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阅读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体会(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2 12:0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在语文教学阅读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在语文教学阅读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体会》。

第一篇:浅谈在语文教学阅读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体会

浅谈在语文教学阅读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体会

正安县第一中学

向林

摘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语文阅读教学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笔者从教多年,一直致力于学生想像力培养。本文谈一些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想像力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如何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的学生想像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阅读文本,创造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阅读教学,把握内容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驰骋想像,彰显个性

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迸发出创新思维火花。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达到了目的。

第二篇:作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就是回归人的天性。教师的激发引导,可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有一位同学在家偶然发现了“蚂蚁搬蜻蜓”这一现象,他感到十分奇怪,一只蜻蜓的体积比一只蚂蚁的体积何止大上千倍,但极少数的蚂蚁就可以抬走一只死蜻蜓。通过观察、思考,他悟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的哲理。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如授完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后,布置以《孔乙己之死》的续写训练。有的同学以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到笑声中死亡这样的结局,揭示了人们愚昧麻木的病态社会;有的同学写孔乙己在冰天雪地的除夕之夜死在丁举人家的大门口,用对比的方式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利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

所谓“原形”就是起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 1

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

四、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

总之,作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这根主线,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迸出思想的火花,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第三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体会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体会

实验小学 张桂芳

“顺应天性”的核心,是顺应人类的成长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用相应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传授”思维过程和结论为主,而应讲究思维方法的探索、思维品质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以“境”提“思”,让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情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去。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让知识出现在贴近学生实际又逼进数学本质,而且更具一定思考性的情景中,更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

例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某教师这样导入。师: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能通过实验说明吗?(学生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升高了。师:是瓶中的水增加了吗?

生:不是,是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去了。

师:说得非常好!如果乌鸦口渴得厉害,想尽快喝到水,你有办法吗?

生:放大的石子。师:为什么要放大的石子?

生:大石子占的位置大,水上升得快。

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情景中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物体占有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把握学生认识、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创设与学生年龄特征相和谐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对要探究的知识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二、以“旧”带“新”,让学生自主建构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知识的过程,更不是一个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这些知识的意义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很显然,这个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不可能由别人来完成的,它必须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经验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来完成。

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法则,关键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计算?本节课的知识点源于:“商不变的规律和除数是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学生都已掌握。教学时教师就应把研究新知识的权利交给学生,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0.12÷0.3=()÷3、3.72÷2.4=()÷24、1.36÷0.16=()÷16、0.672÷0.28=()÷28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右边的算式会算,左边的还不会,对照左右两边你会作出怎样的思考与推断?从而得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也使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感受和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因此,数学教学不仅仅是

课上40分钟的教学,要激活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就要把课堂做大,把学生的课前、课后带动起来。

三、以“变”代“搬”,让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受一定的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猜想、延伸、开拓。在数学教学中,一般可采用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和锻炼思维的发散性。

例如,李军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1020米,李军3分钟走255米,照这样计算,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探解。

解法1:求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就是求余下的路程所需的时间。“从3分钟行255米”,可求出李军速度为(255÷3),而余下的路程是(1020-255),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出:(1020-255)÷(255÷3)=9(分)。

解法2:求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也可先求李军走完全程的时间,然后减去已行路程的时间,即得到余下路程的时间1020÷(255÷3)-3=9(分)。

解法3:用倍比法解,将已行的路程255米看作“1”倍数,全程1020米是已行的255米的4 倍,行255米用3分钟,那么行完全程1020米就得用12分钟,然后减去已行的时间,即得出:3×(1020÷255)-3=9(分)。

通过上述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增强思维发散性的辐射力。此外,一题多变、一空多填等训练,同样也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就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语文教学有四个基本的环节,那就是听、说、读、写。在日常生活中被一般人运用最多的其实是“说”这个环节。无论是大人小孩,只要你不是身体上有语言缺陷,在交流的时候一般运用的就是“说”,可见“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问题。

