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窗边的豆豆教师读书方案
铁佛寺小学教师和学生读书活动方案
我区推行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改革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推进课堂改革走向深入,决定在全校教师中深入开展读书活动,特制订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主体多元教育思想,坚持“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现代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办学理念,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积极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探索以高效课堂为主,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紧密配合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家长满意、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读《窗边的小豆豆》,做书中的主人公”的良好氛围,使读书行为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成长需要。
2、通过开展《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活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更进一步理解主体多元教育思想,并在教育教学中坚决贯彻。
3、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提升我校教师的文化素养。
三、参加范围 学校全体教师、学生
四、活动要求
(一)明确活动任务
组织编制与高效课堂建设密切相关的《窗边的小豆豆》阅读导读,做到教师人手一份,进一步明确读书活动的具体任务,使读书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对问题进行深化,总结出和自身教育教学密切联系的重要问题,形成自己的反思成果。
(二)丰富活动载体
1、从现在开始到学期末各班的读书活动应不少于四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如开展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读书手抄报展览、国旗下讲话、主题中队会、作文竞赛等各类读书活动,力求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2、教师读书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阅读心得交流、展示,举行课堂反思座谈会,举办演讲比赛、组织测试等活动。
(三)结合课改实际
教师在读书活动中,要紧密联系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深刻理解《窗边的小豆豆》中的教育思想,反照自己在高效课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思想上查找原因,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解决问题。
(四)建立长效机制
各教研组、班级、教师要不断总结活动经验,建立教研组、班级和个人的读书计划,探索读书活动的长效机制,确保读书活动不能因此次活动结束停止,使之成为教师文化、班级文化、学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活动保障
(一)思想保障
学校召开读书活动动员会,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当前教育改革深化阶段对教师的要求,认识读书对转变教育思想、提升个人素养和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意义,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
(二)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读书领导小组,以教研组为单位,负责教师的读书活动;班级设置阅读机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读书管理员,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具体负责,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具体的指导、落实。
铁佛寺小学《窗边的小豆豆》读书领导小组 组 长:贾向阳
副组长:王冠兴 刘爱先 郝素玲 沈 森 成 员:张 攀 郑秋霞 各班班主任或语文老师
(二)时间保障
1、读书活动时间为2010年12月25日—2011年1月23日
2、教师和学生读书时间要求。
教师:利用“阅读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读;每天集中一定的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阅读。保证教师每天自觉读《窗边的小豆豆》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学生:设立“阅读课”,开展“晨读”、“午读”、“晚读”。每周阅读时间不少于四小时。
(三)环境保障
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窗边的小豆豆》宣传画、标语等。班级完善读书角,开辟“《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园”(如设“我喜爱的书中人物”、“我喜爱的书中的话”、“我喜爱的书中的故事”、“读书心得交流”等),营造符合班级特点的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四)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读书活动的激励机制,开展评比活动,对在读书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教师、学生进行表彰。
1、评选“书香班级”:通过对班级阅读氛围的创设,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活动中班级教师、学生的参与度、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学校给予表彰;
2、评选“教师读书明星”:根据教师读《窗边的小豆豆》情况进行星级评比,评出读书明星,学校给予表彰。
3、评选“学生读书明星”:根据学生读《窗边的小豆豆》情况进行星级评比,评出读书明星,学校给予表彰。
4、学校将教师在读《窗边的小豆豆》活动中所做的工作、成绩列入年度评优考核中。
5、学校将学生在读《窗边的小豆豆》活动中的表现列入学期综合评定中,学校给予表彰。
六、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12月27日—1月2日)
1、利用国旗下讲话,全面启动《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活动。
2、制定、发放导读纲要,引导教师、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读书活动,写出个人心得体会(统一表格)。
(二)第二阶段(1月3日——1月9日)
1、举办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座谈会、教学反思会等活动。
2、举行《窗边的小豆豆》读书主题班队会。
(三)第三阶段(1月10日——1月16日)
1、《窗边的小豆豆》绘画、手抄报比赛(学生)。
2、读《窗边的小豆豆》主题演讲比赛(教师)。
(四)第四阶段1月17日——1月23日
1、读《窗边的小豆豆》征文(教师、家长)。
2、组织读书知识测试。
2、整体展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3、评出“书香班级”、“读书明星”,学校进行表彰。
第二篇:《窗边的豆豆》读书笔记
《窗边的豆豆》读书笔记
