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史的感受

时间:2019-05-12 13:0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数学史的感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数学史的感受》。

第一篇:学习数学史的感受

学习《数学史》的心得体会

你知道毕达哥拉斯何许人?

你能列举《几何原本》与《九章算术》的不同风格? 你能列举几位著名中国籍的数学家?

这些问题让我们学了十几年数学的学生不知所答,但随着上学期对《数学史》进行整合学习,对这些问题逐渐明朗与了解。发现数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上下五千年的人类文明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数学史料。通过学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历经数学萌芽期、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这如同胎儿的发育过程,大体要经过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进化过程,要经过类似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脊椎动物、灵长类等各阶段,最后才长成人类的样子。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始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数学那漫漫长河中,三次数学危机掀起的巨浪,真正体现了数学长河般雄壮的气势。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集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学家们深感不安,相传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中淹死,这就是第一次数学危机。

最后,这场危机通过在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概念而得到解决。两个几何线段,如果存在一个第三线段能同时量尽它们,就称这两个线段是可通约的,否则称为不可通约的。正方形的一边与对角线,就不存在能同时量尽它们的第三线段,因此它们是不可通约的。很显然,只要承认不可通约量的存在使几何量不再受整数的限制,所谓的数学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十七世纪。十七世纪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其实我翻了一下有关数学史的资料,微积分的雏形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阿基米德的逼近法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无限小分析的基本要素,直到2100年后,牛顿和莱布尼兹开辟了新的天地——微积分。微积分的主要创始人牛顿在一些典型的推导过程中,第一步用了无穷小量作分母进行除法,当然无穷小量不能为零;第二步牛顿又把无穷小量看作零,去掉那些包含它的项,从而得到所要的公式,在力学和几何学的应用证明了这些公式是正确的,但它的数学推导过程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焦点是:无穷小量是零还是非零?如果是零,怎么能用它做除数?如果不是零,又怎么能把包含着无穷小量的那些项去掉呢?

直到19世纪,柯西详细而有系统地发展了极限理论。柯西认为把无穷小量作为确定的量,即使是零,都说不过去,它会与极限的定义发生矛盾。无穷小量应该是要怎样小就怎样小的量,因此本质上它是变量,而且是以零为极限的量,至此柯西澄清了前人的无穷小的概念,另外Weistrass创立了 极限理论,加上实数理论,集合论的建立,从而把无穷小量从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数学危机基本解决。

罗素在该悖论中所定义的集合R,被几乎所有集合论研究者都认为是在朴素集合论中可以合法存在的集合。事实虽是这样但原因却又是什么呢?这是由于R是集合,若R含有自身作为元素,就有R R,那么从集合的角度就有R R。一个集合真包含它自己,这样的集合显然是不存在的。因为既要R有异于R的元素,又要R与R是相同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集合都必须遵循R R的基本原则,否则就是不合法的集合。这样看来,罗素悖论中所定义的一切R R的集合,就应该是一切合法集合的集合,也就是所有集合的集合,这就是同类事物包含所有的同类事物,必会引出最大的这类事物。归根结底,R也就是包含一切集合的“最大的集合”了。因此可以明确了,实质上,罗素悖论就是一个以否定形式陈述的最大集合悖论。

从此,数学家们就开始为这场危机寻找解决的办法,其中之一是把集合论建立在一组公理之上,以回避悖论。首先进行这个工作的是德国数学家策梅罗,他提出七条公理,建立了一种不会产生悖论的集合论,又经过德国的另一位数学家弗芝克尔的改进,形成了一个无矛盾的集合论公理系统(即所谓ZF公理系统),这场数学危机到此缓和下来。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三次数学危机呢?我认为数学危机给数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在这场危机中集合论得到较快的发展,数学基础的进步更快,数理逻辑也更加成熟。然而,矛盾和人们意想不到的事仍然不断出现,而且今后仍然会这样。就拿悖论的出现来说,从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什么坏事,它预示着更新的创造和光明,推进了科学的进程,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他。

通过数学的发展史和这三次数学危机,我越来越感到M 克莱因教授著的一本书,是关于确定性的丧失,其中书中说道: 数学需要绝对的确定性来证实自身吗?特别是,我们有必要确保某一理论是相容的或确保其在使用之前是通过非经验论时期绝对可靠的直觉得到的吗?在其他科学中,我们并没要求这样做。在物理学中所有的定理都是假设的,一个定理,只要能够作出有用的预告我们就采用它。而一旦它不再适用,我们就修改或丢弃它。过去,我们常这样对待数学定理,那时矛盾的发现将导致数学原则的变更,尽管这些数学原则在矛盾发现前还是为人们所接受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应该改变一下,数学是不确定性的。

