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网站首页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这一到了周末就是感觉精力十足呢,怎么都不想睡而到了周一上班时却只想睡觉,真是搞不懂呢,偶然在网上阅读了鲁迅先生在一九一九年十月写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原载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6卷6号),现在去读这篇80多年前的文章,虽然内容有点过时,但思想仍觉得很超前,十分敬佩鲁迅先生,他对这个男人必经的阶段分析独到,也告诉了我生命的意义、爱情的价值、人生的责任。突然想写点什么在博客上。
回看现在,“丁克”一词似乎在流行中,但它注定难成主流,因为这一源自享乐或者说是逃避责任的想法如果真的成主流,人类也就灭亡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是否就为“家”?其实这倒未必,同居也好,结婚也好,甚至是婚外情也好,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并非是一个完整的家,虽然电视里经常吹嘘二人世界是如何的浪漫,单纯的爱情是如何令人羡慕,但如果两个人只是简单地生活在一起,过着“丁克”的生活,我想这爱情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有时候,男人在慨叹现代女性的爱慕虚荣,必须有房、有车、有存款才能结婚。其实,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女人们都是爱慕虚荣的,恰好是这一点,说明了女人天生的责任心比男人大,女人有时候是出于母性去考虑这些实在的问题,她们当然也想要漂亮的衣服、舒适的房子、浪漫的烛光晚餐,但更多的时候是出于一种选择的本能,她们需要一个优秀的男人去组织家庭,保证生活再去繁衍后代。女人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注定会比男人痛苦,因为她们考虑的问题远比男人想的繁琐而复杂,同时又要承担身边的很多人强加给的压力,虽然女人通常都是外表柔弱,但我一直认为女人比男人的心理素质好,女人这种天生的母性决定了母亲通常都会比父亲更称职。
或许在恋爱中,大多数男人都没有考虑过,以后自己必然会成为一个父亲,甚至有很多人心里是„„
随机推荐
·鲁迅《呐喊》 读后感
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描写鲁迅的文章(不要读后感)
搜集碑帖、拓片有几千种。怀着无比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鲁迅博物馆。有许多人都来参观鲁迅博物馆,可见,虽然鲁迅先生早已过世,但现今的人们还是那样爱戴他、敬仰他。我们坐在博物馆干净的地上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仿佛要把我带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封建社。
·鲁迅文章教学的几点感想
他对世人说的一些话,难懂的或难以一下子领会的,还真是不少,陈丹青先生在“鲁迅与死亡”一文中提到的先生的遗言“谁他们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谈了好些自己的理解,及诸人对先生的不理解,先生之意深由此可见一斑),那就看难在哪里。
相关阅读·鲁迅《呐喊》 读后感 ·描写鲁迅的文章(不要读后感)·鲁迅文章教学的几点感想 ·父亲是最优秀的广告人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 推荐文章·李倩玲: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
·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进口门窗五金配件的英文翻译本站简介 ┊ About Us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English Version ┊ 会员注册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 甘肃在线 版权所有
第二篇:我们怎样做父亲读后感 (定稿)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当前社会背景下,教育体制及学校管理不尽完善,道德的缺失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教育问题,这一代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如何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如何让孩子即成人又成才,是摆在每位家长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位家长的迫切希望,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很多问题,很多困惑,不知如何是好,不知用怎样的方法化解,我们怎样做父亲读后感。其实,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意识是重点,家庭教育是关键!
天边那颗启明星的系列博文《我们怎样做父亲》,教你如何从小培养孩子习惯养成,如何面对教科文卫孩子时的困惑,如何让孩子自尊、自强、自爱,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和抗挫折能力,如何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方面。只有孩子具备健康的心理,优良的品质和超强的能力,将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我们怎样做父亲》是每个为人父,为人母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明星结合亲身经历,具体事例,对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方式方法,对于家长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明星都能够掰开揉碎说个明白。
从他的博文可以看得出,星有智慧,有才华,有热情,有责任心,有毅力,明星做父亲很称职,他提出了《父亲应当具备的十大基本素质》,他能够从方方面面想到并做到对孩子的教育,他对儿子的教育是成功的,这在《我与儿子的一段聊天记录》及明星儿子的博文中可以看得出!
