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科复习总结--生殖系统解剖和系统生理
妇产科学是为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及生育调控的专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和计划生育。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
骨盆的分界:以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假骨盆和真骨盆。真骨盆特点:宽而浅、前浅后深。
外阴,前面为耻骨联合,后面以会阴为界。
内生殖器: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阴道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后壁长10-12cm。前壁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与直肠贴近。
子宫:
1、形态为倒置梨形,上宽下窄,分子宫体及子宫颈两部分。子宫峡部约1cm,上端—解剖学内口,下端—组织学内口。
2、(1)子宫内膜:受性激素影响,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基底层无周期改变。
(2)子宫肌层:0.8cm厚,外纵内环中交织,产后宫缩时血管收缩,有效止血。
(3)子宫浆膜层:脏层腹膜。有膀胱子宫返折腹膜,直肠子宫陷凹。
(4)子宫颈:粘膜上皮细胞高柱状,腺体分泌粘液,临床意义—判断排卵。阴道部为鳞状上皮覆盖,鳞柱交界是宫颈癌好发部位。涂片可早期发现病变。
3、位置
子宫韧带(4对):
(1)圆韧带(round ligament):12-14cm,使宫底保持前倾。
(2)阔韧带(broad ligament):翼形的腹膜皱襞,外端延伸至盆壁,称骨盆漏斗韧带(含卵巢动静脉),内侧为卵巢固有韧带,两侧为宫旁组织,富含血管、神经、淋巴。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
(3)主韧带(cardinal ligament):横行于宫颈与盆壁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4)宫骶韧带(utero-sacral ligament):将宫颈向后上牵引,保持前倾。
由于这些韧带及盆底肌、筋膜的支托作用,使子宫呈前倾前屈位置。
输卵管:为精卵相遇的场所;分4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管壁分为:浆膜层、肌层(内环外纵,可逆蠕动运送受精卵)、粘膜层(高柱状上皮,纤毛可摆动)。
卵巢:产生卵子及性激素的性腺,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
动脉:
1.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
2.子宫动脉:于宫颈内口2cm处,横跨输尿管达子宫侧缘。
3.阴道动脉: 4.阴部内动脉:
淋巴:
1.外生殖器淋巴:分腹股沟深、浅淋巴结2 组。2.盆腔淋巴:3 组。
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髂总组成。
骶前淋巴组
腰淋巴组 神经:
1.外生殖器由阴部神经支配。
2.内生殖器: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骨盆底:
(一)外层:含会阴浅筋膜、3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及肛门外括约肌。
(二)中层:即泌尿生殖膈,其间有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
(三)内层:即盆膈,由肛提肌及筋膜组成。有加强盆底托力及加强肛门与阴道括约肌的作用。
临近器官:
1.尿道(urethra):短而直,接近阴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2.膀胱(urinary bladder):妇科检查及手术前必须排空膀胱。
3.输尿管(ureter):下行至宫颈外侧2cm处,与子宫动脉交叉绕行入膀胱。行子宫切除术结扎子宫动脉时,应避免损伤输尿管。
4.直肠(rectum):妇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避免损伤肛管、直肠。
5.阑尾(vermiform appendix):妊娠期可向上外方移位,妇女患阑尾炎时也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断。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一生的阶段分期:
(1)胎儿期:
(2)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3)儿童期:4周-12岁(4)青春期:WHO规定为10-19岁,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时期。(月经初潮,是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5)性成熟期:18岁开始,持续30年。
(6)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40岁左右,经时1-2年,长至10余年。
(7)绝经后期:60岁以后称为老年期
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期为围绝经期。10 %-30%妇女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
月经的定义(mensturation):随卵巢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月经血的特征:不凝固、暗红色、含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出血的第一天至下次月经第一天为一个月经周期。21-35日,平均28天。每次月经持续时间为经期,2-7天,多为3-5天。月经正常为30-50ml,超过80ml为多。
卵巢的功能:
1、排卵—生殖功能,2、分泌女性激素—内分泌功能 卵泡生长阶段: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
自月经第一日至卵泡发育成熟,称为卵泡期,10-14天。
排卵: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7-8日为成熟黄体,排卵后9-10天退化,寿命14天,形成白体。
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
卵巢甾体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雌激素:排卵前第一高峰,排卵后7-8日第二高峰(较平坦),月经前水平最低。(2)孕激素:排卵后开始增加,排卵后7-8日达黄体成熟时最高峰,以后下降,月经时回复至排卵前水平。(有升温作用,是排卵的重要指标)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内膜分功能层及基底层,功能层又分海绵层及致密层, 其组织学的周期性变化分3期:
1.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在雌激素影响下,内膜很快修复,从薄到厚,间质致密、水肿,腺体数增多、增长、弯曲,至增生晚期内膜可达2-3mm,高低不平呈波浪形。
2.分泌期: 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分泌雌、孕激素,腺体更长、屈曲,出现核下空泡;间质水肿、疏松加剧,晚期可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螺旋小动脉增生、卷曲,并超出内膜厚度。此期内膜可厚达10mm。
3.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天。体内雌激素水平更低,无孕激素存在。内膜血循环障碍,组织变性、坏死、出血。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形成月经血。
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
排卵前,随E 水平不断增高,宫颈粘液分泌量逐渐增多,变为稀薄而透明,似蛋清,在排卵期达高峰,延展性较强,可拉成细丝达10 cm以上。在月经第6~7天涂片检查,干燥后可见羊齿状结晶,排卵前最典型。
排卵后,受P 影响,粘液量渐少,质地粘稠而混浊,延展性变差,拉丝时易断裂,涂片检查,结晶模糊,可见成排的椭圆体。
月经周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
第二篇: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教案07.12
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授课时间:2008.年2月 26 日 课程名称
妇产科护理学
年级
05
专业、层次
护理本科
授课教师
黄亦武
职称
副主任护师
课型(大、小)
理论大课
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与要求:识记
识记:
1、女性骨盆的形态、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标志。
2、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内生殖器的功能。
理解:
1、女性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淋巴及神经分布。
2、女性盆底的解剖。
运用:
1、能讲述女性骨盆的组成、分界及各平面径线与分娩的关系。
2、熟习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3、简单介绍盆腔血液供应、淋巴及神经分布。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病例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手段:CAI课件、黑板。
一、外生殖器、内生殖器
(一)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详细讲授
10分钟
(二)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详细讲授
30分钟
二、邻近器官、血管、淋巴及神经、骨盆、骨盆底
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一般讲授
5分钟 血管、淋巴及神经一般讲授
15分钟 骨盆及骨盆底一般讲授
15分钟
小结、布置思考题
5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的结构及功能 难点:血管、淋巴及神经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介绍新课,介绍课时目标
外生殖器定义: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包括: 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1.前庭球
2.前庭大腺
3.尿道口
4.阴道口及处女膜
内生殖器定义:内生殖器是指女性生殖器的内藏部分,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两者又被称为附件。
(一)阴道:
作用: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胎儿娩出通道。
(二)子宫
作用: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受孕后,为晚期囊胚着床、发育、成长的部位;分娩时,子宫收缩可使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
1.大小:长约7-8cm,宽约4-5cm,厚约2-3cm。
2.容积:宫腔容量约为5ml。
3.重量:50g
组织结构:
1.子宫内膜:包括基底层(无周期性变化)和功能层(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形成月经)。
2.子宫肌层
3.子宫浆膜层 子宫韧带
1.圆韧带:使子宫保持前倾位置。
2.阔韧带:使子宫保持其盆腔中央位置。3.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
4.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
(三)输卵管
长约8-14cm,自内向外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作用:“拾卵”作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部位。
(四)卵巢
作用:产生卵子,分泌性激素。
大小:约4cm×3cm×1cm,重约5-6g。
CIA手段 简图
★--重点☆――难点 10分钟 一般讲述 30分钟 ★重点讲述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邻近器官
(一)尿道:阴道前、耻骨联合后
(二)膀胱:子宫和耻骨联合之间
(三)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
(四)直肠:肛门外括约肌为骨盆底浅层肌肉的一部分。
(五)阑尾:位置随妊娠月份的增加而移位。血管、淋巴及神经 血管
动脉: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阴部内动脉 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二)淋巴
腹股沟浅淋巴结:
上组:沿腹股沟韧带排列,收纳外生殖器、会阴、阴道下段及肛门部的淋巴。下组:位于大隐静脉末端周围,收纳会阴及下肢的淋巴。
(三)神经 阴部神经:系躯体神经,在坐骨结节内侧下方分为三支,分布于肛门、阴蒂、阴唇和会阴部。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
1.骨盆的骨骼:骶骨(一块)尾骨(一块)左右两块髋骨
2.骨盆的关节
3.骨盆的韧带 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骶棘韧带 骶尾关节骶结节韧带
(二)骨盆的分界
分界线:以耻骨联合上缘、骶岬上缘、两侧髂耻线为界,将骨盆分成上、下两部分,即假骨盆、真骨盆。
骨盆的标记:骶岬、坐骨棘、耻骨弓
(三)骨盆的类型
1.女性型
2.男性型
3.类人猿型
4.扁平型
CIA手段 视图 视图 CIA手段 视图 实物
5分钟 10分钟 ☆
20分钟 ★重点讲述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骨盆底 会阴浅筋膜
(一)外层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各一对)肛门外括约肌
(二)中层
上筋膜、下筋膜、肌肉(一对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
(三)内层 肛提肌(一对)、筋膜 小结、布置思考题
CIA手段 视图
5分钟
小 结
小结讲授内容,强调本章主要是学习女性骨盆的形态、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标志。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内生殖器的功能。
复习思考题、作业 题
本章思考题:
试说出骨盆各平面的形态及界限.妇女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泡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黄体退化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增生-分泌期-月经期
下 次 课 预习要 点
受精与着床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 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 妊娠诊断产科检查方法
实 施 情 况 及 分 析
第三篇:畜禽解剖生理(论文)
《畜禽解剖生理》实习实训有效课堂的探究
保靖县职业中专学校白绪珍
解剖实习实训课堂是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实训有效课堂是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实效性课堂。重在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同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专业理论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及时通过实践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下面是自己在探究《畜禽解剖生理》实习实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感想。
一、开展实习实训课的措施及成效
(一)开展实习实训课的措施
1、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和内容。应与学科实习实训具有同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整合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畜禽解剖生理》专业理论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专业实习。实习动物主要是鸡、鸭、猪和羊解剖;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畜禽的肌肉、骨骼、呼吸、消化、泌尿生殖、视听等器官;比较胃、肠、肺脏、肾脏、卵巢、输卵管与家禽的差异。
2、充分的实习准备工作。教师作好实习前的指导工作,明确角色转换的诸多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3、强有力的实习过程管理。一方面,作为在校学生,要接受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管理;另一方面,在实习场所或实习单位,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实习活动加以必要的指导,并及时发现问题,在学生生产性实习期间,指定了专业指导教师。另外,还应强调实习期间学生的自我管理,相互督促。
4、实习成绩的评定。为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实习效果,学校对实习学生的成绩评定分为三部分:一是实习结束时,由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和互评。二是由实习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对学生的评定。三是由专业组教师组织专业技能测评。最后,由实习工作组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生产期间表现评定、专业教师评定、学生个人评定和互评,分三个等次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形成书面的实习鉴定表存入学生学籍档案。
(二)取得的成效
1、运用和检验专业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实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已经掌握的教学成果联系实践来检验教学情况。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为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完善专业教学。
2、了解和熟悉畜牧兽医专业实习实训内容的有效办法。对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走入社会市场。故本专业在综合实习的安排上侧重动手操作,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实际的畜牧兽医专业生产实况,熟悉养殖对象的生理结构,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3、学生专业知识积累的有效过程。一方面,在单调无味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的专业实习实训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理论学习之后,组织专业实习实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促进专业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师生对实习实训课的认识不高、态度不端正。农科类专业普遍不受宠,学生和学学家长认为选择农科专业无出息,教师因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激情不高涨,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专业“无用论”和教师消极思想成为专业教学的最大障碍。当前,农科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前两年享受国家全免学费、国家生活救助金和“雨露计划”救助等,一年共计5400元,完成三年学业基本不要缴纳学费,所以,大部分学生抱着不要钱玩三年的态度。近三年来,每年招生人数在20人左右,其中80%的学生基础差,且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端正,抱着实习实训就是好玩的观点。
2、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畜禽解剖生理》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这一门学科是该专业的根基,之后所学专业课程均建立在这基础之上。但书本知识是前人的总结,只有学好了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才能达到举一翻三。随着社会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专业化养殖意识的提高及养殖业的不断拓展,对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学生既熟知书本知识,又要善于实践操作。
3、专业建设投入不足,实习实训条件残缺不全。一方面,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学校自身供血能力有限,实习实训建设无能为力,实习实训设备残缺不全,目前学校仅有简易的显微镜及解剖和注射用具,生化实验条件极其有限;另一方面,学校甚至整个保靖县没有专业学习要求的实习实训基地。总而言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习实训开课率仅达到10%,与国家要求的标准30%相差甚远。
三、实习实训有效课堂策略
1、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加大政策性投入为专业实习实训课有效开展的基础。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争到资金后,要高度重视专业实习实训室建设,要求建设专业的生化实验室和解剖实训室,添置必备的实习实训设备,有条件可以考虑建设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实习实训课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积极争取招生优惠政策,以优质生源为专业实习实训课有效开展的突破口。畜牧兽医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对口高考升学,生源质量极其重要。学校在招生工作中要争取县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严格把好生源关,从生源校挖一批基础好、家庭条件差、有抱负有理想、热爱本专业的学生。这是专业实习实训课有效开展和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的突破口。
3、深刻领会国家惠农政策,以县域产业发展为专业实习实训课有效开展的催化剂。“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助养殖产业的优惠政策,这期间,我县涌现出一批专业养殖户,其中不少原职校养殖专业毕业的学生。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认真解读和宣传政策,鼓励专业生创业,从而激发专业生的学习激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原作的标题。从学习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多少的唯一标准。学校勿必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专业实习实训室(基地)建设;教师勿必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端正态度、加强自身修为,提高专业实习实训有效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学生勿必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提升专业实习实训操作技能。
第四篇:生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 绪 论
兴奋性:是指活的细胞组织或机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阈强度:能够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是衡量组织兴奋性的常用指标。
