图

(5)需求变更与管理

(6)业务对象的分析与提取

(7)业务流程分析与TFD

教学重点:(介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1)用例分析与用例图

(2)业务流程分析与TFD

教学难点:

(1)需求获取技术

(2)业务对象分析技术

作业要求:

通过市场调研、文献阅读、客户访谈、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新系统的需求获取与提炼,以用例图的形式描述新系统的功能需求,通过需求验证答辩评审。

第4章 结构化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思想、原则与方法

(2)掌握数据流程分析技术和数据流程图(DFD)的绘制方法;

(3)熟悉数据字典的编写方法;

(4)掌握数据的实体联系(ER)模型及实体联系图(ERD)的绘制方法;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写出各节应该讲授的主要内容)

(1)业务流程分析(TFD)

(2)数据流程分析(DFD)

(3)数据字典

(4)实体关系模型(ERD)

(5)模块的耦合与内聚

教学重点:(介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1)业务流程图(TFD)的绘制

(2)数据流程图(DFD)的绘制

教学难点:

(1)数据流图(DFD)与实体联系图(ERD)之间的数据校验

(2)模块化设计过程中的耦合与内聚

作业要求:

绘制目标系统的数据流图(DFD)和实体联系图(ERD),并验证双方之间的数据完整性,即所有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数据项,在实体联系图中需要有相应的实体或属性数据相对应,反之亦然。

第5章 面向对象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

(2)理解面向对象的三要素:封装、继承和多态

(3)熟悉数据库的对象关系映射(ORM)

(4)掌握UML建模方法和技术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写出各节应该讲授的主要内容)

(1)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

(2)封装与继承的概念和用途

(3)接口与多态的概念和用途

(4)包(Package)的作用与意义

(5)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过程(归纳与演绎)和方法

(6)数据库与对象关系映射(ORM)

(7)UML类图和对象图的绘制方法

(8)UML活动图、状态图和协作图等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介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1)类与对象的概念

(2)对象关系映射(ORM)

教学难点:

(1)接口与多态

(2)UML建模

作业要求:

对目标系统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从特殊性的业务对象归纳出一般性的类,再从一般性的类演绎出对象实例。使用UML类图描述分析结果,使用UML过程性模型(活动图、状态图和协作图)描述对象的动态变化,以及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交互。实践数据库的对象关系映射过程。

第6章 交互设计与原型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交互设计理论与原则

(2)掌握交互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3)理解原型的作用与目的(4)熟悉常用原型设计方法与工具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写出各节应该讲授的主要内容)

(1)交互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交互设计过程与方法

(3)导航设计

(4)输入、输出设计

(5)原型的作用与目的(6)原型的分类:水平原型(行为模型)/垂直原型(切片);抛弃原型/演进原型

(7)常用的原型方式:图纸、位图、可执行文件

(8)常用的交互式原型设计工具

教学重点:(介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1)交互设计过程

(2)原型方法

教学难点:

(1)交互设计指导思想

(2)交互式原型工具与技术

作业要求: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遵循交互设计基本原则,使用交互式原型工具,完成新系统的原型设计任务。

第7章 系统架构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的软件架构与模式

(2)熟悉Web开发技术与开发框架

(3)了解大前端与多端开发

教学内容:

(1)软件架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2)不同风格的架构示例

(3)C/S架构、B/S架构、多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Serverless架构等

(4)Web开发技术栈

(5)MVC设计模式与Web开发框架

(6)大前端与多端开发技术

教学重点:

(1)Web开发技术

(2)常用Web开发框架

教学难点:

(1)MVC设计模式

(2)大前端与多端开发技术

作业要求:

在前阶段《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业务对象与业务流程设计》、《数据模型设计》、《原型设计》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系统的功能、技术能力、性能与经济性等各方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架构,明确各部分的硬件、软件组成,完成《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

第8章 Serverless架构与云计算

教学目标:

(1)了解Serverless架构的概念

(2)理解Serverless通信方式与接口

(3)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4)掌握常见云计算平台的基本开发技术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写出各节应该讲授的主要内容)

(1)Serverless架构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2)Serverless与传统开发模式的区别

(3)常用的Serverless通信方式与接口

(4)API 网关(API Gateway)的的基本功能

(5)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6)云计算类型:IaaS、PaaS和SaaS

(7)常用云计算平台的开发技术:云托管、云函数、云存储等

教学重点:(介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1)Serverless架构

(2)云计算

教学难点:

(1)Serverless接口

(2)云计算开发技术

作业要求:

根据前面阶段完成的分析与设计报告,选择适当的系统架构,为后续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了解、调研行业中常见的云计算平台,选择一个合适的云计算平台,实现一个简单、完整的微型Web应用。

第9章 系统详细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系统详细设计的任务与目标

(2)熟悉详细设计的原则与常用方法

(3)理解关系型数据库与文档型数据库的区别

教学内容:

(1)系统详细设计的任务与目标

(2)系统详细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子系统划分

(3)组件设计

(4)接口设计

(5)关系型数据库与文档型数据库(MangoDB)

教学重点:

(1)系统详细设计方法

(2)子系统划分

(3)组件设计

教学难点:

(1)接口设计

(2)关系型数据库与文档型数据库的区别

作业要求:

完成目标系统的《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完成各子系统划分,完成数据库设计的物理模型,明确各子系统与组件的接口规范,并完成对应的API接口规格设计文档。

第10章 系统实现与运维

教学目标:

(1)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工具

(2)理解瀑布模型与迭代式开发各自的优缺点

(3)熟悉软件测试的方法与工具

(4)了解软件发布的流程与内容

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写出各节应该讲授的主要内容)

(1)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工具

(2)原型设计与原型验证(技术性)

(3)里程碑与版本控制工具

(4)瀑布模型与迭代式开发

(5)测试驱动开发

(6)软件系统测试

(7)系统安装、部署与用户文档

(8)系统运行与维护

教学重点:(介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1)瀑布模型与迭代式开发

(2)软件测试方法与工具

教学难点:

