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读《语感论》有感
语言形式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再读《语感论》有感
王宇
初识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一书是在2005年,其时正在浙江师范大学学习,根据老师的要求这部著作。在学习期间,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粗读了一遍,留下了许多直观的印象。此后,这部书也就祉我放在了书架上很长时间。在写作了毕业论文期间再次有重点地翻阅了这本书,其目的也是很功利,就是为了寻求到自己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相关论据。总体来看,“学以致用”的目的似乎并不好。
当自己觉得所有的教育教学理论都在不停地更换理念,翻炒名词时,我想到了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并购买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修订本,第三次全文阅读了这本书。这次无功利的阅读反而有了很多感受,并在网上找到了许多王先生相关的文章进行综合阅读。
对于《语感论》的感想很多。其中有一点是我最先要说服自己接受的观点,并且要自己在教学中去摸索一个实践方法的。这个观点就是——语言形式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上个世纪后期,高扬“人文性”几乎成了语文界的主旋律。王尚文教授在他的专著《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中说:“解放以来,语文教改的第一浪潮,片面强调政治性为基本特征,第二浪潮,片面强调工具性。为深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应当掀起以突出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浪潮,把语文教学与青少年的思想、感情、个性、心理等的成长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王尚文先生将人文性作为语文教改的第三次浪潮,可以说这几乎是革命式进步。在这一旗帜下,语文“工具论”受到了各方面的批判。李海林先生在专著《言语教学论》中用整一章的篇幅来对“工具论”进行批判,李海林先生从“表述批判”“理论批判”“方法批判”“实践批判”四个方面对“工具论”展开了深刻的批判。
在批叛语文“工具论”的基础上,语文的性质都最终落到了“人文性”上。王尚文先生的《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的核心内容:语文课的属性——人文性。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2000年,王尚文出版《语感论》。书中强调君主主义的“知识中心说”应被民主主义的“语感中心说”替代。“语感中心说”以人为中心为目的,尊崇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尊崇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所以,语文能力的培养应从读、写、听、说变为语感。王尚文指出: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错位、内容与形式的错位、感受与理解的错位。其因在于对语感性质、功能和如何培养缺乏认识。
毫无疑问,以王尚文先生为旗手掀起语文改革的第三次浪潮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是具有巨大意义的。在“人文性”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的过程中,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语文的“人文性”,不同的语文老师有自己的体会,也各有自己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材的编选中为了体现“人文性”,将同不同的文章按照“爱情”“亲情”“友谊”“热爱大自然”等等进行分类,美其名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再如,在回答《项链》一课的一个课后练习问题(假如项链没有丢,假如项链丢而复得,结果会怎样)时,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便萌发了复仇的心理,先是雇私人侦探找了丈夫路瓦栽的不是并与之离了婚,然后充当佛来思节家的第三者,十年之后,小说中她与佛来思节夫人的见面自然是掉了个儿。这一创造显然是“当下”被人们讲滥了的“家庭喜剧”故事的照搬。在教授《邓稼先》时,教师给学生播放电影《横空出世》,看过电影后,就开展一个关于中国核武器与中国国际地位的讨论。对于这样的一个安排,这位老师显得很是得意,他说他充分利用电影的直观来帮助学生间接了解课文中邓稼先这个人物形象,并了解他对于中国国防事业的伟大贡献。学生在看完电影后也很快就投入到了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大讨论中,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一至讨论到“神舟六号”,气氛十分浓烈。这课也就这样学习完了。
在这些语文课堂中,老师都似乎特别在乎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甚至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极富人文的关怀。在这些语文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基本上完全离开了对语言的学习与品味。人文的东西倒是非常丰富!但这样的语文课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吗?
