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美味的精神食粮—学习论语有感
最美味的精神食粮 ——学习论语有感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而《论语》无疑就是一部致力于修身的宝典,同时这也是一部最美味的精神食粮,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咀嚼、品味和消化。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在开篇的“天地人之道”里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相之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质量,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态度积极、和亲人朋友、同事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多方面又十分精辟的道理,乃至读完,行人处事的一切尺度,豁然于眼前: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这部语录中频频出现的一些词语淡定、坦荡、温暖、从容、朴素、和谐~~其实,这些就是本书所要告知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谛。在本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这些枷锁是虚妄之想的枷锁,庸人自扰的枷锁、面对不顺、不公、不义、不礼而只知一味或愤慨、或忧郁、或礼貌、或怒目相向、亦或消极避之的枷锁
仁义礼智信,如果人人都能读懂它的内涵,并按这一标准去做,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也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第二篇:学习最美教师有感
学习最美教师有感
最美教师,美在责任
责任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担负起自己职责,做精,做细每一件小事,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学习她们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尽心,对工作的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事,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教师的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是琐碎中体现。自己的工作与最美教师对比,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我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心中应该时刻装着患者,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
最美教师,美在细节
细节成就了最美教师的大爱。细细地品味她们救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无论哪个细节出现脱节,救人就可能成为无法挽回的遗憾。作为一名江医人,尤其作为一名窗口药学人员,每天面对的几百上千的患者,需要调配上千的处方量,工作不可谓不繁杂,责任不可谓不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更加细致,耐心,诚心,真心,细心才可以圆满不出错地完成繁重的处方调配任务。
最美教师,美在团结
学最美教师还要学习她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同事之间,部门之间都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团结才能体现出集体的智慧,才会更具战斗力。看了最美教师的事迹,我们要把学习的心得体会付诸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更好地改进工作作风,端正服务态度。学最美教师最需要的是感动之后的行动。
正如衢江四小的校长所说的“我们没有大楼,我们没有大师,但是我们有大爱”。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也要带着仁爱之心努力工作,坚持“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将责任和奉献精神化为自觉行动,坚守平凡岗位,将自己的专业所学服务于广大患者,为江医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发挥自己该有的作用。
江医药剂科门诊药房王晓峰
2012.2.24
第三篇:学习最美教师有感
因为爱,才强大
-----------学习“最美教师”有感衢江区职业中专 李娜
衢江四小三位老师因为寻找迟到学生,救起三条生命,事迹轰动三衢大地,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让我深深体会了最美的教育,是由最美的老师做出的。三位老师因为心中有爱,执着的去找孩子,点名、打电话、调课、开车一路寻找、贴纸条、询问店长、充话费,直到打通电话,转危为安。如果不是三位教师的心中这份爱,怎么会在报端,再看到那两张稚嫩阳光的笑脸。
三个“最美老师”所在学校的校长马建红老师说:“我们学校没有大楼,我们也不是大师,但我们不可以没有大爱。”大爱便是人性的集中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小爱不少,也容易,比如爱自己,爱孩子,爱父母,爱爱人„„可是能够把爱扩散开去,无私地再多想一点,多走一步去爱别人,爱别人的孩子,爱别人的父母„„这就不简单了,比如衢江区四小的这三位老师,比如夏肖艳店长,比如常山舍身救人的老人占祖亿„„他们都是用爱用人性去温暖别人的最美的人。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教师更多了一份责任,“不是家长,胜似家长”,只有心中有爱,才能真正的去感受学生的需要,内心的想法。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个多样的群体,多是初中班级的落后生,老师放弃的对象,大多数学生都不够自信,常常一副破罐破摔的样子,如何让他们感到温暖,如何让他们从心里接受教师的爱。从叛逆到懂事,这个过程中,如果心中不是有爱的支撑,是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份膜拜,如何能不停的在多从角色中转换,课堂上的教师;生活中的家长;心灵上的朋友;“最美教师”的报道,给了我更多坚持的理由,有了这份坚持,让周围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爱。让教师,不再是职业称呼,而是一份爱的代言。
最后还是引用一下白岩松的话:有的时候对一种行为的赞美,就是对另外一种行为的批判。希望社会营造出越来越好的环境,让每个人心中的爱都能够被激荡出来。
第四篇:论语有感
我读论语
2011(10)王韬《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赵曾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此句并不是赵普的夸大之词,也是我对《论语》的整体感知。