作为母亲,我自始至终的伴随着明星博文的刊出,逐篇的咀嚼、体会、思考,读后感《我们怎样做父亲读后感》。对明星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比较赞同,与《 我们怎样做父亲》有相见恨晚之感!《 我们怎样做父亲》立意高远、说理透彻、举例充分,可读性强,关键是从细节和点滴入手,合情合理,具体详尽,适合对大多数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此篇填补了当今社会背景下独生子女教育的空白,是不可多得的家教经典。
在此建议每位为人父为人母者,每位与教育孩子有关的家长、老人,包括能够阅读的孩子,能够学习《 我们怎样做父亲》。并从中有所感触,有所醒悟,有所借鉴,从中体会精妙的教育智慧和技巧。帮助大家解决许多在子女教育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更希望孩子们从中学会怎么做人。
当然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很多,每位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所处的环境和具备的条件各异,每个孩子也有独自的个性差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能提练出比较好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但能够全面系统的,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强调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和习惯养成,明星算是破天荒,愿大家能从中体会点什么,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只要有所收获,就算是成功的!
读明星的系列文章《 我们怎样做父亲》,感受颇多,当然,这些方式方法不是对每个孩子都适用,希望家长朋友能够从中吸取精华,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和性格,摸索到更好的教育方法,希望明星的文章能够造福更多的孩子,更希望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长,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最后,感谢明星的辛勤劳动,感谢明星的良苦用心,感谢明星的无私奉献。
第三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鲁迅关于父子关系的论述,思考“我和父亲”的命题。
2、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鲁迅有关青年的观点,感受鲁迅“肩住黑暗的闸门”的形象,体会鲁迅的精神。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中国的传统从来只讨论“我们怎样做子女”,即小辈如何服从长辈;五四那一代人却要讨论“我们怎样做父亲”。那么,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怎么讨论这个问题的?我们一起来看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二、总体感知文章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文字,文章标题就是论题,针对这一论题,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请速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看全文分为几大部分? 明确:①中心论点在文章第五节;
②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4节):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第二部分(5~28节):现在怎样做父亲。
三、解读文章第一部分
1、鲁迅本意研究怎样改革家庭,怎么改为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话题的呢? 改革家庭首先在改革父权。
2、文章在这儿摆出了哪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
“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父为子纲的背后是一个“权力”关系,这就抓住了要害。)
鲁迅提出:“祖父子孙,本来各各都只是生命桥梁的一级,决不是固定不易的”(——正是这样的“中间物”意识,构成了下面鲁迅立论的基础。)总结:从第一部分来看,父权问题的核心在如何看待父亲的地位,如何正确对待子女的解放。(下文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切入的。)
四、解读文章第二部分
1、齐读文章第五节。
2、在文章第6~12节中,鲁迅依据第5节的道理,认为父母要纠正哪几种错误意识? 精读后明确:
①父母创造保存新生命只是充当了人类生命链条中的一个“过付的经手人”,所以父母要纠正生出子女便“有恩”的意识。
②为子女发展进化计,父母应纠正“幼者”应为“长者”牺牲的意识,对子女应该核减权利,加多义务。
③自然界、欧美家庭和“心思纯白”的中国人都践行着父母对子女的“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所以父母要纠正“责望”子女“报偿”的意识。
3、在文章第13~18节中,鲁迅针对以上的几种错误意识,倡导了一种无私的爱,这种无私的爱有哪几层要义?
