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感想

时间:2019-05-12 14:1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教育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教育感想》。

第一篇:我的教育感想

我的教学随笔

教育从心灵开始

教育应从心灵开始,用爱去浇灌孩子心灵,使“知识”拥有更为高贵的魂灵,把爱融入教育,用耐心、清醒、乐观、积极、恰当的行动智慧,使教育灌溉出一朵朵鲜花。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下面,结合我教育工作中的“爱”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爱学生,一个也不落下。

在课堂中我们每一个老师都不能遗忘任何一个学生,尽力消灭不公平不平等是每一个老师应该努力去做的。在诸多不良的教育做法中,不公正不平等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最深,对他们认识社会、人生都会起到难以预料的影响。

走进学习成绩良好的孩子,爱他们是容易的。老师不是经常用赞赏的亲切目光看他们吗?老师的肯定使他们本来就很顺利的学习生活锦上添花。但是走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爱他们就似乎难一些。正因为难,老师不乐于做,教室才有灰色地带,才有被老师遗忘的角落。他们得不到鼓励、信任、欣赏,他们没有机会成功,久而久之,他们忍下去,耐受每一天,真的像冰雪覆盖。那么让爱将这些冰雪消融直至春暖花开!终有一天你的爱也会让他们收获成功!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他们只需要我们给他一点阳光,就会变得灿烂。走进孩子,让我们拨动孩子那美好心灵的琴弦!

天真的孩子们是那么的敏感,一旦感受到老师温暖的目光就用自己同样温暖的目光给以回应。我们一步一步走进,他们也一步一步迎接。交流沟通变得容易,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爱学生,一个不放弃,教师,若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种爱。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即使爱如潮水,教师也要化作细雨精心浇灌。“润物细无声”的爱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爱充溢学生的心灵!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一次开学没几个星期,有同学告诉我:班上一位同学的一本书被人拿走了。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傍晚放学后,这位同学把书放在自己的抽屉里,没有带回家,第二天早上到校,发现书没有了。我想,一本书虽然不贵,;但对于拿了书的同学来说,问题可就大了,如果不把这件事查清楚,对拿书的同学的品质培养就是一个失误,在全班同学中也会造成负面影响,无疑,这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次大失败,我一定要把这事解决好!我在心中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于是,认真分析了情况,决定从值日生下

我的教学随笔

手。查了一下值日表,但由于刚开学不久,对同学们的性格还不是那么了解,于是,只好一个个地找他们谈话,结果,我了解了最后走的几位同学,逐渐再把目标缩小。可是,这事毕竟只是我的推测,谁也没有看到究竟是谁拿了书,要真查出来,让那位拿了书的同学承认,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接下来,我找那个我心中认定的目标谈了话,可他矢口否定。怎么办呢?我真想罢手算了。可又一想,不行啊,半途而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于是,我又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跟他谈了事情的严重性,并告诉他,如果是你拿了这本书,如果不还出来,那么,就好象是在一张白纸上留下了一个永远也抹不去的污点,自己将永远受到良心的谴责,这个沉重的包袱将背一生一世。到一定的时候,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相反,如果现在拿出来,说明知错了,并改正了,自己又会是多轻松啊。你将和其他同学一样,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这样,老师一定为你保密,向任何人。这样吧,也许是老师错怪你了,那么请你原谅,如果是你拿了,那么请别再糊涂了,赶快找一个适当的时机放到适当地方吧。他低着头点了点头,这时我的心塌实了。果然,第二天那位同学告诉我,他的书找到了,在讲台抽屉里。找了个机会,我又和拿书的同学谈了次话,并对他表示信任,相信他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过失了,并再次请他放心,这事我绝不告诉别人,连同他的家人,他深深地点了点头,不过这次的神态与上次不同,他的目光是感激的,是轻松的,我也为他感到轻松的解脱。我想,这次事件对他来说肯定是终生都不会忘却的,同类错误,应该不会在他身上重犯了。