如果说“危机”是数学长河的主流,那数学史上一道道悬而未解的难题、猜想,就是一朵朵美丽的浪花。费马猜想,历经三百年,终于变成了费马定理;四色猜想,也被计算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已历经两个半世纪之多,众多的数学家为之竞相奋斗,尽管陈景润跑在了最前面,但最终的证明还是遥遥无期。更有庞加莱猜想、黎曼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等„„,刺激着数学家的神经,等待着数学家的挑战。

天才的思想往往是超前的,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眼中,的确很难理解他们。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依然默默的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执著着自己的理想。数学家们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的,正是有了那种精神,他们才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也许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幸福。回想我们自身,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呢?什么才是幸福呢?教师职业本身的内涵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享受职业内在的幸福要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始。

浪花是美丽的,数学更是美丽的,英国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一种冷峻严肃的美,即就像是一尊雕塑„„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他可以纯洁到崇高的程度,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完美境界。”

体会一:懂得历史:从欧几里得到牛顿的思想变迁

历史使人明智,数学史也不例外。古希腊的文明,数学是主要标志之一,其中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人们在欣赏和赞叹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同时,渐渐地把数学等同于逻辑,以“理性的封闭演绎”作为数学的主要特征。跟我国古代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相对照,就可以发现从形式到内容都各有特色和所长,形成东西方数学的不同风格:《几何原本》以形式逻辑方法把全部内容贯穿起来,极少提及应用问题,以几何为主,略有一点算术内容,而《九章算术》则按问题的性质和解法把全部内容分类编排,以解应用问题为主,包含了算术、代数、几何等我国当时数学的全部内容。但是在近代数学史上,以牛顿为代表的数学巨人冲破了“数学=逻辑演绎”的公式,创造地发明了微积分。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演绎思维模式,牛顿的微积分具有开放的实践创造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学习中同样需要兼顾严密的逻辑演绎思维与开放的实践创造思维。

体会二:激发精神:数学大师的执着、爱国

学过数学的人应该都知道勾股定理吧!那你知道是谁最早发现的吗?在西方的文献中一直把勾股定理称作毕达哥拉斯定理。他是希腊论证数学的另一位祖师,并精于哲学、数学、天文学、音乐理论;他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学当作一种思想来追求,去追求永恒的真理。你知道被国际公认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人谁吗?当我们学校组织高一段的同学去平阳春游,参观了苏步青的故居后,这个谜团才得以解决。而且对苏步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他身上发现爱国情怀尤其突出,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毅然回国,并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厚仁慈的胸怀、苦心孤诣的钻研精神激励着学生,于是才有了潘承洞、王元、陈景润等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突出贡献,才有了我国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的一枚枚金牌。

体会三:掌握学法:学习之道在于悟

例如,做菜,用同样的材料和调味品,为什么大厨做出来的就比你做出来的好吃?材料都是一样的啊!这说明除材料外,还有一个东西在起作用——就是在做菜的过程中,如何搭配材料,材料的使用顺序,何时使用材料,如何把握火候等。这些东西在起作用。同理数学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或者说明性知识),是关于事实本身的知识,例如定义、定理、公理、概念、性质、法则、运算律等等,是关于是什么的一类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指怎样进行认识活动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可通过说明、解释、举例等方式达到理解,是可传授的,易掌握的,通过训练是能够牢固掌握的。程序性知识更多地体现在经验,可传授性差,要靠体验、意会和悟性,而体验是要在过程中生成的,需要逐步积累的。数学学习的特点给我们两点启示:1、程序性知识比陈述性知识更为重要。(为什么不会解题的原因)

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要在应用过程中揣摩,陈述性知识要在训练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体会四:更新理念: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在数学史中,有这样一个游戏:汉诺塔游戏。以上的游戏体现了数学中的探索、推理、归纳的思想,合情推理是创新思维的火花,操作探究是创新的基本技能。当面临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应能自觉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退到简单入手)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并努力寻求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递推关系)。这种思考方式在解题中非常重要,又如谢宾斯基三角形与雪花曲线:

以上是我在学习《数学史》后的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数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众多数学先贤前赴后继、辛勤耕耘的奋斗过程,也是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斗争过程。了解数学史,对于我们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领会数学知识所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大有好处。

你知道毕达哥拉斯何许人?

