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时间:2019-05-15 09:2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第一篇: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王雷

陈寅恪1936年的《桃花源记》旁证认定桃花源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学象征,所谓“桃花源”是的确有可考的原型的。陈氏于此给出了详细的逻辑梳理:

东晋戴延之,从军至洛阳西征,奉命勘察洛水,回来写了《西征记》,无奈该书亡佚,文章内容今残存于《水经注》。《水经注·洛水》保留了参军戴延之之游历:“即舟溯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所至之处。”又“洛水又东,径檀山南。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俗谓之檀山坞。”

而陶潜与那场战事的佐将不仅相识,而且还有诗文酬答,“与征西将佐本有雅故”。于是,陶渊明听闻了檀山坞或桃源的故事受之启发做《桃花源记》可能极大。

陈氏之逻辑缜密,可以说难以撼动。魏晋之际,为避战乱,百姓常常聚族而居,在险要地方筑堡储粮(这听起来似乎和通常教科书上讲的“门阀氏族地主经济”不一样,但事实上的确如此),以求自保。既是檀山坞在地理和聚落上形成的原因,也是世间思潮渴望太平胜景的愿望。

陈氏以其视野之辽阔,以一线逻辑贯穿《桃花源记》始终,为后世研究魏晋“人民共同体”的形成开了无数门径。陈氏考证的难以动摇,使得在《桃花源记》的写作之中,嬴秦与符秦的巧妙替换,成就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千古名句。

陈寅恪以史学巨擘眼光特别留意了坞堡碉寨。“西晋末年,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3,则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他对“坞”字特别留意,为了探讨坞,甚至检索敦煌文书,见西凉建初十二年敦煌县户籍写本有“赵家坞”地名。虽有种种痕迹,“坞”字的更早出典则在《汉书·麻原传》涉及到西北羌人边界。但陈氏仍未得出“坞”乃西北方言的结论。他仅仅是提醒“所可注意者,及地之以坞为名者,其较早时期以西北地区为多。”陈氏态度之严谨,今天仍然让我们对他的学术产生敬畏。

倒是“源”字更该留意,说不定,“源”字是“塬”字的文学嫁接,或者是“原”也说不一定。这样想来,我们就会很顺利的想到西北的那些地名:董志塬、五丈原。坞虽淹没,而塬(原)却存在。后人读到陶公的文章满心欢喜,但却没想到它未必在水润的江南,而是肃杀的西北。文学上的意义在这里,但是我们更要注意到还是陈寅恪留下的“坞”,那是一个社会的“共同体”,我们今天仍然可以追问这些“共同体”形成的核心是什么?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又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追问下去,再回头来读《世说新语》、《晋书》这样的史料。我们得到的恐怕就不止是史学上的意义了。

按:陈寅恪的史学,是通史实而有史义,并且有相当的史才。在中国史学界这是不多的人物。陈氏史学的风格是“精细化”的,是善于以小见大的,此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说明陈寅恪对于魏晋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阶层的构成。如同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证明“杨玉环是否是处女入宫”一事,用了大量的篇幅,实际上是为了证明朱子“唐源流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意”,更深层次就是说明唐代社会风气、社会开放程度等等与当时的种族、家族、地域等等的关系,随从小事着眼,但是其间的关系是相当大的。

————————————————————————————————

《桃花源记》疏误管见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中的这段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当渔人走进桃花源时,很可能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里面的人穿的衣服在他看来都很奇怪;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里面的人说的话可能他一句也听不懂。

因为与外界的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中人“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保持着先秦的原始风貌,可是桃花源外时移世换,人们的服饰自然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在渔人的眼中,桃源中人的衣着恐怕和外界有较大差异,这一点早已为众多研究者发现,并给出了种种见仁见智的答案。有人盲目提出新见解,不知或故作不知前人早有同样结论;有人另辟蹊径,搜罗单文孤证以充实自己的意见,不顾语境、语法;有人将外人解释为“方外之人”“外国人”;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外人”纷争几时休。

而语言问题就较为复杂了,先秦时代“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并没有如今日普通话一样的共同语;秦灭六国后统一时间不长,也未能实现语言的统一;汉魏以来,中原(河洛一带)的语言才逐渐成为共同语基础,直至东晋南迁;陈寅恪先生以为“洎乎永嘉之乱起,人士南流,则东晋南朝之士族阶级,无分侨旧,悉用北音”,可见东晋上层士族说的也近于洛阳音。但是,陈先生总结颜之推的意见,以为当时的一般认识是“以金陵士族所操之语为最上,以洛阳士庶共同操用之语居其次,而以金陵庶人所操之语为最下也”。可见东晋时期金陵士族与庶人语音尚不一致,而武陵地处湘鄂,少数民族众多,方言土语不可胜数,渔人是否为汉族尚存疑问(陈寅恪先生疑其为蛮族),而避秦的桃源中人原籍何地、原属何族更不可考,因此,渔人与桃源中人见面就能无碍交流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与聚讼纷纷的“外人”相比,渔人与桃花源人的语言差异对这个故事真实性的影响更大,但学术界关心的人反而不多。

笔者觉得与其勉强帮陶公解决这两个问题,倒不如承认这就是他笔下的纰漏,这于诗人的高风亮节无损,于我们欣赏其文其诗也无碍,如果深入考虑一下致误的原因,对我们了解这篇作品反而会有更进一步的帮助。

《桃花源记》出现这样的疏误的原因,陈寅恪、唐长孺两位史学大师其实早已考证得很明白了,只是他们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而已。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说:“陶渊明《桃花源记》乃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以成此篇。”他以为,《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之“秦”,不是“嬴秦”,而是“苻秦”;所谓的桃花源不是人间仙境,而是北方人民为了躲避“苻秦”的战乱而聚族自保所建的坞堡。因此 “由苻生之暴政或苻坚之亡国至宋武之入关,其间相距已逾六十年或三十年之久。故当时避乱之人虽„问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唐长孺先生《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对陈寅恪先生的观点略有考辩,他说:“我们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这种传说在晋、宋之时流行于荆湘,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写成《桃花源记》,但闻而记之者不止渊明一人。” 唐先生以为桃花源不在北方,就在武陵一带;桃源中人“避乱”不全是避兵,也可能是逃避徭役和赋税。他还搜集了同时代与《桃花源记》相似的多种版本的民间传说,以及饱受官府剥削奴役、社会**之苦的乡民逃入溪峒蛮族的山泽中的史料作为旁证。

合陈唐二位先生之论,陶渊明的这篇文章当是根据当时某些地方的民间故事或传闻所作,只不过在写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又加入了一些道家思想因素,这才将一个避乱的坞堡或者逃避赋役的蛮族山寨美化成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并且将其中的人民想象成了久居深山以避乱的遗民。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人能够和渔人正常交谈,这就是作者由纪实转向虚构时出现的疏误,因为故事来源的坞堡或蛮寨中人本就是当时的百姓,所以衣着当然“悉如外人”,而两者的交谈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了。可是当作者将那些百姓安上了秦代遗民的身份,并且在诗里特意以“衣裳无新制”来加强虚构故事的现实感时,衣着变迁问题和语言问题就被作者忽略了!