(1)软件项目管理

(2)测试驱动开发

作业要求:

根据前阶段《系统架构设计》、《子系统API接口设计》等文档,选择适当的平台和工具实现各子系统的接口与功能,并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功能性和非功能性测试,形成系统测试报告。

五、课程实验内容及要求

(一)实验安排(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课内必做/课余必做/课余选做)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实验学时

实验1:项目分组与任务布置

设计性

课内必做

实验2:现有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分析

综合性

课内必做

实验3:新教务管理系统的规划与可行性分析

设计性

课内必做

实验4:新教务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评审

设计性

课内必做

实验5:产品指标警示程序的结构化设计

设计性

课内必做

实验6:MUD游戏程序的面向对象建模

设计性

课内必做

实验7:新教务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与评审

设计性

课内必做

实验8:金融市场交易数据的获取与实时图形绘制

验证性

课内必做

实验9:新教务系统的架构设计与评审

设计性

课内必做

实验10:子系统与组件接口设计与评审

设计性

课内必做

实验11:系统实现与测试

综合性

课余必做

实验12:系统部署与用户培训

综合性

课余必做

实验13:系统验收

综合性

课余必做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验1 项目分组与任务布置

实验目的:(按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同层次写明本实验应达到的教学要求)

(1)了解信息系统项目全生命周期;

(2)理解信息系统项目中对应工作岗位及职责;

(3)掌握项目团队组建及开题流程

实验内容:

(1)成立项目小组

(2)选取项目组长

(3)选取项目开发题目

(4)确定项目人员分工与对应工作岗位

(4)为自己的团队起名

(5)制作团队LOGO

(6)制定团队标语口号

(7)制定团队规则、规范

(8)开展一次团建活动(线上)

实验要求:

(1)分组:每小组4~6人

(2)人员角色:项目组长、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

(3)分组及工作实施原则:按照角色分配任务,可以多兼,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强调协作、强调组织。

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报告内容、格式、提交等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撰写相关项目文档,制作汇报PPT(5张以下),简要介绍团队章程,以及项目基本情况,下周实验课进行论证,组长作汇报,组员亮相。提交以上文档。

实验2 现有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分析

实验目的:(按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同层次写明本实验应达到的教学要求)

(1)了解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2)理解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的基本概念

(3)掌握功能结构图的绘制方法

实验内容:(围绕实验目的,简述实验主要内容)

(1)与用户沟通,了解他们对现有系统的认识和评价

(2)了解现有系统的组织结构,输入输出,资源利用情况和数据处理过程

(3)分析现有系统的优缺点

(4)从现有系统的物理模型出发,通过研究,分析建立起较高层次的逻辑模型描述

实验要求:

(1)制订讨论:现有系统分析报告

(2)讨论过程控制:组长把控

(3)讨论工具:录音笔、笔、纸、word、思维导图

(4)结果汇总

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报告内容、格式、提交等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阶段成果为包含系统功能结构图等要素的系统分析报告。

实验3 新教务管理系统的规划与可行性分析

实验目的:(按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同层次写明本实验应达到的教学要求)

(1)了解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

(2)掌握可行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3)掌握系统流程图和数据流图的绘制方法

实验内容:(围绕实验目的,简述实验主要内容)

(1)掌握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和战略集成转换法等常用规划方法

(2)重新定义问题,确定新系统的规模和目标

(3)确定新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4)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

(5)经济可行性评审、技术可行性评审、法律可行性评审

(6)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实验要求:

(1)小组讨论,导出和评价所给出的方案

(2)推荐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并推荐行动方针

(4)书写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并提交审查

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报告内容、格式、提交等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需提交包含核心业务说明、逻辑数据模型、新系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实验4 新教务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评审

实验目的:

(1)了解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技术和工具;

(2)掌握需求获取、提炼、分析和建模的方法与技术;

(3)熟悉实用UML工具进行用例建模的基本技术

实验内容:

(1)各项目小组继续完成前期未完成的文件归档

(2)建议草拟一个需求分析计划,确认工作内容与人员分工

(3)针对项目进行第一次需求分析获取,秘书注意记录需求获取过程(访谈记录、手稿等)

(4)进行第一次UseCase建模,完成用例图、系统时序图的绘制

实验要求:

(1)系统分析师主导完成软件需求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

(2)监理工程师、甲方代表全程确认需求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报告内容、格式、提交等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需求获取、需求提炼的原始文件,包括手绘图,访谈记录和思维导图,等文件,完成用例建模。

实验5 产品指标警示程序的结构化设计

实验目的:

(1)理解结构化方法中的单一抽象机制

(2)掌握模块分解的原则:高内聚、低耦合(3)掌握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实验内容:

某产品有n(设n=5)个连续指标,每个指标皆取值为0到 1之间,记为L0、L1、L2、L3、L4。若指标低于阈值y(设为 0.6),则称此指标低于警戒值。单独一个指标低于警戒值还不足以发出警报提示,以下为发出警示的规则描述:

(1)至少2个连续指标低于警戒值方可发出警示,例如:0.7、0.8、0.5、0.4、0.66

(2)前三个指标L0、L1、L2因为准确性低,其中任意2个连续指标低于警戒值都不足以发出警示,必须全部低于警戒值方可发出警示。

(3)指标个数n和阈值 y皆为变量

请使用结构化方法,设计出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算法与程序框架。

实验要求:

(1)生产环境中很有可能还会增加新的预警规则,所以需要有良好的抽象,使得增加规则时无需修改现有模块

(2)对程序框架进行合理的模块化分解,对各个模块进行函数化设计,明确每个函数的功能、输入参数和返回结果。例如,整个程序可以抽象为一个函数:

warning(double[] data, double y): boolean

参数 data:浮点小数数组,n个连续的产品指标

参数 y:浮点小数,预警阈值

返回:布尔值,发出警示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报告内容、格式、提交等要求)

