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骨干是折腾出来的》心得体会
一、经典语录摘录
1.打好这份工就意味着: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责任,失去的是自由,收获的是财富。
2.用人最重要的是要看其责任心和忠诚可靠程度,对于这样的员工,企业可以给他最大的发展机会;有业绩、有能力,但不认同公司文化的人,也就是和企业的价值观不同的人,坚决不能在企业里呆着,更不用说进入企业高层了。
3.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柳传志嘱咐接班人杨元庆:你要有理想,但绝对不能理想化。
4.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人单纯了,干事的过程就简单了,多复杂、多重大的事也就容易干成了。
5.门难进你能进,脸难看你能看,话难听你能听,事难办你能办。
6.领导合理的命令、指示是锻炼;不合理的命令、指示、要求是磨练。
7.从小事做起,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
8.日常工作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利益面前能让出来,危险关头能豁出来。
9.如果没有一颗勇于担负责任的心,最好也不要对权利、事业产生多大的期待。
10.推卸责任的一个潜在心理意识是,看不见自己的问题。
11.组织更需要的是合适的人,而不是优秀的人。它是从合适的人当中选择优秀的人,而不是在优秀的人当中选择合适的人。
二、可借鉴的工作方法节选
1.遵守哪怕是不合理的规定也比员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重要的多。
2.一个骨干,一定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
3.在这个岗位上,当大家都处于同一个起点的时候,我们通过认真勤恳,把事情做对;当大家都做对的时候,我们通过用心动脑,把事情做好;当大家都做好的时候,我们通过努力钻研,把事情做专、做精;当大家都做精的时候,我们通过改革创新,比别人做得更新。
4.要交出动人的,远远超出预期的业绩;在机遇来临的时候,要敢于把自己的工作责任扩展到预期的范围之外。
5.因为只有专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具备成功的优势。专业来自于不断深入地学习
6.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可以看做是行动者,他们特点是快速反应,勇于实践,在事情刚有点眉目,时机看起来似乎还不很成熟的时候就开始行动了,他们常常会被看作是比较莽撞的人;还有一种人,做事比较谨慎,他们在行动之前总会思前顾后,作周密详尽的计划,总觉得准备不是很充分,时机不是很恰当,除非有足够的理由才开始行动,这种人被常常看作是太注重细节的完美主义者。在我们这个时代,莽撞的人比完美主义者更容易成功
7.合格的骨干,处理问题上要把握好两点:①从执行者的角度。将上级想法落实,把设想变成可执行的思路,分配给下属或者自己亲自去执行;②从管理者角度。在做任何事时都想到自己上级,想到组织。出现难题的时候,要首先把组织、领导解脱出来,勇敢承担责任,而不应站在普通员工角度与下属议论这个问题
8.骨干要有阳光心态,帮助下属成长、成功,要学会用鼓励的语言和方法培养下属,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鼓掌、喝彩。
三、心得体会: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静下心来把这本书细细读来,感触颇深,确有不少真知酌见。职场的潜规则、进步的必历路程、心态的调整把握、成功人士的通性、企业的成功导向一一跃然脑海之中。全书读后,对我的感触最深,那我就把我自己观点结合来书中的几点思想,诠释我读后的的收获:
1.恪尽职守摆正位置是职场第一要务
首先是位置的确定和角色的扮演。投入本职工作之中,以诚而有信是立足之本,做好本职工作,也正如现香港特首曾荫权向就职演说中的那句话打好这份工!要成为骨干就要经得起折腾,几千年前我国圣人孟子也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认为经得起折腾体现为:一要有耐性,二要有自信,三要能随机应变。
2.人生没有彩排批评使人进步
在现今大环境中,人生是没有彩排的,我尤为赞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就难免会有挫折,但我们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畏手畏脚,因为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改变方向,继续前行;我们也不能因为无端的悱恻就唯唯诺诺,因为骨干是要经得起磨炼,千锤百炼才能成钢!当然,要想干成事,还要善共事。现如今,社会关系网络错综复杂,要想干好一件事,仅凭个人的热情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事情需要与他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因为一个人独自行走,会走得很快,但多人结伴而行,才能走得更远。所以,我们要善待同伴,团结共进。避免彩排,就得从折腾中吸取经验,接受批评促使进步,也就是批评使人进步。
3.吾日三省吾身,遇到问题的发生,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首先我们错误清晰化。知道自己错在哪,学会分析错误的具体原因。例如这次沟通不到位导致失误,那么具体是选择方式的问题,个人表达的问题,流程的问题,还是时间上的失误,尽可能把问题通透,找到是什么原因,就马上去解决,作为下次同类事物的操作流程。多数的个人错误源于对自身认知不足,管理上的失误源于沟通、协调,没有一种错误是由一个人造成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事情涉及到的人都有承担错误的责任。所以当我知道一旦有了问题,那么我一定有错。及时向领导、同事请教批评,从而明确个人的弱势和缺点,找到问题短板。对别人批评会全盘接收,有建议更会照单全收。然后充分理解,加以改正实施。重要的事大多是简单的事,人的折腾必然是在无数的困难和错误中磨练后才会成长。想要做好,就不能不犯错误;想成长,就不能不认错。