①爱的第一义是父母检点自己,给子女一个健康的生理精神的遗传; ②爱的第二义是父母教育子女,使子女超越父母;
③爱的第三义是父母解放子女,使子女“成一个独立的人”。
4、文章第19~23节中,鲁迅设想了“解放子女”可能带来的哪几种“怕”的意识?他给出了怎样的去除的方法? ①去除怕“一无所有、无聊之极”的方法是:父母有“独立的本领和精神”、“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
②去除怕“父子疏离”的方法是:用“爱力”“钩连”父子。
③去除怕“长者要吃苦”的方法是:亲子“相爱互助”,父母“预备”生活能力。④去除怕“子女要吃苦”的方法是:“改良社会”,改造使子女适应社会的教育方法。
5、文章最后,鲁迅针对“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的”问题发出了怎样的呼吁?
觉醒的父母,应该以“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精神,“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五、作业
作为后来者,面对这样的“肩住了黑暗的闸门”的前辈,你有什么感觉和感想?
第四篇:我们怎样做父亲读后感
[我们怎样做父亲读后感]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当前社会背景下,教育体制及学校管理不尽完善,道德的缺失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教育问题,这一代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如何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如何让孩子即成人又成才,是摆在每位家长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位家长的迫切希望,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很多问题,很多困惑,不知如何是好,不知用怎样的方法化解,我们怎样做父亲读后感。其实,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意识是重点,家庭教育是关键!
天边那颗启明星的系列博文《我们怎样做父亲》,教你如何从小培养孩子习惯养成,如何面对教科文卫孩子时的困惑,如何让孩子自尊、自强、自爱,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和抗挫折能力,如何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方面。只有孩子具备健康的心理,优良的品质和超强的能力,将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我们怎样做父亲》是每个为人父,为人母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明星结合亲身经历,具体事例,对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方式方法,对于家长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明星都能够掰开揉碎说个明白。
从他的博文可以看出,明星有智慧,有才华,有热情,有责任心,有毅力,明星做父亲很称职,他提出了《父亲应当具备的十大基本素质》,他能够从方方面面想到并做到对孩子的教育,他对儿子的教育是成功的,这在《我与儿子的一段聊天记录》及明星儿子的博文中可以看得出!
作为母亲,我自始至终的伴随着明星博文的刊出,逐篇的咀嚼、体会、思考,读后感《我们怎样做父亲读后感》。对明星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比较赞同,与《 我们怎样做父亲》有相见恨晚之感!《 我们怎样做父亲》立意高远、说理透彻、举例充分,可读性强,关键是从细节和点滴入手,合情合理,具体详尽,适合对大多数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此篇填补了当今社会背景下独生子女教育的空白,是不可多得的家教经典。
在此建议每位为人父为人母者,每位与教育孩子有关的家长、老人,包括能够阅读的孩子,能够学习《 我们怎样做父亲》。并从中有所感触,有所醒悟,有所借鉴,从中体会精妙的教育智慧和技巧。帮助大家解决许多在子女教育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更希望孩子们从中学会怎么做人。
当然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很多,每位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所处的环境和具备的条件各异,每个孩子也有独自的个性差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能提练出比较好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但能够全面系统的,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强调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和习惯养成,明星算是破天荒,愿大家能从中体会点什么,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只要有所收获,就算是成功的!
