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要立志做大事 不要做大官
孙中山“要立志做大事 不要做大官”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领袖,1912年他视察山东时,曾在高密留下过光辉足迹,更第一次提出了“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现已广泛流传的名言。
1912年8月,应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邀请,已于4月1日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到北京“共商国是”。9月9日,袁世凯发布命令,特提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全权”,孙中山于9月10日同北京政府商订铁路经营事项,并阐述自己的政见。17日,孙中山离京启程前往山东。9月26日,孙中山到达他关心已久的齐鲁之邦,亲自视察这里的革命情况,接见各界人士,发表演讲,不遗余力地宣传实业救国。
青岛的政、学、商等各界人士,得知孙中山在济南视察的情形,纷纷邀请孙先生到青岛。但驻青岛的德国当局,惧怕孙中山进行维护国家主权的政治宣传,不同意接待孙中山。曾经长期在青岛进行革命活动的老同盟会员、中国国民党山东支部领导人徐镜心和刘冠三(高密籍)等,赴济南向孙中山先生转达了青岛各界的盛情邀请。当孙中山先生闻知德国驻青岛总督的拒绝态度时,便说:“我本来不准备去青岛,既然德国侵略者不喜欢我去,我就非去不可。”获悉在德国当局统治下的青岛人民为此进行过不懈斗争的情形,孙中山万分感动,当即决定绕道青岛南下返沪。并颇有感慨地表示:“这次北方之行,虽然访问的城市不少,到青岛去,还是唯一的一个受异邦统治的地方,分外需要好好进行考察。”
9月28日早晨7时,在夫人卢慕贞、秘书宋蔼龄及刘冠
三、徐镜心等人的陪同下,孙中山先生毅然踏上从济南东去青岛的列车。在途中,刘冠三与孙中山并肩而坐正谈话时,突然遇到两名德国人来晋见孙中山。刘冠三打算站起来迎接,孙中山先生掣其衣襟,暗示他不必起立。德国人告退时,刘冠三又要站起来送别,被孙中山使眼色止住。德国人下车后,孙中山对刘冠三说:“帝国主义者是缺乏理性的,你越对他恭敬,他就越看不起你。”孙中山简单的几句话里,却蕴含了浓浓的民族自尊之情,令随行的人都频频点头赞许,感到深受教益。
列车快到高密车站时,刘冠三提议在高密停车视察,孙中山高兴地答应了。事前,刘冠三已经通知国民党高密分部负责人、县立高等小学堂堂长、县农会会长侯芝庭,组织有关人员到车站迎送孙中山先生。列车进站的时候,侯芝庭与几十名学生早已经列队等候。因为将要见到自己一向敬仰的孙中山先生,参与迎送的人员都很激动,现场很安静。孙中山先生身穿深色西服,在刘冠三及另一名随从人员的陪同下下车,与侯芝庭等主要迎送人员一一握手。随后,孙中山先生从学生队列前缓步走过,频频招手、点头,含笑走回车厢。
在孙中山先生的随行人员上车之后,侯芝庭也跟随他们走进了车厢。刘冠三向孙中山介绍了侯芝庭的姓名和职业等情况,孙中山先生连声说:“坐!坐!”接着,孙中山叫人取出一张自己的全身照片,亲笔题写了“高密同盟会留念”,落款署“孙文赠”。同盟会已经于当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但最初一段时间内,党内外一直习惯于沿用旧称同盟会。当时,侯芝庭双手接过照片,激动地对孙中山说:“我也随总理去青岛吧!”孙中山回答说:“不必,学生学业要紧。”侯芝庭想了一下,又提了个要求:“请总理给我们留几句训言吧!”孙中山手摸额头,考虑了一会儿,深有感慨地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很快,半个小时过去了,孙中山先生启程赶赴青岛,把“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教诲留给了高密,更留给了高密学子。孙中山对视察山东的结果比较满意,据在上海的国民党党报《民立报》当年10月4日报道,10月3日回到上海后,孙中山对北方之行评价说:“北京安谧异常„„鲁、晋两省现状亦好。”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他的高密之行在内。
侯芝庭一直珍藏着孙中山赠给高密同盟会的照片。1927年,侯芝庭在北京任职,被奉系军阀抄家,照片不知去向。侯芝庭先生一直谨遵孙中山“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教诲,在高密及北京等地任职时努力为人民做事,日伪时期坚决拒绝出任伪职,并积极支持共产党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民主同盟青岛市委员会常委兼办公室主任、青岛市政协常委、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青岛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劳动就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孙中山先生在高密告诫青年学生的“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应该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他素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以图个人的升官发财为耻,所以,当侯芝庭请他留下训言时,他考虑到侯芝庭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有感而发,深思熟虑之后才说了这句话。当时,限于时间紧迫,孙中山未能将这句话的意思展开细说;同时,由于德国青岛当局持反对态度、东去青岛的情况不明朗,大家心事重重,随行人员也未能将这场谈话记录下来。侯芝庭对孙中山的这次会见终生难忘,高密政协和青岛政协的文史资料均收录了他的回忆录,如实地记录了这次会见的情形。