对总体程序进行模块化分解,绘制出流程图,编写伪代码,形成设计报告并提交。

实验6 MUD游戏程序的面向对象建模

实验目的:

(1)了解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方法

(2)理解多态的概念

(3)熟悉接口(interface)的意义与用法

(4)掌握UML类图、交互图的绘制方法

(5)掌握API文档的编写方法

实验内容:(围绕实验目的,简述实验主要内容)

(1)根据游戏Demo熟悉游戏规则

(2)分析游戏元素和业务对象

(3)提取地图类与操控类,及其相关属性和方法

(4)提取角色类,分析角色类之间的交互过程

(5)分析和设计角色类的属性和方法

(6)使用多态技术设计不同的角色类型

实验要求:

(1)使用UML技术建立地图类、操控类、角色类等的抽象模型

(2)使用接口(interface)多态技术,使得系统系统能方便地添加新的游戏角色类

(3)编写所有类(class)的API文档(包含类名、描述、属性,以及方法签名与方法说明)

(4)(*)能够在Demo代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和升级

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报告内容、格式、提交等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包含类图和交互图的UML建模文档、API文档,以及升级后的Demo源代码。

实验7 新教务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与评审

实验目的:

(1)了解交互设计理论与原则

(2)掌握前端设计技术和工具

实验内容:(围绕实验目的,简述实验主要内容)

(1)交互设计理论与原则

(2)界面设计基础与常用界面元素

(3)前端技术基础(html/css/javascript)

(4)新教务系统各子系统的UI设计与实现

实验要求:

(1)根据前阶段分析与设计的成果,运用交互设计理论,遵循交互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完成新教务系统各子系统的UI交互设计。

(2)使用原型工具或前端技术,实现新系统的界面UI。

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报告内容、格式、提交等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完成新系统UI设计的前端页面,以小组形式进行演示与讲解。

实验8 金融市场交易数据的获取与实时图形绘制

实验目的:

(1)复习前端设计的基础技术

(2)通过实践理解分布式与云计算的基本思想

(3)提高使用第三方接口和组件的设计与集成能力

实验内容:(围绕实验目的,简述实验主要内容)

(1)获取数据:通过聚宽投资、掘金量化等第三方API免费获取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

(2)处理数据:在本地或使用云函数处理交易数据

(3)存储数据:在本地或云存储中保存处理后的市场数据

(4)显示数据:将json格式的市场数据以 javascript变量的形式保存在 js 文件中,并使用HTML5原生绘图技术或第三方绘制组件在网页中实时显示

(5)上线发布:通过云发布工具,将包含前端脚本和数据的html和js文件上传至云托管平台

实验要求:

(1)实时获取市场的1分钟成交数据,并分别合并为5分钟、30分钟、1小时、1日的成交数据,并在同一个HTML页面中分周期分别绘制相关图形

(2)数据更新后,通过js脚本自动重绘HTML页面中的图形

(3)若使用了“静态文件托管”,则自动向云服务器提交更新

实验报告要求:(包括实验报告内容、格式、提交等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程序设计的相关源代码,若使用了云服务,需同时提交能够访问的URL地址。

实验9 新教务系统的架构设计与评审

实验目的:

(1)了解Web项目常用的系统架构

(2)熟悉Web项目常用的开发框架

(3)熟悉Web项目的基础开发技术

实验内容:(围绕实验目的,简述实验主要内容)

(1)应用服务器

(2)Web服务器

(3)Web容器

(4)MVC框架

(5)ORM数据访问技术

(5)传统的单体架构、分布式架构、微服务架构、Serverless架构

实验要求:

根据前阶段的“新教务系统”相关设计文档,选择熟悉的2种或2种以上不同的架构风格,完成“新教务系统架构设计”,并比较不同架构的优缺点,说明各自所适用的场景。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报告,要求书面文档。

实验10 子系统与组件接口设计与评审

实验目的:

(1)了解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技术;

(2)熟悉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技术

(3)掌握详细设计文档编写规范

实验内容:(围绕实验目的,简述实验主要内容)

(1)完成系统详细设计

(2)完成窗口与菜单设计

(3)完成子系统与模块设计

(4)完成组件API接口设计

(5)完成API接口文档编写

(6)完成详细设计报告与评审

(7)完成数据库物理设计

(8)完成详细设计报告编写与评审

实验要求:

(1)根据前阶段相关文档,完成新教务系统的子系统划分,设计数据库的物理模型

(2)明确各子系统与组件的接口规范,并完成对应的API接口规格设计文档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详细设计报告与评审报告。

实验11 系统实现与测试

实验目的:

(1)了解系统测试的内容、流程和方法;

(2)掌握系统用例设计的方法;

(3)掌握黑盒测试执行的技术与工具;

实验内容:(围绕实验目的,简述实验主要内容)

(1)使用各种编程技术全部或部分实现各子系统核心功能

(2)基于《子系统API接口规范》编写测试用例

(3)根据测试流程完成子系统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

(4)完成系统集成(5)集成测试,必要时编写测试脚本和自动化测试程序

(6)按规范编写测试报告

实验要求:

(1)根据上阶段的“API接口文档”规范,测试各接口API的正确性和性能

(2)测试用例的一定要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来编写

实验报告要求:

系统模块测试报告要求规范,需要详细记录测试时间与测试人员。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测试用例、测试报告。

实验12 系统部署与用户培训

实验目的:

(1)了解系统实施与部署的内容、流程和方法;

(2)了解系统的运维、运营及用户管理等工作的基本内容;

(3)掌握用户使用手册的编写防范;

(4)了解软件著作权的申请与授权流程

实验内容:(围绕实验目的,简述实验主要内容)

(1)系统安装、配置与版本管理

(2)原始数据准备

(3)系统规划与系统集成(4)用户手册与帮助文档的撰写;演示视频制作

实验要求:

