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3:1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动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动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推动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推动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度暴露出了中国产业发展的短板,产品附加值不高、主要依靠低价劳动力获得利润的外销模式遭遇了重创。技术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重重障碍,也使中国的产业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中国必须要改变简单、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保障产业实现持续发展。

一、当前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就增长速度来说,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则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就就业比重来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到2012年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0.7%;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4.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5.1%。这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相当落后。在发达国家,GDP构成情况一般如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超过5%,第二产业不超过3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的,为6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空间还很大。

随着近年来,在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中西部地区崛起、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挤压下,义乌传统产业整体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义乌经济再发展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以贸易集群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义乌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的人均GDP为63266元,按平均汇率折算已突破一万美元。商贸业是义乌经济的主体,而传统产业又占相当高的比重。当前,义乌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传统产业,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业集群。其中,饰品、玩具、纺织等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市场占有率都位居全国前列。

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主要依靠传统的小商品手工制造业为载体发展而成,这个庞大的国际小商品市场促进了义乌粗放型传统产品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义乌工业企业热衷于引进先进设备来加工服装、袜子、内衣、拉链、塑料制品、玩具、小电器、小五金或饰品等日用轻工产品。

义乌发展模式为全国集贸市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社会资源逐步紧缺,依靠廉价人力资源的优势将逐步消失,土地资源紧缺,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耗能物品涨价和交通运输费用提高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再发展。

1、国内外发展环境迫使义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当前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国际竞争的影响也蔓延至国内市场,这迫使义乌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具体而言,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日益深化,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并且低碳经济将加快发展,这对义乌对外贸易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直接影响了义乌对外贸易的进程。以出口为主的义乌企业也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际市场的压力从客观上要求义乌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继续保持出口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

场需求萎缩,也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水平的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出现变化。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加速沿海地区的优势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将普遍实现小康,更多的居民群体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以服装消费为例,居民消费总体上将从满足生活需要向重视服装质量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同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随着消费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化,一般品牌服装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中高档品牌服装比重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生产成本却大幅度上升。如义乌纺织产业的综合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都出现上升趋势。

2、经济发展阶段表明义乌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发展模式开始从依赖要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管理转变;亚洲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也开始加速经济转型升级。2012年义乌人均GDP已达到一万美元,是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从经济基础来看,义乌长期高度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意味着在大量廉价土地、资源、原材料和劳动力通过商品形式出口到国外的同时,却留下了更多的污染,这严重制约了义乌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义乌现实的经济基础来看,义乌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3、义乌传统产业发展现状要求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传统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推进城市化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义乌传统产业在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技术层次不高、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

附加值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从而导致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制造业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长期以来依赖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已大幅度弱化。以义乌纺织产业为例:企业结构方面,以中小型非国有企业为主,上市的大型企业很少;以加工生产为主,大多数不具备自有品牌。市场结构方面,以出口为主,出口市场又以欧美日为主;在国内市场,纺织品服装以进入专业市场为主,难以进入高端专卖市场和时尚百货市场。产品结构方面,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高档产品需进一步开发;义乌纺织以袜类和装饰类产品为主,产业用纺织品需进一步发展。二是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过度依赖进口,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三是产业集群仍处于较为低级的发展阶段,目前大部分仍是生产加工基地,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产业集群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5%,明显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义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反过来成为制造业提升发展的障碍和制约。

三、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来看,如上所述具有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升级两大路径,且产业内升级的路径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象来看,涉及到产业、企业、市场等各个方面。因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拓宽思路,从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下面提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路。

1、加快义乌传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实现传统产业从价

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改革开放30年来,义乌传统产业的发展促成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商贸业是义乌传统的支柱产业,社会就业的重点行业,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是义乌的支柱产业。但是,义乌商贸业目前仍然以低层次加工、低附加值为主要特征,2007年以来一系列不利因素,如国际市场需求衰退、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国内市场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环境成本提高等等,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危机重重,全球性金融危机则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出口的困难。国际国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以价格竞争力为主要手段的义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贸易市场发展壮大的同时,企业也经历着转型和升级,其中设备更新、技术革新、工艺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30年努力,义乌在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产业升级硬件方面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相对而言,在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等产业升级软件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在新产品研制、关键技术攻克、营销渠道建设、品牌运营与名牌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管理、营销、品牌等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义乌传统产业在工艺升级方面进行得比较成功,在产品升级方面还需要付出大量努力,也是义乌能否在面临产业转移的压力下,继续占据国内领先地位的关键。因此,必须在产品升级尤其是功能升级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便实现义乌传统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第一,强力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提高产业分工水平,构建合理的竞争合作关系,提升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营销渠道,创建品牌,设计创新以获得独特性或垄断性来

