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美术鉴赏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时间:2019-05-12 13:2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好美术鉴赏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好美术鉴赏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第一篇:上好美术鉴赏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上好美术鉴赏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美术教学人生的点滴思考

周建通 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 262700

美术,美化之术、美容之术、美饰之术。它是多少人快乐的童年,童年时的梦想。儿时最喜欢的看的“小书”,记忆犹新的那些身着护甲(有护心镜的)手持大刀或红缨枪的将领,更是手头乐此不疲的描摹对象。

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人把一切美好的改变归于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有钱了,当然越来越美了,不否定有一定的道理。有句俗话说得好,有钱你能买到贵的,不一定能买到美的。美是一种境界,是人的大脑的审美水准的直接反应。美对于人是如此重要,它不仅影响人一生的生活质量,品味与境界,而对于一个掌握国家权力的领袖,他的审美力甚至决定了国家的命运。所以每一个人如果能尽早对美有更多的思索、审美与感悟,无疑,你的人生将更加精彩。但愿人们不会都那么俗,尽管处在世俗中。

审美要从娃娃抓起,家长们在孩子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动了些心思。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喜欢的图画书、美术材料。比如如何画好儿童画、各种花卉动物的简笔画、折纸、车模、建筑造型图版(在里边能看到世界各国著名建筑),孩子在这种没有约束,没有压力的艺术氛围中自由的探索。一点一滴的积累,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审美素养慢慢得到提高。孩子们聪慧、伶俐、悟性很高。遗憾的是,到了中小学阶段,孩子们审美素养的培育受到极大的遏制,美术课成了真正的“闲课”,时不时的被主科冲掉占用。一学期下来,学生上不了几节美术课,升学任务被强化到极端的地步。一切都围绕文化课为中心。家长们也已经没有对孩子审美素养方面的培养心思和要求。整天挂在嘴上的是这次成绩考的好不好,考了多少分。要不要上补习班之类的话。考学成了全家人的生活目标。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看到这样的社会现实、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着实内疚。审美素养不是以后有了好工作,挣了多少钱就能补上的课程。“土豪金”多么可笑而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现实的字眼,却没有多少人真正放在心上。美的艺术需要想象力、悟性、精神和鉴赏力。上好美术鉴赏课,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一刻也不能耽误。美使人高尚,审美满足,是包含了某种高尚思想和理性精神的情感满足。既不同于生理的快感满足,也不同于获得知识拥有的理智、冷静和欣慰,更不满足于道德满足的清高。法国美学家狄德罗说:“高度的艺术鉴赏力要求具备丰富的感觉,长期积累的经验,正走向善感的心灵,高尚的精神,略带忧郁的气质,以及灵敏的器官。”

美术鉴赏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培养学生的感悟力、想象力、在一定美术基础上的审美水平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的方面。

一、走进经典作品,增强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灿烂文化,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精美的艺术宝藏。通过鉴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悟祖国山川秀丽景色,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像鉴赏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青绿山水的代表作品。画家在横1191.5厘米、纵51.5厘米的长卷中,将山川、绿翠、江河、村舍尽收眼底,意境气势恢宏、雄浑壮阔,可谓描绘自然风光的大手笔。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描绘了浙江富春山一带秀丽的山川景色,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可谓山清水秀,情景交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经典的美术作品会深深打动每一位同学,增强同学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挖掘历史知识,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

例如,在鉴赏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时,同学们通过交流和课前预习(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历史老师请教),知道画面中表现的是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后来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予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团结,对唐王朝加强中央集权起了重要的作用。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自古以来,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步辇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驳斥民族分裂主义者的有力证据。

三、领悟美术语言的魅力

中国画意境深远,寥寥几笔也能让人玩味无穷。而西方绘画注重写实表现,讲究精神表现与细节刻画。人物环境给人以真实感。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尽在其中。人物画线条的表现力,飘带芊芊随风而起,表现人物出神入化。山水画点苔的各种表现,炉火纯青,全身功夫,尽在笔端。各种皴法将物象表达的活灵活现。花鸟画的隐喻,特别是中国文人画更是世界美术史上的奇葩。“梅兰竹菊”四君子集中表达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