与兴奋性成反比关系。
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引起组织兴奋刺激必须在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三个方面达到某个最小值(阈值)
反应:细胞、组织或机体受到有效刺激后所出现的内部代谢过程或外部活动的改变。反应有两种类型:兴奋和抑制。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一.神经调节
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方式。通过反射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特点: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二.体液调节
概念: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实现的调节功能活动的方式。特点: 缓慢、广泛、持久。三.自身调节
概念: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 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负反馈:反馈信息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意义:对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对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转运形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阈电位:能触发细胞膜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
特点:①顺浓度差转运;②不耗能
1.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转运物质:O2,CO2 单纯扩散的影响因素:
① 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 ② 两侧分子的浓度差
2.易化扩散:不溶于或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在脂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1)载体运输 : 转运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载体运输的特点:
① 较高的结构特异性
② 饱和现象 ③ 竞争性抑制(2)通道运输 转运Na+、K+等离子。通道运输的特点:
① 通道开闭取决于膜电位或化学信号 ② 结构特异性 ③无饱和现象
(二)主动转运:物质分子或离子在泵作用下耗能而逆电-化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特点:①逆浓度差转运;②需耗能 1 钠泵本质: 钠-钾依赖式 ATP酶 钠泵激活: 被细胞内钠增加或细胞外钾增加激活。钠泵作用: 泵入钾泵出钠,形成并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分布。钠泵的意义: ①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的必要条件。②维持正常细胞体积。
③建立势能贮备。
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区别 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
需由细胞提供能量
不需提供能量 逆电-化学势差
顺电-化学势差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大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小
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出细胞的过程: 出胞和入胞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差。(由钾离子外流形成)
2.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扩布性电位。膜电位状态
极化
: 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 : 静息电位减小甚至消失的过程。(主要由钠离子内流形成)反极化 : 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超射值 : 膜内电位由零到反极化顶点的数值。复极化 : 去极化、反极化后恢复到极化的过程。(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产生)超极化 : 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
动作电位的特点:①“全或无”现象
②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的意义:兴奋的标志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1:
细胞内钾浓度高于细胞外,安静时膜对钾的通透性较大,故钾外流聚
于膜外,带负电的蛋白不能外流而滞于膜内,使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静息电位产生机制2:
当促使钾外流的钾浓度势能差同阻碍钾外流的电势能差(钾外流导致的外正内负)相等时,钾跨膜净移动量为零,故静息电位相当于Ek。动作电位机制1:
细胞受刺激时,膜对钠的通透性增加,因膜外钠浓度高于膜内且受膜内负电的吸引,故钠内流引起上升支直至内移的钠在膜内形成的正电位足以阻止钠的净移入时为止(ENa)。动作电位机制2: 下降支:钠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钾外流引起。随后钠泵工作,泵出钠、泵入钾,恢复膜两侧原浓度差。第三章
血 液
一.内环境
(一)概念: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稳态: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的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稳态意义:保证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二.正常人的血液呈碱性,PH为7.35-7.45 三.血液的功能
(一)运输功能:1.运输代谢产物。
2.运输激素
(二)防御保护功能
(三)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晶体渗透压:血浆中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主要由NaCl、葡萄糖等形成。作用:维持血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形成。作用:调节组织液和血液间的水平衡。红细胞生理 一.数量及形态
男
红细胞
5.0×1012个/L
血红蛋白
120~160g/L 女
红细胞
4.2×1012个/L
血红蛋白
110~150g/L 二.功能: ① 运输O2、CO2
② 缓冲pH 三.生理特性: 1.可塑变形性
2.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3.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其快慢主要在血浆的性质。
四.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是铁和蛋白质。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所需的物质维生素B12、叶酸和内因子。
(五)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
产生部位:肾脏(主要)、肝脏
作用:骨髓红系定向祖细胞增殖分化,加速红细胞的生成。
意义:通过一负反馈环来解除组织缺氧情况,维持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2.雄性激素
① 直接刺激骨髓,促进RBC生成。② 促进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
白细胞生理
(一)白细胞的功能: 防御病原体入侵,修复损伤组织和参与免疫反应,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血小板生理
一.生成及数量:(100-300)×109个/L 二.生理特性:1.粘附与聚集 2.释放 3.吸附 4.收缩血块
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生理性止血功能 2.促进血液凝固功能
3.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作用
四.生理性止血: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过程: 小血管收缩 → 血小板血栓
→ 血凝 五.血液凝固
概念:血液由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清中不含有含纤维蛋白原和参与凝血的一些物质。(二)血液凝
固的基本过程与原理
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Ⅹa、Ⅴ、Ca2+、PF3)第二步:凝血酶原→凝血酶
(Ⅱ
Ⅱa)第三步: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网罗红细胞→血块
二、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指红细胞血型。(一)凝集反应:凝集原+相应凝集素→凝集反应(免疫反应)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种类的不同而分。(一)输血原则: 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1.首选同型血
2.慎选异型血,量小于300ml,且缓慢输血。第四章
血液循环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分 期
产生原理
0期(去极化期)
Na+大量迅速内流
1期(快速复极初期)
K+ 一过性外流
2期(平台期)
Ca2+内流和K+外流 3期(快速复极末期)
K+迅速外流
4期(静息期)
钠泵活动加强
心肌的生理特性包括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四个方面、窦房结是正常心脏搏动的起步点,称为正常起搏点。自律性最高。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心室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才开始收缩,不致于产生房室收缩重叠的现象,从而保证心室的充盈与射血。
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途径:左右心房肌← 窦房结→ 心房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 →房室束及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 →左右心室肌
期前收缩:额外刺激引起心室提前的一次收缩。
原因:额外刺激落在窦房结引起的心室兴奋的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内。代偿间歇:期前收缩以后一段较长的舒张期。心肌收缩的特征:1.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2.不发生强直收缩(由于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决定于心率的快慢。心脏的射血
(一)动力:心室的节律收缩与舒张产生的压力差。
(二)原理:心室收缩(舒张)→ 室内压力增大(降低)→ 房室瓣关(开),动脉瓣开(关)→ 射血(充盈)。
射血:血液由心室到动脉。
充盈:血液由心房到心室。
(三)心脏的射血过程(具体看课本P50-P52,尤其是P52表4-1)
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70ml 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人安静时为55-65%。.每分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心指数: 安静、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心指数=每分输出量/体表面积,一般成年人为3.0-3.5L/min/m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一)每搏输出量(SV)
搏出量决定心肌收缩力
1.心肌初长—异长调节
决定前负荷(心舒末期容积)2.心肌收缩性—等长自身调节
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3.后负荷
(大动脉压力)
(二)心率
第一心音:S1 出现于心室收缩期之初,标志心室收缩开始。
形成:心肌收缩;房室瓣关闭及房室血流中断;动脉瓣开放射血产生湍流形成。第二心音:S2 发生在心室舒张期早期,标志心室舒张期开始。
形成: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以及大动脉中血流减速而引起的震动。一.动脉血压: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四.动脉血压的形成:1.血管内足够的血量充盈—前提 2.心脏射血—动力
3.外周血管—阻力 4.大动脉弹性—减缓收缩压,维持舒张压。4.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搏出量
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3)外周阻力
(4)大动脉管壁弹性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例
(一).微循环的组成和通路
1.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吻合支和微静脉。2.通路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实现物质交换的场所。
(2)直捷通路:使血液快速回流。(3)动—静脉短路:调节体温。
(二)微循环的调节
1.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控制局部血灌流量 2.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控制开关
3.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影响组织液生成回流
小静脉、微静脉、小动脉和微脉-受交感缩血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后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主要受局部体液调节。真毛细血管是轮流开放的。
①安静时,20%真毛细血管开放。
②微循环血流量与组织代谢水平相适应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参照课本)
1.交感缩血管神经 :能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神经纤维。起源:T1--L2.3 作用: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α受体结合,引起血管收缩。
皮肤、内脏与骨骼肌分布密度较高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起源:T1-5 支配范围:心脏各部分
作用 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β1受体结合,引起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起源:延髓背核、疑核。支配范围:主要支配窦房结,很少支配心室肌。作用: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心肌细胞M受体结合,引起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3.交感缩血管神经:能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神经纤维。
起源:T1--L2.3 作用:末梢释放NE与血管平滑肌α 受体结合,引起血管收缩。三.心血管中枢: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
1.基本心血管中枢—延髓
心交感中枢:兴奋时,心率↑、心缩力↑、缩血管中枢:血管收缩。
心迷走中枢:心率 ↓,心缩力 ↓。
特点: ①紧张性活动; ②存在相互抑制。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这些心血管中枢的活动与当时机体所处的状态相协调。四.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1.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兴奋α 受体、β受体
作用:①心: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β 1受体)
②血管:
皮肤、肾、胃肠等
血管收缩;
骨骼肌、肝、冠脉等
血管舒张;
外周阻力变化不大
血液重分配。
(骨骼肌、心优先供血)2.去甲肾上腺素
NE兴奋α受体>β1受体> β2受体
作用: ①A缩致外周阻力和V缩致回心血量引起血压上升
②对心脏的直接正性作用可被降压反射的间接作用掩盖导致心率下降。
(二)血管紧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具体参照课本)
肾血灌注下降或血钠下降等多种机制引起肾近球细胞分泌肾素(酸性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
↓
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 紧张素转化酶
→
↓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酶A
→
↓
血管紧张素Ⅲ
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使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促使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保钠排钾。
第五章
呼 吸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胸内负压:胸膜腔内的压力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都低于大气压,故称为胸内负压。• 胸内负压的形成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肺回缩力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①维持肺和小气管的扩张状态 ②利于静脉血、淋巴液回流
.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壁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功能:
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2.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稳定 3.防止肺水肿
4.防止肺不张
1.肺活量: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2.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3.补呼气量:指平静呼气之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增加的呼气量。4.每分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体总量。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一.气体交换原理
形式:气体单纯扩散
动力:气体分压差 分压: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所具有的压力。
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氧气由肺泡向静脉血扩散,二氧化碳则由静脉血向肺泡扩散。.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氧气由血液向组织扩散,二氧化碳则由组织向血液扩散。四.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气体扩散的速度与分压差、溶解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2.呼吸膜的厚度与面积
厚度—成反比
面积—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4.25/5=0.85 二.O2的运输
物理溶解(1.5%)
化学结合(98.5%)三.CO2的运输 物理溶解(5%)
化学结合①碳酸氢盐
(88%)②氨基甲酸Hb(7%)二.肺牵张反射(属负反馈调节):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感受器:位于支气管、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中。反射途径:
吸气,肺扩张 → 肺牵张感受器 ↑
↓迷走神经
← 吸气中枢活动 ↓
↓
限制吸气,使吸气转向呼气
生理意义:使吸气不致过长,过深,促使吸气及时转为呼气。
(二)CO2对呼吸的调节
效应:一定范围内动脉血的Pco2上升,引起呼吸深快引起肺(泡)通气量上升;但超过限度则有压抑呼吸甚至麻醉效应;另外,Pco2过低可致呼吸暂停。作用途径:一条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和主动脉体),冲动分别由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延髓呼吸中枢,使延髓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加深加快;另一条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间接引起延髓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
(三)H+对呼吸的调节
效应:动脉血[H+] 上升 引起呼吸深快 引起 肺(泡)通气量 上升 作用途径:通过刺激外周感化学和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引起。
(四)低O2对呼吸的调节
效应:一定范围内动脉血的Po2 下降 引起 呼吸深快 肺(泡)通气量 上升
但严重低O2 可致呼吸障碍。
作用途径: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1.延髓
呼吸节律基本中枢 作用:产生呼吸节律 2.脑桥
呼吸调整中枢
作用:限制吸气,促吸气向呼气转化。第六章
消化生理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食物经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3.副交感神经(主要)兴奋可使胃肠运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而交感神经兴奋则使胃肠运动减弱,消化腺分泌抑制。
4.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之间,含有多种内分泌细胞,其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1.兴奋性低 2.伸展性较大 3.有紧张性
4.自动节律性 5.对机械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较敏感 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无色透明,pH 0.9~1.5
1.盐酸 : ① 激活胃蛋白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活动所需的酸性pH
② 杀菌
③ 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④ 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⑤ 促进小肠对铁、钙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能被激活为胃蛋白酶,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3.粘液:润滑、保护胃粘膜
4.内因子:
① 保护VitB12不被消化酶水解 ② 促进VitB12经回肠粘膜吸收 三.胃液分泌的三个时期: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的胃液分泌: 食物刺激头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
特点:量多、酸度高、酶含量高、消化力强。与食欲关系密切。
(2)
胃期的胃液分泌: 食物刺激胃引起的胃液分泌。特点:酸度高,消化力(酶)比头期的弱。
(3)肠期的胃液分泌: 食物刺激肠引起的胃液分泌。特点:量少。
四.胃液分泌的抑制:盐酸、脂肪、高张溶液。五.胃的运动
(一)形式: 1.容受性舒张
