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粘弹性力学学习心得
这学期新学了一门课:粘弹性力学。以前在本科阶段没有接触过有关弹性和粘弹性力学方面的知识,学起来感觉有些抽象。弹性力学和我们之前所学过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任务一样,都是分析各种结构或其构件在弹性阶段的应力和位移,校核它们是否具有所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且寻求或改进它们的计算方法。然而,它们还是略有不同的。
在以前所学的材料力学中,研究对象主要是杆状构件。材料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这种杆状构件在拉压、剪切、弯曲、扭转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而结构力学则是在材料力学内容的基础上研究由杆状构件所组成的结构,诸如桁架、钢架等。若研究一些非杆状构件,此时就需要运用弹性力学的知识,当然,弹性力学同样适用于杆状构件的研究计算。
虽然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都可以对杆状构件进行分析,但两者的研究方法却是不大相同的。在材料力学的研究中,除了从静力学、几何学、物理学三方面进行分析外,大都会引用一些关于构件的形变状态或者应力分布的假定,这种假定就使得数学推演变得简化了,所以有时得到的答案只是近似解而不是精确解。这种假定在弹性力学中一般是不引用的,在我们这学期所学的有关弹性力学的知识中,只用精确的数学推演而不引用关于形变状态或应力分布的假定,所以结果较材料力学而言更为精确。
通过对以前学过的力学课程对比,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弹性力学的一些特点,下面我将说一些自己对弹性力学的了解。
在这学期的弹性力学课程中,我们主要从认识弹性力学出发,然后学习了一些基本理论。比如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等。然后由这些基本理论出发,对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下的平面问题进行解答,了解到了在平面问题中弹性力学的运用。继而学习到了空间问题的一些基本理论
弹性力学主要运用到的基本概念有外力、应力、形变和位移。作用于物体的外力可分为体积力和表面里,可简称为体力和面力。其中体力是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如重力和惯性力。面力则是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如流体压力和接触力。物体受到了外力的作用或者由于温度有所改变,物体内部将会发生内力。而应力,其作用在截面的法向量和切向量,也就是正应力和切应力,是和物体的形
变及材料强度直接相关的。并且,在物体内的同一点P上,不同截面上的应力是不同的各个截面上都有其各自的应力大小和方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六面体中,六个切应力之间具有一定的互等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切应力互等定理。接下来是形变,也就是形状的改变。在弹性力学中,物体的形变可以归结为长度及角度的改变。最后是位移,也就是位置的移动。物体内任意一点的位移都可以通过其在xyz三轴上的投影来表示。以上就是一些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在弹性力学的问题中,通常是已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就是已知物体的边界,已知物体的弹性常数以及物体所受的体力和物体边界上的约束情况或者面力,要求解的是应力分量、形变分量以及位移分量。
弹性力学中还有几种假定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中,如果我们将所有方面的因素全部考虑到的话,导出的方程将十分复杂基本不可能求解,这时就需要作出一些假定来略去一些暂不考虑的因素。诸如:假定物体是连续的、假定物体是完全弹性的、假定物体是均匀的、假定物体是各向同性的。符合这四项假定的物体成为理想弹性体,这也是我们在弹性力学课程中主要讨论的问题对象。
我们所讨论的平面应力弹性体是等厚度均匀薄板,其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在解决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时,需要建立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平衡方程指应力与外力之间的关系,几何方程指位移与应变之间的关系,物理方程则是应变与应力之间的关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边界条件的建立。边界条件表示在边界上的位移与约束,或是应力与面力之间的关系式。如果是位移分量已知的边界,则建立位移边界,若给定了面力分量,则建立应力边界条件。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圣维南原理,它指的是如果把物体的一小部分边界上的面力变换为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的面力,那么远处的应力将有显著改变但远处所有影响可以不计。
最后稍微了解了一些有关粘弹性力学的知识。粘弹性力学是连续介质力学的重要分支,又称粘弹性理论。是研究粘弹性物质的力学行为、本构关系及其破坏规律以及粘弹性体在外力和其他因素作用下的应变和应力分布。粘弹性材料是指兼具弹性和粘性性质的材料。比如混凝土、石油、血液等。这种粘弹性材料。含粘弹性固体与粘弹性流体,又可分为线性粘弹性体和非线性年弹性体。线性粘弹性体的两种极端情况为胡克体和牛顿流体。
粘弹性力学中的几何方程和运动方程与弹性力学相同。从原理上来讲,利用本构方程、运动方程、几何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可以找到粘弹性力学边值问题的解,其求解方法也与弹性力学相仿。
例题:图示悬臂梁,受三角形分布载荷作用,若梁的正应力x由材料力学公式给出,试由平衡微分方程求出xy,y,并检验该应力分量能否满足应力表示的相容方程。