提高价格话语权。树立区域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产生附加值,打响区域品牌。

第三,大力强化社会责任。企业自身需要转变观念,从长远利益出发,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战略主动实施;行业要加强自律,倡导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

2、加快义乌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生态、高效、持续发展。

义乌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主要是依靠资源的消耗获得的。义乌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非常贫乏,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占有资源偏少状况更为加剧。同时,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废旧品回收率等都较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与能源消耗的不断提升,使义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并且,义乌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水质污染方面,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导致水域的富氧化,近年来太湖蓝藻的年年爆发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明例。很显然,如果仍然依靠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三高方式来实现今后的快速经济增长,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狭小。因此,必须摒弃那种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发、滥用、浪费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型增长发展模式,有效引导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化、集约化、高效化转变。

义乌传统产业向生态化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框架应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构建,即产业生态化的微观基础——应该大力推广企业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化的中观结构——应该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形成环境友好型第三产业;产业生态化的宏观视野——应该向全社会倡导生态化与节约型社会。但是,目前义乌产业生态化转型存在企业

实施清洁生产动力缺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障碍重重、静脉产业(包括工业废弃物、生活(消费)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及最终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生态化的长远目标与经济增长的短期目标冲突显著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阻碍义乌产业生态化转型的三大难点尚未突破,即产业生态化转型缺乏动力机制、面临技术瓶颈、缺少产业基础。

因此,加快义乌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必须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制定和完善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法律体系。应在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义乌的实际制定促进产业生态化转型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

第二,完善经济激励政策和措施。财政政策方面,应建立绿色财政政策,通过对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替代等有利于资源优化利用和物质循环的产业、企业或项目进行财政贴息、税前还贷、技术改造资金安排,以及政府优先采购绿色产品等方式引导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直接投资和对生态产业项目的转移支付,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投资和建设。税费政策方面,通过设置特殊税种、减免纳税以及确定不同税率等政策,使环境效益内部化,促使企业向生态化的运行模式转变。投资政策方面,按照产业生态化的原则确定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投资主体,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环保科技开发和环保产业的投入。

金融政策方面,通过利率杠杆的使用和信贷的优先发放,对相关的资源循环、生态技术等项目实施信贷优惠政策,使资金向有利于资源优化利用、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方向倾斜。价格政策方面,应以较高的资源价格和合理的资源价格比价结构来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阻止资源的加速消耗。一方面,应完善资源价格体系,另一方面,优化

产品价格体系,通过在产品价格中加入环境价值要素,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产品的需求量和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达到促进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目的。交易政策方面,完善和推动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或排污权交易制度。

产业政策方面,将各个产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重要参考,鼓励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的发展,同时限制能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政策方面,要大力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利用生态化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最后,改变发展评价标准,构建绿色评价体系,以“绿色”评价体系取代GDP指标,将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的消耗计算入总成本,使其准确地反映发展中资源环境的代价。

第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和宏观政策引导等多方面措施,培育企业的生态意识和技术创新精神,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素养,营造有利于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社会氛围。

3、加快产学研密切合作,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义乌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和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多年位居全省前茅,能取得目前的成就,除了市场取向改革的先发优势之外,也与科技创新分不开;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产学研密切合作。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已殃及义乌实体经济,如何抓住危机中的机遇,把它当成传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显得尤为急迫。而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义乌产学研合作由来已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星期日工程师开

始,到九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持续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松散到紧密,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源源不断地向民营企业转移和输送,支撑了义乌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腾飞。进入21世纪以来,义乌产学研合作出现了一些新态势,主要表现为合作方式趋于多样化,合作成效日益明显,合作主体更加突出,合作环境不断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对义乌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产学研合作关系,其权重达到了0.4774;其次是外部环境,权重为0.2565;再次是组织形式和项目特征,权重分别为0.1378和0.1283。

