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有感

时间:2019-05-12 13:5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有感》。

第一篇: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有感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有感

第一次看到陈寅恪这个名字,是去年帮一位朋友在网上买书时知道的,说来羞愧,我竟连他的名字都不知该怎么读。今年春年买了一本名为《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的书,王国维、蔡元培、胡适等德高望重的学问大家赫然在列,突然看到陈寅恪也在其中,翻看了几页有关于他的文字后,心中更是燃起了对这位大师的仰慕之情。于是买来《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这本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作者陆键东并不是什么出名的作者,也不是对陈寅恪有多么深刻研究的学者,但这本书却带给人一个真实的陈寅恪,一个孤独但又不甘寂寞的老人,一个清高自傲、有着自己坚持的独立精神、自由学术追求的学者。这本书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展露了陈寅恪生命中的最后二十年。这二十年,不仅仅是陈寅恪一个人的二十年,更是其妻子、其助手、其学生、其朋友的二十年。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映衬,共同构建了一幅悲壮的画卷。

书中从1948年陈寅恪南下决定定居广州开始,到1969年陈寅恪在文革中含恨而亡为止,对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从1948年陈寅恪面对的彷徨,面对出国就教于剑桥,抑或前往台湾,或者留在香港大学,还是回归大陆,到受聘于岭南大学,后合并为中山大学,到他在学术上孤独的前行,再到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的坚持的精神,再到他倾注心血的著述历程,最后默默的走完人生最后历程。这以全景而又细致的描写,让人叹其之无奈,赞其之学术精神与人格魅力,愤其之不幸遭遇。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中国文化在那个时代的超浓缩体验。陈寅恪始终是寂寞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精神,时代如果把他遗忘了,那也许会比较好点,但是,一个最不想出名的人却总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从他写《论再生缘》到《柳如是别传》,再到《元白诗证史稿》,他都是一边经受着批判一边呕心沥血的著述,面对时代的疯狂,他有着自己的观察,所谓“吾的之碑文必将流于后世,是不会堙没的”。他的坚持正是因为他坚信这一点,陈寅恪在那个时代是孤独的,但他的精神不是孤独的。

陈寅恪毕生之追求可用8个字概括,“独立精神,自由意志”,这种思想在其为悼念好友王国维之悼文中即是清清楚楚。陈寅恪一生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而死,从拒绝国民党的专机到拒绝与共产党的合作,包括在文革期间要求毛泽东作书面保证,都遵从了他不问政治的信念。他所强调和一生践行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在国共交战的后期,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然来临。面对这种大趋势,很多知识分子主动向新政权靠拢,并在新的国家建设中迅速转换思想,洗心革面,焕发了新的激情,为新中国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除了顺应时代的大多数,还有少数人并没有和新的时代合作,而是选择了另外的道路。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是一个极端意义的象征。另外还有很多人,他们或者是自甘于平淡从此慢慢归隐而去,或者是在学术中保持特立独行的个性,成为现实中的不合时宜的另类。我们只能偶尔在他们的惊世骇俗的发言中,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无论如何,即使他们没有选择极端的道路,也终因为无法也不愿适应新时代,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得异常艰苦。

可以说,“陈寅恪们”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承担者。用陈寅恪说的话来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像陈寅恪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生命已经跟他们所研究的学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倾其生命坚守的,不是哪一个旧的政权,而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自由独立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他们全部的信仰所在。在他们身上,学术和思想,都不再是一种用以安身立命的职业,而是他们生命的象征。他们的学术,已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在陈寅恪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超越时代、超越人格的光辉。这种人格的魅力是如此的炫目,以至于它可以超越任何时代超越任何国家种族,让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它。陈寅恪,一个独行者,前进在自由的道路上,他的最后二十年献给了文化,他恪守了他的准则。他除了留下学术成就外,更值得我们继承的是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作为后学,我很怀念陈寅恪。

第二篇:浮生千万绪——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浮生千万绪——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清泠 发表于:01-11-03 09:4

4(一)无话可说

看完一本书,信手写一点随感,是多年来的习惯了,而这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岂知读完以后,反而没话可以说了。

倒是作者的写作方法倒使我颇多教益。在传记当中,这个传记应该算是严肃的,求实的,几乎没有一处话不用原引,不引出处,但是因为陈老晚年的足不出户,很多事情不得不采取一种类似推理的方法,但即使推理,也是很严肃,很正规的。

通过诗文、作品中的内涵,以此来阐释被撰人的精神世界,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写作方法。以前的看到的一些传记,引用诗文之意无非是表示他这时期创作了这些作品,最多是浅显的以诗文印证了当时心情,或者是交代什么情况下写作此文,而绝少见到以诗证人,不能不说作者是受到了陈寅恪“以诗鉴史”的影响,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可取的写传方法。

(二)严肃

仔细的想一想,我仍然没有很好的具备来写“读后感”的资格。在此以前,我能很大大咧咧的对他做一番完全很主观的臆想,但看完了之后,反而什么想法都生不出了。

首先,他很严肃。这让我不能不对着书本文字望而生畏,也不由得严肃起来。

其次,他治学的方法,也很严肃,不但严肃,而且严格,对自己的要求,对同人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对治学的要求。

他写的很多诗,粗粗浏览一遍,只觉艰涩无比,实难读懂,然而字字句句在心里流过,又似觉对那些晦涩诗句爱不忍释,仿佛那诗句中藏着天大的心情,使人不忍弃去,读一遍,再读一遍,仍然是不能懂得,可心里平添了几许沉重。以藏典出名的,有辛弃疾和李商隐,可这之间的风格还是天差地异的,他既不似辛之豪放,更不似李之纤弱,亦大别于李贺之鬼郁,他的诗里,只有一个字,“苦”。让人回味不已的苦。让人体会不尽的沉。

(三)精神俯就,草间藏生

浏览目录的时候,很有些惊心动魄,仿佛生与死的冲突不断向他袭去,细看全书才知全非这么一回事。其中一章“草间藏生又一年”,看到“草生藏生”就糊涂,好象五六十年代倒又回到了国民革命的大动荡时期了。

内容却不是想象中的。

陈寅恪的晚年,有教学,有著书,而占传记最重要部分的,是他的精神,和外表看不出来,而后人去探索的内心。

他的精神世界,是关系到他晚年一些言行,和思想。没有改变的则是他的治学方法。──外表是有所变的,他把主观感情放进了历史研究对象之中;其实却没有变,他的治学精神是不变的。