4.我想,感激组织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对组织的忠诚。而忠诚不单单指的是站好自己的岗,守好自己的摊,有时还应该站在比自己更高的位置看问题,这样才能看得更远,才能摆正位置,统筹安排;才能识得大体,顾全大局。始终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组织,即使组织不垂青于我,我也会青睐组织,向组织靠拢,就像本书中讲的一个故事一样,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当我们无力改变环境,就要学会适应,而要想更快更好的适应,就要不断的学习。根据彼得原则,在组织中,每个人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由此推论,随着职级的升迁,我们的学习也要逐步升级,这样才能让不能胜任的灾难来的更晚一些。
以上是我读完《骨干是折腾出来的》后点收获,从内功方面来的,我会理解作者思想,结合实际状况,会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最后,我想说的是:一本好书,受益终生;一个好伴,幸福一生。
第二篇:学习《骨干是折腾出来的》心得体会
参加2010年管理人员第二期培训班上课前,给每位学员发的书就是一本《骨干是折腾出来的》。我随手翻了翻由张建华编著的“解放军人才培养的秘诀-千百万军官成长的箴言”、“成为组织栋梁的锻造之路”、“中国社会职业化进程中组织和个人的抉择与突围”等等,冠了很多提要名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这本书。在它的扉页中我发现了他的理论。就是:“社会有两种需求:对组织而言,需要组织内每个人为其做出贡献;对个人而言,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和舞台。”解放军这个组织以及组织中的军官,成功的实践理论就是:“恪尽职守、信仰组织、能打胜仗、百炼成钢、边干边学、勇于承担、培养下属、不搞宗派、不发牢骚”。这九大理论是贯穿整部著作的中心理论。
学习这本《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书时,是我们大家轮流朗读的,在朗读中我感到这真是一本好书,它将解放军成功的经验和当代职场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都诠释地非常透彻。它不仅有深刻的道理,还穿插了一些职场中的实例、名人名言,引经据典的讲述了每个人如何在职场中一步步通往成功的道路。
书中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骨干,因为成为骨干是我们进入组织并取得成功的第一步。职业成长的人生道路犹如爬楼梯,是个不断向上的过程,骨干要想不断攀登阶梯,就要接受组织的灌输,接受组织不断的磨练,也就是折腾。骨干只有具备了坚韧的抗击打能力,才能够在痛苦与喜悦、挫折与成功交织中顽强成长起来。
第一章讲的是恪尽职守。首先要认识自己,也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通俗点的说法就是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是吃哪碗饭的。当然,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而是组织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而且要干好什么,干出个样子来。只有立足本职,将眼前的事情做好,你才会受到领导赏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的机会。领导才会将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第二章是信仰组织。信仰是我们人生行为准则和指南,所谓组织,我理解的就是你所就职的企业、单位、公司等指的不是一个人、一种行为,他是一个团体。这个组织赋予了你岗位,赋予了你施展能力的平台。每个组织都有它的文化、信仰,作为组织中的人,你必须认同组织的理念,你才会真正融入其中。海尔公司办公楼一进门正上方醒目的一句话:“把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千遍一万遍的做好,那就是不简单。”他们的员工也是遵循这些去做的。正因为员工都认同海尔组织的共同信仰,海尔才会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们公司有一套健全的刚性制度,且“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政治理念,也让全体员工都做到了令必行,言必果。我耳熏目染了企业的文化、信仰、制度并认同它们,也愿意尽责地打好这份工,为其做出贡献。
第三章是能打胜仗。军人已服从命令为天职,军队已能打胜仗为己任。对企业来讲,能打胜仗的人才会为企业带来效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当然,世上没有常胜将军,我们就应该把每次失败进行总结;如何能打胜仗,如何能干好本职工作,就需要不断的学习。俗话说;“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了业务知识、技能,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自信、乐观地去迎接挑战,打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
第四章百炼成钢。如何对待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与领导的批评。每个人参加工作都会受到领导的批评,因为谁都会有做错的时候,可是又有几人能正视领导的批评呢?我曾经也受到过批评,受到批评会感到很委屈。但是,我认识到:批评是会让人进步的。领导批评你是对你的一种磨练,是重视你。如果我们能从批评、折腾中领悟到领导的用心良苦,认真总结经验,我想接下来就是领导的赞赏了。我们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有会走向成功。
第五章边干边学。许多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上级分派给你一个完全陌生的工作,怕自己做不好,因为心里没有底。所以这时就需要给自己充电了,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因为只有学习,才会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技能;只有学习,才能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成为骨干。我们不仅从书上学,还要从实践中学,只有书本和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熟练掌握知识、本领。