粗读《论语》,我觉得这本书以记言为主,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简简单单的语言,便能展现当时人物的神情,遨游于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当时具体的心理活动。不单单如此,通过具体的言语,还能揣测人物的性格品质,譬如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外也能通过读《论语》,推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阶级矛盾。
细读《论语》,便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精彩。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首先做人要正直,不能做随波逐流的草。正如《论语》中“乡愿,德之贼也”一样,我们应该做到“乡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其次,做人要合乎中庸之道,凡是不能做的太绝,要知道过犹不及。接着: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强调很多次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也从小事做起,而且要坚持不懈。不要以为,今天我行仁德就够了,而是一直这样做。重视“仁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过程,只有把重视“仁德”当成习惯才会有所成功。最后,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想想孔子对弟子和儿子的教导不难看出,既要学礼,又要学诗经,全面发展自己的内在修养。
《论语》中治国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做到名正言顺。治理国家不应该追求法治,而应该追求德政,从民入手,取信于民。
《论语》也详细介绍了孔子的教学理念。譬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而且孔子来者不拒,只要肯学,她就肯教,人人平等。大到诸侯公子,小到奴隶囚犯都是孔子的学生。
《论语》越品越有味,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论语》中实在有太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追寻。孔子的思想,性格,作为,就像无边的海洋,让人叹为观止。心中充满敬畏。《论语》让我领悟的不止止是书本的知识,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代社会中的理性的道德。
第五篇:论语有感
行管101杜亦云 10101146读《论语》有感
《论语》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的弟及再传弟对孔及其弟的言行的记录,其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的《学而》篇就向人们讲述了关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特别论述了怎样做人的为人之道。
在《论语》学而篇的学习中,我颇有感受。我认为读《论语》,应该仅仅把它当作一部书,不带历史偏见地来读。我觉得,《论语》本身并不是框框条条道德规范。它是鲜活的生活。论语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伦理著作不一样,他没有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专门的论述,他只是一个个生活中的片断,并且其中的角色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言语将被记录下来。所以显得十分自然。以下是我对《论语》所述的理解。
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第一章。作为一个君子在任何阶段应有的生活态度和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被任用之前,要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同行、专家,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乐趣。正所谓的厚积薄发。即使任用之后仍必须不断的学习。这在普遍追求实际利益的今天,能够像孔子所提倡的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并时刻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君子”在浮躁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妙诀。如何学习?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有所感悟。这其实正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实践不是学习的惟一渠道,但如果缺乏实践的学习,将没有任何意义。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先学什么、怎么去学。孔子告诉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孔子不仅要阐述快乐人生的主题,而且一语中的,指出人生为何而乐,原来乐在学、时、习的交汇,这三者中的任何一项来得过于容易,都会使快乐大打折扣。学、时、习与快乐之间似乎有某种乘积关系。在这三者之中,学和习是人主观可以把握的,而时机不仅要靠天时,还要靠我们发现的眼睛,即洞察力。但这三者之中“学”是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时机,付诸实践。孔子承认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天才,即生而知之者。但更多的人,包括孔子自己都是学而知之者。因此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强调“好学”的重要性。于是才有了贯穿《论语》全篇关于学习的论述。