疾风暴雨式的批评往往不如一句宽容温和的安慰,大张旗鼓地表扬也绝不如耐心地倾听。孩子是最天真也是最公正的评判者,能够敏感地判断你的真诚与否,从而选择信任与否。

三、爱事业,舍得下功夫。

教师吃的是良心饭,责任重大,肩负找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你如果不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你就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更不能说对得起乡亲父老了。对于这一点,我一直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中。在平时教学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以人为本”,然后狠抓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不讲废话、空话;抓全面与个别相结合,抓实抓细,哪怕一个数字、一个运算符号。其次抓补差工作,要细致、要耐心。学困生犹如贫瘠的土壤,增加肥力,才能收到较好的产量,但不可能大丰收。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抓实抓细,学生的成绩才会慢慢提高。

平淡无味,润物细无声。老师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老师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

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

我的教学随笔

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程,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不论现在或是将来,我们都有为人父母的一天,如果换做你的孩子由于某些原因受到他(她)老师不公平的对待或是被老师放弃了,你又做何感想呢?

宽容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我们常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怀。可我们有时候,又为什么容不下一小点沙粒和微尘!一个人的胸襟能容多少物,每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心理学者研究表明:学养+见识+气质+品质=容量。宽容,能使人与人的关系如沐春风、如饮甘露;狭隘足以让人的心灵流血、两败俱伤。心不容物会失去英才,海纳百川沃野娇秀,大肚能容天高地阔。

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工作就是这样琐屑而平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既不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不会有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师德,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点点滴滴皆育人。“学无常师,惟德所在”,师德不就平淡如水吗? 如果有人想诠释师德的内涵,我会说:师德如水,而真水无香。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天空。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实现人生自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依靠经验教育人,他会着力教育,发现并按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教师不应拘泥于前人,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管理班级,都应将自己的教育行为臵于科学认识的洞察之中,在教育规律限定的范围内科学地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教师——这个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我们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是任何乌云也挡不住的;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我们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勇往直前吧朋友!

我的教学随笔

“教育事业是“心”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在教育中必须将自己的“真心”奉献给学生,才能有效的进行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成长。在孩子眼中,老师就是他们的太阳,就让我们将这光辉照亮每一个学生吧,使他们在我们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走进孩子的心灵,让教育如丁香般悄悄绽放。

第二篇:感想-我的教育苦旅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

唐山市丰润区西实验小学 鲁晓青

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而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很空虚和迷茫。10年来我工作在教育的一线,除了教育理论很少阅读其他方面的书籍。所以虽然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总有一种想突破些什么,又不知是什么需要突破的感觉。阅读高万祥的《我的教育苦旅》,我顿觉心胸开阔,那些教育大家超脱的情怀、可贵的品质和真诚的爱心,使我的生命不再苍白和黯然,而是变得开阔、灵动、鲜亮。我不知应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我的心情,总之,我学习了,收获了,并心中默默感谢着。

在阅读大爱陶子这一章节时。给我印象极为深刻地是陶行知老学者对儿童的了解和关爱。“我们要懂得儿童”“我们必须学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元的慷慨。做了一个纸鸢飞不天,是有齐柏林的飞船造不成功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一个爱人被夺取一般的伤心。”“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读到这些话时,我惭愧无比,回忆起了教学的一幕幕……我性格率直,做事直来直去,不喜欢拐弯抹角,虽说这也算不上什么太大的缺点,但也就是由于此性格使得自己在处理孩子问题上,难免有时会简单、粗暴,缺少慈母的关爱,缺少母性对孩子们特有的呵护。尽管心中对他们无限的喜爱,尽管大声的训斥是带着一种恨铁不成的爱意。但孩子们体验到的是老师对他们的排斥、否定,他们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自己永远也成不了乖孩子。所以我马上想到可以用两个字来评价这种教学行为——失败。但失败之余,我还是要由衷的感谢陶行知老学者,感谢高万祥老师,因为从他们们的字里行间,我找到了教育失败之根,顿悟出了教育成功之源: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样高,听听孩子们的心声,想想孩子们所想,或者回忆一下孩童时的我,杜绝简单粗暴,拥有一颗博爱之心……想到此我的孩子们都浮现于我的眼前,多么灿烂的笑脸、多么稚嫩的声音,突然他们长大了,他们是瓦特、爱迪生……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我为此折服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尽管素昧平生,但也有几丝亲切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老先生的思想永远是我教育生涯的座右铭。