第六章勇于承担。“我们不惹事,但不能怕事。”如今,人们习惯做事情互相推诿;出了问题推卸责任,缺少了勇于承担的勇气。一个能干的成熟的人必是一个敢担责任的。暂时承担责任让你受到委屈,甚至受到伤害,但千锤百炼会让你与众不同,成为一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
第七章培养下属。有的领导怕下属超过了自己,威胁到自己的位子。不敢大胆的“传帮带”,要知道一个成功的领导必定会有一批能干的下属,因为一个企业不是某个人的,他需要的是全体成员的支持。把下属培养为骨干,你才是一名成功的骨干,如果下属跟着你没长进,进来和离开时都是一样的,那也证明你不是成功的领导。所以,要做一个播撒种子的“长征人”。让这些超过你的下属心甘情愿跟着你干,从而为组织创造更大的效益。
第八章不搞宗派。作为组织中人,你在岗位中代表的就是整个企业,非个人,非某个人,非某个部门,因为自己和部门都属于组织。你所做出的成绩也是组织的,是组织赋予了你这个位置你才也会成功。如果离开组织,你会一事无成。只有维护组织的团结和统一,才会提高组织的效率,才会促进组织事业的发展。
第九章不发牢骚。许多人在工作中会遇到不如意的地方,会经常向别人说三道四,牢骚满腹,好像真的比窦娥还冤。要知道,爱发牢骚,只是说明自己只看到别人的错误,而没有真正去审视自己,没有认清自己的错误,自己的问题。当然,有时在工作中会遇到不理解你的人,但是时间会证明一切,如果你是对的,只要我们坚持在工作中做到尽善尽美,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那麽你就不会象怨妇一样悲切,而是自信、乐观地迎接每一天,在自己的岗位中做出成绩。
这本书教会我们要遵循公司的文化、信仰,按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这本书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在这个组织的舞台上以真正的实力和真诚来证明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工作,“打好这份工”。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一项任务,成为企业中一名合格、优秀的骨干。
2010年4月26日第三篇:读《骨干是折腾出来的》有感
读《骨干是折腾出来的》有感
这个月我读了《骨干是折腾出来的》后,心潮此起彼伏,感想颇多。
我们这个社会中有两种需求:对组织而言,需要每个人为其做出贡献;对个人而言,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和舞台。
成为组织需要的人才,是我们成长和成功的先决条件。如何成为组织需要的人才呢?对个人来说,无论是打造一个组织还是加入到一个组织,他必须是这个组织中的骨干。
骨干是事物中的主要部分、主要支柱或最实质性的成分。如同大厦,组织的大厦靠骨干,缺少骨干,组织不能发展,大厦就会倒塌——骨干是组织大厦的承重墙,是组织赖以存续的基础。当然,这个“支撑”既可以是全部组织的“支撑”,也可以是组织某个局部的“支撑”。
职业成长的人生道路哟如爬楼梯,是个不断向上的递进过程。如果没有达到楼顶,无论站在哪层台阶上,都不能说已经成功。骨干要想不断攀登职业的阶梯,还需要经受来自组织、环境以及自我的不断磨练。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这里的“折腾”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敢折腾才有机会。机会是留给有胆识、敢折腾的人的。抓住机遇需要有胆识,敢于刺刀见红,敢于“亮剑”。这些事职业成功的必备条件。第二,经折腾才能成长。合理的要求是锻炼,无理的要求是磨练。要想成长,就要经受得住来自组织、社会以及环境反复不断的磨练——折腾。第三,善折腾才会成功。管理的任务之一,是培养人才、包括培养管理者自己。
那么作为一名普通员工需要具备何种素质,需要经受怎样的“折腾”,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才能成为骨干,最终获得成功。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恪尽职守,摆正位置是职场第一要务,要做到这点就是要具有职场位置感,要明确职责,要有道德底线,要正确做事。
第二、要信仰组织,因为骨干首先是组织的人,要认同组织,就必须统一思想,融入组织。
第三、能打胜仗,捍卫组织的命脉,让业绩说话,行动比态度更重要。
第四、百炼成钢,合理的要求是锻炼,无理的要求是磨练,人生没有彩排,成功是熬出来的。
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边干边学,学习能力决定职场竞争力。勇于承担,做组织大厦的承重墙,决不逃避。培养下属,推动团队的持续成长。不搞宗派,让组织高度一致。不发牢骚,向上的组织才有战斗力。
这本书讲的太好了,只有经得起折腾的员工才能成为组织的骨干,骨干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是经历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总之骨干是“折腾”出来的。
第四篇:《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读后感
静心养成 做组织中最宝贵的财富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读后感
少数富于管理经验、博览管理类群书的人,可能很快就读懂张建华先生这部书籍之所意指;忙于应付的读者,即使翻遍其书,也取获甚少,或除了完成后的吁气之外一无所得;也许只有那些沉下心来阅读此书,或带着工作困惑的读者最终能领会此书带来心间的几丝感悟,以及该书推荐者的良苦用心。