概念: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经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底、胃体肌舒张。
意义:容纳食物 2.紧张性收缩
意义: ① 使胃腔具有一定压力
②有助于保持胃的形状和位置 3.蠕动
意义: ①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② 磨碎食物(即机械性消化)
③ 推进食糜(胃排空)
(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1.胃排空:胃内容物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排空速度:糖>蛋白>脂肪; 稀、细、等渗 —— 快
(反之则慢)胃排空的控制
(1)胃内因素促进排空:
① 胃内食物(Nr)② 胃泌素(Hr)(2)十二指肠因素抑制排空:① 肠胃反射(Nr)② 肠抑胃素(Hr)(3)幽门括约肌的作用 六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无色无臭
pH 7.8-8.4 1.碳酸氢盐
中和胃酸
HCO3—-----H+ 提供小肠内消化酶活动所需的最适pH 2.消化酶
① 胰淀粉酶
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葡萄糖
② 胰脂肪酶
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
③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将蛋白质分解为shi和胨
(一).体液调节
①促胰液素
H2O、HCO3-很丰富,但酶少
②胆囊收缩素
酶多,量少许 ③促胃液素
酶多,量少许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一)胆汁的性质:较浓、味苦、有色液体。
(二)胆汁的成分作用(不含消化酶)1 H2O
(同胰液)2 碳酸氢盐
(同胰液)3 有机成分
① 胆色素
② 胆 盐
a.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起重要作用
b.促脂肪产物、脂溶性Vit吸收
c.促胆汁自身分泌 ③ 胆固醇
④ 卵磷脂
四.小肠运动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1.紧张性收缩
作用: ① 维持基础压力
② 是运动的基础
③ 维持小肠的位置形状 2.蠕动
作用:推进食糜
3.分节运动 作用: ①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性消化 ② 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利于吸收 ③ 挤压肠壁而促进血液、淋巴回流 4.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① 面积200m2 ② 消化完全
③ 停留3-8h ④ 血管和淋巴管丰富
⑤ 绒毛运动
5.吸收能力、速度取决于:
① 该消化部位的结构
② 食物在该消化部位的消化程度
③ 食物在该消化部位停留的时间
(二).大肠的运动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 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3.蠕动(集团蠕动)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项
目
近髓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
主要分布
内皮质层
外中皮质层 数 量
10%--15%
85%--90% 体 积
较大
较小 入球小A
相当
较粗 出球小A
相当
较细 髓 袢
甚长
甚短
第二毛细血管 深入髓质
布于皮质部分 主要功能
尿浓缩稀释
尿生成
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分泌三个环节.一.滤过:指循环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滤到肾小囊的囊腔内形成超滤液(原尿)的活动过程。
(一)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
组成: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肾小囊内层上皮细胞。形成两个屏障:
机械屏障—滤过膜上大小不等的孔道
静电屏障—带负电的糖蛋白
(二)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入球端:2kPa——有滤过,生成超滤液 出球端:0kPa——滤过停止
(三)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1.肾小球滤过率 :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总量。125ml/min 2.滤过分数
: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19%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具体看课本)(1)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改变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使活动的肾小球数目减少,有效滤过面积显著缩小,滤过率降低,结果出现少尿以至无尿。
肾病理导致滤过膜孔增大或糖蛋白降低,使膜的通透性增大,形成蛋白尿甚至血尿。(2)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大失血时通过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减少,导致少尿或无尿。
全身血浆蛋白浓度明显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降低,此时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也增加,尿量增多。
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等引起尿路梗阻时,在梗阻上端发生尿潴留,使囊内压升高,致使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减少。(3)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
肾小球血浆流量较小时,部分血浆内容物滤出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就上升很快,有效滤过压很快下降到零,滤过停止,导致少尿或无尿。渗透性利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导致渗透压升高造成的利尿。
球管平衡:近球小管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65%-70%的现象。球管平衡意义:使终尿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大幅度波动。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加。
原因是由于摄入水量突然增多,水经胃肠吸收入血,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暂时抑制了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释放所致。
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五)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近球小管。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分泌: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将通过其本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
分泌H+.NH3.K+ 1.H+ 以H+-Na+交换的方式进行。意义:排酸保碱 2.NH3 促进排酸保碱
3.K+ 以K+-Na+交换的方式进行
排泄: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原有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爷中的过程。
(一)血管升压素
1.合成: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
2.作用: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3.血管升压素释放的有效刺激(增加)(具体机理看课本)①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增加
② 循环血量的减少 ③ 动脉血压下降
④ 其他
(二)醛固酮
1.分泌: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2.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主动重吸收Na+并排K+。
3.调节: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血浆中Na+、K+浓度等的调节。
第九章 内 分 泌
激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二.激素的分类
(一)含氮类激素:肽类、蛋白质类、胺类
(二)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生长素 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
人幼年:生长素缺乏
侏儒症
生长素过多
巨人症
成年后:生长素过多
肢端肥大症
2.促进代谢 ① 促进蛋白质合成② 促进脂肪分解、FA氧化 ③ 抑制外周组织摄取及利用糖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调节物质代谢和促进生长发育 对代谢的作用:
1.产热作用
2.影响物质代谢(1)蛋白质
生 理 量: 合成↑......正氮平衡 剂量不足: 合成↓......粘液性水肿 剂量过大: 分解↑......负氮平衡
(2)糖
促糖吸收
促肝糖原分解 抑糖原合成 促外周组织利用糖(3)脂肪
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分解,分解>合成 3.其他作用
1.神经系统
提高CNS和交感NS的兴奋性 2.心血管系统
HR,CO,BP
3.消化系统
促进消化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调节
(二)自身调节
I-↑↑→T3.T4合成.释放↓
I-↓↓→T3.T4合成.释放↑ 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 1.调节物质代谢
(1)糖:糖异生↑
糖利用↓
(2)脂肪:分解↑ 大剂量:四肢脂肪分解↑ 腹、面、肩及背脂肪合成↑(3)蛋白质:分解↑,合成↓ 2.参与应激
应激反应: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伤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创伤、缺氧等作用机体时,引起机体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此时,血中ACTH增加,糖皮质激素增加,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3.对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1)血细胞:RBC、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数量↑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2)胃肠道:增加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的生成(3)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4)心血管系统:增强血管对CA的敏感性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四.肾上腺髓质激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一)生理作用
1.反应↑ CNS兴奋性↑
2.供血↑ 心功能↑,血供应重新分配 3.供O2↑ 呼吸↑ 4.供能↑ 升高血糖
应急反应:特殊刺激使机体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活动为主、全面提高适应能力的反应。
胰岛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B细胞→胰岛素
胰岛素 :降低血糖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生理作用:调节三大物质代谢,降低血糖,促进生长发育。一.调节物质代谢:
1.降低血糖。
2.促进脂肪合成、贮存,抑制分解。
3.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贮存,抑制分解。
二.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氨基酸转入细胞、蛋白质合成和核酸合成。胰岛素分泌下降:
1.血糖升高—糖尿;
2.脂代谢紊乱—高胆固醇
动脉硬化; 3.蛋白质分解
----消瘦
三.调节: 1.血糖浓度
高—胰岛素分泌多,(最重要因素)2.胃肠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等使分泌多,3.迷走神经
兴奋—胰岛素分泌多。第十章
神经系统
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1.生理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性 4.相对不疲劳性
突触:神经元神经元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分类: 按接触部位分:轴-体 轴-树 轴-轴
按突触对后一个神经元的效应分: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二)突触的传递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Ca2+通道开放(2)Ca2+内流,突触小泡前移(3)胞裂外排,释放递质
(4)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改变后膜通透性,产生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的传递:兴奋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膜去极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机制:
轴突冲动 →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提高对Na+、K+,尤其对Na+的通透性→突触后膜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传递 :抑制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膜超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抑制:
抑制性N元末梢兴奋 → 释放抑制性递质 →经扩散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 提高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 →突触后膜超极化
二.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具有携带和传递信息功能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
(一)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胆碱能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由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一部分以及躯体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
2.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纤维--释放NE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
由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2.嘌呤类或肽类递质。存在于胃肠道
三.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它能选择性地与某种神经递质结合,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一)胆碱能受体
1.M受体
毒蕈碱性受体
Ach与此类受体结合将产生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阻断剂:阿托品
2.N受体
烟碱性受体
Ach与此类受体结合将产生终板电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导致骨骼肌的收缩和节后神经元的兴奋。
阻断剂:六烃季铵、箭毒(N1受体),十烃季铵、箭毒(N2受体)(二)肾上腺素能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与不同受体结合产生不同的效应。
1.α受体:主要分布在小血管的平滑肌
分α
1、α 2两个亚型 2.β受体:分布广泛
分β
1、β
2、β3三个亚型
四.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也可称为内脏神经系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1、传出神经分节前和节后纤维
2、起源不同
3、交感神经分布于几乎全身内脏器官,而副交感神经分布则较局限
4、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多个节后神经元联系,反应较弥散;副交感神经则相反 ㈡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详见课本P203表10-4)总功能:调节心肌、平滑肌、腺体的活动
第五篇:解剖生理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答案
解剖生理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绪论
举例说明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问答题:
1.物质进入细胞内可通过那些方式,各有何特点? 2.结缔组织由那些种类,各有何结构和功能特点? 3.肌肉组织由那些种类,各有和功能特点? 4.神经组织由几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各有和特点?
第二章 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
问答题:
1.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2.何谓可兴奋性组织或细胞的不应期现象?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3.简述神经信号引起肌肉收缩的主要生理事件? 4.简述肌肉收缩的分子机制。5.简述神经冲动传导的一般特征
第三章 运动系统
问答题:
1.简述人类骨骼的组成和特征?
2.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劳动和语言相适应,人体骨骼肌配布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 神经系统
问答题:
2.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
10.反射弧由那些部分组成?试述其各部特点。11.试述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起始部位和主要功能。12.试述脑神经的分布、主要功能及相应核团的位置? 3.何谓牵张反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13.肌紧张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
14.何谓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试以浅感觉和深感觉为例说明其感觉传导通路。17.什么是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试述其功能特点。
18.比较说明椎体系和椎体外系的功能特点。19.试述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特点。20.试述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1.试述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调节的功能特点。22.试比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递质和受体。23.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4.试述正常脑电图各波的频率范围和功能意义。25.试述两种不同的睡眠时相及其特征。
26.什么是条件反射?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几种不同的条件性抑制。27.述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布对称性。
28.人类大脑皮质有哪些语言中枢?各位于何处?并说明损伤后的症状?
第五章 感觉器官
问答题:
1.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2.眼近视时是如何调节的?
3.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的眼折光系统发生了什么异常?如何矫正? 4.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有何异同? 5.简述视杆细胞的光换能机制。6.什么是三原色学说? 7.简述鼓膜和听骨链的作用。
8.什么是行波学说?耳蜗如何分析音频? 9.简述椭圆囊和球囊在维持身体平衡上的作用。10.简述半规管功能。11.何谓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12.按功能划分,感受器由那些主要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13.为什么维生素A长期摄入不足会引起夜盲症?
第五章 血液
问答题:
1.血液对机体稳态的保持具有那些重要作用? 2.白细胞由那些主要类型?试述其主要功能。4.试输血液凝固的主要过程。
5.机体中的抗凝血和凝血系统是怎样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的? 6.试述输血的基本原则。
7.为何高原地区生活的人比平原地区生活的人的红细胞数量多?
第六章 循环系统
问答题:
1.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意义。2.简述人体心脏的基本结构。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有那些特点?
4.心脏为什么会自动跳动?心肌为何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5.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是怎样产生的?
6.在一个心动周期,心脏如何完成一次泵血过程? 7.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由哪些?如何影响? 8.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于其影响因素。9.支配心血管的神经有哪些,各有和作用? 10.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
1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有和影响? 12.试述自主神经系统对运动中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七章 呼吸系统
问答题:
1.呼吸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2.胸内负压的成因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3.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 4.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5.比较深而浅和浅而快的呼吸,哪一种呼吸效率高,为什么? 6.无效腔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
7.体内O2,CO2增多,酸中毒时,对呼吸有何影响? 8.呼吸节律是如何形成的? 9.吸烟对呼吸系统有何危害?
第八章 消化系统
问答题:
2.试述消化管壁的一般层次结构? 3.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征?
