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中医学基础心得
小谈学中医心得
摘要:我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要将其发扬光大,必须认清现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词:中医学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
本学期有幸选了孙老师的中医学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医学即传统的中国医学,是以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背景和实践为主体,研究人体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医学根植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它还仍在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疗实践,在世界医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中医学的历史发展概括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源于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后成书的《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是《黄帝内经》很好的补充。
秦汉以来,交通日渐发达,各偏远地区的药材不断进入中原,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是当时流传至今的,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明清以来,明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中医的现状
在药物分析课上多次听老师提起,中药在治病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还特地举了一个例子,凤凰卫视的著名女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车祸,事故中头部受重创,处于深度昏迷,情况危险。在使用各种西药无效的情况下,是中药丸—安宫牛黄丸挽救了她的生命。这一事件,一时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使人们更加的关注中医学。但是,要将中医药国际化,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目前中医研究,不但创新不足,而且创新乏力。中药成分复杂,药效奇特,但很难说清是具体哪一种药材在起作用,这是中药国际化的很大的一个难题。还有许多人抨击中医的人,他们大多是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究其原因,是中医药的话语是不同于西医的。这些争论从根本上说是东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在西方思想进化论的冲击下,中医得到了“落后”的价值评价,在现实中给予了批评中医论者道德上的正当性。中医表达自身的话语权也逐渐发生了转移,丧失了自我主体地位,造成了中医的“失语”。还有许多人认为,中医起效慢,不如西药,有着急则治其标,缓则之治其本之说,其实使用中药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从此方面看,中药有很多方面优于西药。
多数人认为,中药制剂需要煎服,有时会很不方便,遂不选择看中医。确实,中药煎制过程繁琐也限制了中医的发展。将中药制成多种服用方便、便意携带的剂型,是促进中医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这也是中医的特色所在,但那么多病人吃着统一标准的药物,那么辨证论治就失去了意义。由此也可以反过来思考,中药到底要不要标准化生产。中医给不同病人开不同剂量的药,抓药时也不太精确,熬药时熬出的分量也不尽相同,结果病人的摄入量很难保证。但如果不标准化生产,又怎么去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正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么生产再多品种的中成药也只能是“中药西用”,不能真正实现中医的进步。
三、中医的未来发展
毛主席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虽然现在中医国际化仍有诸多批评性意见,但中医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中药西用、中西药结合就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我们还得开展中医有效性传播,使国人使世界认识到中医药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外界的不少误解,还可以吸引外界的力量来发展中医。例如人们往往认为中医没有外科,没有解剖。其实早在先秦时期,解剖作为医学临床治疗手段被应用就是比较常见的了,《史记》《汉书》《三国志》等皆有记载。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便是最典型的例子。还有最近报道的某中医师针灸微创手术治疗痔疮。广泛利用《百家讲坛》这类多媒体平台,向公众讲解中医思想技术,也可让中医人相互交流最新成果,相互启迪促进,都将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我们还应该加强与外国的交流,共同发展中医药。只有与国际接轨,中医学才能被更多的人熟知,中医学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中医的理论是通过实践而来的,中医临床是根据先进的思想指导下,在长久的历史之中发展而来的。所以毫无保留地挖掘中医的精华,而把它发扬,这是医学研究任务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从而能够提高现代医学的质量。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事业就须要最先进的思想,须要动员一切有关现代科学技术,须要中西医团结,并利用它们所取得的成果,须要密切地同巴甫洛夫学说、内分泌学说联系,才有可能。结束语
我们要时刻怀揣着危机感,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不断完善、创新,抓住机遇,发扬光大,使中医药走向世界发展的前沿,那么中医药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第二篇:中医学基础归纳总结
一、绪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二、阴阳五行
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
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
④、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知道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2)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3)土爰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7、五行的生克关系:1)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8、确立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根据相生规律确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2)根据相克规律确立:抑强、扶弱
三、藏象
1、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2、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 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贮藏精气。
4、心 1)生理特性:心在五脏中居于首要地位,对脏脏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2)主要生理功能: ①主血脉。心能推动血液运行。