这其实是虚构性的作品诞生初期的正常现象,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正集》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也认为魏晋时人“亦非有意为小说”。在大家还停留在仅仅将听到的故事“如实”记录下来的时代里,将传闻结合自己的想象写成文章的陶公已是得风气之先者,在他笔下偶然显出一丝故事来源的影子,实在无可厚非。

(作者王雷:黑龙江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来源:语文报·教师版)

————————————————————————————————

桃花源记的草本与定本问题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补说

摘要:1936年,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提出,陶渊明的经典名文《桃花源记》有《搜神后记》本和《陶渊明集》本两种差异很大的文本,认为前者是“陶公草创未定之本”,后者是“增修写定之本”,“二者俱出陶公之手”。本文依据我国当代的古小说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充分肯定陈寅恪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及其对陶渊明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还纠正了陈寅恪关于《搜神后记》本桃花源故事“渔人姓黄,名道真”的七字夹注出自陶渊明本人之手的错误观点,指出此处夹注可能出自南宋道士之手,其来源乃是刘宋元嘉时代黄闵所著地志《武陵记》。

关键词:桃花源记 搜神后记 陈寅恪 黄闵 武陵记

在传世《陶渊明集》的各种版本中,《桃花源记》的文字大同小异,我们可以统称为陶集本;其次是唐宋各大类书的引文,如《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初学记》卷二十八,《太平御览》卷六百六

十三、卷九百六十七,与陶集本的差异略多一些,而互有高下①;与陶集本有更大差异的是明清人辑刻的《搜神后记》本。今以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②卷六《桃**花源记》与清张海鹏(生卒年不详)《搜神后记》③卷一《桃花源记》④相比较,可以发现二本最明显的差异是前者有记有诗,后者有记无诗。另外,在文字上这两种文本也互有不同。如陶集本“忘路之远近”,《后记》本无“之”字;陶集本“忽逢桃花林”,《后记》本无“林”字;《后记》本“渔人甚异之”一句下,有“渔人姓黄,名道真”七字夹注,陶集本无此夹注;陶集本“便舍船”,“船”,《后记》本作“舟”;陶集本“其中往来种作”,《后记》本无此句;陶集本“乃大惊”,《后记》本无“乃”字;陶集本“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时乱”,《后记》本作“难”;陶集本“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后记》本无“来”字;陶集本“遂与外人间隔”,《后记》本无“人间”二字;陶集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后记》本无“为”字;陶集本“及郡下”,《后记》本无“下”字;陶集本“诣太守”,“诣”字上,《后记》本有一“乃”字;陶集本“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太守”下,《后记》本有“刘歆”二字,“其”字,《后记》本作“之”;陶集本“遂迷不复得路”,《后记》本无“遂迷”二字,“路”字,《后记》本作“焉”;陶集本“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记》本无此段。针对《桃花源记》的这两种文本,陈寅恪(1890—1969)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指出:

今本搜神后记中桃花源记,依寅恪之鄙见,实陶公草创未定之本。而渊明文集中之桃花源记,则其增修写定之本,二者俱出陶公之手⑤。

陈氏此文发表于1936年,当时学术界对他的这一论断反映冷淡,几乎不置一词。而为证实此说,就必须对《搜神后记》的作者问题作出判断。从四库馆臣开始,我国学者大都认为《搜神后记》是一部托名陶潜的赝撰嫁名之作。《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二《子部》五十二《小说家》三《搜神后记》十卷:旧本题晋陶潜撰。中记桃花源事一条,全录本集所载诗序,惟增注渔人姓黄名道真七字。又载干宝父婢事,亦全录《晋书》。剽掇之迹,显然可见。明沈士龙跋,谓潜卒於元嘉四年,而此有十四十六年两事。陶集多不称年号,以干支代之,而此书题永初、元嘉,其为伪托,固不待辨。然其书文词古雅,非唐以后人所能。《隋书·经籍志》著录,已称陶潜,则赝撰嫁名,其来已久。又陆羽《茶经》引其中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入武昌山采茗一条,与此本所载相合,《封演见闻记》引其中有人因病能饮一斛二斗,后吐一物一条,与此书桓宣武督将一条,仅文有详略;及牛肺字作土肚,茗瘕字作斛二瘕,其事亦与此本所载相合;知今所传刻犹古本矣。其中丁令威化鹤、阿香雷车,唐、宋词人并递相援引,承用至今题陶潜撰者固妄,要不可谓非六代遗书也

后来学者承续此说者有周中孚(1768—1831)、鲁迅(1881—1936)等人,如李剑国所言:“正如今本《后记》确实是后人所辑,辑录质量也很差,因而留下许多疑点,使人怀疑《后记》究竟是不是陶潜所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沈士龙跋,即认为„其为伪托,固不待辨‟,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亦以为„依托‟之书,都是认为它是后人托名陶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十分明确地说:„续干宝书者,有《搜神后记》十卷。题陶潜撰。其书今具存,亦记灵异变化之是如前记,陶潜旷达,未必拳拳于鬼神,盖伪托也。‟《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也说:„至于《搜神后记》,亦记灵异变化之事,但陶旷达,未必作此,大约也是别人的托名。‟”①而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则指出:今传世之搜神后记旧题陶潜撰。以其中杂有元嘉四年渊明卒后事,故皆认为委托。然其书为随事杂记之体,非有固定之系统。中有后人增入之文,亦为极自然之事,但不能据此遽断全书为伪托。即使全书为伪托,要必出于六朝人之手,由抄辑昔人旧篇而成者,则可决言。……《搜神后记》卷一之第五条即桃花源记,而太守之名为刘歆,及无“刘子骥欣然规往”等语。其第六条纪刘之即刘子骥入衡山采药,见涧水南有二石囷,失道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事。此事唐修《晋书》玖肆隐逸传亦载之。盖出于何法盛晋中兴书。何氏不知何所本,当与搜神后记同出一源,或即与渊明有关,殆未可知也。

李剑国对《搜神后记》的作者问题有深入的考论,足以证实陈氏的上述观点,他说:“陶潜撰《搜神后记》倒有许多旁证。梁释慧皎在《高僧传序》中已经说过:„临川康王义庆《宣验记》及《幽明录》、太原王琰《冥祥记》、彭城刘悛《益部寺记》、沙门昙宗《京师寺记》、太原王延秀《感应传》、朱君台《征应传》、陶渊明《搜神录》,并傍出诸僧,叙其风素,而皆是附见,亟多疏缺。‟《高僧传》附王曼颖与慧皎书亦称:„兼且搀出君台之记,糅在元亮之说,感应或所商榷,幽明不无梗概,泛显傍文,未足光阐。‟„元亮之说‟指的就是陶潜(字符亮)《搜神录》。此后,隋萧吉《五行记》„车甲‟条也引自陶潜《搜神记》(《太平广记》卷四四三引)。唐初释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下《神僧感通录》著录有《搜神录》,下注陶元亮,释法琳《破邪论》卷下亦载:„晋中书侍郎干宝撰《搜神录》,彭泽令陶元亮撰《搜神录》。‟自梁至唐初都众口一词地提到陶潜《搜神录》,应当是真实可信的,只不过佛徒把《搜神记》、《搜神后记》都称作《搜神录》,书名相混。实在不应剥夺陶潜对《搜神后记》的著作权,清人王谟早已感叹前人编次陶集于此书„弃而不省‟,不过那主要不是出于„漫以为稗官小说‟的轻视,而是根本就不认为是陶潜的作品。”①其实,在清代以前,并没有人怀疑陶渊明是《搜神后记》的作者,所以,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绝不能因为清人对它的怀疑剥夺陶渊明的著作权,除非有人能够找到坚实可靠的文献依据证明从萧梁到隋唐时代所有关于陶渊明《搜神后记》的记载都是错误的。

在《搜神后记》中,有三则故事与《桃源记》记述的情境非常相似:会稽剡县民袁相、根硕二人猎,经深山重岭甚多,见一群山羊六七头,逐之。经一石桥,甚狭而峻。羊去,根等亦随渡,向绝崖。崖正赤,壁之,名曰赤城。上朝水流下,广狭如匹布。剡人谓之瀑布。羊径有山穴如门,豁然而过。既入,内甚平敞,草木皆香。有一小屋,二女子住其中②。荥阳人姓何,忘其名,有名闻士也。荆州辟为别驾,不就,隐遁养志。常至田舍,人收获在场上。忽有一人,长丈余,萧疏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语何云:“君曾见《韶舞》否?此是《韶舞》。”且舞且去。何寻逐,径向一山。山有穴,才容一人。其人命入穴,何亦随之入。初甚急,前辄闲旷,便失人,见有良田数十顷。何遂垦作,以为世业。子孙至今赖之③。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船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④。