(12分)
题三(2)图
解:(1)求横截面上正应力x
3q03hx,截面惯性矩为I任意截面的弯矩为M,由材料力学计算公式有
6l12x(2)由平衡微分方程求xy、y
2qMy30x3y
(1)IlhxxyX0(2)xy平衡微分方程:
yxyY0(3)xy其中,X0,Y0。将式(1)代入式(2),有
xy6q023xy ylh积分上式,得
xy利用边界条件:xyyh23q022xyf1(x)3lh0,有
3q0223q022xhf(x)0f(x)xh
即
114lh34lh3xy将式(4)代入式(3),有
3q02212x(yh)
(4)34lhyy6q06q0221
或
x(yh)0x(y21h2)33lh4yylh积分得
6q0ylh3x(y3314h2y)f2(x)利用边界条件:
0yyhqlx,y2yh0
2得:
6q0h31h3)lh3x(248f2(x)q0lx6q0x(h3
3lh32418h)f2(x)0 由第二式,得
f02(x)q2lx 将其代入第一式,得
q02lxq02lxq0lx
自然成立。将f2(x)代入y的表达式,有
6q3y0ylhx(314h2y)q032lx
所求应力分量的结果:
Myx2Iq0lh3x3y 3q0xylh3x2(y214h2)
6q3y0y12qlh3x(34hy)02lx
(5)
(6)
校核梁端部的边界条件:
(1)梁左端的边界(x = 0):
h2h2h2h2h2h2xx0dy0,xyh2h2x0dy0
代入后可见:自然满足。
(2)梁右端的边界(x = l):
xxldyh2h2h2h22q0x3ydy0 3lhxl3q0x22h2q0l(y)dy
42lh3xlxyxldyh2h2xxlydyh2h22qx03y2lh32qldy03y33lhxl3h2h2q0l2M
6可见,所有边界条件均满足。
检验应力分量x,xy,y是否满足应力相容方程: 常体力下的应力相容方程为
22(xy)(22)(xy)0 xy2将应力分量x,xy,y式(6)代入应力相容方程,有
2()12q0xy,2()12q0xy
yyx2xlh3y2xlh32224q(xy)(22)(xy)30xy0
xylh2显然,应力分量x,xy,y不满足应力相容方程,因而式(6)并不是该该问题的正确解。
第二篇:实验力学学习心得
实验力学学习心得
曾经对力学的认识很懵懂,以前在我心中力学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力学更多的是在图纸上的演算与推导,凡是与力相关的事物都属于力学范畴。对于力学应用方面的理解,也只是粗略的知道它会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土木、交通、能源、化工、材料、环境、船舶与海洋等等,但原理是什么,方法是怎样的,我想也绝不只是我最初理解的只是一些受力分析那么简单。而对实验力学这门课的学习则是让我们知道了目前所学的这些知识与它所应用的工程实际相联系的途径和方法。
简单的来说,实验力学就是用实验的方法求解力学问题。即用实验方法测量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产生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应变(形变)、应力、振动频率等物理量。工程实验力学中对实验力学的定义是用实验方法测量应变、应力和位移。也称为实验应力分析。在我现在学习了这门课之后的理解,实验力学是解决工程问题中力学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求解其力学问题的中间环节,通过实验力学方法测得所需物理量,最终求出结果。
通过课程认知,我了解了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个:理论方法和实验方法。理论方法就是理论方法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建立方程,然后求解。它主要有解析法和数值法,理论方法的解答是数学模型的解答,只有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相符时才是精确的,这也是它的局限性。而我们这学期学的实验力学的方法就是在实际问题上直接测量。我们这学期做了三个实验力学的实验,分别是测量电桥特性,动态应变测量和光测弹性学方法。这三个实验就用到了实验应力分析的方法——电测,振动测量,光测。实验力学的实验结果更可靠,并且可以发现新问题,开创新领域。不过它也有它的缺点就是测量都有误差,并且实验仪器和材料昂贵,这也导致了费用高。不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是相辅相成。理论的建立需要实验分析的成果,发现新问题,建立新理论。实验设计和实施需要理论分析做指导。复杂问题需要需要理论与实验共同完成。
正如我刚刚说的,误差是实验方法的一个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测试手段的改进和测量者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少误差,或者减少误差的影响,提高实验准确程度。实验误差按其产生原因和性质,可以分为系统性误差、偶然性误差和过失误差(粗差)三种。实验力学这门课,同样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减少误差。比如对称法、初载荷法、增量法消除系统误差。还有通过分析给出修正公式用来消除系统误差,或者定期用更准确的仪器校准实验仪器以减少实验误差,校准时做好记录供以后修正数据用。偶然性误差难以排除,但可以用改进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减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配合增量法,可以使偶然性误差相互抵消一部分,得到最佳值。过失误差是指明显与实际不符,没有一定的规律。这在我们实验中也会经常出现,通常这些都是由于疏忽大意、操作不当或设备出了故障引起明显不合理的错值或异常值,一般都可以从测量结果中加以剔除。