除了陶子,高老师为我们介绍的教育大家李镇西带给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高老师讲述本校一位青年班主任反映班上学生实在难管,这位校长只是向该教师推荐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三天之后读完此书这位青年班主任便有了工作门道。我既惊异、又高兴,惊异此书之神,高兴我们教育界有如此神话人物。看到书名我们就可以想得到他推崇的教育理念——爱。没错,爱与教育永远也不能分离,如果离开对学生起码的爱,一切教改只是空话。反之我们的教育处处充满爱,将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的班上曾有这样一名学生,课上不听讲,作业不写,课下打架,在校园内也是东躲西藏。任凭老师千言万语,他有一定之规。但后来,我发现他并不笨,而且很聪明。认真听讲时,能说出一些独到见解,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于是,我开始关注他。课上,多提问,多表扬;课下,多观察,多留心。平时找他聊天,建立一种无形的情感。记得有一次,他拿了邓艺的作业本放在陈嘉庆的书包里。当老师调查此事时,全然一幅委屈的样子。放学后,我找到他,对他的闪光点进行了表扬,认可了他的点滴进步。还没等我提及此事,他已经声泪俱下,说了实话,并主动承认了错误。从此,他进步了。

足可见爱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在教师爱的阳光下成长,精神上温暖舒适,行为上也会偶然呈现出惊喜。也许,这个事件或多或少带有几分偶然,然而这也确实是不可改变的事实。相信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朝朝暮暮,倾注在点点滴滴,我们会天天看到一份份清楚的作业,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越来越懂事的学生。

教育是一种旅程。高万祥先生在二十多年来经历了许多遗憾和“心”苦,但愿在高先生为我提供的这个与诸多教育大家对话交流的平台上,能够多多收获,希望我的教育就不是一次“苦旅”,而是一次快乐的旅程。

第三篇:我的教育感想

领悟正确的教育理念

方必娟

自从自己有了孩子后,我们的生活中心全是围绕着宝贝转。看着她从蹒跚学步到满屋子乱跑,听着她从牙牙学语到百灵鸟般说个不停,我们讶异她每天的成长变化。可是也逐渐担心在未来成长的路上,作为父母的我们,能否给孩子当好未来的领路人?能否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呢?做教育者是一门学问,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央视子午书简这档节目里面在推荐最值得父母或教育者们读的一本育儿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赶紧拜读了一番,发现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现在我就谈谈我读了这本书的感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旭东先生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序言里谈到了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大爱无疆,大爱无声,大爱无痕。要想达到这个无痕的境界,这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这怎么理解呢?就是我们在面对孩子时要“有心”,教育孩子时要做到“无痕”。要美妙无痕,而不是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这本书在前言里就提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农夫无意间得了一块美玉,他想把它雕成精美的作品,他雕磨了很久,可怎么也不满意,结果这块玉变得越来越小,已经不再适合做任何饰品。其实是这个农夫用错了雕刻工具,他选择了随手可得的锄头,而不是专业的雕刻刀。想来这是可悲的事。这其实就是说明了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管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要选择好教育的方法:合理、和谐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也是最美妙的,坏的方法会把原本

简单的事变的复杂、低效甚至无效。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也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作者说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一位作者的朋友说了这样一句让我汗颜的话: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书后我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而我只是把我的孩子养活大了。看,这就是爱心、智慧妈妈。

看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很惭愧。我孩子现在两岁啦,她的性格也开始在生活中显露出来,其中看到她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我很担忧,也努力给她纠正,但愿一切还来得及。