四、体会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对立与统一,节奏与韵律,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在中国书法作品中可谓表现得登峰造极,一点一画都是艺术家心性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中国画和书法的章法、布局。“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都是形式美理论总结的精华之所在。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鉴赏课学习中一点一滴去积累、感悟。潜移默化并逐步领会形式美的真谛。美是和谐的,美只能从对立统一中求得和谐。

法律的规范,让人彬彬有理;道德的规范,让人心灵庄重;美育的培养,使人情操高尚。美与善一样崇高,一样值得人类永远追求„„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二篇: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摘要]: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鉴赏为主,大量的图象和专业知识加之繁重的学业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必然会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学生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在课改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如何与时俱进,上好一堂美术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关键词]:角色观念;因材施教;互动;结合实际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这就是说。跨入新世纪,社会发展对未来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年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作为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课的能力,如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爱上美术课,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方面来谈谈笔者的见解与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与观念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前提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被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可以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我对每个要点都尽可能的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例如在《原始人的创造》一课中,当我问到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劳动,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游戏,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巫术,你倾向于那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时?有的同学说:“游戏”也有的同学说:“巫术”还有同学说:“劳动”。突然我听到有个同学轻声到:“也许三个可能都有”。是呀,为什么不可能是三个都有呢?他们是相辅相成,共同催近的呢?这位同学看似不太守纪律的话到提醒了我,这样的问题他们提的多好呀?于是我马上微着鼓励那个提问题的同学把刚才的问题再说一遍,请其他同学也回答一下,结果一些同学都认同他的观点,因为游戏也存在于劳动中,劳动的丰收又和巫术紧密相连,巫术又是可能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等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与他们一起来分析原因。通过这些课堂提问的设计是我感觉首先,教师要把主要精力转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习能力上来,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的下一代。

二、结合实际,教学形式多变以吸引学生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保证

在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的持久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笔者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其一、教师授课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地域地貌、人文景观、历史等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再配上当地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

其二、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光唱独角戏,做好师生互动。

在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能从头讲到尾,即便教师运用动听的语调,做到声情并茂,学生还是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效果。

其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强化美术作品相关故事情节的讲述,以此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

在美术欣赏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引入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利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拓宽知识面。例如《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的教学活动是“尝试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并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从相册中挑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特点的一张或几张照片,谈谈自己喜爱的理由”,按旧的标准来说,这样的课根本没有“知识点”。我认为它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每一个人个性化的审美观。又如《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求学生以毕加索《格尔尼卡》为参照,以南京大屠杀为题创作一副作品。学生通过作品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表达出如何才能让惨剧不在重演,让和平永驻人间的美好情感,绘画的训练要求为这种情感提供了表现和宣泄的载体。再如《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这一课的标题就很能说明编者的意图,每个学生的眼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寄托的情感就很不一般,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个性审美和想象的肯定与自信。

三、以点代面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是上好美术课的最终目的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教无定法乃至法”。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活动;在欣赏教学中必须采取合适的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一定的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中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要教会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去学习对美术品的欣赏,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评价,最后教会学生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欣赏,以此达到提高审美的教学目的。

一句话:只要用心,我们一定能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课堂效率的提高

在高中课程中,美术鉴赏课的开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后,美术鉴赏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体现了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生整体的多元化,美术鉴赏的高效课堂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并反思研究。