陈寅恪作出了一个大时代之下的选择,寻找着“时闻”与旧精神世界的契合点,并不得不做出一再的妥协。书中以极多的笔墨交代了他拒绝中央的邀请,重上北京,但没有明确交代他在五十年代中后期连任三届某形式性委员的背景。这是他一生中一个寻常的事件,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倔犟如他,力持自由学说已成体系的这样一位大师,也不得不对政治进行一点小

小的妥协。尽管“小”,可见之无奈。

至于对陈学说的批判与研究,主要集中在唯心与唯物,资产阶级与共产主义的阵营,在今日看来固然是极荒唐的“抽刀断水”的举动──你想,一种学说的建立,怎么可以以一种概念就轻而概之呢?但直到八十年代重新研究陈学思想,赞叹者仍不时举出其治学的“唯物性”为证,可见几十年来学术界根深蒂固的研究方法了,这种研究方法的存在,对陈的伤害不言而喻。他临死之前自言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人,这怕只是一句负气之言:你逼得我这样,你要我认这样,我就认这样,我就是与你划清关系,而在他自由之说的一贯立场来看,本来他这一句话也是坚决不会承认的。

(四)沉迷

我是个比较容易受到引诱的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感兴趣之后,往往会沉迷在内而不可自拔。我之爱看书,并无一定的取向,中国古代小说只取《红楼梦》一者,其他宁可看国外的小说,但也仅看国外的“古典”小说,于当代涉猎极少。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从文学的书藉对历史开始产生兴趣的,在我心中,从一开始,就把历史和文学混为一谈了。只觉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太让我着迷了,而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蔡文姬》,读《屈原》,不知不觉,历史仿佛已经把我魔住。最近的文字里总是念念不忘历史的痕迹,我已无法再让自己从历史的光环中跳出来了。

在念书方面,我的求知欲一直都很强,也很好读书,我也算是很勤奋,但是却有个最大的缺点不能克服,那就是懒。惫懒到了骨子里的懒,使我读书而不求甚解,粗而不细,略而不精。大约所有我看过的书中,只有《红楼梦》是最具耐心的了,但也背不出书中所有诗词。出乎意料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竟然还起到了一个非凡的推动作用,令我一时振奋,我的求知欲望,似乎从来也没有这一刻这么强烈过。

因为对这个人着迷,读起来也就分外小心翼翼,而读完之后更加着迷,别的不提,即如他的博学强记,也足够让我战战兢兢、无比神往。之所以要战战兢兢,是感到自己的读书方法太不认真,太不负责了,这和他的治学方法可是大悖其道的呀,敬他,慕他,自然要接受他的态度,学习他的方法。

非仅是他,书中展现了一幅五十年代中国学人的异彩画卷,纵览全书,只觉得才华遍地流,光彩熠熠辉,你会不由自主被那浓厚的学界氛围所感染,不由自主的想要向那种才华那种渊博亲近。

陈寅恪知道多少书,记得多少书,怕若图书馆般渺茫难计;而仅仅书中一个图书馆馆长,也能把书类书目记得一清二楚,--现在还会有这样的馆长吗?

读他们,才真切地体会到时下的文化浮浅、急燥和无聊,你会觉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已经难觅了,你会觉得严肃治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你又会觉得什么才是正确的创作态度。--看陈寅恪的、洗玉清的创作成果,吴宓的日记,还有那些一笔带过的,以排炮方式研究陈端生的郭沫若,以无限热情上纲上线出作品的汪笺。列举的一行行文字,在我看来无不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彩,我心慕之!

读着,读着,我难以自拔了,我爱他们,爱那一代走过几个时代变迁的才华横溢的学人;爱历史,因为爱他们所爱的历史。

(五)旧式文人

看书时,浓浓的文人气质不时隐现于全书,叫我这个素本向往旧风范的人越发向往。

书中收集一些照片,陈寅恪很瘦,始终很严肃,干瘦的身躯由不得教人心冷,心沉。他的身上,并不只是有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书卷气,还有那种——就是你想象中只有古人才会拥有的优雅、隽永、深遂和安谧。

他所交往的人,书中所见,是中华历史时代变迁之后遗留下的最后的文人。

洗玉清,书中以“奇女子”来对她下评注,我认为不该用这三个字。文人风范其实不分男女,不应该把她从这个有着无穷魅力的群落中单独分离出来。洗玉清不“奇”,她是“诚”──诚实、诚恳、忠诚。

在“检讨”风潮中,洗玉清自承:向往“贤人君子”的人格,向往旧道德、旧礼教、旧文化。常游于古迹之间,临风独立,思古之幽情,神游超世。最同情自古忠心耿耿、而遭馋受屈之人。在这些言辞中,我们无疑是看到了我们所心仪的典型旧传统的形象。

她被迫离开教坛,她的家庭即是教学,而在五十年代她被赶出了她意识中的“家”。她曾含泪向陈薄责“世人之凉薄”,在香港力邀她重返讲台之良机时,她却毫不犹豫的向党请示并因此放弃。而在人们纷纷传言她将一去不返时,陈寅恪却坚信她一定会回到广州。这使人流泪。

陈寅恪的气质与洗玉清不同。他的坚持“自由”,几乎坚持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向盛情邀他入京的中央提绝无可能的要求,书稿送检勃然大怒,即使大悖时事也断不肯改之一字,如此种种,所以说他是“不屈的陈寅恪”,在精神而言,真是恰当的比喻。他的固执,他的硬脾气,坏脾气,与洗玉清的忠肝义胆一样,令人不觉有泣下之心痛。

友情,他们也是“旧”的,在当代这种利益熏心纷繁嘈乱的年代,我不晓得是否还残存着这样的“旧文人”特有的友情方式。陈寅恪和吴宓的几十年交情,人远天涯而心相知;陈寅恪和陈序经的君子之交淡如水;陈寅恪和洗玉清的相知相怜;黄萱协助陈寅恪的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无不深深感动着人。

吴宓六一年从四川赶赴广州,是夜大雨,到陈寓是子夜十二时。陈寅恪犹柱杖独自一人在客厅苦待,那一刻塑雕般的画像无法再现,而感动,却久久的汇成了一曲生命之音的绝响。陈寅恪是有多少话,十几年来无从诉起的生命倾诉,要向这位十几年来也从未见过面的知交全盘倾吐啊。吴宓的日记,使我颤抖。

心与心的交流,只能发生在这些“贤人君子”的身上。

(六)文化失落

旧式文人有一刻如此生动的站在我面前,令我狂喜,而振奋。但又倍觉彷徨:传统文化到今天,显然已经失落了。

传统文化,沉甸甸的有五千年历史。传统是看得见的,是那些思想,那些历史,那些民俗,那些自然。

当汽车驶在莫干山弯曲蜿蜒的山道上时,我想的是当年干将莫邪是如何有这样的胆量走进莽丛的。与此同时,想起的就是那些炼剑殉身刺客的惊心动魄。

人人在过着西方的情人节时,我想着七月初七晚上的从前,星光月色轻盈如水,城市静谥无喧,仰头数一数天上的星辰,偷听一下树梢蝉鸣,诉说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