而《桃花源记》属于第5条。这种序列关系表明,《桃源记》确实属于《搜神后记》的条目。至于“原文于„遂迷不复得路‟下有„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一节”⑤,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陶渊明为避免与刘之好遊山水事重复而删去者,而非旧本之辑录者删去。明清人所辑《搜神后记》自有其原始依据,而非抄自陶集,其文字差异,在流传有绪的陶集版本系统中基本得不到印证;同时,陶集在宋明时代乃是人手一部的普通集部之书,所以,如果说因为笔录之误造成了诸多文本的差异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我们绝不可因诸书未引作《搜神后记》或《续搜神记》而将有关桃花源的那一条排除在《搜神后记》之外。

上文提到《搜神后记》“渔人甚异之”一句下,有“渔人姓黄,名道真”七字夹注,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认为这是陶渊明自注。在《魏书司马睿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一文⑥中,他对这一观点有更多发挥:“《续搜神记》中载有《桃花源记》一篇,寅恪尝疑其为渊明之初稿本,其文著录武陵捕鱼为业之溪人姓名为黄道真,黄氏乃溪洞显姓。”云云。他由此推论浔阳陶氏家族与天师道之关系,可谓逸思横飞,天马行空。汪绍楹指出:渔人姓名,《太平寰宇记》一一八引黄闵《武陵记》(又《太平御览》四九引,文略)黄闵又有《神壤记》,见《隋志》地理类。姚振中《考证》云:“黄闵始末未详。”但《记》中云“昔有临沅黄道真”,又云„陶潜有《桃花源记》‟,是成书当在陶后。此渔人姓名,当因陶记附会而成。本书此处夹注,当又系后人据《武陵记》增入。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亦正以此七字为夹注。本书卷二“镜甖”条夹注“文献王导谥”五字,卷三“程咸”条夹注“一作程武”四字。余例尚多。至卷五“刘广”条夹注“刘或作王”四字,此明指《法苑珠林》作“刘”,《太平御览》作“王”,更足以证夹注为后人附加。陈寅恪先生以“黄道真”为陶自注,说似非①。李剑国则进一步指出:“渔人甚异之”下夹注“渔人姓黄名道真”非原文所有,乃据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李本夹注有此七字,遂以知本条据李本所辑也。渔人名黄道真,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一

八、《御览》卷四九引黄闵《武陵记》。《御览》引云:“昔有临沅黄道真,在黄闻山侧钓鱼,因入桃花源。陶潜有《桃花源记》。今山下有潭。立名黄闻,此盖闻道真所说,遂为其名也。”②此注盖即后人据《武陵记》而加。原文但言“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未有太守姓名,此言“太守刘歆”,亦据李本,李本“诣太守说如此”下注称“太守刘歆”。这里主要讨论了有关渔人姓名七字夹注的来源问题,也表达了与陈寅恪不同的意见。案《隋书·经籍志》:《神壤记》一卷,记荥阳山水,黄闵撰③。此书之前是:“《荆州记》三卷,宋临川王侍郎盛弘之撰。”此书之后是:“《豫章记》一卷,雷次宗撰。”据此可知,黄闵是刘宋元嘉时期(424—453)的人。唐虞世南(558—638)《北堂书钞》卷一百六“援棹咏歌”条,《后汉书》卷一百十六《西南夷传》第七十六《南蛮传》唐章怀太子李贤(652—684)注皆引黄闵《武陵记》,可知黄闵确有此书,而为《隋志》所漏载。唐狄中立(公元841前后在世)《桃源观山界记》:桃源洞在祠堂北。大江南岸渔人黄道真见桃花处,备于陶渊明、伍安贫记云。会昌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军事判官前华州下邳县尉狄中立记④。狄中立的依据显然也是黄闵《武陵记》。宋陈葆光(1154年前后在世)撰集《三洞华仙录》卷五“秦避桃源”条引《桃源记》:晋太康中,武陵渔人黄道真泛舟自沅溯流而入,见山中桃花夹岸,落英缤纷,睹一石洞涓流中吐,寒声漱玉,居室蝉联,池亭连贯,虽男冠女服,略同于外,然所服鲜洁,颜色灿然。见道真甚悦,递邀至家,为具酒食,问今所历代,道真具以实告,众皆感叹曰:“何人世之多迁贸也!”道真辞出,他日复寻花源之路,乃迷不复见矣⑤。

这里直接用黄道真替代了《桃花源记》所写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李公焕是宋末元初人,比陈葆光要晚得多,所以《搜神后记》本桃花源故事的夹注极可能出自南宋道士之手,其来源即是黄闵的《武陵记》。究其实,这种情况与桃源故事的道教化、道家化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唐宋时代武陵道教的发展以及桃源观的建立,使《桃花源记》这篇表达作家社会理想的文学作品几乎成了描写洞天福地的道教文本。

总之,陈寅恪关于《桃花源记》的“草创未定之本”和“增修写定之本”的说法对于我们研究陶渊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其关于《桃花源记》陶渊明自注的观点并不符合实际,我们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态度。

第二篇:亲子关系旁证

亲子关系旁证

_________(证明人姓名)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父亲或母亲姓名)系邻居(同事)关系,证明_______(婴儿姓名),性别______,是________(父亲姓名)与_______(母亲姓名)亲生,非抱养、领养拐卖等非法途径获得。

本人证明情况属实,愿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法律责任。父亲姓名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姓名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人签字:证明人村委(居委)会/单位盖章 证明人手印:证明人村委会主任/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注:

1、婴儿父母该用户同在同一村委(居委)或在同一工作单位的,需两位证明人提供旁证;

2、婴儿父母户籍不在同一村委(居委)或不在同一单位的,需父母双方分别提供两位旁证人旁证;

3、提供旁证的证明人,需年龄50周岁以下,户籍或工作单位与婴儿父母在同一村委(居委)或工作单位,并将证明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附件;

4,身份证复印件需证明人本人签字,写清”婴儿姓名)与xxx(父亲姓名)亲子关系旁证用,”并写清联系方式。

5、身份证复印件需村委会或单位盖章确认与原件一致;

6、证明人手印需按右手食指手印,如该手指缺失,请按另外手指手印,并注明。

7、如有问题请咨询0537-

第三篇:读桃花源记有感

《读桃花源记有感》

欧阳睿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渊明先生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连篇,仿佛我已身处于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开,勃勃生机,宁静优雅,顿时使人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得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又显示出了桃花源

人民的热闹。我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的兴趣。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

团。

第四篇:读《桃花源记》有感

读《桃花源记》有感

读《桃花源记》有感1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资料并不知晓。只是对那完美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权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之后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呈此刻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向往。《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梦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作者经过形象地描述,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活力,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最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梦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梦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我的梦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读《桃花源记》有感2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深深地将我吸引,陶渊明将桃花源写成一个若真似幻的仙境,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在当时那个能用“黑暗“形容的的社会,所有的人都会向往光明吧!

脑海里浮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画面。公元4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陶渊明让我震撼。陶渊明虽然放弃了官职,回到了家乡,但是他得到了心灵上的解脱。我想这应该就是真正的光明吧!在现实社会中多少人为了利益何止是不择手段。他们也不想想难道有钱就快乐了吗?如果金钱名利与快乐成正比的话,那陶渊明岂不是一个十足的大笨蛋?其实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你的心底。其实你在金钱名利中表现出来的,只是你眼中的'贪婪。

有的人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有的人追逐名利,勾心斗角;有的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的人恪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可以做一个资历平凡,家庭平凡的人,但是我们决不能做平庸的事。

光明的人,会选择平凡但是拒绝平庸!平凡的人,要做不平凡的事!