你能列举《几何原本》与《九章算术》的不同风格?

你能列举几位著名中国籍的数学家?

这些问题让我们学了十几年数学的学生不知所答,但随着上学期对《数学史》进行整合学习,对这些问 题逐渐明朗与了解。发现数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 展,上下五千年的人类文明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数学史 料。通过学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历经数学萌芽期、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这如同胎儿的发育过程,大体要经过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进化过程,要经过 类似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脊椎动物、灵长类等各阶 段,最后才长成人类的样子。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始终是推 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数学那漫漫长河中,三次数学危机掀起的巨浪,真正体现了数学长河般雄壮的气势。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 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 学派集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 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 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 整数之比。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 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1 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 所能表示。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 常识的事。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 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 学家们深感不安,相传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 中淹死,这就是第一次数学危机。

最后,这场危机通过在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 概念而得到解决。两个几何线段,如果存在一个第三、学习《数学史》的心得体会 线段能同时量尽它们,就称这两个线段是可通约的,否则称为不可通约的。正方形的一边与对角线,就不 存在能同时量尽它们的第三线段,因此它们是不可通 约的。很显然,只要承认不可通约量的存在使几何量 不再受整数的限制,所谓的数学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十七世纪。十七世纪微积 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 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其实我翻了一下 有关数学史的资料,微积分的雏形早在古希腊时期就 形成了,阿基米德的逼近法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无限小 分析的基本要素,直到2100年后,牛顿和莱布尼兹开 辟了新的天地——微积分。微积分的主要创始人牛顿 在一些典型的推导过程中,第一步用了无穷小量作分 母进行除法,当然无穷小量不能为零;第二步牛顿又 把无穷小量看作零,去掉那些包含它的项,从而得到 所要的公式,在力学和几何学的应用证明了这些公式 是正确的,但它的数学推导过程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 焦点是:无穷小量是零还是非零?如果是零,怎么能 用它做除数?如果不是零,又怎么能把包含着无穷小 量的那些项去掉呢?

直到19世纪,柯西详细而有系统地发展了极限理 论。柯西认为把无穷小量作为确定的量,即使是零,都说不过去,它会与极限的定义发生矛盾。无穷小量 应该是要怎样小就怎样小的量,因此本质上它是变量,而且是以零为极限的量,至此柯西澄清了前人的无穷 小的概念,另外Weistrass创立了 极限理论,加上实 数理论,集合论的建立,从而把无穷小量从形而上学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数学危机基本解决。

罗素在该悖论中所定义的集合R,被几乎所有集合 论研究者都认为是在朴素集合论中可以合法存在的集 合。事实虽是这样但原因却又是什么呢?这是由于R是 集合,若R含有自身作为元素,就有R R,那么从集合 的角度就有R R。一个集合真包含它自己,这样的集合 显然是不存在的。因为既要R有异于R的元素,又要R 与R是相同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集合都 必须遵循R R的基本原则,否则就是不合法的集合。这 样看来,罗素悖论中所定义的一切R R的集合,就应该 是一切合法集合的集合,也就是所有集合的集合,这就 是同类事物包含所有的同类事物,必会引出最大的这类 事物。归根结底,R也就是包含一切集合的“最大的集 合”了。因此可以明确了,实质上,罗素悖论就是一个 以否定形式陈述的最大集合悖论。

从此,数学家们就开始为这场危机寻找解决的办法,其中之一是把集合论建立在一组公理之上,以回避悖论。首先进行这个工作的是德国数学家策梅罗,他提出七条 公理,建立了一种不会产生悖论的集合论,又经过德国 的另一位数学家弗芝克尔的改进,形成了一个无矛盾的 集合论公理系统(即所谓ZF公理系统),这场数学危机 到此缓和下来。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三次数学危机呢?我认为数学 危机给数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在这场危机中集合论 得到较快的发展,数学基础的进步更快,数理逻辑也更 加成熟。然而,矛盾和人们意想不到的事仍然不断出现,而且今后仍然会这样。就拿悖论的出现来说,从某种意 义上并不是什么坏事,它预示着更新的创造和光明,推 进了科学的进程,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他。