随后,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孙中山不断地对“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话的意义进行补充和完善。1916年8月17日《在杭州督军署宴会上的演说》中,他指出:“凡职业无论大小,官阶无论高卑,若不能立志,虽做皇帝,做总统,亦无事可做;若能立志,则虽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接着,他于1920年7月26日在《〈新疆游记〉序》说:“有志之士,当立心做大事,不可立心做大官。”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在岭南大学怀士堂发表《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对“大事”下了一个确切的定义:“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这是一种观念革命,用意在勉励革命同志踏实做事,彻底做好对社会有益的事,以谋求大众幸福。他对青年学生们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在演讲的最后,孙中山更是着重做了强调:“我贡献诸君的,就是要诸君立志,要有国民的大志气,专心做一件事,帮助国家变成富强。”
至此,“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话得到完整、准确的诠释,并由此闻名于世。
李文奇)
(
第二篇: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青年干部要有阳光心态
孙中山先生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是我在备稿时无意中发现的,可能对于题目来说不太贴切,但对我来说,确实说出心声。大事,对于学生、教师每个人的发展来说,他们成长的历程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大事。因此,我以此为题,谈谈自己的拙见。青年干部要有阳光心态。胡锦涛书记提出用阳光心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阳光心态是我们青年干部做事之本,处事之道,尤其是基层的青年干部更多的是完成基层教师、学生琐碎的事情,在外人来看,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惊天动地,有的更多的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平实、豁达、勤奋、创新、发展”的眼光,扎扎实实、充充实实地行使好自己的每一天。
一、心态的力量——找准自己的位置
作为一名年轻的干部,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干部,青年干部,只是一种符号,或是一种名称,不代表任何一种假想的附加值。在这种特定情况下,你对待周围人、事、物的一种自然态度的反映,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是心态。昨天的教师,今天的行政,角色的改变,决定着事事的一切随之改变,不可预知。可以控制的只有自己,如何看待“干部的工作”。周总理曾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只是站在更高的台阶上作更多的一些事儿而已,有收获亦会有跌落的风险。因此,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和所有教师、学生都是平等的,甚至,关键时还要蹲下来,甘为人梯。
曾经有过自己台阶高了一点点,但是满意感在下降;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的感受。哪里出了问题?心态出了问题。心态出了问题,那就要调整好心态,好心情才能欣赏好风光。塑造健康的心态,塑造知足、感恩、达观的阳光心态,就是要让自己建立积极的价值观,获得健康的人生,释放强劲的影响力。你内心如果是一团火,就能释放出光和热;你内心如果是一块冰,就是融化了也还是零度。要想温暖别人,你内心要有热;要想照亮别人,请先照亮自己;要想照亮自己,首先要照亮自己的内心。点亮一盏心灯,塑造阳光心态。良好的心态能够很好地影响个人、家庭、团队、组织,最后影响社会。心态好,能力增强;心态不好,能力减弱。心态就具有这么大的力量,从里到外影响着你。
此外,还必须做到三个深刻认识,即要深刻认识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员,不要和同事隔离开来;要深刻认识和同事融洽相处的重要性,不要孤芳自赏;要深刻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既不要高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充分认识了自己,也就能较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能较好地搞好人际关系,增强亲和力。
二、阳光心态——勤奋快乐、严谨求实、豁达公正、宽容感恩、睿智创新
你对大山呼喊什么,大山也会回应什么,其实,善待别人,世界也会善待你。作为青年干部,涉世未深,经验不足,规律不准,有的只是一股劲儿,学习的路还很漫长,要想带领大家前行就要不断丰盈自己,历练自己,打磨自己。
学习不断——勤奋快乐
作为青年干部多学些党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下功夫。青年干部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学习经济、科技、文学、历史等各种知识,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并有所改革和创新。另外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在学习中,坚持学习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学习是提高青年干部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青年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始终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状态,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增加知识积累,提高工作能力,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学习的快乐也就油然而生,成长的快乐不由自主地传达给你周围工作的同事,这就是享受。