这本书也适合教师们读一读。书本里提到这样一个教育实例:作者的女儿刚上幼儿园时去了一个绘画特长班。一次老师布置一个作业,要求每人画一幅表示到野外玩耍的画然后挑些好的挂到幼儿园展厅里。女儿用心的画,用色大胆夸张。然而画没有被选上。她伤心的告诉妈妈:“老师说小河是蓝色的,不能画成粉色的。白云也不能画成蓝色的,我画错了。”作者回到家是这样开导自己的孩子的:她把水盛到有颜色的器皿里,引导孩子观察水的颜色,又把水细细的流到水池,告诉孩子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你的小河没有谁可以规定必须画成蓝色的,小河本身没有颜色。但我们画画的时,总得用一种颜色把它画出来,你可以大胆的使用各种颜色,河流可以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欢,她可以是任何颜色。作者拥有这样的教育机智,是和她的学识素养分不开的。她尽力的去呵护孩子的想象力,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却又不断的残忍扼杀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能培养出社会的创新型人才?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哪个父母或教育者的教育意图不好呢?当我们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沾沾自喜时,有反省过它的恰当与否?一张画只有好看或不好看,没有对或者错!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关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当代的校园里,存在相当一部分很多父母老师甚至是同学口中的“不可雕的朽木”,难道他们天生就是“朽木”吗?问题的来源与责任到底该归于谁?是谁用了一把锄头在雕刻他们?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一面。所以老师父母们不能轻易给孩子们贴上所谓的标签,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在一口气读完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我就开始迫不及待的到处宣传它,并把它介绍给了我身边的年轻妈妈们。作为已为人母的教师,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也很有帮助,也经常反复细读,也理解了一些教育理念,只有教育理念正确了,教育方法也就正确了。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

第四篇:我对德国教育的一些感想

我对德国教育的一些感想

我从大一学习德语以来就盼望能到德国交流,通过学校的项目到德国三所精英大学之一的慕尼黑工大,真的非常幸运,也很珍惜这次机会。在德国的五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这五个月中没有清华的紧张学业和考试压力,没有了清晨骑车的严寒和测试体育的辛苦,随之而来的是在异国适应语言和环境、接受不同体系的教育、观察完全不同的社会。这些体验虽然暂时收益不大、甚至让我在专业课上比同学落下很多,但是我丝毫不后悔,因为这段经历会在更大的尺度上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

到慕尼黑工大我首先接触的学校,并且大多数活动也和学校有关,因此我对学校和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很多德国学生都不赶时间。与中国的学生从小要跳级、到了大学想要尽快进实验室、找到能够保研的老师、毕业了以后家长要催婚相比,德国学生好像很不着急。他们的休学不需要严格的审核,很尊重个人的意向。我身边就有24岁才本科毕业在读研究生的同学,和我上一门课,因为中间去服了兵役;另一个同学上到一半退学,重新在21岁开始学习另一门自己更喜欢的专业。退学和转学的体制是完善、成熟的,利用最初的结业考试成绩就可以重新申请其他学校或专业,这样能让最初选错了方向的同学还有机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重拾信心。相比较之下,他们没有因为退学而受到家长或同学歧视,而他们也从自己的经历中收获了很多除了学习以外的经验。我很喜欢的一部叫做《过客》(Am Ende kommen Touristen)的德国电影中就讲了一个大学生到波兰帮助奥斯维辛幸存老人的故事。他收获的绝对不是在学校能够学到的任何东西,而他半年的时间也不是一种浪费,而是收获了更宽的视野、对历史和世界更深刻的概念。现在也不乏迷茫不知道方向的情况下,休学半年来参加兵役或者旅游的德国学生,他们的身后好像没有一只隐形的手推着,让他们一直前进,而是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动力。我认为这也是德国人科学技术仍然在世界上领先的原因之一:因为真正做到博士的学生都是真心喜欢并且不计金钱利益或者时间都要做研究的人,他们去企业明明可以挣到更多的钱。我觉得德国人能有“慢慢来”心态的原因一是社会贫富差距小,社会保障好,即使读不完大学也不会落到悲惨的境地;二是思想上非常尊重个人的喜好,而非金钱至上。这样的心态导致社会上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们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而非突然一下出现那么多大学生;并且每个人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能够做出成就,而不是只达到最低标准糊弄过关。毕竟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不在于金钱,而是科学和文化的进步,因此我觉得这种心态是对社会进步有利的。相比之下,中国还在社会迅速发展,急需人才,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剧变,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并且传统的价值观与此也不吻合,因此还需要时间来慢慢调整找到中国特色的方式。