读明星的系列文章《 我们怎样做父亲》,感受颇多,当然,这些方式方法不是对每个孩子都适用,希望家长朋友能够从中吸取精华,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和性格,摸索到更好的教育方法,希望明星的文章能够造福更多的孩子,更希望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长,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最后,感谢明星的辛勤劳动,感谢明星的良苦用心,感谢明星的无私奉献。
第五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艺术
我们现在怎样做班主任
文/袁方正
德乃做人之本。但丁说过:道德常常可以增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汉代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蔡元培讲:“怎么叫做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的榜样。”陶行知说:“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教书育人,古往今来,无可置疑。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主要内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然后才能谈得上教育。其次,宽容、有爱心、和蔼、幽默、知识丰富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所必须具备的。
然而,我们的很多班主任所思所言所行,却或南辕北辙,或大相径庭,或相差甚远。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
没有好的心理素质,什么事也做不好,而没有健康的人格,学历再高、学识再高,都难以成为真正的优秀人才。我们认为,做为班主任,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辩证地分析自己。看到自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尊重并忠实于自己真善美的观念,对自己负责任。做自己的主人,有战胜自己假恶丑的能力。
2、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任。从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中,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
3、尊重集体,对集体负责任。时刻想到自己既是集体的一个成员,也是集体的主人,决不能对集体抱冷漠、无所谓的态度。越是以集体主人的身份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个人的潜越能得到发挥,个人能力增长也越快。
4、充满信心。即使失败一千次,也坚信下一次的努力会走向成功。
5、意志坚强。有经受失败、打击、挫折、逆境的心理准备,真的遇到失败、打击、挫折、逆境能不退缩、不屈服,将此看作磨练自己的机会。
6、胸怀开阔。不陷入鸡毛蒜皮的斤斤计较之中。有吃亏思想,有容人之量。
7、除关注学校生活、教科书学习外,对社会、对世界的问题有较广泛的兴趣。善于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的广泛信息海洋中,搜集有助于自己的学习的材料和有助于自己勇往直前的信息,克服“第十名”现象,即中小学十名左右的学生将来可能是最优秀的,而非尖子生。
8、能做实事,有潜心实干的精神。
我们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对集体、国家负责,胸怀开阔、充满信心、意志坚强,有广泛兴趣、潜心实干的一代新人,而非其他,其核心和本质是教会学生做人。
二、培养学生要有理想、有抱负
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班主任应教育学生认同教师采取的教育教学措施,并主动予以配合。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在时间上看得长远些,在空间上想得宽阔些,注目于未来世界和自己的将来,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中小学生,尤其是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渴望成熟、渴望成长,对自己长大之后干什么,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学习中难免有坎坷、挫折。如果目光过于短浅,就会把坎坷曲折看得过难、过重,觉得人生之路过于艰难,过于昏暗,以致在坎坷曲折面前忧虑、烦闷,甚至悲观。倘若能跳出现实,让自己的思维到未来游历一番,想一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人类的明天和工作学习的情形,便觉得坎坷、曲折、磨难,所有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决不能让自己的胸怀像针眼一样狭小,而要千方百计把自己的胸怀开拓成游泳池,开拓成湖泊,开拓成大海,甚至使胸怀比天空更广阔,这样我们才能明确人生的意义。
正确的理想、动机是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上的。学生置身于社会和人群中,其思想、世界观、人生观总受这样或那样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面对现实,班主任用自己正确的认识拨开学生心中的迷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改革形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以此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起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人生信念。
我们不能让阴暗、腐朽的东西来填充自己的心灵世界,要把心灵的摄像机对准真善美,让心中始终充满灿烂的阳光,促使自己乐观地生活、学习和成长。
学生的思想和动机的逐步形成,一靠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二靠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自觉克服消极因素,战胜困难曲折,脚踏实地去追求美好的东西。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努力战胜自我。以转化后进行为例,让后进生找到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长处。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把他们的自信心建立在“长处”这个根据地上,这是班主任育人的重要任务。把注意力集中到学生的闪光点上,努力挖掘它,让它燃得更旺。后进生的心理自卑感重、缺点多,不缺少批评,缺少的是鼓励和肯定,找不到自己的长处。
应使学生坚信自己能够成功,让学生给自己“精神充电”、“精神加油”,使学生认识所犯错误,找准犯错误的思想根源,才能纠正错误言行。
三、多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谈心与观察