美术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美术教育中最能普及、最现实的教育方式就是美术鉴赏课,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一下几方面来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美术的基本知识薄弱,知识结构狭窄,因此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不大或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不能长久保持,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不感兴趣,被动地学习,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去学,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美术鉴赏是一门以美术作品为主,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的一门学科,这门课的性质给美术鉴赏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辅助教学。相传狂草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担夫争道,提高了书艺;怀素观夏云多奇峰,夜闻江涛,启发了书法艺术的灵感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方法,可以通过引进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达到欣赏的目的,更是激发了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也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同时还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美术教育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广泛地了解社会、文化背景,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感受人类社会和生活的丰富性;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发展创造能力的目标。而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中,大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研究或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想象,这样的上课方式学生会慢慢失去兴趣,难以达到美育的目的,所以在美术学习中,需要学生将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显得很重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使学生的主动意识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问,主动探究还有一定难度。所以老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逐步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提问。

一堂高效率的美术鉴赏课,首先要有个很好的开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导入非常重要;导入新课题时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主动想象,主动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引出新的课题研究,这样就极大地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课题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如音乐、历史、语文等),旁敲恻隐,更形象、更具体地了解立体的美术知识,达到鉴赏的目的,而不是仅停留在欣赏的阶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美术鉴赏更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掌握,而不是纯知识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

三、教学中要以活动为中心

美术鉴赏的内容是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是静态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它不像音乐作品那样是动态的,较容易提起课堂气氛,所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以活动为中心,提高课堂效率。

美术鉴赏中涉及到的概念和原理、艺术美、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理论性的问题,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以防在非常有限的课堂上,花过多的时间去讲授理论知识,因为过多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兴致。美术鉴赏是陶冶人情操的一种活动,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也应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愿。教育学课程设计理论中提到,中学美术教学,适宜活动课程模式,即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

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能针对具体范例加以评论和阐述,有利于学生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加深领悟。如在讲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时,可以结合当地的一些雕塑或校园里的一些雕塑具体讲解,我在讲解雕塑知识时,以学校里的一尊雕塑为例,结合雕塑的形态、摆放的位置还有它的含义,一一列出来,让学生讨论,再加以讲解,然后以此为例让学生再来分析其他的雕塑。这样以学生身边的美术作品为例来进行分析,不但提起了学习的兴致,更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把握发展性评价

美术鉴赏的探究性学习,不是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要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而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至于在探究过程中,是否真的探究出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学生学习的过程才是最有意义的。

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美术鉴赏课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即反映学生成长发展的历程,也就是说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这样就突破了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美术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综上所述,美术鉴赏课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从始至终起到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在探究中学习,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让高中美术鉴赏课在真正意义上存在。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有效讲授探究

讲授作为最古老、最传统的教学行为,至今仍然普遍使用。课堂讲授是学校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方法出现了,但旧方法不一定就过时了,只要我们注意扬长避短,就同样能发挥它的优越性。下面,笔者就以高中美术鉴赏为例,谈谈有效讲授的策略。

一、讲授要有内容逻辑

教师思维缺乏逻辑性,他在讲授时就会出现语言混乱,出现说词义不清的现象。因此为了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课中避免出现此种现象,做到讲授内容逻辑,一方面应该认真备课、备学生,尽可能多地准备本节中涉及到的内容,尽量使自己成为本节课的“专家”,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才能做出肯定回答。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而言就是在课堂中的“讲述”能力。作为美术教师如果能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很容易就把我们想表达的意思讲清楚。即使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在师生互动中清晰的点拨、引领、启发、强化,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过去,没有先进的多媒体工具,有的教师靠“干讲”,还是迷住了全班学生。同样的课,同样的授课方式,有的教师上课就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我觉得这个吸引力主要源于教师的知识含量与对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央视播放王立群讲《史记》、鲍鹏山讲《水浒》、钱文忠讲《三字经》……这些老师凭借什么只是站在讲台后“干讲”就创下了那么高的收视率呢?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课中的讲授部分。我觉得,首要条件还是知识含量与对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讲授要符合教学规律