我喜欢龙舟,但不爱看到电视里装腔作势的龙舟健儿们;喜欢庙会,但对庙会铺天盖地的广告喇叭宣传避之若瘟;出北京昆明湖某一个门,有一条不热闹的道,我喜欢那边的各式摊子,挂着的是和前门一模一样的小物件,却分明多了几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

我知道在今天要保存那样的完整完美已不可能,也显然太过落后,但在读到陈从周谈香山饭店,心里便涌起两全齐美的强烈愿望,新式与旧式的完美统一,那未必就是不可能的事啊!传记中,最吸引我的就莫过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其间时时的闪耀,是那种本质,精神的本质,思想的本质,而并非外在。陈寅恪不穿长衫,我依然会觉得他是典型的旧式文人;他走在门前特修的白色水泥路上,在我眼里,有他的缓步,也如原野山乡一般的风貌。

今天,找不到陈寅恪这样学术精湛治学严苛的大师了;找不到吴宓那感伤的灵魂了;也找不

到陈序经那至诚的君子风度了。

真正的传统精华,并不体现在外表,而体现在潜移默化中,这种潜移默化是需要时间的,我不能想象,长期对于旧传统的忽略,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你能把它再拾起来么?当中华失去了中华的特殊性,它还会有那五千年的骄傲?还是去加倍的尊洋为崇,以一统成大统? 一切都怕失落了。

中国戏剧也正是在经历着相同的失落,它和要商业经济联手,努力的争取生存之道。其实从前的传统未必不和“利益”相关,真到今天,就无法统一了吗?

还是人心的浮夸造成今天这一切。

(七)一抹亮色

书中少有笑声,只有广州京剧团演员探访陈寅恪时,书中用浓浓的笔墨描画了那一时的神采,我听见的并不是演员们亮丽的嗓音和爽朗的笑声,我感觉到的是那位双目失明老人难得有的一份轻松、宁静,慈和在他身上随意夺目的闪现,未知那些幸运的演员们,能否有人有心的能接下这份长者赐予的荣光,那必是一辈子无价的宝物。这位守在教坛四十多年的教授啊!眼枯不废教学,体弱不止身传,即使股折以后,仍然不放弃学术性的创作。一生如此,相对的,他的忧患重,快乐却是太少了。

还有一则趣话,不是书中重要的故事,我却津津有味再三品之。

原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校长陈序经,早年是力持“全盘西化”的一位先锋将。而陈寅恪则是终年穿长衫、执旧礼,表面上看起来真和陈校长有天壤之别。有趣的是,陈寅恪在长期的留洋生涯中,养成了吃西餐的习惯,不喜欢执筷,而陈序经却坚吃中餐,不肯吃西餐的,陈寅恪便借此开玩笑,说:陈校长,你的全盘西化是假的,我的全盘西化才是真的。

这自然只是一句玩笑。而这位“全盘西化”的陈校长,生活中却是一位可敬的学者,真真说得上一句“才德兼备”,从他身上,似看不到一丝一毫悖于中国旧文人的气质、道德。说倒底,从清末民初走过来的那一代文人,不可能也并不是真心要“全盘西化”,其宗旨,我想比林则徐之“师夷之长技”仿佛,但更多了一层用意,也可能是想要落后的中国尽快在精神面貌上与西方强国接轨吧?

(八)一本黑颜色的书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一本黑色装帆的书,封面上一位干瘦清矍的老者柱杖独坐。这本书的欢笑很少,即使有,也无不掺杂着沉重的成分。就象它的封面那样,这是一本黑颜色的书,凝重,而发人深思,叫人胸中呼出一声由衷感叹。

这本书所尽力追述的人,是永远值得记念的;而记念他的最适当颜色,便是那沉沉的黑色。从第一篇读后感开始,陆续写下这么多,从头再览,竟无真正阅读陈寅恪的“读后感”。他让我不能触及,无法分析,在他,仍是留下一片黑色,教人远远观望的黑色。

掩上书卷,静静的沉默一回,在他最后二十年的光阴中的意识中走一回。

(完)

(我热爱我的网站,因为我为它投入了最大的精力和心血)

网友评论:

沽名钓誉 发表于:01-11-03 16:03

那一个时代的那一些人,渐渐地少了!

那年月让人缅怀,而那些人总让你欲说还休。

熔匠 发表于:01-11-03 23:07

五四以来皆是乱世,不管解放前后,对于文化来说都是乱世,反而更衬托出大师的伟大,他们西学精湛,虽主张西化却没有一些先锋人士的浮躁。因为他们同时中学渊博。他们主张“立德,立功,立言”。能做到学贯中西,是这些大师的特色。陈先生如是,王国维先生如是,后起之钱钟书先生亦如是。然而,经过十年的断裂,这一学风已然不再,我们这些后学也只能从尘封的历史中略窥大师们的丰采。可笑无知如金庸还在寻找学贯中西的弟子。其本人尚不文,实缘木而求鱼也。

三极彝道,训深稽古。

致化归一,分教斯五。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

渊哉烁乎,群言之祖。

半夏

蚕豆小妖 发表于:01-11-05 09:34

正是“人心的浮夸造成今天这一切”:到哪里再去寻那学术精湛治学严苛的大师?到哪里去找到“贤人君子”?怎样去体会那“回味不已的苦”?怎样去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闪耀? 读君一篇贴,胜念十篇贴。

毁诺 发表于:01-11-06 19:00

那人,那学问,那风骨

真不明白他们怎么有时间、有精神看那么多书的。

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和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白头多。春夏秋冬拈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多少高低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qiaoqiaode 发表于:01-11-08 06:48

就是现在,真正做学问的也有,只是现在还没有人发现罢,过50年或一百年,大家就都知道了,这些人才真正是中国的脊梁。

仰天笑看云生处,俯耳静听花落声

我在哪里?

第三篇:读《最后一课》有感

读《最后一课》有感

读《最后一课》有感1

那是场法国与普鲁士的战争,那场战争以法国战败,“亚尔萨斯”被占领结束。但更悲惨的是,这里的人将不能再学习他们的母语—法语,被迫转向学习德语。就在那样的环境下,哈迈尔先生坚持引领学生上完最后一堂法语课。

在这堂课上,哈迈尔先生说了这样的两句话:“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法语;但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他好好的保住它的语言,就好比掌握了牢房的钥匙”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虽然他们的国家战败了,但是只要他们的民族精神—国家的灵魂依然存在,那么,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倒!

