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学习感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13:2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学习感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学习感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终版)》。

第一篇:国学学习感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终版)

国学学习感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始终伴随着国家前进发展的脚步体现着中华大地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我国的文化有着深深的民族烙印。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祖国的文化是伟大的!然而岁月变迁时光斗转,千年的文化底蕴千年的文化内涵渐渐不再清晰取而代之的反是西方文学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是批判主义,我们吟诵的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仿佛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想来着实让人感叹千年文化是否要就此香消玉殒?但是中华文化作为国人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是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有了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做支柱。因此中华文化不能断国学不能断。庆幸的是学习国学的号叫在中华大地上响亮的吹起了,身为一名大学生虽对国学知之甚少但也无限想往因为它不仅是文化也是一种精神!学习国学先要了解什么是国学,之所谓国学即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在我国是指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中

最为令人称道的是它传授的不仅是文化知识而是方法论是根的思想,因它涉猎广泛思想内涵丰富绝非西方几百年文化可以与之比拟的国学如同是中药治标更治本,他不可一日求成但却是厚积薄发对个人各方面品格能力的塑造深刻持久!学习虽然重要,但人立于人世,最重要的是做人的道德标准。在目前我们学习的国学经典书目《弟子规》中就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同学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与兄弟相处要尊敬兄长;说话要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而特别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一个人就算有了很高的文化水平,如果没有高的做人道德标准,那最终也是社会的隐患。通过学习国学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让自己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有着更深层次的领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越规矩”。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学习和修炼品性的过程,从求学、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生感悟!通过学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态去对待 ;对犯错误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道路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方向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要想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国学人才,不但要求我们老师要以身作则,身教言传,家长们同样也得做到,希望家长们从此刻做起,多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国学培训,和老师们一起努力一起学习,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拥有仁、义、礼、智、信,高尚品德的优秀人才!

第二篇: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国学经典读后感)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学习国学讲座心得体会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文学、中华文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从《诗经》《尚书》到诸子百家争鸣;从《史记》《汉书》到唐诗宋词;从元曲元杂剧到明清小说,中国古典文学这几千年一路走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思想家、政治家,都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朵朵的浪花。这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岂能是我们可以妄自菲薄的;这些千古传颂的美文佳句,又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望其项背的。因此,我只能从沧海中撷取一朵浪花,细细品味,带着一颗谦卑的心来谈谈我的一点点感受。

虽然我也算读了不少唐诗宋词,也特别偏爱宋词,但是说到古典文学,最先出现在我脑海里的还是元代马致远所作的那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也许是他那精炼的文笔,让人过目不忘;也许是那悲秋的情怀让人共鸣;也许是那文字描绘出的那幅水墨画让人动容。这首小令只有五句,共二十八个字,而字字有讲究,字字有韵味。充满了诗情画意,既是一首隽永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出色的写意画,而且文笔洗练,以少胜多,形象生动,的确是“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开头三句全为写景的名词组成,成就了三组既可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风景点,它们汇合在一起,景中寓情,在情调和色彩上很和谐。融成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生动地反映了天涯漂泊的旅人忧郁、凄凉和迟暮之情。让我读到“昏鸦、人家、瘦马”,不由感概系之,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夕阳西下,反而更增暮色苍茫之感。使人感到那个此时还依然风尘仆仆的旅人的内心的焦躁不安,在别人家人团聚的时候,他正在荒凉的古道上,迎着瑟瑟西风,骑着瘦马艰难地向前行。而“夕阳西下”,正面点明了时间,同时也是写景,也是借景生情夕阳的余晖映射在“枯藤老树昏鸦”上,虽然给萧瑟的画面抹上一层亮色,但并不改变这个画面的基调,反而更增暮色苍茫之感,更使人感到那个此时风尘仆仆的旅人的内心的焦躁不安,甚至使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日之夕矣君何往”的感叹。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作者正面抒发自己的感慨。从前面的铺垫到满腹离愁喷薄而出,一泻千里。是使这句很有分量,使人有“千锤打锣,一锤定音”之感。

《天净沙秋思》这支小令反映的旅人伤感,情调虽然低沉,但整好反映了元代下层知识分子为生活而奔波的苦况和他们软弱的性格。他们渴望家人团聚和生活安定,但他们的这样的愿望被黑暗现实砸得粉碎,因而他们失望、痛苦,感到前途茫茫,身世飘零。

