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之运动系统 (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
第一章 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把握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化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各系统的特点,合理进行卫生保育措施
(三)教学过程:
导入:你知道人体有多少块骨吗?你知道心脏一分钟跳动多少次吗? 讲解各系统内容要点: 1.运动系统
概述: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个部分组成。人体有206块骨。脊柱有四道生理性弯曲。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骨骼不断加长、加粗;骨头鲜嫩,硬度小已发生弯曲;不良体姿容易导致脊柱变形;肌肉容易疲劳,且小肌肉发育晚;肘关节较松,韧带结实。(举例:牵拉肘)
卫生保育:让孩子多在户外运动,养成良好坐姿,小心预防关节损伤。2.呼吸系统
概述:机体吸入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及肺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呼吸频率快;声带不够坚韧;鼻咽部的细菌容易侵入中耳。卫生保健:到含氧量高的地方组织户外活动;教会幼儿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不宜叫幼儿唱大人的歌,夏天大汗淋漓之后不宜马上进食冷食,保护嗓子。(举例:有的幼儿园很流行唱凤凰传奇的歌曲)3.血液循环系统
概述:血液循化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有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心肌容易疲劳;有可触及的浅表淋巴结。(实践:摸一摸你的淋巴结)
卫生保健:合理组织体育锻炼,要适量;预防动脉硬化应始于儿童;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习惯;发烧时应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课堂小结:人体有八大系统,今天重点学习了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知道了婴幼儿的各系统特点,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系统发育还不完整,要预防牵拉肘,常带幼儿到空气新鲜的户外环境活动等,通过对应的卫生保健措施来保护他们。
第二篇:幼儿卫生学幼儿生理解剖特征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人体结构组成特点
2、掌握幼儿运动系统的组成特点及相应保育注意事项
情感目标:了解幼儿骨骼特征,学会关爱幼儿骨骼健康 技能目标:学会如何保障和促使幼儿骨骼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体结构组成
2、掌握幼儿运动系统的组成特点及相应保育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人体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时间:2012年2月21日第六节
教学过程:由校园安全及教学事故引出幼儿生理解剖特征——识图——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幼教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第一节、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征 回顾初中生物学相关内容(生物体的组成)
细胞——细胞群(加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一、组成人体的十一二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呼吸系统
3、血液循环系统
4、消化系统
5、泌尿系统
6、皮肤
7、内分泌系统
8、眼
9、耳
10、神经系统
11、生殖系统
(二)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
2、幼儿运动系统的特征
骨骼:
1、幼儿骨骼在生长——需要钙、磷为原料,所以要保证孩子享有充足营养和阳光,另外保证适量运动。
2、幼儿骨骼幼嫩易弯曲——注意培养幼儿姿势端正
3、不良姿势易使幼儿脊柱弯曲——注意矫正幼儿体姿。肌肉:
1、容易疲劳——注意运动适量
2、大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活动难度要求适中
关节和韧带:
1、肘关节较松,易脱臼——牵拉忌使猛力,防止造成“牵拉肘”
2、脚底肌肉、韧带不结实——运动量不适易形成扁平足。
二、保育要点:
1、注意平衡膳食并让孩子多做户外运动,以保证骨骼生长所需“营养素”充足。
2、教育孩子坐、卧、行、走体姿端正,防止脊柱变形。
3、牵拉孩子忌用猛力,防止损伤关节。
4、运动量适中,防止过度劳累,损伤足弓。
三、小结:
1、了解人体结构组成
掌握幼儿运动系统的组成特点及相应保育注意事项
2、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幼儿呼吸系统特点;
技能目标:掌握科学的保育方法,有效预防幼儿呼吸道疾病; 教学重点:
1、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幼儿呼吸系统特点;
2、掌握科学的保育方法,有效预防幼儿呼吸道疾病; 教学难点:预防幼儿呼吸道疾病;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时间:2012 年2月23日
教学过程:复习运动系统——引入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幼儿呼吸系统特点——保育过程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血液循环系统组成特点——预防幼儿心血管疾病的要点——小结——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幼儿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一、呼吸系统
(一)呼吸系统组成
1、呼吸道: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2、肺
(二)婴幼儿呼吸系统特点
1、呼吸频率快——保证环境通风良好,空气洁净,否则幼儿容易缺氧。
2、声带不够坚韧——教育幼儿不高声尖叫,防止损坏声带,造成哑嗓子。
3、鼻咽部的细菌容易侵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濞鼻涕时不能太用劲。
三、保育要点:
1、多组织户外活动 2教会幼儿濞鼻涕