通过数学的发展史和这三次数学危机,我越来越感 到M 克莱因教授著的一本书,是关于确定性的丧失,其 中书中说道: 数学需要绝对的确定性来证实自身吗?特 别是,我们有必要确保某一理论是相容的或确保其在使 用之前是通过非经验论时期绝对可靠的直觉得到的吗? 在其他科学中,我们并没要求这样做。在物理学中所有 的定理都是假设的,一个定理,只要能够作出有用的预 告我们就采用它。而一旦它不再适用,我们就修改或丢 弃它。过去,我们常这样对待数学定理,那时矛盾的发 现将导致数学原则的变更,尽管这些数学原则在矛盾发 现前还是为人们所接受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应该 改变一下,数学是不确定性的。

如果说“危机”是数学长河的主流,那数学史上一 道道悬而未解的难题、猜想,就是一朵朵美丽的浪花。费马猜想,历经三百年,终于变成了费马定理;四色猜 想,也被计算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已历经两个半世 纪之多,众多的数学家为之竞相奋斗,尽管陈景润跑在 了最前面,但最终的证明还是遥遥无期。更有庞加莱猜 想、黎曼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等„„,刺激着数学家的 神经,等待着数学家的挑战。

天才的思想往往是超前的,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眼 中,的确很难理解他们。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 依然默默的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执著着自己的理想。数 学家们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的,正 是有了那种精神,他们才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直到自 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也许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幸福。回 想我们自身,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呢?什么才是幸福 呢?教师职业本身的内涵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应该 追求的目标,享受职业内在的幸福要从做好自己的本职 工作开始。

浪花是美丽的,数学更是美丽的,英国数学家罗素 说过:“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 —一种冷峻严肃的美,即就像是一尊雕塑„„这种美没有 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他可以纯洁到崇高的程度,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完美境界。”

体会一:懂得历史:从欧几里得到牛顿的思想变迁

历史使人明智,数学史也不例外。古希腊的文明,数学 是主要标志之一,其中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闪耀着理 性的光辉,人们在欣赏和赞叹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同时,渐 渐地把数学等同于逻辑,以“理性的封闭演绎”作为数学 的主要特征。跟我国古代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相对照,就可以发现从形式到内容都各有特色和所长,形成东西方 数学的不同风格:《几何原本》以形式逻辑方法把全部内 容贯穿起来,极少提及应用问题,以几何为主,略有一点 算术内容,而《九章算术》则按问题的性质和解法把全部 内容分类编排,以解应用问题为主,包含了算术、代数、几何等我国当时数学的全部内容。但是在近代数学史上,以牛顿为代表的数学巨人冲破了“数学=逻辑演绎”的公 式,创造地发明了微积分。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欧几里得 的几何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演绎思维模式,牛顿的微积分具 有开放的实践创造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学习中同样需要兼 顾严密的逻辑演绎思维与开放的实践创造思维。

体会二:激发精神:数学大师的执着、爱国

学过数学的人应该都知道勾股定理吧!那你知道是谁最 早发现的吗?在西方的文献中一直把勾股定理称作毕达哥 拉斯定理。他是希腊论证数学的另一位祖师,并精于哲学、数学、天文学、音乐理论;他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 学当作一种思想来追求,去追求永恒的真理。你知道被国 际公认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人谁吗?当我们学校组 织高一段的同学去平阳春游,参观了苏步青的故居后,这 个谜团才得以解决。而且对苏步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 他身上发现爱国情怀尤其突出,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毅 然回国,并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厚仁慈的胸怀、苦心孤 诣的钻研精神激励着学生,于是才有了潘承洞、王元、陈 景润等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突出贡献,才有了我国在国际奥 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的一枚枚金牌。

体会三:掌握学法:学习之道在于悟

例如,做菜,用同样的材料和调味品,为什么大厨做出来 的就比你做出来的好吃?材料都是一样的啊!这说明除材料 外,还有一个东西在起作用——就是在做菜的过程中,如何 搭配材料,材料的使用顺序,何时使用材料,如何把握火候 等。这些东西在起作用。同理数学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 述性知识(或者说明性知识),是关于事实本身的知识,例 如定义、定理、公理、概念、性质、法则、运算律等等,是 关于是什么的一类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指怎样进行 认识活动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可通过说明、解释、举例等方 式达到理解,是可传授的,易掌握的,通过训练是能够牢固 掌握的。程序性知识更多地体现在经验,可传授性差,要靠 体验、意会和悟性,而体验是要在过程中生成的,需要逐步 积累的。数学学习的特点给我们两点启示:1、程序性知识 比陈述性知识更为重要。(为什么不会解题的原因)

