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体会点滴

时间:2019-05-12 23:3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体会点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体会点滴》。

第一篇: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体会点滴

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点滴体会

试马镇初级中学 董寒冰

在多媒体教学日益成熟与网络教学逐渐被重视和探索的今天,如何有机地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我们知道,无论多媒体还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与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这里我就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语文教学

1、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应该说是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与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存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美好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品位语言文字,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描写的宫殿圆明园,而这座宫殿早被火烧毁,其宏大的规模,奢华的装饰今人很难想象,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角度向学生展示宫殿的建筑群,让学生到圆明园欣赏雄伟、壮观的景象,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乐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被圆明园那美景所陶醉。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遥远壮观的景物之中,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景色,他们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2、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以赏析《荷塘月色》为例,开头设计的是动化的图片,目的是把学生导入荷塘月色的意境。《荷塘月色》课件一开头,随着《春江花月夜》柔和的乐韵,荷叶荷花渐渐变暗。天黑了,一轮圆月冉冉升起。看着荷塘上如水的月光,仿佛思绪已在荷塘月色中漫步……学生进入了意境,接着介绍作者在那腥风血雨中的内心感受,把学生的心由舒缓而引向紧张。重点分析时,再次进入作品那“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优美意境,听着播音员那抑扬顿挫的朗诵,感受着那大自然的恬静和幽雅,更感受到朱自清那想逃避现实而最终无法逃避的无奈。情感上的或喜或悲,心理上的或舒缓或紧张,形成了课堂情绪的起伏,最后用与开头相呼应的意境幻灯图结尾,节奏美自然显现。

3、增加了课堂学习的信息量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4、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二、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

能力

一是让学生凭借网络,或采集资源,或进行预习,或质疑讨论,或完成作业;二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这两方面的实验都很有价值,二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如果结合得好,语文教学的整合就展开了有力的双翼。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查阅、搜集、整理、保存图片、动画、声像、文字材料等相关资料,在此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例如我在讲语文综合实践课《戏曲大舞台》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时动手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一部分学生搜集有关戏曲的视频资料、一部分学生搜集有关戏曲的文字材料。这样既培养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又有利于我的语文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激活了学生渴求掌握信息技术的内动力。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因而它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教师制作课件上课,在应用、示范、指导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例如上《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说屏》等写景抒情或介绍景物的课文,文中所描绘或介绍的地方是我们农村大多数孩子未曾见识过的,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互联网上搜集这些地方的相关图片,并把它们制成CAI视听课件;同样对于《皇帝的新装》这样的童话,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动画课件,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这些优美诗意的画境、趣味盎然的情境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学生可谓百看不厌,百听不倦。欣赏的同时,老师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语言的精妙。他们的朗读能力、欣赏能力就会在这边听边看边读的多媒体教学课堂中不断提高。

教学中,有效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了条件和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高邮市城北小学 朱德鹏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新世纪最渴求的是什么呢?正如国家教育部副主任应俊峰先生所指出的: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最大的需求是对人才的需求,是对具有“创新,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即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实践转化能力” 的人才需求。

在这里我仅就现代信息技术,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计算机方法,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一、利用外界诱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学就要从激发培养学生兴趣入手。那么,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呢?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尝试利用学生自己的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即把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入到其他年级或其他班级的实际教学中,学生作品的展示激励他们产生超越同伴的愿望和需要增强学习动机。

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首先利用学生作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曲线的画法》时先找出其他同学在画曲线时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看到这些美丽的作品都非常羡慕,并流露出自己也想尽快参与到活动中的感情,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有了兴趣就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欲望,在开始讲课时,我总是很明确的告诉学生这 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工具,并且展示用这个工具完成的作品,使学生在感官上对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整体感知,有时先给出作品,让学生讨论,这幅作品中老师用了什么工具,学过的工具学生一经讨论就能很全面的找出,没学过的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根据学生的回答与学生提出的疑问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效果也是很好的。

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学生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才会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说、去想,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利用学生作品激发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生作品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态作为诱发物激起学生的情思,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并自觉主动地去探求知识,撞击出想象力的火花。

