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县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电白: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电白县围绕“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市场化思维经营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促进农产品销售,扎实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减负增收。去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6.61万吨,增长2.0%,种植业产值38.36亿元,增长16.6%。二是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以基本农田为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2个,共整治农田面积达1万亩。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大龙头、大加工”战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县现有农业产业化组织248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25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家、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3家。四是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覆盖率达100%。
下一步,该县将重点抓好制定农村综合改革实施细则和行政服务平台延伸到村委会的建设工作。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电白台:陈冰邓君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园区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1、发展现代农业园区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老龄化、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发挥其在节约劳动力、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迅速兴起。它以农业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为根本,由一元或多元投资主体兴建,以企业为主要运作主体,融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于一体,集高效种养、加工配销、示范推广、研发孵化、科普培训、信息交流、休闲观光功能于一身。现代农业园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高端农产品加工园区。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依托,突出发展绿色、保健食品,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打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特色高端农产品生产加工聚集区。二是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园区。重点发展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绿色有机种植业和养殖业,满足城市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三是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园区。依托区位优势,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等优势,建设工厂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它是农业技术集成、转化的载体,是连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商务休闲园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禀赋特点,建设集地热温室、农事体验、温泉养生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度假村,满足人们休闲旅游需求。五是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和良好的物流基础,形成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构建由交通运输、包装加工、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环节组成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区。
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一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消化、集成和应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之间的技术传播和扩散,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的重要窗口。二是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和特色,通过引入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依托区域优势与特色,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集聚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引进、孵化和培育现代农业加工企业,推动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
第三篇:农业转型升级汇报
农业转型升级调研座谈汇报
云南省农业厅(2010年9月20日)
尊敬的调研组各位领导:
云南耕地、草原(地)和渔业水面资源丰富,2010年有耕地总资源9117万亩(2008年数据),常用耕地6345万亩,其中水田1993万亩;有草原(地)2.29亿亩;有水面418万亩。同时全省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十分突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动物、植物种类皆占中国的一半左右,发展山地农业、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条件较为优越。作为资源性产业,云南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粮食、生猪和部分特色农产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现将云南农业发展现状及云南农业在转型升级中涉及的有关问题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以来云南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省依托得天独厚的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致力发展优势经济作物,— 1 — 建成了烟、糖、茶、胶等规模化轻工原料生产基地,形成了“发展农业促轻工”的发展格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 “十五”以来,我省烟、糖、茶、胶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畜牧业、蔬菜、马铃薯、鲜切花、食用菌、中药材、经济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806亿元和1106亿元,均为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速分别为8.2%和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比2005年增长94%。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近7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第一产业发展依然是我省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三是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产。201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648万亩、粮食总产1650万吨,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连续8年增产,5年累计增加粮食135万吨,年均增长1.7%。粮食总产量居西部第三位、全国第十四位。