3、保护嗓子
四、血液循环系统:
(一)组成
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管道
(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1、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2、心肌易疲劳
3、可触及浅表的淋巴结
(三)保育要点
1、适度锻炼
2、学会辨别幼儿淋巴节是否发炎
3、在幼儿期有效预防动脉硬化
小结:重点掌握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保护措施。作业:
一、填空:
1、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与细胞间质构成(组织)
3、把不同类型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集合在一起就构成录入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器官)。
4、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5、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6、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中(心脏)使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特点及呵护幼儿运动系统正常发展的保育措施。
2、简述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护幼儿呼吸系统的保育措施。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计划: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第三篇:幼儿卫生学幼儿生理解剖特征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人体结构组成特点
2、掌握幼儿运动系统的组成特点及相应保育注意事项
情感目标:了解幼儿骨骼特征,学会关爱幼儿骨骼健康 技能目标:学会如何保障和促使幼儿骨骼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体结构组成
2、掌握幼儿运动系统的组成特点及相应保育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人体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时间:2012年2月21日第六节
教学过程:由校园安全及教学事故引出幼儿生理解剖特征——识图——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幼教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第一节、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征 回顾初中生物学相关内容(生物体的组成)
细胞——细胞群(加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一、组成人体的十一二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呼吸系统
3、血液循环系统
4、消化系统
5、泌尿系统
6、皮肤
7、内分泌系统
8、眼
9、耳
10、神经系统
11、生殖系统
(二)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
2、幼儿运动系统的特征
骨骼:
1、幼儿骨骼在生长——需要钙、磷为原料,所以要保证孩子享有充足营养和阳光,另外保证适量运动。
2、幼儿骨骼幼嫩易弯曲——注意培养幼儿姿势端正
3、不良姿势易使幼儿脊柱弯曲——注意矫正幼儿体姿。肌肉:
1、容易疲劳——注意运动适量
2、大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活动难度要求适中
关节和韧带:
1、肘关节较松,易脱臼——牵拉忌使猛力,防止造成“牵拉肘”
2、脚底肌肉、韧带不结实——运动量不适易形成扁平足。
二、保育要点:
1、注意平衡膳食并让孩子多做户外运动,以保证骨骼生长所需“营养素”充足。
2、教育孩子坐、卧、行、走体姿端正,防止脊柱变形。
3、牵拉孩子忌用猛力,防止损伤关节。
4、运动量适中,防止过度劳累,损伤足弓。
三、小结:
1、了解人体结构组成
掌握幼儿运动系统的组成特点及相应保育注意事项
2、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幼儿呼吸系统特点;
技能目标:掌握科学的保育方法,有效预防幼儿呼吸道疾病; 教学重点:
1、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幼儿呼吸系统特点;
2、掌握科学的保育方法,有效预防幼儿呼吸道疾病; 教学难点:预防幼儿呼吸道疾病;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时间:2012 年2月23日
教学过程:复习运动系统——引入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幼儿呼吸系统特点——保育过程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血液循环系统组成特点——预防幼儿心血管疾病的要点——小结——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幼儿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一、呼吸系统
(一)呼吸系统组成
1、呼吸道: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2、肺
(二)婴幼儿呼吸系统特点
1、呼吸频率快——保证环境通风良好,空气洁净,否则幼儿容易缺氧。
2、声带不够坚韧——教育幼儿不高声尖叫,防止损坏声带,造成哑嗓子。
3、鼻咽部的细菌容易侵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濞鼻涕时不能太用劲。
三、保育要点:
1、多组织户外活动 2教会幼儿濞鼻涕
3、保护嗓子
四、血液循环系统:
(一)组成
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管道
(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1、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2、心肌易疲劳
3、可触及浅表的淋巴结
(三)保育要点
1、适度锻炼
2、学会辨别幼儿淋巴节是否发炎
3、在幼儿期有效预防动脉硬化
小结:重点掌握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保护措施。作业:
一、填空:
1、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与细胞间质构成(组织)