根据上述对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义乌应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从企业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入手,集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着力构建公益化、均等化、社会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形成“载体(义乌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若干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新架构。

义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产学研合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为产学合作提供资金保障。建议财政设立“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或“科技帮扶企业转型促调”专项资金,以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支持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降低企业的成果转化风险,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制定相关法律措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应尽快出台促进技术转移的法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逐步推行专家奖金与技术转化成果推广的收入挂钩制度。

三是营造政策环境,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政策引导。应根据实际,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跟踪、检查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并适时对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

四是完善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应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要致力于引导产学研合作各方建立起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共享合作创新利益。

五是建立科学的产学研合作跟踪考核评估机制。高校和科研院所要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面向企业,提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逐步改变现行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把项目绩效、成果及专利的转化率、转移转化及推广应用收益列入考核的重要指标。

六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把握创新载体、服务平台和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各主体之间的流动速度和效率。

4、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产业的基本单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要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义乌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属于外向型经济体系。因此,加快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加快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

外向型经济发展对义乌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义乌外向型企业面临着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升跌、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成本刚性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使外向型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外向型企业应如何摆脱困境,实现成功转型成为当前外向型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调查外向型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后发现,义乌外向型企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初级生命周期阶段。并

且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30年来经营环境变迁对义乌外向型企业经营影响依次是产业发展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和宏观经济背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出口鼓励政策,其次是生产成本;(2)目前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次是生产成本上升、内外贸易摩擦和高劳动力成本;(3)在外向型企业内部转型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知识创新能力、产品通路能力和弹性应变能力;“走出去”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网络营销能力、合作博弈能力和海外布局能力;核心竞争力升级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技术创新升级、价值链升级和成本优势升级;转型升级策略方面贡献率较大的依次是细分市场低成本优势、差异化战略集中优势。

根据上述所得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重塑产业政策,推动外向型企业脱离传统的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型态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并以国际营销为主体的全球化营运型态转变。

第二,建构一贯化的生产体系及快速反应的国际营销通路,同时设置海外据点,收集并分析市场产品及技术信息;上游强化新材料的研发,中下游业者应重视产品的设计,通过品牌测试标准,使产品在全球市场领域中成为领先的国际化大企业。

第三,继续保持低成本优势,结合国际产、销优势,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并采取市场细分策略,以主导并掌握该行业衍生的市场商机。

第四,企业结盟,在海外成立大型展示及行销中心,强化义乌外向型企业在国际市场各特色产品于不同价位位阶的竞争力;配合国外自由贸易区设置,中下游业者结盟,策略性投资或外移生产设备,争取国外优惠措施,生产并销售利基产品,并可搭配国内接单、海外出货的国际运筹模式进行;与国际品牌、通路商、大买家结盟,提供长期具竞争力的产品,并成为大品牌商指定的长期采购伙伴。

第五,评估设置海外据点,甄选当地业务代表、代理商,以强化

供样、营销服务及快速反应等能力;建构并加强网络平台功能,以评估市场及外向型企业自身竞争条件,同时规划参观展,以争取海外市场商机。

5、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专业市场在促进民营企业和块状经济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专业市场也暴露出各种问题。首先,专业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数量型消费群体和中小企业,但进入20世纪末以来,居民消费偏好已从单纯数量型向质量型消费转变,居民购买商品从单纯价格优先转向质量、价格综合考虑,而现今专业市场经营的商品仍以中、低档为主,缺乏名牌商品支持;其次,“小企业集群”型专业市场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假设条件,完全竞争的结果使企业趋向零利润,因此,企业总是力图避开这种状态,办法之一是企业制造差别化,当“差别化”程度超过一定的范围,一部分企业扭亏无望逐渐退出市场,另一部分企业则利润增加,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不再满足于“守株待兔”式的经营,主动参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交易会,试图在更广阔的市场上构筑分销渠道;再次,信息技术创造的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改变了传统的商品流通模式,买卖双方在网上借助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完成商品交易的主要过程,企业、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开放式连接以降低空间成本,但义乌多数传统专业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落后;等等。上述各种问题,既限制专业市场进一步发展空间,也对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制约。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宜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第一,大力促进专业市场国际化、信息化、连锁化和物流要素集