5.为什么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消化和吸收部位? 6.肝内的血液循环途径如何?胆汁的产生排放途径如何? 7.试述胃肠道的运动形式和生理意义。
14.根据消化系统整体功能,试述平时饮食卫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九章 营养、代谢与体温调节
问答题: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叫能量代谢?简述体内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3.如何用间接侧热法测定基础代谢率? 4.人体的体温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 5.试述人体产热和散热的途径。
第十章 泌尿系统
问答题:
1.简述肾脏的生理功能。
2.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是什么?有和生理意义? 3.尿是怎样生成的?简述其基本过程。4.影响肾小球滤过滤的因素有哪些? 5.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有哪些?
6.大量饮水后和大量出汗后,尿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7.什么是渗透性利尿?
8.试述抗例尿素和醛固铜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9.尿是如何被浓缩的稀释的。
10.正常人尿液中为什么没有氨基酸和葡萄糖?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问答题:
1.试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2.试述氮类激素和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3.下丘脑产生哪些主要激素?
4.垂体几级部分?各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如何?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
问答题:
1.何谓男性生殖系统和男性生殖功能? 2.睾丸是怎样产生精子的,生精过程有何特点? 3.睾丸支持细胞在生精过程中有哪些作用?
4.男性附性器官有何生理作用?
5.雄激素主要来自那种细胞,其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6.睾丸功能活动是如何调节的? 7.雌激素和孕激素各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8.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卵巢、垂体和下丘脑激素浓度相应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如何?
问答题:
1.细胞中存在那些细胞器,各有何功能?
膜状细胞器由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非膜状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
内质网功能:粗面内质网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也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光面内质网除作为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外,还参与糖类、脂肪、等的合成与分解。
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参与分泌颗粒的形成。小泡接受粗面内质网转运来的蛋白质,在扁平囊中进行加工、浓缩,最后进入大泡形成分泌颗粒,移至细胞的顶部,然后移出胞外。
线粒体功能:是细胞内物质氧化还原的重要场所,细胞内生物化学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窦由此供给,故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溶酶体功能:溶酶体内含有的酸性磷酸梅和多种水解酶,能消化进入细胞内的细菌、异物和自身衰老和死亡的细胞结构。
中心体功能:参与细胞的游戏分裂,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质的移动有关。
核糖体功能:合成蛋白质。
2.物质进入细胞内可通过那些方式,各有和特点?
被动转运: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
包括单纯扩散,如脂溶性物质;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和通道),如非脂溶性物质。主动转运: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如Na+—K+泵。
胞饮和胞吐作用: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状物质通过细胞膜运动将物质吞入细胞内。3.结缔组织由那些种类,各有何结构和功能特点?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骨、软骨、血液、肌腱、筋膜。
疏松结缔组织:充满与组织、器官间,基质多,纤维疏松,细胞少。有免疫功能。致密结缔组织:纤维较多,主要为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保护功能。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构成。有维持体温、缓冲、支持等作用。4.肌肉组织由那些种类,各有和功能特点?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细长似纤维状,又称肌纤维。细胞质称肌浆,内含可产生收缩的肌原纤维。肌肉组织可分骨骼肌、心肌、平滑机3种类型。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受意识支配;心肌收缩持久,有节律性,为不随意肌;平滑肌的收缩有节律性和较大伸展性,为不随意肌。
5.神经组织由几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各有和特点?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有成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组织中期支持、营养、联系的作用。
问答题:
1.简述人类骨骼的组成和特征?
全身的骨通过骨连接结构成人体骨骼,全身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连接成颅,可分为脑颅和面颅。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椎骨又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他们通过骨连接构成脊柱。胸椎、胸骨和肋骨通过骨连接构成胸廓。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分别可分为上(下)肢带骨和上(下)肢游离骨。上、下肢带骨分别把上、下肢骨与躯干骨相连结。全身骨的结构特点是与人类直立行走、劳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达相适应的,如颅骨的脑颅发达,上肢骨轻巧,下肢骨粗壮等,骨盆和足弓也有相应的形态特征与之相适应。
2.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劳动和语言相适应,人体骨骼肌配布有什么特点?
全身肌肉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全身肌肉的配布与直立行走、劳动和语言密切相关。为适应直立姿势和劳动,颈后、背部、臀部和小腿后面的肌特别发达;上肢为适应劳动,屈肌比伸肌发达,运动手指的肌也比较其他动物分化的程度高;下肢肌粗壮。为适应表达感情和语言,口周围肌和表情肌发达。
3.骨骼肌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特征如何?
骨骼肌的收缩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其机械变化包括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等。肌肉收缩时也发生一系列的能量代谢,包括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两种形式。持久的活动可引起肌肉的疲劳。
问答题:
1.举例说明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兴奋通过神经元的环状联系,则由于这些神经元的性质不同,而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如果环式结构内各个突触的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冲动经过环式传递后,在时间上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这是一种正反馈作用;如果环式结构内存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并同其返回联系的胞体形成抑制性突触,则冲动经过环式传递后,信号被减弱或停止,这是一种负反馈作用。
2.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组成,自主神经又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在神经细胞膜上,存在大量的Na+通道和K+通道,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大小主要由这些离子通道开放的程度所决定。我们已经知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在数值上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膜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K+的外流。当细胞受到一个阈刺激或阈刺激以上强度的刺激时,膜上的离子通道将被激活。由于不用离子通道激活的程度和激活的时间不同,当膜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时,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将产生巨大的变化。
4.何谓可兴奋性组织或细胞的不应期现象?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可兴奋组织受到两次以上的阈下刺激时,能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阈下总和,给予细胞一次阈刺激,细胞兴奋后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绝对不应期内,细胞对第二次刺激将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兴奋组织不应期的存在表明,单位时间内组织只能产生一定次数的兴奋。
5.试述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神经轴突的兴奋冲动可使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递质,后者经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与突触后膜与特殊受体想结合,由此提高后膜对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因Na+进入较多而膜电位减少,出现局部的去极化,这种短暂的局部去极化可呈电紧张扩布,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它通过总和作用可使膜电位减少至阈电位,从而在轴突始段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沿神经轴突传导,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如下: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神经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后者经过扩散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从而使后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提高,膜电位增大而出现超极化,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它可降低后膜的兴奋性,阻止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扩布性兴奋,因而呈现抑制效应。
6.简述神经信号引起肌肉收缩的主要生理事件?
神经传向肌肉并引起肌肉的收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电—化学—电的相互转换,同时伴随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起全部过程的主要事件总结如下:
(1)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到达轴突终末,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Ca2+从细胞外进入突触前膜中。
(2)在Ca2+的促发作用下,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完成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
(3)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启动肌膜上Na+、K+通道开放,Na+、K+沿肌膜离子通道流动,产生终板电位,完成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
(4)当终板电位达到肌细胞膜的阈电位时,引发肌膜产生肌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并沿肌膜迅速向整个肌细胞扩布;
(5)肌动作电位传入肌内膜系统,引起肌膜系统终池中的Ca2+进入肌丝处;(6)Ca2+与肌钙蛋白复合体结合,使横桥与肌动蛋白的作用点结合,粗细肌丝相对滑动,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肌膜上的电信号,转换成肌肉的机械收缩。
7.简述肌肉收缩的分子机制。
肌肉收缩时在形态上表现为整个肌肉和肌纤维缩短,但在肌细胞内并无肌丝或它们所含的分子结构的缩短,而只是在每一个肌小节内发生了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的滑行,结果使肌小节长度变短,造成整个肌原纤维、肌细胞和整条肌肉长度的缩短。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终板膜离子通道对Na+和K+的开放,产生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达到肌阈电位值时,触发产生一个沿肌膜向外扩布的肌膜动作电位。肌膜动作电位通过肌纤维的内膜系统进入肌细胞内,引发一次迅速的肌肉收缩事件。在此过程中,首先是肌细胞膜上的电信号引起贮存在肌内膜系统终池中的Ca2+的释放,并引发了横桥循环,肌肉缩短。
8.试述与离子通道偶联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离子通道具有识别、选择和通透离子的功能。膜上的离子通道有的是通过化学分子控制的,这类通道称为化学门控通道;另一种为跨膜电压控制的,如我们在动作电位一节中介绍的,为电压门控通道。事实上,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某种情况下,一种门控通道也能对另一种通道施加一定的影响。它的结构特点为:其受体本身就是离子通道的一个组成部分。
9.试述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组成所有这类受体的多肽链均是7次跨膜,形成蛇状的跨膜受体;另一个特征是它与一种G蛋白相偶联。这一类受体的种类极多,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蛋白质超家族。与G蛋白偶联系统由3部分组成:受体、G蛋白和效应器。
10.反射弧由那些部分组成?试述其各部特点。由五部分组成:
(1)感受器:感受内外环境刺激的结构,它可将作用于机体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
(2)传入神经:由传入神经元的突起所构成。这些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与感受器相连,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
(3)神经中枢:为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一个简单的和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所涉及的中枢范围是不同的,需要这些部位的神经元群共同协调才能完成正常的呼吸调节活动。
(4)传出神经:由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构成,如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把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到效应器。
(5)效应器:发生应答反应的器官,如肌肉和腺体等组织。11.试述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起始部位和主要功能。
位置
起始
主要功能
薄束/楔束:
后索
脊神经节细胞
传导本体性感觉及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前/后束:
外侧束
后觉细胞
传导本体性感觉
脊髓丘脑束:
外侧束
后觉细胞
传导温、痛、触、压等浅感觉 皮质脊髓侧束:
外侧束
大脑皮质运动区
大脑皮质运动区 皮质脊髓前束:
前索
大脑皮质运动区
大脑皮质运动区 红核脊髓束:
外侧束
红核
调节屈肌紧张 前庭脊髓束:
前束
前庭神经外侧核
调节伸肌紧张 网状脊髓柱:
前、侧索
脑干网状结构
易化或抑制脊髓反射 12.试述脑神经的分布、主要功能及相应核团的位置? 名称
核的位置
分布及功能 嗅神经
大脑半球
鼻腔上部黏膜,嗅觉 视神经
间脑
视网膜,视觉
动眼神经
中脑
眼的上下、内直肌和下斜肌调节眼球运动;提上睑肌;
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以及睫状肌调节晶状凸度
滑车神经
中脑
眼上斜肌使眼球转向下外方
浅感觉、舌前2/3一般感觉。
外展神经
脑桥
眼外直肌使眼球外转
面神经
脑桥
面部表情肌运动;舌前2/3黏膜的味觉;泪腺、颌下
腺、舌下腺的分泌
位听神经
延髓、脑桥
内耳蜗管柯蒂氏器的听觉;椭圆囊,球囊斑及3个半
规管壶腹嵴的平衡功能。
舌咽神经
延髓
咽肌运动;咽部感觉、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颈动脉窦的压力感觉器和颈动脉体的化学器的感觉。
迷走神经
延髓
咽喉肌运动和咽喉部感觉;心脏活动;支气管平滑肌;三叉神经
脑桥
咀嚼肌运动;脸部皮肤、上颌黏膜、牙龈、角膜等的横结肠以上的消化管平滑肌的运动和消化腺体的分泌
副神经
延髓
胸锁乳突肌使头转向对侧,斜方肌提肩 舌下神经
延髓
舌肌的运动
13.肌紧张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
由于骨骼肌受重力牵拉而反射性收缩造成的。由于全身每块骨骼肌的张力不同而又互相协调配合,从而得以维持身体的姿势。当部分肌肉的张力发生改变时,姿势也随着改变。肌紧张不表现出明显的动作,所以又称紧张性牵张反射。肌紧张中,由于同一块肌肉中的肌纤维交替进行收缩,因而能持久地维持而不易疲劳。
14.何谓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试以浅感觉和深感觉为例,说明其感觉传导通路。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感觉冲动沿特定的感觉传导通路传送到大脑皮质的特定部位进而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导径路。
躯干、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构成脊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分布到皮肤和黏膜内,其末梢形成感受器。中枢突经由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灰质后角内更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的轴突越至对侧,在脊髓白质的前外侧部即前外侧索上行,形成脊髓丘脑束。后者历经延髓、脑桥、中脑至丘脑外侧核,在此更换为第三级神经元,再发生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的躯干、四肢感觉区。