3、把不同类型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集合在一起就构成录入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器官)。
4、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5、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6、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中(心脏)使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特点及呵护幼儿运动系统正常发展的保育措施。
2、简述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护幼儿呼吸系统的保育措施。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祝贺大家从今天起真正从幼稚的童年走进多姿多彩的少年。在这里,我们相识相缘,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班集体,认识了新的新同学。下面,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王,是你们的政治老师,这是我的手机号-------。在今后的三年时间里,我也将担任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所以大家今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解决不了的矛盾或者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我都会非常欢迎。俗话说,国有国法,班有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我们的班级、学校也有很多需要大家遵守的规矩不能破坏,如果你能严格要求自己,这些规矩对你来说不会成为任何束缚,但是如果你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可能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无论曾经在小学中的你取得怎样的成绩,今天当你步入12中学,我将重新认识你们,你们所有人在我的眼里都是好孩子,都可以取得好成绩,所以请你们珍惜这个机会,曾经的缺点,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改正,希望这里是你们梦想实现的地方。
从今天开始,我们也将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新的集体,你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我希望在今后的三年时间里,大家不但应该在学习上互相帮助,更应该在生活中互相体谅,宽容别人,不要因为同学之间一句无心的话语或者一个玩笑的动作,就发生矛盾,希望大家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学校里度过比和家人在一起更长的时间,所以希望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希望三年以后,同学们都能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这也是我们三年一起努力的目标,这三年时间我们会一起并肩作战,希望三年以后的今天,不会有同学留下遗憾,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和辉煌的未来。相信每位同学凭借自己的努力,都会有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到了初中,我们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不管小学你是否优秀那都已成为过去。
大家在小学时主要是学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而中学,初一就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初二将增加物理,初三还将增加化学,而且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进度加快,猛增的学习量往往让我们应接不暇,颇有点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之感。初中的学习状况改变了,再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显然无法适应,所以我们的学习方法也要改变。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凡是学习有成就的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我们来讲,首先要培养他们按科学的学习程序学习。这个程序分四个环节,它体现了循序渐进、前后照应的学习规律。这四个环节是: A、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听课前的准备,是主动自觉学习的表现。通过预习可以培养我们自学的能力和自学的自觉性。在预习时,有些问题一看就明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课堂上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听课时精力特别集中,看看老师是怎么解决的。这样学起功课来自然积极主动,会学不好吗?
B、上课听讲。上课听讲是学习活动的中心环节。忽视了这一环节就是等于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上课听讲千万不能分神,决不能边听边玩,作小动作。上课时眼睛、耳朵、手、大脑都必须围绕着讲课的内容活动起来,我们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不能放过每一个新概念,甚至一个关键的词语。实践证明,凡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都是不会听课,无一例外。