二、激发灵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是小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成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平时的上课中,我们常常先打开校园网,把我校学生在网上参加比赛的多份作品进行展示,当学生们看到自己学校同学美丽的作品在网上展示时,都感到了无比新奇、惊讶、羡慕,同时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学生迫切学习新知的心态下,教师讲授了各种绘图工具的功能,然后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绘画,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出各种美丽画面。兴趣诱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不但画出了人物、大树、房子、鲜花等物品,还画出了一些科幻的极具想象力的作品,可以说兴趣培养了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谈起创新,往往有一种神秘和渴望而不可及的惧怕心理。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考虑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集中比较选择最优,最新的想法和做法。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我们都把它分为基本题和拓展题两部分,基本题由教师指定,而拓展题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思考。如让学生设计“运动衣”时我们只给出基本形状,而具体的样式、颜色等由学生自己来考虑,在画图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学生认真地对运动衣进行钩线、添加颜色、设计图案或根据需要自己选定文字、效果等操作,最后作品有足球服、篮球服及卡通式样等多种多样的款式,这种多面向、多角度的练习,不仅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创造能力。

设计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时都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讨论并享受成功的快乐。如学生完成绘画任务后,进行作品展示、学生自己讲解创作构想、意图及达到的预期效果,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建议,创设一种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能力。我们让学生以《你心中的美丽校园》为题进行绘画,本课教学意图在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的同时,还让学生幻想你心中校园是什么样子,发挥其创造能力,大胆设计。学生们任意想像,作品多种多样,有为学校添加喷泉、足球场、草地,有的甚至画出童话般色彩。最后评出好的作品,由学生相互交流,这样进行一题多画的训练,学生的发散型自由联想能力必然得到提高。在利用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究:如少数学生缺少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或同伴的见解,缺少积极动脑独立钻研的习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常以模仿他人的方式逃避,不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学生我们在思想上鼓励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积极尝试、大胆创新。我们认为只要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尝试,学生都会从中获取知识、增加实践经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都能得到发展。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使学生在团体中成长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人均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这个比喻很形象的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几个人一起交流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使每个人都多学一点知识。通过合作、交流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学生协作学习的含义也在于此,这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平时上课时,我把大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选一个有组织能力并且技高一筹的学生做组长,协调本组的具体事务。以前讲授新课时总有很多同学举手提问题,教师总是顾东顾不到西,急得满头大汗,而学生急 得大吵大叫,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整个教室里乱哄哄的。现在每组中由各个小组长牵头负责,同学们互相帮助很快就能把问题解决了。此举不但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多少想法汇集到一起总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来,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体意识。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小小的体会,到底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也还在思考之中。但我深信,只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充分的开发。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子洲县师家坪创新实验小学李飞老师

在小学语文常规教学的几个环节中,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勤备课,备好课

演戏先排练,上课先备课。术语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日功。可见,备课特别重要。怎么备,备什么?按新课标要求备:备教材,备学生。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明确教学任务、目的,备出重点、难点。只有熟悉学生,量体裁衣,才能备出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案。

在备课中,以教材要求的新编体系,采用新的备课方法:分组备,分类备。

具体备每一课:备预习,备重点,备如何突破难点。列出一个个知识点,便于教学;备各个课时授课内容,先备预习状况了解;再备教师讲什么,学生练什么;对难点、重点,更要精心设计问题,善于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识。就《峨眉道上》这课,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是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从铺路石板之大、数量之多、运送之难;再从铺路时间之长、铺路之辛劳;最后从铺路为方便别人之目的的等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问题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上,引发学生思考、交流和合作。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学习,从中获得知识将会与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使学生自然体会课文中有关句式:“„„如果没有„„没有„„,„„就没有„„就没有„„也就没有„„”的深刻含义,领悟到: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这样疏导、启发,引进来,再走出去,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有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成功后的喜悦感。总之,备课时应:抓住重点,分散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选择最佳突破口,带领学生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意境中去感受、去领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真正做到学有所乐,乐有所学。再则,备课的关键应抓住一个“新”字,备出新意,备出新方法,备出新思维,才能常教常新,才能使学生如今吃桃,明日吃杏,后日吃梨,常学常新,兴趣盎然。否则,梨子再好,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也会使学生倒胃口的。

