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19-05-12 14:3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计算机在信息的处理上扮演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已经到来的信息社会,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要求。

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 教学手段已经落后,教育将发生重大变革,正在逐步走向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新能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活动的根。教育过程不仅包含知识传递的因素,还包含着创新的因素。

一、注重德育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兴趣、意志、毅力、情感等创新型人格的培养。缺乏自信心、缺乏意志力和献身精神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很难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突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讲述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传记,中外计算机发展的差距,计算机应用及发展前景等。通过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引导学生发奋学习,使他们拥有坚韧的毅力,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理解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时代的主人。

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惟有实践,才有创造。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在实践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启发,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育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我的具体做法是:⑴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做小报排版,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文水平;电脑绘画,制作贺年卡、书签,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绘画水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构思并创作作品,完成后,让每个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创作思路及过程,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利用汉字编码和文本编辑工具,以及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用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做出归纳、概括,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⑵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进行学习成绩管理、运动会成绩管理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培养鉴别能力

创新活动,离不开信息的吸收与重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Internet网络来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开拓创新视野已成为现代人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时代教育已真正成为知识传递与知识创新相融合的连续体。面对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正确上网畅游,正确选择有效信息,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做到学习上网两不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现代工具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育要面向未来,最现实的是面向未来的知识经济,无论是知识的创新、知识的普及还是知识的应用,都需要相应的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形成敏锐观察、积极求异、丰富联想、综合融合、知识建构等良好习惯。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优势,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观察、思考、比较的环境,探索和构建“创新教育”的新模式。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模版)

摘 要: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本身只有继续不断地摸索、改革,学习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本身只有继续不断地摸索、改革,学习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一代新人。下面从本人教学改革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与经验。

一、实施任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营造创新的环境

学习是有目的的活动,学习目的越明确,自觉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努力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同时把自己视为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操纵者”,采用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因为任何教育最终都要通过学生自身努力而实现。正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预言:“未来学校与其说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倒不如说是学生自学的理想去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在施教中应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提倡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创新思维去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鼓励争论、探索,鼓励自求自得,在教学中力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实施开放型教学模式,变“带着书本走向学生”为“学生带着方法走向书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型课堂”为“符合学生合理需要和培养型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教师设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各解决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近地展开相关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完成任务及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任务的完成,获得知识与技能,积累经验,并从中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完成教学任务打下的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个性的舞台和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如在网页制作中,如何获取素材?如何安排网页内容?如何下载图片与插入图片?在任务驱动下不断呈现新的知识内容、新的操作技巧,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断完善,学生具有更多的探索、研究、创新的机会,促使学生对新的知识内容、新的操作技巧进一步挖掘与钻研,力争精业求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设置开放型的教学环境,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在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中,掌握新的知识内容、新的操作技巧,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营造了较优的创新环境,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培养,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创新激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创设教学情境,提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启发学生探求完成任务的途径和知识结构,以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如讲授在网页中“插入图片”时,给学生提出任务,在网页制作时要求学生根据网页的内容配置一幅生动活泼、与内容相协调的图片,将新知识以任务形式给学生设置教学情境。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则自然会跃跃欲试,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自觉地、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那些新的知识和方法?完成任务必备的条件是什么?这其中隐含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插入图片,使学生在轻松、自然地进入教学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种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感”,激发学生创新的激情,并结合生活体验和感性材料,促进其创造性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把学生的思维如行云流水般地打开,疑问就在强烈的“冲动感”中迎刃而解,创新实践的欲望也随之而来。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出其他许多新的求知需求,学生的创新的实践精神也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如在网页制作中,学生能根据教学要求与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设计制作丰富多彩、颇具个性、创意各异的网页作品。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激情。

第三篇: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传统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因此,探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教育者们广泛关注与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简要阐述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形式、教学动机、教学方法等方面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期望未来教育工作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能有所突破。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al needs for talents of increasingly strong,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not only mee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but also for the community to provide a steady stream of fresh blood.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ditional classroom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exist som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nd therefore, the stud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how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is on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researchers widespread concern and research.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current mo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It is expected that the education workers in the future will be able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innovation ability;talent cultivation;teaching quality