(1)系统实施方案除软件部署方案外应包括网络、硬件设备和人员的配备情况

(2)系统实施方案要求规范,需要详细记录测试时间与测试人员;

(3)按照已开发的系统模块和原型设计编写用户手册

(4)每个功能模块录制操作使用视频及操作指引,每个视频长度不超过5钟;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系统实施方案与计划、用户使用手册、操作视频教程。

实验13 系统验收

实验目的:

(1)了解项目结题验收的基本内容、流程;

(2)理解项目结题验收的关键性问题;

(3)掌握项目结题评审的流程、内容;

实验内容:(围绕实验目的,简述实验主要内容)

(1)项目开发总结汇报;

(2)系统功能模块演示

(3)系统原型演示

(4)答辩

实验要求:

(1)答辩成绩(20%)+原型设计质量(40%)+文档质量(40%)=总评

(2)各小组按照评审安排表的次序进行答辩

(3)各小组秘书负责在评审报告上记录问答记录

(3)答辩完成后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及时更新文档(详细设计说明书、评审报告)到FTP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内容需包括:本学期所有阶段产生的文档,原始资料,源代码文件,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六、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讲授

(1)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该课程涉的信息系统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等,使学生能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

(2)采用案例演示: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平衡各种现实约束,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3)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具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4)采取项目评审会方式进行阶段性验收,采用翻转课堂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实验教学

(1)采用小组、项目组模式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特长组成课题组,以实际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指定适度目标,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协作能力。

(2)在实验项目的选择和方案设计上,选择学生熟悉的真实需求和应用场景,加强实验技术和方法研究,重视各门课程和知识点的衔接,启迪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

(3)注重过程管理与控制,合理规划实验过程和技术路线,设置阶段性里程碑,明确各个角色责权范围,确保按时按量完成实验目标。

(4)评审实验结果,规范各阶段实验结果的内容和形式,总结优点、发现不足,客观评价实验效果。

七、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

(一)考核方式和记分制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

(二)考核形式和成绩构成考核成绩为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二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比50%,期末成绩占比50%。

成绩构成

考核形式

成绩比例

考核要求

平时成绩

考勤

10%

按照学院的考勤制度执行

实验成绩

10%

按要求完成各项目阶段的工作

期中验收

10%

按要求完成各项目阶段的评审并通过

课程设计

20%

从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实现与测试、系统部署与运维全流程完成项目各项工作,并输出完整的项目文档

期末成绩

期末考试

50%

闭卷笔试。

总评成绩

100%

(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该专业的课程需在此处加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三)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实施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工具和技能的使用、项目分析过程、项目设计过程、创新能力水平等全面素质的考察和评价。考核分三个维度展开,包括:

(1)项目过程重阶段性的输出物(评审报告、代码、调查报告);

(2)项目结束时交付的信息系统(项目文档汇总、软件系统或原型、测试报告);

(3)项目衍生出的创新成果。

课程中的项目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案,学生团队可以自由发挥。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系统架构与解决方案,并能比较和评判不同解决方案之间的异同、优缺点,指出各自所使用的应用场景。

八、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杜娟, 葛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2019年12月重印).(二)参考书目

(1)余春龙.软件架构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19年2月.(2)布鲁克斯(Brooks, F.P.).人月神话.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4月.(三)其他参考资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BISTU-1206419813

九、其他说明

本教学大纲制订(修订)于2021年9月,适用于2021年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制订人:胡军成审定人:王健

批准人:(系主任)

第四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心得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心得

通过近10周的学习,我觉得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门课程收获还是挺大的。我觉得,如果我们决定要做一件事,就得对这个系统有一个整体得把握,首先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选择,接着就是系统的设计,其中系统设计包括三个部分:1.确定系统需求;2.系统需求结构化:过程建模,这一步骤主要就是画数据流图(DFD);3.系统需求结构化:概念数据建模,这一过程主要是画实体—关系图(ERD)。然后就是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包括设计人机界面和数据库设计。最后一步就是系统的实现与运行。

在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大作业的时候,我和我们的小组成员曾经去实地考察过,虽然最后并没有被接待,但还是小有收获的。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我们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甚至说让它比现有系统更加完善。当然,我们做东西,也是要追求进步,如果说做出来的东西和以前的系统都没什么两样,这样意义也不大。不过,这也得是在我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我们得适当地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和现有资源进行适当的设计。相信自己的努力还是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果的,我们得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好的概括。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大作业从第一周到第九周一直伴随着我们,说实在话,一直觉得自己有做不完的作业,刚开始还有些抱怨,但随着作业的进行,我们慢慢看到了自己的小小成果,觉得付出有了回报,并开始乐在其中。在这期间,徐老师也一直鼓励我们,他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做下去,我们会收获到成功的喜悦的!

现在,我们已基本完成了大作业分析阶段,在我和小组成员的协作下,总算按时完成了。在分析阶段,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刚开始画数据流图时,visio用的不是很熟练,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过程、源点和宿点不知道怎样连接,层与层之间也不知如何区分,有时候甚至想要放弃。还好有老师的鼓励与指导加上小组一起努力,我们克服了这一难关。在画ER图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就相对少了一点,因为以前学习数据库的时候就画过ER图了,所以在画的过程中就相对轻松一点。接下来就是系统的设计了,时间还蛮紧迫的,我们仍需努力。

我作为小组的组长,从中真的学习到不少知识。老师说过,组长应该做的比别人更加多,才能够胜任。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喝茶看报纸”的层次,那得等到我们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所以要想达到那个高度,我们现在应该更加努力。负责的整个过程中,我必须把握好进度,如果一步跟不上,可能就会步步跟不上。我们小组成员也很配合,基本不需我太多督促。在对我们所要实现的功能有了个整体的把握的情况下,我们制作出了令自己还算满意的图形。现在我觉得自己基本可以熟练运用visio了,这也算是一大收获吧!