第一,美术教师的讲授方法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热情,通过新奇、有趣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丁原美老师在讲述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时,用《SK状元榜》中某环节的做法,让学生根据描述猜作品——借助多媒体课件依次对作品进行了下列描述: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发烧友的一幅画,不要说艺术界,单就政界要员对它的迷恋就令人诧异:拿破仑拥有它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内,每日早晚要独自欣赏多次,有时竟能面对画面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记一切;大名鼎鼎的戴高乐总统每当心绪烦躁时,必驱车前往卢浮宫欣赏它,出来后便满面春风,原先的烦恼荡然无存;蓬皮杜总统则公开承认无法克制对它的心驰神往之情。世纪伟人邱吉尔曾经沧海,可他晚年有幸用消毒过的手指亲抚它时,竟无法控制颤抖的手指;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亦对它情有独钟,无缘享有真迹,就收藏了4幅赝品……这幅画是什么呢?

第二,讲授要突出重点,对关键的内容要讲清楚,让学生明白。例如,我们在美术中讲文艺复兴,主要讲美术作品怎样体现人文精神,但文艺复兴实际跨度之大,涉及国家之广,我们在一节课中不能一一讲述,只能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我们重点欣赏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被缚的奴隶》。中世纪的绘画女人不能有表情,女人表情的外露是对神的亵渎。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人的微笑与痛苦,反映出人的内心情感。与中世纪的干瘪的圣母相比,女人有了肉感,变得丰满。人是有感情的,人是有欲望的,人性需要被解放,这就是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这样,学生就对文艺复兴的作品清楚明白了。

三、讲授应浅出

有的教师很有学问,读书很多,讲课以展示前沿的、深奥知识为能事,可学生听不懂,听不懂就不再听,学生就没收获。所以怎样把自己知道的知识通俗易懂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有所收获,这是好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美术鉴赏中有效教授的目标。那么怎样做到浅出呢?如讲“浪漫主义”,它的定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如果如此解释浪漫主义,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必须进行“翻译”转换成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这样,学生有了直观体验,就很容易明白浪漫主义是靠动荡的构图与颜色的冲突来表达作者主观感受的。再如讲文人画,先给学生几个关键词:职业画家、业余画家、宫廷画家。职业画家:以卖画为生,由买家决定绘画风格。业余画家:坚持自己的理想,为理想奋斗一生。如朱耷的鸟雀都是白眼向人,实际是朱耷自己看不起清政府,蔑视清政府。宫廷画家:为皇室贵族服务,服从于皇帝意志。如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具有皇家的富贵气。这样,学生对文人画就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总之,讲授法虽然不是新方法,但只要我们高中美术教师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旧方法也能收到好效果。

第三篇:改变美术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改变美术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叶集试验区三元中学 杨友祥

摘要:审美素养是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素质。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艺术修养,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大多重视的是知识目标,而忽视人的目标。很多中学美术课堂是美术知识、技能的教育而不是美术欣赏教育,这是不完整的。本文通过对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揭示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阐明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观的重要性,探讨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与创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美术教学、正能量、知识目标、人的目标、审美素养、创造力。

美术教育的本身决定了它是一门集教育,欣赏于一体的学科,然而认识美是人心理的一种本能,一种人人都理所当然掌握的基本技能,打个比方,我们学习语文数学,并不是为了以后成为作家或者大数学家,而是为了培养我们的语言和逻辑能力,美术也是一样。当今社会提倡的素质教育更加看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修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然而美术教育是中学教育实施这一教育体系最直接的课程,但是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只注重内容形式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多教师观念陈腐,这使得中学美术教育依然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停滞不前,因此,以往那种将审美教育简单地、片面地归结于某一方面的做法,已经不能概括今天如此丰富、如此新颖的美育内涵了,也就是说,今天的美育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是立体的、多元的,它是一个综合有机体。

一、对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的思考 1.课堂教学还徘徊在传统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已经进入了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但现在的中学美术教育课堂内容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把追求更多技法训练作为主要方法,为应付差事或者应付检查,大多数人,靠临摹、摹仿完成作业,“依样画葫芦”。他们用画得像不像来作为判断学生学得好坏的标准,临摹作品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样导致了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进入了一个误区,长此以往,学生只会模仿,没有自主判断事物美丑的能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一点点的抹杀,而一位好的美术老师。是应该具备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应该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和丰富的美学知识而并非简单的美术工作者。传授美术技法是美术课中基本的教学内容,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美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样每一个孩子才能有是非曲直,爱憎分明,他们的内心才会充满正能量。