二、讲“活”课,能“乐”学

在教学中,开发快乐因素,引导思维,激发兴趣,使学生变得想学、爱学、乐学。怎样才能把深奥、复杂的问题讲的浅显易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我以为,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一次,我结合课文学习了“情不自禁”这个词语后,让同学们用这个词说一句完整的话,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回答。当我叫起一位留级生回答时,他吞吞吐吐说:“老师讲的课真好!”我用鼓励协商的口吻说:“算得上好吗?那你怎么知道我讲得好呢?”他说:“我听了后,不由得想说。”我引导他说:“你的感情不由得表露出来,那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可用怎样一个词来说呢?”他茅塞顿开,爽朗地答道:“听了老师这堂课后,我情不自禁地说,老师讲得真好啊!”我当即给了肯定和表扬。我以为: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把“似懂”教的“真懂”,把“非懂”处全部“教懂”,决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告诉他们。要知道,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他自己也有能力获得新知识,并且,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会领悟到:“我也行”。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决不能简单给予否定。在课堂提问时,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有的教师就急了,便会说:“坐下吧,别耽误时间了。”就这一句话,却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应知,学生自己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后的愉快心理才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就上面所说的那位同学,那节课之后,他在当周的作文中写到:“我第一次得到老师表扬,心里是多么的高兴,我觉得自己并不笨,我有信心,一定要学好„„”我看着他的作文,斟酌着教师的语言、行动在学生的心目中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一句鼓励的话语,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可使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勤指导,树典型

较多地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各种兴趣小组,老师的指导十分重要。具体说,拿我过去教的四年级两班一百一十六名学生来说,要在部分学生中完成教学任务,并不难,但要在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学生中完成好就难了,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树典型。把好的学生作为典型,给后进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促后进。对差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启发、激励他们。有时采用讲故事等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对他们讲:童第周上小学时,校长要他留级、退学。经过他的努力,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说:“我并不比别人笨,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我激励他们:“你们并不比别人笨,好好努力,表现一下自我,让同学们瞧瞧,我想你们准行。”想方设法,触发学生求知的动机。

3、鼓励竞争。对两个班集体,我有意设下“圈套”,要“套住”他们,让他们展开激烈的竞争。到了甲班夸乙班,到了乙班夸甲班。这样,两个班级就自然“挑战”起来,学习上形成浓厚的竞争气氛。在班级内部组织了各种兴趣小组,开办:比赛台、优秀作文选栏、好人好事上榜等园地,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语言、行动来感化学生,沟通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

我以为,还必须明确:“教过”并不等于“教会”,“教会”更不及学生自己“会学”。“教过”每个教师可以办到,上课、下课,周而复始,要“教会”可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一个班,教会几个、十几个不算很难,难的是教会每一个学生;更难的是“教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要以满腔的热忱研究他们的学业状况,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把一颗爱心贴在学生身上,那么就会发现各个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促使他们积极进取,掌握学习新知识,这才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四、勤批改,善诱导

老师的工作辛劳,辅导和批改占了大半时间。我认为:学生的本领,是在作业训练中练出来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地练,不断地改——错了——改——改了——再练,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深化。我在批改作业时,采用精批细改得方法。把每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归类摘录,然后,具体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在批语中也有窍门。我感触更深的是:一个简单的“好”或“有进步”等,也要针对具体学生,因人批注。批上“好”,可以给学生带来喜悦和求知的欲望,使他更上一层楼;批上“有进步”,对后进生说,也能激励他一步一个高度,一天一个新台阶。特别是作文批改,要注重评析,引导思路,激发兴趣。对后进生,决不能冷嘲热讽,另眼看待。否则,会扼杀他们学习积极性。这样说,我们手中的红笔,决不可随意勾划“√”号或“×”号。的确,它能划出一个孩子的锦绣前程,也可能毁掉一个孩子的灿烂青春。因此,在批语中,语言要富于艺术性和倡导性,我们要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取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变得快快乐乐地学,充满信心地学,独立自主地学,把学习当作自己生活的第一需要。

我们的事业就是爱和勤的事业,“一勤天下无难事”。只有真诚地热爱学生,勤于奉献,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如苏”的好效果。

第四篇:教学生涯中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教学生涯中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我1995年7月从萍乡师范普师班毕业,从此走上教育生涯,曾先后在排上镇梅林小学、排上中心小学、红星中学、桥头小学、上珠小学、大路里小学任教。在我的教学生涯,整整教了十几年的语文。