目录

一、前言..............................................................................................................................................................1

二、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产生创新思想......................................................................................................1

(一)教师教学思想更新是创新教学的关键..........................................................................................1

(二)教师是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更新的载体......................................................................................1

(三)转变观念,形成创新教学理念......................................................................................................1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

(一)启发想象,开启学生创新意识......................................................................................................2

(二)分层指导,发展学生创新个性......................................................................................................2

(三)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创新动机......................................................................................................2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2

(五)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3

四、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3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二)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3

(三)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实践..................................................................................................................3

(四)培养创新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3

五、结论..............................................................................................................................................................4 参考文献..............................................................................................................................................................5

一、前言

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由信息技术引发的知识经济也已初见端倪。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技能。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又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的创造性人格。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是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发扬,关键在于教育。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其他课程教学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应用广泛[1]。它不仅为学生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索的潜能,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产生创新思想

传统教学理念就是老师一直在教,学生一直在学,整堂课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往往不知所云,至多也就是回圈吞枣,脱离了素质教育的主线,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在于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全体的学生,创造和谐民主情境,来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教师教学思想更新是创新教学的关键

创新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然而提到创新能力,往往被认为是少数精英具备的素质,有意无意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束缚和压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只有改变教育观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才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二)教师是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更新的载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不停的讲,学生在被动得听。现在我校引进协同模式更多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能够动脑、动手、动口。同时使学生懂得信息技术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软件设计也层出不穷,使得信息技术学习处于动态过程。信息技术的操作理论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知识技能,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却对信息技术操作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例如,讲EXCEL工作表、单元格格式的设置方法的流程,最好让学生先利用导学案进行预习,上机操练,分小组合作,学生学得很快,学生的学法得到优化,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转变观念,形成创新教学理念

网络化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创新,敢于实践,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强者。新课改下的教学方针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阶段的学生己具有了较理性的认知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授课时要抓住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性,顺应中学时期的学生特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以引导学生创新意识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简单的课本知识并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以现有的课本知识为跳板,有效的引导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使他们发展成为社会创新型人才强大的后备力量,这也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根本的使命。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实现创新设想的实际能力,其中,创新思维居于核心地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和培养与创新思维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吃苦耐劳等等。创新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潜能,要有效地开发出这些潜能,需要个体有从事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驱力,非智力因素减弱以至降到很低水平,是创新思维不活跃的关键因素。

(一)启发想象,开启学生创新意识

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创新的源动力,信息技术课中的知识点蕴藏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只要教师用心发掘,对学生善于引导那么,学生自然会紧追教师步伐,大脑开启的创新“小马达”会活跃的运转。如在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展示本节“教学案例”目录中收录的不同表现风格和形式的版式作品,带领学生观察其在表达主题上不同效果,以区别电子板报和电子刊物的异同,激起学生求学求知的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报刊类作品参考评价表”对学生制作作品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以及技术性进行综合等级评价,以及作品特色点评,使学生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模拟网络中的虚拟世界,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翱翔;将抽象的数字关系生动化、趣味化和形象化,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多层面的探索知识,实现创新思维的全方位发展。通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二)分层指导,发展学生创新个性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同样一节课,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针对这一问题我采用了层次教学法,力求营造一种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不同,安排座位,成立学习小组,选出比较好的作为小组长。练习前,我按难、中、易分层提出要求。学生按教师提出的要求逐步深入的进行练习,操作练习由浅入深、由简入难,直至达到教师所提出的操作要求。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也各有所得,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创新动机

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如果我们用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去考核他们的学习效果,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削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难以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中还需要对评价方式加以改革,使信息技术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将对学生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体现上,给所有的学生以肯定或激励,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我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创意实践”的考核,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创作,使他们完成的作品尽可能精致、生动和富有灵性。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创新思维时提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会自然的涌出,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探索型学科,更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情景。首先,课堂中的师生氛围应该轻松愉悦、和谐融治,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情景条件。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或真实、或有趣、或生动、或新奇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奇效果,借教师的方法创新带动学生的思维创新。比如在学习《信息及其特征》一节时,当学习有关信息的传递性及真假等特征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做一个“一传十,十传百”的小游戏,以及谚语“老皇历看不得”“一千 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等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设疑提问“这些游戏各及谚语各自体现了信息的哪种特征?’’从而以此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调动了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而且还挖掘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从而关于信息的特征在这些游戏以及启发想象中得以理解与掌握。