头面部浅感觉的传导通路:头面部的痛、温和粗略触觉的传导通路也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内,其周围突构成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分布到头面部的皮肤和黏膜内,其中枢突组成三叉神经感觉根进入脑桥,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主核,在此更换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上行,经脑干各部至丘脑外侧核,更换第三级神经元,后者发出轴突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投射到中央后回下1/3的感觉区。
15.试述大脑皮质主要的沟、回及功能分区。
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每个大脑半球分3个面,即背外侧面、内侧面和底面。分布在背外侧面的主要沟裂有中央沟、大脑外侧沟、顶枕裂、矩状裂。这些沟裂将大脑分为四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分区:(1)(2)(3)(4)(5)体表感觉区 肌肉本体感觉区 视觉区 听觉区 嗅觉和味觉区
16.试述大脑皮质支配身体各部的感觉和运动代表区的特点。中央后回的投射具有如下特点:
(1)躯体感觉传入冲动向皮质的投射具有交叉的性质
(2)总的空间投射是倒置的,下肢代表区在中央后的顶部,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部代表区在底部。
(3)投射区域的大小与躯体各部分的面积不成比例,而是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程度以及感受器的密集程度和传导这些感受器冲动的传入纤维数量有关。
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1)运动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呈交叉支配,即一侧运动区主要调节和控制对侧躯体运动。
(2)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
(3)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有关,而不与肌肉的大小想适应。运动越精细、越复杂的部位,其代表区越大。
(4)以适当强度的电流刺激运动代表区的某一点,只会一起个别肌肉收缩,或某块肌肉收缩,而不是肌肉群的协同收缩。
(5)运动区的神经细胞与感觉区一样,呈柱状纵向排列,称运动柱。一个运动柱可以控制同一关节的几块肌肉,而同一块肌肉又可接受几个运动柱的控制。
17.什么是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试述其功能特点。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各种感觉冲动上传至大脑皮层的共同上行通路。特异性感觉纤维经过脑干时,都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通过其短突触多次更换神经元后,抵达丘脑的皮质下联系核,再发出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由于上行过程中经过脑干网状结构神经元的错综复杂的换元传递,因而失去了特异感觉的特异性和严格的定位区分,上行纤维广泛终止于大脑皮层的各层细胞,不引起特定的感觉,所以称非特异投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18.比较说明椎体系和椎体外系的功能特点。
锥体系统是指由皮层发出并经延髓锥体抵达对侧脊髓前角的皮层脊髓束与抵达脑神经运动核的皮层脑干束。锥体系的皮层起源主要为4区,其纤维中仅有10%~20%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锥体系既可直接抵达神经元以发动肌肉运动,抵达神经元以调整肌索敏感性,也可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改变拮抗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对抗平衡,保持运动的协调。
锥外体系是指直接或间接经皮层下某些核团并通过锥体外系和旁锥体系三部分。锥体外系以多次突除联系,控制双侧脊髓活动,它主要调节肌紧张、肌群协调运动。
19.试述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特点。
脊髓的牵张反射首先受到脑干网状结构的调控。刺激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部,能使四肢牵张反射加强,称为易化作用。相反,刺激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部,则四肢的牵张反射抑制,肌紧张降低,称为抑制作用。网状结构易化区的范围较大,并向上延伸到间脑腹侧的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的范围较小,局限于延髓上部网状结构内侧区。脑干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易化和抑制作用保持着相对平衡,若脑的一些部位受到损伤,这种平衡将被破坏。
20.试述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是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它与大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和垂体具有密切的联系。
(1)体温调节
下丘脑内存在着对温度敏感的神经元,血液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可使它们的电活动发生变化,进而通过调节身体的散热或产热机制,将体温调定于一定水平。
(2)摄食行为调节
下丘脑是处理和调制饥饿、饱胀信息的主要中枢。下丘脑的腹内侧区还分布着葡萄糖感受器,当血糖水平升高时,导致饱中枢兴奋,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
(3)水平衡调节
电刺激该区,经短时间的潜伏期,动物开始大量饮水;破坏此区,则动物饮水明显减少。此外,下丘脑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血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而通过控制饮水行为或激素分泌,调节体内的水平衡。
(4)对内分泌腺的调节
他们通过控制垂体的激素分泌,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影响各种内脏功能。
(5)对生物节律的控制
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昼夜节律有关。破坏该核团,导致动物原有的一些昼夜周期节律性活动,如饮水、排尿等节律紊乱或丧失。
21.试述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调节的功能特点。
(1)内脏的双重神经支配:绝大部分内脏器官既接受交感神经,又接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形成双重神经支配。仅有少数内脏和组织只受交感神经的支配。正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不同作用和双重支配,内脏器官的功能才能保持稳定,从而有利于机体整体对环境的适应。
(2)自主神经中枢的紧张性:交感、副交感神经及其神经节仅仅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外周部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它们的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自主神经中枢经常有冲动的发放,称为紧张性发放。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活动则与中枢神经组织内CO2浓度密切有关。
(3)交感中枢和副交感中枢的交互抑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作用不仅表现在外周,在交感中枢与副交感中枢之间,也存在交互抑制关系,即交感中枢紧张性增强时,副交感中枢紧张性就减弱,反之亦然。
22.试比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递质和受体。
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远,其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一根节前纤维往往和多个节后神经元联系,所以一根节前纤维的兴奋可同时引起广泛的节后纤维兴奋。
副交感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神经节不构成神经链,而是分散地位于它们所支配的器官附近,节后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支配就近的器官,因此节后纤维一般很短。此外,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仅和少数节后纤维发生联系,因而刺激副交感神经引起的反映较为局限。
23.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小脑半球与随意运动的协调密切相关。小脑半球和大脑皮质之间具有往返纤维联系,形成复杂的反馈环路。小脑半球受损后,随意运动的力量、方向、速度和范围都会失控,同时肌张力也减退,行走时摇晃不定成蹒跚状,不能进行肌轮换的快速运动,不能完成精细的动作。这说明小脑半球对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小脑半球损伤后的运动协调障碍,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24.试述正常脑电图各波的频率范围和功能意义。
在头皮的不同部位,脑电图的幅度不同,在不同的状态下,其波形也有很大的差别.。25.试述两种不同的睡眠时相及其特征。
慢波睡眠阶段,脑电图特征呈高振幅同步化慢波。生理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紧张性降低,腱反射减弱,以及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代谢率降低、体温下降、发汗增多、胃液分泌增多和唾液分泌减少等一系列的自主性神经功能的变化。异相睡眠为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脑电图与觉醒时相似,呈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异相睡眠是神经细胞活动增强时期,可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新突触的建立以及记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在整个睡眠期间交替进行
26.什么是条件反射?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几种不同的条件性抑制。
条件反射是机体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的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消退抑制:是内抑制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而不用非条件刺激
强化,则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乃至对条件刺激完全不发生反映。这是由于原来引起兴奋性反映的条件刺激,转化成为引起抑制性反应的条件刺激所致。
分化抑制:如果以后只在条件刺激出现时给予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予强化,结果只有得到强化的条件刺激仍保持阳性效应,那些得不到强化的近似刺激就不在引起反映,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这样引起的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延缓抑制:在条件反射实验中,一般条件刺激出现20s左右以非条件刺激强化。如果将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的时间间隔延长,例如,最后达3min,则将形成延缓条件反射。是由于此时皮质内发生了抑制过程,称为延缓抑制。
27.述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布对称性。
在发育过程中,人类左、右半球功能发生分化,对大多数以右手劳动者来说,左侧半球语词活动功能占优势;右侧半球非词语性认识功能占优势。这种优势又是相对的,因为左半球亦有一定的非词语性认识功能,右半球也有一定简单的词语功能。
问答题:
1.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每种特定的感受器对某种类型的刺激较其他类型更容易起反应,这种类型的刺激就是适宜刺激。然而,某些感受器也可对非适宜刺激产生比适宜刺激弱得多的反应,得到与适宜刺激同样的感觉。要想使刺激引起感受器兴奋,刺激强度和刺激持续时间必须达到一定的量,通常把作用于感受器引起人体产生某种感觉所需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值。
(2)感受器的换能、感受器电位和感受性冲动的发放
(3)感受器的适应:同一刺激强度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并不总是产生同样大小的感受器电位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这类感受器可降低去极化范围和程度,使传入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下降,甚至不再产生反映。根据产生适应的快慢,将感受器分为紧张型感受器和时相型感受器。
(4)感觉的精确度:每个感觉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都限定在所支配的某个皮肤区域内,这就是所谓的感受野。感受野大小随支配皮肤区域内的感受器密度而不同,感受器空间分布密度越高,感受野亦越小,其感觉的精确度或分辨能力也就越高。
2.眼近视时是如何调节的?
眼折光力的调节使睫状肌中环行肌收缩,引起连接于晶状体的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其自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出,使眼的总折光能力增大,使光线聚焦成象在视网膜上。调节反射时,除晶状体的变化外,同时还出现瞳孔缩小和两眼视轴向鼻中线的会聚。瞳孔缩小主要是减少进入眼内光线的量;两眼会聚主要是使看近物时物象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位置。
3.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的眼折光系统发生了什么异常?如何矫正?
近视: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到视网膜时光线发散,以至物象模糊。近视也可由于眼的折光能力过强,使物体成象于视网膜之前。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以至主焦点的位置在视网膜之后,使入眼的平行光线在到达视网膜时还未聚焦,而形成一个模糊的物象。远视眼的特点是在看远物时就需要动用眼的调节能力,而看近物时晶状体的调节已接近它的最大限度,故近点距离较正常人为大,视近物能力下降。
散视:正常眼的折光系统的各折光面都是正球面的,从角膜和晶状体真个折光面射来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
4.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有何异同?
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在形态上均可分为4部分,由内向外依次称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其中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中起重要作用。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的主要区别在外段,其外形不同,所含感光色素也不同。视杆细胞外段呈长杆状,视椎细胞外段呈圆锥状。两种感光细胞都通过终足和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双极细胞再与神经节细胞联系。
5.简述视杆细胞的光换能机制。
光量子被视紫红质吸收后引起视蛋白分子变构,视蛋白分子的变构激活视盘膜中的一种G—蛋白,进而激活磷酸二酯酶,使外段胞浆中的CAMP大量分解,而胞浆中的CAMP大量分解,使未受光刺激时适合于外段膜的CAMP也解离而被分解,从而使膜上的化学门控式Na+通道关闭,形成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
6.什么是三原色学说?
在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绿、蓝光线特别敏感的3种视锥细胞或相应的3种感光色素,不同波长的光线可对与敏感波长相近的两种视锥细胞或感光色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从而引起不同颜色的感觉——即丰富的色彩。在人的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空间分布是不同的,因而具有相应的视觉空间分辨特性。
7.简述鼓膜和听骨链的作用。
鼓膜振动推动附着在鼓膜上的锤骨柄,带动整个听骨链。所以,鼓膜振动经3块听小骨传递,使抵在前庭窗上的镫骨底板振动,引起内耳前庭窗膜所构成的声能量传递系统,发挥了很好的增压减振的生理效应。
8.什么是行波学说。
基底膜的振动不像所假设的那样以一种驻波的形式震动,而是以一种行波方式由蜗底较窄的基底膜部分向蜗顶端较宽部分移动,这就是所谓的行波学说。
9.简述椭圆囊和球囊在维持身体平衡上的作用。
椭圆囊和球囊是感受线性加速度和头空间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由于毛细胞的纤毛埋在含有碳酸钙结晶的耳石或耳沙膜中,而耳石又给耳石膜以质量,当头向左或右倾时,重力使耳石膜产生压力量变造成纤毛弯曲。如头向左倾时,左耳石器官毛细胞上的纤毛受牵拉而使毛细胞则超级化;反之则亦然。毛细胞去极化兴奋前庭神经纤维,冲动传导至脑,产生头部位置感觉,并引起肌紧张反射性改变以维持机体姿势平衡。
10.简述半规管功能。
半规管是感受正、负旋转加速度刺激的感受器,各自的平面相互接近互相垂直。这种排列使头部在空间作空间作旋转或弧形变速运动时,由于与旋转平面一致的水平半规管内每个毛细胞的纤毛都处于特定位置,动纤毛离鼻或头前最近,而最小纤毛或静纤毛离头最近。当半规管对刺激过度敏感或受到过强厘刺激时,会引起一系列自主性功能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皮肤苍白、眩晕、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等现象。
11.何谓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在头向左旋转时,内淋巴液的惯性使纤毛从左向右移动,液体的相对运动引起脑左边的毛细胞纤毛向动纤毛方向移动并去极化,而脑右边毛细胞的纤毛向静纤毛方向移动并超级化,相应地脑左边的前庭神经增加他们的动作电位发放率,而脑右边的前庭神经则降低它们的动作电位发放率。于是这种信息被传递到脑,被翻译成头正在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半规
管对刺激过度敏感或受到过强刺激时,会引起一系列自主性功能反映。
12.按功能划分,感受器由那些主要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化学感受器:主要感受化学物质浓度刺激。
痛感受器或伤害性感受器:只要感受组织损伤刺激。在组织受到如过强的机械、热或化学能损伤性刺激时,可激活这类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热感受器对高于体温的温度变化起反应,冷感受器对低于体温的温度变化起反应。
本体感受器或机械感受器:对机械力或引起感受器变形的刺激敏感。
问答题:
1.血液对机体稳态的保持具有那些重要作用?
人体大部分细胞与外界隔离而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外也构成了机体生存的内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血液对于维持肌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全部物质和代谢产物都需要通过血液和血液循环完成交换和排出体外。血液中存在于血液酸碱平衡、血液凝固、免疫防御、运送氧和二氧化碳有关的各种细胞、蛋白和因子。
2.白细胞由那些主要类型?试述其主要功能。
根据白细胞的染色特征,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颗粒白细胞,简称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另一类称为无颗粒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参加机体的免疫反应。由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参与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组成了机体对入侵异物和体内畸变细胞防御的全部内容。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的血凝反应。许多因子的活化都需在血小板的磷脂表面进行,因而为凝血因子的激活提供了条件。凝血过程中血小板能释放许多与血凝有关的因子。
3.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是怎样发挥其免疫功能的?