我们主要做了三个实验,测量电桥特性,动态应变测量和光测弹性学方法。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个实验。桥路变换接线实验是在等强度实验梁上进行,当时是要在梁的上下表面哥粘贴两个应变片。当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图,可是我当时连最基本的图都看不懂,根本不知道哪个是应变片哪个是电阻的意思。接下来在粘应变片的时候也遇到了各种麻烦,应变片倒是没粘好几个,但是手上已经一团糟。好不容易把应变片粘好后,需要用焊锡把电线连上,在仔细琢磨过到底那根线连哪个之后,又遇到了新的麻烦就是那个怎么焊都焊不上,后来找来老师才知道原来是我们那一组的电烙铁有问题,换了个,才继续把这个艰辛的实验做完。这个实验做了不少时间,也着实费了不少的功夫,不过通过这个实验我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很多的不足但确实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对应变电测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电阻应变的半桥接线法和全桥接线法,拉压、扭转、弯曲以及组合变形的电测原理还有记忆犹新的贴片、应变计的正确使用。
我们第二个实验动态应变测量当时是完全用电脑软件操作的。随时间而变的应变叫做动态应变。它会在处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以及承受的载荷按一 定的规律变化的情况下产生。动态应变测量目的主要有1)记录动态波形2)最大动态应变3)频谱(频率及振幅)4)疲劳强度校核。通过实验,也让我认识到了应变波的两种传播形式:(1)应变从构件表面传递到敏感栅。(2)应变波沿栅长方向的传播。第三个实验是光测弹性学方法,它是利用偏振光通过具有双折射效应的透明受力模型,从而获得干涉条纹图,由于干涉条纹与模型内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一定关系,因此可以直接观察到模型内应力分布情况。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周期长,成本较高。光弹法是一种模型实验,它的一大特点就是直观性强以及全场显示与分析。它的条纹可直接表示应力分布情况,特别是用于有应力集中的情况。至今想起当时观察到的图像还是会不由的感叹力学模型奇特的美丽。
力学是基础学科,又是技术科学,其发展横跨理工,与各行业的结合是非常密切的。实验力学是将我们所学的基础知识同实际应用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的桥梁。由于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国名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使得力学在其中多项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我们以后的方向会有很多,既可以从事力学教育与研究工作,又可以从事与力学相关的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化工等工程专业的设计与研究工作,还可以从事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或生命等基础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工作。不仅如此,随着力学学科的发展,本世纪将产生一些新的学科结合点,如生物医学工程、环境与资源、数字化信息等。经典力学与纳米技术一起孕育了微纳米力学将力学知识应用于生物领域产生量生物力学和仿生力学:这些都是近年来力学学科发展的亮点。可以预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力学学科与环境和人居工程等专业的学科交叉也将进一步加强。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验力学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并且不断进步。
很感谢老师这学期为我们传授的知识,受益匪浅。
第三篇:弹性力学学习心得
弹性力学学习心得
大学时期就学习过弹性力学这门学科,当时的课本是徐芝纶教授的《简明弹性力学》,书的内容很丰富,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加上我们自身能力的限制,本科期间只学习了前四章内容,学的比较粗略,理解的也不是很多,研一的这学期又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杨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我觉得弹性力学是一门十分有用并且基础的学科,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
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他们之间的界限却又不是那么明显。以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为例,由弹性力学中平面问题的三套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和两种边界条件(应力边界、位移边界和混合)联立,就得到了求解两类平面问题(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的一些基本方程。但是要由这些基本方程求得解析解,又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此时,引入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和位移法,可以使得某些比较复杂的本来是无法求解的问题,得到解答。其中,位移法是以位移分量为基本未知函数,从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中消去应力分量和形变分量,导出只含位移分量的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求出位移分量后,再求出形变分量和应力分量的方法。由于位移法能更方便地处理方程中的边界条件,因此,课本中多用位移法来进行求解。在这个章节的学习中,要先复习、回忆结构力学中关于力法、位移法的知识概念,再总结弹性力学按位移求解平面应力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弹性力学也称弹性理论,主要研究弹性体在外力作用或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从而解决结构设计中所提出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在研究对象上,弹性力学同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之间有一定的分工。材料力学基本上只研究杆状构件;结构力学主要是在材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杆状构件所组成的结构,即所谓杆件系统;而弹性力学研究包括杆状构件在内的各种形状的弹性体。
