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总结11.2
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总结
我县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从机制、体系、人员、经费上着手,迅速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大调解”工作,实现了三大调解联动,有效化解各类矛盾。
一、高度重视,党委政府把“大调解”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以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作为构建平安和谐青神的主要抓手,将维护社会稳定关口前移。进一步明确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理念强调并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把手”工程原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经常听取“大调解”工作汇报,对“大调解”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主持召开“大调解”工作会议。今年,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大调解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配强、配齐了各中心负责人。同时,县委、县政府把“大调解”工纳入县委专项目标考核,对因排查化解不力导致矛盾激化升级、引发大规模群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对工作突出的先进单位和集体进行表彰奖励。2010年2月,县委、县政府对10个大调解先进集体和10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各乡(镇)也制定了“大调解”考核办法,对各村(社区)“大调解”工作进行专项目标考核。
二、强化保障,全县“大调解”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完善机构,实现五个100%。去年,我县县、乡两级大调解中心建成率达100%,两级“大调解”协调中心副主任到位率达100%,工作人员到位达100%。今年,县编委会下发《关于明确青神县群众疏导调解中心机构级别和性质的批复》(青机编„2010‟14号),批准设置县信访疏导调解中心,机构级别为正科级,设领导职数3名,主任由县委群工部部长兼任,设副主任2名,定事业编制1名。县编委下发《关于完善我县调解指导机构的批复》(青机编„2010‟29号),批准在县司法局设立县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在县法制办设立县行政调解指导中心、在县人民法院设立司法调解中心,核定领导职数1名。目前,四个分中心专职主任或副主任已全部到位,实现了县“大调解”四个分中心建成率达100%,专职主任或副主任到位率达100%。
(二)完善网络,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村(社区)建立调委会98个,建成率达100%;规模企业43个全部建立了调解组织,建成率达100%;医院、学校等建成行业性调解组织51个,建成率100%;全县聘请人民调解员733名。建立行政调解组织17个,配备专兼职行政调解人员51名。成立司法调解组织2个,配备专兼职调解人员15人。同时,建立了人民陪审员库、特聘调解员库、调解联络员库、调解信息员库,分别落实了10人、19人、615人、6191人。
(三)强化保障,落实“五有”目标。一是固定用房全部到位。县大调解协调中心单独配备了办公室,乡(镇)大调解协调中心固定用房全部到位。二是专项经费全部落实。根据(青委定80-1号)文件,今年财政按县0.5元/人、乡(镇)1元/人的标准,拨付县级大调解经费10万元,乡镇“大调解“经费20万元,人民调解工作经费5000元,陪审经费20000元。按调解成功一般调解纠纷30元/件、重大矛盾纠纷60元/件、疑难矛盾纠纷100元/件的标准,落实人民调解个案补贴,今年共补贴人民调解个案补贴29180万元。三是必要设备全部到位。县、乡两级大调解协调中心均配备了档案柜、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四是便民电话全部到位。县级大调解协调中心配备了专用便民电话;乡(镇)大调解协调中心也向群众发放了便民电话卡或公布了便民电话。五是专用电脑全部到位。县级大调解协调中心配备了专用电脑1台,乡(镇)大调解协调中心全部配备了专用电脑。
三、完善机制,推进“大调解”工作取得实效
(一)建立了大调解台帐制度。规范了社会矛盾纠纷受理登记,加强了“大调解”工作档案的规范管理。
(二)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一是坚持经常性排查,实行乡镇半月、县上每月矛盾纠纷排查制,保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面细致、不留死角。今年,共排查出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707件。二是坚持集中排查,针对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矛盾易发的特点,集中力量开展排查,努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防患于未然。三是坚持联合排查。对劳资纠纷、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征地补偿、津补贴、涉军、涉农、涉灾等问题,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排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引发矛盾和问题。四是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坚持10户1名调解员,负责情报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及时发现矛盾,化解矛盾,将矛盾解决在最基层。同时,乡镇、县上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定期研判,形成《矛盾纠纷研判报告》,并分流处置。
(三)完善“三大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县“大调解”办公室制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坚持既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又相互衔接、整体联动的原则,畅通了“三大调解”之间的流程,形成了“一家牵头,多家协助,齐抓共管”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一是建立健全了调处材料移交、立案前告知调解、审理中委托调解和邀请调解、联席会议、信息通报和工作交流等工作制度;二是加强“三大调解”的效力衔接,对调解组织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法律效力;三是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按“五个层面”化解机制进行化解;四是建立“大调解”与司法裁判、行政裁决、信访复查对接渠道,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化解矛盾纠纷。
