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为乡村教师的几点体会
作为乡村教师的几点体会
龙小琼
农村教育发展是解决我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我有幸做为一名农村教师,工作三年来和孩子们的打交道中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城镇化进程迅猛,由于城市空间拓展,人口和出行增加这就为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实现他们的淘金梦。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属的14岁以下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留守儿童现状
我县是有着143万人的人口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46万余人。目前,全县共有留守儿童6.1万余人。怎样使“留守学生”受到正常、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据我本人对我校的留守儿童深入调查中发现:平均每班18人,有的班甚至达到2/3,这还没有包括父母早出晚归到城镇打工的;其中由隔代监护的占近80%,也就是说这些留守儿童由老人监护的占大多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人数将呈上升趋势。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
一、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学习。我在平时测试中作了统计发现,留守儿童的平均成绩要比班上其他学生的平均分低5分左右。
二、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三、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那么,造成 留守儿童有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父母长期在外,缺乏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以其启蒙性、长期性、个体性、灵活性、感染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弥补着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通常是以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施加影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格的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失去家庭教育的孩子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无拘无束,我行我素,无人看管。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或者成绩倒退,在学校有老师管教,可是回到家便没人管了。可见,没有父母的教育而单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样,一个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等于失去安全感,心里有苦无法诉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失去父母的关爱,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羊羔孤独无助,长期以来就变得沉默寡言。由于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的扭曲,容易产生对父母的怨恨,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而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家长们的重视或认识不足。有些家长无耐地说:没办法呀,家里只有一亩多的田地,租田地种又赚不了几个钱,不出去打工连生活保障都没有,只能放在家里给老人管教了。甚至有的错误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只知道每月寄生活费回来,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日常行为一无所知,最终变成了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
二、隔代教育或上代教育的不足。
多数留守儿童是被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形成隔代教育。他们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其中有不少年老体弱的监护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而留守儿童由其叔、伯、姨等亲属监护则称为上代教育。作为临时的监护人,他们有所顾虑:不是亲生儿女,不好严格管教。这很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同时,留守儿童与监护人难以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性格孤僻。
三、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到位。
由于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没有作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对他们的认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再加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问题儿童难以管理,造成一些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干脆把责任又推给孩子父母的身上,对他们放任不管。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是对社会尤其是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但是作为教师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
为了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县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台账。充分运用我县“三本台账”工作法的经验,遵循“一事一记一档”的原则,建立了《留守学生(儿童)工作台账》,夯实了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的基础。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十项制度。包括情况登记制度、监护人联系制度、管理教育责任制度、情况报告制度、沟通交流制度、入学升学指导制度、寄宿优先制度、帮扶制度、阵地建设制度、工作考核奖励制度等,促进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深化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行动,争取到社会各方捐赠书籍、衣物等学习和生活用品。在寒暑假和周末,广泛开展特色活动,依托西部计划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爱+1公益社团等,在留守儿童中开展“手拉手”、暑期夏令营、“快乐学校”、爱心圆梦等活动,帮助其健康成长。全面推行“代理家长”。全县广大志愿者、爱心人士主动与留守儿童结对,担任“代理家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还组织开展留守儿童“临时小家庭”、“周末大家庭”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是大力推进“留守学生之家”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方式,推进“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目前全县共建立“留守学生之家”110个,配备了亲情电话、电视、图书等,为留守儿童课余生活提供了一个场地。五是全面推进“警校共育”。对治安复杂学校周边开展定期检查,有效杜绝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扰。派出所民警经常“上门呵护”、“谈心呵护”、“电话呵护”、“书信呵护”,防范和纠正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这些举措使得我校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得更加准确,也使得我校的留守儿童有了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
第二篇:乡村教师培训体会
乡村教育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教育真谛何处求,金秋九月下扬州,名师传道点迷津,老骥伏枥竞风流”。9月19日,我有幸成为日照市乡村教师培训班的一员,和诸位同仁一道,来到了瘦西湖畔的扬州大学。
本期培训从9月20至9月23号结束,共分为理论学习与实地参观两个阶段。虽然只有短短的4天时间,却让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开拓了眼界,而且荡涤了心灵。几天的学习参观,让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培训,也是促进我专业化成长的培训。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从教至今已有30多年了。其间也曾经历过几次培训。当接到通知参加这次学习的时候,我在心里暗暗的说:“还培训什么,都50多岁的人了,朽木不可雕也。”可是,当学习结束的时候,我才深刻的领悟到:自己原来仅仅只是一井底之蛙,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开班仪式上,张局长的讲话,语短情长,让人备受鼓舞。仪征实验小学林爱国校长作的《读懂学生的心》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学生并不像天上云,让我们捉摸不定,“熊孩子”不像谜一样,总是看不清,其实是我们不懂他们的心”。学生身上发生的许多事情,往往并不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而是心理问题。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他们需要大人们的关心和关爱,需要同伴的理解和关注,当这些需要难以得到满足时,很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来。“心病”当以“心药”医。教育是雕琢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那么你也就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我在彼岸,静等花开”真正的倾听是心与心默默地靠拢,是情与情悄悄地对流。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步,那么我们的教育实际上也就成功了一半。
王力耕老师的《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让我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了再认识,再审视,再定位。师者,立德树人之己任也。如何让教师人格魅力之光照亮学生心灵,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神圣的,是美好的化身和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三观”,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和实践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其影响下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