总的来说,这次这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程设计让我获益匪浅,以前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亲自实践,不知道理论上升到实践路程的艰辛。通过这次自己亲自选题、实地考察、绘制DFD、ER图到完成分析,我体验了其中的不容易,也尝到了其中的甜头。我们还会继续努力,更好的完成下面的工作。

0963710205 秦晓雅

第五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鱼夭

第一章系统思想...............................................................................................................................3

1系统的概念............................................................................................................................3 2系统的模型,概念的抽象级别............................................................................................3 3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3 4系统思想的发展....................................................................................................................4 5系统工程方法........................................................................................................................4 6软系统方法论........................................................................................................................4 7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4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系统...................................................................................................................5

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的关系........................................................................................5 2信息处理器............................................................................................................................5 3信息与决策、信息与管理的关系........................................................................................5 4.信息管理................................................................................................................................6 5.信息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6 6.信息系统的结构....................................................................................................................6 7.C/S和B/S软件结构..............................................................................................................7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7

1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7 2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7 3围绕生命周期有哪些开发过程模型?各自特点(瀑布、原型、迭代)........................8 4信息系统为什么要建模?有哪些模型?对软件结构进行建模有什么方法,主要思想是什么?.......................................................................................................................................9 5有哪些开发方式?各自利弊................................................................................................9 第四章系统规划.............................................................................................................................10 1系统规划的特点、任务......................................................................................................10 2规划方法..............................................................................................................................10 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10 4什么是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三个方面?..........................................................................10 5资源的生命周期..................................................................................................................11 第五章系统分析概述.....................................................................................................................11 1系统分析的任务..................................................................................................................11 2分析阶段有哪些系统调查方法,调查什么......................................................................11 3两种方法:..........................................................................................................................11 4系统说明书的内容..............................................................................................................11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12 1数据流图描述了什么?绘制数据流图要注意的事项,应能绘制..................................12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应该包含哪些条目?应能书写数据流、数据存储及处理条目.........................................................................................................................................12 对于复杂逻辑有几种表述方式(决策树、决策表,考题)?优缺点.............................12 第七章面向对象系统分析.............................................................................................................13 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有关概念..............................................................................13 2UML是什么,主要包含哪些图?(UML1.X)每种图的用途是什么?..........................13 3用例图,参与者和用例的概念,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绘制用例图.................................................................................................................................13 4用例规格说明(前置条件、后置条件、主事件流、备选事件流)..............................14 5类图中包含哪四种关系(耦合),具体什么含义,如何表示,绘制类图....................14 6对象关联的要素(名称、角色、多重性、方向)..........................................................14 7泛化和实现的使用和绘制..................................................................................................15 第八章系统设计概述.....................................................................................................................15 1系统设计的任务..................................................................................................................15 2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的区分..........................................................................15 3什么是总体设计,什么是详细设计..................................................................................15 第九章系统总体设计.....................................................................................................................16 1软件架构与软件结构的区别..............................................................................................16 2理解分层架构思想,信息系统可能使用的分层架构方案..............................................16 3面向对象的软件结构设计、类图......................................................................................16 4软件设计原则,高内聚、低耦合......................................................................................16 第十章系统详细设计.....................................................................................................................17 1输入设计..............................................................................................................................17 2输出设计..............................................................................................................................17 3人机交互设计......................................................................................................................17 4程序处理过程详细设计......................................................................................................17 5什么是整体部分关联?什么是依赖? UML的表示.......................................................17 6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设计......................................................................................................17 7数据库设计..........................................................................................................................17 8代码体系设计......................................................................................................................17 第十一章系统实施.........................................................................................................................17 1测试的概念,四种类型,两种测试技术,为什么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如何设计测试用例?.........................................................................................................................................17

第一章系统思想

1系统的概念

@定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概念理解: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是一个集合体;

系统有一定的结构,同一系统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元素之间一切联系方式的总和,称为系统的结构(主要的、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 系统具有特定功能,凡是系统都有一定的目的性。

2系统的模型,概念的抽象级别

1)实体系统(物理系统)——最具体的确定存在的系统(系统实施阶段产生)。

——物理模型表达了具体的物理系统,模型中的元素都可以对应于实体(系统设计阶段产生)。

2)逻辑系统——介于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之间,利用人类抽象思维能力,抽取系统本质,描绘了系统的各个侧面(如静态的结构、动态的过程等)。使用逻辑模型表达(系统分析阶段产生),一个逻辑系统可以建立不同的物理模型和实体系统。

3)概念系统——最抽象的系统,根据系统目标构思出来的系统雏形,描绘了系统的大致轮廓。

使用概念模型表达(系统规划阶段产生)

3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

@系统的特性: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相似性

-系统整体性:指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表现出独立要素所不具备的性质和功能,形成新的系统的质的规定性,从而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整体性表现在:

-系统由部件组成,部件之间不是简单累加,而是具有了新的质-亚里士多德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与之相反“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整体性以有机关联性为保证(部件的不可分割)-划分系统以及子系统就是要从整体性出发,充分考虑各组成元素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学校系统教师工资的计算

-系统的层次性: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中中差异,使系统组织在地位、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 层次性表现在:

-系统组织表现出等级性-系统要素中,存在子系统,子系统的要素中又包含更低一层的子系统-从上至下组成金字塔结构,逐层具体化-比如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划分

-结构化方法就是考虑到系统的层次性,采取从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研究

4系统思想的发展

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的淹没 现代系统思想的兴起 复杂系统理论热潮

5系统工程方法

@1962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霍尔,发《系统工程方法论》

1.问题定义

2.目标选择

3.系统综合4.系统分析

5.最优系统选择

6.实施计划 @1969年霍尔三维结构 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6软系统方法论

@硬系统是指具有良结构化(well-structured)的工程系统,问题和目标是确定的,能用明确的数学模型描述,可以使用定量方法计算出系统行为和最优结果 @切克兰德创立软系统方法论 @无结构的问题:

-问题虽然是“可认识的”,但不是“可定义的”