2.美术学科仍然得不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人们也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一部分人对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理解,还没有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认为美术学科只是副科而不和高考分数挂钩,是可有可无的。所以根本不需要花时间来学习这些东西,只有把文化课学好才是唯一的出路。中学时期的孩子正值青春年少,对世界充满了幻想和好奇,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偏偏给学生灌输只有考高分才能得到成功的人生这一观点,那些即使对美术有着天分和兴趣的孩子们,也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经济方面的原因,笔墨颜料等工具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买材料的费用对于许多的家长都不愿意承担。学生即使对美术有兴趣也得不到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只能作罢。

在升学率决定一切的大环境下,学校只抓主课教学,教师方面,有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匮乏,美术课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语文、数学、体育老师都能上美术课,他们的美术水平可想而知。教师专业水平的匮乏会使课堂变得十分单调,因此学生逐渐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有的老师干脆播放电影,让学生自习或者活动,有的班级班主任权利比较大就干脆改上其他主科,把学生原本用来陶冶情操的时间来提高文化课成绩。3.艺考越来越热

在大部分学校猛抓文化课,冷落美术教育的同时,有的学校却搞起了旁门左道,学校领导抓住了美术升学需要的文化课分比较低这一特点,搞起了特色升学教育,试图避开普通高考文化课的独木桥。就拿霍邱县城某中学来说,为了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生源,专门开办了美术班,美术教育收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校领导提高升学率的制胜法宝,他们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完全不顾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这是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苦果,完全是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这股艺考之风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更多的高校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也盲目开设了扩招艺术生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得当今中学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短期内骤增,学生们蜂拥而起,离开了学校,奔走各地进行所谓的美术集训,话费一笔相当不小的费用不说,还荒废了文化课的学习,集训之后紧接着的是专业考试,专业考试紧接着就是外省的美术单招,学生们南征北战,时间长达两三个月,有的省统考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一个月之内参加十几所学校的单招,劳神伤财。我家邻居的孩子今年为了考艺术,一年就花掉近八万元。美术教育成为高校敛财的手段,文化课差的学生获取高校文凭的途径,完全偏离了美术教育的本质。

不能让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再害我们的孩子,中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美术教育培养有鲜明个性、有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美术教师的真正目标和任务。

二、改变美术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在关于美育的论述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

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提高审美素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个性获得和谐发展,将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各类建设人才。社会愈走向文明,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就愈高。当今世界,几乎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脱离审美而存在,审美作为人的精神需求,正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也是造就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呢?

1.美术教学必须转变观念,从学习技能技巧的层面,上升到提高审美素养的层面。

传统的美术教学以传授知识与技能技巧为主,我们对美术教学的认识是盲目肤浅的,美术课也一度被简单地称为图画课。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就是要改变过去侧重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努力使学生在智力、道德和人格上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使他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充实愉快。比如,在学习《剪纸》 一课时,我没有过多给学生讲解剪纸的技法、技巧,而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不同风格、题材的示范作品,让他们首先认识到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让学生选择熟悉和喜爱的形象,鼓励他们进行剪纸创作。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致,他们通过查找资料、共同谈讨、请教一些民间艺人的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大胆尝试,创作出了一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个性化的作品,表达了他们纯朴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趣味。

2.教学方法要“灵活”,课堂中充满乐趣

听过许多特色的展示课,课堂表面的热闹非凡,难道这就代表了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的快乐吗?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知识的传授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更要关注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创造,妙在灵活。对于外来经验,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运用、发展。对不同的教材可采用不用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法常有一种“新鲜感”,以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校园设计》时,我先利用幻灯和影碟并结合课本让学生欣赏了一些中西方不同地域、不同建筑风格的作品,然后带领学生考察了学校的地形、地貌以及周围的环境,又与学生共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学校及所在地的历史、风土人情等因素。学生们始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最后绘制完成了一批不同风格极具个性化的母校设计图。这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3.科学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优化教学结构