教室里十分安静,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响,那是他们上的最后一节习字课。在老师的带领下,那些学生们在纸上一遍遍写着“法兰西*亚尔萨斯”那种丧失家乡的痛苦在他们身体里蔓延着,他们清楚的明白,再过几分钟他们就再不能上法文课了。也许这是有生之年的最后几分钟了!他们集中所有注意力,拼尽全身力气也要写好这伟大的七个字。

当霍塞老人捧着一本厚厚的拼音入门词典,用发颤的声音领读拼音时,我哭了。那是多么悲壮的一幕。在他们心中深深的爱着他们的祖国,爱着他们的语言——法语。

在那天之后,在这所学校里,那个庭院,那个教室里的座椅板凳,乃至那颗哈迈尔先生亲手种的胡桃树这些也许根本不会发生改变,而唯一变的只有那堂刻在学生心里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正因为那堂法语课,让学生永远忘不了法文,永远铭记“法兰西万岁”让深深的爱国情怀,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永远溶□们骨子里。

当哈迈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由想要高呼一句“中国万岁”因为我们祖国,我们民族也有过被列强侵略的悲痛历史,但伟大的中华儿女从未屈服,我们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终于将列强赶出中国获得独立与解放!我们的伟大成就不正来源于我们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我们是自强不息的炎黄子孙吗?

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未来的接班人,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责任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励志修德,勤奋学习,做名优秀的四好少年。

读《最后一课》有感2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选自《最后一课》的令我觉得十分感动的语句。

《最后一课》是由法国作家都德写于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文章描述了普鲁士军队将要占领柏林时,韩麦尔先生给他的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节课时的情景。

我忘不了韩麦尔先生在失去教授母语机会时那张惨白的脸,我忘不了调皮不懂事的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的痛彻心扉;我更忘不了我深深眷恋的母语。是她,让我第一次发出了“妈妈”的语言。是她,让我与周围的人自如交流。是她,让我了解了我们民族的博大精深。是她,带给了我美的享受。是她,让我体会到方块字的妙不可言。

正因为我们汉字有着独特神奇的魅力,自然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韩国不都是借鉴了汉语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语言吗?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汉语的地位在国际上也日益重要。君不见,当今世界上掀起一波波“汉语热”,操着一口纯正汉语的外国人不正越来越多?

然而,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教育部的一些要员,对此仿佛视而不见!他们忘记了母语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是我们亿万炎黄子孙的骄傲。

他们在不断强化的英语等外语的教育,做出种种规定:英语不过关,学士证拿不到……总而言之,当今社会,英语被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我们的母语却一再被弱化。那些官员反而振振有词的宣称,这是与国际接轨。

难道与国际接轨就非得把英语置于母语之上吗?试问,日本是如此?韩国是如此?法国是如此?不!每个自信,自尊,自强的名族绝不会!历史上,只是那些被破压,被奴役的名族才不得不如此啊!君不知,英语的强势地位是一部部血淋淋的殖民史起来的?君不知,要消灭一个民族最可恶的方法就是消灭这个民族的母语?君不知,日本抢占了台湾岛时,就是实行推行日语,消灭本地母语的毒汁吗?那些唱着中文歌,却硬要夹着几句英语的三流歌手,那些说着汉语,却不是冒出几句英文的所谓的精英,反而令人浑身不自在。

我认为,我们的汉语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形文字,其音,形,义的结合简直到了完美的地步。试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文字有这样的神奇?

重视英语无可厚非,但决不能将其与母语等量齐观,更不能本末倒置,将其凌驾于母语之上。珍惜吧!用同种角度,同样的思想去想想:小至韩麦尔先生,大到整个法国人将要失去母语的那份悲痛与无奈吧!难道我们要让“母语尴尬”再次在有着五千年明史的中国重演时,才会珍惜吗?

读《最后一课》有感3

在今天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读了这篇发人深思的好文章,让我们明白了这个有表及里的道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着读书的愉悦,我走进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这篇短文拜读之初,我感悟到哲学家的用心良苦及他对学生们的一份期待。掩卷沉思,哲学家由表及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领悟到如何除去心灵的杂草。那碧绿的麦田仿佛蕴含着无数的哲理。

面对那碧绿的麦田,我发出无尽的感慨。哲学家是在用灵魂去塑造学生的人生,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哲学家用他睿智的理念引导学生去探讨人生的奥秘。好一个伟大而平凡的哲学家!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形。那是上二年级时,课堂上我溜号了。语文老师突然停止讲课,班级里鸦雀无声,好像空气一下子凝固了,只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我缓过神来,看见老师站在我桌旁,老师的眼神了带着责备、埋怨、还有几分愤怒。我马上集中精神。老师注视了我半分钟后,又继续讲课。老师没有批评我,但我不敢再溜号了。

这篇寓意深刻的文章,告诉我们一个由表及里的道理,教我们如何除去心中的杂草。我想它会伴随我一生,作为滋润我心灵的雨露……

读《最后一课》有感4

呷一口香茗,捧一卷唐诗宋词。一颗赤心,一方净土。是谁羽扇纶巾,笑看名山大川,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又是谁“寻寻觅觅”,却徒增“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百感交集于简简单单的几个方块汉字,神奇。元曲的音律仍不绝于耳,明清小说俨然成为世界文学的舞台的凤毛麟角!文字因祖国的悠久历史而繁荣,祖国因文字的繁荣而更加兴旺发达。

可是现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有些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真的是这样吗?在我眼里,数理化好比毛发,语言文字好比皮肤。皮之不存,毛发焉附?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走出去张口闭口“A,B,C”,埋下头一片复杂的理化公式。好聪明的中国人把好优美的中国话放在什么位置?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被实行文化侵略,学生们被强迫学习日文。为什么日本要这么做呢?因为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殖民化才能实现对一个民族真正的占领和征服。显而易见,文字的魅力的是无穷的,文化的统治力量是高于一切的!“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最后一课》中说得好——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就算亡国,如果我们牢记母语,强大的凝聚力将势不可挡!

母语,母语,语言就像是母亲,汉字浇灌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填补了中华儿女精神中的空白。抗日战争的战场上,我们的战士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奋勇杀敌;陈毅元帅疾书“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鼓舞士气。思想的战场上,老舍用一个大茶馆,反映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化;鲁迅以书为药,呐喊出对明天的无限希望。

浩瀚宇宙,“神七”自由穿梭;华夏大地,奥林匹克精神熠熠生辉。环顾世界,“汉语热”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升温。我们的祖国作为一名强者屹立在民族之林,悠久的中华文化位于世界巅峰灿烂地微笑。

看,那只昂首傲立的雄鸡在嘹亮地歌唱!