对于这种现象,还是王尚文先生提出了忠告,王先生在《 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 》(《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第5版)中指出,“语文教学旨在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达此目的,当然不能忽视与之相关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精神当然是必要的、应该的,否则语文必然凋零枯萎;但重视人文必须将其渗透于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从而更好地读写听说。因而语文教学讲人文必须立足于渗透,否则就会成为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或其他的什么课,这样既无助于语文,人文也会因失去其在语文领域的特征与优势而变得苍白无力,导致语文、人文两败俱伤。”王先生更明显的指出。“在读写听说活动中,语文聚焦于“怎么说”,而其他课程则是“说什么”。因此语文课即使学的是哲学论文,也不会上成哲学课,《看云识天气》不会上成气象课,《田忌赛马》不会上成数学课。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及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他还指出了,“语文课程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读写听说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主要不是它们的内容。这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根本区别。”很显然,王尚文先生并不反对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相反,王先生特别注重通过学习语言的形式不获得语感受。
如果要进一步搞清语文“人文性”与语言形式的学习是否是悖离的,还得了解一下语文的性质。语文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语文的经典解释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有根据这种解释生发开去的,如语言文字、语文文学、语文文章。王尚文先生在《呼吁“语文”一分为二》一文中认为“语文即语言和文学 ”,应该将语文一分为二,“一分为二后的“语言”汉语,更准确地说是现代汉语,着重于现代汉语的基本规律及其运用的教学,完全不同于大学中文系所开的关于语言学的课程。” 王先生还一直坚持认为中学毕业生应当具备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汉语常识是十分必要的,只是在如何教的问题上应该有一个考虑。
至此,非常明确,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言教学,而不是忽视。按照王尚文先生的观点,语文艺工作者作为课程名称,指的是“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也就是说,它是言语活动,有两个层面:一是言语行为,一是言语作品(作为言语行为的结果)。李海林先生认为,言语的含义包含了言语行为、言语交际两方面的含义。我们与学生面对的课文就是言语作品,我们要带领学生去领略怎么说的言语形式,而不是说什么的内容。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表达内容的形式。任何学科的课文都是以言语作品的形式存在的,任何言语作品都有其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语文学科的特殊之处其实就在于,其它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承载的都是本学科的学科知识体系,或者说,其言语内容也承载着其言语形式,说眀其它学科的教学应该立足于言语内容方面,深刻理解了言语内容,学生便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语文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则包罗万象,却少有承载其言语形式的(语法、修辞、行文规律类的知识短文),这说眀言语内容属于其它学科却不属于我们的语文,我们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必须定位在言语形式方面。
正如上文所说,语文教学中对言语形式的感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有一故事说,一位富翁到酒吧里邀约到一个美丽的陪酒女郎,面对美酒美女,老者不禁心猿意马,酒过三巡,老者说:“我今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女郎微微一笑,说:“我是醉酒之意不在翁!”富翁接着说:“那我就是醉酒之翁不在意!”通过言语形式的变化,不同的意思得到了非常有意思的体现。形式和形式生成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或言酒瓶与酒的关系),言语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结合在一个整体内,具有整体性。同时,没有单存在的内容,也没有不表现一定内容的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言语形式的训练是有助力于学生语感的提高的。这种形式就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对言语形式最敏感的感觉。是一种“一说就通,一写就顺,一听就就清,一看就明的境界。这就是读写听说能力,这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素质。”(王尚文语)
第二篇:再读《朝花夕拾》有感
再读《朝花夕拾》有感
朝花夕拾我以前读过一次,如今再读却又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在初一的时候我们曾学习过一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初二则学了《阿长与山海经》这两篇文章就是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在晚年时写下的。每当人老了的时候回想起童年的时光,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朝花夕拾,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种不一样的风韵。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这学期即将学习的《藤野先生》和已经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阿长和山海经》。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读懂了一种感激与思念。回忆小时候,长妈妈对自己的唠叨和教给自己的一些礼节,还有她谋死自己的隐鼠,这份怨恨是不能消除的。但是得到了自己渴慕的山海经,一切的怨恨都化为了对长妈妈的感谢与敬佩。他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对阿长的爱。并没有过多华丽的修饰,写得很真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则写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乐园,那一片小小的园子里,藏满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欢乐。但是鲁迅先生后来却以为搬家而离开了,不过到了三味书屋之后,鲁迅先生看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院子则又回想起了自己之前的乐园。
《藤野先生》中写到的是鲁迅先生去东京留学时候的事情,记叙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在饱含中国人的耻辱的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这让鲁迅甚为厌恶,也正是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鲁迅初到东京时,样,他去了仙台,在那与藤野先生相识。藤野先生的衣着模糊,他为鲁迅添改讲义,他就正解剖图,他关心解剖实习,他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在这一个个片断中,我看到了那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藤野先生,那个对鲁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那个对科学严谨求实的藤野先生。
当时读这本书时并没有这么多的体会,如今再次翻开来读就有了这么深刻的印象。
谭泽华
第三篇:再读《人生》有感
《人生》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的人生变化。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纷,构成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选择的艰难。同时也描写了当时社会的残酷。也表现出老先生对处于那时有才而无法展现的人的一种痛惜之情。
《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有奋斗精神,不甘现状的上进心理,同时也有知识,有远大的抱负。正是如此,他不甘心与父辈一样做一个普通的农民,相对来说。他满足于当一位教师。不过可惜因为有权有势的高明楼要给自己的儿子三星找一份工作,所以就把高加林这个民办教师下啦!