读《桃花源记》有感3

学习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在平时也要将空闲时间利用起来。

在今天的午后时间,我就阅读了文言文《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讲述了在东晋孝武帝在位时期,有个武陵郡的人靠打鱼为生。一天捕鱼人碰巧遇到了一片桃花林,在林子的尽头他发现了一个自秦时到此的古老村子,里面的人十分好客,请渔人吃饭还让他不要将这里说出去。但是渔人却反悔,报告郡守,可最后没再次到达的故事。

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那里民风淳,这正是陶渊明的.理想世界,表明了作者对社会的希望,也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社会。而文章的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采用了虚写、实写相结合的手法。让我学习到了更多写作时的应用写法。

在文中的捕鱼人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人不能背信弃义,不然再多利益也会像桃花源一样,成为黄梁一梦。

今天的我收获颇丰,阅读书籍使人进步!

读《桃花源记》有感4

前段时间我们学了文言文《桃花源记》,读完这篇文言文,我不禁想起了在外婆家无忧无虑的好时光。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桃花林,中有一河,河上有渔。虽然是文言文,但意思很明确,它让我们跨越千年的光阴,感受这桃林的美。桃花林中并没有生长着其他的树,这是仅属于桃花的天地,只有各色各样的粉,纯净,没有一丝杂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简简单单的十七个字,却描绘出了桃花源里的场景。场地开阔,房子没有外面的世界那般东歪西倒,田地很肥沃,偶尔会看见几只田鼠在里面穿梭自如;池塘很干净,没有什么烂树枝烂叶,池塘边上放着几个渔网,桑树长得很茂盛,可以看见几只鸟儿在上面张望;竹子有很多,一支支又粗又高,沙沙作响;“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多像外婆家的情景啊!老人们坐在门口,享受的着日光浴,眼神慈祥地看着在那忙着抓蝴蝶的孙子孙女。人到晚年,还有着儿孙陪伴,这应是最幸福的事了吧!

桃源代表着人们内心对世间美好的'向往,抱有对世间的期待,是精神世界中为自己对世界保持阳光心态的一片小天地,一个伊甸园,在现实社会的丑恶和黑暗下,这片桃源更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仙境。我的妈妈心里就有这片不染的桃园,我曾问她:你看过无数疾苦与病痛,经历各种痛苦与不公,无奈,你怎么还能这么乐观,单纯?妈妈说她心里有伊甸园,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向往,无论经历多少磨难,总会想到伊甸园里是美好的,完美的。我们虽然身处在各种不幸与痛苦中,但只要我们的精神处在心中的桃源,就不会感到绝望,这是一根精神支柱,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加乐观,自在。

我愿在外婆家的桃花源里不长大,享受儿时的一切。也愿我和我的妈妈心中都有不谢的桃花园!

读《桃花源记》有感5

看到《桃花源记》这一标题,不由得断定:这篇文章定是描绘一个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写景文吧!

开头呈现出了一个渔夫形象: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不由得眼前一亮,也不禁浮想联翩:桃花源会是什么样的呢?

继续往下读,桃花林展现在眼前。芳草萋萋,看起来新鲜美好,落花杂乱地躺在泥土上,一片粉红,令人神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为何会有小口?口里有光又是为何?口的那一边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渔人此时的想法也跟我一样,他丢下小船,从口进入,好不容易挤进去后,再走几步路,眼前的景象令我和渔人豁然开朗。

房屋整齐地排列着,良田、美池、桑竹应有尽有,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家禽随处可见。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在辛勤地劳作,有说有笑,小孩和老人都怡然自乐,这让渔夫很惊讶,当今世界的人是不会这样快乐的`!

这里的人们看到了渔夫都大吃一惊,他们都纷纷请渔夫到他们家中做客,了解当今的朝代。经过一番周折后渔人离开了桃花源,读到这,我停了下来。细细品味着那里人们的热情好客,与一个村民说的一句话:不足为外人道也。我相信他们定不会完全信任渔夫,那他们要干什么呢?我继续往下读。

果不其然,渔夫找到了太守,请他派人随他前往桃花林他们寻着先前渔夫记下的标记寻找着他们定会找到的!我想。那么桃花源里的人会怎样呢?

可看到下面,我不禁皱起了眉,他们迷路了。这根本不现实!再看,南阳刘子骥也未寻到,这样的结局令我不解,我开始认为作者陶渊明并不是单纯地想去赞美桃花源,而是另有深意。

我们知道,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黑暗的,官场腐败,社会压抑人心,整个中国被黑云笼罩着。而陶渊明竟能写出如此仙境,那定是他的理想世界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压迫,没有悲痛。

真相渐渐清晰了,文章的结尾是再没有人寻到桃花源,也就暗示了他那样的时代,是不可能寻到这样一份光明的。陶渊明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用理想来讽刺现实,用现实来击碎理想,这样看来,理想是敌不过现实的,这就是让陶渊明感到痛苦的原因。

或许理想能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抚慰,但它在现实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所以说,接受现实,勇于面对现实,甚至改变现实。或许理想能转变为现实。理想与现实,既相互对立又可相互转换,而这两种情况是以人们自身为基础的,而更深层次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寻。

让我们心中拥有桃花源,眼中拥有残酷的现实,看似矛盾,但实则是成功的重要法宝。

读《桃花源记》有感6

近日,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深有感触。在做这篇文章时,陶渊明身处动荡不安的时局。连年战乱,百姓生活不易。

那么他笔下的桃花源所在何地呢?

文中提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可见桃花林景色极美流水娟娟,两岸芳草萋萋,桃花灼灼,没有一颗杂树,桃花瓣瓣飘落、落英缤纷,隔着文字,仿佛听到流水叮咚、花香扑鼻。

捕鱼人因沉醉于小溪两岸的美景而误入桃花林,林尽处,便出现一座山,山有一个小洞,穿过洞,桃花源便出现了。

桃花源就这样出现在如画一般的美景之中,捕鱼人误入桃花源,桃花源的村民很是惊讶,但依然热情的接待了捕鱼人,可见民风之淳朴。

桃花源中的村民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是人们在乱世中寻得的一隅太平之地。桃花源的村民从此自产自足,“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捕鱼人“停数日,辞去。”桃花源村民多次叮嘱“不足为外文道也。”可被热情接待数天的捕鱼人既出,便“处处志之”,这样一个不守信用、不懂感激的人又怎能再寻到桃花林呢?

桃花源真的存在吗?对此有几点疑问:

桃花源的出场如此美丽,该是很吸引人的,怎只有捕鱼人一人找到了这里。

捕鱼人出桃花源后“处处志之”,依旧不复得路,后来南阳刘子骥想去寻,没几天,便死了。

各种扑朔迷离的情节使桃花源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桃花源呢?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时局动荡,战乱频繁。少时的.陶渊明属于中产阶级,他的曾祖父曾任职大司马,他的叔父在朝中做太长卿,父亲曾任太守,然而他的父亲在他八岁那年去世,家族走向没落,乱世中的衰败也摧枯拉朽。桃花源,像作者内心的一隅,纵然外界战火纷飞,桃花源依旧“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何不如此呢,车贷房贷、工资少、工作累、人情冷淡......正因为如此,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才如此珍贵,桃花源,跟着文字一起穿越千年,种在每个人的心里。仿佛一位美好的女子,站在时光里浅吟低笑,独自美丽。

读《桃花源记》有感7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内容并不知晓。只是对那美好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权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后来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向往。《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最后,作者更用悬念的手法,暗示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境界,是虚无的,只是作者对自由和极乐世界的追求。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如今令我深深向往。虽然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畅想空间……

读《桃花源记》有感8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吸引,陶渊明选择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我已身处于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是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我又曗出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们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热闹闹。

陶渊明选择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间的和平,在当时这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令人们向往的一个地方。

可是,“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现在的社会,腐败、自私这些丑陋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了解类的心灵。甚至一些人产生了片服世界的想法,这些看来无知、可笑的想法,却塑造了一个丑恶的人。