(五)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的学者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构建出了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骆魁敏的研究指出,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高中数学探究教学应该包括六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 ]。其中创设情境,网上协作,网上测试的环节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所有的环节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任意混编,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学校机房完成,并且对机房配置和网络有一定的要求,为了尽可能的贴近真实情境,创设情境部分需要利用数学虚拟实验室来完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是这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就相对较高,每节课需要准备相应素材,教师的备课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四、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我们有深切体会,看似简单的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才能真正掌握技巧。比如说:在Windows中的画图,就能画出简单的演示图,甚至更为复杂的功能,只要鼠标控制好,再结合一定技巧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动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基础课程。是用来处理其他事物的手段。无论创新结果如何,都要实用。例如,在学文字处理时,学校正好在设计招生简章,这样在班级征集创意,让学生组织资料。学生积极性高,并能积极参与,等结果出来,再与专业设计相比较,又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学生即得到了锻炼,又找到了不足,并且看到创新的目的性。

(二)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

创新想法的实现基于现实中的实践操作,信息技术课的侧重点之一也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教会学生熟练的实践操作,才能有效的提升其创造力。比如在讲《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一节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家中的电脑感染病毒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病毒侵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本节内容,然后将一些预先处理好的病毒发送到学生计算机中,让学生自主观察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并动手杀毒,对于不能即刻杀死的病毒,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析病毒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开拓思维,设法清除。根据教师提示,学生想到不

少有价值的防止病毒的方法,有“保护注册表,不给病毒可乘之机”还有“用病毒的名字建立只读文件,病毒无法写入”等等。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到关于杀毒的工作是围绕“检测”、“清除(杀毒)”、“预防(监控)”三个环节,面对突发情况,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无形中提升了创造力。但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无论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创新。

(三)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实践

任何形式的教学方式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本身除了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之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讲解知识点后,学生有自己操作实践的时间,这时,教师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新颖巧妙、联系性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活跃思维,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创新思维。如在文字处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示范如何在WORD中添加边框、底纹以及使用艺术字等效果,然后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排版设计。完成之后,把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让学生互相进行评价并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挖掘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提供平台。

(四)培养创新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

过去老师对创新不以为然,认为对学生来说那就是空话,难以实现,只有个别天才才配有创新能 力,实际上是一种错误想法,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的潜能,只不过我们老师没有挖掘出来而己,尤其信息技术知识,俗话说,只有信其师,才能尊其道,反之如果老师不相信自己的学生,那么每个学生就很容易妄自菲薄,也就失去了自身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采用鼓励教育法。

教师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所有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弘扬中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和欣赏每一名学生,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依靠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③教师要鼓励所有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教师要支持学生学会合作,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创新。

五、结论

当前信息化的水平较高,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普及,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同的知识,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真正的热爱和激情,以及培养他们的素质和文化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因此当前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多样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实践、创新能力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249-250.[2]杜柏华.浅谈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电子世界,2013,10:177-178.[3]石红梅.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12,01:139.[4]欧伟礼.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0:97-98.[5]黄淑军.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5:45.[6]牟文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创新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172.[7]仲明堂.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4:2.[8]宋素燕.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9]冯超.基于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10]李婷婷.支架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第四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科教兴国,人才为本,21世纪,我们国家需要的不只是知识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从转变教师观念和改革教学模式两方面来阐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教育观念 教学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对人才衡量的标准是能否会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把创新教育列为21世纪教育的核心,把开发人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的目标。那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和探索,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学活动时时是创造之时,课内课外处处是创造之地的思想。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非常快,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要以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为宗旨,要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学、愿学,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改革教学模式,创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条件