(四)建立调解员培训机制。县大调解各中心、17个重点行政部门和各乡镇均建立了调解员培训制度,把调解培训列入了干部继续教育和党校课程。构建大调解体系以来,我县通过巡回审理、“调解一次纠纷,上好一堂法制课”、典型案件剖析、庭审观摩、组织调解员讨论、法律知识讲座、现场指导、编辑发放《青神县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案例汇编》等形式,对调解员进行培训40余次,参加人数6000余人次。创新开展的“调解一次矛盾纠纷,上好一堂法制课”活动,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的采访。
(五)建立大调解工作宣传机制。加强大调解工作宣传,通过青年夜校、“三深入”活动、编制《大调解工作简报》等形式,加强对大调解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有纠纷找调解已经深入人心。今年,我县共编制《大调解工作简报》25期,20余条信息被中央、省、市媒体采用。7月份省统计局对到全省各区县进行平安工作测评,我县“大调解”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名列全市第一。
四、创新“大调解”工作举措
(一)成立乡镇党委政法委,强力推进大调解工作。我县于09年5月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乡镇党委政法委,整合了政法、维稳、综治、信访、大调解、司法等力量,落实了办公场地,配备了办公设施,建立了例会制度、排查制度、处突制度、工作台帐制度等,形成“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平安联创、法治联建”的格局。同时,各乡镇增设1名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增设1名“大调解”协调中心专职副主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7人,主抓综治、大调解工作,把综治、大调解工作归口管理,有效解决了“无人牵头、人力不足、各自为阵”的问题,达到了统一指挥、共同发力、快速处置的目的。
(二)紧密结合党员和干部“三深入”活动,促进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今年,县委在全县开展党员和干部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为主题的“三深入”活动,党员和干部在下乡入户过程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5件。同时,党员和干部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很多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也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将调解工作列为“主题年”活动的主要内容,促进大调解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县司法局连续三年将人民调解工作列入“主题年”活动,08年确定“人民调解推进年”,09年确定“人民调解提升年”,今年确定“人民调解深化年”,将“大调解”工作列入了每年工作的重中之中。创造性地建立了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特聘调解员制度,积极探索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大调解”工作的机制。09年,我县特聘调解员19名,为451名人民调解员颁发了上岗证,县人大任命了10名优秀人民调解员为人民陪审员。
(四)建立了司法邮寄调解机制。针对双方当事人住所地之间相隔遥远,往来应诉费时费力的情况,大胆创新调解方法,运用“邮寄调解”的方式,充分发挥邮寄送达的作用送“调解”上门,减轻当事人诉累,便民利民,实现案结事了。邮寄调解被《眉山日报》和眉山电视台记者采访,并被市大调办通过《大调解工作简报》在全市推广。
今年,我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382件,调解3382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3171件,成功率达93.7 %。其中行政调解1109件,调解成功1098件,成功率99 %;人民调解调解1431件,调解成功1401件,成功率达98%;司法调解受案677件,调解成功532件,成功率达78%;信访疏导调解受案165件,调解成功140件,调解成功85%,无民转刑案件发生。
第二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总结
为了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及时化解和消除不安全、不稳定、不文明的因素,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根据县教育局有关全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活动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
二、制定了目标任务
坚决防范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有效调解校园内各类社会矛盾,防止各类校园矛盾纠纷演变为群体性事件或刑事犯罪案件,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三、制定了工作要求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坚持把“ 事要解决”作为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的重中之重坚持力量下沉,有效疏通民意渠道,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强化不稳定因素排查,有效化解矛盾事件。坚持法要管用,有效解决缠访事件。坚持活动结束后机构不散、人员不散、工作不停,有效确保有关人员满意。坚持信息畅通和及时报送,努力创造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环境。
四、确定了工作主题
“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变上访为下访,主动热情服务群众、家长,力争把各类涉教矛盾纠纷化解在校内,确保“小事不出校、大事不出镇、疑难事不出县”
五、确定了工作原则
坚持责任明确、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原则;坚持事要解决、法要管用、矛盾化解、群众满意原则;坚持有话就说、有怨就诉有难就解、有事就办的原则。
六、工作措施
一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重建成果巩固提升相结合。积极宣传教育灾害重建成果,引导全校师生对灾后教育成果的正确认识,将因灾后学校各类矛盾纠纷转化到管理好、使用好、巩固好教育灾后重建成果的行动上来。