-对问题的这种认识永远是主观的,并且随时间而改变-与其说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如说是有待改善的状况

7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 @20世纪90年代顾基等人提出WSR 物理——是什么事理——怎么去做人理——最好怎么做 @“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是实践准则

@WSR的7个步骤:1.理解意图

2.指定目标

3.调查分析

4.构造策略

5.选择方案

6.协调关系

7.实现构想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的关系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可以看做原料与成品的关系。——数据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图像等;

——信息是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有意义的数据);

——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是人类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经验的总和。@例:气温器上的温度指示,数据

今天我要出门,最低气温是0度,信息 水在0度结冰,知识

今年冬天平均气温非常低,燃料将短缺,情报 @从信息系统角度看,信息具有的一些基本属性:

事实性、扩散性、穿属性、共享性、增值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滞后性

2信息处理器

@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人需要反馈

-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

-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口味各异-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

@人与计算机的比较:人比计算机聪明,计算机比人快。

3信息与决策、信息与管理的关系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管理的基本职能离不开信息-信息是制定计划的依据-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信息室调节控制的指示器-信息室激励员工的依据-信息室领导指挥的基础

@管理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过程就是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

@管理活动的三个层次及对应使用信息 高层(战略管理)——战略信息 中层(战术管理)——战术信息 基层(作业管理)——业务信息

4.信息管理

@狭义信息管理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规划、控制、存储和检索等,并达到预定目标。

@广义信息管理认为是对信息资源及其相关资源(如信息设备、信息技术、信息人员、信息系统等)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5.信息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定义: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是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

@它是管理理论、系统科学方法论和信息技术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信息系统学科注重研究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而不深入得讨论具体的管理问题,也不致力于计算机或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功能:

-信息的采集和输入:主要是识别、采集、校验-信息的传输:数据通信的手段-信息的存储:介质?在哪?时效?

-信息的加工:查询、排序、归并、数学模型、人工智能-信息的维护:准确、及时、安全、保密-信息的使用:技术层面、价值深度

6.信息系统的结构

1)概念结构

2)基于管理职能的逻辑结构

3)基于计算机实现的物理结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

硬件结构分为:集中式

+

分布式(文件服务器,C/S,B/S)

集中式——主机-终端结构:处理能力集中在主机,集中存储、计算;终端用于输入输出,无cpu 分布式——文件服务器系统:程序和数据集中在文件服务器中;客户机根据权限存取服务器

中文件,客户机有处理能力

——C/S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客户机完成本地运算,可向服务器请求某种服务(如查询

数据),服务器相应请求,完成运算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增加Web服务器,获取客户端请求,解析处理后生成HTML文件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配置浏览器软件(如IE),通过网页方式实现信息的访问。7.C/S和B/S软件结构

C/S软件结构: 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windows窗口应用程序 B/S软件结构:

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web应用程序——浏览器程序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

信息系统建设是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技术手段复杂

-内容复杂,目标多样

-投资密度大-环境复杂多变

2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生命周期的定义: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需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系统的周期

@5个阶段: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

系统规划——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企业业务流程的识别、改革与创新;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初步研究,确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确定系统的备选方案,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开发请求-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审批)

系统分析——详细调查,确定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详细调查-逻辑设计-审查)系统设计——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审查)

技术实施——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编写、调试和测试程序;人员培训;数据准备或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编程调试-系统转换-验收)

系统维护——运行情况的记录;必要的修改;评价呵呵总结等(系统维护-系统评价)3围绕生命周期有哪些开发过程模型?各自特点(瀑布、原型、迭代)

@模型:瀑布开发方法、原型开发方法、迭代开发方法、螺旋开发方法、敏捷开法方法…… @瀑布开法方法——

特点:简单易用,容易理解

开发的进程一个顺着一个,没有反馈过程,需要严密控制 允许基线和配置早期接收控制 一个新的项目不适合这个模型

用户直到项目结束才能看到质量如何 不允许或者严格限制变更

不足:1需求:客户常常难以表达真正的需求,而这种模型却要求严格的阶段性成果,返工困难,变更代价很大

2风险:客户要等到开发周期的晚期才能看到程序运行的测试版本,这时若发现大的错误,可能引起客户的惊慌,其后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

3效率:因为前后任务的依赖关系,成员不能并行工作,有可能花在等待的时间比开发的时间要长,即所谓的“堵塞状态”

应用场合:适用于一些需求已明确并且变化较少的信息系统 @原型开发方法——

特点:用户积极参与; 原型的开发没有严密的阶段性 短期获得测试版本,降低风险

不足:1用户随意无止境的需求变化,因为用户容易产生误解,认为系统很容易被构造和修改

2如果采用原型基础上继续构造,由于修补过度,软件质量不易于保证

3开发人员为了快速构造原型,可能会采用不合适的操作系统、语言、算法等,造成后期风险,如系统适应性差、维护困难等

应用场合:1需求含糊,用户不能标识详细的输入、处理和输出需求

2设计方案不明确,开发人员不能确定算法的有效性、操作系统的适应性或人机交互的有效性

@迭代开发方法—— @增量迭代——

特点:1以功能递增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可并行化)

2能较快地产生可操作的系统

3在每一步递增中,都可以把用户/开发者的经验结合到不断求精的下一个增量中 4可改善测试效果和降低软件开发总成本。5这个过程好比搭积木。

应用场合:1项目开始,明确了需求的大部分,但是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

2对于市场和用户把握不是很准,需要逐步了解 3对于有庞大和复杂功能的系统进行功能改进,本身就需要一步一步实施的。

@进化迭代—— 特点:1进化迭代与增量迭代的区别是在每个迭代周期是对上一次迭代的演化和完善。

2比如可以将一个软件功能的编程划分了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是对该功能的补充和进化。

3这个过程好比滚雪球。

@螺旋开发方法——

定义:把软件开发过程定义成不断上升的螺旋周期,每个周期分为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沿螺线自内而外每旋转一圈便开发出更为完善的一个新的软件版本。

特点:1风险驱动,可以在生命周期早期强制性的确定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2需要开发人员具有相当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专门知识 3要求用户参与阶段评价,对用户要求较高 应用场合:单位内部开发的大规模软件项目

风险是项目的主要制约因素 可能会发生重大变更 采用新技术

4信息系统为什么要建模?有哪些模型?对软件结构进行建模有什么方法,主要思想是什么?