2、程序 性知识的学习要在应用过程中揣摩,陈述性知识要在训练中 加深理解和掌握。

体会四:更新理念: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在数学史中,有这样一个游戏:汉诺塔游戏。以上的游戏体 现了数学中的探索、推理、归纳的思想,合情推理是创新思维 的火花,操作探究是创新的基本技能。当面临错综复杂的实际 问题时,应能自觉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退到简单入手)去观 察和思考问题,并努力寻求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递推 关系)。这种思考方式在解题中非常重要,又如谢宾斯基三角 形与雪花曲线:

以上是我在学习《数学史》后的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体会 到数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众多数学先贤前赴后继、辛勤 耕耘的奋斗过程,也是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斗争过程。了解数 学史,对于我们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领会数学知识 所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大有好处。

第二篇:学习数学史的感受

学习数学史的意义——听刘教授讲《数学史》的感受

数学的各个分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部分数学概念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现在数学的分支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深入研究到数学的各各方面,通过数学史,可以对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也可以对整个数学有个全局的了解。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状况来看,很多数学老师还是在进行数学教学时,经常把有关的数学史知识省略不讲,这就极大的忽视了数学史对中学数学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能在数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教育,并通过挖掘数学史的文化价值进行教学,让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中,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历史文化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那么什么是数学史呢?我们要理解数学为什么要先了解数学的历史呢?学习数学史对我们学习数学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数学史的科学意义

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发展的历史,作为历史上的科学,既有其历史性又有其现实性。其现实性首先表现在科学概念与方法的延续性方面,今日的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上科学传统的深化与发展,或者是对历史上科学难题的解决,因此我们无法割裂科学现实与科学史之间的联系。数学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累性科学,其概念和方法更具有延续性,比如古代文明中形成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四则运算法则,我们今天仍在使用,诸如费尔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历史上的难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现代数论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数学传统与数学史材料可以在现实的数学研究中获得发展。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数学大师都具有深厚的数学史修养或者兼及数学史研究,并善于从历史素材中汲取养分,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国著名数学家 吴文俊先生早年在拓扑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七十年代开始研究中国数学史,在中国数学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数学机械化思想的启发下,建立了被誉为“吴方法”的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数学机械化方法,他的工作不愧为古为今用,振兴民族文化的典范。

科学史的现实性还表现在为我们今日的科学研究提供经验教训和历史借鉴,以使我们明确科学研究的方向以少走弯路或错路,为当今科技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也是我们预见科学未来的依据。多了解一些数学史知识,也不会致使我们出现诸如解决三等分角作图、证明四色定理等荒唐事,也避免我们在费尔马大定理等问题上白废时间和精力。同时,总结我国数学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当今数学发展不无益处。

(二)数学史的文化意义

美国数学史家 m.克莱因曾经说过 :“ 一个时代的总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明显 ”。“ 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 ”。数学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因而数学史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的人类文化史,又是人类文明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历史学家通过数学这面镜子,了解古代其他主要文化的特征与价值取向。古希腊(公元前 600 年-公元前 300 年)数学家强调严密的推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因此他们不关心这些成果的实用性,而是教育人们去进行抽象的推理,和激发人们对理想与美的追求。通过希腊数学史的考察,就十分容易理解,为什么古希腊具有很难为后世超越的优美文学、极端理性化的哲学,以及理想化的建筑与雕塑。而罗马数学史则告诉我们,罗马文化是外来的,罗马人缺乏独创精神而注重实用。

(三)数学史的教育意义、数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与情绪状态.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的专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又是激励人、推动人去学习的一种力量。从心理学的观点讲,学习兴趣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 人的好奇心、求知欲、爱好构成了有利于学习的内部原因; ② 社会责任感构成了学习的外部原因。目前,由于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很不够,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但这并不是因为数学本身枯燥、无趣,而是它被我们的教学所忽视了。如果在数学教育中适当结合数学史的有关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克服我们学习数学的消极影响。、数学史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材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语言十分简洁。为了保持知识的系统性,我们把教学内容按定义、定理、证明、推论、例题的顺序编排,这样就缺乏自然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介绍也偏少。虽然这样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但是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数学知识就是先有定义,接着总结出性质、定理,然后得出解决问题的错误结论。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将知识系统化。然而系统化的知识无法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是经过问题、猜想、论证、检验、完善,一步一步成熟起来的。因此,把数学史融入日常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的知识内容,还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并采取多种形式,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数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