在学校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条件。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综合素质,它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想象、思维和实践的过程,要让学生会创新,必须首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前提。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文件的下载》时,有不少学生说他们会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文件。于是我因势利导,巧妙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情境:平时我们在浏览网页时,经常看到网页上有精彩的动画,我们怎样运用合适的下载工具,把它下载下来呢?有些电脑知识的同学在接到这个任务后,以为小菜一碟,然而当他们动手一试才知道并不容易解决,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他们自己经过一番摸索后,我再稍加点拨,就可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说明创设情境教学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敢想敢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鼓励自主实践,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手脑并用,亲自操作感知,就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动手中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助于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揭示教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启迪心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精神。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它和其它课程不一样,不能纸上谈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实践,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我要学”,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验证问题。

例如:在讲授《For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时,我先给学生一段求“1+2+3+ +n”的和的程序,在讲解和分析for循环结构的基本特点和该程序的执行过程后,让学生动手修改此程序,写出“1 2 3 n”的积的程序和“2+4+6+ +n”的偶数和的程序。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在电脑上运行程序。学生在动手实践时,不仅提高了使用电脑的能力,学会了学习方法,而且在实践时常常能产生灵感,启发创新思维,从而培养了创新能力。

3、实施分层教学,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学习效果差异大,如果对他们提出同样的要求,难免会使差异越来越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有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实行“分层教学”,引导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与锻炼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尊重自信的目光里体验一次次成功,创造一次次奇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例如:在讲授《表格信息加工》中,有关“Excel图表制作”时,在讲解完对图表生成及美化的方法后,布置学习任务,对中、低层次的学生重点指导他们如何完成图表制作等一系列操作,通过表格数据制作更直观的图表分析数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对高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美化图表,制作出更美观的图表作品。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

4、营造自由空间,优化学生的创新环境

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创作、想象。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欢迎学生与自己讨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优化创新环境,给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一定自主选择的自由,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

例如:在讲授《文本信息加工》时,为了让学生制作富有创意的电子报刊,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多张制作精美的电子报刊,然后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自主选择电子报刊的内容版式进行制作。所有的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性非常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做出的电子报刊多种多样,内容繁多,涌现了不少富有创意的作品。学生的创作过程,不仅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也是一个充满创新理念的世纪。我们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用先进理论来指导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结构,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创新潜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长足进步,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玉琦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追求与实施》 《中国教育报》 2006.3.3

[2]马秀麟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2

第五篇: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定稿)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湖南省沅陵县大合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 曹新建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面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现行的教育教学中应用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化教育手段,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农村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化教育教学的春风正以迅猛之势荡然渡过偏远贫穷乡村这一“玉门关”,直进学校、走入课堂。她逐步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这种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并构建起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时以其鲜明活泼的教学特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使教育教学的多样化、信息化和质量化。基于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素质教育中,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农村的数学及信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致力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现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乡村办学实际,粗浅地谈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重新审视自我,革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作为当今的教师,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好教师,理应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化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媒介,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催化剂。是故要想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我就必须先做到以下三点理念的认识和转变。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教师必须树立起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要知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它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创新意识需要终身渗透,故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是传统的班级教学已发展成为班级教学中的小组教学、分层教学、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其次是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和演绎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成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和“提出问题”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

3、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教学信息化进程的核心内容,按国际上流行的说法,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覆盖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一门综合技术。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信息技术与现行的教育及教学观相整合,并运用教辅软件制作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课件,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以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和学习都要依赖于一种兴趣和氛围”。可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教辅软件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在上《绘画〈三世同堂〉》这节计算机课时,我自制了课件,通过几幅不同年龄人的画面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并用动画的渐变效果完成人逐渐衰老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体会其多变的美,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使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一改以往那种被动沉闷的局面。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体会到,把教辅软件制作的课件引入到其它学科教学中不仅可加大教学的密度,节省时间,而且还能根据教学需要将其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生动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又可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新。

三、以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能把学习设置到既复杂又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去,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一些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知,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如在上《圆心角》之后再上《圆周角》这节数学课时,为了很好地探究圆周角的定义和定理,我制作了课件,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如下一些图片和相关问题: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1、图⑴和图⑵中的角哪个是圆心角?它们都属于什么角?(答案:图⑴是圆心角,二者都属于圆内角),这样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顶点在圆内的角都属于圆内角,且顶点在圆心的角又叫圆心角。