多媒体进入课堂不仅使教学更具灵活性、创造性,而且将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方式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多媒体辅助美术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优化教学结构,甚至可以跨越时空,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素材,从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训练。尤其是对初中美术教学来说,不仅仅是背诵那些水平测试的题 目,更应该理解那些知识点中蕴藏的深刻内涵。通过美术学习,了解美术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作用,将音画作品、动画、影像等素材整合到课堂上,进行生动直观的展示,使那些静态的素材转化为动态的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例如,在学习“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画长卷的魅力,笔者在网上找到 《 清明上河图》《 洛神赋图》 《 韩熙载夜宴图》 等作品的精美画图,拼接完整后,做成 F l a s h动画效果。伴随着优雅的中国古典民乐,学生慢慢走进长卷之中,体会着中国画散点透视特有的审美情趣,渐渐地开始关注画中的细节,不断要求让画面停下来仔细观 看,赞叹声不绝于耳。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这样的美术欣赏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产生创造,大大优化了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修养。4.美术教学必须面向现实生活、面向学生实际。

脱离生活的美术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样,脱离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的美术教学也是没有前途的。比如服装,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它,看上去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教师却可以运用它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上课时,我先请了体型呈高、矮、胖、瘦不同特点的四个同学站出来,让其它同学分析研究他们的体型与他们的着装是否协调,是否衬托了人的气质。学生们凭借掌握的美术知识,凭着经验和直觉,进行了评判。一些同学认为:胖人不宜穿白色衣裤,这样会显得更胖,瘦人不宜穿黑色衣裤,这样会显得更瘦;还有一些同学认为:矮个子的人衣服不宜穿的过长过大,同时衣服上不宜有横向的装饰条纹;高个子的人衣服不宜穿的过短过紧,衣服上不宜有纵向的装饰条纹。我又请出几个着装比较传统和时髦的同学站出来,让学生们评价这些服装与人的性格、气质之间的关系。学生们以不同的观点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最后取得了一致的认识,认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季节、场合,包括不同的职业、年龄、性别,体型特征以及不同的审美趣味的人应该注意配合相应款式和颜色的服装才会显得和谐。最后还专门对学生的着装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对某些着装怪异,追求时髦的学生进行了批评,同时引导学生既要注意外在的生理美和装饰美,又要注意内在的风度美和精神美。学生们纷纷拿起画笔,按照自己的心愿,为学校设计了许多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服。

时代呼唤我们把握有利时机,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开放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树人、育人为宗旨,让学生在教学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规律,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促进全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新的形势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作出更多的思考和改变。只有充分认知了美术教育的特有性质和规律性,才能更好地把握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本人在此不揣鄙陋,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是我20年美术教学实践中对美术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第四篇: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摘要]: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鉴赏为主,大量的图象和专业知识加之繁重的学业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必然会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学生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在课改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如何与时俱进,上好一堂美术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角色观念;因材施教;互动;结合实际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这就是说。跨入新世纪,社会发展对未来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年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作为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课的能力,如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爱上美术课,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方面来谈谈笔者的见解与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与观念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前提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被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可以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我对每个要点都尽可能的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例如在《原始人的创造》一课中,当我问到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劳动,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游戏,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巫术,你倾向于那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时?有的同学说:“游戏”也有的同学说:“巫术”还有同学说:“劳动”。突然我听到有个同学轻声到:“也许三个可能都有”。是呀,为什么不可能是三个都有呢?他们是相辅相成,共同催近的呢?这位同学看似不太守纪律的话到提醒了我,这样的问题他们提的多好呀?于是我马上微着鼓励那个提问题的同学把刚才的问题再说一遍,请其他同学也回答一下,结果一些同学都认同他的观点,因为游戏也存在于劳动中,劳动的丰收又和巫术紧密相连,巫术又是可能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等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与他们一起来分析原因。