想到这,《桃花源记》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似乎感觉丑陋的思想逐渐笼盖了湛蓝的天空,笼盖了孩子的笑脸,笼盖了人类纯洁的人灵。

但是,我们却不能让丑陋的思想继续蔓延下去,我们因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把不干净的东西排斥出去。而现在的我们,则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纠正生活中不良习惯,要善于与人和平相处,这样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纯洁与和平。

读《桃花源记》有感9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灵魂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进那间仙境。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有的只是快乐和谐的生活。我经常幻想着那样的人间仙境。

但这仅仅是幻想,当回过神来,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因为现实中的世界距离那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相差甚远。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明白了关爱森林,的重要性。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带着弟弟到室外散步,我们沿着荷花塘走过,微风拂面,淡淡的荷叶清香中夹着柏油的气味,原本令我心旷神怡的舒适感一扫而光。这时我想到这附近的一片竹林,如果它还存在,那么还可以闻到竹叶的清香呢。可是,现在大部分的气味都被尘土的气息所代替了。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排放的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使原本就污染严重的环境雪上加霜,想起这些,心里一阵遗憾。

夜幕如期降临,我和弟弟沿着原返回,弟弟突然停止了脚步,我问他:“你怎么不走了呢,天快黑了。”他指着一只打的鸟儿说:“姐姐你看,是小鸟,好可爱呀,也在做游戏吗?”我说:“可能是吧。”他想了一会儿,看着我说:“怎么只有一只呢,其他小鸟呢?它是不是找不到,找不到家了?晚上会害怕吗?”面对他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观望四周,这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后来为了造路、建房,竹林变成了柏油路与居民区,或许这只鸟儿正如我弟弟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弟弟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失去了家园的何止是这一只小鸟呢,有多少小动物无家可归,有多少动物濒临灭绝或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这都是人类所赐。

渐渐地我开始进入梦乡,我仿佛变成了刚才所见到的那只鸟儿,来到了间仙境,这儿晴空万里、山清水秀、我在这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享受着的温暖,往下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气候,在阳光的照耀下,花儿显得分外鲜艳。这里的生活非常和谐,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劳作,享受着与大自然的喜悦。

读《桃花源记》有感10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那清脆入耳的声音回荡在我的脑海内,这一堂走进文言文小组赛让我感悟良多。

其中有两个部分印象深刻,那一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将我带入那一片桃林,仿佛让我进入了粉红的世界,温馨浪漫;同学们的精彩感悟,又将古文所蕴含的道理做了个性的解读,“桃林”是陶渊明的理想,追求完美但又难以达到完美,即便如此,也可以尽可能地往完美靠拢。

处在战火纷飞年代的陶渊明留下了这片平和安逸的桃林,那是他的心之所向,寄托着他所追求的生活。而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不正是陶渊明所向往的平等自由和谐的社会吗?

于是,我心中的桃林有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避世的仙境,而是新的理想和追求,是向往未来为中华复兴梦贡献自己力量。每个人的.爱好和追求不同,对人生的态度对完美的标准也不同。这片桃林的深浅因人而异。有远大的理想的人,心里的桃林一定很茂盛,同时,只要是在努力的人,无论是否能否实现这份愿望,都已经身在桃林享受追逐梦想的快乐。

心之所向为桃林,靠及者亦入之。

读《桃花源记》有感11

“豁然开朗”,是我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成语。在这周的语文课上,我终于学习了这个成语的出处――《桃花源记》,学完之后,我的感触十分深刻。

桃林的美景、桃源人平等、自由、安逸的生活固然令我向往,但都不足以在此一写。这篇文章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了。试想一下,如果渔人看到“初极狭,才通人”之后,没有“复行数十步”,而是掉头离开了,还会有后面的“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一系列的美景吗?正是因为渔人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了下来,才会发生下面一连串令人心驰神往的经历。所以说:坚持,让一切变得不同。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了周五老师课上给我们讲得一名美国17岁的少年。他的亲人在三年前查出胰腺癌晚期,不久便去世了。他很疑惑:为什么这种病查出来已经是晚期了,就不能在早期发现并治愈它吗?专家给的答案是否定的。从此他便励志要发明出一种能检测出早期胰腺癌的试纸。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成功了。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17岁的少年攻克困扰了专家多年的难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不知实验了多少种材料,也不知耗费了多长时间,可他坚持了下来,最终为人类的发展添上了辉煌的一笔。

再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很多好习惯和特长没有坚持下来?如果不是,那便很好,如果是,也没关系。那名美国少年不是也在14岁时才励志发明试纸的吗?我们都同他一样,正处在花季岁月里,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坚持自己的梦想,让一切变得不同呢!

读《桃花源记》有感12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出自《桃花源记》这篇课文。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因为古时候人们多战乱,没有安定的生活,作者就想象出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没有战乱。贫困,有的只是幸福,快乐。作者通过想象,把“桃花源”这个地方的景致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几处写的非常好。

第一处: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从这句中可看出这里的人已经很久没有出去了,见到除了桃花源以外的人非常惊奇。从这里还可以看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里的人不愿出去呢?如果说是因为战乱的话,那他们早就出去了,因为战争是不会一直停在一个地方的。

所以说,他们留在这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地方仿佛人间仙境,树木茂盛,芳草清香,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居住。再加之这个地方又极少知道,所以他们决定留在这里,自己创造一个理想的家园。

第二处: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段话让我们心生猜忌:渔人不是去壹次了吗?他应该还记得路的,假如他真的`忘了,可是他也做了记号呀!再看下面一段内容:

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来又有人去找了桃花源,可始终没有找到,这是为什么呢?

不过,这篇课文真的写的不错。把这个桃花源写的亦真亦假,作者的这个结尾倒是提醒了我们,若我们也想有这样一个真正的桃花源,就应该保护环境,不准滥砍滥伐,共同建造一个属于我们的桃花源。

读《桃花源记》有感13

读过《桃花源记》的人都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美丽无比的地方。

人间最美是田园,桃花源是我向往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生活富足,相处和谐,是一块人间的乐土。

陶渊明的写作很艺术。开头“忽逢桃花林”中的“忽”,给人一种身处梦境的.感觉。第二段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这句话很奇妙,仿佛隔绝外界和桃花源的就是一座小小的山。是不是说,桃花源距离我们并不远,只要跨过那座小山,我们都可以拥抱桃花源。

桃花源是个理想的地方。他们热情好客,看见渔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这是丰年待客之道。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真实可信的——“先世避秦时乱”。如果当时的人找得到这么一个地方,谁都会这么想。

尾声用真实历史人物作证,故事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浓郁。

网上有谣言说:桃花源是个鬼地方。此话怎讲?说什么桃花是避邪所用。他们喝的酒吃的肉,都是活人祭奠的;他们几百年不换衣裳,衣裳也是活人烧给他们的……简直是“鬼话”连篇。

学习历史的我们知道,陶渊明当时战乱贫穷的现实很是不满,他就虚构了一个理想社会——世外桃源。至于有人觉得从秦朝到东晋,历史过去了好几百年,怎么可能“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已经有学者指出,这只不过是陶渊明著文时的疏误,我们不必太较真。

现代人,都一窝蜂地往城里钻,城里有什么好?精神紧张白天黑夜忙得不可开交。孰不知,人间最美是田园。你看那桃花源风景美如画,你看那田间地头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人人夸,你看那桃花源家家户户有余粮有酒喝有肉呷,你看那桃花源老人小孩都乐呵呵……

读着《桃花源》,走进桃花源,人间最美是田园。

读《桃花源记》有感14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段的意思是这样的:“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好像隐隐约约有些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他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眼前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其中来往工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安闲快乐。”

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总是爱在脑海中想象出桃花源的样子,并想象自己身处其中,怡然自得。桃花源不正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片乐土吗?于是有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和“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忍不住想,为什么渔人能在无意间进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阳的刘子骥带了那么多人那么仔细的找却找不到呢?