如果说唐诗是工笔画,辞藻优美华丽;宋词是水墨画,用词婉约清丽。那么我觉得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幅写意画,淡淡的,随意中带着严谨,字字简洁,却让人推敲,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古人爱写咏春和咏秋的诗句,极尽华丽之能势,但我认为总不如惜春和悲秋的词句来的更细腻,更出彩。那是一种“如今尝得愁滋味,欲说还休”的情怀呀,所以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我国的古典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既有《论语》的严谨,又有《离骚》之忧思;既有“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的气概,又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的愁绪。无论是诸子百家之说,还是“大江东去,小桥流水”。这其中的丰富内涵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去探究,去传承。。。

第三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第一课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汉字的特点及重要作用;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理解文化的重要性;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积极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道名字的文化内涵

2、懂得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我们要承担保护文化遗产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图片法、讲解法、讨论法

导入:本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二课第一课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揭示: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汉字的特点及重要作用;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理解文化的重要性;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积极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心。(学生阅读一遍)教学活动:

引言:文化、文化的作用

请看视频活动:“见面礼节”大家猜;生回答。

师总结:不同的见面礼节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不同,礼节不同,哪什么是文化?文化又有哪些作用呢?

自主先学互评互帮:什么是文化?文化的重要性

要求:

1、请同学们对照提问,认真阅读教材,在教材中进行圈画!重点圈画出学科关键词;

2、同桌间相互交换教材,看看对方圈画,取长补短 ?

3、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自学情况? 当堂检测:填空、判断、材料分析;

师:文化好像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请同学们猜猜看? 第一部分:说名字 谈文化、析汉字

“你有,我有,他也有,你叫我,他唤我,每人一个多亲热。

生答,师总结展示“周恩来、猪八戒”名字内涵; 生说自己名字?

师总结:说到名字,我就想到了书写我们名字的汉字?提问:汉字的地位、特点及作用? 自主先学互评互帮:填空、对比;生阅读: 第二部分:中华文化知多少

一、自主先学互评互帮: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地位

填空、判断;

点拨:主要让学生自己来感悟了解,老师做适当的提示。从感悟中体会文化的特点。展示:相关图片:瓷器、园林、文学艺术、科技、等等; 感想:看了以上图片,你有何感想?

1、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3、我应该认真学习。等等

师: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文化在古代长期的发展中,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它所产生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都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千年来,我国有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图片展示):

二、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我们本地的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的建议和意见。国家怎么办? 当地政府怎么办? 我们个人应该怎么办?

师:众多的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学习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 实践探究 :

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小小百家讲坛”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阅读思考: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对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有何作用?

2、列举三本中国古代经典书籍。

3、青少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何意义? 解题思路:

谈“意义、好处、重要性”题目解题思路:

1、对个人(知识、能力、情感、身体、心理)

2、对家庭

3、对企业

4、对社会

5、对国家

设问:青少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何意义?(要多读、多思)

“谁”诵读的?对“谁”?

诵读的“什么”?对“什么”

诵读的内容属于什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课堂小结:

1、文化、中华文化、世界文化、中国文化遗产、中国传统 思想文化、文字、汉字

2、学习了本课,你有何收获?

课后练习: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文化的重要作用

B、名字、文字、汉字

C、文化、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思想文化

第四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案

九年级第二课第一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学设计 江阴市利港中学刘小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汉字的地位、特点、作用;中华文化的特点、作用;知道汉字与文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史实说明与汉字相连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知道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进而热爱中华文化,激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教学重点】

懂得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学难点】

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情感激励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图片导入:东方之冠:中国馆

图片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化的重要性

上海世博246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展馆,绚丽多姿,美轮美奂。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学生思考原因。

以世博为线索,了解文化的重要性。

姓名与文化

1、“海宝”名字的意义

2、学生活动:我的名字:--------------;长辈给我起这个名字的用意是:-------------------------。

使学生感受名字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的特点、作用

多媒体显示: 汉字字体发展史

江苏“苏”的繁体字“蘇” 澄江福地百福图

领会汉字的特点、作用,感悟中华文化的内涵。

小组竞赛

中华文化知多少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中华文化的作用

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说:中国文化西传的结果,甚至“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高度称赞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那里的中小学普遍设有儒学课,讲授“四书、五经”。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承担保护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显示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视频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互动交流

1、列举一些江阴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

2、就如何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提 出自己的建议。

充分利用江阴本土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承担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以世博为例说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首尾呼应,贯穿“世博”这个线索,又使学生明确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课堂小结 练习巩固

由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练习巩固。

3、播放音乐《爱我中华》。

知识落实到位。

情感升华: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力所能及的事。

第五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2011-08-19 16:42:19)转载▼ 标签: 分类: 说课稿

杂谈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5个方面向大家介绍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高中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它与本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起分别介绍了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因此,本框在全书中具有不容替代的重要的地位。它在第一、二单元介绍“文化的共性”的基础上,过渡到三、四单元介绍“中华文化”的个性所在,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本框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今后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而且能够为学生在学好语文、历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体现学科间的渗透性。