通过这些课堂提问的设计是我感觉首先,教师要把主要精力转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习能力上来,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的下一代。

二、结合实际,教学形式多变以吸引学生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保证

在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的持久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笔者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其一、教师授课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地域地貌、人文景观、历史等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再配上当地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其

二、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光唱独角戏,做好师生互动。在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能从头讲到尾,即便教师运用动听的语调,做到声情并茂,学生还是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讨

论问题,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效果。

其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强化美术作品相关故事情节的讲述,以此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

在美术欣赏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引入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利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拓宽知识面。例如《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的教学活动是“尝试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并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从相册中挑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特点的一张或几张照片,谈谈自己喜爱的理由”,按旧的标准来说,这样的课根本没有“知识点”。我认为它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每一个人个性化的审美观。又如《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求学生以毕加索《格尔尼卡》为参照,以南京大屠杀为题创作一副作品。学生通过作品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表达出如何才能让惨剧不在重演,让和平永驻人间的美好情感,绘画的训练要求为这种情感提供了表现和宣泄的载体。再如《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这一课的标题就很能说明编者的意图,每个学生的眼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寄托的情感就很不一般,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个性审美和想象的肯定与自信。

三、以点代面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是上好美术课的最终目的“教学有法却无定法,教无定法乃至法”。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活动;在欣赏教学中必须采取合适的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一定的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中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要教会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去学习对美术品的欣赏,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评价,最后教会学生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欣赏,以此达到提高审美的教学目的。

一句话:只要用心,我们一定能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第五篇: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

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

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老师美术鉴赏课要上好,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尤其是工作量,教师真的是良心饭,你可以很简单的混过去,也可以很认真的搜索大量的资料,但就算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欣赏资料,一节课学生也不可能有时间件件去欣赏,所以,一节课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怎么去欣赏,把握欣赏的方法,重点欣赏几幅作品,引导学生去参与的过程中,再总结一下欣赏方法,自己刚开始上鉴赏课时,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就是一幅接一幅的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最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却神色漠然。

老师怎能用教学参考用书上的简略文字代替学生们个性化的体会呢?美术《课标》也建议:“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其实我们的欣赏课完全可以让学生先说,老师后说。

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感受、有的说见解、有的提问题、有的做补充。他们宛若一群艺术评论家。这不正是鉴赏课要达到的目的吗?这种方法胜于在学生毫无感受之前就输入某种概念,防止造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后果,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得到了转变,变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应该是一位引路者,更是和学生一同探讨共同成长的伙伴。因为只有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的地位,才能真正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

下载上好美术鉴赏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好美术鉴赏课,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美术鉴赏与审美

    浅谈美术鉴赏与审美 姓名:严梦佳学号: 班级:汉语言文学班 201010102043 2011年4月23日期:日 浅谈美术鉴赏与审美 摘要:美术鉴赏是运用多种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分析和判断,获......

    发展学生个性 提高审美素养5篇

    发展学生个性 提高审美素养【内容摘要】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美术教育也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提倡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促进......

    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几种方法

    广东龙川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研室 曾仕标 作为文化教育及审美教育的美术鉴赏课,是对学生进行认识美和评价美教育的专设课程。因此,上好美术鉴赏课不但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长......

    提高美术审美反思

    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的教学反思 美术鉴赏的前提是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美术鉴赏......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摘要:审美教育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塑造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目前,美育中小学教育中属于薄弱环节,与当下提倡的素质教育和综合......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才能展现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给学生一片自由的想象空间,最大潜力地挖屈他们内心世界的艺术美,进而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 一、教......

    上好口语交际课,增强学生语文素养

    上好口语交际,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武隆区第二实验小学李春梅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

    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

    《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阶段性总结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以美育人,育完美之人”是美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