②主藏神。心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能力。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5、肺 1)生理特性:肺为娇脏。又称华盖之脏。肺气运动的特点是宣发和肃降。2)主要生理功能:①肺主气,司呼吸。肺具有主管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②肺主宣发与肃降。肺气既具有向上宣升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又具有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的功能。宣发:排浊气;向上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卫气;将会聚于肺的血液经清浊之气交换后布散全身.肃降:吸清气;向下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清除肺和呼吸道的异物;洁净血液;有利于大肠的向下传导糟粕。③助心行血。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经过血脉汇聚于肺,血液的循行虽然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但心气的盛衰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正是通过肺朝百脉而实现的。④ 肺主通调水道。肺具有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
6、脾 1)生理特性:喜燥恶湿,主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要生理功能: ①脾主运化。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二方面 ②脾主升。含升清、升举二个意思。
③脾主统血。即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7、肝 1)生理特性: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2)主要生理功能: ①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1)调畅精神情志。(2)维持气血运行。(3)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4)促进水液代谢。(5)调节生殖功能。
② 肝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8、肾 1)生理特点: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2)主要生理功能 :①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 ②主水液。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一是温煦和推动肺脾等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二是肾气、肾阳对水液代谢的调节是通过“蒸腾气化”、“升清降浊”来实现的;三是司膀胱的开合,排泄尿液。③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骨,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9、脏与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 2)肺与大肠 3)脾与胃 4)肝与胆 5)肾与膀胱
四、精、气、血、津液
1、气 1)气的生成:①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后天水谷之精气(饮食物化生而成)
后天自然界清气(通过呼吸而得)以上先后天之气结合起来,就生成为人体的气,又称真气。②气生成与脏腑的关系:与肾、脾胃、肺关系密切。肾藏精,脾胃主运化,肺主呼吸。2)气的主要功能:①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②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是指通过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人体。③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有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功能。④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功能。⑤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而言指气具有促进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⑥营养作用:人体之气分布于全身各脏腑组织中,为各脏腑器官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3)气的分类:①元气 功能特点∶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活动。②宗气 功能特点:走息道以行呼吸,呼吸的强弱与宗气盛衰有关。贯心脉以行气血,主要体现在助心行血。与人的视、听、言、动等相关。③营气 功能特点∶营养全身。化生血液。④卫气 功能特点∶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开合汗孔,调节体温。影响睡眠。2血 血的功能:1)濡养作用。2)运载作用(清气水谷精气,浊气浊物,传递信息)3)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3津液 1)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在机体内除血液之外的其他所有正常液体都属于津液。2)津液的代谢依赖于肺、脾、肾等。3)津液的功能:①滋润和营养作用。②化生血液作用。③运载作用。
4、气与血的关系:气属阳,主煦之;血属阴,主濡之。气为血帅: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血为气母:4)血能载气 5)血能化气
五、体质 1)体质:又称素质、禀质、禀赋,是人体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形态结构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隐定的固有特性。2)体制的分类:①阴阳平和质:功能较协调的体质类型。②偏阳质: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类型。
③偏阴质: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类型。
六、病因
(一)外感病因:1六淫: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火)邪 1)风邪:①性质: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
②致病特点:易于侵袭阳位;病位游移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肢体异常运动;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2)寒邪:①性质:寒凉、凝滞、收引 ②致病特点:易伤阳气,表现寒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3)湿邪:①性质:重浊、黏滞、趋下 ②致病特点:易于损伤阳气;易于阻遏气机;易于侵袭阴位;病程缠绵难愈;多见头身肢体困重;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黏滞不爽。2疫气
(二)内伤病因:1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情志波动,影响病情。2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 3劳逸过度
(三)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1痰饮(需展开再具体)1)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病因之一。
2)致病特点∶①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②易扰心神。③症状复杂,变 化多端。④病势缠绵,病程较长。2淤血(需展开再具体)1)淤血: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病因。
2)致病特点∶①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②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疼痛;肿块;出血;紫绀;舌象;脉象。3结石
七、病机 1)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简称“正”,与邪气相对而言,泛指人体的各种物质结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是产生生理机能、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物质基础。邪气:简称“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邪气、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及各种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淤血、结石、宿食)等。2)发病形式:①感而即发 ②伏而后发 ③徐发 ④继发 ⑤复发:疾病复发的因素:(1)食复(2)劳复(3)药复(4)重感复(5)其他因素致复(6)自复