二是将社会矛盾与环境卫生大整治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将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出现主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矛盾纠纷理顺、分清,着力解决,不断完善。
三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感恩相结合,继续深化校园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深化“小手牵大手”活动内涵,让师生、家长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逐渐将各种怨气、矛盾纠纷转化到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上来。
四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环境净化相结合。全面摸排校园内可能仇视危害社会的重点人员、执意上访人员、“法、轮功”、“门徒会”等xx组织人员、“仇日情绪严重”人员,逐一落实管控措施,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五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挂包帮活动相结合。对学校内疏离出的问题矛盾,实行校领导包教师、教师包学生机制,形成做到每个问题(矛盾)有人管、有人参与、有人解决、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
七、工作成效及经验
本阶段,通过漩口小学“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努力工作,学校没有出现大的纠纷和矛盾,分析其中的工作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平时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教育,包括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2、强调理性爱国,正确对待“中日”关系。
3、加强对各类不和谐事件的防控工作,努力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
4、加强学校与社区、家长、派出所等的沟通协调,共同力保学校平安和谐。
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应将“小手牵大手”活动持久深入的开展下去,让学校积极、正确的教育影响周边地区,为创设“和谐漩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下阶段工作打算
1、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机构人员职责,加强对各类矛盾事件的预防,力争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正确理性对待“涉日”问题。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作用,深化“小手牵大手”活动。
第三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总结
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总结
(精选多篇)
为了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及时化解和消除不安全、不稳定、不文明的因素,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根据县教育局有关全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活动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
二、制定了目标任务
坚决防范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有效调解校园内各类社会矛盾,防止各类校园矛盾纠纷演变为群体性事件或刑事犯罪案件,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三、制定了工作要求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坚持把“ 事要解决”作为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的重中之重坚持力量下沉,有效疏通民意渠道,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强化不稳定因素排查,有效化解矛盾事件。坚持法要管用,有效解决缠访事件。坚持活动结束后机构不散、人员不散、工作不停,有效确保有关人员满意。坚持信息畅通和及时报送,努力创造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环境。
四、确定了工作主题
“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变上访为下访,主动热情服务群众、家长,力争把各类涉教矛盾纠纷化解在校内,确保“小事不出校、大事不出镇、疑难事不出县”
五、确定了工作原则
坚持责任明确、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原则;坚持事要解决、法要管用、矛盾化解、群众满意原则;坚持有话就说、有怨就诉有难就
解、有事就办的原则。
六、工作措施
一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重建成果巩固提升相结合。积极宣传教育灾害重建成果,引导全校师生对灾后教育成果的正确认识,将因灾后学校各类矛盾纠纷转化到管理好、使用好、巩固好教育灾后重建成果的行动上来。
二是将社会矛盾与环境卫生大整治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将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出现主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矛盾纠纷理顺、分清,着力解决,不断完善。
三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感恩相结合,继续深化校园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深化“小手牵大手”活动内涵,让师生、家长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逐渐将各种怨气、矛盾纠纷转化到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上来。
四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环境净化相结合。全面摸排校园内可能仇视危害社会的重点人员、执意上访人员、“法、轮功”、“门徒会”等xx组织人员、“仇日情绪严重”人员,逐一落实管控措施,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五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挂包帮活动相结合。对学校内疏离出的问题矛盾,实行校领导包教师、教师包学生机制,形成做到每个问题有人管、有人参与、有人解决、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