“上善若水”,《窗边的小豆豆》充满了如流水般和谐自然的韵律。《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是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7任亲善大使。这本讲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传性小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她就是小豆豆,一个因淘气,一年级就被学校退学的孩子。退学后,妈妈轻描淡写地对小豆豆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就这样,小豆豆来到一所有个怪怪的名字的学校——巴学园。巴学园的一切都和别的学校不同:学校的大门是两棵有根的树,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教室是电车教室,学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习着学习各个科目;没有固定的座位,可以每天换位置(中国要到大学才可以);校长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等)和“海的味道”(鱼、海鲜等)的午饭(和“山珍海味”一词很有共通之处,不过普遍的学校食堂似乎很少以此吸引孩子的胃口);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自然;夜晚则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都是新鲜而动人的和谐景象。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窗边”的(带着被排除在外围,而不是处于主体的地位上的意味)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小林宗作先生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这个理念用中国的话说,就是《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如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以及家长的适当引导等。
孟轲的母亲深谙个中道理。“昔孟母,择邻处”,说的是孟母为了儿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最终以一家私塾为邻居。有一次孟轲“不学”逃回家中,孟母便割断织布机上的梭子,以启发孩子读书如同织布,一旦半途而废,便一事无成。可以说,家庭教育,家长的启蒙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豆豆同样拥有一位值得骄傲的好妈妈。学校通知妈妈小豆豆被退学后,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带着小豆豆转学,而且一直瞒着小豆豆,直到她20岁的时候,才告诉她当时是被退学了。用作者的话说,如果当她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她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那样的话十分沮丧而又惴惴不安的孩子可能就会失去上学的兴趣了。小豆豆是幸运的,拥有这样的妈妈的同时遇到了小林宗作先生。长大后对先生念念不忘的小豆豆写了这本自传性的书——《窗边的小豆豆》,在扉页上写着: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由此可见先生的影响。
这位以自己理想办学的小林宗作先生,是日本杰出的教育家,也是成立日本韵律学协
会,将韵律学普及到日本的人。他早年执教,后来自己创立巴幼儿园和巴学园(小学)。学校的怪怪的名字——“巴”,是指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类似太极的徽记,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均衡性等等,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吧。
《窗边的小豆豆》从学校的怪怪的名字——“巴”开始就带着浓浓的和谐之音,从中可见小林先生独特的教育理念。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小豆豆就觉得校长很让人放心。校长先生说:“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小豆豆很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以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第一天,小豆豆在先生的艺术的亲切的倾听中,感觉非常安心,非常温暖,觉得学校非常有趣。这不正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吗?
巴学园有非常特别的上课方式。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就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课也行,先上算术课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 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上课的时候多半是自习的形式,小学生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到老师那里请教,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位子上来,老师会耐心地讲解,一直到孩子们弄懂为止。然后,老师会出几道例题,这样就开始了新的自习过程。”蕴涵着了“鱼和渔”的道理。从学生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一天的学习目标,辅导学生进行自习,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真正的学习,所以不会发生心不在焉地听讲的情况”。不禁心驰神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小林先生始终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他不停地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直对身材矮小的高桥君说“你绝对能做到”,这样无论是小豆豆还是高桥君都能健康地成长,长大后担任“使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的高桥君“的确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怀有自卑的心理”。从《后记》中可以知道巴学园的其他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管遇到怎样的状况,不管担任怎样的职务,都能满怀自信地有责任地应对。先生是成功的。
“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小林宗作先生的意思应该是:每个人都一样有自己的优点,都一样能够找到自己的闪光之处,努力之后一样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就。那么不管怎样都要始终保持自信,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充满责任感地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建立起与周围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及环境中的人、事的和谐关系,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第三篇:《窗边的豆豆》有感读书笔记
读《窗边的豆豆》有感
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豆豆》一书,感慨万千。书中记载了作者(豆豆)经历过的一段真实故事。当豆豆的妈妈听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是个“怪怪的人”、“捣乱”、任性,会影响别人,建议转学时,她想: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一所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学校。
童年的小豆豆,上课的时候,总要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上百遍;不认真听课,却站到窗子边上,把化妆品广告宣传员叫进教室来演出;老师讲课时,她大声嚷嚷着,跟那只在教室的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搭话。总之小豆豆随性地满足着自己的好奇心,全然不在乎学校的相关规定,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以致学校要求她家长带她转学。