我刚分配下来,就得到了许多前人的指点。记得有一位谭校长,他德高望重,教学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乐于助人,尤其乐于帮助像我一样的年青人。他当时对我要求十分严格,他要求我每上一节课前,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写好详细的教案,备课,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估计好课堂上将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想好如何解决的方法。他常对我说,备课不能纸上谈兵,要实用,就是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谭校长经常不打招呼就来听我的课,每听一堂课后,总要与我交流,在肯定我成功的基础上,指出我的不足。那时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我认真备好每节课,倾听他的点评,随时修正我的教案。他常对我说,他们过去教语文,每期作文多少篇,是如何批改的,其他作业是如何布置的。我非常明白他讲话的用意,他是在暗示我怎样当好一个语文教师。打那时起,我教学上一个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不充分备好课,决不进教室,我从不带“教参”进教室,我随时改进教学上的不足,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艺术,让学生喜欢听我的课。我的这些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使我终生受益。可以这样说,良好的工作习惯是事业成功的起码条件。谭校长是领我步入教坛、帮助我养成好的工作习惯的领路人。就这样,打下扎实基础之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

实实教学,所教学生多次获奖,所教班级每年获全镇统考前茅。的确,我尝到了无穷的乐趣。

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做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此,我模仿过钱梦龙先生的启发式教学法,学习过魏书生的教学模式,注意过“一步教学法“,研究过许多名人的课堂教学经验。我模仿钱梦龙先生让学生做自读笔记,我指导学生记日记,写周记,举办班级朗诵会、成语故事演讲会、辩论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等,我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想寻出一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他们视野、进而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路子。进入课程改革的今天,我的教学思路愈加明确了,我过去的那些做法是对路的,今后还要进一步去完善。为此,我更加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技能,重视去挖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我教现代文,侧重培养他们学会独立分析重点段落、精彩段落;讲评试卷,我常常是举一反三,讲答题的思路、答题的技巧,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今,回过头来看,我尽我所能地用科学的方法来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我认为这是方向正确,方法对路的结果。

回顾我的教学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当老师辛苦,当语文老师尤其辛苦。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自年轻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一辈子认真工作,工作中讲究科学的方法,还要在学校的领导之下,与同事们团结合作、相互配合,这些都是搞好工作的根本。我们遇上

了好时代,都受过高等教育,文化功底深。在此,我以一个教师的身份祝大家今后的工作如日中天,祝愿我镇的小学语文教学硕果累累。

16年转眼就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有时,我连自己都不相信,我的教学生涯已经走了一多半了!当了十几年的教师,平时也叫苦叫累,但同时也感到了快乐。我还处于青春正茂,年富力强;处于干事业的大好年华,一定会珍惜我的美好时光,为事业,也为自己的前程——努力,光辉的明天在等着我。

第五篇:在计算机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点滴体会

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点滴体会

引文:20世纪中叶以来,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传统教学中强调背诵记忆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学校教育开始“求新求变”,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们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推出新的教育模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越来越受到众多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摸索与研究。下面就对这门课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课面临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国际互联网的不断壮大,少年儿童对信息的渴求,对计算机及网络的好奇,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信息技术课已经在很多学校普及和应用。但这门课程的开展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一)硬件配置的不同。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内容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对于已经进入Windows xp甚至Win2003的视窗操作系统充斥天下的情况下,要求计算机配置随之不断提高。随着硬件更新周期的缩短,怎样才能合理应用现有设备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二)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教学内容需要自己去编排研究。而且教学内容要不断符合新阶段、新时期儿童的认知和心理。

(三)软件带来的问题更应重视。昂贵的优秀软件难以进入学校市场,任意一款应用软件也要几千甚至上万元。转变观念去买这些软件还要加以时日。如何让课堂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有机结合也是我们的困惑。

这门课程虽然面临这么多的问题,但我想它们不能阻挡计算机在学校中的普遍应用,不能阻挡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捷、高效、乐趣„„因为二十一世纪不会运用计算机、不懂得信息技术就可以说是文盲。

二、做好充分准备,营造氛围。

学校给教师们配备了性价比高的笔记本电脑、优质的无线网络环境、校园内部平台。教师利用已有的电脑知识进入学校网站自主学习,教师们能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每间教室建有多媒体设备,这样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接触到的不再是一个电脑教师,而是随时可以看到听到电脑的知识,建设数字化校园,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字化信息。这可以说是一种熏陶吧。大厅、走廊里的触摸式电脑让学生有时间自学,再加上现在学生家里都有电脑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信息技术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了。