张建华先生是中国企业组织建设专家,管理学教授,曾在军队服役20余年,现任职于一家世界著名500强企业担任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等多个大学兼职教授。他以自身具有中国企业组织行为与组织建设研究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在国内首次提出企业要学习解放军的组织建设经验,是国内倡导和深入研究红色管理的第一人。其《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被十大财经媒体评为“2005年中国管理市场十大热点图书”,累计销售超过百万册,是本土少有的管理著作之一。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是张建华教授继《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后又一中国本土红色管理著作。虽然书名颇为口号化甚至有些“传销化”,读完此书,尚也觉得书符其名。该书以作者曾服务过的军队管理为背景,结合历史、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案例,围绕着如何成为骨干这一核心,从恪尽职守、信仰组织、能打胜仗、百练成钢、边干边学、勇于承担、培养下属、不搞宗派、不发牢骚等九个骨干应具有的基本要素,对成为骨干应有的思维,以及骨干 1的识别、培养进行了详尽地诠释。书中既有对职场技巧的自外而内的推动与灌输,又有对骨干思维自内而外的提升与修炼。不仅是立志成为组织骨干的职员的指导手册,同时可作为骨干不断提醒参照的标准,也可以是企业管理者识别培养骨干的参考指南。与国外的类似书籍相比较而言,该书更具中国特色,对国内企业的深入了解,使之更具有现实意义。
读罢此书,也感受到作者的几许焦虑,一份是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组织现状的担忧,一份是对骨干生存与定位的担忧。书中列举的九个要素,从另一面来看,也恰恰是现阶段组织中员工存在的弊病,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在竞争中变得焦躁,功利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并影响更多的员工思维与原则迷失,沉溺于争名夺利、计较得失、改换门庭之中,却很少有时间集中精力站在组织的整体和未来的角度思考,又影响到组织的根本利益与健康发展。这样的状态,使得组织与员工两者相互影响而陷入恶性循环。
没有人愿意平庸地渡过一生,进入组织的每个人,也没有人不愿成功。个人在职场成功的基础,便是在组织中成为中坚力量,骨干是组织成功辉煌的基石,是组织培养出来的能为组织奉献的人才,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财富,缺少骨干的支撑,组织必定无法成功;组织是骨干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工具和舞台,没有组织,骨干也注定不能生存和成功。只有牢固树立组织与骨干互为依存的观念,才能共同迈上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纵观全书,始终围绕着如何成为骨干进行阐述,归纳起来,我认
为要做到“静”、“心”、“养”、“成”四个方面。
“静”--骨干需要有静气,对应着“恪尽职守、不搞宗派和不发牢骚”三个基本要素。静气是一种浩然宽厚的修养和心态。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带给职场中人沉重的压力,有些人为追求权位钱的欲望致使心态浮躁,在职场中摆正不了自己的位臵,急功近利,采取非常规手段谋获自己的需求。一旦无法满足,便撒手不管工作,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却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的人是成为不了骨干的。真正的骨干不仅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还应是时时处处有静气,专注于自身工作,正如书中所说:“明确位臵是摆正位臵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工作中才有可能不越位、不越权、不推诿、不扯皮,认真做事,用心做事。想你该做的,说你了解的,做你份内的,改你做错的,是成为骨干的基本前提”。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
“心”--骨干需要诚心和用心,对应着“信仰组织和勇于承担”两个要素。“组织的作用,就在于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前提是你要先融入这个组织,信仰这个组织。”所谓诚心,即是忠诚于组织,组织不仅提供了保证生存和生活的薪酬,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做出不平凡事业的舞台。作为回报,既然选择了组织,职场中每个人对组织都应有颗感恩的心,要通过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来为组织作出贡献,个人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也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发展趋势。而用心,是建立在忠诚之上的工作态度,只有用心,才会主动积极,才会变压力为动力,才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才会在团队释放积极正面的激励与带动效应,才会产出最大化的工作效能。竞争的职场,有心者强。
“养”--骨干需要持续培养教育,对应着“边干边学和培养下属”两个要素。“在职场上不必担心有没有职位,而要担心没有任职的本领;不必担心没人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值得人们去了解。”
缺乏学习,观念陈旧;不学习,宏观政策、经济形势就把握不住, 缺乏前瞻性思维;不学习,就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创新,继而影响组织的整体前行。学习是个人提高和保持能力的必要手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只有知识、思维是自己的,是别人剥夺不了的。日新月异的社会,时时推陈出新的理论与技术,无不需要刻刻存有危机感,擅于从各种环境和媒介中快速准确地汲取知识。只有保持持续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英雄离成功愈来愈远,相比之下,团队凸显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自我学习提高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发挥团队集体作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培养下属的最高境界,是取得下属的信任,这些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你”。不论上级或是下属,能在一起共事就是缘分,要树立既为上级分忧,又要对下属负责的态度,齐心合力,在共同奋斗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多变的环境,擅养者智。