四是特色优势作物生产规模扩大。2010年,茶叶种植面积552万亩,比居全国第一位;产量20.7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咖啡种植面积50万亩,产量4.94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7%、98%。鲜切花产量65亿枝,居全国第一位。天然橡胶种植面积737万亩,居全国第一;干胶产量33.06万吨,仅次于海南的33.25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甘蔗种植面积442万亩、产量1750
— 2 — 万吨,仅次于广西,居全国第二位。蚕桑种植面积140万亩,仅次于广西和四川,居全国第三位;鲜茧产量4万吨,居全国第五位。马铃薯种植面积988.3万亩,居全国第四位;马铃薯鲜薯产量1060万吨,居全国第五位。蔬菜种植面积1110万亩,产量149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五是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488万吨,居全国第九位。其中猪肉395万吨、牛肉35万吨、羊肉13万吨、禽肉41万吨。水产品产量48万吨,增长101%;罗非鱼产量居全国第五,鲟鱼籽酱储量全国第一。
六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5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7280个。除烟草外的农产品加工产值农产品加工总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875亿元和235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除烟草外的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9%。
七是农产品出口创汇快速增长。2010年我省全年实现农产品出口68万吨,创汇1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5%。其中蔬菜、烟草、咖啡、食用菌(松茸除外)、松茸、植物精油、茶叶等传统大类出口农产品完成10.9亿美元,约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3.5%。云南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份第一位。
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670万亩。全省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871个、绿色食品654个、有机食品175个。农产品中农
— 3 — 药残留检出率由2005年的41.4%下降到2010年的13.5%,产品抽检合格率由2005年的70%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95%以上。全省多年未发生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九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明显加强。以中低产田地改造为重点,累计建成高稳产农田达到3587万亩,比“十五”末增长32%;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411万千瓦、同比增长45%;温室大棚22万亩、增长414%;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273万户、增加122万口;改造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近3000个;完成草原保护建设任务200万亩、人式种草600万亩。
十是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44%提高到49%;优良品种综合覆盖率从2005年的82%提高到90%以上;农作物新品种每年推广面积达到550万亩以上。
二、云南农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农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云南农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8.6%左右,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高稳产农田占耕地总资源的比重不到40%,比全国少了近10个百分点;中低产茶园、蔗园、果园、桑园等园地比例高达70%;草原退化面积达83%,— 4 — 其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明显下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不到20%,比全国低40个百分点;万人拥有农机动力仅0.55万千瓦,低于全国30%。
二是先进农业科技应用能力较弱。农业良种自主选育、鉴定、繁育、推广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良法研发滞后,杂交水稻、玉米和脱毒马铃薯种薯等良种供应不足;多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无固定办公场所及必要的设施设备;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仅为70%左右,粮食亩产253公斤,低于全国72公斤,生猪良种覆盖率仅85%,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云南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296户,仅占全国总数的2.4%;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不到600亿元,仅占全国的1.4%;年销售收入上亿的农业龙头企业130家,仅占全国的1%左右。农业产业化水平仅为38%,低于全国18个百分点。
四是动植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云南与周边东南亚国家有4060多公里山水相连,没有天然阻隔屏障,动植物自然交融,疫情防控没有联动机制,边境一线基层动植物防疫体系基础薄弱,动物疫情防堵任务十分艰巨;2006年前稻飞虱在我省年发生不到400万亩,2010年增加到了1000万亩。
五是保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云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压力加大。据测算,2015年全省粮食需求量将达到2100万吨,但产量
— 5 — 预计只能达到1900万吨。同时,由于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执法监管体系还不健全,以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较大,对农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外向型农业发展形成挑战。
六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云南旱、涝、低温冷冻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全省平均每年农业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2010年仅旱灾一项就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受便于变暖影响,极端天气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七是农业投入仍然不足。2010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仅占7.4%;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对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投资仅为6.4%。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利用农村宅基地、林权抵押贷款等多元化的投融资尚未形成。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25个边境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农一半,农民投入农业的能力较低。