成化发展。专业市场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外向度高且向高端市场发展,外贸经营方式多元化,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市场业态。要促进专业市场形成外贸流通公司、本地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三驾马车并进的自营外贸出口体系,构建国内外贸公司入场经营、外商直接采购与代理订单采购、经营户代理出口、外贸委托采购的国内供货与国外销售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外贸出口新格局。鼓励走外贸型和投资型的国际化路子,前者利用专业市场交易平台,不出国门开展对外贸易,后者直接“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创办分市场。专业市场信息化即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尽快实现功能转型及升级,其中特别要注意实现从产品集散地向产品和信息集散中心的转变,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有机结合,实体经营户向e经营户转变,现场交易向网上交易发展。专业市场连锁化就是要达到集约经营、拓展市场的目的,朝规范化连锁配送方向发展。物流要素集成化就是要整合所有物流要素,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内耗、提高物流效能、创造物流增值。

第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信用市场战略。品牌是一个市场继续发展壮大的关键,专业市场要提高品牌意识和理念,今后要提高交易商品的质量和档次,走品牌经营之路。要积极引进品牌商品,吸引名优品牌企业到市场开设专营专卖店,引导经营大户做名牌企业的经销商或代理商,开辟名牌产品经营区,严格规范管理,提升售后服务,注册市场品牌,提高市场品牌知名度。构建市场信用体系,维护市场良好声誉,加强商品质量监督与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设立消费者投诉联络站,构筑全方位安全控防体系,对经营户中的违规行为登记备案,并依据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处罚力度,维护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保护合法商户利益。

第三,大力促进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一是积极鼓励多层次的专业市场重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寻找合理降低交易费用的新途径;二

是构筑统一、规范和开放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专业市场信息集聚和传递功能创新,实现专业市场信息共享;三是促进专业市场向会展中心、科技中心、进出口贸易代理中心转换,增强义乌专业市场的多种功能。

第四,积极加强政府规划和调控。一是加强专业市场建设,提升市场质量,强化监督机制;二是扩大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发展要素市场,构建统一、高效的市场体系;三是制订硬件与软性的标准化,促进义乌专业市场规范化发展;四是联合高等院校积极培养专业市场经营与管理人才,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要的专业市场人才队伍。

第二篇:如何推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谈转型促发展

产业转型与升级是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经济转轨过程。面对新形势,我省提出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下大力解决工业发展不快、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文安县民营企业发展早,群体规模大,是河北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经过初期高速发展后,企业布局散、单体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日益凸现,如何顺应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加快转型步伐,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下面,结合工作实践,从八个方面谈一下浅显的认识。

第一,由“散”转“聚”,促产业聚集。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企业布局分散、无序,造成土地、电力、水利等要素资源的极大浪费,功能配套难、资源共享难、环境治理难。因此,引导产业由分散转向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聚集效应是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要切实加大园区建设力度,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多元化投入,打造优良的聚集平台。要加强扶持,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聚集发展的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把好产业、土地、环保关口,吸引企业到园区投资兴业,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

第二,由“低”转“高”,促产业提升。县域一般产业单、层次低、链条短、成长性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以**为例,***是首屈一指的主导产业,全县各类生产加工企业达3000多家,但产品多为雷同,粗加工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少。产业层次低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推进传统产业“低转高”,加快产业改造提升,已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由“内”转“外”,促对外开放。我省县域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外向度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域外项目引进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加快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管理方式创新和发展理念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内”转“外”,就是要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树立开放的“主动性、责任感”,调动全社会力量,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招商引资机制,引进开放的理念、先进的机制、优势的资本,加快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全面对接。

第四,由“粗”转“精”,促精细化管理。众多民营企业仍停留在家族式经营、家长式管理模式,经营理念陈旧,管理粗放,效率低下,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要积极引导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逐步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快淘汰落后工艺与设备,加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引进开发,产品由低端制品向高、精、尖产品转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五,由“乱”转“治”,促规范发展。由于早期缺乏规划意识,没有科学化的产业规划作引导,导致了企业星罗密布,零乱无序。因此,产业转型升级要强化规划的引领,科学地确定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方向,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做到产业功能完整,布局配套,协调发展,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与执法的刚性,项目立项、建设要严格按产业、环保、土地、安全等政策,按程序履行到位,坚决杜绝乱开“绿灯”的行为,对出现的违法违规企业,依法及时予以纠正、处罚,实现产业规范化发展。