八、诊法
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2)问现在症状:问寒症: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恶寒发热;寒热往来 问出汗: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有甚者,称为自汗。多源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津液无以固摄而外泄,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症。盗汗:入睡时出汗,醒后则汗止者,谓之盗汗。多因阴虚不能制阳而阳偏盛,虚热蒸发津液外出为汗,常伴有潮热、红及舌红少苔等症。战汗 绝汗 问疼痛: 疼痛性质①胀痛、走窜痛∶多见于气滞。
②刺痛∶多见于瘀血
③冷痛∶多见于寒邪或阳虚。
④灼痛∶多见于火邪或阴虚阳亢。
⑤绞痛∶多见于瘀血、蛔虫、结石。
⑥隐痛∶多见于虚证。
⑦重痛∶多见于湿邪。
⑧掣痛∶多见于血虚或寒邪。
⑨酸痛∶多见于湿邪或肾虚。4)正常脉象: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
平脉特点:平脉具有胃神跟三个特点,所谓脉有胃气,是指脉象从容和换,戒律一致;所谓脉有神,即脉象柔和有力,形体指下分明:所谓脉有根,即指沉取尺部,脉应指有力。
九、辨证(六经辨证:叶桂(叶天士)伤寒辨证:张仲景)
1、八纲辨证1)表里辨证:辨证疾病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证: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辨证要点:①本证以外邪袭表,卫气被郁为主要病机。
②为外感病的初级阶段,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③以恶寒发热并见、苔薄白、脉浮为辨证依据。④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甚至喘促等肺气失宣的兼证。2)寒热辨证:辨证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热证:指感受热邪,或机体阴虚、阳亢所表现的症候。临床表现:各类热证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耳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大便干,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辨证要点:①本证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机。
②以发热、恶热喜凉、面红、舌红苔黄、脉数等症候为辨证依据。
③热伤津液,故渴喜冷饮、大便干、尿少色黄、舌干少津等症状亦可作为辨证的参考依据。
④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故吐血等血症状亦可见之。
⑤寒证热证的鉴别:辨证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做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3)虚实辨证:辨证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4)阴阳辨证:辨别症候类别的纲领。阳证:表证、热证、实证 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2、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1)气病辨证:症状:气虚、气陷、气滞、气逆 2)血病辨证:症状: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十、养生、防治、康复
1、养生的基本原则: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调养脾胃。
2、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标本先后: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常用来说明疾病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发病先后而言,先发之病为本,后发之病为标;以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1)急则治标:标病或标症甚急,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原则。2)缓则治本:标病或标症缓而不急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原则。3)标本兼治: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采取的一种治疗原则。
4、正治和反治:在“治病求本”根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病证有无假象而制定的两种治疗原则。1)正治:方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反治:方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5、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三因:因人、因时、因地
6、康复的基本原则:形神结合,内外结合,药食结合,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结合
第三篇:中医学心得(推荐)
中医学——心得
学习了一学期的中医,让我感触甚多。对于中医学的认识,进一步的加深!以前的我只懂得,中医,无非就是望闻问切,针灸加上中药,构成了所谓的中医。而现在我所了解的中医,不仅仅是包括那些,相反,还更是广阔无垠!
中医学既然是一门学科,那就自然有其发展渊源。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和造就了中医药学。中医药文化吸取了儒、道、释、法、阴阳、兵、农等丰富的思想营养,交织着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与传统哲学、历法、天文、礼仪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特别是提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与四时相符、天地万物为一”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及整体思维模式,无不闪耀着东方文化的璀璨光芒。实际上,其中,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其精髓与特色就在于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直到今天,中医学仍然在为维护人们的健康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
而我们在上课中学到的仅仅是凤毛麟角、冰山一角而已。更多的中医学知识,还有待我们自己去阅读课外丰富的书籍,这样才能对我们的中医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习中医,不仅让我知道,这是我们祖国灿烂的精神文明,更使我明白很多的养身之道,让我的心胸更加宽广,生命更加健康!
国贸10(本1)叶庭(100411012)
第四篇:基础中医学简答题总结
1、试述黄芪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当归补血汤中的配伍意义。
1、补中益气汤:补气固表升阳;(1分)
玉屏风散:补气固表止汗;(1分)
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1分)
1、试论补气药在温里剂、补血剂、活血祛瘀剂以及止血剂中的配伍作用。并举方分析说明之。
1、温里剂:寒邪易伤阳气,阳虚易生内寒。温里剂配伍补气药可助脾胃之阳气,增强温里祛寒的作用。如理中丸中配伍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助温里之力。(2分)
补血剂:气可生血,补血剂中配伍补气药有利于补气生血。如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与当归相伍,增强全方补血之力;(2分)
活血祛瘀剂:气旺则血行,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故活血祛瘀剂中配伍补气药,可增强全方行血之功。如补阳还五汤中重用生黄芪,补气行血,增强全活血化瘀的作用。(2分)
止血剂:气可摄血,气虚则摄血之力不足而溢于脉外。故止血剂配伍补气药可增强补气摄血之力。如黄土汤中配伍白术,以复脾气统摄之功。(2分)
越鞠丸用治六郁证,为何不用祛痰药?
因本方所治之六郁皆因气郁而致。若气郁得解,五郁也随之而解。况方中已用苍术燥湿健脾,脾运得健,则湿化而痰消。方中不另加祛痰药是治病求本是也。
柴胡疏肝散和四逆散的比较?