三、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政策着力点
(一)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当前,国家决定把云南加快建成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给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边疆和民族地区稳定、维护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大局看,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在“桥头堡”建设中将处于
— 6 — 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实施“桥头堡”战略具有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粮食自给平衡,是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核心基础。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山区和半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从省外调运粮食成本高、难度大等客观因素决定了云南粮食应以自给为主。云南目前粮食自给率仅为88%,自给平衡水平不高,而且未来实现区域粮食自给平衡将面临更多困难。加快转变粮食发展方式,大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力,积极发展高产、高效粮食产业,努力实现区域粮食自给平衡,是实施“桥头堡”战略最基础的物质支撑。
2.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是充分利用生物资源优势加快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根本途径。云南丰富的物种资源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的烟、糖、茶、橡胶、蔬菜、马铃薯、花卉、咖啡、畜牧等优势特色生物农业都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将有利于加快把云南打造成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中心、流通中心。有望在转型升级中做大做强并在全国有影响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主要包括:6 大养殖类产品即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奶类、水产品;9 大特色经济作物产品即蔬菜、马铃薯、蔗糖、茶叶、蚕桑、水果、橡胶、咖啡、油菜。
3.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是在桥头堡建设中实施“引进
— 7 — 来,走出去”战略,充分挖掘云南农业开放开发巨大潜力的必然选择。云南农业在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一是,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农产品互补性很强,双方农产品贸易额已占云南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的50%以上。二是,云南农业对外投资活跃,近年来云南省新批农业投资项目约占全省新批投资项目总数的四分之一。三是,云南在境外发展替代种植进展明显,目前全省已有100多家企业在缅甸、老挝北部开展禁毒替代种植,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种植替代作物30多种。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将有利于云南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创汇农业和利用境外资源发展国内紧缺的农产品。
(二)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和政策着力点 1.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也就是云南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为、科技为支撑,以“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做大规模,提高效益”为总体要求,以实施“3699”工程(即3大粮食基地、6大养殖基地、9大种植基地和9大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和创建“十优十强”(即确定十大优势产业,每个产业重点扶持10个强县)、“百县百园”(即在100个县建设10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两高一优”、示范区”、— 8 — “生猪养殖百万工程”(即建设100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从自给型向外向型转变。
2.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思路和政策着力点
加快云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思路是: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不断强化财政、金融、价格、能源、税收、土地等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措施,加快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结合云南实际,建议国家和省在促进云南农业转型升级中重点强化以下八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围绕生产条件建设强化政策措施。云南已决定增加投入和整合相关资金从2009年起到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地2000万亩,但由于投资标准低,绝大部分不可能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议增加投入加大对云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同时,要结合云南
— 9 — 实际进一步加大对农机购置、设施农业发展、草原建设与保护以及茶园、果园、胶园、桑园、咖园等园地生产条件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围绕产业化经营强化政策措施。2011年云南省委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和完善了财政、土地、税收、能源、金融等十项政策措施。例如:“十二五”期间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每年新增2亿元;每年设立200亿元以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专项贷款;对当年企业新增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万元的,按3—5%给予一次性奖励;对龙头企业堪培拉出口额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的,给予出口额1%的奖励;对种植养殖龙头企业执行农业生产用电,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执行大工业用电优惠政策。就省的扶持政策,下一步重点是在抓好落实的基础上再予以完善。同时,鉴于中央财政对龙头企业的投入扶持力度不大,建议大幅度增加扶持资金。
——围绕科技进步强化扶持政策。一是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条件建设和队伍建设;二是加大对农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支持;三是加大对农业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和奖励力度;四是要继续完善农业良种补贴政策,包括扩大补贴范围(当前应尽快扩大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完善实施方式(要确保良种得到应用);五是要对重大增产、增效、节本、减灾技术(如无公害生产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循环农业
— 10 — 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覆膜种植技术等)的推广应用给予专项补贴补助。