第六,由“小”转“大”,促规模化发展。***现有民营企业数量已达10000余家。但大型、龙头企业屈指可数。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约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千分之六。规模性企业数量连续多年变化不明显,规模性企业成长缓慢。全县生产单体规模小、整体规模不大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小转大”就是以产业优化升级为方向,以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为重点,实施“抑小、提中、扶大”,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带动大发展,促进工业实现规模发展、集中发展,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第七,由“旧”转“新”,促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培育和引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LED、防盗门、电动自行车、汽车零部件等高科技项目陆续落地。但总体

看来主体工业仍由传统产业支撑。因此,必须坚持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抓手,以完善产业链为着力点,高水平、高质量地谋划“旧”转“新”。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推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八,由“污”转“净”,促清洁生产。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企业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与环境资源保护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部分区域水、土壤、空气等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党的**大提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省委、省政府也正在开展“两个环境”建设。在今后发展中,要坚持以战略转型、结构调整为中心,提高“绿色门槛”,完善监管机制,扎实推进绿色转型,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以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以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一环。这方面的工作,既包括打造新兴产业链,也包括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此,我们要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高度,深刻认识“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意义,并要抓住数字中国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数字化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数字化能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供重要动能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制成品、服务等多个环节,表现为供应链、产品链、需求链等形态,产业链的稳定和提升要求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高质量的产业升级作为支撑。传统产业包括除高新技术产业之外的众多工业行业。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成为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动能。第一,数字化驱动我国传统制造业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链的升级。首先,数字化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加速了企业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端的紧密连接,并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其次,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可促进制造业实现智能化生产,优化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助力传统制造业升级。目前,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正不断向高端装备制造、信息通信设备和智能制造调整,数字技术的利用不断提高制造业内部结构的科技含量,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第二,数字化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重塑产业链并提升产业链水平。近年来,数字经济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效果明显,极大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通过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将数字技术与传统零售深度融合,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驱使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平台上自由流动,可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使新兴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促使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为第三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助推力。第三,数字化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并催生新业态,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数字技术通过重组现有生产要素,可催生新模式、新需求,如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此外,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信息通信、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促使清洁能源的使用量不断提升,能源结构趋于绿色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极大地促进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了产业链竞争力。以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目前,以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尚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与问题。第一,传统产业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和技术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程度有待加深。对于大部分传统中小企业来说,受限于人力、资金等条件的约束,普遍数字化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数字化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产品总体上处在产业链中低端,表现为初级产品多而最终产品少、工业产品多而服务产品少、中低端技术产品多而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少。第二,传统产业总体上看仍属于粗放式的发展,数字化赋能的产业链协作程度不高,制约着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我国传统产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基础,创造了大部分的产值利税和就业机会,但普遍存在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比较落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专业化水平低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对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也较大。第三,数字化人才供给不足,导致传统产业升级困难,产业链竞争力不强。我国传统制造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原因之一就是人才不足。传统产业无论是转型期的技术输出还是升级后的管理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匮乏成为传统企业向“智造”转型的难点之一,也是传统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障碍之一,影响着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链的稳定性。通过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的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多策并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第一,加大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良好的基础条件。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应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积极构建大数据网络中心和互联网服务平台,提升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基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第二,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夯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产业基础。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是我国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方向。要不断深化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研发创新、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服务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企业实现生产制造与管理决策过程中的数字化转型。应积极构建数字化条件下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提供雄厚的产业基础。第三,加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人才队伍建设,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供人才保障。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企业应紧抓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的便利条件,重视数字化人才团队的建设,通过专业人才提升产品设计制造的数字化能力,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有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引领作用,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深度合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数字技术高端人才的培育,为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夯实人才基础。【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AJY007)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商业大学基地)

第四篇:加快转型升级 振兴传统产业

加快转型升级 振兴传统产业

——关于诸暨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诸暨市委党校课题组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传统的纺织业如何转型升级?围绕这个问题,由省委党校、绍兴市委组织部、绍兴市委党校和诸暨市委党校组成的联合课题组,于2009年5月至8月就诸暨市纺织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开展了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和深入研究。