读《最后一课》有感5

“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这正是法国大作家都德所写的《最后一课》。

正如都德所写“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可是,你明天也这样想呢?所以,时间就会偷偷地从你身边溜走,而你也将变得一事无成。或许,你会说,我是有计划的,每次只玩几分钟。但是,你可曾想过,你总会下意识的多玩一、二分钟。就这样,你每次都会浪费一、二分钟,每天都会浪费少则五、六分钟,多则十几分钟,这样,你一个星期就按每天五分钟来算,就浪费了半个多小时,你一个月呢,你一年呢,你一辈子呢?更何况能控制成这样的人简直是少之又少。更何况有些人喜欢在网上看漫画,连载小说,通常想只看几分钟,去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在不知不觉中看了几个小时。记得有一句话,一分钟真的很少,但千万个一分钟聚集起来,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其实,能上学是多么的幸福,很多贫困的儿童、不幸的儿童在以前还无法上学呢。他们总是对能上学的孩子十分羡慕,但我们呢,因为一些难背的课文,难懂的古文而想放弃学习,视学习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文中的小弗朗斯也是如此:“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可是当他得知,以后永远都不能再上自己令头疼、烦恼的法语课时却“心里万分难过”却发现自己“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很多东西,往往只有失去才会珍惜。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在自己还拥有它的时候珍惜它呢?我们为什么不能不骗自己呢?我们为什么不明白其实好多你不喜欢的东西才是对你最有益的东西呢?为什么?为什么……

让我们珍惜上学的机会、父母的爱、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苛刻、长辈的严厉、朋友的劝导……

读《最后一课》有感6

今天,我读了《最后一课》这篇短文,深有感触。

故事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的普法战争中,一所法语学校被要求上最后一堂法语课。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气,详细叙述了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想。从中能感受到当时人们深深的爱国情结和不屈精神。而其中我体会最深的是以代表的学生和老师们对时间的深刻认识:不要因为学习时间很长,就不珍惜,而天天和想到玩。可是,当某一天遇到一件事,才突然明白:时间很珍贵,学习时间也短。

文中“我”想到:我还不会写字呢!以后再也学不到!学这点就完了……现在我怨自己浪费了时间,怨自己逃学去掏鸟窝,去萨尔河溜冰。“看了这些,对照现实中的我呢?我平时虽然没做过这些事,但是花了很多时间来玩电脑、跟小朋友们捉迷藏、玩枪战等,做作业也拖沓,浪费了不少时间,真不应该。

文中语文老师说:”事情就是这样,我们每天都这样想:算了吧,时间多着呢……明天再学吧“刚一看到这话,就突然想到我自己:在寒假里,我总觉得时间很充足,就只想到玩,也不遵照寒假刚开始时我跟爸爸一起拟定的计划书做。把作业留到后面来做,结果才发现时间真的很紧迫,时间不够用,好紧张啊。看来,这样真的不好,今天的事一定要今天做!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光难买寸光阴!只要我抓紧时间学习了,才可以抓紧时间玩,才不会有什么后还得了。

读《最后一课》有感7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在阅读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啊,母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母语没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不复存在。因为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语言彼此不通,那不就是一盘散沙吗?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韩麦尔先生包括阿尔萨斯小镇上的村民,都怀着极大的民族义愤来到课堂上,参与到这庄严而神圣的.活动中来、使得课堂气氛凝聚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焦点上。韩麦尔先生面对这些平常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只顾自己干活村民们和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今后再没有权力学习自己语言的孩子们,激动的情绪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虽然小说中没有详细的描述,但可以想象得出,他最后一课的讲解是充满了对法国、对法语的真挚的热爱之情,饱含着对民族语言深深的眷恋之情,一定是感人至深的。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面对的严酷现实是他始料不及的,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小弗郎士的思想一下子高度集中起来,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他不但要失去生养他的这块再熟悉不过的土地,而且还要失去一个民族赖以共同生存下去的纽带----本民族的语言。一种懊悔、愤恨、失落、茫然的复杂情绪,一股脑儿涌上了他的心头。面对如此不可抗拒的如此冷酷的现实,小弗郎士突然开始感到祖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学习,当韩麦尔先生翻开讲义又讲法语课时、小弗郎士对自己平时最厌烦的语法,居然“全都懂”,觉得韩麦尔老师“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爱国之心在此时此刻也表现的那么强烈,他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过去讨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他眼里的一切都跟“祖国”两个字紧紧地不可分开了。这时的小弗郎士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知识都学好。战争中的人们,无论从白发老人还是到年幼小童,他们都是那样地爱国!这,使我感动。我不仅想起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也是如此,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虽然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但是战争对人民的损害却是一样的!

作为教师,我想,我们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讲好每一节课,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心灵深处的激情,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把学习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读《最后一课》有感8

这是法国名著《最后一课》,是以一个阿尔萨斯儿童的身份撰写的,十分感人。

这个孩子叫弗朗斯,本是一个逃学的坏孩子,对法语课十分厌恶,然而这一天他们上了法语的最后一课,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人占领了弗朗斯的国家,并命他们只能学习德语,阿梅尔老师也要离开了,从此他再也听不到阿梅尔老师上的课了。他认真的听了完最后一课,后悔自己没有认真学习法语。使我明白了,任何东西只有在要失去时才知道去珍惜,那怕是最平凡的东西。

就像是文中弗朗斯渴望的一节法语课一样,从前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去珍惜。只是想着如何去逃学,玩乐。而正真失去时才感到那么难过。

这也告诉了我们应当学会珍惜,珍惜生活的每一秒,每一分。要抢在失去的前面去珍惜,因为世上每一样东西,每一种关爱都是最有用的美好。

所以我们应该用行动来证明,珍惜是时间,关爱身边每个人,祝福每一个朋友,这样你才会永远地拥有幸福和快乐。

第四篇: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1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最后一块拼图》,读着读着,我被深深吸引住了。科尔内留斯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他的生活反反复复,无趣得很,唯一不同的是,他没有见过他的亲生父亲。一封无意中发现的信,揭开了科尔内留斯的父亲远走他乡的原因。或许,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只有离开才意味着有朝一日能够更好的归来。科尔内留斯的父亲想通了一切,断然抛下妻子和儿子独自一人浪迹天涯,闯荡世界,我佩服他的勇敢,却并不赞同他的做法。当年,科尔内留斯的生父——托马斯一走了之,而他的解释却是要为了成名,不甘愿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地了却一生,因此想要出去闯荡,一举成名,可他有没有考虑到妻子和孩子的感受?