三、培养兴趣,引人入胜

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兴趣高昂,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也有的学生因为怕出问题不敢动电脑。针对这一点,我们既提出了一些要求,同时也鼓励学生操作。在低年级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安排了鼠标操作的教学内容,给每个同学的机器内拷贝“科学小教室”“时力游戏乐园”等游戏软件,在软件中有许多小游戏,可以让学生练习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如气象迷宫,可以让学生单击一只陀螺,小青蛙会跳前几步,根据当格的天气,决定对它的奖罚,学生们听着耳麦中的解说,看着动态画面,在学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学会了鼠标的操作。对于一年级学生较难掌握的“拖动”这项操作,学生可以在工艺教室中通过用零件组装物体,在分类教室中,把各种物品分类放置来熟练掌握。中年级学生开始学习键盘,通过“指法练习”这个软件,学生学习了很多有关电脑的知识,把枯燥的指法教学融入到游戏当中,增强了学生兴趣也提高了效率。

四、抓基本操作,不断渗透基本概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低年级教学中,我安排了鼠标操作、Windows xp基础知识、画图、打字练习等教学内容,在上课时,每节课只讲一个知识点,其他时间提供给学生操作,让学生充分的熟悉计算机。根据马芯兰教学法提出的以基本概念为核心的思想,我发现电脑知识中,也有最基本的概念,如“窗口、菜单”“选中、编辑”“链接、搜索”这几个概念正是低、中、高年级知识的核心。于是在课堂上重点讲授这些知识,并让学生充分地去练习。在二年级的画图教学中,我并不急于教给学生画图,而是先让学生去观察窗口的特点,并让学生进行多次改变窗口的大小及拖动窗口的位置的训练,还告诉学生:“以后我们所学的很多软件都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按钮、工作区等内容。并且可以进行最大化、最小化、摆动窗口等操作。”这样在课中不断渗透,对以后学习Windows xp操作、Office2003、IE7.0、网页制作,作了很好的铺垫。在中年级教学中,无论是Windows xp知识还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首先让学生理解,对谁操作就应该选中谁这个概念。学生起先经常提出某个操作不能进行(灰色命令)或操作了没有反映,我就意识到“选中”概念的重要性,于是利用几节课的时间,讲述了选中的方法,如果不选中,某些命令不能生效,同时提醒学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先看看是否“选定内容”。学好“链接”,为学生学习网络知识打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一种发展眼光看问题的理念在很多大的软件中,都有链接这项命令。告诉学生链接可以使许多软件兼容。将来是网络的时代,一台计算机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因此,链接为基础,网络知识也就不难学了。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学习,往往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画图窗口认识了,学生对Word、IE认识就不难了;讲了一个对话框的操作,学生就可以自己操作对话框选项;学习了一个软件的菜单,其它软件中的菜单也就不难学了;讲了常用的工具栏,学生可以在多个软件中自发使用了。多讲一节课的基础知识,不仅为教学以后内容提供方便,还给了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又何乐不为呢?

五、多种方法引导,给学生创造灵感和空间

(一)引导发现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对于上计算机课同样适用。上电脑课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操作。这就需要我们电脑老师在课前做好准备。精心备课,确定教学方法,分配好细节工作,预想会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授,排除电脑故障等。设计课堂所需要的素材和提问,是我每堂课前必做的内容。如在二年级画图教学中,我会先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画一幅画或展示学生们画的画。

五、六年级欣赏小报设计和演示文稿等,为引导学生创作作铺垫。在画图中圆形工具一课中,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先让学生看几幅图:圆—太阳—戴眼镜的太阳。还让学生说说什么物体可以用圆形来画,学生说出很多,如太阳、盘子、钟表、足球······在绘画时学生画出很多内容,接着的一课给学生出示月牙,拟人画的月牙,带帽子睡觉的月牙,启发学生月牙是怎样画出来的,有的说用铅笔,有的说画圆去擦,有的说用两个圆套在一起擦去多余的部分,第三种方法正是我的教学难点,很自然地被学生说出来,难点也自然突破了。在学习“复制”操作中,我先讲了一遍这项操作,接着让学生说说这项操作有什么作用,学生说如果画汽车时只画一个轮胎,其它三个用复制的方法就可以了,画人的眼睛也可用到,画草地、画建筑物、画大山······我想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几个工具或命令的运用,而是让他们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去想象、去发展、去创造。

(二)命题法。

每当一部分知识要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会给学生一两节课创作。小阶段给学生小命题,大阶段给学生大命题。如讲完房子的画法后,让学生去设想,可以画白天、黑夜中的房子;可以是人或动物的房子;可以是各种形状的房子。学生说:“我要画乡村的傍晚;绿色的大山,流动的小河,放牛的牧童,农家的平房。”“我要画摩天大楼,热闹的马路。”“我要给小动物画房子”“我要给小鱼画房子”“未来人们都住在圆形的房子里,利用天窗看星星月亮。”孩子们看似天真的想法也许就是将来为之努力的目标,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听着那一个个或温馨或宏伟的设想,我真为他们感动。