C、复习及时。好多同学上自习,或是在家里,拿过作业来就做,这是不科学的,也是学习程序上的错误。作业前,必须先复习刚学过的知识。通过复习、归纳、看例题,总结消化所学的知识,然后才写作业,这样做起作业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错误也比较少。另外,通过当天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阶段复习等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就能达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D、独立完成作业。写作业之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消化和掌握知识,不是为写作业而写作业,也不是为了给老师完成作业。因此,写作业时一定独立完成,掩耳盗铃的事不做,不会的题,先请教课本,弄不明白才请教同学或老师。责任心强的同学应该像考试那样严格、那样严肃、那样一丝不苟。坚决反对别人包办代替。初中阶段首先是我们确定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过去我们还小,什么也不懂,现在长大了,就应该明辨是非,明了事理。从小学进入了中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和新的学习方法都等我们去适应。因此,我们上了中学以后就存在着一个过渡问题。过渡得及时顺利,我们就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初中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成绩提高快,否则学习起来就困难重重。因此,要求我们要做到:(1)必须具备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紧紧地看守”是当今各个小学管理学生的主要方法。上自习老师陪着,开展活动老师跟着,我们的一切大小事情都由班主任亲自处理。这种看守的管理办法,使我们产生了依赖思想,而缺乏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到了中学,随着课程的增多,班主任除了给本班上课外,还要给其他班上课,备课量、批改作业量都增大了。因此,班主任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陪在班上了。同时我们年龄大了,我们从内心里需要一种宽松的环境。因此,从管理的角度讲,我们上了中学后必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控制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把上初中以后的种种变化误认为中学没有小学管得紧,管得严,而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那么纪律很快就松弛下来,学习成绩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初一学生过渡的不好,到初二两级分化就开始了,如果已成了学习中的差生,再追上去就非常难了,因为那时已经养成了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2)学习态度,必须由被动转为主动。
在小学,我们的年龄小,贪玩,自我控制能力差,求知欲不强。在学习上主要是靠家长和老师督促,甚至是逼着学,用作业压着学,学习的方法是消极的被动的,我们认为只要完成了作业就给老师完成了任务。可是到了初中,课程一下增加到11门,内容又多、又新、又深。要想学好这么多功课,学习态度必须来一个根本转变,这个转变就是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只有这样的转变,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3)在记忆方法上由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转变。
我们在小学期间,多用的是机械记忆法。当然这种方法在中学里还要继续用,如背英语单词、背课文、背诗歌、背公式、定理等等。但是,进入初中后,随着定义、定理、定律、推理、原理等抽象知识增多了,学习这些知识,只有理解得透,才能记得住、记得牢,有些知识要经常对比,反复研究才能掌握。因此,我们进了中学以后,记忆的方法应从理解知识为主,这就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4)要学会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年级的提高,学习内容的加深,我们在思维方式上也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是形象思维,单单这一点是很不够的。每一个我们必须由单项思维向多向思维、多层次思维、多方向思维过渡,尤其学习代数、几何后更是这样。要做到一题多解,就需要发散思维。我们上了中学,要学会用对比、分析、归纳、演绎等多种思维去学习。(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件无价之宝,可以让我们受用一生。培养良好习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求一定要明确具体,执行起来要坚决果断,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过重复训练,不断强化,一直到这种行为成为自觉行为,成为条件反射,如果行为改变了,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同学们,这些行为规范看上去都很细小,但是非常重要, 养成良好习惯,迈好中学生活第一步。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纪律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都会奠定我们中学以后的命运。选择从现在开始,让良好的习惯成就我们的未来。
第四篇: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教案07.12
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授课时间:2008.年2月 26 日 课程名称
妇产科护理学
年级
05
专业、层次
护理本科
授课教师
黄亦武
职称
副主任护师
课型(大、小)
理论大课
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教学目的与要求:识记
识记:
1、女性骨盆的形态、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标志。
2、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内生殖器的功能。
理解:
1、女性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淋巴及神经分布。
2、女性盆底的解剖。
运用:
1、能讲述女性骨盆的组成、分界及各平面径线与分娩的关系。
2、熟习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3、简单介绍盆腔血液供应、淋巴及神经分布。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病例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手段:CAI课件、黑板。
一、外生殖器、内生殖器
(一)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详细讲授
10分钟
(二)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详细讲授
30分钟
二、邻近器官、血管、淋巴及神经、骨盆、骨盆底
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一般讲授
5分钟 血管、淋巴及神经一般讲授