萨碧娜硬生生地撑起了这个残缺不全的家庭,又有谁知道她的痛苦?她只能向卡利德倾诉苦楚,可卡利德也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她只有靠拼图来减轻自己心中的负担,在枯燥无味的拼图中寻找乐趣,甚至常常一边伤心地流泪,一边不厌其烦地玩着拼图。那个时候托马斯在哪儿?这一切都是拜他所赐。就算他功成名就地回来,萨碧娜也不会接受他吧,他对母子二人造成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真是不可原谅。科尔内留斯从出生到遇见亨丽埃特之前,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幅残缺的拼图,一幅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失败之作。因为那最后一块拼图被他的父亲带走了。他只能在母亲流露出的细微情感中体会到那种本应属于他的父爱,虽然这样的时候永远那么短暂。对于科尔内留斯来讲,父爱和父亲,大概只有在梦里才能见到。虽然科尔内留斯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父爱,但上天似乎也是眷顾他的。

曾经的他觉得,失去父爱,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是他最大的遗憾,殊不知,在这一切发生改变后,他却领悟到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没有把握住现在的幸福,母亲的关心,亨丽埃特的体贴,约亨的理解,仿佛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有这样的亲人和朋友在身边,真的已经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当科尔内留斯把最后一块拼图放回原位,当母亲走出父亲不辞而别的阴影,一切又都回归“正常”。这次的正常不像以往,这次的正常不再昏暗,他们的天空也都已经放晴,科尔内留斯也已经在不经意间找到了那把打开他心灵的钥匙。丢失的拼图能够再次找回,而人生的拼图则需要用心去补全。生活还在继续,意外不断发生,但科尔内留斯相信明天会更加美好。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2

趁国庆七天假的时间,我看了许多课外书,有诗歌、名著、童话等等。这些书我虽然算不上熟读百遍,却也能大致看懂,明白其中的意思。在这么多本书中,有一本最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最后一块拼图》。

在刚拿到这本书,看到它的书名时,我十分奇怪——最后一块拼图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看了下去。在看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这本书的大概内容。

科尔内留斯,一个自小就没有见过亲生父亲的男孩,过着孤寂而无聊的生活。一个偶然的邂逅使他认识了亨利埃特,她像是一位中了魔法的公主,把科尔内留斯带出了他生活的小圈子。由于他在钢琴方面的天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戴尔、约亨、让.保罗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好搭档。一次外出表演的机会,使他见到了自己的生父,这又再一次揭起了他心灵的伤疤。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没有把握住现在的幸福。失去的拼图能够再次找回,而人生的'拼图需要用心去补齐。生活还在继续,意外不断发生,但科尔内留斯相信明天会更好。

看完这本书后,我也了解了生命的真谛。是啊,人生多像一幅拼图啊,从我们的出生那刻起,天使就把拼图拆开,撒到各个地方去,只有我们不断地长大,不断地克服一个个难关,取得所有的拼图,才能拥一幅完整的拼图,拥一个完整的人生。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3

人的一生就像是在完成一副宏伟的拼图,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看到完美的结局。

人生,往大的方面说,它包含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一点就通的简单;哈哈大笑的喜悦;火冒三丈的愤怒;犹豫不决的纠结;不假思索的果断。往小的方面说,它就是一张等待我们完成的拼图。

一个自小就过着孤寂而又无聊生活的男孩,偶然的邂逅是他结识了一位仿佛中了魔法的公主,将他带出了那个微不足道的交际圈子,使他敞开心扉,展显自我,开始乐观的面对这充满机会的大千世界,并借助他在钢琴方面的.天赋,使他结识了许多可靠的朋友和值得信任的搭档。借一次外出表演的机会,他见到了自己从未见到的生父,而这一次又揭起了他心灵的伤疤。

在一次次的事件过后,他明白了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没有把握住现在的幸福,生活人在继续,意外还在发生,但科尔内留斯相信明天会更加美好。

我们要激流勇进,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困难,去完善这块人生拼图,丢失的拼图能够再次找回,而这块人生的拼图则需要我们用心去补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应该学习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精神,这也就是完成拼图必须的过程。就算完成了999块拼图,它们之间连接的天衣无缝——一艘大船,升起了风帆,天空中飞翔着信天翁。只不过,那些快乐的水手们实际上很快就得下水去游泳,因为船身上有个“洞”,只有我们拼上这第1000块拼图时,这艘船就不会沉默了。

我国古代的“书圣”王羲之,他的书法可谓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号称“天下第一行书”,一幅《兰亭集序》使“天可汗”李世民朝思暮想。但是王羲之这一身入木三分的功夫可不是天生的。王羲之早年练字后,会在一个池子里洗掉毛笔上残留的墨汁,由于王羲之勤奋好学,坚持不懈,一池清澈见底的水变得乌黑发亮,这潭水不仅仅是王羲之用过的池子,更是王羲之成为“书圣”这中间刻苦、勤奋、坚持的最好见证!

曾子三省吾身,为的就是寻找这块拼图所缺失的部分;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为了完成拼图,造就更加完美的自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完善拼图,填补人生的唯一捷径!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4

今天20xx年2月11日星期一,我把《最后一块拼图》看完了,我想了很多很多。

故事是这样的:科尔内留斯,一个自小就没有见过亲生父亲的男孩,过着孤寂而无聊的生活。一个偶然的邂逅使他认识了亨利埃特,她像是一位中了魔法的公主,把科尔内留斯带出了他生活的小圈子。由于他在钢琴方面的天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戴尔、约亨、让。保罗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好搭档。一次外出表演的机会,使他见到了自己的生父,这又再一次揭起了他心灵的伤疤。

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没有把握住现在的幸福。失去的拼图能够再次找回,而人生的拼图需要用心去补齐。生活还在继续,意外不断发生,但科尔内留斯相信明天会更好。

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想,对于科尔内留斯来讲,父亲和父爱大概只有在梦里才看到。科尔内留斯,这个名字也是他父亲留给他的最大的礼物。

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有许多感想。人的一生就像在完成一幅拼图,只有不懈努力才能看到完美的结局。人生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这往往是成长的契机。

我觉得我的人生就像一张白纸,我自己就是那只往上面添色彩的笔,我走了正确的道路并不懈努力,它会是美丽的;我走了错误的道路或者害怕困难,它会变成一张黑纸。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5

我们周围是不是幸福满天飞呢?是的。那我们能不能十拿九稳地把握好幸福呢?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孤零零的小男孩的故事吧!

