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心得
五年级三班 郑昌华
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体验与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体会与学习。
我今年上五年级,而这个寒假,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第一次学会了剪纸窗花、如何学会写对联、福字等。也使我体会到无与伦比的快乐。
我刚开始剪 窗花的时候,手法笨拙,而且差点剪到手指。不过妈妈很有耐心地教我。妈妈先给我换了一把手工刀,说这样不容易伤到手,而且好操作。
妈妈先刻了一个简单的福字,然后我照着小心翼翼地刻,刻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终于刻好了。我感到无比的快乐!于是又让妈妈教我刻一个“喜洋洋”的卡通形象。妈妈说先拿一个喜洋洋的画像,于是我把图画本拿给妈妈看。妈妈不到半个小时就刻完了。接着我便开始刻,这个有点难度,我花了五十多分钟才搞定它。
对联我写过一次,不过只写了一个横批。于是我让我们家的书法家爸爸看着,我就拿着毛笔,先写了横批的第一个字,然后我看看老爸的表情没有改变,然后我放心地接着写。我写完对联以后又看了看老爸的表情,老爸竟然满意地笑了,对于平时不苟言笑的他,这是我看到老爸笑得最开心的一次。我也非常开心!
通过剪窗花和写对联这样的体验活动,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同时,也学到了要有耐心,要坚持不懈,“先苦”才能“后甜”。
第二篇:廉洁文化活动读书心得
廉洁文化活动读书心得 连州镇巾峰小学 曾美莲
廉洁就是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廉洁作为人的根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明的传播者,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的艰巨任务,更应当以廉洁立世,以“真”为开始,以“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
在学习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学高”学高,更要“身正”。目前我国正处于最深刻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功利意识,金钱意识空前大大增强,由于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的相互碰撞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影响了一些人价值观念的转变,使“拜金主义”兴起,那种“有钱能是鬼推磨”的思想又死灰复燃。于是一部分家长不是一门心思协助老师抓好孩子的思想和学习,而是想方设法地暗里明里地拉拢老师,有的直接给红包,有的以探望的名义借机馈赠礼物,有的请老师吃饭“卡拉OK”,有的家长给老师塞购物卡等等,他们怀着各种目的,有的霸道要求老师把自己的孩子的座位调到课室最正中最上面,更有的无理要求老师免除自己孩子正常劳动值日,有的家长则要求老师给孩子“三好”学生称号等等。面对着灯红酒绿的世界,处处诱惑的社会,别有用心的家长,我们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牢记“吃人口短,拿人手软”,时刻提醒自己“敏于事”,廉洁从教,自觉成为学校净土的卫士,让浩然正气充满校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养性、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被放在首位,表明其重要性。修身养性就是修养,有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首先修身养性,才能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良好的修养预示良好的素质,而良好的素质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也是孟子教育
第三篇:校园文化活动心得
现将活动开展一年多来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启动
接到《石家庄市教育局XX年“校园文化主题年”活动指导方案》后,我们认真对文件进行了学习,并予以转发(高教〔XX 〕33 号)。又结合县实际情况,制定了《高邑县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教育科、思政体卫科等相关科室科长参加的高邑县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为创建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
二、活动的开展情况
活动开展后,我们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出精品”的总体规划,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1、利用我县于XX年11月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有利时机,开展了大规模的校园绿化、美化活动。
2、各学校抓住迎奥运的时机,开展了“奥运主题系列文化活动”举办了学生主题作文、主题演讲等活动。
3、开展文化警示语育人活动。在学校楼道、餐厅、教室、花池、草坪等处所用文化意义的警示语代替传统的环境卫生标语。
4、在开展“xxxx”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学生颂读“中华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利用重大节日(建军节、国庆节等)和世界主题纪念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以国情、环保、健康、法制等为内容的主题活动。
6、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在继续开展好每年的全县中小学春秋两季运动会的基础上,XX年,我们又举办了县首届教职工运动会。
7、积极拓宽学校艺术教育,各学校每年举办一届艺术节,全县每年举办一次文艺汇演,每三年举办一次综合内容的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
8、广泛动员各级学校的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人人动手,开展创新实践活动,XX年参加市探索者创新大赛,44人次获奖,我县教育局还获得了市教育局颁发的活动优秀组织奖胜。
此外,我们还在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市心理咨询师培训;还组织开展了集体主义教育等活动。
三、工作成绩与不足
校园文化主题年活动开展以来,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的举办,各学校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部分学区、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仅深厚了校园文化氛围,还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我县王同庄学区在全学区开展了“8-1”活动。即:在每个工作日时间中抽出1小时,进行体育锻炼或开展文体活动。使人人参与其中,享受快乐与健康。这同时也是对周济部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的响应。(此活动详细材料附后)