15分钟 骨盆及骨盆底一般讲授
15分钟
小结、布置思考题
5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的结构及功能 难点:血管、淋巴及神经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介绍新课,介绍课时目标
外生殖器定义: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包括: 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1.前庭球
2.前庭大腺
3.尿道口
4.阴道口及处女膜
内生殖器定义:内生殖器是指女性生殖器的内藏部分,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两者又被称为附件。
(一)阴道:
作用: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胎儿娩出通道。
(二)子宫
作用: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受孕后,为晚期囊胚着床、发育、成长的部位;分娩时,子宫收缩可使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
1.大小:长约7-8cm,宽约4-5cm,厚约2-3cm。
2.容积:宫腔容量约为5ml。
3.重量:50g
组织结构:
1.子宫内膜:包括基底层(无周期性变化)和功能层(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形成月经)。
2.子宫肌层
3.子宫浆膜层 子宫韧带
1.圆韧带:使子宫保持前倾位置。
2.阔韧带:使子宫保持其盆腔中央位置。3.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
4.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
(三)输卵管
长约8-14cm,自内向外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作用:“拾卵”作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部位。
(四)卵巢
作用:产生卵子,分泌性激素。
大小:约4cm×3cm×1cm,重约5-6g。
CIA手段 简图
★--重点☆――难点 10分钟 一般讲述 30分钟 ★重点讲述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邻近器官
(一)尿道:阴道前、耻骨联合后
(二)膀胱:子宫和耻骨联合之间
(三)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
(四)直肠:肛门外括约肌为骨盆底浅层肌肉的一部分。
(五)阑尾:位置随妊娠月份的增加而移位。血管、淋巴及神经 血管
动脉: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阴部内动脉 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二)淋巴
腹股沟浅淋巴结:
上组:沿腹股沟韧带排列,收纳外生殖器、会阴、阴道下段及肛门部的淋巴。下组:位于大隐静脉末端周围,收纳会阴及下肢的淋巴。
(三)神经 阴部神经:系躯体神经,在坐骨结节内侧下方分为三支,分布于肛门、阴蒂、阴唇和会阴部。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
1.骨盆的骨骼:骶骨(一块)尾骨(一块)左右两块髋骨
2.骨盆的关节
3.骨盆的韧带 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骶棘韧带 骶尾关节骶结节韧带
(二)骨盆的分界
分界线:以耻骨联合上缘、骶岬上缘、两侧髂耻线为界,将骨盆分成上、下两部分,即假骨盆、真骨盆。
骨盆的标记:骶岬、坐骨棘、耻骨弓
(三)骨盆的类型
1.女性型
2.男性型
3.类人猿型
4.扁平型
CIA手段 视图 视图 CIA手段 视图 实物
5分钟 10分钟 ☆
20分钟 ★重点讲述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骨盆底 会阴浅筋膜
(一)外层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各一对)肛门外括约肌
(二)中层
上筋膜、下筋膜、肌肉(一对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
(三)内层 肛提肌(一对)、筋膜 小结、布置思考题
CIA手段 视图
5分钟
小 结
小结讲授内容,强调本章主要是学习女性骨盆的形态、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标志。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内生殖器的功能。
复习思考题、作业 题
本章思考题:
试说出骨盆各平面的形态及界限.妇女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泡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黄体退化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增生-分泌期-月经期
下 次 课 预习要 点
受精与着床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 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 妊娠诊断产科检查方法
实 施 情 况 及 分 析
第五篇:妇科复习总结--生殖系统解剖和系统生理
妇产科学是为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及生育调控的专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和计划生育。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
骨盆的分界:以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假骨盆和真骨盆。真骨盆特点:宽而浅、前浅后深。
外阴,前面为耻骨联合,后面以会阴为界。
内生殖器: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阴道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后壁长10-12cm。前壁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与直肠贴近。
子宫:
1、形态为倒置梨形,上宽下窄,分子宫体及子宫颈两部分。子宫峡部约1cm,上端—解剖学内口,下端—组织学内口。
2、(1)子宫内膜:受性激素影响,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基底层无周期改变。
(2)子宫肌层:0.8cm厚,外纵内环中交织,产后宫缩时血管收缩,有效止血。
(3)子宫浆膜层:脏层腹膜。有膀胱子宫返折腹膜,直肠子宫陷凹。