“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更要远大得多。”这就是让小豆豆终身难忘的“巴学园”的小林校长的办学宗旨。这位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的校长收下了这个颇为另类的小学生。在巴学园完全开放式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孩子们的学习是充满自由和自主的,小豆豆所有的好奇心得到了良好的释放,所有的个性都在“大爱”的包容中自由成长。在巴学园里,真正提倡的是人性教育,教学内容以兴趣为导向,教学环境是舒适的,教学方法是灵活的,教学尺度是宽松的,老师不会刻意地去强调学生做的是对还是错,而是尽量去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再以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学生是在摸索中前进,并体验成功的快乐。小豆豆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想着到学校上学,并在这种迫不及待中一天天长大,长成一个充满智慧和善良、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好少年。
“巴学园”的孩子可以坐在用废旧的电车改做的教室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想学的课目,也可以跟自己喜欢的同伴坐在一起。音乐课,孩子们不仅用耳朵听,更是用心去体会,他们光着脚跳来跳去,感受着节奏、韵律。学校运动会上,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总能拿到第一,而这一切都是校长的精心设计。
一段“巴学园”的生活,让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一个让大家接受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我觉得书中不仅是作者对自己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是在提倡和介绍一种教育制度。豆豆的校长,规定一个班的孩子不能超过三十个。还注重全面地培养孩子,聘用老师也不用一定的学历,而只要学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可用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巴学院的老师,譬如说巴学院有一次请了一位农民来为学生们当老师,教导学生们如何除草,插秧。而巴学院最妙之处是教导学生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提
倡的“爱人,爱己” 可是校长真正地实现了这一点。
其实天下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和坏家长。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只是某些孩子生性好动(比如小豆豆)和一些孩子比较大咧咧。但是不管他们因此犯了错误还是怎么样,都不可以妄下“坏学生”的定论。他们都需要尊重。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先尊重学生,尝试从他们的那个角度想一下这件事情,弄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跟他们平等地交谈,解开他们的心结,然后再教导。而巴学院就是这样,比如说,巴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的时候听她讲了四个小时话,不打断,知道她想停的时候才停。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够沟通。而现在很多教育者和家长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我将书中感悟到的见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与孩子平等互动的快乐。比如:我班的熙熙小朋友,聪明、调皮,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个典型的多动症孩子,整天摸这动那,一刻也停不下来。他一天到晚就用彩笔到处乱画乱涂,经常与别人说反话,老师说请小朋友坐好,他却接话说看谁坐得不好。老师对他说服、教育、引导都不见效,不少家长要求孩子远离他。我通过与熙熙的家长谈心,知道孩子在家也是如此。我对其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他十分喜欢车,也爱画车。投其所好,我们两人共同探讨与车有关的话题,他兴趣猛增,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我发现他真是个“车行家”,知道那么多名车,他所画的车,部部形色兼备,十分漂亮。
我试着与熙熙小朋友进行了几次谈话,将他的优点告诉全班小朋友,请他自己讲他最喜欢做的事,将车的有关情况说一说,将他的画贴出来。小朋友们这才发现熙熙很了不起,自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和态度,慢慢与他接近,接受了他。熙熙小朋友融人到集体怀抱,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通过读书,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应是僵硬的教育,而应是互动的充满生气的教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东西,有耳朵却听不到声音,有心灵却无法理解真、善、美,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深深思考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有极大的耐心和广博爱心关注问题学生,学会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理智地顺应孩子的发展,还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本书给予我的启发并不仅仅是这些,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用心感受。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教师一辈子的付出。希望我们身边的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家长及老师细心地呵护,能像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样快乐地成长着、成功着!
第四篇:窗边的小豆豆读书方案
《窗边的小豆豆》班级读书会
(一)教学目标:
1、推荐好书,通过新书导读,激发学生对该书的热情。
2、了解作者,感受作品诞生的背景。
3、初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课前准备:
1.《窗边的小豆豆》读本;
2.指导学生阅读《窗边的小豆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师述: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一起说出它的名字好吗? 2.出示书题,学生齐读。
3.师简介书的主要内容。《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小林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于是小豆豆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二、走近作家 1.了解黑柳彻子。
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窗边的小豆豆》是她的代表作1981年出版,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译成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这本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黑柳彻子本人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
2.了解写作背景。
师:知道吗?《窗边的小豆豆》里的主人公“小豆豆” 黑柳彻子本人。这本书写的就是作者童年时期发生在周围的真人真事。作品写了她的日常生活﹑学习﹑游戏等五十多个连续故事。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想不想知道她怎么会由一名淘气捣蛋的孩子成为一名大名鼎鼎的大作家的呢?一起让我们先睹为快!
三、感知作品
1.认识小豆豆。师读第一章节描写小豆豆的部分。2.认识巴学园。师读介绍巴学园的部分。
四、制定读书计划。
教后反思:
《窗边的小豆豆》班级读书会
(二)教学目标:
1.读懂书中故事,通过语言文字感知人物形象,再进一步升华,体会文字中包含的感情。
2.通过交流活动,正确表达自己对文本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文本以及课外阅读的兴趣。3.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体会到文本中展现的深深情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课前小游戏:猜猜他是谁?