会不会是因为渔人心无杂念而其他人却心怀不轨?太守可能这样,但“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他也会这么想吗?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xx》的故事,故事是说一位农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铁斧掉进了河里,招来了赫尔墨斯,赫尔墨斯捞上了一个金斧和银斧,农夫却只要他的那把铁斧,赫尔墨斯被他感动了,于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给了他。另一位农夫听了很羡慕,却因为贪心变得一无所有。这不正像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吗?贪得无厌,于是变得庸俗,小气,被人看不起。看到成功了的人便百般嫉妒,也去效仿他们,结果和太守一样“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出口”了。

而那些人们口中的高雅之士,有多少是真正的“高雅之士”呢?

读《桃花源记》有感15

最近几日,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偶有所感,付与笔端,倾于纸上。

夹水两岸,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正是此番美景,使得渔人“欲穷其林”,也让陶渊明陶醉其中,不可自拔。步入桃源,仿佛若有光,这光照亮了路,使渔人豁然开朗,让身处尘世的陶渊明心中有了希望。“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环境安适宁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渔人目之所及,便是陶渊明心之所向。

陶渊明,那个才溢志高,偏生于末世的靖节先生,在亦仕亦耕中挣扎了十余载,终于抛却五斗米的束缚,躲进自己构建的“象牙塔”中,开始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生活。他以为是脱俗,实则也是一种逃避。社会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停止**,也没有一方势力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百姓也不曾过上他所期望的桃园生活。当世外世界与凡尘俗世的对比愈来愈强烈,在理想与现实间来回挣扎,却不懂得作出行动来争取,伤的最深的仍是浊世中的清醒者。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讲,世外桃源并不存在,因为所有的和平都是通过斗争而来的。若是一味选择逃避,就永远无法触及真正的美好。在虚构世界里自我解脱,独守一方天地,终究没有奔赴正义来的实际,终在荒凉中落下人生的帷幕。

这个世界向来不是至纯至美,“独善其身”是一种生活态度,也要有“革弊端,济天下”之宏愿壮举。

第五篇:读《桃花源记》有感

读《桃花源记》有感1

读罢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有复古主义倾向,想让人类社会回到远古时代“老死不相往来”的天地中去。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如果我们回到古代,那么中国申奥就不会成功;中国就不会加入WTO;中国的“飞天梦”就不会实现……所以,我认为《桃花源记》借用“颂古非今”的手法,向往理想社会,是作者所处社会政治腐败,战乱不断的否定。

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志士,黎明百姓,均向往美好的生活……正如文中写道“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萌,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糜王税”。真可谓是“世外桃源”。“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就连高尚人士也向往桃花源,说明当时颠沛流离的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有多强烈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正是对社会的不满吗?同样,晋朝时,由于政治腐败,社会治乱,引起人民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至于陶渊明虚构一个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抱负。

故此,我认为本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们表现出对生活强烈的`不满,抒发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此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只有社会安定,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所以,我希望大家能为世界和平,为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尽自己的绵帛之力。

读《桃花源记》有感2

陶渊明心中有一个桃花源。

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源远离了那时候的民不聊生,战火连天,朝廷混乱的图景。晋朝的百姓们得病若无药,仅一字“死”,无粮只能卖儿卖女,然而这一切在桃源中全无踪影。陶渊明的意难平,陶渊明的有所期,都存在这篇文章里。桃花源令陶渊明向往,因它安宁和谐,因它的优美幸福,因它远远有别于东晋的社会。

我心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我想,它似一幅山水长卷。林间清泉,疏影相映。有最最好看的红枫十里,最最好听的莺雀相啼。无言可以描述它的梦幻,它是那么朦胧。

事实上,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

它美秒得不可方物。在乱世,它物资丰足,脱离了统治者的剥削压迫。在盛世,它清静优美,脱离尘俗。也许它在一个人的心中是炊烟渺渺、鸡鸭绕舍,在另一个人心里就是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桃花源,不过随心而成。

我们比陶渊明幸运。

庆幸吧,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知足吧,稳定的政治,自由平等的人际,先进的`医疗水平,富足的粮食储备……在东晋甚至整个封建社会,这是所有人可望不可即的。

奋斗吧,作为00后,我们是建设新时代的主力。在享受着父辈建设出来的美好的同时,也要接力奔跑,为自己,为社会,再建设出一片更幸福的桃源。

读《桃花源记》有感3

最后,我想起来了,十一岁的梦是有结尾的。

梦中的桃源乡里人告诉我,桃花源这个地方一定存在,只要你相信它,肯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那你定会过上平和宁静的日子,纵然不如这里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相闻水草丰美,但它另是一种境界,淡中真境,境中本然,既是那般。

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吧。

那我问,渔人呢,你们难道不记恨他?

他们笑笑:“庸人而已,不必理会。”

最后我问:“桃花源这个理想神境随着消息的泄露不合常理的消失了吗?”

男女老少皆笑言,没有,我们和桃花源,一直都存在。

读《桃花源记》有感终可燎原。我们的_为了让百姓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加大改革力度,让各项举措更贴近百姓,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的心灵会返璞归真,人间处处是桃花源。

读《桃花源记》有感4

最近几日,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偶有所感,付与笔端,倾于纸上。

夹水两岸,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正是此番美景,使得渔人“欲穷其林”,也让陶渊明陶醉其中,不可自拔。步入桃源,仿佛若有光,这光照亮了路,使渔人豁然开朗,让身处尘世的陶渊明心中有了希望。“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环境安适宁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渔人目之所及,便是陶渊明心之所向。

陶渊明,那个才溢志高,偏生于末世的靖节先生,在亦仕亦耕中挣扎了十余载,终于抛却五斗米的束缚,躲进自己构建的“象牙塔”中,开始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生活。他以为是脱俗,实则也是一种逃避。社会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停止**,也没有一方势力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百姓也不曾过上他所期望的桃园生活。当世外世界与凡尘俗世的对比愈来愈强烈,在理想与现实间来回挣扎,却不懂得作出行动来争取,伤的最深的仍是浊世中的清醒者。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讲,世外桃源并不存在,因为所有的.和平都是通过斗争而来的。若是一味选择逃避,就永远无法触及真正的美好。在虚构世界里自我解脱,独守一方天地,终究没有奔赴正义来的实际,终在荒凉中落下人生的帷幕。

这个世界向来不是至纯至美,“独善其身”是一种生活态度,也要有“革弊端,济天下”之宏愿壮举。

读《桃花源记》有感5

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后,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在金钱的诱惑下,渔人忘记了当初智者告诉他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训诫,竟把线索卖给了出价最高的电视台,做一次导游,再去一次桃花源。

又是沿溪行,依旧忽逢桃花林,仍然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又到了桃花源头,又看到了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数朝的'遗民。桃源人看到他们的来到,颇为不悦,但本着来者是客的古风,设酒杀鸡作食。记者们享用着酒食,一边拍奇闻趣事,桃源访谈很快拍完了。

一拍完,就拿到外国去放,老外大叫good,将当年的金蛤蟆奖颁给了他们。

消息很快传回来,传到一直找不到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太守耳中,太守立马兴奋起来,决定部署以开发桃花源为龙头的经济战略。

首先贷款10亿元,建直达桃源的高速公路,再贷款5亿元拓宽水渠,为满足游客的需求,建一栋60层的星级宾馆。不仅如此,还请陶渊明写一篇《新桃花源记》,拉明星当形象大使,到处唱我爱桃花源,就像老鼠爱大米。于是,一些好玩贪玩会玩的主儿如苍蝇一般涌来。自从飞机场修起来后,桃花所剩无几,并且没有一枝开了花。

读《桃花源记》有感6

徜徉于万千星河和纷扰世间,他却始终都能持本心而为。在一次次努力尝试过后,迎接他的,不过是更新的落寞罢了。他毅然决然放下了所谓的官场,抱着对未来的热爱,一壶酒,一手卷,一人小酌独醉,隐于山间,自成一派。用诗词,歌赋人生。