@建模的原因:

-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帮助有关人员快速、直观、准确了解系统;

-建模过程使得分析师和设计师能全面研究系统,深思熟虑,形成更成熟的方案;-各阶段产生的模型为后续阶段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工作依据;-为项目各类人员提供了统一的交流工具,利于沟通;-为项目验收和将来的维护提供文档依据……

@模型类型:业务流程图、数据流图、程序流程图、实体关系图、模块结构图、判定表判定树、UML @对软件结构建模的方法:UML(类图、用例图、顺序图等)

@UML主要思想:通过不同的图来描述系统的结构、行为、交互过程

5有哪些开发方式?各自利弊

1结构化方法

容易理解和交流,对于大系统可以从全局逐步展开到局部,整体性较好。结构化方法是其他系统开发方法(如面向对象方法)的基础。2面向对象

稳定可靠,有利于维护和重用,并容易实现多层分布式结构,但对前期分析设计人员要求较高,用户理解模型有困难。3面向服务

松耦合、自描述、可重用、开放标准。以XML为基础,将已有的服务进行重新组合后可以快速建立新的业务流程,要求分析有较强的业务流程的抽象能力。以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为基础。

第四章系统规划

1系统规划的特点、任务

@系统规划的任务:

-制定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制定信息系统资源分配 @系统规划的特点:

-面向全局、长远,不确定性,结构化程度低-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不宜过细,着眼于子系统划分及相互关系-应与企业规划同步

2规划方法

1战略目标集转移法(SST-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3关键成功因素法(KSF-key successful factors,或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4价值链分析法(VCA-value chain analysis)

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

1定义管理目标 2定义管理功能组 3定义数据分类 4定义信息结构

4什么是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三个方面?

@“可行性”是指在企业当前情况下,研制这个信息系统是否有必要,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可能性、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分析的内容:-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5资源的生命周期

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划分为产生、获得、服务和归宿四个阶段

第五章系统分析概述

1系统分析的任务

系统分析员(system analyst,SA)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系统说明书审核通过之后,将成为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2分析阶段有哪些系统调查方法,调查什么

@调查是识别需求的基础,是建立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调查包括:-业务处理过程是什么样的?(干什么?)-业务过程应该怎样完成?(怎么干?)-业务谁负责,完成业务需要什么输入,能输出什么? @传统的系统调查方法有:-资料收集-访谈-实地观察-问卷调查

3两种方法:

@结构化系统分析(基于功能分解设计系统结构,通过不断把复杂的处理逐层分解来简化问题,它从内部功能上模拟客观世界)@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强调人在日常的逻辑思维中经常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原则,例如:抽象、分类、继承、聚合、封装)

4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1引言

-项目名称、目标、背景、引用资料、术语说明等 2项目描述-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功能需求-数据需求-其他需求

3实施计划

-工作任务的分解-进度-预算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

1数据流图描述了什么?绘制数据流图要注意的事项,应能绘制

@数据流图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关系,也称为逻辑数据流图,一般用DFD表示。

@注意事项:关于层次的划分,语法的正确性,可读性,确定系统边界。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应该包含哪些条目?应能书写数据流、数据存储及处理条目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流图描述了系统的分解,但是没有说明系统中各个成分的含义。@数据字典的各类条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

对于复杂逻辑有几种表述方式(决策树、决策表,考题)?优缺点

@针对复杂的处理逻辑,可以使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 @判定树

1如果一个动作的执行不只是依赖一个条件,而是与多个条件有关,那么这项策略的表达就比较复杂,就可以使用判定树来表示。

2比如:邮政系统中,包裹邮资的计算策略与国别、路程、重量、保值额度等有关,使用自然语言来描述显然不够简洁 @判定表

1如果条件较多、每种条件的取值情况也较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判定表。2判定表的优点是可以把各种组合情况一个不漏地表示出来,还能帮助发现遗漏和矛盾的地方。

第七章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有关概念

对象、类、属性和操作 封装、隐藏 消息 继承 多态 关系

2UML是什么,主要包含哪些图?(UML1.X)每种图的用途是什么?

3用例图,参与者和用例的概念,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绘制用例图

@用例(use case)是对于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会对特定的参与者(actor)产生可观测的、有价值的结果。

@参与者是系统之外与系统进行交互的任何事物。@用例关系:

包含关系:经过封装后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基本用例中复用的行为称为包含用例。扩展关系:表达某些可选或只在特定条件下才执行的系统行为的用例,它们是对基本用例的扩展。称为扩展用例。

泛化关系:如果两个或更多用例在行为、结构和目的方面存在共性,可以使用泛化关系。父用例描述这些共有部分,子用例继承父用例并特殊化。

4用例规格说明(前置条件、后置条件、主事件流、备选事件流)

@前置条件(pre-condition):表述在系统允许用例开始以前,系统应确保为真的条件。这可为后续的编程人员提供帮助,从而确定在用例的实现代码中哪些条件无须再次检验。如果前置条件不满足,用例无法被启动,比如“预定图书”用例的前置条件是读者已正确登录到系统中。@后置条件(guarantee):或称为成功保证。表述在用例结束时,系统将要保证的限定条件,一般都是在成功完成用例后成立。