“说”的能力也即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说和听、读、写一样重要,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任何一个环节,只有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在中国式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注重读、写能力的训练,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说”的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平衡,多数学生只善于做题,不善于言谈,不善于表现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趋于综合型、应用型。我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乡村中学,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多数学生不敢当众讲话,或者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一开口就脸红,说起话来结结巴巴。这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说”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一、提高学生对“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口头表达是人们交际活动中最主要、最方便、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口头表达与一个人日常工作,生活等密切相关,可以说,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考试这一指挥棒的指导下,学生还是普遍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能顺利地毕业就行了。至于会不会“说”,他们觉得无所谓,反正考试时又不会考试。因此不重视口才的训练。

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练“说”,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说”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尤其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的实际,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讲清道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语文,特别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用普通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例如一个能说会道的学生和一个不善于言辞的学生在其他能力相同的前提下,能说会道者被单位录用的可能性远大于不善于言辞者,这说明口头表达能力在生活、工作中是多么的重要。在课堂上,我举了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绝对挑战》栏目中企业招聘人才的例子,其实企业的领导都非常注重应试者的口才和表演艺术,并要求学生抽时间看这一节目。与此同时,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去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今天练好口才,明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对于练好“说”这个环节才会有了动力,就能够积极主动地练习“说”。

二、培养学生对“说”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迷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个人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因此,老师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对“说”产生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才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练习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练习口头表达能力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学生又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练习效果会更好。

由于学校学生的特殊性,针对我的学生,他们有一些不仅仅是“说”存在着比较大的障碍,有一些甚至连拼音都拼不全,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普通话其实没有像他们想象得那么困难,在教学中就注重鼓励教学法,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些口语训练中有所提高,有多收获。在他们愿意开口的前提下有组织地进行一些小型比赛,比如进行一些小型的辩论赛,让学生就某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分组讨论,最后评比回答得最有条理,且最大胆,进步最大。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有时候也会根据所学课文的情节,请同学们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这样进行口语训练,学生乐于接受,有话可说,也愿意开口说。一个学期下来已经有很多学生用普通话跟我交流,像开学的时候用本地话回答或跟我打招呼的学生明显少了很多。这让我更加有信心去实行自己的教学计划。

三、强化学生“说”的训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说”,把“说”的训练与听、读、写结合起来,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比如,课堂上多提问,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口头作文,或开讨论课,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说”的训练。通过课堂上多提问,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或朗读比较简短优美的课文段落,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最好是要求学生从座位走到讲台,面对几十位同学开口讲,使学生在提高“说”的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联系实际以及当前的形势,开讨论课。

这一学期来,我先后在班上开展了《如何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克服理障碍》,《如何看待身边的“酷”行为》、《结合校园生活,践行“八荣八耻”》等大讨论,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发言,学生干部带头发言。通过讨论和发言,同学们从不敢开口说话到积极发言,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同学们知荣耻、明是非,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除此之外课堂上练习口头作文,也是培养“说”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在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把“说”的训练与“写”的训练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口头作文之前,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观察一下所要写的东西,进一步要求学生在进行口头作文时语言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不能只是片言只语,更不能散乱无章,学生按要求当场口头作文之后,再写成书面材料,进一步理清思路,规范语言,达到既培养“说”的能力,又提高“写”的水平。通过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鼓励并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口语表达能力表现出严重的不自信,不敢当众开口说话,或者说话时紧张,脸红耳赤,心跳加剧,本已准备好的话一开口语无伦次。这时候老师就要鼓励他们,给他们营造一个比较轻松的语言环境,适当去开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信心。古语有言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也不是一日就造成的。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要靠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要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长期有效的发挥,就必须增强学生的信心。假如在每次口语训练中,教师都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学生,求全责备,学生一见训练就发怵,那么,学生不仅没有建立自信,就连原有的一点热情都荡然无存。相反,如果每次训练,老师都能从学生中找出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在口语训练中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这样学生就有了信心,有了热情。因此,每次练习口头表达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一个比较融洽、轻松的气氛,使学生放得开去“说”,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一定行,自己是最好的,学生 “说”完后,老师要及时做出评价,以肯定成绩,鼓励学生为主,并指出其优点。对于较差的学生,即使是用准一个词,也要给予表扬,要让他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诚然,鼓励也不是一味地去肯定学生,如果不把他们的缺点点出来,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弊端,所以还要委婉地指出缺点,以便下次改正。这样,同学们就会对“说”产生了兴趣,增强了信心,长此以往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的。