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称为细胞免疫反应。在细胞免疫反应中,T细胞并不分泌抗体,而是通过合成和释放一些特殊细胞因子来破坏肿瘤细胞、限制病毒复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为体液免疫。B细胞激活后形成浆细胞,可分泌大量抗体,抗体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直接与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4.试输血液凝固的主要过程。
血液凝固反应是由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酶促反应。血液凝固可人为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首先由凝血因子激活因子X,然后由凝血酶原激活物激活凝血酶,最后导致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形成不容性的纤维蛋白。血凝是一个逐级放大的级联正反馈过程。机体存在血凝和抗凝两个系统,互相颉颃的、两个作用相反系统的平衡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5.机体中的抗凝血和凝血系统是怎样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的?
正常血管中,少量、轻度的血凝会经常发生,如果所形成的血凝块不能及时清除,将使血管阻塞,引起严重后果。然而,正是由于血将中存在纤溶酶,他可使血凝时形成的纤维蛋白网被溶解,清除不必要的血栓,使血管变得通畅。同时,血浆中还存在对抗纤溶酶,两者对抗的结果,可以使纤溶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如果纤溶过弱,可能导致血栓生成或纤维蛋白沉积过多等现象;纤溶过强,可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消耗过多,产生出血倾向。纤溶
系统对于限制血凝范围的扩展和保持血液流畅具有重要意义。
6.试述输血的基本原则。
为保证输血的安全,必须遵循输血的原则。在准备输血时,必须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形相符;对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和受血者的Rh血型相符,以避免受血者被致敏后产生抗Rh的抗体。
问答题:
1.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体循环:左心室搏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交换后,再经各级静脉汇入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循环称体循环。由于左心室的血液来自于肺部,经气体交换,是含氧较多的、鲜红的动脉血,在全身毛细血管除进行气体交换后,变为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搏出的血液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经肺静脉回左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循环称肺循环。由于右心室的血来自于由全身返回心脏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静脉血变成含氧较多的动脉血。
2.简述人体心脏的基本结构。
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由中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后上部为左心房和右心房,两者间以房中隔分开;前下部为左心室何有信使,两者间以室中隔分开。房室口边缘有房室瓣,左房室之间为二尖瓣,右房室之间为三尖瓣。右心房有上下腔静脉口及冠状窦口。右心室发出肺动脉。左心房右四个静脉口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在肺动脉和主动脉起始部的内面,都有3半月瓣,分别称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有那些特点?
复极化时间长,有2期平台。其动作电位分为除极化过程和复极化过程。离子基础是:0期为Na+内流;1期为K+外流;2期为Ca2+缓慢持久内流与K+外流;3期为K+迅速外流;4期为静息期,此时离子泵增强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得以恢复。
4.心脏为什么会自动跳动?窦房结为什么能成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心脏使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泵血。心脏的泵血功能与心脏的结构特点各生理特性有关。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并将兴奋经特殊传导系统传到整个心脏,保证了心房和心室肌细胞分别称为两个功能合胞体。心室在心脏泵血功能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由于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心室内压的变化,通过瓣膜有序的开放与关闭,导致血液的射出与回流,使血液周而复始的沿一个方向流动。
5.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是怎样产生的?
正常心脏是按窦房节发出的兴奋进行节律性收缩活动的。在心肌正常节律的有效不应期后,人为的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其他部位兴奋,使心室可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称为期外收缩或期前收缩。
当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以前,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以内,因而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和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外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6.在一个心动周期,心脏如何完成一次泵血过程?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有次序的收缩和舒张,造成心腔内容积和压力有规律的变化。压力变化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心腔内压力的变化,伴随着心内瓣膜有规律的开放和关闭,这就决定了血液流动的方向。
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时,心室仍处于舒张状态。心房收缩,心房压力升高,将血液挤压入心室。
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时,心室压力增高,当室内压大于房内压时,使房室瓣关闭。当室内压大于动脉压时,动脉瓣开放,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
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室内压下降,动脉瓣关闭,当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心房血流入心室。
7.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由哪些?如何影响?
(1)心肌初长—异长自身调节:通过心肌细胞本身长度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致每搏排出量发生变化,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2)动脉血压:当动脉血压升高即后荷加大时,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射血期可因等容收缩期延长而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
(3)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自身调节:心肌初长改变无关,仅以心肌细胞本身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改变增加收缩力的调节,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4)心率
8.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于其影响因素。
心脏收缩的产生的动力和血流阻力产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小动脉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所以心室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液不可能全部通过小动脉,不少血液停留在动脉中,充满和压迫动脉管壁,形成收缩压。同时,由于大动脉管壁具有很大弹性,随着心脏射血,动脉压力升高而弹性扩张,形成了一定的势能贮备。心室舒张时,扩张的动脉血管壁产生弹性回缩,其压力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并随着血量逐渐较少而下降,到下次心缩以前达到最低,这时动脉管壁所受到的血压测压力即为舒张压。
9.支配心血管的神经有哪些,各有和作用?
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1~5胸段,节后神经纤维位于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心肌细胞膜生的受体为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当去甲肾上腺素与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腺苷酸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了细胞内蛋白激酶,使蛋白磷酸化,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激活,Ca2+内流增加,提高了心肌收缩力。去甲肾上腺素还能加快肌浆网钙泵的转运,从而加快了新技术张速度。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能加强4期内向电流,使自动除极速度加快,自律性提高。通过提高Ca2+内流,使房室结细胞动作电位幅度增大,房室传导加快。因此,交感神经能使心脏出现正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心迷走神经起源于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发出的节前神经纤维与心内神经节细胞发生突触联系,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肌浆网释放Ca2+减少。乙酰胆碱还可抑制钙通道,减少Ca2+内流;激活一氧化氮合酶,产生NO,通过胞内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使细胞内cAMP增多,降低钙通道开放的概率,减少Ca2+内流。由于Ca2+内流减少,使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房室交届慢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最低,传导速度减慢。在窦房结细胞,乙酰胆碱与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经Gk蛋白促进K+外流,抑制4期以Na+为主的递增性内向流,从而降低自律性,心律减慢。
血管的神经支配:支配心管平滑肌的神经纤维可分为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
交感缩血管神经在全身血管广泛分布,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而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则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去甲肾上腺素与α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较与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强,故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兴奋时引起缩血管效应。
交感舒血管神经主要分布于骨骼肌血管,这类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型胆碱能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
副交感输血管神经只有少数器官分布。10.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
当血压升高时,动脉扩张程度增大,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冲动沿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至孤束核,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分别到达延髓头端副外侧部和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下降,心交感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和交感缩血管中枢传至心脏的冲动减少。同时,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心迷走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增多。于是心律减慢,心输出量减少。次反射称“减压反射”。
当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减压反射减弱,血压回升。1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有和影响?
肾上腺素核区甲肾上腺素均能使心律加快,心脏活动加强,心输出量增加。但两者最终作用的结果取决于靶细胞上的受体类型及与受体的亲和力。肾上腺素可使某些器官的血管收缩,而另一些器官的血管舒张。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加强,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抑制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的直接加强效应。故心律减慢。
问答题:
1.呼吸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德国层称为呼吸。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维持体温所需的热量,都来自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氧化过程所需的氧必须从外界摄取,而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向外界排出。氧必的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在生命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机体内代谢的正常进行河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胸内负压的成因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当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气体入肺后,肺被动扩张,具有回缩倾向的肺随之产生回缩力,使胸膜腔内开始产生负压。以后,在发育过程中,胸廓发育的速度大于肺发育的速度,肺被牵拉得更大,回缩力也更大,使胸内负压也随之增加。
3.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
呼吸肌的收缩、舒张造成胸廓扩大和缩小,牵动肺扩大与缩小,造成肺内压下降与升高。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压力差的驱动下,气体进出肺,产生吸气与呼气过程。
4.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处分压外,还有呼吸膜厚度核扩散面积,气体溶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
5.比较深而浅和浅而快的呼吸,哪一种呼吸效率高,为什么?
只有进入肺泡内的气体才能进行气体交换达到呼吸的目的。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对每分同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保持肺泡及小气道呈扩张状态;②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
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影响不同。当潮气量加倍和呼吸频率减半或潮气量减半和呼吸频率加倍时,每分通气量不变,即深而慢的呼吸或浅而快的呼吸对每分通气量影响不大,而对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影响则不一。
6.无效腔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
呼吸是存在于呼吸道内的气量,并不参与肺泡与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故称之为无效腔。每次吸入,首先进入肺泡的是上次呼气之末存留于呼吸道内的肺泡气,然后,才是新吸入的气体;每次呼气时,首先呼出的是上次吸气之未充盈与呼吸道内的吸入气,然后才是肺泡气。无效腔增大,呼吸运动加深变慢。
7.体内O2,CO2增多,酸中毒时,对呼吸有何影响?
血液中CO2,H+浓度的改变引起呼吸中枢兴奋性改变途径有:直接作用于化学中枢感受器;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
在正常情况下,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分压变化的敏感性比外周的化学感受器强,所以中枢化学感受器在维持CO2分压稳定方面气重要作用。但当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受到抑制时,呼吸中枢对于由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传来的冲动仍能发出加强呼吸的反应。CO2浓度过高,将直接麻痹呼吸中枢,所以不仅不能使呼吸加强,反而使其减弱甚至停止呼吸。
动脉血中CO2分压和 H+浓度增加时,也对外周化学感受气起刺激作用,兴奋后发出的冲动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传到延髓,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
缺O2对呼吸的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切断动物的窦神经或切除颈动脉体后,缺O2就不再引起呼吸加强,缺O2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的。
8.呼吸节律是如何形成的?
当延髓吸气中枢兴奋时,它一方面向下发出冲动,到达脊髓吸气肌运动神经元引起吸气运动;另一方面又向上发出冲动,到达桥脑上部的呼吸调整中枢使其兴奋。当呼吸调整中枢兴奋时,它可抑制长吸中枢及吸气中枢的活动,使延髓吸气中枢的活动转入抑制,引起被动呼气。此后,由于延髓吸气中枢的活动转入抑制,上传导呼吸调整中枢的冲动减少,呼吸调整中枢的兴奋减弱,则对长吸中枢以及延髓吸气中枢的抑制也减弱,延髓吸气中枢又重新兴奋,继而又发生吸气动作。这样就形成力吸气与呼气交替的节律性呼吸运动。由此可见,呼吸运动是延髓吸气中枢的兴奋活动被高位呼吸中枢下传的抑制性冲动周期性的切断造成的。
9.吸烟对呼吸系统有何危害?
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以及能够降低肌体排出异物能力的纤毛毒物质。这些毒物附在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彼此强化,结果又大大加强了致癌作用。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人,肺癌死亡率要比不吸烟者高2.5倍。肺癌患者的90%以及各种病症的1/3是吸烟引起的。此外,吸烟还会引起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吸烟会使心血管病加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生成血栓,造成心律不齐,甚至突然死亡。有研究者发现,吸烟者由冠心病引起的猝死率比不吸烟者高4倍以上。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衰退,过早衰老。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经常吸烟的人长年咳嗽、咳痰,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疾病。吸烟者容易患胃溃疡病,因为烟雾中的烟碱能破坏消化道中的酸碱平衡。
第八章 消化系统
问答题:
1.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什么叫消化、吸收?人体有哪些消化方式?
消化系统有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小肠自上而下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消化腺有唾液腺、胰、肝、食管腺、胃腺、肠腺等。
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食物经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消化方式:机械性消化,即通过消化管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使其与消化也充分混合,同时将其向消化管远端推送;化学性消化,即通过消化液的各种化学作用,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2.试述消化管壁的一般层次结构?
除口腔、咽外,消化管壁由内向外一般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粘膜位于腔面,有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组成。
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除口腔、咽、食管上锻和肛门除的肌层为骨骼肌外,其余部分均为平滑及。
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者称纤维膜,分布于食管和大肠末端,由薄层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者称浆膜。分布于大、小肠。
3.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征?
兴奋性:消化管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平滑肌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核舒张期所展示间都比骨骼肌长。
伸展性:消化管平滑肌由很大伸展性,可比原来长度伸长2~3倍。
紧张性:消化管平滑肌经常保持一种微弱的收缩状态,使消化管保持一定的张力或紧张性。
自动节律性;消化管平滑肌离体后,放入适宜的环境中,仍能进行节律性收缩,但收缩的节律不如心脏规则,且收缩缓慢。
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消化管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机械牵张、温度核化学刺激较敏感,对生物组织代谢物刺激特别敏感。
4.试述胃和肝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为上口称贲门,接食管,下口称幽门,接十二指肠。上方为胃小弯,下方为胃大弯。为可分为4部。即进贲门的贲门部;自贲门向左上方膨出的胃底;胃中部的胃体;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称幽门部。
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4层结构构成。食物在胃内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何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右叶大,下面凹陷不平,中间的横沟称肝门。
肝外着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肝实质,将肝组织分隔成肝小叶。在肝小叶中央贯穿一条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有发射状排列的肝细胞索。从立体结构看,肝细胞排列成肝板,肝板和肝细胞索之间有肝血窦。
肝功能:(1)分泌胆汁。
(2)代谢功能:体内蛋白质、脂肪、糖类合成与分解都在肝内进行,并贮存于肝细胞内。当身体需要时,可将这些物质释放入血。
(3)防御和解毒功能:肝血窦内肝巨嗜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功能。肝中各种酶可将有毒物质转变成无毒物质。
5.试述小肠壁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壁分4层。
环状壁:是由小肠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的横行皱壁,皱壁在小肠上段发达。粘膜上皮:为单层主庄上皮,主要有吸收细胞和杯型细胞两种。肠绒毛表面有明显的纹状缘。扩大吸收面积。杯型细胞分泌粘液,有润滑作用。
小肠绒毛:是位于环状壁表面细小的指状突起。是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向肠腔表面突出形成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较高而且密集,回肠绒毛稀疏并逐渐变低。在绒毛中轴有中央乳糜管,主要吸收脂肪。绒毛中轴平滑肌的舒缩,使绒毛不断伸缩以推动淋巴与血液运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肠腺:是由小肠上皮下限入固有层中所形成的管状腺。腺管开口于相邻绒毛根部之间。组成肠腺的细胞有5种:吸收细胞,内含多种酶,与消化有关;杯型细胞,分泌粘液;paneth细胞,内含溶菌酶和肽酶,有杀菌和消化作用;未分化细胞,对小肠上皮细胞进行修复和再生;内分泌细胞,分泌肽类激素。
6.肝内的血液循环途径如何?胆汁的产生排放途径如何?