高加林一时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在家一个月后就开始用沉重的劳动来麻痹自己,正在这时,刘立本的三女儿巧珍想他表露自己一直的心声,一份对他浓浓的爱意,这无疑是涌进高加林心里的一份暖流,正是这份爱,让高加林开始走出痛苦,并开始接受这样的现实,从心里开始接受做农民的事实,同时也享受这份在他痛苦是出现的爱情。本以为生活就这样走下去,谁知道,高加林的叔父回来啦!并且做上高官,马占胜和高明楼怕高加林告状,同时也抱着讨好他的叔父,因此就通过后门给高加林谋了通讯干事的职务。因此,高加林又离开土地,到自己梦幻以求的城市里。
在城里,高加林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了城里一颗耀眼的新星,同时也遇见自己曾经爱慕的黄亚萍。两人的兴趣都很广泛,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的话题,所以他们渐渐走在一起,一起讨论时事,讨论国际上的问题。由于与黄亚萍的接触比较多,因此高加林对不懂文化的农村姑娘巧珍有一丝丝的不满,觉得没有共同话题不会有幸福,所以在黄亚萍要他做出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黄亚萍,他们度过了一段令人羡慕的恋人时光。然而好景不长,高加林走后门的事被告发了,高加林的叔父就勒令下属让他回去农村,因为尽管他有很大的才能,不过在那个时代,回去是必然的。所以高加林并不埋怨自己的叔父。所以高加林再次回到土地。而此时,他深爱的巧珍刚嫁人不久,上天仿佛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心里充满无尽的懊悔,因为这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啦!他曾想过去死,不过德顺老人的一番话让他醒悟,从而断了自杀的念头。但当听到,巧珍为了为自己争取一个教师的职位而去央求高明楼。自己的心里更是难受、悔恨。这个曾经被自己伤害的遍体鳞伤的人,到这一刻,依然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内心犹如大海般汹涌,久久不能平复。
生活,真是开了一个玩笑。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幻想,但他千万不要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对于刚踏进人生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是一个重要认识。”没错,对于现在的我们,很容易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我们应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生活有时是很无奈的。“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梦想,有时候它把梦想变成事实”这也许就是这主人公的最好概括吧!
引用柳青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常常只有几步,尤其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的岔口、个人生活的岔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没有彩排,每场都是现场直播,一生的成功就在于我们在岔路口前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向。而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曾经拥
有的不曾忘记,现在拥有的保持珍惜,把握人生才能享受人生!