2、说教学目标

以新课程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确定本框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及原因,重点培养学会运用全面、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探究参与文化生活的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从中获得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增强自豪感和认同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中华文化的这一特征,才能完整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重点:

2、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这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台湾回归祖国是可以而且是必然会实现的”。

难点: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难点的依据:主要是思维上的难点,学生往往会将二者混为一谈。

二、学情分析

中华文化所及范围至为宽广,学生的知识面有限,有很多学生没有离开过浙江,他们对其他地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认识基本是来自书本,没有亲身体验,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方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按照“微观事例——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和探究——合作式学习

四、教学手段

利用照片,音乐等制作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流程 我设计了5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根据背景我是这样解说的:2002年12月3日,伴着《茉莉花》的神韵,蒙特卡洛的世博会申办现场一片欢腾: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耐人寻味的是,在投票前最后陈述的宝贵时间里,中国代表团选择“中国文化”作为申办世博会的理由。是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中华文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呢?通过情境问题导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感性直观的图片和音乐的渲染,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欲望。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三个活动,探究三目内容)

探究一:学生举例,教师引导感受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的中华文化。做到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广泛举例,可能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的等等。从丰富的内容中,引导学生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方面来分析。根据图片学生会举出很多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范例,利用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把零散的范例归类,表格里有时间,成就,世界地位这三项,根据表格提出这三个问题。学生总结,形成观点。科学技术的特点不容易把握,我用这幅图片引入李冰的成名作都江堰。学生通过语文课文都江堰的学习,可以说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最后我做了下面的小诗来总结:中华文化千古传,唐诗宋词元曲连,四大名著真名世,科学技术亦不凡!

该设计意图:本目重在知识感悟与情感体验,学生自己举的例子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完全根据学生自己举例来分析感悟本目内容,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探究二:汉沽、滇黔、吴越文化对比 领悟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目的是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学生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汉沽人,首先请学生介绍汉沽文化,可以参看网页。然后请学生介绍他们所去过的其它地方的文化,与汉沽文化进行对比,最后请学生欣赏我去江浙和云南旅游的照片,比较吴越文化和滇黔和汉沽文化的异同。最后学生总结,形成理念。我用小诗总结:一方水土一方人,区域特征不同文,求同存异趋融合,华夏文化永精深。

探究二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通过了解其他地域文化,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求知欲。生活中的照片,给学生一种真实感,并结合课本对材料进行评析,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探究三:分组知识竞赛:民族文化知多少?品味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目的是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竞赛方式:班级分为两组,4名同学做评委,最后结果取平均分。第一步;每组1分半钟自由陈述民族文化。(10分)

第二步;两组互相提问,根据本课内容每组提问2个问题。(每个问题5分)第三步:必答问题(30分)

这是必答的三个问题:(见大屏幕)

通过一分半钟的陈述,学生感悟中华大文化,是轩辕子孙共同创造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三个必答问题中,两个是难点,一个是重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对第一个难点我从哲学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角度点播;第二个难点从这三个方面点播:通过三个问题顺利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最后小诗总结:中华瑰宝民族傲,四大石窟共同造,各族文学是奇葩,共创华夏文明花。

探究三设计意图: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三环节:归纳小结

首先,梳理本课时的知识体系,其次,我是这样升华本课情感的: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祖国用文化将十余亿的心熔铸在一起,文化让祖国屹立于强国之林。因为文化,使我们感觉祖国日显壮丽;因为文化,使我们与祖国紧紧相依。中华文化是我们与祖国相连的血脉!文化是民族之根,精神是民族之魂,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又孕育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呢?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第四环节:体验探究

第五环节:学生践行

板书设计(大屏幕)

这个板书设计直观,简练,比较明确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总体呈现一棵大树状,预示中华文化将继续发展壮大。本课内容是根据新课改要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而设计和选材的,重在通过学生的感受性,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七、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不是太强,难度不大,主要要说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教学环节在设计上鼓励学生列举事例分析说明了中华文化的这一特征,并且设计了探究环节,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但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引导和总结。避免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本节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程度,所以课前要组织学生去搜集有用信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获取、解读、及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下载国学学习感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学习感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

    高二年级政治学案 第六课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编写人 审核人 一、学习目标1、要记住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的特点。 2、理解中华文化博大......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知道我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2)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特色 (3)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4)......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文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原因流长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表现 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懂得......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标要求]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第六课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程标准】: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是依据课标“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教学设计 政治组马艳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一、课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课时:1 三、教材分析 【知识主线】: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