进入肝的血管有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故肝的血液丰富。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分别成为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动脉,两者继续分支一并通入肝血窦。再由肝血窦流入中央静脉,出肝小叶汇入小叶下静脉,经肝静脉出肝,注入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
胆囊位于肝门右前方的胆囊窝内,胆囊借胆囊管与胆总管相连通。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首先进入胆小管,经小叶间胆管汇入左、右肝管,出肝门汇入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共同开口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出有肝胰壶腹扩约肌环绕。平时该扩约肌收缩,胆汁经肝管、胆囊管入胆囊贮存。进食后,胆囊收缩和扩约肌舒张,使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7.试述胃肠道的运动形式和生理意义。胃运动的形式
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对咽和食管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头区肌肉舒张,为容量增大,称为容受性舒张。它适应于摄入大量食物,而胃内压变化不大。
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程度的持续性收缩,称为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有助于保持胃的正常位置和形态,并使胃腔内有一定压力,有利于消化液渗入食物。以及协助运送食物入十二指肠。
蠕动:胃蠕动是朝幽门方向进行的环形收缩波,平均每分钟3次。胃的反复蠕动可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并推送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
小肠的运动
紧张性收缩:小肠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程度的持续性收缩,称为紧张性收缩。当紧张性降低时,肠腔易于扩张,肠内容物的混合和转运减慢;相反,紧张性升高,小肠的转运作用加快。
分节运动:是一种以肠管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分节运动可使消化液和食糜充分混合,并能增加与肠壁的接触,有利于消化、吸收的进行。此外,它还挤压肠壁,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蠕动:是环形肌和纵形肌都参与的一种波形活动。小肠蠕动始于十二指肠,向大肠方向运行。肠内容物借此向前推送。但运行速度较慢,每分钟约1~2cm。
8.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如何?
唾液中水占99%,其余为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粘蛋白、球蛋白和少量无机盐。唾液作用:湿润和溶解食物,并引起味觉;清除口腔中食物残渣,冲淡和中和进入口腔
中的有害物质,对口腔其清洁和保护作用;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有杀菌作用;粘蛋白可中何谓酸,并在胃酸作用下发生沉淀,附着与胃粘膜上,形成保护性屏障,以增强胃粘膜对抗胃酸的腐蚀作用;淀粉酶可分解麦芽糖。
胃液PH值0.9~1.5。主要成分包括无机物如盐酸、钠和钾的氯化物等,有机物如粘蛋白和消化酶。
盐酸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酸性环境;变性蛋白质,易于水解;抑制和杀灭细菌;引起胰泌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
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后,可分解蛋白质产生示和胨和少量的多肽及氨基酸。黏液可润滑食物,碳酸氢盐可中和胃酸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粘膜。内因子是胃底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促进维生素B12吸收。胰液PH值7.8~8.4。含有碳酸氢盐和多种消化酶。胰淀粉酶,将淀粉水解胃麦芽糖。
胰脂肪酶,在胆汁协同作用下,将脂肪分解胃甘油和脂肪酸。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肠液中的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酸和胰蛋白酶本身也能激活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在胰蛋白酶作用下可被激活。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示和胨。
胆汁主要成分为胆盐、胆色素等。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胆汁的消化作用主要通过胆盐实现。胆盐作用:加强胰脂肪脉活性;和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乳化脂肪使脂肪变成微滴,增加与酶的接触面积,便于脂肪分解。
小肠也是由小肠的肠腺及十二指肠腺所分泌的。PH值7.6。含多种消化酶,如肠致活酶、肠肽酶、肠淀粉酶、肠蔗糖酶、肠麦芽糖酶等。由小肠分泌入肠腔的只有肠致活酶,它可激活胰蛋白酶原,其他消化酶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上或细胞内,对一些进入上皮细胞的营养物质继续起消化作用。
9.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和大肠内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食物经咀嚼被切碎,并于唾液混合。食物对口腔内各种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引起胃、胰、肝、胆囊等器官活动加强。
食物入胃5min左右,胃蠕动开始。并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胃内食糜经胃排空排入十二指肠。在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极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后,营养成分被吸收。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残渣中水分、无机盐有大肠吸收。
10.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是在哪些部位被吸收的?怎样吸收的?
单糖是糖类在小肠中吸收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主动转运而吸收的。糖被吸收后,主要进入血液,经门静脉进入肝,然后在肝内贮存或进入血液循环。
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小肠吸收。是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主动转运而吸收的。糖被吸收后,主要进入血液,经门静脉进入肝,然后在肝内贮存或进入血液循环。
在小肠内,脂肪的消化产物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等,很快与胆盐形成混合成微胶粒。携带脂肪的消化产物通过覆盖在小肠绒毛表面的非流动性水层到达微绒毛。并释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透过细胞膜进入粘膜上皮细胞。
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被吸收后,在细胞内合成乳糜微粒,并以胞吐形式释出胞外,经细胞间隙,进入小肠绒毛中的中央乳糜管,经淋巴循环再进入血液。中、短链的甘油一酯和脂肪酸是水溶性的,可经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再经门静脉进入肝。
11.植物性神经对消化管活动的主要调节作用是什么?
大部分消化器官(除口腔、食管上段及肛门扩约肌外)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而
副交感神经最为主要。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促进胃肠的运动,使其紧张性增强,蠕动加快,因而胃排空和肠内容物推进加速;能使胆囊收缩,胆汁排放;能引起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以及少量小肠液的分泌。
交感神经兴奋时,能抑制胃肠的运动,使其紧张性降低,蠕动减弱或停止,因而胃排空延缓,肠内容物推进减慢;对胆囊运动起抑制作用;能引起唾液分泌的量少,而粘蛋白增多,对胃腺仅能使粘液细胞分泌。因而胃液减少。消化力减弱。
消化器官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他们对某一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互结颃的。但在机体内,两者又是相互协调的,这种协调需要各及中枢的配合。
12.试述胃肠激素的概念及主要作用。
胃肠激素是胃肠道粘膜上一些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多种特殊化学物质总称。
胃泌素又称促胃液素,是位于胃窦和小肠上段粘膜中内分泌细胞释放的一种肽类激素。迷走神经的冲动以及对内分泌细胞的化学刺激,均可引起胃泌素的释放。主要作用是促进胃底腺壁细胞分泌盐酸增多,而对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的作用较弱。还能促进胃窦运动。
胰泌素又称促胰液素,是由位于小肠上段粘膜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在盐酸和食糜作用下,可刺激内分泌细胞释放胰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腺小导管的上皮细胞分泌水及碳酸氢盐,使胰液大量增加,而酶的含量不高。
胆囊收缩素是由小肠粘膜中内分泌细胞释放的一种肽类激素。食物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作用于小肠时,引起胆囊收缩素的分泌。主要作用是引起胆囊收缩,胆汁排出,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酶。
肠抑胃素由小肠粘膜内分泌细胞释放。可抑制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和抑制胃肠运动。13.以胃肠分泌为例,说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过程。胃肠道的消化腺的分泌的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
非条件反射:食物对胃的刺激可引起胃、肠的运动和分泌。此外,消化管上部器官的活动可影响下部器官的活动。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刺激了口腔和咽喉等处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引起胃的容受性舒张,以及胃液、胰液、胆汁的分泌。食物入胃后,也能引起小肠和结肠运动增强。
条件反射:人在进食时,进食前,食物的颜色、形状、气味、以及进食的环境和有关语言,都可以引起胃肠运动和消化腺分泌。巴甫洛夫在1889年,设计了假饲实验,结果发现,狗吞入食物,通过口、咽、食管流出体外,但也能引起胃为液分泌。只让狗观看食物,不让它吃食物,也会引起胃液分泌。这是由于食物的颜色、形状、气味作用于视觉和嗅觉,引起调件性反射。如果在胃以上切断双测迷走神经,假饲时没有胃液分泌。由此可见,迷走神经中含又可以促使胃液分泌的神经纤维。
消化腺的分泌也受体液调节。体液因素包括胃肠道激素和组织胺等。
胃肠激素是胃肠道粘膜上一些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多种特殊化学物质总称。
胃泌素又称促胃液素,是位于胃窦和小肠上段粘膜中内分泌细胞释放的一种肽类激素。迷走神经的冲动以及对内分泌细胞的化学刺激,均可引起胃泌素的释放。
胰泌素又称促胰液素,是由位于小肠上段粘膜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在盐酸和食糜作用下,可刺激内分泌细胞释放胰激素。
胆囊收缩素是由小肠粘膜中内分泌细胞释放的一种肽类激素。食物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作用于小肠时,引起胆囊收缩素的分泌。
肠抑胃素由小肠粘膜内分泌细胞释放。可抑制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和抑制胃肠运动。14.根据消化系统整体功能,试述平时饮食卫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消化器官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整个消化过程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在通常情况下,消化管各段之间,消化腺之间,消化管和消化腺之间腺呼影响,相互制约,彼此协作,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生理功能。根据以上关系,平时注意饮食卫生是有重要意义的。如咀嚼不够的食物入胃后会加重胃的负担,引起胃肠道消化障碍。消化器官的活动是有规律进行的,若吃饭不按时,久之,会引起消化道疾病。如果长期早餐过少,营养成分缺乏,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有影响。注意合理营养,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
问答题: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剧烈运动是产生热量可超过安静状态使许多倍。
精神活动:当人体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代谢率比安静时明显增多。这一方面是因为精神紧张会使骨骼肌的紧张性增加耗热量和产热量增加;另一方面精神紧张时会引起激素类物质分泌量增加,如肾上腺分泌活动加强,也会增加代谢率。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在进食后一段时间,产热量比进食前多。食物能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过高或过底,对人体的代谢率和产热量均有显著影响。环境温度低,会反射性增加肌紧张和发生寒战,结果增加产热量。环境温度高,代谢率升高。
2.什么叫能量代谢?简述体内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ATP为体内直接贮能物质,肌肉组织中的磷酸肌酸也可贮存能量。二者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的贮存于释放。能量在体内的转变是很复杂的,除肌肉收缩完成一定量的机械功外,其余形式的能量最后也都变为热能,以维持体温并散发到体外。
3.如何用间接侧热法测定基础代谢率?
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量与产物量之间呈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基本规律也适用于人体内营养物质氧化供能的反应,是能量代谢间接测热法的重要依据。根据每种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即每消耗1升氧氧化营养物质能产生的能量或1g某营养物质氧化的产热量),以及3种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各自氧化的数量,然后根据公式可求出单位时间聂机体的产热量。
4.人体的体温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
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体温恒定是通过调节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处于动态平衡。调定点学说认为,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设定了一个温度调定点,规定体温数值(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设定的温度时,经温度敏感神经元将信息传到体温调节中枢,引起机体产热和散热装置活动的变化,最终使体温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5.试述人体产热和散热的途径。
体内的热量是由3大营养物质在各组织器官中进行分解代谢时产生的。因此,体内一切组织活动都产生热,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和骨骼肌。
人体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经皮肤散到外界;小部分经呼吸道通过呼气发散;由粪、尿带走的热量更少。
问答题:
1.简述肾脏的生理功能。
肾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的重要器官之一。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中产物和多余的水及各种电解质,只要以尿的形式由肾排出。肾对维持机体水平衡和酸碱平衡,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它们与集合小管共同完成泌尿机能。
2.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是什么?有和生理意义?
肾动脉直接起自腹主动脉,血管粗,因此肾的血流量大,平均每分钟1200ml血流经双肾,这有利于肾小体的有效率过率。肾动脉入肾门后,在肾窦内分支;经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体内形成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成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然后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分布于皮质和髓质内的肾小管附近,供应肾小管营养和进行重吸收作用。经过两次毛细血网,然后汇集成静脉,由小叶间静脉→弓状静脉→叶间静脉→肾静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介于皮质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血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而髓质肾小管附近的毛细血管网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3.尿是怎样生成的?简述其基本过程。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3个环节: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与排泄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即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重吸收是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而分泌是指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物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的转运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水的重吸收率的多少不仅决定着尿量的多少,而且决定着尿的渗透浓度。
4.影响肾小球滤过滤的因素有哪些?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当通透性改变或面积减少时,可使尿液的成分改变和尿量减少。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改变:当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显著降低或囊内压升高时,可使有效滤国压降低,尿量减少。
肾血流量:肾血流量大时,滤过率高,尿量增多;反之尿量减少。5.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有哪些?