工作过程——严谨奉献
青年干部要讲求奉献,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求名利,不慕地位,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不怕吃苦,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于挑重担,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俭为荣,以苦为乐。把新情况、新问题看作是对自己思想水平的考验,对自己能力锻炼的机会。摆正好个人与组织、个人和人民群众的位置,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真正做到“居上而不骄、处下而不忧、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中。
工作的过程是一个精细地创作、制作过程,要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细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强化工作责任意识。
处事待人——豁达感恩
豁达的前提就是要学会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寻别人的闪光点,以此为生长点。学生需要鼓励,教师也如此,实际上一句鼓励送去的不单是希望,更多的是对它的一种肯定,一种新动力的产生。除此之外,还应心存感恩,感激昨天的失误成就了今天的成功,感谢生活的磨难养成了思考的习惯,感谢不断的挫折成就了超常的韧性,感谢老师们把这么多成长的机会给予你一身,那时,你才发现生活中的美。
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常怀律机之心,才会宽容地对待周遭的人和事,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路,才会从前辈身上汲取营养,丰富自己,不断创新。
发展之路——睿智创新
睿智就是要求我们悟性要高,感知水平要高,对于青年干部来讲,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优秀的“师傅”,要能善于发现“师傅”身上的长处,通过学习实践提升自己,只要在学思比较中寻找事物发展的共性,才会有创新的基点,发展的起点。
阳光之本——身体健康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方面对我们的身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们一定要有好的身体,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的人民、我们的亲人,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是有健康体魄的一个途径。好的身体除了锻炼外还有就是要养成好饮食习惯。另外要对自己的身体有清醒的认识,有病早治,还要有一定的保健意识,防更重于治。
生活因为热爱而丰富多彩,生命因为信心而瑰丽明快,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如果你心情好,你会发现沙漠为你唱歌,小草为你起舞;如果你心情糟糕,你会发现开放的玫瑰在留泪,奔腾的小溪在哭泣,这叫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作为青年干部,只有保持一种平和、豁达、健康、乐观、勤奋、向上的心态,才能把平凡的小事做大,才能把平实的小官做大,我们只有带着阳光心态,才能缔造属于自己的阳光生活,走向灿烂的阳光未来。
第三篇:立志做大事 不立志做大官
立志做大事 不立志做大官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是有志之士实现人生价值的座右铭,更应成为我们各级干部实践“三个代表”、履行岗位职责、为民无私奉献的境界追求。
什么是大事?凡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就是大事,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就是大事。从范围看,大事应是惠及几万人、几十万人甚至更多人的事;从时效看,既解决眼前急需,又能带来长远效益等等,切实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都是大事。岳阳市目前正在强力推进“民本岳阳”九项工程,都是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的大事。立志做大事与立志做大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价值取向不同。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做官就是为民办事。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立志做大事,体现的是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而立志做大官,则是“官本位”思想的表现,以官为业,或光宗耀祖、或弄权谋私,孜孜以求的莫过于做官、做大官。