正是这样的陶渊明,让我们遇见了那个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每个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怡然自得,没有所谓繁花似锦,没有外界纷纷扰扰,只有一个纯真随性的理想王国。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活成了多少人理想的样子。不拘泥于世事之中,只求问心无愧,用洒脱去面对人生的苦难。到底是怎样的人才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随性。他摆脱了世俗,虽隐于世外,却依旧抱着对生活的乐观和初心,从此在晨昏中收获对未来的饱满期许,在他的诗意人生里种田耕耘。岁月也似乎对他格外优待,历尽千帆后,归来,他依然是那个曾经胸怀大志的'少年。世事虽会磨去少年的棱角与狂傲,却也留下了内敛和风华,在岁月中沉淀了最好的从容与旷达。他在理想与现实中秉持自己的初心,活的没有丝毫郁气。山来便登山,雨来便撑伞,恣意而为,悠然迎接人生中的每次潮起潮落,听茶声,抚琴弦,焚香养犬,执一手书卷,回忆那年杏花微雨,感叹世间那些痴儿。最后,伴夕阳,飘然长辞。可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不被那蚀骨的尘俗迷了眼,又有几人能对那荣誉,财富,视若无睹?

如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多少浮躁的心灵那么轻易地就被这眼前浮浮沉沉的繁华迷了眼,从而丢失了自己,丢失了本心。

我,也曾迷失过,也曾被荣誉,掌声包围过,也曾沉迷于自己微不足道的成就中妄自尊大。那时的我,文章有所小成,有幸参加几场比赛,侥幸获得了些殊荣,便沾沾自喜。文笔也就渐渐浮躁搁浅了,而当我终于回望那些曾经握笔苦读的日子,想起我那愿踏遍山河、看遍人间疾苦浮沉,愿以笔为矛,以纸为盾的少年初心时,我已不我。面前的我,神情傲慢,文字虚浮,笔力生疏,写出的文字,已不再有光泽和灵性,我沉溺在一味追求文字表面繁华的泥淖里,难以自拔。那生硬堆砌的一段又一段辞藻,早已埋没我当年那份质朴无华的初心。

曾经的荣誉早已不在,徒留我一人,在稚嫩地“追名逐利”怪圈中,兜兜转转,如何也写不出曾经那样灵动的文章来,早已丢失了最初的那份感动。我想起,在我还未被掌声、鲜花迷乱双眼时,用稚拙干净的文字书写自己的青春、描绘骄傲的理想时,多么陶醉。而如今的自己,一味用华丽的外表,掩饰文章其中的空虚。蓦然回首,我早已找不到来时的路和当初的自己。

是什么时候,我已如此浮躁,如此狂妄,将青春带给我的热血变成了骄傲的棱角。又是何时,我迷失了自己,一味沉迷于荣誉,鲜花中,失了本心。

于是重新回到文字,回到诗歌中,回到我最开始出发的地方。潜心于文字本身的朴实无华,潜心于自己尚未走远的书写本心。在万家灯火阑珊处,我捧着星辰破碎后溢出的光,许自己将永远忠于自己,披着月亮,奔向理想和人生。不乱于心,不困于尘,不畏将来,不惧过往,这是陶渊明的人生。也是,我现在重新想要活成的样子。

遇见桃花源,遇见那片美景依旧,遇见那份汪洋恣意,还有那份珍贵:静守本心。

读《桃花源记》有感7

前段时间学的课文《桃花源记》,无疑是我读过最特别的文言文了。它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篇。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这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所有人在此安居乐业。这个幸福的世外桃源,是陶渊明的理想。美丽的桃源,桃花翩翩飘落,梦幻缥缈。这里的人们,人比花更娇,淳朴热情,善良友好。

在读完整篇文章时,我的内心是向往的,这个世界太理想化了!再后来,知道它是个虚拟世界,心中不免唏嘘叹惋。仔细一想,从古至今,社会总是动荡浮躁的,人们一直只为了某个目标而奔波,脚步匆匆,哪里会有时间创造这样的世界?

试想,在如此吵杂躁动的.21世纪,谁人不在奢望也有一个“桃花源”,谁人不希望住在这样一个“桃花源”。我们身边声音吵吵嚷嚷,空气混混沌沌。谁曾几何时,我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叫嚣着:“离开这里!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不要留在这里!快走!”可惜,纷乱的世俗,养出纷乱的性格,如今没几个人能安静的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捧着一本书;没几个人能耐心的倾听别人的的故事。是的,你有多久没和别人说过你的内心了?你又有多久,没听过别人的内心了?陶渊明所在的东晋是动荡的,是黑暗的。可如今生于和平社会的我们,心中的圣土又在哪里?我羡慕桃花源世界里的人,能有一颗纯洁安乐的心,守得住本心、善心、宁静心。

现在的我们,请平息躁动,在心中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心灵需要有一个能寄托愿望的小世界,那里有自己,有梦想,有宁静,有独享其乐。既然我们不能寻到陶渊明笔下落英缤纷的“桃花源”,那我们就塑造自己风格的“桃花源”,因为精神世界灿烂盛大,守得住本心,方能让其在宁静中开出一朵朵圣洁的小花,花香四溢,堪比桃源!

读《桃花源记》有感8

大约是桃花匝浓,亦或是村人淳朴。无论是如何,今日的《桃花源记》确实是别有一番趣味。

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像是平日家中常做的小菜。虽有些平淡,却不至于让人腻味。初看虽平平,再阅变惊色。一座隐匿于缤纷桃花之中的村落,就这样展现在我的眼前,不似电影那样虚幻----我闻得见灶台上的饭香,听得见孩子们的嬉闹,看得见那稻田间的劳作。一草一木均是那样的真实而令人沉迷,不但惊艳了那随心而入的渔人,也惊艳了我因现代诗词而感到的黯然。

在无数的评论里,总是有许多人去纠结桃花源是否存在的问题----要我说,何必呢?它是在世俗喧闹之外的一方净土。无论是否真的存在,总是给人们一丝安慰和幻想,成为心中不被世事所扰的代表。可一旦被发现,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渔人”,闯入、打破碎那迷人的寂静。我们唯一的一点念想,也便会随之破灭了。

我不怪那贪心无知的.渔人,亦不可怜那“寻病终”的高尚之士。我只是惋惜,惋惜那欢声笑语,不复留存在这一片落寞之中了。那缤纷的桃花,自然就失去了一种别样的、带有人气儿的美----若无人面红,哪来桃花浓?只待千百年后,这迎风飘舞的桃花,终究会乘风而去,消失在天地之中,不复当年的惊艳了。

读《桃花源记》有感9

近日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触颇多。文章描述了五柳先生所憧憬的一个理想社会。一个渔夫偶然来到远离人世的世外桃源,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居者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作者通过对这一世界的赞美,而映衬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假借村人之口说,为避秦之乱,众人才躲至此地,尚不知汉,更不知魏晋。这些人在没有战争纷纭的环境里过着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悠然生活。渔夫恋世,盘桓数日即离去。我想如果是作者亲历此境,一定会留恋往返,乐不思蜀的。这或许是作者的一个梦境,也或是五柳先生的臆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却是人人向往的理想世界,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描绘的和谐社会吧。

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年代,都渴望社会安定,事业平稳,家人和睦,即使到了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是也早已厌倦了城市的烦嚣,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厌倦了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厌倦了无休止的战争和灾难吗?如果此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柳先生所陶醉的那种理想世界的画面,我想一定会趋之若骛,争相涌去的。我们曾经用种种借口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和社会的安宁,我们曾经为能够降伏大自然而骄傲自豪。但自然给与我们的回报又是什么呢?是海啸,是沙尘暴,是拉尼诺!面对这些我们又会不会感觉到一丝羞愧和自责呢?