出示书中人物简短的外貌、动作描写,让学生说说这是书中的哪位人物,巩固并加深学生对人物的印象和认识。
二、把握文本,畅谈感受
1.让学生试用一个词谈看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后的感受,并写在黑板上。
2.从词语入手,讲一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从哪些地方能得到这样的感受。3.难忘的巴学园生活奠定了小豆豆辉煌的一生,那么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
学生交流书中校园里的哪一些给我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根据学生随机出示有关内容:
与众不同的校门 与众不同的教室 与众不同的上课 与众不同的盒饭 与众不同的散步 与众不同的座位 与众不同的图书室 与众不同的校歌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
4.将书中的故事与自己的生活进行比较,体会“巴学园”生活的自由和美好。
三、紧扣人物,体会情感
1.师:与众不同的巴学园缘于一位与众不同的校长,让我们一起响亮地称他——小林先生。
2.找到给你印象最深的有关小林校长的故事,有感情地读一读。
3.小豆豆明白校长先生这样做的目的了吗?身为读者的你读懂了吗?说说在你的眼中,小林校长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4.在进一步认知文本的基础上,用一个词语概括小林校长给你的感受,认识到小林校长的可敬。
5.师小结:我们读懂了小林先生,是小林先生的知音,同样的小豆豆也一生感激校长,因为是校长先生改变了她,使这个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小淘气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人,因此,作者在书的扉页这样写道:谨将此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四、完成阅读单
(一)(二)。
教后反思:
《窗边的小豆豆》班级读书会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阅读文本,感悟文字魅力,深刻理解文本的蕴意。
2.通过课外延伸拓展,加深学生对作者作品的整体感知,拓宽学生阅读面。3.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有效地展开自主性阅读
教学过程:
一、精彩片段回顾
1.师述: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向我们描述了很多真实、有趣、难忘的生活片段,故事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活泼,情节真实感人,你愿意把文中精彩的篇章读给我们听,让我们共同分享吗?
2.学生自由择段落朗读,并简要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交流读后感受,反馈阅读单
(一)(二)的有关内容。
三、写下读后感想。完成阅读单
(三)四、拓展延伸
1.师;的确,这本书留给我们的感悟、感想很多很多,它吸引了无数读者,深深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它接连31个月位居中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它是日、英、美等国中小学生与教师必读书。我们有幸读到这样一本好书,应该感谢作者——黑柳彻子。
2.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窗边的小豆豆》有续集了。它就是黑柳彻子写的《小时候就在想的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此书的主要内容和目录吧!(读阅读单第四部分)
教后反思:
第五篇:窗边的豆豆读后感250字
窗边的豆豆读后感250字1我非常喜欢看书,我也看过很多书,比如瑞典的民族英雄林格伦写的《长袜子皮皮》,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科洛迪写的《木偶奇遇记》,中国作家曹文轩写的《根鸟》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
这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非常淘气,在一年级时因为她太淘气了,所以别的学生受到了影响,她不得不退学。于是,她转学了,来到巴学园。那里有一位很好的校长——小林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
窗边的豆豆读后感250字2我们的教育,从小就是在说教,我们不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做了什么就会怎么样。一条条鉴定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准也随之制定,我们孩子们,就被放在阳光下接受大人们的评价。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可为什么理所当然,却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
而我对巴学园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们可以随意的在墙上写写画画,但条件是他们必须自己将墙上的污迹檫掉。满足了孩子们多动调皮之后,再让他们自己感受自行的苦果。最后改正这一不好的习惯。这样的例子在巴学园还有很多。孩子们被最大程度的尊重,但却也不是放纵。而我们反观当前我们的教育,用一本又一本行为手册规范学生的行为,却收效甚微,有多少师长倚老卖老,践踏孩子的自尊。孩子不是理性的机器,他们也是需要被尊重的有血有肉的个体。
而小豆豆的幸运还因为她有一个明智的母亲,母亲没有因为学校将小豆豆开除而放弃小豆豆的人生,她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而反观中国式的家长,视成绩为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东西,一旦孩子犯错就严加说教,更不用说开除,对孩子没有一丝一毫的理解与帮助,最终将孩子越推越远,还无可奈何的怒斥孩子天生坏水。这样的家长在中国比比皆是,就算巴学园从梦中走入现实恐怕招生率也难以为继。
窗边的豆豆读后感250字3读完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后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小豆豆的新学校,巴学园以及小林校长。
举个例子:小豆豆从小就有个怪毛病,上厕所解完手后常常要低头往下看看。由于有这么个毛病,上小学以前就有好几次把麦秆编的或是镶有白花边的帽子掉进了厕所里。
当时没有象现在这样的冲洗式厕所,下面是一个水槽,粪便都是从里面掏出来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帽子就浮在粪便上,没人再去管它了。因此,妈妈平时一再嘱咐小豆豆:“解完手不要往下看!”