这个男孩叫科尔内留斯,他是一个有生以来一直没有亲生父亲的小男孩。相比之下,科尔内留斯可怜兮兮的`,可我们却有父有母,两腔的幸福已经流入到我们的身体中了,那感觉,如此的温暖。

一次偶然的邂逅的机会,使科尔认识了亨利埃特,亨利埃特将科尔带出他生活的小圈子,见见广大的世面。因为科尔在钢琴这方面天赋,接触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一次外出表演的机会,他的父亲居然悄无声息地出现了。这就是科尔的“幸福”,还有许多成人陪伴。可是科尔却能把握好眼前一点一滴的幸福。再想想我们没有把握好的幸福,已经逃之夭夭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懂得了世上最珍贵的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没有把握住眼前的幸福,东西丢了,可以找回,幸福丢了,永远也找不回来!然而,人生就像完成一幅拼图,需要用心去补齐它!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6

最近,我读了《最后一块拼图》。讲的是一位单亲而又自卑的主人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许多朋友,重拾信心,走出了孤独的阴影。而父亲的巧遇又让他在回忆悲伤往事的同时成熟有加,找到了自我的人生轨迹。

读完这本书,我颇多感受,但似乎又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了,就用老师刚教的两种方法来理解这本书。一、特别的题目和书名可以结合内容(正文)来进行理解。二、在文章走到印象深的段落、句子中进行思考。

阅读时,恰是被题目所吸引—最后一块拼图?好有意思。细读以后才明白这里的拼图原指主人公母亲休闲娱乐玩意,可它含有很深的含义。因为主人公认识到了:人生最大的遗憾并不是“未得到”或“已失去”,而是没有把握住现在的幸福。这种理念使他重新改变了自己,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我也觉得人生就像拼图一样,或许是命运抑或是机遇,这块图能拼起来,但如果不去实施,乱如麻地堆着,将一事无成。游戏中,失去的拼图也许能找回,但人生的拼图一旦有了缺口,需要心去补齐。主人公就是在这样的改变下,能在一次次意外中挺过来,懂得了珍惜时间的美好,相信明天会更好

也许,成长的过程会有一些失误导致失败,但也不必太懊恼,平淡看待,只要对未来从满信心,多大的困难都能过去。

我就是这么个人,犯了错误,耷拉着脸,心里的难过与不快都写在脸上,事情都过去了还耿耿于怀,不仅浪费时间,还恶性循环,导致灰心丧气。

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去世的人们所憧憬的明天;你所厌恶的每一分、每一秒,是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人的奢望。

让我们珍惜分分秒秒,把握今天,从容迎接明天!

第五篇: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1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

香港是国际的重要港口,三面都是海,国外几乎一半的货物都要从香港才能运进国内,但是,在18,清朝被打败以后,腐败的清政府经过英国人的逼迫下签定了《南京条约》,把香港割让了出去,但后来祖国强大起来了,在,英国人交出了香港。

197月1日,你看见了么?那虎门上空的硝烟;你看见了么?那本撕碎的.历史教科书;你看见了么?那张发黄的旧条约;你看见了么……最后一分钟,在旁人的眼里,这是多么渺小微不足道的一分钟,可在香港人民与全中国人民的眼中,它是多么漫长。

读了这篇文章,我发自内心感受到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国耻;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上的一个深深的脚印;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现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自信、顽强、力量;展示着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繁荣、昌盛、强大。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2

当香港回归时,人们的心在沸腾!当读完《最后一分钟》时,我感到了香港回归的不易与人们期盼祖国的热情。

“是什么在缓缓的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闯过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这句话似乎让我回到了那个使人痛苦的年代,使人欢笑的时刻,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五颗金星照耀着我们,这五束光抹去了我们心中的痛苦!耻辱!”

年7月1日,你看见了么?那虎门上空的硝烟;你看见了么?那本撕碎的历史教科书;你看见了么?那张发黄的`旧条约;你看见了么……最后一分钟,在旁人的眼里,这是多么渺小微不足道的一分钟,可在香港人民与全中国人民的眼中,它是多么漫长。

别说以前了,就算是现在,我们中国也是收到外国人的虎视眈眈,20xx年初西藏,蒙古要独立,美国,法国支持。现在日本引进了暴力,而且还要扩大海域,这就是外国人的阴险。不过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一心,就不怕会被别人打败。我们新一代的孩子们,要学会自制力。自制了不良的东西引入中国,那我们的国家将会是和平,健康的。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现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自信、顽强、力量;展示着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繁荣、昌盛、强大。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3

豪华的北京,雄伟的天安门,辉煌的故宫,何不是中国强盛的景象?可中国人忘不了,世界忘不了,在这辉煌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百年的痛苦——中国人的噩梦,八国联军的侵袭,这是我们挥之不去的'心结。

《最后一分钟》就向我们叙述了这样的景象——中国清政府衰败,各国趁机侵略,清政府以后便割地赔款,割地赔款,恶性循环,是各国都是中国为一块诱人的肥肉,企图瓜分中国。不久,清政府就在英国的胁迫下,欠下了一张不公平的百年条约。清政府在英国侵略者魔爪下输了香港这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还有一百万银两。一九九七年,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本文生动的描写了香港回归全国人民激动的心情和对香港回归后的美好期盼。

当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出现大大的零字时,中国人的爱国激情喷涌而出,这时血的洗礼,是痛苦与欢乐、苦与甜、血与汗的交接啊!一百年来,我们受尽屈辱,忍气吞声,对于侵略者的欺压毫无怨言,不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刻吗!从此,我们中国人不再是一头任人宰割的肥羊,而是一头威震远方的雄狮!我们从此站起来了!

从此,我们的国土不在被别人称之为“租界”,而是“中国”!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自由的奔跑,尽情驱驰在这开满芳香的鲜花,长满绿油油的小草的土地上!我们自由了!我们不用接受侵略者的舒服,面对一根根布满血迹的的鞭子,痛苦地生活在着侵略者的压迫下了!