(4)子宫颈:粘膜上皮细胞高柱状,腺体分泌粘液,临床意义—判断排卵。阴道部为鳞状上皮覆盖,鳞柱交界是宫颈癌好发部位。涂片可早期发现病变。
3、位置
子宫韧带(4对):
(1)圆韧带(round ligament):12-14cm,使宫底保持前倾。
(2)阔韧带(broad ligament):翼形的腹膜皱襞,外端延伸至盆壁,称骨盆漏斗韧带(含卵巢动静脉),内侧为卵巢固有韧带,两侧为宫旁组织,富含血管、神经、淋巴。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
(3)主韧带(cardinal ligament):横行于宫颈与盆壁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4)宫骶韧带(utero-sacral ligament):将宫颈向后上牵引,保持前倾。
由于这些韧带及盆底肌、筋膜的支托作用,使子宫呈前倾前屈位置。
输卵管:为精卵相遇的场所;分4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管壁分为:浆膜层、肌层(内环外纵,可逆蠕动运送受精卵)、粘膜层(高柱状上皮,纤毛可摆动)。
卵巢:产生卵子及性激素的性腺,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
动脉:
1.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
2.子宫动脉:于宫颈内口2cm处,横跨输尿管达子宫侧缘。
3.阴道动脉: 4.阴部内动脉:
淋巴:
1.外生殖器淋巴:分腹股沟深、浅淋巴结2 组。2.盆腔淋巴:3 组。
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髂总组成。
骶前淋巴组
腰淋巴组 神经:
1.外生殖器由阴部神经支配。
2.内生殖器: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骨盆底:
(一)外层:含会阴浅筋膜、3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及肛门外括约肌。
(二)中层:即泌尿生殖膈,其间有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
(三)内层:即盆膈,由肛提肌及筋膜组成。有加强盆底托力及加强肛门与阴道括约肌的作用。
临近器官:
1.尿道(urethra):短而直,接近阴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2.膀胱(urinary bladder):妇科检查及手术前必须排空膀胱。
3.输尿管(ureter):下行至宫颈外侧2cm处,与子宫动脉交叉绕行入膀胱。行子宫切除术结扎子宫动脉时,应避免损伤输尿管。
4.直肠(rectum):妇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避免损伤肛管、直肠。
5.阑尾(vermiform appendix):妊娠期可向上外方移位,妇女患阑尾炎时也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断。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一生的阶段分期:
(1)胎儿期:
(2)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3)儿童期:4周-12岁(4)青春期:WHO规定为10-19岁,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时期。(月经初潮,是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5)性成熟期:18岁开始,持续30年。
(6)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40岁左右,经时1-2年,长至10余年。
(7)绝经后期:60岁以后称为老年期
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期为围绝经期。10 %-30%妇女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
月经的定义(mensturation):随卵巢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月经血的特征:不凝固、暗红色、含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出血的第一天至下次月经第一天为一个月经周期。21-35日,平均28天。每次月经持续时间为经期,2-7天,多为3-5天。月经正常为30-50ml,超过80ml为多。
卵巢的功能:
1、排卵—生殖功能,2、分泌女性激素—内分泌功能 卵泡生长阶段: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
自月经第一日至卵泡发育成熟,称为卵泡期,10-14天。
排卵: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7-8日为成熟黄体,排卵后9-10天退化,寿命14天,形成白体。
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
卵巢甾体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1)雌激素:排卵前第一高峰,排卵后7-8日第二高峰(较平坦),月经前水平最低。(2)孕激素:排卵后开始增加,排卵后7-8日达黄体成熟时最高峰,以后下降,月经时回复至排卵前水平。(有升温作用,是排卵的重要指标)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内膜分功能层及基底层,功能层又分海绵层及致密层, 其组织学的周期性变化分3期:
1.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在雌激素影响下,内膜很快修复,从薄到厚,间质致密、水肿,腺体数增多、增长、弯曲,至增生晚期内膜可达2-3mm,高低不平呈波浪形。
2.分泌期: 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分泌雌、孕激素,腺体更长、屈曲,出现核下空泡;间质水肿、疏松加剧,晚期可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螺旋小动脉增生、卷曲,并超出内膜厚度。此期内膜可厚达10mm。
3.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天。体内雌激素水平更低,无孕激素存在。内膜血循环障碍,组织变性、坏死、出血。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形成月经血。
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
排卵前,随E 水平不断增高,宫颈粘液分泌量逐渐增多,变为稀薄而透明,似蛋清,在排卵期达高峰,延展性较强,可拉成细丝达10 cm以上。在月经第6~7天涂片检查,干燥后可见羊齿状结晶,排卵前最典型。
排卵后,受P 影响,粘液量渐少,质地粘稠而混浊,延展性变差,拉丝时易断裂,涂片检查,结晶模糊,可见成排的椭圆体。
月经周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