一、诸暨市纺织产业存在的问题

纺织工业作为诸暨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已经形成织布业、服装业、袜业等产业集群,所创造的产值已占到诸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一半,在绍兴、浙 江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份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在外需萎缩的同时,诸暨市纺织产业自身产业结构、经营管理模式、技术、人才、品牌等存在的矛盾和 问题进一步显现。

(一)产业层次较低。诸暨市纺织产业主要集中于投入少、技术简单的成品加工制造,整个产业中织造占56.5%,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调研显示,90.7%的产品平销或滞销,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单位利润微薄。

由于产业层次较低,致使诸暨市绝大部分纺织企业陷入降价、跑量等不利局面,在获取自身正常利益中处于弱势地位,销售利润率逐年下降。

(二)企业实力总体偏弱。诸暨市的个体私营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8%以上,企业内部管理以家族制为主,组织结构封闭、排外性强,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实现合理分离,资本运营方式单一,导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微型企业占80.2%,大中型企业不到1%。

(三)各类人才相对缺乏。诸暨市纺织企业的技术力量严重缺乏,熟练技术工人的缺口率达54.7%。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中,外来农民工居多,流动性大,素质总体偏低。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所急需的科研、国际营销等高级人才相对不足。

(四)研发能力普遍滞后。诸暨市纺织企业采用新技术的主要形式是购买新设备和仿制新产品,占59.4%。84.2%的企业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一般或低于 行业平均水平,中低档产品占96.7%。91.6%的纺织企业没有科研投入,产业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小于1%,远远低于国际2%~5%的水平。

(五)品牌运作水平不高。尽管诸暨市纺织产业已有中国驰名商标26只,中国名牌产品12个,但在全国有影响的只有“步森”、“太子龙”、“洁丽雅”等,还没有一个国际品牌。调研显示,48.4%的企业不打算培育品牌;有品牌并计划进一步提升的只占8.2%。

二、诸暨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诸暨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应是:有保有压,创新创牌。一方面研究制订纺织产业振兴规划,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 造提升袜业、贡缎、服装等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推进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集群,全力培育诸暨市纺织产业驰名中外的区 域品牌。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关停并转一批产品档次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具体对策如下:

(一)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推进产业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人才、信息、技术、产品检测、品牌、电子商务、金融、市场、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现有的10~20家纺 织原辅

料龙头企业的技改支持力度,开发设计出高技术含量、绿色环保的高支棉、精梳棉、超细纤维等新型原辅材料;引进、设立纺织研究机构,重点加强对原辅 料、定型、功能性整理等技术和符合国际、国内消费潮流的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引导有实力的纺织企业设立外贸公司或者“走出去”投资办厂,增强自营出口的能 力,扩大产业的销售主动权;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可按照销售额增量的多少给予一定奖励;引导有开发能力和投资实力的企业进入产业用布领域,为汽车制 造、宇宙航空、食品加工、建筑、农业、医疗、制药、体育运动等领域的某一行业生产具有专业要求的产业纺织品。

(二)规范市场行为,创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公平环境

相关部门要坚持不懈地打击假冒伪劣、合同欺诈、偷税漏税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要严格监督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劳动安全等标准 的实施,防止企业成本社会化所导致的恶性价格竞争。劳动、质监等有关部门要严格监督相关标准的实施,促进纺织企业成本的正常化和公平化,从根源上“倒逼” 企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

(三)运用整合营销手段,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

在加大对企业品牌保护和扶持的同时,政府可以通过举办纺织产业发展论坛、贡缎布高级研讨会、袜业博览会等整合营销手段,也可以主动走出去加强与诸暨市企业出口较多和重点投资的国家、地区的官方联系,对外树立和推广知名的区域品牌形象。

(四)强化完善行业协会,更好地服务于纺织产业

制定行业准入、价格自律等市场规则;做好行业损害调查、贸易纠纷处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与应诉等工作,对重点企业、主要产品、主要市场实行跟踪监控,建 立预警机制和主要市场贸易壁垒数据库等;组织套期保值、风险防范、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等学习;开展品牌运作、经营模式、资本运作等主题交流;加强技术、质 量、销售等行业培训;增进政府与企业的联络沟通;通过多种活动载体促进企业之间的横向与纵向合作。