另外让我惊异的是德国学生,或者说欧洲学生的独立。到了欧洲以后从小在北京长大上学、没有离开过家的我就面对着一系列的挑战,租房签合同、办理户口、买锅做饭解决自己的三餐、清理公用厨房等等问题。我住宿的地方在离学校45分钟车程的郊区,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去超市、思考晚上做什么饭、办各方各面的手续,因此真正能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打折扣。而我的生活状态正是18岁以后大部分欧洲同学的状态。他们上大学就搬出来,很多人靠自己打工的钱上学、吃饭、旅游,平时需要照顾属于自己的小公寓、处理

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大小事情,偶尔回家看望父母,看需求和喜好进行锻炼。对于他们来说独立是最基本的事情,也是从小已经习惯的事情,早就习以为常,而学习好坏不比独立重要。想象一下没有室友回家只面对书桌和床的生活,讨论问题或者倾诉苦恼都需要出去主动去做,如果自己不营造就没有学习的氛围就太容易颓废下去。因此我觉得独立、或者说是自控是在他们中间能够上大学孩子的共同点。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安排自己的时间,才是步入社会最首要的。

第三点我对于德国教育系统的务实有很深刻的印象。首先体现在上课内容。不管上的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老师都会把讲的内容与实际联系在一起。DSP这门课是用德语上的,老师推公式的时候都能听懂,但是离开黑板讲真正实现时遇到的成本问题等就因为语言问题听不明白,感觉很可惜。同时感到教学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还有微机原理课的老师带我们去LRZ(Leibniz-Rechenzentrum),一个负责慕尼黑和周边大学、研究机构专网的大型计算中心参观。我觉得这一类让人感受到学科的实际作用的活动也非常难得。其次,对于不上大学的学生还有业余大学(Volkshochschule)和技校(Fachhochschule),给没有能力上大学的学生提供学习技术的机会,而技校往往两年半的课程大部分都在企业里面完成,直接给企业输送合适的人才。(网友指正:Fachhochschule 是应用技术大学,是在研究理论基础上更多的注重实践的大学,也被中国教育部认证为大学,跟国内的技校还是有区别的。另,德国给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学生提供的教育体系叫做duales System, 即双轨教学制度,可以叫做Berufsschule(也就是职业学校,可以相当于我们国内的技校), 去Berufschuloe 里面做的是Ausbildung, 是一周上一两天课,然后其余时间相当于在企业或者工厂里上班实践。)这样的做法对于社会很有益处,为社会节省教育的成本,因为很多工作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只需要一种技术和相应的学习能力。最后,我觉得德国学校在提供学生的实习和工作机会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企业和学校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楼里面乱逛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企业招实习生的广告,并且在各个学校的网站上有专门搜索实习机会的端口。同时我还发现,同一个企业的网站德文版招聘部分的内容非常充实,而中文网页就相形见绌。比如罗德和施瓦茨公司给认为学校学习的东西太理论化的同学,提供了在公司进行实际培训、体验的机会,还特地写出会有专人提供详尽的辅导,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很多东西等等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我认识的一个研究生的本科论文就是在一家做飞机自动控制解决方案的公司写的。甚至我还看到了华为德国分公司在学校里面贴的广告,招本科毕业生做毕业设计。他们的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对于这个企业有好的印象,使他们毕业以后愿意到公司去工作,也许这种用企业文化吸引毕业生的方法会比薪资更有效。我认识的几个低年级同学就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者是假期,在教授的研究所或者企业里面做与专业有关内容的工作,提供生活补助的同时得到了实际的锻炼。所以我总体感觉德国教育系统与实际结合紧密。