管理和教育好学生,必须首先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班主任重要的基本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就么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班主任工作是事务性工作,工作对象是几十名天真活泼的青少年儿童,其各人情况不一样,时间不同,复杂多变,加上班主任还有教学教研等任务,因此,了解学生必须多下功夫、巧下功夫。
谈心,是心灵深处的沟通,能洞察学生的观点、态度和内心活动,摸清他们行为表现的内在原因。与学生谈心,与班干部谈心,与班集体谈心;重大考试前谈心,取得成绩后谈心;班组发生重大事件时谈心,出现偶发事件后谈心;学生有小小思想负担时谈心等等,直接、真实地了解情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疏导而不要堵塞
进行疏导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理服人,不能以势压人;二是运用身边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做榜样,教育受教育者;三是要以表扬、激励为主,指出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看到希望,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学生;四是要密切联系实际,不搞空洞的说教。五是不能主观臆断,妄下结论。
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在和学生谈话时,首先要态度诚恳、亲切,尊重、信任学生。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严格要求是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的具体体现,也就把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落到了实处。若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就是没有尊重学生学习知识的权利。反之,教师只有尊重、信任学生才有可能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为有效地进行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
3、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是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集体观念;通过集体力量,教育和影响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同时抓好个别学生的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贯彻这一点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精心培养坚强的班集体,要使集体有共同的目的、坚强的骨干、严密的纪律、健康的舆论。二是要把学生集体作为一种教育环境,通过它来教育影响每一个学生。三是特别注意抓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优秀学生的积极带头作用会影响一大片,而极少数差生的消极态度,也有较大的破坏能量。所以必须善于抓好两头,带动中间。
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专着《学记》指出:“知其赠。然后能救其也。”这说明,只有深入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卓有成效。谈心,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针对不同情况,有分析式谈心、了解式谈心、鼓励式谈心、安慰式谈心、认错式谈心等等。班主任在工作中应选择恰当的时间,适时的场合,与学生谈心,力争创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使师生间建立浓厚的感情。
观察,是人们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现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方法。它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学生时应做到:
第一,组织开展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为观察提供空间,保证观察的客观性,排除一切主观因素,不带任何成见和偏见。
第二,观察学生坚持全面性和系统性。不但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课外活动、为人处事等等,而且为了观察学生发展的全部过程,可实行长期的跟踪观察。
利用观察了解学生时,要注意给学生以无限爱心,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要坚持不懈,做好记录,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班主任,才有可能成为育人专家。
另外对个别学生可以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深入了解,以全面发展的观点了解学生,抓住重点、特点了解学生,它对于转变差生,培养优等生,纠正班级突出问题,处理偶发事件等有突出作用。
比如,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对后进生要注重多给温暖。而许多班主任过分注重优等生,忽视后进生:对前者关心、表扬多,对后者关心、表扬少;跟前者关系亲密,跟后者关系疏远;对前者态度和蔼,对后者态度凶狠。结果班主任工作越做越难,越难越发火,差生越来越多,班纪越来越差。
班主任工作需要韧性与耐心,转变后进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走捷径只会徒劳无功。要情感到位,方法得当;要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差生就会转化,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而这样的后进生将终身铭记他的班主任。比如2003年的潭添,我接手时,成绩中下,行为极差,老师管不了,政教处给过处分,保卫科经常找,我投入了大量精力,使其思想行为都发生了较大转变,2003年中考成绩632分,达到八中计划内分数线。再比如2001年的祁昊,因某种因素中途到我班的,与老师关系不太好,爱与教师抬杠,搅讲,我以理服人,后来他以696的高分被一中录取。
总之,关心爱护学生是了解学生的基本前提,感情是了解学生的联系纽带,而学生主动向班主任袒露胸臆是了解学生的最佳手段、最高境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劳动与收获是成正比的。班主任应以丰富的知识教育人,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人,以无限的爱心感动人。
四、注重培养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是班集体的组织和领导者,是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和纽带。培养学生干部,不是把他们训练成机器,监督同学们的出勤、劳动、学习等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也不仅是通过他们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联络教师和同学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个性,激发个人的潜能,培养做人的尊严。通过班干部自身的言行,感染其他同学,从而调动整个班集体的活力,使全班同学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班风,营建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团结、活泼、自强奋进的集体。