2、通过逐渐平移角的顶点得到图⑶和图⑷,再展示问题:图⑶和图⑷中的角是不是同一类型的角?如果是,它们是什么角?而图⑷与图⑶中的角有什么区别?它可另叫什么角?(答案:图⑶和图⑷的角都属于圆上角,其中图⑷中的角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圆周角),这样可让学生在直观感受角顶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后,发现图⑶和图⑷中的角与图⑴和图⑵中的角不是同一类型的,而且学生们会大肚地道出图⑶和图⑷中的角都应该是圆上角,因为其顶点在圆上。当我再次展示出“图⑸中的角是什么角时”,学生们几乎是一口同声地说出:“是圆外角,因为这个角的顶点在圆外”,回答得多好呀!

3、在探索圆周角的定理时,我先后展示出有关图⑹、图⑺和图⑻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可见,在教学中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利于点燃学生探索和求异思维的火花。当然,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教师应摒弃扼杀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真正做到“浪里淘沙、沙中淘金”,肯定他们其中合理的成分。并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教法,还学生自我钻研和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开启其智慧、激发其思维、培养其能力。

四、以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的种类很多,这里仅谈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己有的知识和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的“重求同、轻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轻发散思维训练”的误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砸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的发散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的教学内容,提出多种设想、多种解答,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朝多种方向扩散。如在讲解如下图⑴中“已知△ABC CECEA⑴BDA⑵BD CCA⑶CBEDA⑷CBEDEDA⑸EBA⑹B

D和△BDE都为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这道几何题时,我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了如图⑴的动态图,把△BDE绕着点B进行顺时针旋转(此时把线段AE和CD的数量关系在几何画板上隐蔽着),取出其中像上面图形中的⑵⑶⑷⑸⑹这种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图形,让学生进行分析论证线段AE与CD的关系,看看是否像图⑴中的一样,AE与CD相等?最后学生们发现不管△BDE绕着点B旋转到哪个位置,线段AE与CD始终是相等的结论(这时再在几何画板上旋转△BDE,并显现出线段AE与CD的数量关系)。这种变式训练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合作的、多方位的进行探究思考,有力地训练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收敛思维是对发散思维的整理与升华,是指尽可能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和筛选,从中确定出最佳的方案。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然后在众多的方法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优的结论。如在上《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这节计算机课时,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并思考在文字编辑时,是用Word 2003好?还是Wps 2003或记事本好?这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会得到很好地激发,思索开了,思量着究竟施用哪种软件编辑好。此时我抓紧时间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点拨并讲解,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文字编辑,小组合作探讨,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常此以往、举一反三,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不同程度地培养了学生收敛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的成绩比在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要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我国的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从而导致创新意识的泯灭。可见我国学生有临渊羡鱼的嗜好,而无退而结网的能力。是故,我们应多鼓励、多指导学生大胆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进行辩论、商讨和交流,以达互启思路,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制作文稿、书签、贺卡等送于同学或老师。又如指导学生把自己用手机照的像片通过软件加工处理成明星照等。这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二是通过辅助教学,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途径来培养学生是为了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形成和发展,更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达到像科学家一样能够把一切知识和信息现象随意地、大胆地进行处理、整合、转换和创新,进而获得自己独特的见解。当然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究竟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是最佳的,可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方式和途径怎样,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胆改革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以先进教育技术手段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为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提供创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技出版社》,2002/3 [2] 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技出版社》,2001/12 [3] 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4]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下载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苏省阜宁中学王沛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王亚楠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35期 摘 要:信息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具有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突破首先是从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开始,思想上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杨庄中学王绪文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在教学中鼓励青少年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创造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

    浅析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全)

    浅析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游小英 (重庆市渝北区麻柳沱小学)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使学生健康、快乐、主动、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使教学功能......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范文)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了解化学基本知识,提高化学知识素养的主渠道。但教师除了传授化学基本知识、......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 淮安市车桥中学 陈学胜 223221 淮安市车桥中学教科室推荐 【摘 要】在新时期,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同时,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