第四篇: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初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感觉它像一杯浓郁的烈酒,令人热血沸腾、壮志满怀;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这部巨著,感觉它像一杯苦咖啡,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 题记
还清楚地记得那是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在此之前我只知道这是一部外国名著,该书的主人公叫做保尔·柯察金,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英雄。“遇见就不再错过”,于是我鼓足勇气向班上的那位女生(这部书是她的)去借这部书,她爽快地答应了,我拿到书之后,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保尔的形象在我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那时候我花了三天时间将这部书仔细地读了一遍,读后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对保尔·柯察金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之情,感到自己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力量,仿佛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般。一遍读下来,我对整部书的故事情节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保尔坎坷的人生经历与他的顽强不屈、惊人的毅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保尔这一英雄形象更加的逼真、更加的高大、更加的深入人心。“保尔精神”也在无形之中在我的内心生根发芽。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像保尔一样的人,做一个任何艰难困苦都打不倒、压不垮的人,做一个忠于社会、忠于国家的人……
时光荏苒,几度春秋已经悄然度过,我已经从一个豪情满怀的初中生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大学生。虽然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模糊,但是保尔的形象却始终活在我内心的那个角落里,丝毫没有褪色。大一的我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可能是刚刚来到大学,对大学的环境还很陌生的缘故吧,不过我的心中有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在鞭策着我:要好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得过且过,大学的时光是不能够这样来荒废的,不然以后悔之晚矣。我随后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尝试着去适应新的生活、去融入新的集体,潜移默化之中便走出了自己的迷茫期,真正的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大学之路。
三食堂那里定期就会有人在卖书,有一次我刚好去吃饭,路过书摊,就漫不经心地瞧了几眼,突然我的眼前一亮,那是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就仿佛是故友的重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赫然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颤动了一下,顿时有了一个念头:我要买下这部书。虽然几年之前我已经读过这部巨著了,但是我是从心里喜欢这部书,看到这部书又自然而然地点燃了我再读此书的热情。没有丝毫的犹豫,我买下了这部书,心中有一种很满足的感觉。下晚自习回宿舍后,我便会拿出书,仔细地品读起来,这次我读的很慢,有的情节还会反复去看。这让我想起了高二的语文老师说过的话:一本好的书、一本你真正喜欢的书,每次你读起这本书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而且你不会感到厌烦,你会耐着性子、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总之,你会百看不厌。依照我来看,确实如此!重温这部巨著,内心确实多了好多别样的感触,“保尔精神”又一次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荡。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12岁就被母亲送去车站食堂洗碗,饱受欺凌和苦难。看到这里,我内心深深地同情苦命的保尔,也非常钦服他不甘受欺凌勇于反抗的精神。后来他经自己哥哥阿尔焦姆介绍到发电厂烧火,认识了布尔什维克朱赫来。在红军撤走后,德军大肆进攻保尔的家乡,再加上残酷的阶级斗争,人民的日子可想而知是更加的艰难。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被追捕之前,暂住在保尔家,朱赫来给他讲许多革命道理,对保尔有很大的影响。后来,朱赫来被捕,保尔打倒押送兵,放走朱赫来,自己却因此牵连入狱,我的心中不由对保尔充满了敬意。出狱后,保尔暂住在冬妮亚家。冬妮亚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让保尔参加红军。一次激战中,保尔不幸头部受重伤,但最终死里逃生。出院后,保尔不宜再回前线,便着手做了团的工作,修筑铁路等,之后他参加工业建设和边防战斗,入了憧憬已久的布尔什维克党。由于他多次受伤生病,忘我工作等原因,1972年他几乎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他在忍受极大痛苦的情况下,决心帮妻子达雅进步,并开始了文学创作,以另一种方式生活……在我自己看来,保尔能成为英雄主要在于他的追求和努力的塑造。他从小就有一身正气,反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反对官僚主义。他佩服朱泽培·加里波第,在朱赫来的教育下,他更加明白他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将个人事业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做一个能尽一切力量奉献于祖国的革命者。为了这个理想,他经受住了生活和战争的考验,的确称得上是一名坚强的革命者。在保尔的心中,革命事业与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情况下,他的革命信念总是坚定不移的,所以他才有力战胜死亡与病痛,将毕生投入事业中。这就是保尔这个伟大的革命者的崇高精神,钢铁就是在这如同烈火燃烧的斗争考验中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其实,在我看来,保尔应该是作者本身的一个缩影,虽是作者从艺术的角度塑造出来的人物,不过作者将自己的生平事迹付给了保尔,从而成功的塑造了保尔这一千万人崇敬的英雄的形象、“保尔精神”更是激励了几代人。为何要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这部书的标题呢?正如作者自己所说:“钢是在烈火中燃烧、高温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但是保尔和“保尔精神”却依旧闪耀着光辉,尤其是那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保尔精神”在现在仍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并且我相信它会一直传承下去,成为历史长河中一处永恒的风景。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部巨著并且深有感触,那么肯定对下面的这几句话很是熟悉吧: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几句话。我认为这几句话很对,非常准确地说明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人不应该虚度年华,也不应该碌碌无为,那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总应该为社会、为大家甚至为自己做一点事,哪怕是一点点,也不能虚度此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怎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呢?