柴胡疏肝散是四逆散枳壳易枳实,加香附,川芎,陈皮而成。故其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力较强,兼能活血。用治肝郁气滞证,属理气剂。
四逆散重在疏肝理脾,透解热邪。用治阳郁四逆证,见手足不温,以及肝脾不和之胁肋脘腹胀痛,脉弦之证。属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属和解剂。
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小青龙汤比较:
三方均能祛痰平喘,用治肺气上逆咳喘。
苏子降气汤:以降气祛痰平喘,温肾纳气立法,用治上实下虚之喘咳。
定喘汤:以降逆定喘,清热化痰,兼散风寒立法,用治里热外寒之痰喘证。
小青龙汤: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立法,用治外寒内饮之喘咳证。
参苓白术散
本方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益气健脾外,兼有和胃渗湿的作用,并有保肺之效。适用于脾虚夹湿之证,亦可用治肺损虚痨诸证,体现了“培土生金”之法。
补中益气汤配伍特点:
1,补中有行,补而不滞。
23,甘温除热。
故本方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也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所以,黄芪当重用,升,柴用量宜轻。
生脉散的配伍特点:
集补,清,敛三法于一方,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脉得气充,则可复生,故名生脉。
四物汤配伍特点:熟地,白芍为阴柔之品,与辛温之当归,川芎相配,则补血不滞血,和血不伤正气。
归脾汤的配伍特点:
心脾同治,治脾为主。
气血并补,补气为主。
为调补心脾的常用方剂。
六味地黄丸配伍特点:
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以泻助补;
肾肝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金匮地黄丸的配伍特点:
1. 桂,附纳于十倍补阴药中,阴中求阳,少火生气,阴生阳长。
2.补阴药与补阳药相伍,阴阳并补,以补阳为主。
真人养脏汤的配伍特点:
1.补涩之中略佐理气之品,涩中寓通,补而不滞。
2.温脾暖肾,温脾为主。
金锁固精丸配伍特点:本方集补气摄血,养血敛阴,收涩止血,化瘀止血于一炉,对于气虚冲脉不固之崩漏,确有良效
天王补心丹的配伍特点;
1.补中有泻,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2.气阴双补,补阴血为主,滋肾阴,养心血,兼补中气以助后天气血生化之源。
3.标本兼顾,以滋养阴血,补心安神为主,兼以重镇安神,增强宁心定志之功。
酸枣仁汤的配伍特点:
1.养肝血以宁心神为主,兼清内热以除虚烦。
2.酸收与辛散并用,具有养血调肝之妙。
二陈汤的配伍特点:
1、寓行气于化痰之中,使气顺痰消。
2、寓健脾于祛痰之中,杜生痰之源。
3、寓收涩于温散之中,散收结合,使祛痰不伤正,敛肺止咳不滞邪。
为治痰基础方。加减化裁,治疗多种痰证
小青龙汤的配伍特点;
1.麻桂伍白芍,散收结合,发汗不伤津,益阴不敛邪。
2.姜辛夏伍五味子,开中有合,温肺化饮不耗伤肺气,敛肺止咳不留邪。
天枢穴孕妇禁针灸。合谷,三阴交,睛明穴紧靠眶缘直刺0.3~0.5寸,不宜提插捻转。
第五篇:学习中医学的体会
学习中医学的体会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跌宕起伏,保有顽强的生命力,直到现在仍然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指导防治疾病。
中医学不仅仅是一门医学知识,而是拥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且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自然科学。它以人为主体研究了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人类社会变化和发展规律。同时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汲取了哲学思想的精气、阴阳、五行等的思想。所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以整体观念为主,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精液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
我国中医文化发展史源远流长,许许多多的名医以及流派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集结毕生所学所流传下来的著作为发扬和发展中医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百草经》等医学典籍,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更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魏晋南北朝,历隋唐至五代,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和充实了中医学的发展。晋·王叔和著《脉经》对中医脉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倡“寸口诊法”并且描绘了浮、洪、滑等24种病脉;晋·皇普谧著《针灸甲乙经》论述了藏象、经络、腧穴、九针、刺法等内容对针灸发展贡献很大;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分述了内、外、妇、儿等诸科病症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宋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时医学也发展迅速,流派众多。南宋·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疾病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被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对养生防病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吴有性著《瘟疫论》提出了传染病多“从口鼻而入”;叶桂著《温热论》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吴瑭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它的理论及实践全面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如果说中医是一种巫术,一种迷信,是一种不科学的医学,实际上是说中国文化不科学,它也是一种巫术。因为中医理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下展开的。中医的理论观念跟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理论观念可以说完全一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与西方文化不同类型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文化中产生的医学、医术跟西方的医学、医术也是不尽相同的。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医学和医术来衡量中国的医学和医术。
中医本身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各方面相互联系的特点。中国文化不是分成单个的门类,而是互相关联在一起的。不管是文史哲也好,政经法也好,农工医也好,甚至于军事,它们的许多理念都是相通的。医学的理论可以用在文史哲上面,文史哲的一些理念也可以用在医学上面。像中医里运用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这样一些观念,都是中国文化其他各个方面,特别是哲学中存在的观念。了解了中医理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