七、工作成效及经验
本阶段,通过漩口小学“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努力工作,学校没有出现大的纠纷和矛盾,分析其中的工作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平时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教育,包括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2、强调理性爱国,正确对待“中日”关系。
3、加强对各类不和谐事件的防控工作,努力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
4、加强学校与社区、家长、派出所等的沟通协调,共同力保学校平安和谐。
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应将“小手牵大手”活动持久深入的开展下去,让学校积极、正确的教育影响周边地区,为创设“和谐漩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下阶段工作打算
1、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机构人员职责,加强对各类矛盾事件的预防,力争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正确理性对待“涉日”问题。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作用,深化“小手牵大手”活动。
2014年聂家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总结
为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根据《关于深入推进矛
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和相关要求,今年我乡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坚持调解优先,依法调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把人民调解工作坐在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诉讼等方法前,立足预警、疏导,做到了对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及时调解。全面贯彻落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使我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有序进行。
一、建立健全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
为切实有效的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我乡已经全部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委员会,主任、成员等人员全部配齐,对于调解的一般民事案件及轻微刑事案件结案了事更加具有法律效力。对于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各类工作的发展与完善,主动吸纳行政职能部门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是今年我乡继续实行和完善统一受理、集中管理、分级调处、依法办理、限期处理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及调处中心合署办公等新工作制度,举办了有关于大调解业务培训班,大大增强了基 1
层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落实大调解工作责任。把矛盾纠纷包干到责任人,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综治工作中心指导村调处中心、村调委会每月进行一次纠纷排查,重大节日和敏感期必须及时排查矛信息员、调解员发现重大纠纷和集访苗头,随时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处,并及时通过信息渠道向上级报告。
二是考评机制,我乡明确了关于考评考核标准,把大调解的各项指标写进了《维护和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中。并进行量化考评考核。各单位对属于本辖区内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化解。
三是对于矛盾纠纷做到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实现了受理、登记、交办、承办、结案各个环节工作衔接,落实到了调解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通过整合资源、规范运行,我乡大调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11月末全乡共发生矛盾纠纷21起,调解21起,调解成功21起,成功率达到100%。多次有效的阻止越级上访事件,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综治宣传月时机对综治工作中心、和综治工作站进行宣传,对于出现的一般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鼓励当事人积极到工作站和综治工作中心进行调解。对于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的矛盾纠纷,由综治工作人员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行之有效进行解决。
聂家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4年11月27日
矛盾纠纷大调解
工作总结
按照县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的安排,乡党委、政府认真研究落实,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领导小组,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综治办主任郭洁、财政所所长、民政助理、司法助理员、派出所负责人、劳保所所长、安办主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
二、成立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建立健全调解矛盾的各项制度。制度按要求上墙,落实工作措施,落实经费保障,乡财政安排1.5万元资金作为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工作经费,对个案实行补贴,按照案件的情况分别给予一件50元、100元、150元、200元的补贴,激励矛盾纠纷及时调处机制。各村成立矛盾纠纷大调解领导小组,由村委会主任担任调解小组组长,其余村三职干部为成员,各村落实调解室,有吊牌,制度上墙,记录完整。
三、2014年共发生矛盾纠纷73起,乡村共受理73起,73起矛盾纠纷通过乡、村调解人员的努力,反复做工作的情况下,全乡73起纠纷全面成功调解,调解成功率达100%没有因矛盾纠纷引起上访,没有因矛盾纠纷造成群体性事件,没有因矛盾纠纷造成社会不稳定。调解矛盾纠纷实行三三制的原则,由经济社首