眼下已是12月中旬,距离冬至也不过一周时间,传说中的“千年极寒”虽然明显迟到,但诸暨市纺织服装行业却早早地迎来了“暖冬”。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明年上半年的生产任务已经排满了。

“早在八九月份的时候,不少纺织服装企业的订单基本就已经排到了明年。”纺织服装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冯国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流传的“千年极寒”天气的 说法变成了现在的“百年暖冬”,不过企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事实上,从订单情况看,企业早就迎来了“暖冬”。

据介绍,今年诸暨市纺织服装企业的效益普遍回暖。按照常理服装加工行业上半年生产冬装,下半年生产春夏装,但是很多企业现在还在生产冬装,原因之一就是,有些企业因为订单太多,把库存储备都卖光了,现在在抓紧补库存。

益宏制衣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服装出口不是很景气。今年销往瑞典等欧洲国家的夹克、棉袄都比较热,订单源源不断,已经排到明年6月份了。

据了解,诸暨市有服装企业913家,其中95%是外贸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主导产品是衬衫、西装、休闲服装、丝绸服装、针织内衣、无缝内衣。规模企业 中以生产羽绒服饰为主的就4家。前段时间也有一些生产冬装的企业在听信“千年极寒”的说法后,增加库存,希望借极寒天气火一把,结果却扑了空。不过从整体 情况看,整个行业和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形势都不错,“千年极寒”变成“百年暖冬”对他们影响不大。

据了解,今年1-10月份,全市纺织服装业已实现产值32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8%,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7.6%;销售收入334.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5%;实现利润26.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48%。服装行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8%,销售收入也增长14%,实 现利润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

“今年从订单数量上看已经是„暖冬‟了,但是受美元汇率等影响,利润增幅还跟不上销售额增幅,企业还需要从产业升级上下功夫,在创新中突围。”冯国说。

分析师和经济学家称,美国服装价格下跌的时代即将宣告结束,从今年春天开始预计将会上涨10%。在过去10年时间里,服装价格一直都在下跌,原因是温和的通胀水平和廉价的海外劳动力压低了服装的生产成本。

在最近一次经济衰退时期,零售商和服装制造商减少了服装装饰品,并试用混纺织物来压低价格。但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商品需求增长的形势下,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正导致零售商和服装制造商在削减成本的问题上捉襟见肘。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棉花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以上,触及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 时,其他合成纤维织物的价格也已经上涨了50%左右,原因是市场对替代性织物和混纺织物的需求有所增长。市场咨询公司战略资源集团(Strategic Resource Group)总裁伯特-弗里金格三世(Burt Flickinger III)称,在未来几个月时间里,预计棉花价格将上涨10%左右,其中最高涨幅将出现在下半年。

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抗皱男装现在的售价为88美元,高于以前的79.50美元。服装制造商利惠(Levi Strauss & Co)(LVISF)、VF Corp(VFC)、耐克(NKE)和美国零售业巨头杰西潘尼(J.C.Penney)(JCP)以及专门设计并销售各种流行鞋类的鞋业公司史蒂夫-马登(Steve Madden)也都计划提高产品价格。

在杰西潘尼和休闲服饰制造商Abercrombie & Fitch(ANF)本月晚些时候公布季度财报时,预计有关服装价格上调的更多细节内容将会浮出水面。

VF Corp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怀斯曼(Eric Wiseman)称:“我们所有品牌的价格都将有所上调。”VF Corp旗下品牌包括The North Face、诺蒂卡(Nautica)、Wrangler和Lee等。在牛仔裤的生产成本中,棉花价格所占比例大约为一半。怀斯曼曾在去年11月份向投资者 表示,牛仔裤销售额在VF Corp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还将对服装制造商的生产方式造成影响。服装制造商正在增加人造丝等合成纤维织物的含量,同时减少玻璃珠及其他装饰品。此外,在服装颜色方面,购物者的选择也将有所减少。

在今年的假期购物季节中,服装产品的销售表现十分强劲,但零售商正试图看清楚这一季节中的消费者需求是否将可持续下去,原因是其担心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会扼杀这种刚刚萌芽的需求。