受尽屈辱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4

过去的屈辱,成就今日的辉煌—读最后一分钟有感作文我的本领大不大;星期天的晚上,妈妈和我在家里没事做。最后变成纯白色,随着画的展开,画上墨黑色的人影越来越多,在上面跳着美丽的舞蹈,每到一处,便会出现墨印,最后,一幅水墨山水画展现在大家眼前。我落到了一个荒芜人烟的地方,我在心里暗暗的想着:如果被那些“远古人”看到了还不把历史给篡改了,那我可就“千古留名”了;

一张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那一张发黄的'旧条约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还是《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我不知道,但哪一条都使香港人民受尽欺凌。在这片芳香的海港上,香江不会忘记一百多年前的离开,九龙不会忘记一百多年后的归来。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一百多年的水火风霜,一百多年的屈辱磨难,一百多年的坚贞不屈,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代替了《上帝保佑女王》,英国的米字旗从香江的海空永远地坠落,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劲扬在香港、九龙、新界—这方回归的热土上。

一八四二年的《南京条约》,使香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历史的悲剧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贫穷难以自尊。过去的屈辱,成就我们今日的辉煌,毋忘国耻,振兴中华。来吧!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大声地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是最强的!”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5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与愤怒。

香港是我们中国的领土,但我们却经过了五十年的等待才把香港重新收入中国。知一切都是因为侵略者,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是香港落入侵略者的手中,使中华民族近代历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

而现在,我们中国又将香港夺回来了。当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最后一分钟,我仿佛看到每一位中国人的激动与自豪!在中国人民微微颤抖的嘴唇和刹那的寂静中,我看到他们无比的喜悦和骄傲。而侵略者给中国的伤害,永远成了中国人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痕。

最后一分钟,紫荆花在香港开放,五星红旗在天地间缓缓上升,我想这应该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所期待的。在这一刻中,中国人民热烈欢迎香港回归,大家欣喜相拥。

最后一分钟,香港告别了屈辱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而我们,在未来的时间里,要靠我们的努力,争取祖国最大的腾飞!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6

当香港回归时,人们的心在沸腾!当读完《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真心感受到香港回归时,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国耻时欣喜;是啊!这最后一分钟,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上的一个深深的“脚印”又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是什么在缓缓的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闯过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这句话又让我回到了那个使人痛苦的年代,记得多少个屈辱的条约,多少个屈辱的日子,又有多少同胞在苦难中死去……而今天,就在这最后一分钟,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五颗金星照耀着我们,这五束光抹去了我们心中的痛苦!耻辱!这使人欢笑的时刻!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现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自信、顽强、力量;展示着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繁荣、昌盛、强大。

7月1日,你看见了么?那虎门上空的硝烟;你看见了么?那本撕碎的历史教科书;你看见了么?那张发黄的旧条约;你看见了么……最后一分钟,在旁人的眼里,这是多么渺小微不足道的一分钟,可在香港人民与全中国人民的眼中,它是多么漫长。

是的!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一心,就不怕会被别人打败。我们新一代的孩子们,要学会自制力,自制了不良的东西引入中国,那我们的国家将会是和平,健康的。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7

读《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时,我的脑子里联想到了许许多多关于香港回归和我们祖国受百年屈辱的一些画面。

最后一分钟讲的是:196月30日午夜23时59分作者李小雨在距离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后一分钟所想到的、看到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被永久割让,正式成为殖民地。正是因为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香港才会被外国侵略者所霸占,我们美丽的祖国才会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蹂躏。直到1982年9月24日,在邓小平多次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并提出“一国两制”,多轮协商后,终于同意在年7月1日将香港归还中国。

1997年6月30日午夜23时59分,所以中国人都在等待最后一刻,期待与自己的家人团聚,香港就像祖国大陆的孩子,在与母亲阔别一百多年后,终于要再次回到母亲的怀抱了。在这最后一刻,再也不是万众欢腾而是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每一个中国人“扑通、扑通”的心跳声。大家把目光一起投到倒计时牌上,每一个数字的跳动都预示着快要近了,快要近了!十、九、八……当快要跳到0时,两岸人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啊!香港回归了!两岸人民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全场一片欢声笑语。“香港回归了!”还有什么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能够表达两岸同胞激动的心情呢?

从1997年7月1日开始,香港将有一个崭新的世纪,它将能和我们内地一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8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香港终于回家了。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一刻,这也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一刻。想起1前,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国土香港,这块如一颗东方明珠的土地被英帝国主义无条件的抢走了,香港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从此在这块土地上到处飘扬着英国国旗,黄皮肤的中国人失去了家园成了白皮肤的英国人的奴隶。100年来,我们没有忘记耻辱,没有忘记历史,没有忘记失去国土的痛恨。我们发愤图强,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成为世界强国。如今的香港回家了,这就是中国人在世界挺直脊梁的最有力的证明。着这么不能使我感到自豪呢?此时此刻,我更感受到只有自强不息,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我是中国的小公民,长大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从现在我要学好本领,做个强国的少年。因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少年则国强。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9

当我读完《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时,我心中激动不已。虽然在香港回归中国时,我可能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上,可我还是能体会到当时中国人激动与愤怒的心情。

香港本来是我国的土地,后来却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懦弱无能使中国被迫与英国政府签下了不平等条约,把香港的土地统治权拱手送给了英国。香港的同胞从这一刻开始受到英国政府的欺压,许多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无法相见,英国政府的行为使我感到十分愤怒。在1997年7月1日,英国政府又把香港无条件归还了我国。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又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两岸同胞又得以相聚。百年的痛苦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诗中说道:“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香港在这一刻,深深地扎根在祖国大地上,这朵绚丽的紫荆在祖国大地上尽情绽放。

这段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祖国要是落后就会被肆意践踏,也会被人瞧不起。现在,我们的祖国正在朝着繁荣、富强的`目标发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从这一刻起,我们应该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我们的中国走在时代的先锋,使其它国家永远不敢再来侵略我们的祖国。

香港,你是祖国大地上的一朵奇葩!

下载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最后一分钟》香港回归时的情景,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句:是什么在缓缓的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闯过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这句话似乎让我回到了那个使人痛......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 趁国庆七天假的时间,我看了许多课外书,有诗歌、散文、童话、名著、小说······这些书我虽然算不上熟读百遍,却也能大致看懂,明白其中的意思。在这......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读了《最后一分钟》,我感到无比自豪,心里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这首现代诗主要写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到来的最后一分钟时,作者无比激......

    读《最后一课》有感

    读《 最后一课》有感 汾阳市杏花中心校东堡小学六年级 :郝晓萱 指导教师:闫汾春 以前的我,总想妈妈抱怨作业太多,课太无聊,上学太辛苦。但是在读了《最后一课》之后我被深深感动......

    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王雷 陈寅恪1936年的《桃花源记》旁证认定桃花源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学象征,所谓“桃花源”是的确有可考的原型的。陈氏于此给出了详细的逻辑梳......

    读《最后的两小时》有感

    读《最后的两小时》有感 双桥河第二小学六年二班孙嘉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用它来冒险的人也许没有想到会失败,可那并不代表他们就不知道恐惧。于是,我们不免追问:“生命的冒险......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5篇范文)

    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感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最后一块拼图》有......

    读郑振铎《最后一课》有感

    郑振铎《最后一课》读后感 炮火连天,烽烟四起——即便侵略者的毒手已快撕碎祖国的山河,却仍无法阻挡一颗颗炽热坚定的心在血肉横飞中熠熠生辉。 抗日战争打响时期,尽管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