一个理想的老师仅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不够的,要想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而紧紧吸引着自己的学生,就要同时具有丰厚的专业素养。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此外,教师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也十分重要,因为这不仅有益于自身素养的提高,表现出人格美和教学艺术美,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真、善、美。
束玉良先生《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行动》精彩生动的讲解,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令我耳目一新,也改变了我以前的看法,我们学校和教师也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教和学的有效性还不高。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束教授的讲解不像以前的理论那样去强调教学的艺术性,高谈阔论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的东西,而是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很多东西说出了我们的心声,颇有感触。尤其是备课方面,我们平时的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纯属应付领导检查而备。听了束教授的讲解,我真正的懂得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的金玉良言。抓好有效备课,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第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高效课堂要效益。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们得到了几位教授和专家的上课,他们讲课的水平十分高超,讲解深入浅出,知识十分渊博,常常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引起我们哈哈大笑。在听讲的同时,领导还组织我们全体学员到三元桥实验小学和田家炳中学去参观、学习,聆听两所学校校长的治校报告,三元桥小学的智慧校园,对传统教学进行了翻转,脑洞大开。从田家炳中学的“分层教学,分布提高”的教法和技巧中,使我看到了他们的执着和坚定,他们是教学第一线上的改革急先锋。他们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前我总是认为课改枯燥、乏味,可有可无的东西,现在才知道它在促进学生学习,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短暂的学习已经结束,悄悄地我们走了,正如我们悄悄的来,带着满腔的激情,载着厚厚的收获,我们挥挥手,告别美丽的扬州。“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我只有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报答领导对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乡村教师的厚爱。让我们这些学员用所学的知识,迸发出生命的火花,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奋勇前进!
第三篇:最美乡村教师体会
学习“最美乡村教师”的心得体会
西里镇柳枝峪小学马学锋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一直梦想着“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真正地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相当不易。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感受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
今天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 的视频资料,感动之余,颇有些反思,同为教师,自己做的远远不够,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对教师高尚师德的最美好的诠释。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
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她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衢州两个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永远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和职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这伟大职责的经典总结。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老师有坚韧的精神,需要我们有牺牲的精神。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让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激励我们前行,做一名甘为人梯,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引路人。
第四篇:作为教师的心得、体会
教师心得体会
英语老师 xxx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的无私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教师的默默付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教师的指点迷津。这有温度的诗句在口口传诵着赞美老师,我也有幸成为一位教师。
在高考报考志愿的时候,我毫不思索的填报了师范院校,在校期间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知识,以及专业学科知识,丰富了自己。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顶岗支教”的活动,服务山区教育。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半年时间里,看着留守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想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学习信念,我更加的坚定、执着相信我的选择没有错。
如今,成为九中的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的一年多时间里,感受颇深。回首这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不已。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一开始我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幸运的是,学校各位领导和许多老师对我的工作给予很多的关心和帮忙,而我也更加努力,本学期我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获取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
作为一名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的一年就是担任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中一个班的男生调皮的较多,所以在管理上比较困难。个性是因为我是一名新教师,初来乍到,总会有些同学表现出”不买账”的态度。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透过不断的找同学谈心,主动去了解他们的状况,慢慢的我和学生之间开始互相了解了。经过细心的观察和实践,我发现了这样一种教学方式,那就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对等学生不应总是摆出教师的架子,把自我摆在高高的位置上,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不服,从而不愿听教师的课。而我们就应让学生感到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除此之外,我们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这样他们才能理解你,从而去听你的教育的指导。
教师育人,身正为范。在一年的工作业中让我认识自我的主角定位。不但是就应做一个怎样的人,而且是做一个怎样的教师。教师的职责是神圣的,既教书又育人。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孩子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当然更就应做到这一点。在职业活动中,我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热爱学生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忙。意图使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人的感觉是相互的,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
在欢声笑语的校园里,看着活泼可爱的孩子,心情也会变得愉快。每每因孩子们学会知识而露出的笑脸,也倍感欣慰。就这样,简单而充实,陪伴孩子们度过初三的学习。加油,学生!加油,自己!
第五篇:观看最美乡村教师体会
《观看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
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节目。节目介绍的多位乡村教师的事迹,令我感触颇深!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开拓进取,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乡村教师是一个光荣又普通的职业,担负着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培育农村人才的基础工作.尊师重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乡村教师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比起城市要差许多,会遇到不少城市人难以遇到的困难,“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的入围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赢得了众人的好评与赞美!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突出的成绩,与他们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爱心、责任心是分不开的,对于更多的教师来说,这些老师身上体现的可贵之处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他们为众多普通劳动者树立的了榜样。
最美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社会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