先调处,经过三次调处不好的由经济社向村调解委员会申请,再由村调解委员会调处,村调解委员会经过三次调处不好的,又再向乡调解协调中心申请,再由乡调解委员会调解,最终达到调解的目的。
四、在大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村一级调解委员会反映,按照大调解的要求程序和要求材料多,不适宜基层调解,应该简化一些程序和材料。
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
2014年12月31日
2014年古槐镇社会矛盾纠纷“大
调解”工作计划 2014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镇大调解工作将继续以党的十七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深化认识、做强基础、完善机制、提升绩效”的工作思路,注重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特色,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完善大调解机制,有效防止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大调解工作在构建“平安古槐”、“法治古槐”、“和谐古槐”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
1、按照长乐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的要求,调整充实镇调处中心工作人员,镇调处中心配齐专职调解员2人。
2、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的政治理论、法律知识、调解实务、岗位技能等综合素质,建立首席调解员
队伍,推进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实行调解员任前培训、定期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镇、村按要求年内对调解员普遍轮训一遍。镇将半年召开一次全镇大调解工作推进会,通过“以会带训”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基层调解工作水平。
3、镇要重点解决调处中心成员兼职挂名、业务能力不强、组织协调不平不适应形势需要等问题,进一步调整人员,充实力量,提高能力,确保有人办事、能办事、办成事。
4、村和企事业单位调委会在镇调处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履行好排查和调处的职能。200人以下企事业单位和经济实体都要建立调解组织,完善工作制度,规范调处工作,提高调处实效。
5、进一步巩固壮大矛盾纠纷信息员队伍建设。每十户选定一名调解信息员,建立名册,强化管理,公示上墙、公开服务。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信息员队伍建设。对
选配的信息员要明确职责,落实奖惩措施,做到“有其责、有其为、有其奖”,更好地激发调解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6、调处中心要积极发挥调处与管理的双重职能。镇、村两级调解组织对辖区内社会矛盾纠纷实行统一管理,具体
负责本辖区大调解工作部署、典型推广、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充分行使矛盾纠纷的分流指派、调处调度、督查督办、一票否决和干部任用建议等权力。镇调处中心要加强对村和企事业单位调处工作的业务指导,不断提高自身和基层调解组织排查预警以及调处化解矛盾的水平。
二、完善“大调解”工作制度建设
1、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坚持受理调处与主动排查矛盾纠纷的相结合,镇每半月一次、村居每旬一次组织排查矛盾纠纷,并实行“有矛盾报纠纷、无矛盾报平安”的“零报告”制度。各调解组织对
排查报送的矛盾纠纷要建册立档,分流调处。列入挂牌督办的矛盾纠纷,要定包干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员,认真组织调处,真正做到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
2、是领导接待日制度。坚持实行领导轮流值班接待群众,并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的来访,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限时解决,并跟踪督办。对于确实不能解决的,也坚持向群众做好说服和解释工作。
3、接待登记制度。对群众的每一件来信来访,接待员都认真进行登记,做好记录,并填写分流交办意见。
4、限期处理制度。根据各类不同社会矛盾纠纷,分别制定完成期,对其调解的纠纷都必须在规定的期。
5、工作例会制度。原则上镇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主要是交流阶段工作情况,分析矛盾纠纷态势,研究重大疑难纠纷调处方案以及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等。工作例会要做好记录,议定的重要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
三、健全“大调解”长效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运行机制,突出强化在矛盾纠纷的处置上下功夫。一是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为保证“大调解”机制的有序运作,制定了“大调解”工作流程,明确群众来访、接待登记、立案受理、发流指派、依法调处、结案归档、跟踪回访七个工作流程,确保了“大调解”工作在实际的运行中有章可依、规范有序。二是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按照“预警在先,矛盾早消化”,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每月一次排查工作例会,认真疏理近阶段存在的不稳定隐患,研究处置方案。及时排除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职能整合的调处机制。
五、进一步提升工作绩效
1、加大对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督查指导的力度,对大调解工作相对滞后的少数单位进行重点督查,提出指
导性意见。
2、镇村要围绕矛盾纠纷的调处成功率、“民转刑”案件特别是“民转刑”杀人案件的下降率、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化解率、法院民事案件的受理下降率、公安110接处警下降率、同一矛盾纠纷重复报警下降率,层层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考核办法,量化、细化、实化考核指标,实行捆绑考核、综合评价,确保考核到位、有效。