数学是美的,无数数学家都为这种数学的美所折服。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不久拥有真理,而且还拥有至高无上的美——一种冷峻严肃的美,就像一尊雕塑,„„..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洁到崇高的程度,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完美境界”。数学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的美,在很多著名的数学定理、原理都闪现着美学的光辉。、数学史可以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既创造了夺目的文化,又造就了自身不屈不扰、奋发向上的优良品德。以顽强的生命力、意志力及宽大的胸怀,汲取和消化外来的优秀文化,使几千年的文化连绵不断.这样长的文化史是其他文明古国不能相比的。就数学而言,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史都没有中国长。

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贡献就是当今进行爱国教育的绝好教材,古代数学家的那种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攀登高峰的高尚品德,可以激励我们振兴中华民族的动力源泉。然而,在我们现行的中学教材中提得我国数学成就的知识很少 , 其实我国古代数学是有着光辉的历史,如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的圆周率、祖暅的祖暅公理、杨辉的杨辉三角、秦九韶的剩余定理、朱世杰的“招差术”、“垛积术”和“四元术”等都具有世界影响的数学成就,他们在数学方面的成就都是非常大的。许多成果都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如圆周率和杨辉三角等。

学习数学史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了解中国近代数学落后的原因,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数学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民族科学。、数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发展是许多数学家心血和汗水的结晶,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的习惯、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

总之,学习数学史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舞台.历史上数学家的业绩与品德也会在青少年的人格培养上发挥十分重要的榜样激励作。用牛顿 22 岁发现一般的二项式定理,23 岁创立微积分学。高斯 19 岁解决正多边形作图的判定问题,20 岁证明代数基本定理,24 岁出版影响整个 19 世纪数论发展、至今仍相当重要的《算术研究》。17 世纪初,鲁道夫穷毕生精力将圆周率 π 的值计算到 35 位小数,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墓志铭。大数学家欧拉 31 岁右眼失明,晚年视力极差最终双目失明,但他仍以坚韧的毅力保持了数学方面的高度创造力,以致由于他的论文多而且长,科学院不得不对论文篇幅做出限制,在他去世之后的 10 年内,他的论文仍在科学院的院刊上持续发表。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 就是在上中学时 , 听了他的数学老师沈元向学生介绍了 ,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难倒无数数学家的难题后 , 其心灵受到了震撼 , 点燃起了他攀登高峰、摘取桂冠的热情 , 从而他一生醉心于数学 , 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数学思想形成中的曲折与艰辛以及那些伟大的探索者的失败与成功可以使学生在体会前辈的同时反思自己,激励自己不断的奋发向上,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数学史的学习对本就枯燥的数学课来说,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共同了解,也让学生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美.......所以我们把数学史的一些辉煌的成就和一些感人的事例,以一种精神的力量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会使我们的数学课变得非常的丰富。

第三篇:数学史学习总结报告

数学史学习总结报告

1知识的总结

数学史,在古代实际上是指各个地区的数学史,例如古巴比伦数学、古埃及数学、古希腊数学、古印度数学、阿拉伯数学等;在中世纪,是指欧洲数学史;在近代,才是世界数学史。

【埃及古代数学】以金字塔闻名于世的埃及,很早就在数学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我们了解埃及古代数学的主要依据,是大约公元前1850-前1650年间的两份纸草书:莫斯科纸草书与阿默斯纸草书。前者因收藏于莫斯科美术博物馆而得名,后者则得名于原件的书写者,人们还认为,阿默斯纸草书是一部更为古老的数学著作的抄写本。

【中世纪数学】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艺术家所创建的透视法,逐步形成了射影几何学;在斐波纳契《算盘书》之后,欧洲也出现了一些数学著作,从而促进了十进分数的理论及运算的发展;16世纪初期,最出色的数学成就,是意大利数学家发现了三次、四次方程的代数解法,有的使用了虚数,还改进了当时的数学符号;在三角学发展方面,欧洲人也把三角学从天文学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重新定义了各种三角函数的概念,还编制了非常精密的三角函数表。中世纪,欧洲数学是在吸收并消化希腊、阿拉伯的数学知识之后才逐渐得到了发展的。