讲完Word后,让学生制作一篇自己出版的小报。讲完演示文稿,让学生介绍一个故事或介绍一个物体。学生有的是连环画,有的是祖国山河的美好景色,有的是动物世界······那一份份精美的作品是老师的一份欣慰,一份财富,更是学生们创造的结晶,想象的空间,未来的理想。

(三)小组比赛法。

竞争意识作用于学生身上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指法练习,我提出指法正确,盲打,加快速度的要求。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不习惯用指法,而且总爱看着键盘打,我对学生说:“这样做打基本键可能会很快,和其他指法正确的同学比起来,会越来越慢的,不信咱做个小试验,在练习一两节课后,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结果当然是按要求做的同学赢了,那些同学也看到了前几名同学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跃的优美动作,不得不叹服,并且也逐渐克服困难,严格要求自己了。一种方法好不好,学生比一比试一试就知道了,不需要老师反复强调。在讲IE7.0中链接操作时,我做了一个小迷宫的游戏,让学生通过点击链接,经过几次反复寻找,终于在一页上找到了笑脸祝贺成功时,同学们都兴奋极了。在比赛中克服了困难,掌握了知识,那其中的愉悦心情是难以言表的。分组比赛也是同学们一种乐学的方式。有几次在教室内上课,只有一台计算机和一台背投。我说在讲了一种基础知识后,让学生分成两大组互相出题或分成几组老师出题。尤其是互相出题时更是精彩分呈,“怎样建自己的文件夹”“怎样设置屏保”“在Word中怎样设置工具栏”“这个操作可以做什么”······你操作我提问,你提问我操作。在回答问题或操作时,都屏息凝视,在竞争中增长了见识,在竞争中学会了合作。

六、注重人性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我说:“在信息技术课上不只是两个人在说话,而是教师、学生、电脑三者在沟通。在每学期开始,我都会给学生说机房上课的要求,如带鞋套、带一块布等,“电脑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我们的朋友,你要爱护它,给他除尘土,发出正确友善的命令,他就会为我们做很多事。否则,他也会发脾气,不工作的。猛敲键盘,非法关机,乱点鼠标,他都会不高兴的。”听了这些话,学生进计算机房都会很轻,用完后主动擦计算机,操作规范,不懂就问,没有学生不明白就乱摸、乱动的,这样机房机器运转良好。

七、交给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到生活中去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是信息技术的载体。让学生合理的使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便捷工作和学习。我结合教材,加入当今实事、热点内容,下达给学生任务,如:低年级的小游戏,要健康的、可以是网络下载的;画图软件的内容《我的家乡》、《我的父母》、《安全标志我知道》等;中年级可以制作电子小报《低碳生活》、《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为××祈福》;高年级可以制作个人网页、开启博客、空间、论坛,利用网络搜索知识制作专题网站,学习接触高级些的软件;激发兴趣,给部分学生提升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收发邮件、网上交流讨论、参与集体活动、推销自己、查阅知识、地图搜索,甚至网上购物、拍卖等。只要是健康的、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尽可以让学生多多接触,因为他们要长大成熟,了解社会。结语:

将来的电脑要走向智能化,我们不仅培养孩子的爱心,还可以使他们懂得如何去与人以外的东西去“打交道”。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认知这些电脑软件的层面上,而应让学生学会多种方法主动地去学习,从“学会”到“会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发展,还有待于去研究和思考,有待于全社会的关注,我相信每位教师都会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的。

下载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体会点滴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体会点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语文教学有四个基本的环节,那就是听、说、读、写。在日常生活中被一般人运用最多的其实是“说”这个环节。无论是大人小孩,只要你不......

    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龙集中学王秀华我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一直在教学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或多或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我特别注意语文教学方法的学习,努力教好语文。本来教无定法,语......

    培养一年级学生写日记的点滴体会

    培养一年级学生写日记的点滴体会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让我最欣慰地是坚持让一年级学生写日记,这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最有效的训练途径。 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从......

    培养学生积累能力的点滴体会

    培养学生积累能力的点滴体会 “小学生应该说真话,抒发真情实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评价学生习作的首要目标和要求。但目前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仍就感到头痛,一周一次的......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计算机在信息的处理上扮演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已经到......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培......

    谈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谈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内容。它对于提高中小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对于转变教育思......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道真自治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沈润花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