3、要把大调解工作列入“三个文明”建设的考核范畴,作为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效与有关人员的政绩、晋职晋级、奖惩等挂钩。要大力表彰大调解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调处工作中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4、对因排查不及时、调处不力或隐瞒情况,发生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市大调解指导委、市纪委、市综治委联合制定的《关
于对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实行效能监察和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
5、加强大调解工作研究,倡导学习研究之风,用新的理论指导大调解工作实践,确保大调解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古槐镇人民政府 年3月18日 2014
2014年新店镇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计划
2014年是大调解工作认识深化、机制规范、效能提升年。今年全镇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深化认识、做强基础、完善机制、提升绩效”的工作思路,注重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特色,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完善大调解机制,有效防止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大调解工作在
构建“平安新店”、“法治新店”、“和谐新店”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今年全镇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全面提升大调解工作的效能,力争达到矛盾纠纷调处率上升、“三无”村、厂的占比率上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上升和矛盾纠纷总量下降、群体性事件下降、民转刑杀人案件下降、公安110矛盾纠纷重复接警下降的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1、按照市“两办”转发市委政法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的要求,调整充实镇调处中心工作人员,镇调处中心配齐专职调解员4人。
2、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的政治理论、法律知识、调解实务、岗位技能等综合素质,建立首席调解员队伍,推进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实行调解员任前培训、定期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镇、村按要求
年内对调解员普遍轮训一遍。镇将半年召开一次全镇大调解工作推进会,通过“以会带训”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基层调解工作水平。
3、镇要重点解决调处中心成员兼职挂名、业务能力不强、组织协调不平不适应形势需要等问题,进一步调整人员,充实力量,提高能力,确保有人办事、能办事、办成事。
4、村和企事业单位调委会在镇调处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履行好排查和调处的职能。200人以下企事业单位和经济实体都要建立调解组织,完善工作制度,规范调处工作,提高调处实效。
5、进一步巩固壮大矛盾纠纷信息员队伍建设。每十户选定一名调解信息员,建立名册,强化管理,公示上墙、公开服务。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信息员队伍建设。对选配的信息员要明确职责,落实奖惩措施,做到“有其责、有其为、有其奖”,更好地激发调解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和
主动性。
6、调处中心要积极发挥调处与管理的双重职能。镇、村两级调解组织对辖区内社会矛盾纠纷实行统一轧口管理,具体负责本辖区大调解工作部署、典型推广、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充分行使矛盾纠纷的分流指派、调处调度、督查督办、一票否决和干部任用建议等权力。镇调处中心要加强对村和企事业单位调处工作的业务指导,不断提高自身和基层调解组织排查预警以及调处化解矛盾的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对接机制
站与村调委会二个层面的有效对接。镇以“驻所制”为基本模式,完善对接机
7、全面深化“公调对接”机制建设。镇调处中心与派出所、警务制,机构名称新店镇驻所调处站,配备2—4名工作人员,都要以政府选派,经培训合格后驻派出所调处站,负责调处110接处警中的民事纠纷,分担和减轻公安机关的压力。
8、着力提升“诉调对接”整体水平。进一步健全和优化对接工作运行机制,大力推行诉前调解、委托调解与协助调解,做到能调则调,案结事了,进一步提高调解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建立诉调对接绿色通道,畅通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为大调解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9、全力创新“其他对接”工作机制。在深化“调解对接”工作的基础上,要以“大调解”机制为线,继续完善“援调对接”、“纪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探索建立“劳调对接”等新机制。通过对接机制的建立,真正实行化解矛盾纠纷资源的再整合、调解职能优势的再联合、调解合力的再聚合,真正使矛盾纠纷得到合理分流,实现调处中心与部门职能优势的互补,进一步提升大调解整体效能。
三、进一步优化运行质态
10、完善排查预警机制。坚持受理调处与主动排查矛盾纠纷的相结合,镇
每半月一次、村居每旬一次组织排查矛盾纠纷,并实行“有矛盾报纠纷、无矛盾报平安”的“零报告”制度。各调解组织对排查报送的矛盾纠纷要建册立档,分流调处。列入挂牌督办的矛盾纠纷,要定包干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员,认真组织调处,真正做到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
11、完善听证对话机制。镇调处中心应完善听证对话规则,进一步规范听证对话的内容、方式和程序,提升组织水平和实际效果,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上下功夫,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12、深化特色调解机制。镇要从实际出发,学习借借鉴其他地区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的做法,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擅长调处某种类型和特定区域矛盾纠纷的“调解专
家”,诊治矛盾纠纷的“疑难杂症”,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扩大大调解能手的个人品牌效应。镇所有的
村调委会,由政府统一安排,聘请不少于2名离退休老干部、老干警等社会资深人员,建立“调解工作室”,从事专职调解工作,加强一线调解力量,真正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四、进一步强化基础建设