一旦用例被成功地执行,可能会导致系统内部某些状态的改变,比如成功地“借出图书”会使图书状态改变等。

@主事件流是指能够满足目标的典型的成功路径。不包括条件及分支

主成功场景/开心路径/基本路径

@备选事件流是指除主事件流之外的各种可能失败情况、分支路径或扩展路径。备选事件流的编号要与主事件流相对应。

5类图中包含哪四种关系(耦合),具体什么含义,如何表示,绘制类图

@关联——一个对象拥有另一个对象

@泛化——泛化是指父类与其一个或多个子类之间的关系

@实现——实现关系将一种模型元素(如类)与另一种模型元素(如接口)连接起来,由实现关系指定二者之间的一个契约(Contract),一个模型元素定义一个契约,而另一个模型元素保证履行该契约

@依赖——依赖(Dependency)是两个事物间的语义关系,其中一个事物(称为服务的提供者)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事物(称为客户或服务的使用者),或向它(客户)提供所需信息在类与类之间应用依赖关系指明一个类使用另一个类的方法或一个类使用其他类所定义的属性和方法

6对象关联的要素(名称、角色、多重性、方向)

@关联名称

-多数关联是二元的(即只存在于两个类的实例之间),在图中表示为连接两个类符号的实线路径。-使用关联名称,应该反映该关系的目的,并且应该是一个动词词组。-读者和图书的关联是“借阅”

-教师对象和课程对象的关联名称就是“讲授”-医生和处方单的关系是“开”。

-关联名称应放置在关联路径上或其附近。@关联角色

-关联所联系的每一端叫做一个角色

-角色名称应该是一个名词,能够表达被关联对象在关联中所充当的角色,角色名称紧邻关联线的末端。@关联的多重性

-定义了一个类A的实例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能够和多少个类B的实例发生关联。-类似于ER中的关联基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关联的导向性

-角色的导向性特征表示可以通过关联从源类导向到目标类上。也就是说给定关联一端的对象就能够容易并直接地得到另一端的对象。

-识别关联的导向可以推迟,与设计实现有关。通常是源对象存储了对目标对象的一些引用

7泛化和实现的使用和绘制

第八章系统设计概述

1系统设计的任务

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即系统的物理模型

2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的区分

3什么是总体设计,什么是详细设计

总体设计——定义:也称为概要设计,任务是设计出系统的主要框架结构,即组成物理系统的主要成分及其关系。

内容:系统体系结构(系统架构)的设计;系统结构(系统组成元素及其关系)的设计;系统对外接口和服务的设计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包括各分支技能的细节,包括输入输出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处理过程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体系设计、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计等

第九章系统总体设计

1软件架构与软件结构的区别

1架构是抽象无形的,体现高层全局的决策,就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提纲。2结构是具体有形的,体现决策的贯彻,如同文章的每个段落及细节描述。3架构包含了结构的初步描述和决策。4相同架构的系统,具体结构允许有差异。

2理解分层架构思想,信息系统可能使用的分层架构方案

分层模型的理念就是将任务横向划分(如高层、中层、基层)为不同级别,而不是纵向。三层架构、五层架构、MVC架构

3面向对象的软件结构设计、类图

根据架构设计类:边界类、实体类、控制类

4软件设计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设计原则:总的来说就是抽象与复用(封装、信息隐藏);松耦合 高内聚:内聚指的是一个类的职责间相关联的紧密程度。如果一个类具有很多紧密相关的职责,而且只完成有限的功能,则这个类就具有高内聚性。

低耦合:耦合度是测量一个类连接、了解或依赖其他类的强弱程度。低耦合可以降低依赖性,减小变化带来的影响。第十章系统详细设计

1输入设计 2输出设计 3人机交互设计

4程序处理过程详细设计

-类的详细设计(UML顺序图、UML类图)-面向对象设计的主要内容

-顺序图用来描述什么,如何描述?消息是什么概念?什么是嵌套消息?应能绘制-对象关联是如何实现的?(重数为

1、多分别怎么实现,方向如何实现)

5什么是整体部分关联?什么是依赖? UML的表示 6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设计 7数据库设计 8代码体系设计

(只考一道判断题)

第十一章系统实施

1测试的概念,四种类型,两种测试技术,为什么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如何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的概念:(1)测试是指“用意在发现错误而执行一个程序的过程”;

(2)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指这个测试用例有很高的概率可以发现一个尚未发现的错误;(3)一个成功的测试是指它成功地发现了一个尚未发现的错误。

@四种类型:-模块测试

也称单元测试。-联合测试

也称集成测试,检验模块及系统结构。-确认测试

测试对需求的满足,也可称验收测试。-系统测试

是对整个信息系统的测试,将硬件、软件、操作人员看作一个整体,来分析系统的功能与执行性能

@两种测试技术:

白箱测试:根据一个软件部件的内部控制结构,测试是否依据设计正确地执行

黑箱测试:根据一个软件部件由外部界面所能观察到的功能效果,测试它是否与其他部件正确地沟通,一般指输入正确时,看是否有正确的输出。

@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因:以尽可能少的数据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

下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系统分析与设计总结

    第一章 概述 信息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硬件、软件、规程(processes)、数据、人 SDLC(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 替代......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检索

    管理信息系统官方实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官方要求:撰写不少于5000字实验报告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案例检索 预备知识 系统分析 简单地说,系统分析就是要弄清“做什么”,即现行系......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码:030557 二、课程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专业课 三、设计周数:2周 四、大纲说明......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心得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专 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老师:—认知实习报告 信122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数理系 二零一五年七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时间:2周 执笔人:王小江 学 分 数:2.0 编写日期:2004年10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题目与要求

    要求: 1.设计过程原则上要求分组进行,每组一个题目(各组自定)。每组最多不超过5人,组内不同的学生可分工不同,内容不能完全雷同。 2.上机要求完成本小组所选系统的数据流图、结构图......

    信息系统分析实验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心得体会 ——网店设置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2009111班 学号:200911117 姓名:张耀峰 虽说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这个任务持续......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 系统分析员:使用信息技术的商业专业人员,利用分析与设计技术解决商业问题。 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技术知识与技能 2.商业知识与技能 3.人的知识与技能 4.诚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