弹性体是变形体的一种,它的特征为: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除去外力后物体即恢复原状。绝对弹性体是不存在的。物体在外力除去后的残余变形很小时,一般就把它当作弹性体处理。
通过对弹性力学的二次学习,加上杨老师详尽而又有条理的讲授,我相信将对之后塑性力学和有限元法甚至以后的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
第四篇:弹性力学学习心得
弹性力学学习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弹性力学学习,说实话,学起来还真的比较的抽象,有很多知识理解起来不是很清楚,比如一些公式的推导以及解题方法。不过经过弹性力学的学习,还是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一些解题思想。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作用、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完全弹性体,弹性体是变形体的一种,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出去外力后,除去外力后物体即恢复原状。
根据问题的性质,忽略一些很小的次要因素,对物体的材料性质采用了一些基本假定,即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主要有连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各向同性,符合以上假定的物体,就称为理想弹性体;此外,假定位移和形变是微小的。
在物体的任意一点,应力分量x,y,z,yz,zx,xy,这六个应力分量就可以完全确定该点的应力状态;形变分量x,y,z,yz,zx,xy,这六个应变分量就可以完全确定该点的形变状态。物体任意一点的位移,用它在x、y、z三轴上的投影表示。
研究讨论的平面应力弹性体的形状为等厚度均匀薄板,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在解决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时,需要建立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应力与外力之间的关系;几何方程—位移与应变之间的关系;物理方程—应变与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边界条件的建立,边界条件表示在边界上位移与约束,或应力与面力之间的关系式。位移分量已知的边界,建立位移边界;给定了面力分量,建立应力边界条件。圣维南原理,面力的改变,就只会使近处产生显著的应力改变,而远处的应力改变可以忽略不计。
在解决平面问题时,按位移求解平面以及在问题或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以及在直角坐标和及极坐标中建立基本方程和求解方法。弹性力学的学习中,对应变、应力等量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及对量的表示方式有所了解;不过还是有很多问题和疑惑,需要去思考。最后,感谢老师一学期以来的教诲!
第五篇: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篇一: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理论力学所培养的能力
学习每一门科目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能力的培养,学习数学是去学习思维,学习历史是去学习智慧......那么学习理论力学呢?
很多人觉得理论力学很枯燥,学起来的时候感觉彻底颠覆了自己的思维,像高中学习的物理什么的都变成错的了,有时候解下一道题时又感觉上一道的理论是错的,最后都不知道到底该用哪种方法去理解了。其实,这只是在初学的时候所有的感觉。
理论力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学习,不过又不仅仅是这样,其中的实际问题的探讨又能帮助我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待事物的灵活性等等。
学中,一题多解的例子更多,可以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也可以用达朗贝尔原理求解,或用动力学普遍方程求解.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相同题型尽量用不同方法求解,做到各种方法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灵活,遇到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广开思路,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出最佳方案.
利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创新意识。
抓住概念与定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杂的绝对运动,先将其看作由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组合而成,然后研究三种运动之间的速度关系、加速度关系,再利用这些关系求解绝对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们要善于思考,然后注意分析的过程和解决的办法. 一旦理解了这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可以触类旁通,并灵活应用.