【近代数学】指17-19世纪的数学发展概况。具体来说,就是自笛卡儿、费马创立了解析几何之后,把变量引入到数学中,使数学拓展了新的领域;而牛顿、莱布尼茨创立了微积分学;纳白尔、比尔吉发明了对数;巴斯卡、费马、惠更斯兴起了概率论;使得17世纪欧洲数学由定量数学发展成为变量数学,并达到了一定的高峰,称为古典高等数学。到18世纪,在数学里,逐渐形成几何学、代数学、分析学的三大分支;尤其是欧拉把以曲线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微积分学拓广成以函数为主要对象,使微积分学提到极高的层次,又由于实际的需要,出现了微分方程,不久使得微分方程成为一支重要的学科。到19世纪,由于非欧几何的诞生,射影几何的复兴,分析学的严格化,数学的公理化,成为当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为20世纪的数学发展,作了必要而充分的准备。

总而言之,西方数学孕于埃及,起于希腊,避祸于阿拉伯,大成于当代欧美.。2知识的拓展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数学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把数学史分成若干时期。目前学术界通常将数学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数学萌芽期(公元前600年以前);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至17世纪中叶); 3.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 4.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5.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来)。

3自己的体会 〈1〉 By:王桢

经过短期《数学史选讲》的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精神充实.在接触这门课之前,由于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对数学领域方面的发展和由来可以说是一概不知,而进入这门课的学习之后,我才意识到数学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如:某个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探索真理过程中一些挫折以及一些有趣的发现等;让我知道不但娱乐届有巨星和各种称号,在数学领域中也不缺乏巨星和各种称号,如:数学英雄----欧拉、数学王子----高斯、力学之父----阿基米德等等,他们也被冠于荣誉的称号.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和启发,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给予我最好的借鉴,他们执着的钻研精神和所说的名言格言足以激励人心,在学习中,不但使我得到视野上的开阔,知识的充实,更使我在精神上得到很好的鼓舞.〈2〉

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时刻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伴随着人类从远古走到了现代.但人类对数学的认识从未止步.人类对于数学的认识因时代的不断进步而日新月异,不同的时代,数学发展不同,但是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数学的发展都是由于生产力的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人类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未知的好奇心使他们不断追寻答案,在不断的质疑,探索,实践后,数学使人类成为了世界霸主.历史是过往的沉淀,留下的多是精华,我们应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探询更高,更大的天空.

第四篇:数学史研究性学习总结

课题题目: 中国数学发展史

年级:高一年级

指导教师:

课题成员:

主导课程:数学 相关课程 语文、历史

背景说明: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图形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等。它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活,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为了让同学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轻松地学好数学,特设计了该研究性学习课题,大家通过查找数学名人趣事、数学常识等资料,对数学的功用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使我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活动计划:

1.明确学习目的,确定学习任务,制定活动计划。

2.全组同学都去查找相关资料。

3.集中各人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交流心得,资源共享。

4.结题。

预期成果:不仅提高了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提高了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方面的知识也得到了充实。

过程记录:

一、明确学习目的,定下学习课题。

二、查找资料。

三、介绍中国数学发展史。

四、中国数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五、介绍中国数学体系与奠基。

六、介绍中国数学教育制度的建立。

七、介绍中国数学发展的高峰.八.日用数学的发展.九.介绍论文的格式。调研报告:

生活的伙伴——数学

摘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中国数学的发展,数学对世界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学、勾股定理、通约量

对于一个学理科的人来讲,数学学得好不好关系到整个理科方面的发展。俗话说:“学语文要知道写作背景,学英语要常实践,学数学吗,则要知道发展史,那么才能学好。”

“数”字在字曲中的意思有3个,其中一个是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学”在字典中是学习。两个字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学习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简称为“数 学”。看起来简单,可数学在众多学科中属于最古老的一门,资历深,远到古老的中国,近到现代,深到各个学科领域,浅到生活中的各个小节。可以说,数学在我 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天天和数学打交道。

中国数学发展的简单历史知识:中国是一个世界上数学先进和国家,用近代科目来分类的话,可 以看出无论在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各方面都十分发达。大约在3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四则运算。和其他国家一样,乘法表的产生在中国也很 早,乘法表中国古代叫九九,估计在2500年以前中国已有这个表。在那个时候,人们便以九九来代表数学。现在小学生用的乘法表口决估计便是那时候留下来 的。

十四世纪以前,属于代数方面的许多问题的研究,中国是先进的国家之一。历史文献揭示出在计算中有名的盈不足求是由中国传经欧洲的。可见,中国当时在世界上,对算术方面是举足轻重的,任何国度都无法替代。