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循序渐进原则的提出,正是科学知识系统性,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和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形成实践能力,促进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进行“说”的训练时,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既符合认识规律,又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我的学生开始训练时,往往不敢开口说,或者不知道说什么,一站起来就一头雾水,针对这个情况,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入手,进行简单的口语训练,让大家有话可说。比如作自我介绍、介绍“我的家乡”、讲一讲“我的童年”、说一说“我的朋友”等,这样的题目就会有很多的同学比较愿意起来说,或者讲一些简单的、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这样的话题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让他们不害怕说,因为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训练时起点低些,要求严些,让学生先想后说,每次训练都提前布置题目,提出要求,让学生稍做准备后再当众“说”,这样学生有准备的话会对这样的活动在心理上不排斥。

训练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提高要求,逐渐加大难度。在之前的“说”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叫学生进行课文复述,讨论、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即时发挥。起初,我只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先讲《我的同桌》。后来,要求学生口头作文《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等,最后,组织开展以践行“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这样,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说”的训练,使学生逐渐克服心理障碍,从不敢说到敢说,从不愿意说到积极主动说。通过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在交谈、会议等各种日常交往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书面表达的有力基础。我们应该把说话训练当作一个重点来抓,使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说话训练;课文;生活;师爱;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所在。它是衡量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准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以课文为载体,增强说话意识。

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应以感受、积累为主。而课文就是他们学习规范语言的一个重要平台。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说话训练。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转换训练。如我在教《小雨》一课中,教学用“称赞”说话造句时,引导学生先说写课文内容:(1)、课文中()值得称赞。(2)、奶奶称赞()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3)、()受到了奶奶的称赞。„„在这些训练的基础上,再开放思路,让学生独自说话、造句。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的说话、写话。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碰到下雨天,同学没带伞,你带了伞会怎么做,怎么说?同学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说话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以人文主义为蓝本,注重情境教学,拓展说话空间。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看图说话(即情境说话、叙事说话)是说话训练中的主线。因此,在训练说话时,教师可以把课堂变为商店,医院甚至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设计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片断。如我在教听说训练课《这样安全吗》时,就把教室当作公路,让一学生扮演正在开车的司机,四个小朋友表演在“公路”上玩游戏、打羽毛球等。大家展开讨论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害处„„。这既对他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又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再如教《水的脾气》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集体讨论的话题:“你知道水还会干哪些好事与坏事吗?”有的说“如果没有水,庄稼不能生长,人们也会渴死”,有的竟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像去年雨水很少,老是停电,我们就看不到精彩的电视节目,天气那么干燥,还经常发生火灾”„„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采取多种训练形式,重视指导说话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的口才是在不断的交谈和交往中得到锻炼的。教师在训练的形式和方法上,要注意摆正师生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采取讨论、交流、竞赛、评议等多种说话形式,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同时强调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并做到大方、得体、有礼貌。指导学生抓住一件事的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说清楚,不说半句话,不说有语病的话,及时发现,相互指正。

四、倡导“微笑教学”,以师爱鼓舞学生敢说、多说。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每个孩子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对于一些胆子小,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哪怕只有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充分肯定,即使是说的不好或错了,也要对他们付诸微笑。这样,学生通过教师鼓励的眼神,可以减轻心里的恐惧感,消除不愿说、不敢说的心理障碍,从而大大增强了说话的信心,形成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中会变得乐于说话,争取发言。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应试教育已成为历史。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搞好说话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说”解千愁