借助多种形式培养表达能力。受力分析时,需要准确、清晰地画出受力图; 运动分析时,需要准确、清晰地画出速度图、加速度图;计算求解时,需要列出各种方程式。通过这些,可以培养我们的图像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理论力学的学习是一个多种能力的培养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要一味的为了学习而学习,不满足于仅仅是完成作业。上面的论述中对理论力学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理论力学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习的时候可以把各部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既带着这些目的去学习它,又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东西。篇二:《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02010316 陈鑫 在过去的一学期的大学学习中,我们已经把三大力学中的理论力学学习完了。这半年的力学学习让我了解了许多有关于力的新知识和计算的新方法,董老师的教学风范也让我感觉得很好,特别是学习的方式,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还记得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有关于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并阐明了学习的目标和宗旨。从此我们开始了半年的理论力学的学习,每周有四节课时,每节课都上的十分的精彩,老师首先会带着我们学习所要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公示的推导演变;接着会挑几道典型例题细细讲解如何正确运通公式;最后再挑一至两道有代表意义的习题给我们同学现场做,因为他会随意抽同学上黑板做,所以大家上课时都很认真听讲,认真做题。当然,大家也有点害怕被抽到上黑板做题目,总之每节课都必须百分百的投入才可以掌握老师的知识。课后,一定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及时上交。老师十分看重作业的认真程度,和作业的正确率,并经常表扬作业优秀的同学。
在半年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以为结构力学不一定很难,因为部分内容以前在高中里学过,所以我认
为可以掌握好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发现它并不那么容易的学习,首先,我们学习内容很多,量大,而且有些部分十分的难,所作的习题虽少但包括的知识量很大也不宜解,所以不小心就会做错,所以在做练习之前一定要先把书上的知识仔细复习一遍,还一定要把所要作的题目好好的念几遍,把握住题目中的关键,然后在着手做题,并且在做题时,一步步认真看清。第二,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画图,然而这画图也是一门学问,比如我们画受力图,一定要准确地画出力的方向,不能多力或少力。
总结半年的学习,我发现要学习好力学,首先一定认清自己,把自己的实力认清楚,设立一个对自己可以达到的目
的,并且不断地向着它努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动力,即压力,我们可以通过和自己的好朋友比较学习成绩和学习的努力程度来刺激自己,激励自己,使自己有压力,有动力,不断的努力,那样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使自己在考试是得到好成绩。篇三: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在理论力学知识章节中,前面的静力学章节属于基础部分比较简单但也是后面的基石,希望大家在一开始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掉以轻心。值得强调的是整个理论力学学习的核心是运动分析,因此一定要学好运动学这一章,能准确找到各运动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建立好相应的加速度方程才能解题,这也是解其他类型题目的基础。请大家在此一定要注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仔细认真的琢磨这一章的例题和习题,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至于动力学中的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只需学会建立方程即可,他们往往是某一个大题目中的一个步骤,真正需要大家注意掌握的是动力学中的动量矩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他们会结合运动学出题,属于难题类型,不过考试的题目难度不会超过书上例题的难度,大家只要会把书上的例题弄懂会做即可。虚位移章节其实深度挺深的,但对我们的要求不高,因此弄懂两道典型的杆件系统题目虚位移的关系足矣,以上就是我对整本理论力学知识的大概解读。清理论力学当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基本方法,不要混淆,否则它会让你解题感到混乱和无从下手,因此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弄懂,可以询问老师或者身边的同学,考前做一写典型题目熟悉基本的方法即可。
前面说的都是应付考试的话,对于要求更高的同学我再提一些建议。
最后我觉得学习这件事只要态度端正,对于我们大禹班的同学没有什么学不好的!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们有所帮助,祝大家理论力学考试能获得一个好的成绩!篇四: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我们一开始学这门课程时,就听学长学姐们说这门课程有多么难学,挂科的多么的多,当时的我们真的是不以为意,抱着“车的山前必有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轻松心态对待。