13、遵循严谨、便民、高效的原则,严格依政策、按法律、照程序调处矛盾纠纷,确保调处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避免调处工作的随意性。按照既有利于调解矛盾纠纷,又避免不必要的调解资源浪费的要求,科学界定庭式调解矛盾纠纷的类型和范围。进一步完善庭式调解的程序性规则,提高庭式调解的质量和效率。今年,将在全镇开展庭式调解观摩评比和“最佳调处案例”以及“优秀调处卷宗”的评比活动。
14、建立大调解工作例会制度,原则上镇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的主要内容是:交流阶段工作情况,分析矛盾纠纷态势,研究重大疑难纠纷调处方案以及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等。工作例会要做好
记录,议定的重要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
15、镇党委、政府要切实解决大调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问题,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经费投入机制,为大调解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今年镇调处中心的经费不少于3万元。
16、镇要结合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加大调处中心硬件建设的投入。加快镇、村两级调处中心信息化建设,实行调处工作计算机管理和信息联网。力争4月底前对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受理登记、分流调处、交办督办等事项,实行网上操作,建立电子台帐,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大调解工作的效率。
17、镇调处中心要按照市县指导办的要求,使用全市统一的大调解工作台帐和文书格式,及时记好大调解的工作台帐。村调解组织的台帐资料,要按照大豫现场会的要求抓好落实。凡庭式调解的矛盾纠纷必须做到一案一档,资料齐全。为规范和精简镇一级的台帐,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由县调处中心予以
统一。各村要落实专人按时统计上报大调解相关数据资料,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率。
五、进一步提升工作绩效
18、加大对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督查指导的力度,对大调解工作相对滞后的少数单位进行重点督查,提出指导性意见。县调处中心将配合市指导办适时组织明查暗访,并增加暗访的力度,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及时提出工作建议,促进整体工作的平衡发展。
19、镇村要围绕矛盾纠纷的调处成功率、“民转刑”案件特别是“民转刑”杀人案件的下降率、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化解率、法院民事案件的受理下降率、公安110接处警下降率、同一矛盾纠纷重复报警下降率,层层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考核办法,量化、细化、实化考核指标,实行捆绑考核、综合评价,确保考核到位、有效。今年要积极参加市组织的争创“三无”乡镇评比竞赛活动。
20、要把大调解工作列入“三个文明”建设的考核范畴,作为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效与有关人员的政绩、晋职晋级、奖惩等挂钩。要大力表彰大调解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调处工作中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镇将组织开展“三优”评比表彰活动。
21、对因排查不及时、调处不力或隐瞒情况,发生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市大调解指导委、市纪委、市综治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对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实行效能监察和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
22、加强大调解工作研究,倡导学习研究之风,用新的理论指导大调解工作实践,确保大调解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村、单位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和理论研究活动,积极参加市下
~ 26 ~
半年召开的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理论研讨会。
~ 27 ~
第四篇:77-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协议书
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协议书
编号:
当事人(自然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单位或住址,法人及社会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
纠纷简要情况:
经调解,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
本协议一式份,当事人、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
各持一份。
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调解员(签名)
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盖章):年月日
第五篇: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协议书
青峰初中学生矛盾纠纷调解协议书 当事人甲: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当事人乙: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当事人丙: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矛盾纠纷简要情况:
经调解,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1 2 3 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
本协议一式份,每位当事人、学校各持一份。如当事人对本协议存在异议,建议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当事人甲家长(签名或盖章):当事人乙家长(签名或盖章): 当事人丙家长(签名或盖章): 调解人员(签名):学校(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