“成”--骨干需要以成功为目标,对应着“能打胜仗、百练成钢”两个要素。决定组织效率的根本因素是组织制度、组织文化和组织的执行能力。骨干的作用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干能为提高组织效率、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事情;其二,是要把事情做好,尽量做完美。围绕着成功的目标,途中固然有许多艰难,但恰恰是因为逆境,正是求知的良机、深思的良机、总结经验教训的良机、是严格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剖析自己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大自己、成长自己、更新自己的良机。骨干总是在逆境中坚定朝向目标前行的那类人。所以,他们会在山顶微笑,并遥望另一座高山。精彩的人生,唯恒者成。
人的一生,终应有个追求,有个期望,有个让自己珍视和向往,让自己护卫,愿意为之自觉自愿努力、甘于奉献的东西,这就应该是自我价值了吧!
第五篇:《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读后感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读后感
读了《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之后,感受颇多,每个章节都有一些闪亮的东西,无论是对现行的制度的拷问,还是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现象的点驳,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在工作中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在这个位置上做好工作,修养好职业操守,这是我看完书后结合工作的最大的感想。
书中所说的“折腾”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敢折腾才有机会;经折腾才能成长;善折腾才会成功。而所谓的“折腾”在我看来也有主客和客观两方面的来源,一是组织对你的折腾,二是自己对自己折腾。
组织对你的折腾书中所说的,合理的折腾是锻炼,无理的折腾是磨练。对待组织的折腾,或是单位领导的折腾,首先要弄清组织或是领导的意图。意图明显的就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不折不扣地执行;组织的意图如果站在你的角度上看可能会对组织造成一定损失的,我们不能提出异议,这可能是组织的领导者在站一个高度而作出的决策,也要按照要求执行,事后如果验证了你的看法,再通过各种正规的渠道,找合适的机会和组织领导进行沟通,把你当初的想法让组织知道;组织的意图如果站在你的角度上看可能会对整个组织造成巨大损失的,或是对组织的生存都会是一种威胁的,那我们作为组织的一员,要么极力阻止,要么跳出这个组织,用时髦一点话来说就是跳槽。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摆脱共产国际这个上级组织摆布的一次重要会议,纠正了“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再如,书中所列出的蒙牛董事长牛根生,之前在伊利当第一副总裁时,对总裁有“大水漫桥”的行为,所以被开除。这就说明了牛根生是一块才,但在处理组织意图明显出错时的方式不对,他要么找个合适的机会向总裁说明一些决策的失误之处,要么自己走人,那样的结果也不至于落到开除这个结局。
再说自己对自己的折腾。我们暂且跳出一些大道理的圈子,来讲个人的修养和自己知识的积累。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基础,但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实际经验。丰富的经验让我们能在短时间内使工作上手,知识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所谓自己对自己的折腾,也就是指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工作干得更好,好在哪?好就是工作质量高、工作效率高。提高工作质量,就要靠丰富的工作经验,积累工作经验,并不是所有的事都一定自己亲身经历,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折腾自己,要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向先进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身边所有人学习,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习他们现成的经验,学习他们的长处,这里所说折腾就是学习。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要一个足够的认识,善于总结工作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很好利用这些规律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折腾自己手中的工作。那么这里折腾的意思就是不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研究。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我们要立足物当今这个经济发展大潮之中,要不断地接受折腾,还要善于自己折腾自己,才能生存地有质量,生活地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