——围绕规模化生产强化政策措施。一是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助和奖励力度;二是对流转土地发展间作套种和进行冬农产品开发的,对生产者给予流转专项补贴;三是建议在继续加大对生猪规模养殖扶持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对牛、羊、家禽和水产品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
——围绕标准化生产强化政策措施。一是按照对国际接轨的要求加大对标准制修订的支持;二是加快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执法体系;三是加大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的实施规模;四是加大对发展品牌农业的奖励支持。
——围绕发展减灾农业强化政策措施。一是对商品猪生产实施低水平的死亡保险和生产成本保险;二是对蔬菜生产实施生产成本保险;三是对甘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实施保险补贴;四是加大对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支持。
——围绕发展外向型农业强化扶持政策。一是加大对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的支持,其中对经过出口基地备案的给予奖励;二是对国内企业到境外建立粮食、天然橡胶、甘蔗等国内紧缺产品生产基地的,给予良种、保险、农机购置等补贴。
——提高中央对特殊地区的有关补贴补助标准。在农机购置补贴、农村沼气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等方面,中央应
— 11 — 当提高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补助标准。建议将我省3个藏区县、5个国家级革命老区县和25个边境县的农机购置补贴比例应提高到50%。
第四篇:立足岗位,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立足岗位,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读《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有感
工作之余,有幸拜读了厉以宁教授的《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一书,该书结合厉教授各地实地深入调研的基础,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内容,讨论了土地确权、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民营企业的产权维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镇化等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可以说,本书既是对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的深邃思考,也是以历史与现实相对接的思维。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前瞻性的分析和研究。读了此书,受益匪浅,当前整个钢铁行业面临突围困境和转型升级艰巨任务的形势下,作为钢铁行业的一名基层管理者,我认为应立足自身岗位,不断总结企业管理创新的经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014年是攀钢扭亏增效和转型升级极为关键的一年,石灰石矿作为集团公司惟一拥有优质资源的辅料矿山企业,积极响应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发展非钢产业”的号召。我们需要在企业管理上大胆创新,突破当前钢铁行业“瓶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现就本书观点,结合自身,谈谈企业加强管理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大力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而管理创新又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和保障。没有与时俱进的管理创新,其他创新就无从谈起。虽然每个企业的客观实际不尽相同,但管理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适应市场变化。基层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就是业务改善、管理提升。采矿车间作为石灰石矿主体保产保供单位,面对当前形势,作为基层的管理者,要在管理上下足功夫,严抓执行。今年作为攀钢奋力实现扭亏控亏的关键年,从基层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应从“严、实、快”这三个字上下功夫:一是着眼于“严”。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二是着眼于“实”。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三是着眼于“快”。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使得企业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二、高度重视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基层管理精细化水平。精细化管理使现代企业管理由经验型、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能有效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对于企业进一步强化管理基础,提高基层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短期内难以好转,压力仍在加大,鞍钢当前处于困难时期,只有坚持加强管理创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推动企业扭亏增效。石灰石矿采矿车间,面对石灰石、白云石两采场分散、战线长,石灰石块矿、白云石块矿、髙镁灰产品多样、工艺技术流程复杂等实际情况,应以狠抓精细化管理为重点,打好提升运行效率主动仗。我们要结合生产实际,对生产工艺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目标细化,过程细化,善于对采场穿孔、爆破、出矿、髙镁灰焙烧等各个目标构成要素和单元进行深入分析,大到采场爆区的生产布局、焙烧参数调整,小到一个炮孔超深的确定,进行详细指标细化,明确某一个生产指标要达到什么程度,某一个时间节点应达到什么进度,掌握实现全年生产目标的重点环节,进一步理清思路,分清主次,为决策部署提供依据,有效提高生产。同时,针对当前基层普遍存在的产量、质量、等待时间、运输、库存、以及忽视员工创造力等细微环节造成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总结,制定详细的措施,严格进行监督和管控,控制浪费,并逐渐消除浪费,一项一项明确,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整个生产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益生产,从而最终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三、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战略,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
质量管理与实施品牌战略是当今市场经济竞争的产物,当今钢铁企业“百家争鸣”,我们要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指导思想,创造高品质、高市场占有率、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而质量经营战略的基础是质量管理,拥有市场占有率的重点则是靠创造品牌产品。从整体的经济发展看,以名牌产品的经济实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是当代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就是推动企业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过程。质量和品牌体现着企业的素质,企业创出的名牌产品,则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石灰石矿是当前拥有优质资源的辅料矿山企业,我们要想在逆境中求得发展,在竞争中获得生存,我们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将我们的产品质量做精、做强,加强产品质量的过程管理,从采场的穿孔爆破、矿石的焙烧以及进一步深加工各个环节抓实、抓紧,将我们的髙镁灰、生石灰质量做到行业领先水平,满足用户的质量需求,在市场上确定一定质量地位,进而在市场上立于长远不败之地。