初中生开始有明确的意识倾向,可塑性强。这时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极大,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以潜移默化之作用,直到影响到他们的一生。良好的教育方法、手段会使他们受益终身。作为班主任,在思想上应有这样的认识:班集体是一个小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园地,是锻炼能力的场所,是施展才华的练兵场,是实现理想的摇篮。在这里必须供给他们足够的空气、水和养料,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智力得到最大的开发,体现其自身价值。
一般来讲,班干部应该是同学中比较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应关心集体,办事认真,作风正派,团结同学,乐于为同学服务。他们的学习成绩要好,能给全班同学起到表率作用,在同学中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
班主任选择学生干部有三条原则:一是组织能力,二是心地善良、胸怀开阔,三是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尤其是班长和学习委员其作用重大,一个日常管理,一个学习楷模。我选班长,学习委员不用选,其他班干部由两位提名,我带的几届学生2000—2003年班长、学习委员分别是陆仲敏(被保送中科大)、赵忠祥,熊婧婧、蔡晨晨(超清华线,被复旦录取),许倩、李源,封媛媛、解磊。四位学习最少都超一中当年计划内分数线23分,其中三位进入当年中考合肥市前十名。
班干部集体的组建要注重发挥强项,形成合力。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爱好和特长以及心理特点,分配他们适宜的工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使他们逐步学会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处理问题、解决矛盾。
五、用名言、格言来激励学生,也约束学生
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段用不同的格言激励学生,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学生的精神世界犹如有明灯照耀其思想道路,将会更加宽广明亮。
如:“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科学+信心+勇气=战无不胜”“成功和失败的最后一名裁判者往往是由毅力充当。”“乐观的人把困难当做帮助自己前进的机会,悲观的人总是在机会中首先看到困难。”“行百里者半九十”……
一个老师,不管你能力有多强,要想几十个个性不
一、生龙活虎的同学管住、管好是不可能的。只有依靠和调动同学们自己的自控、自省力,自己约束自己来激发学生的自觉行为,实现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下实现的。
每个学生的心灵,就像一个完整的世界,无所不有。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献身与利己、进取与保守共生,区别在于量,在于有的像大树,有的像才刚刚萌发出的小芽。
我们的班主任,必须坚信每位学生都至少有两个自我在内心深处并存,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后进生心灵深处藏着的先进自我,发现了就把它请出来,研究它受压抑的原因,帮助它成长起来,健壮起来。
班主任这样看问题,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才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体魄健全的人。这样看问题就会发现,即使在那些有过劣迹的学生心灵中也不是缺少真善美,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发现真善美的眼光和扶持真善美的能力。
班主任这样看问题,就会想出办法,让学生利用自身的无私、聪明、自信、要强去批评、教育、监督、约束自己那自私、愚昧、自卑、松懈的一面。
六、多与家长沟通
家庭、学校、社会是教育子女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基本环境,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意义重大,决不能低估它所产生的影响。作为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教育者——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理应与学生家长主动沟通,使学校、家庭紧密配合,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对学生的教育校内校外一个样,只有坚持这样做,对学生的成长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与家长沟通的途径有:召开家长会、家访、建立学校家庭联系手册、电话联系等。我带的几届学生只有初三一年,但家长100%单独沟通过,50%以上家访过。
现在学生家长,一方面因望子成龙心切而派生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则把家庭溺爱方式向外界延伸,这种心态,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应引导家长有正确的认识,即增强家长的抗挫折意识和能力。要知道,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人生道路上有挫折,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既然挫折没办法避免,那就只有增强抗挫折的能力。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生命的荣耀并不在于永不跌倒,而在于跌倒了能顽强地站起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孩子认识到,抗挫折能力的强弱,决定人一生成就的大小。所有为人类做出大贡献的伟人,都经历过无数次挫折,都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
其次,把考试失利这一挫折当成机遇,当成增长自己能力的机遇。
第三,在挫折面前,要满怀必胜的信心。面对挫折,决不退缩,决不半途而废,而应该千方百计去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四,在生活、学习中,都要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长别替他(她)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克服困难中增长能力。
第五,早上或晚间,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习惯。通过锻炼等活动磨炼孩子的意志,有利于增强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交好朋友;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有声的言教,二是无声的身教。言教固然重要,但一定意义上说,身教的意义更大。可以说一次身教的效果远大于十次言教的效果。