肾小管重吸收是指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和溶质透过肾小管管壁上皮细胞,重新回到血液的过程。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有:①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溶质浓度增大,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则尿量增多。②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始终保持在滤过率的65%—70%。③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状态。④激素的作用,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多时,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6.大量饮水后和大量出汗后,尿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汗液是低渗性液体,大量出汗引起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晶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合成释放ADH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H2O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大量出汗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心房和大静脉处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使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合成释放ADH增多,肾小管对H2O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肾内入球小
动脉内血流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壁的牵张刺激减弱,激活了牵张感受器,使肾素释放增加。
7.什么是渗透性利尿?
因小管液溶质浓度过高,致使渗透压过高,从而阻止对是水的重吸收所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渗透性利尿。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故尿量减少。
8.试述抗例尿素和醛固铜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抗利尿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尿量。循环血量的改变也能刺激感受器而反射性地影响抗利尿素的释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肾素是肾小球近球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它能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可使小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同时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9.尿是如何被浓缩的稀释的。
尿液的稀释是由于小管液中的溶质被重吸收而水不易被重吸收造成的。尿液的浓缩则是由于小管液中的溶质仍滞留在小管液中造成的。重吸收作用的变化对尿量的影响特别显著。
问答题:
1.试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特异性:激素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选择性的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信息传递作用:激素作为“信使”,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只调节靶细胞固有的功能活动或物质代谢反应的强度与速度。
高效生物放大作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粗放大作用,逐级放大,形成一个高效生物放大器。
激素间相互作用: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膜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时,激素与激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协同和颉颃作用。这对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2.试述氮类激素和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
氮类激素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Sutherland 学派1965年提出的。认为激素是第一信使,当激素与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后,激活了与之偶连的G蛋白,通过G蛋白再激活膜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一磷酸腺苷(cAMP),cAMP作为第二信使,进一步促进蛋白激酶的活化,影响细胞内许多重要酶的功能蛋白质的活性,引起细胞各种生物效应。
类固醇类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类固醇激素是一类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入胞后,有的激素(糖皮质激素)先与胞浆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受体蛋白发生构性变化,从而是激素——受体复合物获得进入核的能力,由胞浆转移至核内,再与核受体结合,从而调控DNA的转录过程。生成mRNA,mRNA透出核膜并诱导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另有些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进入细胞后,可直接穿过核膜,与相应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3.下丘脑产生哪些主要激素? 抗利尿激素、催产素和下丘脑调节肽。
4.垂体分几部分?各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如何? 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结构功能:腺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核嫌色细胞。嗜酸性细胞有两种,生长激素细胞,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细胞,分泌催乳素。嗜碱性细胞有3种,促甲状腺激
素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神经垂体结构功能:主要由大量的神经纤维、垂体细胞、丰富的突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贮存有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胞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并释放入血。
5.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1)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动员和利用,抑制体内糖的利用,因而使血糖升高。
(2)催乳素:促使发育完全而又具备泌乳条件的乳腺开始分泌乳汁,并维持泌乳。(3)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实现甲状腺激素的各种生理功能。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5)促卵泡激素:促进女子卵泡生长发育,并在少量黄体生成素的协同作用下,促使卵泡分泌雄激素。
6.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1)升压素:在生理浓度时起抗利尿作用。可与肾集合管管周膜上V2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使官腔膜蛋白酶磷酸化而改变膜的构型。
(2)催产素:①可使乳腺腺泡周围肌上皮细胞收缩,引起射乳;还可维持乳腺继续泌乳。②可促进子宫收缩,对非孕子宫作用较小,而妊娠子宫较敏感,雌激素可提高子宫对其的敏感性,孕激素作用相反。
7.下丘脑与神经垂体和腺垂体是怎样联系的?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联系是下丘脑——垂体束。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胞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经下丘脑——垂体束的轴浆流动运送至神经垂体的轴突末梢贮存。在由各种刺激下,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延神经纤维传至末梢,引起神经末梢内贮存的激素释放入血。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联系途径是垂体门动脉系统。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内分泌核团,产生的调节腺垂体激素释放激素属于多肽类化合物。促进腺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肽,称为“释放激素”或“释放因子”。相反,抑制腺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肽,称为“释放抑制激素”或“释放抑制因子”。垂体调节肽对垂体的分泌具有特异性雌及作用或抑制作用。
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的下丘脑调节肽,沿结节垂体束,经轴浆顺向流动,运送至位于中央隆起的神经末梢,并释放出来,弥散入垂体门脉系的初级毛细血管网,然后沿门微静脉运送至腺垂体的次级毛细血管网,在此弥散至腺垂体的分泌细胞,促进或抑制该处细胞的分泌活动。
8.腺垂体的分泌是怎样调节的?
下丘脑可促进腺垂体的分泌,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有促进靶腺激素的分泌;靶腺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分泌也有影响。
负反馈调节:下丘脑——腺垂体激素促进靶腺的分泌,但当血液中的靶腺激素增多时,能反过来抑制下丘脑——腺垂体激素的分泌。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正反馈作用:当血液中的靶腺激素增多时,对下丘脑——腺垂体起兴奋作用。如性腺激素。
9.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的过程?
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腺原氨酸,即甲状腺素,以及少量的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的形成经过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和释放等生理过程。滤泡上皮细胞摄取酪氨
酸等氨基酸,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运至睾尔基复合体加上糖的部分,并浓缩成分泌颗粒,以胞吐的方式排入滤泡腔内贮存。滤泡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上有碘泵,可将碘离子逆浓度差摄入细胞内,在国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活化,然后透过细胞膜进入滤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结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贮存于滤泡腔内。
在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滤泡上皮细胞以胞饮方式将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重吸收入胞质内,吞饮小泡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酶可分解甲状腺球蛋白,形成T4和T3。T4和T3释放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靶组织。
10.甲状腺激素有何生理作用?
甲状腺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过程,提高生经系统的兴奋性。
对代谢的影响:促进能量和物质代谢。可加速许多组织内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增加耗氧量和产热量。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11.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各有什么生理作用?
甲状旁腺素:作用于骨,促进骨内破骨细胞的活性,使骨组织溶解,释放磷酸钙入血。
作用于肾,促进肾小管对钙的吸收。作用于肠道,促进肠对钙的吸收
降钙素:促进钙盐沉积于骨的基质形成新骨,并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活动,较少骨质溶解,使血钙降低。
1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各有什么生理作用?
胰岛素是调节体内糖、蛋白和脂肪代谢,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一种重要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促进葡萄糖变成脂肪酸,并抑制糖异生,降低血糖。
对脂肪代谢的作用:促进肝脏合成脂肪。抑制脂肪酶活性,较少脂肪分解。
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促进氨基酸通过细胞膜的转运进入细胞;加快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合成。
13.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素各有什么生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眼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盐皮质激素生理作用:眼皮质激素以醛固酮为代表,对水盐代谢的作用最强。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重吸收纳、水和排出钾。
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
(1)对代谢的作用:促进糖异生,抑制葡萄氧化,是血糖升高。促进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蛋白质分解,加速氨基酸转移至肝,生成肝糖原。促进脂肪分解。
(2)在应激反应种的作用:增强应激功能。在应激反应中,有害刺激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而引起糖皮质激素增多,改变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抵抗有害刺激。
其他功能:可使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提高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血管的张力和维持血压。
肾上腺髓质激素生理作用: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生理作用相似。髓质激素与交感神经系统构成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其生理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应急反应。当机体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如畏惧、焦虑、局痛等,交感——肾上腺系统立即被调动起来,髓质激素分泌大量增加,他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兴奋
性,使机体处于警觉状态,反应灵敏;呼吸加强、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心跳增加血压升高,血流量增大,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肝糖原及脂肪分解,适应能量需求。
问答题:
1.何谓男性生殖系统和男性生殖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由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组成。内生殖器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和附属性腺,外生殖器有阴茎和阴囊。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精密调节下,这些器官协调工作以产生有功能的精子,并将这些精子输送到雌性生殖道内。
男性生殖功能:睾丸得生精作用及内分泌作用。
精子发生:精原干系胞增殖更新,精母细胞经过一次复制和两次连续成熟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精子细胞,在经变态形成精子。
正常生精过程还有赖于睾丸间质细胞合成雄性激素。而雄激素释放受下丘脑和垂体调控。支持细胞除支持、营养生殖细胞外,还能分泌抑制素和雄激素结合蛋白。雄激素主要维持、促进生精作用,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男性副性征的出现。
2.睾丸是怎样产生精子的,生精过程有何特点?
精原干系胞增殖更新,精母细胞经过一次复制和两次连续成熟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精子细胞,在经变态形成精子。这个过程有着严格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睾丸支持细胞在生精过程中有哪些作用?
支持细胞防止精子自身抗原与机体免疫功能系统接触及避免有害因子进入曲细精管,以维持一个有利于精子发生的适宜的为环境,还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支持细胞具有参与精子发生的各种受体。在促卵泡激素的作用下,支持细胞可合成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雄激素结合蛋白与睾酮结合以维持曲细精管局部高浓度的睾酮环境,从而促进生精过程,而抑制素通过影响促卵泡激素分泌来调节整个酶分泌系统。此外,支持细胞对生精细胞具有支持和营养作用。支持细胞还能够鉴别并吞噬受损的生精细胞,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参与睾丸的调节作用。
4.男性附性器官有何生理作用?
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共同构成附性腺。他们参与维持精子的生命活力,并保障其成功的运送到雌性生殖系统内,最终与卵子受精。
5.雄激素主要来自那种细胞,其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主要成分为睾酮。支持细胞除支持、营养生殖细胞外,还能分泌抑制素和凶激素结合蛋白。雄激素主要维持、促进生精作用,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男性副性征的出现。
6.睾丸功能活动是如何调节的?
支持细胞参与构成血睾屏障。支持细胞防止精子自身抗原与机体免疫功能系统接触及避免有害因子进入曲细精管,以维持一个有利于精子发生的适宜的为环境,还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支持细胞具有参与精子发生的各种受体。在促卵泡激素的作用下,支持细胞可合成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雄激素结合蛋白与睾酮结合以维持曲细精管局部高浓度的睾酮环境,从而促进生精过程,而抑制素通过影响促卵泡激素分泌来调节整个酶分泌系统。此外,支持细胞对生精细胞具有支持和营养作用。支持细胞还能够鉴别并吞噬受损的生精细胞,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参与睾丸的调节作用。
睾丸间质细胞在黄体生成素作用下合成分泌雄激素。
睾丸具有自身调节功能。睾丸的各种主要细胞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受促性腺激素调节,另一方面它们有合成、分泌多种激素和因子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功能,同时睾丸的各种细胞又有极为复杂的旁分泌和自分泌功能。
睾丸的反馈调节主要体现在间质细胞分泌的睾酮、双氢睾酮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调节及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和激活素对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分别产生负反馈和正反馈作用。
7.雌激素和孕激素各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雌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的出现。雌、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子宫内膜呈周期性变化,生殖器官和生殖激素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同时也存在反馈调节。
8.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卵巢、垂体和下丘脑激素浓度相应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如何?
月经周期开始时,血中雌、孕激素水平低下,对下丘脑负反馈作用弱,GnRH分泌增加,刺激腺垂体分泌FSH和LH。FSH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应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变化。排卵前一天左右,高浓度的雌激素增强GnRH和FSH、LH分泌。LH使成熟卵泡排卵,并维持黄体功能,分泌大量雌、孕激素。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排卵后,黄体分泌的雌、孕激素反馈抑制GnRH和FSH、LH分泌,使黄体退化,雌、孕激素浓度随即下降,子宫内膜剥落流血。下一个月经周期又开始。
9.何谓雌激素分泌的双细胞学说,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动物试验表明雌二醇的生成需两种细胞,即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卵泡内膜细胞具有黄体生成素受体,在黄体生成素刺激下产生C-9产物,即雄激素包括雄烯二铜及睾酮,分泌到血液,或经基底膜到颗粒细胞。颗粒细胞上有促卵泡激素受体,促卵泡激素活化芳香化酶系统,是雄激素转化为E2,并使颗粒细胞增值。
10.何谓受精和着床,其发生部位、过程及影响因素如何?
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精子的生命周期相当短,必须迅速运送到输卵管壶腹部受精。
着床是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它涉及到子宫内膜与胚胎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在子宫。11.妇女妊娠期间内分泌有何变化?胎盘有何功能?
胎盘是重要内分泌器官。在妊娠早期,台喷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有效延长了卵巢的黄体功能。在妊娠晚期,胎盘分泌的孕酮和雌激素替代了卵巢功能,、使子宫内膜的结构能长时间维持,以适应胚胎发育的需要。
12.何谓分娩,分娩是如何发生的?
分娩是成熟胎儿从子宫经阴道排出体外的过程。分3个时期:子宫颈扩张,娩出胎儿,娩出胎盘。整个过程是通过胎儿和母体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子宫肌收缩儿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