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tton Advisory Committee)发布的数据显示,棉花价格已经大幅上涨至150年以来的最高价格,在上周五的交易中涨至每磅1.90美元(约合每千克4.19美 元)。与一年以前相比,棉花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以上,超出在南北战争期间创下的每磅1.89美元(约合每千克4.18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迎合中低收入阶层购物者需求的零售店铺将面临最艰难的时刻。专注于提供企业重整和 财务顾问的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负责零售事务的董事总经理大卫-巴萨克(David Bassuk)称:“在过去许多年时间里,我们都已经习惯了通货紧缩。消费者将会感到惊讶。”

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2011年1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16.18亿 美元,同比增长38.58%,增速较2010年全年的23.59%提高14.99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82.43亿美元,同比增长47.48%;服 装及其附件出口13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3.61%。

业内认为,这显示出外部市场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相对较为稳定的刚性需求以及外部市场总体恢复较为理想。

中国第一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汪前进称,2011年开局纺织服装出口就保持高速增长态 势,主要受多因素影响: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超出预期,补库需求旺盛;二是纺织行业多年来积累的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三是去年出口大幅下降所带来的低基数效 应;四是企业议价能力有所提高,出口单价全部攀升。

尽管出口形势开局良好,但对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而言,两极分化的局面会在2011年加剧。第一纺织网此前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少规模较大的出口企业反映,2011年年初订单情况良好,已做好扩产准备。同时,由于成本普升和人民币升值加快,中小企业普遍难以支撑,部分已经出现减、停产现象,其生存状况甚至可能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更为窘迫。据了解,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数量占主体,95%以上企业生产中低端的贴牌产品,在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出口企业两极分化加剧,行业可能将上演“强者恒强,弱者淘汰”的大洗牌,产业资源将加速向大企业流动。

对于2011年的出口形势,业界预计,得益于出口产品结构改善,加上出口单价的全面上涨、全球经济复苏下的出口量的回升,今年纺织服装出口额的增长局面将会继续。但汪前进表示,短期内数量增长仍占据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的主导地位。

第五篇: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一、成立了方盛生产力促进中心。

自中心成立以来,中心人员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和先进生产设备,实现企业的设备创新,设计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鼓励企业家转变经营理念,推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镇领导与区科委领导积极帮助企业增加创新渠道,现我镇已经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该院已经意向同意和我镇展开多方面合作,包括让我镇作为该学院的实习基地、为企业输送创新人才和技术、提供设计家具新产品等。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引进专业设计公司,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我镇产业区内重点发展沙发家具企业的特色,引进专业的设计公司,帮助企业挖掘出科技创新点,设计研发沙发图片、样板,减少企业独自聘用设计人员的费用,增强了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四、帮助企业申报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等项目。

我镇在推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政策形势宣讲员、企业发展服务员的作用。向企业讲解专利申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政策,帮助企业整理相关材料,指导企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同时帮助企业申报科技小巨人等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下载关于推动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动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研究(下)

    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研究(下) 2013-1-10 9:48:02来源:《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10期构建区域合作共享体系。提高区域合作水平是义乌市场转型升级的外部保证,也是作为国际贸......

    广东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申请报告

    广东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申请报告 (参考)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一)企业简介(母公司及控股公司、参股公司)。企业名称、设立时间、所有制性质(资本构成状况)、隶属关系、改......

    湖北省研究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

    湖北省研究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7月1日,省长王国生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冶金、石化、建材、纺织等四个传统产业调整改造、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王国生强......

    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摘要]:旅游是桂林特有和最大的优势,漓江更是世界旅游的黄金水道。广西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关于“要充分发挥桂林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

    地方政府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

    地方政府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市委党校“专题研讨班”学员观点综述3月7日-12日,‚贯彻‘十二五’规划与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专题研讨班‛在市委党校举办,三县二区......

    江苏省传统产业升级计划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10〕67号 省政府关于印发 江苏省传统产业升级计划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苏省传统产业升级计划》......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专题讲课发言范文合集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专题 讲课发言编者按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

    推动物业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

    推动物业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文章来源: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魂,一家企业如果失去了创新能力就失去了生命力。物业管理企业也不例外,没有体制创新、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