在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上,不光是靠老师的飞扬的激情,悬河般的说教,更是要学生的百花齐放,因此“说”在课堂上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随着教育不断的改革和深入,各种不同教学形式相涌而出,但无论哪种教学形式都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以课文为载体,增强说话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说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篇: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岩湾中心小学:高翠琴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方式的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主动探索新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档次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它更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当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时,学生那一张张因争论而激动涨红的脸,让我深深感动。这意味着我们的探究性教学顺利地叩开了生物学科的大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 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所以,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去,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自我定向。帮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来自主的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注重启发学生,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补充建议,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新课程为学生展现自己才华创造了机会,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课堂上教师为同学们出众的表现喝彩,学生们也从自已的成功获得快乐,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途径。只要我们把握自主学习的原则,充分挖掘自主学习的 内涵,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趣味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从而主动学习。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五、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六、激励学习热情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把枯燥课堂变成有趣的学堂,学生在问题面前才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己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学习的效率。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求知领域做新的探索。《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但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逐步提高的。

七、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趣味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从而主动学习。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八、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为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让他(她)来做好组织工作,从而保证了每一次的讨论结果。另外,给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教《古诗三首》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朗读。可以自由读,也可以小组读,要读准字音,读出情感。(2)我会理解。古诗教学应避免老师逐字逐句地解释,所以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去理解发挥。(3)我会画图。根据课后要求,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一些诗句的景象。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

2、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品读、体会,努力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教学时,我先用故事来导入,这样一来,就激起了学生欲望。然后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走进课文并认真地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他们先是在四人小组里轻声地边读边划,然后又自由地朗读,而且时不时地停下来写下自己的想法。我下去巡视课堂,去发现他们都读些什么内容,划些什么内容,写些什么内容。由此可见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可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学习兴趣。所以 一定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这样久而久之,就把学习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贵有疑。韩愈在《师说》中有言:“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如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我让学生看题目提出问题。有学生就问:“住宅是对人来说的,为什么蟋蟀这种昆虫也会有住宅?”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会问:“为什么蟋蟀可以做出那么复杂的住宅?”随着这些问题就可以层层深入地去学习课文。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教师要根据学生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

九、激励学习热情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把枯燥课堂变成有趣的学堂,学生在问题面前才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我做了如下尝试:

1、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受到学生的喜爱,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时,让学生理解课文和寓意的情况下,将课文内容进行扩展,把故事编排成一个短剧:一位男同学扮成等兔的人,先后让几名学 生扮作过路人,看他们将怎样劝说等兔的人。学生甲:“叔叔,上次兔子撞死在树上,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你别再等了,不会再有兔子来了。”学生乙:“叔叔,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你执意要等兔子,那就边种地边等吧,等不到兔子还会有庄稼收获呢。”……学生通过身临其境,进一步认识《守株待兔》错在哪里,从而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课前3分钟活动。不论是哪一节课,我都经过精心构思。活动形式、活动安排,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连词成龙”、“带你去旅游”、“短剧表演”等都锻炼孩子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培养了想象力、创造力,增强了参与意识,养成了积累知识,搜集信息的好习惯,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总之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己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学习的效率。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求知领域做新的探索。《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 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但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逐步提高的。

总之,倡导主动性学习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重要手段,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便更进一步优化我们的育人方式,使基础教育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真正提高。

下载浅谈在语文教学阅读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体会(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在语文教学阅读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体会(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它点明了小学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自始至终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下面我就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主讲人:王翠丽 讲座时间:9月24日 地点:二(1)班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大纲指出:“要......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培......

    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体会点滴

    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点滴体会 试马镇初级中学 董寒冰 在多媒体教学日益成熟与网络教学逐渐被重视和探索的今天,如何有机地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已经......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中学王敏【摘要】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