中国不仅在算术、代数方面的贡献大,在几何方面、三角学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可言喻的。数学——一种世界语。因为有了数学,所以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更加团结。用数学来解释一切,不仅仅是因为万物都包含数,而且说万物都是数。毕达哥拉斯学派用这个原理发现了勾股定理,闻名于世,又由此导致不可通约量的发理。这些既是算术问题,又和几何有关。

如果说数学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那么可以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数学开始成为一门科学直到以牛顿为最高峰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这一阶段,使人类从 蒙昧中觉醒,上帝的地位逐渐被贬低了,人的地位上升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从崇拜自然和依赖自然发展到破坏自然与自然的对抗增强等。第二个阶段由18世纪末算 起。那时候,数学化的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当时科学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要求用一个发展的观点,把世界看作一个发展的、进化的各部分 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在自己的成长中发现,单纯凭着直接的经验去认识宇宙,是多么不够,人既然在物质上创造出了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一切工具、仪器 等等,来认识和创造世界。

是否会会一个新的阶段出现呢?我们暂时不必去回答,但十分明显的是数学的发展确实给人类的生活开辟了新天地。它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它蕴藏着人类祖先的智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第五篇:数学史

数学史读后感

寒假读了数学史,有很多感触。原来最简单的数字在诞生之前,也经历了那么多曲折,现在看起来很自然的数字0、无理数、负数等,在当时看来是那么奇怪。历史上经历了蛮长的过程才被接受,他们是许多学者前仆后继、辛勤耕耘的结果。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正是由于数学家们不怕困难,坚持真理,数学才得以继续发展。正如数学的发展过程一样,数学的学习过程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要向祖冲之,陈景润、欧拉他们那样,孜孜不倦的学习,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勇气,经过思考和探索获得只是。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数学家们敢于质疑和创新精神,善于思考。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因困难而放弃,刻苦钻研。我的数学不太好,但是我不会放弃。虽然不会成为数学家,但是我一定会把数学学好,多写、多练。祖冲之的故事给了我很多感悟。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代一位成绩卓著的科学家。他不仅在天文、数学等方面有过闻名世界的贡献,而且在机械制造等方面也有许多发明创造。他的发明为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 的功绩,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敬。刘徽发明了用分割的方法,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3.14。他说用无限分割方法可以求得更加精确的数值,但是后来是由祖冲之求得了更加精确的数值。他的毅力和坚持是多么让人敬佩啊。相比之下,我们的那点困难又算的了什么呢。我们现在有如此优越的条件,更应该努力学习,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倒下了,要坚持。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人正是因为有了清晰的目标和坚定的信仰,有了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成功。以后要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学习数学家创新的精神,如果没有欧几里得第五公设的怀疑就不会有非欧几何的产生,如果没有创新的勇气哪儿会有康托尔集合论的创立。

数学的发展只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我们学习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没有理由不好好学。这个过程正如人生一样,布满荆棘,但不能阻挡我们的前进。

下载学习数学史的感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数学史的感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史

    1学习数学史有何意义?研究数学史主要有那些形式? 与其他知识部门相比,数学是门历史性或者说累积性很强的科学。重大的数学理论总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

    数学史

    前言 一、数学史研究哪些内容? P1 答:数学史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 二、历史上关于数学概念的定义有哪些? P5......

    数学史教学大纲(推荐)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数学简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数学简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

    《数学史》教学大纲

    《数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学史 英文名称:History of Mathematics 课程编码:0741122030 学时数:72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学史是数学......

    数学史论文

    数学史论文 ——中世纪的中国数学 院系:数信学院 班级:数教一班 姓名:韩军香 学号:20120503031 摘要: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文艺复兴长达1000多年的欧洲历史称为欧洲......

    数学史论文

    数 学 史 论 文 :课程论文 班级:09数学2班 内容古希腊数学发展史初探 【摘要】: “古希腊数学”只是一个习惯用语,它并不等同于希腊这个国家或地区所创造的数学,而是指包括希腊......

    数学史 勾股定理

    毕达哥拉斯定理小记 2014071137 朱燕 初等几何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著名最有用的一个定理,就是所谓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任何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正方形等于两条直角边上的正......

    数学史学习体会

    数学史学习体会 ——浅析古希腊及古代中国数学发展 摘要:古希腊数学的成就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它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古希腊数学家注重推理,更多的依靠逻辑思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