读完厉教授的《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意犹未尽。当前的钢铁企业也面临相应的转型升级,要在转型中得到提升,在转型中不被淘汰,我们作为企业的一员,不论我们从事何种岗位,何种职务,我们只有在掌握中国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本职岗位,不断的进行创新,大胆地创新,积极主动的为企业献计献策,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优势,只要我们“人人为企业尽一份力,企业就能前进一大步”,相信我们一定能为企业转型、攻坚克难、突围困境增砖添瓦。
第五篇:如何推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谈转型促发展
产业转型与升级是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经济转轨过程。面对新形势,我省提出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下大力解决工业发展不快、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文安县民营企业发展早,群体规模大,是河北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经过初期高速发展后,企业布局散、单体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日益凸现,如何顺应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加快转型步伐,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下面,结合工作实践,从八个方面谈一下浅显的认识。
第一,由“散”转“聚”,促产业聚集。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企业布局分散、无序,造成土地、电力、水利等要素资源的极大浪费,功能配套难、资源共享难、环境治理难。因此,引导产业由分散转向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聚集效应是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要切实加大园区建设力度,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多元化投入,打造优良的聚集平台。要加强扶持,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聚集发展的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把好产业、土地、环保关口,吸引企业到园区投资兴业,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
第二,由“低”转“高”,促产业提升。县域一般产业单、层次低、链条短、成长性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以**为例,***是首屈一指的主导产业,全县各类生产加工企业达3000多家,但产品多为雷同,粗加工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少。产业层次低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推进传统产业“低转高”,加快产业改造提升,已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由“内”转“外”,促对外开放。我省县域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外向度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域外项目引进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加快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管理方式创新和发展理念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内”转“外”,就是要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树立开放的“主动性、责任感”,调动全社会力量,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招商引资机制,引进开放的理念、先进的机制、优势的资本,加快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全面对接。
第四,由“粗”转“精”,促精细化管理。众多民营企业仍停留在家族式经营、家长式管理模式,经营理念陈旧,管理粗放,效率低下,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要积极引导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逐步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快淘汰落后工艺与设备,加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引进开发,产品由低端制品向高、精、尖产品转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五,由“乱”转“治”,促规范发展。由于早期缺乏规划意识,没有科学化的产业规划作引导,导致了企业星罗密布,零乱无序。因此,产业转型升级要强化规划的引领,科学地确定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方向,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做到产业功能完整,布局配套,协调发展,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与执法的刚性,项目立项、建设要严格按产业、环保、土地、安全等政策,按程序履行到位,坚决杜绝乱开“绿灯”的行为,对出现的违法违规企业,依法及时予以纠正、处罚,实现产业规范化发展。
第六,由“小”转“大”,促规模化发展。***现有民营企业数量已达10000余家。但大型、龙头企业屈指可数。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约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千分之六。规模性企业数量连续多年变化不明显,规模性企业成长缓慢。全县生产单体规模小、整体规模不大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小转大”就是以产业优化升级为方向,以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为重点,实施“抑小、提中、扶大”,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带动大发展,促进工业实现规模发展、集中发展,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第七,由“旧”转“新”,促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培育和引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LED、防盗门、电动自行车、汽车零部件等高科技项目陆续落地。但总体
看来主体工业仍由传统产业支撑。因此,必须坚持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抓手,以完善产业链为着力点,高水平、高质量地谋划“旧”转“新”。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推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八,由“污”转“净”,促清洁生产。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企业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与环境资源保护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部分区域水、土壤、空气等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党的**大提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省委、省政府也正在开展“两个环境”建设。在今后发展中,要坚持以战略转型、结构调整为中心,提高“绿色门槛”,完善监管机制,扎实推进绿色转型,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