万城学区谷兴庄学校针对小学生不注意保护树木、在墙上乱涂乱画的不良习惯,开展了“每棵树都育人,每堵墙会说话”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即:学生认领维护校园树木,在每棵树上挂上有警示意义的语句、谜语等,并定期更换;学校在校园里划出一定区域的墙壁专供学生“涂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涂鸦”出了文明、“涂鸦”出了文化。上述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同时又形成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对与以上两个学区的这些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我们在XX年底举办的高邑县校园文化建设阶段性现场会上进行了推广,从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各学区、学校在推广中开展的较为顺利,活动得到了全体师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普遍赞同。
在此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有些学校领导,不能正确认识与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单纯的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唱唱歌、搞搞校园卫生、写两条标语。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隐性教育的巨大作用,因为学校教育中除显性教育外,环境、气氛等也潜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是间接的、无意识的教育。
2、个别学校在活动中,生搬硬套,盲目根据网上外地学校的“经验”制定不切合学校实际的方案、校园标语口号等,使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
四、下阶段工作计划
下一阶段,我们一方面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校园文化建设上层次,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力争使各级学校形成自身特有的校园文化。
另一方面,要积极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学校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使各学校逐步形成“花园式校园、文化味氛围、精细化管理”的学校。再结合正在开展的县域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全力打造精品学校,使每一个学生、老师都置身于其中。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总之,我们将继续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真正实现市教育局在校园文化主题年活动实施方案指导思想中提出的: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为县域学校的综合建设增添光彩。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习俗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第五篇:文化活动
洈水镇2012年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拉开帷幕
两节临近,为进一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促进我镇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丰富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我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镇举办2012年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
(1)扎实开展迎新春民俗文艺活动。各乡镇(街道)在春节期间组织各类文艺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民间文艺展演活动,组织举办大型迎新春文艺晚会活动;镇直部门、企业也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迎新春系列文体活动,活跃和丰富机关、企业文化。要面向基层群众,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办,组织开展好各类歌舞、戏曲等民俗文化活动;在节日期间,组织开展舞龙、舞狮、高跷、竹马、旱船、唢呐等民间文艺展演活动。同时,切实充分发挥农村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等文化阵地优势,通过举办文艺演出、象棋比赛、歌咏比赛、艺术展览、民间艺术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节日期间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扎实推进文化下基层活动。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开展送演出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送书画下乡、送文艺辅导下乡等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用文明祥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活跃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3)精心举办大型节庆文化活动。一是积极筹办全镇迎新春文艺联欢晚会。在春节前期举办全镇迎新春文艺联欢晚会、好运来广场庆元旦文艺演出。二是举办元宵节文艺晚会。由镇文化站承办,在正月十五晚在镇文化站举办元宵节文艺晚会。三是开展元宵节有奖猜灯谜活动。由镇文化站具体承办,在元宵节设计灯谜,精心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活跃节日文化气氛。组织舞狮、舞龙、高跷、竹马、秧歌、锣鼓等文化艺演出队伍及老年腰鼓队,举办民俗文艺集中游行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庆氛围。本着节俭、祥和、喜庆、安全的原则,在全镇营造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镇主要街道两侧悬挂红灯笼,在春节前完成设置,正月十六结束。镇相关部门、企业也要结合实际,布置节日灯光、装点节庆文化环境。(洈水镇 孙荆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