刚开始学时,觉得这门课和高中的物理力学没啥大的区别,都是有关力学问题。但是随着深入的学习,慢慢的发现了这门课程没那么简单,并不只是简单的学习高中的知识的延伸,而是对力学的认识与研究更加深刻。其内容主要有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学习方法。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 的平衡规律的科学,动力学主要研究了点和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合成运动,动力学研究物体的 机械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理论力学不像是生物化学,很多知识要靠记忆去扩展,这是一门更多得靠逻辑和推理去 构建知识构架的学科。我对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并不擅长,但我喜欢在错综复杂的力学体系 中用最基本的东西去思考,解决问题,并想出自己真正有个性的办法,我也觉得这样对自己 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才是有帮助的。而理论力学又不同于以前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其分析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接近实际,对问题的剖析也更加深刻,因此对思维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激起人的兴趣。
从我个人而言,理论力学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的多,而是真正要学好这门课,对其中没一点 知识必须有足够深的理解,然后综合性交叉性的题目也便能很自然得想到用书中不同的知识去解决。
二力的是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计重力、两端可以自由转动的轻杆。我们知道,杆压缩形变,也可以发生弯曲或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二力见于桁架结构,若:1.桁架的节点都是光滑的。2.线都是直线并且通过铰。3.荷载和支座反力都在节点上。则该桁架的所有杆件都为二力杆。二力杆件 :指的是一个杆件只在两端受力,且处于平衡状态。
共3页第3页
平面圆柱约束分析可知,二力到约束力与,它们分别通过各自的几何中心。如果二力杆,两力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二不同,它不是单面约束。
方向
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
根轻绳ac绕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重物。
共3页第3页
(b)只有角θ变大,弹力
才变大
(c)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是变大(d)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
第四,积极主动地培养创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
1、要注意:
①正确理解有关力学概念的来源、含义和用途;②有关理论-公式推导的根据和关键,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应用条件和范围;共3页第3页
③理论力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④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而且这门课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了,我们不仅在可以学到课本上 的内容,同时,我们还可以亲自动手在实验中检验理论。这与我们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不同,也更加激起了我们的学习兴趣。理论力学理论性强且与专业课工程实际紧密联系,是科学、合理选择或设计结构的尺寸、形状、强度校核的理论依据。
经济技术学院 12级车辆工程3班12558066 共3页第3页
篇五:理论力学课程学习心得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当我第一次拿到理论力学这本书,我就有种很强烈亲切感。这倒不是因为书里的内容跟高中物理或大学物理有多少相似,而是我感觉到这是一片适合我思维去发挥的天地。
经典力学是已经发展十分完善的一门学科,其基本的理论十分的简单,但其演绎又十分得复杂,深刻。几个屈指可数的基本定理就可以描述我们宏观低速世界所有物体的运动规律。老师上过的一堂复习课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整本理论力学,除了下册的分析力学部分,上册就简单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部分,而每一部分归纳起来就是几个简单的方程。老师最后还开玩笑说整本书复习完了,可一黑板都没有写完。那是我也会心笑了,这是一种简单中的美感。理论力学不像是生物化学,很多知识要靠记忆去扩展,这是一门更多得靠逻辑和推理去构建知识构架的学科。而我就是喜欢这种在少的基本定理中演绎庞大理论体系的学科。我对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并不擅长,但我喜欢在错综复杂的力学体系中用最基本的东西去思考,解决问题,并想出自己真正有个性的办法,我也觉得这样对自己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才是有帮助的。
当然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还是碰到了很多的困难的。虽然我喜欢这门课的思维方式,可要学好这门课确实是需要付出精力的。正如老师在学期始所说的,理论力学知识并不多,但是很灵活,有时可能一道题目要花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来做,在学习过程中,我也确实经历了这样的做题过程。有时觉得会烦躁,但最后静下心来好好把书上的内容系统地过一遍,有时甚至往复地看好多遍,直到自己真正理解,成为让自己接受的知识。这样就好像给自己装好了武器,再去做题往往就会顺利得多。理论力学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的多,而是真正要学好这门课,对其中没一点知识必须有足够深的理解,然后各种综合性交叉性的题目也便能很自然得想到用书中不同的知识去解决。
在学理论,哪怕是实验课,也只是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几乎没有经历过这种彻底得需要自己想办法,这样天马行空得想办法,去攻克各种困难。实话说,在开始知道我们冬学期要做这样一个课题时,我感到一点排斥过,可能是觉得有一丝的烦。
在这个实践性题目结束之后,我也对自己这些年的学习生活做了一些总结和反思。读书那么多年,也许我可以说我脑袋里装了很多知识,可我发现自己确实没有很好的能力把这些只是运用到实践中去。并没有理由认为我博学。这次拿到这四个纸杯和十双竹筷,设计一个运水装置。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小的项目,它需要我们用力学知识和实验去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但在真正动手过程中很多问题还是始料不及的。
现在一学期的理论力学课程学习已经进入尾声。我一直很欣赏爱因斯坦对教育的理解,他认为当你把书中所学的知识都忘掉时,此时还剩下的就是教育。对于书中的知识,我想时间久了我可能会忘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