关键还是在于要去实践,要脚踏实地地去做,而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那样永远也没有结果。“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精辟地道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人生在于追求,就像保尔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这部名著对我极具教育意义,也教会了我许多。挫折是生活中在所难免的,那么应该怎样来正确地对待挫折呢?保尔瘫痪失明后,想到过自杀,但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于是他又极力鼓励自己要振作起来,想办法活下去。对待挫折,不能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办法,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没有什么比坚强地活下去更有意义了。的确如此,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抱着一种消极的、无所谓的态度,而应该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它努力奋斗,理想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即使破坏了,还可以再树立一个,只要我们没有丧失自己的意志。生活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时代,好多人遇到困难便会退缩,并没有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应该是“怕吃苦”的念头在作怪吧,本质上是因为缺乏毅力,毅力对于我们的成长很是重要,可以这样说:毅力是成功之本。荀子也在《劝学》中这样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遇到困难,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的毅力。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我们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更应该直面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来历练自己,以保尔为榜样,更好地传承“保尔精神”,努力将将自己打造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在这本书中,我写的不是保尔·柯察金一个人,而写的是千百万柯察金,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身投入战斗的千百万男女!”可以说保尔是社会主义青年一代中最光辉、最典型的代表,保尔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只是很多的有理想的、敢于奋斗的青年男女的代表而已,不过不管保尔到底代表着什么,“保尔精神”早已经深入人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的作用。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人生价值的实现更是如此。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站稳脚跟,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呢?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的问题。面对如今的社会现状,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漠视人文、道德的沦丧、缺乏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的社会需要“保尔精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保尔精神”。重塑“保尔精神”,意义非同小可。我们必须以保尔为榜样,去练就自己的人生,为实现伟大祖国的长久繁荣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增强自己的爱国爱党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勇敢地走下去!我坚信:当今社会有千千万万个“保尔”,而且以后会更多,“保尔精神”将会闪耀出更璀璨夺目的光辉!!
第五篇:再读《西游记》有感
再读《西游记》有感
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通过读书,让我们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资本,通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伟大的神魔小说。虽然已经读了好几遍,但是每次拿起这部小说还是舍不得放下。最近又读了一遍,深有感触,体会也更为深刻,文中虚幻的神魔世界、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我每次阅读都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的反映,都是一定社会的缩影。当然,《西游记》也不例外。从《西游记》的魔幻世界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在《西游记》中的人物,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喜欢他的善良、调皮、机智、灵活、法力无边,对各天神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和对兄弟、师傅和猴子猴孙的情谊。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总是第一个发现妖怪。在现实社会中,孙悟空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他的精神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就像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纪检部门和反贪局一样,而妖魔鬼怪就像
当今现实社会中的贪官污吏一样。孙悟空降妖除魔,就像纪检部门和反贪局清查并挖出贪官污吏正法一样。孙悟空是一个善恶是非观念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唐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僧虽然说是取经队伍中的领导,但是常常人妖不分,善恶不明,而且还常常冤枉孙悟空,就像一个没有主见、昏庸无能的领导一样。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做斗争,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但他又有一身的毛病,贪吃,爱占小便宜,而且好女色,怕困难,常常打退堂鼓,心里总是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还爱说谎,经常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正像现实社会中一个单位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一样。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人占大多数,他们兢兢业业,对工作负责任,只懂付出,不求回报。
总之,从《西游记》中可以体会到当时社会思潮和社会生活的折射,更能让人体会到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孙悟空的身上,体会到了一种越战越勇,勇敢机智,积极乐观,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的高尚品格。从孙悟空的身上也反映出了超时代的精神,淋漓尽致的反映出了我们民族高尚品格精华。
20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