行为方式不同。立志做大事者,默默奉献,埋头苦干,做了大事还想做更大的事。象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一大批党的优秀领导干部,都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一种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而立志做大官者,作风飘浮,长于钻营,做事只是“做秀”。实际效果不同。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谁在做事、谁在做秀,可以说天天都是“现场直播”,这里不可能有“彩排”和“预演”。做事的干部能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而只求做官的干部只能是图虚名、招实祸。对干部来说,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做好了,百姓拥戴、组织认可,可以挑更重的担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如果当官不做事,甚至当官谋私事,腐化堕落,将终遭人民的唾弃,组织会撤他的职、罢他的官。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廷都是省部级以上的大官,不愿做大事,只知捞钱,最终由大官变成大贪。当前,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各级干部树立“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大事,要有奋勇争先的蓬勃朝气、开拓创新的昂扬锐气、一心为民的浩然正气。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盼望的就雷厉风行地去做,群众不满意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在各自岗位上殚精竭虑、恪尽职守、忘我工作、争创一流。
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做大官才能做大事,其实不然。大事与小事、大官与小官,都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最小也是大事;人民群众认可的好官,最小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官”。做大事不一定要是大官,小官也可以干大事,做好了
大事比做大官的价值更大。做官有限,做事无限。全国300多万公务员中,县乡两级公务员占58%,且92%职务层次在科级以下。做官越“往上做”,位置越少,机会也越少;而“往下做”越做事业越大,天地越广。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在任何岗位上都可干大事。关键是要“让做官的人做事、让做事的人做官”,形成一种良性互促的机制。
一要健全科学考评机制,狠刹华而不实之风。做人以诚为本,做官以民为本,做事以实为本。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现在一些地方数字上去了、干部升迁了,但经济质量、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没有同步改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还屡见不鲜。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改进抓经济工作的评价和考核办法,主要看: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提高没有,招商引资项目落实没有,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没有,就业和再就业扩大没有,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等等。以此引导各级干部真正沉下去做事,多做群众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多做增强发展后劲的事,而不是浮在面上“做秀”。
二要健全行政问责机制,惩戒无所作为之人。做事是一个干部的基本功。党和人民赋予你职位和权力,是用来做事的,权力越大,要求你做的事也就越大。一个干部应该办成的事办不成,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今年以来,全国掀起了一股“问责风暴”,一批失职渎职的官员或引咎辞职、或被责令辞职。不但失职渎职的要问责,碌碌无为的也要问责。无功便是过,平庸便是错。要坚决突破干部不能下、不能出的“瓶颈”,建立健全“退出”机制,让做官不做事、做不了大事的不能再做官。
三要健全任用选拔机制,堵死跑官要官之路。目前,干部任用选拔机制尚不健全,给一些一心跑官要官的以可乘之机。在干部任用上,要实现从“以人选人”到“以制度选人”的转变,在选择、决定、监督等方面形成健全的机制,堵死跑官要官之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公论识人才、靠能力定取舍、凭实绩用干部,把能做大事、做好了大事的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市长)
第四篇: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
读教科书的时候,我们知道孙中山先生说过一句话:“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当前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环境下,这句话也许可以加另一个引伸:“不要做大事,要做适合自己的事。”
对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很容易从行业上做些大小之分。以前这种大小之分也许在于行业的社会地位,今天则也许在于行业的实际金钱收入。对已经工作很久的上班族而言,行业的更动,已经没有那么轻易,所以就在职位的高低上做些大小之分。