有句古语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我们正在伟大“中国梦”实践中,那是中华民族期盼千年的梦想,那是亿万炎黄子孙世代憧憬的.世界。神州飞扬中国梦,桃花源里可耕种!我们向往湛蓝的天空,我们讴歌翠绿的群山,我们期待涓涓的流水,我们祈祷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和谐相处,战争和灾难成为教科书中的历史;姑娘们的美丽相映在美丽的花丛里,孩子们的眼睛里永远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我想,如果我们用自己的力量来创造一个这样的理想社会,让世界上所有的憧憬都变为现实,让战争远离人类,让贫穷、饥饿、病痛在世间消失,还大地一片碧绿,还天空一片蔚蓝,这样的情景距离我们还会很远吗?

读《桃花源记》有感10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

桃花源。

那个让陶渊明魂牵梦萦的人间仙境,无税无征,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丰衣足食,与儒家的大同社会相似,在我们今天看来,小康社会都比桃花源更美好,但在当时黑暗的东晋末年,这样的社会也只是笔下的虚妄。

陶渊明其实是有“大寄于苍生”之志的,但一人之力,终究难挡天下大势,“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这样评价他,消极避世,老庄思想,《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也都是在记载他隐居后的生活,他的一腔抱负无法实现,但笔下的文章清新自然,令人忘俗。

桃花源中的`世界再平常不过了,村中人和谐相处,民风淳朴,正式住即心之所向,我觉得这篇游记最令感动的是,作者的渴望,桃源是飘渺的,可他仍在执著的寻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渔人“处处志之”,刘子骥“欣然归往”表明了作者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心之所向,让他虽知桃花源本不存在,但仍不放弃立志寻找,身处黑暗的无间社会,心在美好的桃花琼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飘屡空,晏如也”不知千年后的今日陶令是否在桃花源里耕田,是否斟一壶美酒,酩酊大醉,下笔惊神?春风轻佛,仿若桃花簌簌而落,掩遮了那个叫做“桃花源”的仙境……

读《桃花源记》有感11

武陵人发现了如同仙境般美好的桃花源,那里没有剥削,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真是美如仙境。然而,当他再寻桃花源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于是“后遂无问津者”。这是《桃花源记》中讲述的故事。

读完《桃花源记》后,虽明知故事是虚构的,但我的脑子里始终留着一个疑问——如果“武陵人”不放弃寻找桃花源,是不是有可能再一次找到那安乐和平的地方?再进一步,我们无法找到在现实中的桃花源,但我们是否可以在心中留下一块美好的“桃源”?的确,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桃花源”是不可能真正存在的,因为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在心中保留一个纯真的世界,我们不完美,但不是说我们不能追求完美。尽管世界在改变我们,我们却还可以在心中留存一片纯净的天空。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电影《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电影中的小男孩查理就有一颗纯净的心。即使一家六个人只能挤在一间小破房里,即使一年只能吃到一次糖,即使现实再惨,查理依旧保持着善良的性格,最后成为赢家。赢得了一整个巧克力工厂。而另外四个孩子,也许是受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许是其他原因,他们的性格就没那么惹人喜爱了——贪婪,傲慢,尖酸刻薄,不相信幻想,他们丢失了心中的纯真,变得现实而冷漠,他们的`下场也不怎么令人愉快,在此不多说。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电影,但想想看,电影不是为反映现实而出现的吗?

即使现实再怎样令人悲哀,我们却可以在心中留住“桃花源”。那里包含着我们的理想,纯真与幻想,是一个真正的美好仙境。记住:永远不要放弃心中的桃花源。

读《桃花源记》有感12

现在思考,可能不会用像去年那么尖锐的方式了,非求一个结果。

其实感觉读《桃花源记》真得就是一个成长和思考的过程。

越来越坚定地认为,哪拍风雨飘摇,我们也应该在心中构建一个可以栖身的宁静桃源,不是说让桃花源成为你逃避世俗的一个幌子,而是在看人看事,处理问题时想起它,想起你的这个理想之地,那么世俗再乱,你的心中仍会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请记住,只要你愿意,不论外界环境如何,你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恬然自适、怡然自乐的境界,若论合适,没有比桃花源这个地方更合适了,可能多年以后在阡陌相通之处回首,发现曾经埋怨过的萧瑟只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罢了。

关于本文、环境、人心的一点感悟陈述至此,可能和教科书上所理解的那个《桃花源记》不大一样吧。

读《桃花源记》有感13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渊明先生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连篇,仿佛我已身处于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开,勃勃生机,宁静优雅,顿时使人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得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又显示出了桃花源

人民的热闹。我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的兴趣。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

读《桃花源记》有感14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在心里叹道:哎,世上竟有人可以描绘出如此美好的小世界。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祸连年的东晋末年,他看到人民生活困苦,百姓流离失所,处处一片哀戚,心中的良心促使他哀民不幸,从而对那时黑暗的现实极为不满。因此,在他心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寡国小民、民风淳朴、宁静安乐、风景优美的`小世界。

文章第一段写了渔人遇见桃花林,描写了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景色,暗示渔人即将到往一个美丽的去处。

文章第二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宁静喜乐的景象。写老人幼童“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男女往来种作,村内鸡犬相闻,一片和乐融融之景。渔人生活在东晋末年的现实社会,亦是看到民生疾苦,自己也是穷困潦倒,如今看到眼前一片和平景象,不知心内作何感想?

第三段写村中人与世隔绝已久,“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又写村内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见村内人的热情好客,友善温情。村内人若想到放渔人离开桃花源,很可能会给桃花源内的人带来灾难,但是他们只是提醒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也可能和乐已久,心地纯善,料不到世外人心险恶,故而纵虎归山。

第四段写渔人背弃诺言,“处处志之”,将自己所见桃花源说与太守听。这真是可恶极了。但是时代如此,或有内里详情,渔人何辜!

结尾写品德高尚的南阳人士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寻病终”。自他以后,桃花源再无人问津了。即使是现在,世人虽然不知道桃花源如何去,也心向往之。

中国现在是个和平的国家,但是社会上仍然会发生让人咬牙切齿的恶事,尤其现在校园欺凌、社会欺凌事件时有耳闻,自杀者不可数之。法律也心有余力不足,而道德又不足以约束良心已经被蒙蔽的人。这种时刻,就更加向往民风淳朴、宁静喜乐的桃花源啊!

下载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读《桃花源记》

    “未成年人读书节征文” 读国学经典,识中华民俗文化 初读《桃花源记》 湖州爱山教育集团510班韦一笑 家庭地址:湖州港湖西区7幢407室 联系电话:外公*** 国学经典,在我心......

    读《桃花源记》有感

    读《桃花源记》有感 如果《三峡》《陋室铭》是仙境般的地方,那么我相信《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绝对是一个人们想象却又不能实现的乐园。 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文章时。也就只......

    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有感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有感 第一次看到陈寅恪这个名字,是去年帮一位朋友在网上买书时知道的,说来羞愧,我竟连他的名字都不知该怎么读。今年春年买了......

    辅导青年教师旁证材料

    辅导青年教师旁证材料 西二铺乡葛林小学 马海亚 吴传安老师是我校教学骨干,从教数十年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他不仅自己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十分热心地帮助年轻教师,使他们......

    读《桃花源记》有感(共5则)

    读《桃花源记》有感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我的灵魂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进那个人间仙境。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有的只是快乐和谐的生活。我经常幻想着那样的人间仙......

    陈寅恪生平简介

    陈寅恪生平简介2009年11月18日 16:49凤凰网文化综合【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陈寅恪(1890—1969),义宁(今修水县)人。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夫人唐筲,是台湾巡抚唐景......

    《寂寞陈寅恪》读书笔记

    书香舞墨飞 说起读书笔记,坦白讲,自己似乎并没有读过一本完整的书,所谓的名著之类的文章更是只知道书名,不晓得内容,或者有些也只是知道故事的梗概,如此而已!但我喜欢文字,喜欢纵笔......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