子贡 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他的意志强加在我的身上,我也不想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啊,这不是你所能达到的。”这是子贡在很得意的给老师讲他的修养心得。他的意思是,我不喜欢人家加在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把同样的情形加在别人身上。譬如有人骂我,我会不高兴,但我不会去骂任何人。别人给我带来了烦恼,痛苦,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让任何人痛苦烦恼。孔子听了便说:“子贡啊!这是你做不到的啊!”再下一句没说出来,但隐约中含有孔子自谦的意思。等于说,我做老师的也是完全做不到的。而且任何人都做不到。在孔子和子贡这段对话中,孔子所质疑的并不是子贡的能力,而是子贡所说的这句话的可行性。孔子认为“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设想根本就做不到,因为它自相矛盾!不是吗?“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已经强加给别人了。因此,可以付诸实施的只能是“我不强加给别人”,而不能附加任何前提条件;可以终身实践的只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活着,就一定会给别人带来烦恼,这是必然的道理。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得到自己的一点“享受”,所谓的“幸福”。所以子贡说完后,孔子说他做不到,任何人都做不到。人活在社会上是互助的,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别人的付出,甚至给别人造成痛苦。不过如常能警觉,想到别人的痛苦时,尽量减少对别人的妨碍,相互理解宽容,常常为别人着想,已经是最好的道德了。在社会上做人,要绝对的无私,绝对的无欲,是办不到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谈到孔子作学问时,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学习他好的方面,对他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其实这里,“三人行”不是三个人,是多人的意思。南怀瑾先生解释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这也许是孔子的本意,我为此有较深的体会。在我们一生中,有无数老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品德、学问好的,比我们年龄长的,我们固然要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品格,作学问的方法和思路。他们的人生经验,是我们前进道路上重要的财富。学习他们的优点是为了自己能有所提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积累经验。品德修养好的老师都会毫不保留地告诉别人。即使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他人生几十年默默无闻地毫无怨言地在某一岗位上的积累,也是一笔财富。退之,品德、学问不好的,甚至是坏人,坑害我们的人,我们也要学习,从他们角度考虑,了解他们坏的根源,坑害我们的原因,从而使我们认真反省,自己不能这样坏,这样坏,是坑害别人的。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这样想,完全按照正常的规则和秩序,我们每个人都会受益的。我们也要向比我们年龄小的人,甚至很小的小孩学习。学什么呢?有人认为我这把年纪,走过的地方都比他们知道的地方多。摆好心态,我们学习小孩子的天真,单纯呀!可能会钩起我们儿时美好的记忆,也可减少成人间人事纠纷之争的烦恼。我们学习年轻人的时尚,学习年轻人的活跃思维等等。总之,我们可以从各种人那里学习,丰富我们的学问和知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进而达到成为圣人的目标。孔子明白指出:智的最高修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为是不忧;勇的最高修为是不惧。虽然成为圣人是极高的境界,不易达到,但是仍可透过修行达成。因为,当一个人要是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时,他便会因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破迷生智慧、进而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也能锻炼出大无畏的真勇气去面对遭遇的困顿与考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在生活中,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多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做事,我想许许多多的矛盾、纠纷甚至悲剧都不会产
生。然而,当利益冲突一旦出现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想问题总是忽略了它呢?这里所有说的都是一个主观的努力的问题,而不是被动的,虚妄的去祈求别人的了解与别人无所不能的体贴与漫柔。很多结了婚的人都会说:你怎么不了解我。又或想对方一点都不理解我,一定是不爱我。这些都是反面的被动的思想。是把自己放在一个被选择,被讨好的,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地位之上。这是一种“人不知而愠之”的思想,是一种希望别人“巧言令色”的想法。所以,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做的是,努力的去了解别人,并且努力的去让别人了解自己,因为有爱心的人一般都是“觉得:完善了的自我,那是世故圆滑的我,这样的我,不是真实的我。失去本真的东西,是我所鄙夷的;于是,我继续地保持,我的原生态。”
孔子也是一个直言伤人的人,所以在当时并不为权贵所重用。所以要与仁人在一起,你就必须成为一个“患不知人”“患其不能也”的人。而与仁者在一起是追求幸福与美好生活的不二法门。
读《论语》后使人耳目一新,孔子确立开创教化的历史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意存高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弥新,它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读《论语》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情结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后人应该从历代先贤中受到启发,加以学习、思辨和体验,才会有所收获。
《论语》字数不多,但涉及面广,涵盖忠孝仁智礼义信,内容很丰富。
《论语》教我们记住君君臣臣,作为臣子要忠君,要忠于天子、忠于皇帝、忠于国家,当然我们也要忠于事业。
《论语》教我们记住父父子子,子女对父母要孝顺。
《论语》中,尤其是对那个核心“仁”字,有不少精辟的注释,值得学习。《论语》教我们对人要讲仁,要以仁待人,以礼待人,要讲仁义道德,要宽仁、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论语》的确教给我们以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这对于当今的和谐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讲仁讲礼,行仁行礼,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安定、更加和谐。这对于普通的百姓、尤其是对于相对的弱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当然,前提是大家都这样做。教师对学生、领导对教师、管理者对被管理者,都应当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样,我们周围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千年之后,万年之后,孔子仍在,论语仍在!只想再道一声心中的感慨:大哉!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