不要做大事,要做适合自己的事。也就是不要只注意热门的行业,不要只注意高的职位,而要做自己性向和能力适合做的工作。只有在这时候,我们工作的力量才会发挥到最大。但这很不容易。因为,这牵扯到对自己,以及对这工作的清楚认识。有人在这种认识的过程里,很幸运,很快就掌握到了;有人则不然。
比尔盖兹,是个幸运中的幸运代表。读着哈佛大学的法律系,他认识到最适合自己投入的行业是计算机,就辍学改行去创立了微软。最后,他不只做了件适合的事,也做了件大事。然而绝大部份的人都没有他这么幸运。大部份人不但很难认清与查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更经常被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折磨。这又要怎么面对?可以看看沈从文的例子。
沈从文在文革的时候,下放劳改。他的工作中,有一件是打扫厕所。对文学大家如他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不适合又折磨的工作,然而,他每天在清洗厕所的过程里,最大的乐趣却来自于他把便器都擦拭得光可鉴人。多年后他回忆这段日子时,都为自己把厕所清理得那么好而很得意。
文革之后,沈从文没写小说,反而完成了《中华古代服饰图录》。就外人来看,大家会惊叹于这个考据工作的巍然。但事实上,他主要是因为环境虽然不像洗厕所时那么糟糕,在小说创作上却仍然见忌于郭沫若,因此不得不改做考据。
我们大部份人应该都没有沈从文那么出众的才华,但也没有遭受到他那么大的折磨,必须清洗厕所,或见忌于诸如郭沫若在当时大陆的红人。所以,即使我们还没认清与查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起码,我们可以比较愉快地接受自己当前的工作,把这个工作先做得“光可鉴人”。
用心,加时间,也许某一天,一个答案就跳了出来
第五篇:立志做大事
立志做大事
——一位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的坚守
孙中山说过“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这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种人生追求。立志做事,体现的是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只要是一心为民,职位越高,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越大;而立志做官,体现的是官本位的思想,以官为本,意在光宗耀祖或弄权谋私,孜孜以求的莫过于做官,做大官。
我们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大事,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经历,都是我们的大事。做大事,不一定是要轰轰烈烈,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尤其是我们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公务员,日常的工作是琐碎的、杂乱的,在外人看来,也许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惊天动地,有的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简简单单,这就更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从点滴做起,把小事做好,才能做好大事。
作为公务员,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沉溺于官场的勾心斗角,不羡慕地位的节节攀升,而在世俗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一份豁达,一份淡然。
作为80后,对社会总是充满着警惕的眼神,在官场这个大熔炉里左右摇摆,浮浮沉沉,既想坚持自己的原则,又想更快地融入这个世界。由此,立志做大事,就成了最好的一种人生追求,不浮夸也不脱离实际,只是力求将事情做好,做得圆满。
在进入政府系统之前,我的概念中公务员的工作应该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但是实际的工作却是繁琐的、复杂的,尤其是在最基层的乡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乡镇来解决,乡镇承担着大量的实际工作,而这些任务不是喊喊口号,下下文件就能解决的,需要发挥聪明才智、开动脑筋,去解决、应对千变万化的人物事情。
我所在的计划生育系统,作为一个政府部门、服务部门、执法部门,它关系着领导的“帽子”问题,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对上,有各种考核任务,党政线的、业务线的,纷繁复杂;对下,我们承担着服务管理的职能,既要严格,又要笼络,既要便民服务,又要坚持原则。现在网络信息发达,基层公务员的生存压力更大,在工作中,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到会不会被有意的人利用,会不会被人曲解,恶意炒作,无限放大,以致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我常对自己说“只要是加加班动动手动动笔就能做好的事情就不是难事,而真正的难事是不论你如何努力,都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事情,而我的目标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即使事情没有成功,但至少对得起自己,只因也曾努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