尽管这样,今天上课前去厕所时,一不注意又往下看了。就在那一瞬间,也不知是没拿好还是别的缘故,那只心爱的钱包“扑通”一声掉进了茅坑,小豆豆“啊”地惊叫了一声,下面漆黑一团,根本就看不到钱包的影子。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小豆豆“上厕所时绝不再往下看了”。而且从内心里认为校长是“最可信任的人”,也“比以前更加喜欢校长”了。
小豆豆遵照校长的要求,把小山铲平,把粪便全部送回了原处。往外掏的时候那么费劲,而往下送的时候却快多了。接下来又把渗进水的地面用勺子刮了刮,把那点土也倒进粪坑里去了。把地面弄平,把水泥盖照原样盖好,勺子也送回了原来的库房。
窗边的豆豆读后感250字4算起来,这已经是我第三遍读小豆豆了。第一次记得是小学六年级,学校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课外书,那时也算机缘巧合纯粹是被小豆豆的书名吸引了,三三两两的读完了他。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和感想,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第二次就是上高中那会儿,逛图书馆又不经意发现了这本书,于是再次执手。天真无邪,“不守规矩”的小豆豆,温馨欢乐的巴乐园,慈祥善良的小林先生。都让我勾起对童年的怀恋,以及对“学习”这件事的思考。
昨天又第三遍回味了小豆豆,不能说是回味,确切的更像是回忆。小豆豆的童年也是我们童年的缩影,会闯祸,会不守纪律,会让家长老师操心。那些画面,本已慢慢在记忆长河中褪色,而小豆豆又将他重新唤起。
窗边的豆豆读后感250字5值得深思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孩子是年轻的,天真的,无所顾忌的,那对她的教育难道应该用一套套的社会规定去约束吗?我们现在的孩子,更多的,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上课必须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师,盯着黑板,不能开小差,课后还布置一堆堆对小孩来说为数不少的作业。甚至是学前教育都是如此,号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教育”。可这难道不正把孩子最现鲜活的创造力扼杀在了摇篮里。
这个年纪的小孩,本就是活泼好动,充满想象好奇,一味的用各种规定去约束,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无益的。
窗边的豆豆读后感250字6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窗边的小豆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豆豆来到新的学校的事情。这些故事里面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不能跳》,这篇故事讲了小豆豆不管看见什么都跳,有一次小豆豆看见一个沙堆,就跳了进去,可是却陷下去了。幸好妈妈把她拉出来了。妈妈叮嘱她不许再跳了,可又有一次小豆豆见到了一张报纸,就跳了上去,可没想到那是下水道,上次修下水道的叔叔,临时有事,就拿了一张报纸盖了上去,结果是小豆豆浑身臭臭的。就这样小豆豆受到了妈妈无数次叮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听大人的话,做错了事情要改正,不能再做错同样的事情。
窗边的豆豆读后感250字7当然,最让小豆豆开心的还是开学时小林校长竟然花了四个小时的时间来倾听小豆豆的有趣的事。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学校也来这样一个校长就好了。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算是一个“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不停地开关桌子,站在窗边跟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也能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心。从这里,我觉得小林校长特别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帮助孩子去掉自卑心。
窗边的豆豆读后感250字8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作品,讲述了小豆豆小时候因为调皮,性格怪异被迫退学,才来到了巴学园。在巴学园里认识了好多朋友和小林园长,在小林园长的教导下,小豆豆慢慢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变成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我印象中最深的是小林园长每次见到小豆豆都会说的一句话:“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虽然对平常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可是对小豆豆而言非同小可,对她来说意义重大,这句话一直都不断激励着,支持着她!如果没有这句话,如果没有遇见小林园长,如果没有进巴学园,恐怕小豆豆的一生就不会从一个小屁孩变成一个好孩子,也不会过得如此多姿多彩,而又充实,丰富。都是因为这句话让小豆豆的童年过的更加快乐,更加有爱,所以我喜欢这句话。
【窗边的豆豆读后感250字】相关文章:
1.窗边的豆豆读后感
2.《窗边的豆豆》读后感
3.窗边的小豆豆课件
4.窗边的小豆豆好句
5.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00字
6.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篇
7.《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100字
8.窗边小豆豆教师读后感
9.《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