许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对孩子放声吼叫,大声训斥,徒劳无益。原因在于大声训斥的时候,家长更多展示的是一种家长的尊严、威严,有一种居高临下、君临天下的味道,没有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更没有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一种心的交换。
而轻声细语地批评、嘱咐的时候,更多的是把孩子的利益放在了受尊重的位置上,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当家长的心与孩子的心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位置上,当然孩子容易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随之而产生的是对家长由衷的爱。
俗话说:“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孩子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由于我们批评方式不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可是得不偿失的。现代家庭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家长一厢情愿,本着良好的动机却收到消极的后果。
世界上最希望一个人有作为,最真心愿让一个人超过自己的,除了他的新生父母之外,就是他的老师了。
当老师的,即使是水平不高的老师,也都真心诚意地盼望自己的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做梦都想着自己的学生们进步了,成绩提高了,个个成才了。老师盼望每个孩子都好的心情与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
班主任应经常和家长主动沟通。沟通的目的,一是交换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二是商量教育的办法。有些老师不注意与家长沟通,在未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下,偏听偏信,对学生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看法,甚至指责、打骂学生,这些做法,对孩子的教育将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孩子在校犯了错误,班主任老师能处理的就处理,不要动不动就请学生家长到校。必要时可通过电话联系,把情况客观真实地反映给家长,共同教育孩子。
家长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坚决站在老师一边的,都是为了他好的。有时家长挑剔,甚至指责老师,老师要耐心解释,双方共同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分析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并想出改正错误的办法。家长和老师形成互助的关系,就一定能共同把孩子教育成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学生。
比:如孩子成绩考差了,除了老师、家长要正确认识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分数,设法减轻孩子的苦恼和不安。老师、家长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首先,给孩子卸掉包袱。别说一次考试不好,退一万步讲,读书时每次考试都不好的人,只要自强不息,乐观进取,将来也能大有作为。给孩子讲爱迪生(被老师视为弱智)、爱因斯坦(考不上大学而复读)等科学家成才的故事,激励孩子充满自信心。
第二,帮助孩子找到优势,找到擅长的学科,找到长处,孩子才有立脚之地,才有前进的基础。
第三,帮孩子找到考得差的学科中学得好的部分,先使孩子喜欢上“自己不喜欢的学科”中的某一部分。
第四,帮助孩子分析丢分原因。
第五,帮助孩子制定提高分数的具体措施。
只要家长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分数,孩子就会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把脑力真正用到有用的地方,用到提高分数上,家长也免除了因埋怨训斥孩子而产生的苦恼。孩子会因家长给他分忧解愁,而觉得家长很有水平,而更爱家长。
七、恰如其分地处理偶发事件
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谁都可能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偶发事件。能否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关系着本堂课的教学是否成功,唯系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与威望怎样。也就是说,处理偶发事件,是一门艺术。班主任首先得转变自我的观念,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偶发事件,一般是差生所为。他们丧失学习兴趣,缺乏自信,甚至与教师唱对台戏。然而,他们也有人格,也有自尊,只是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尊,树立自信。他们和优生相比,为了不让自己“掉价”,改换一种方式,向人们显示自己的存在、气质和意志。班主任要冷静处理,要用各种方法去处理,因势利导,才能尽可能的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把偶发事件的害处降到最低限度。
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要解放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这是处理好偶发事件的思想前提。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
只有在班主任老师转变了观念,超越了自我,才不会因偶发事件的出现,便气不打一处来,动辄训斥处罚,甚至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到学生身上。静观其变,循循善诱,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超越自我,主动改正错误,并积极配合老师教育,推动班风的良性转变,偶发事件就会大大减少。这样,师生之间和睦相处,成为永远的朋友,班主任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而不会手足无措。
以上主要涉及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路,以及处理班主任与班级学生、与家长的方式方法。此外,做为班主任还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班主任与各课任老师(注意协调);课任老师之间(注意协调);课任老师与学生之间(讲究和谐);学生之间(讲究和谐);而这其中任何一方面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优劣,影响到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应给予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