最后我想说说在德国课堂听课的一些细小体会。首先我觉得本科生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因为德国高中生的数理教育没有中国难,所以对于他们还是很难),因此导致讲课思路比较清晰,提纲挈领。有一些过于细节已经成熟的东西比如FFT就不会讲得很详细了,只是讲一个概念,需要用的时候自己再看。另外选修课的数量相对于只有三年的德国本科教育来说非常多。整个电子系有40多个教授席位(Lehrstuhl),每人都有不同的方向和开设的课程,因此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具体的研究。比如上DSP课最后,教授就把自己带的五个博士生带来,让他们讲自己的研究方向,以便同学们了解在课上的基础知识之后还进行着什么样的研究,给大家以后的方向提供一种可能性。这样的机会让有些同学就很愿意去老师那里做毕设、读博等。当然这样不代表不深入,一旦选择了方向,研究还是很深入的。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有弊,相对于清

华的同学来说,德国本科生没有那么深刻的基础知识,但是知识体系更清楚,用到的时候也能找到相应的内容自学。一方面,现在各个方向的知识越来越多,虽然老师很希望同学们掌握自己研究的内容,但是同学们的时间不允许。这样的情况下,了解多一点的研究方向可以开阔眼界,帮助确定自己的方向。另一方面,学习更深的知识可以锻炼思维的能力,以帮助以后的学习和研究,证据就是在那里的中国学生数理都很优秀。深和广这两者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才可以。

在课堂上另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是学生提问。老师讲到一个段落后总会停下来问有没有问题,学生在中间遇到不懂的时候也会直接举手提出,不管是推导粗心错误,还是对教学方式的质疑,不论难易,问题都会得到耐心的解答。即使课上没有时间,也会在课后约时间解答。老师很尊重每个学生的问题,同学之间也不会互相评价,这样导致大家都没有压力的提出自己的疑问,促进课堂的互动和交流。我们课上有一名非常口吃的美国同学,但是老师总会耐心等待他把话说完,同学也不会有任何异样,这就是人性的社会吧!而从中我学到很重要的事情就是never judge anyone.不赶时间、学生的独立、教育务实、深度与广度的平衡,这些是我对德国教育的一些感想。

第五篇:对于教育的问题,我的感想

对于教育的问题,我的感想

对于福州市的禁电摩,事出于一起事故。这场事故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如果当日当事人若是守规则,不超速,不耍酷拉风的话也不会出现福州市禁止骑电摩的情况。

为什么会禁止骑电摩呢?因为电摩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样十分方便的交通工具,但是对于一些青年人来说是一件耍帅的工具。

超速行驶的电摩呼啸而过,对于那群青年人来说是非常帅的!可是这样对自己与他人有着安全隐患,他们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只是一味追于酷、帅!

这些问题的一切归根于教育,教育上出现的问题。

我觉得现在福州市已经缺少了从前的风气,文明、向上、积极的风气。

现如今的福州出现了孩子出口就是脏话,女孩子已经没有女孩子的样,拉帮结伙的打架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我的生活上经常遇见。作为一名正宗的福州人,我对此感到十分的无奈。

为什么现在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想,不断的想。终于让我想出了问题的根源:教育问题!

若不是教育上的问题,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国家可以少做其他民生上的问题,但是绝对不能少了教育。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想,是这样的。让人民能读得上书,有了知识才会有素质、财富。没有知识和素质的民族是无法在世界上立足的,为何外国人民如此欺负国人?就是因为你本身缺少理性,为什么缺少理性?还是因为没有教育好的问题!

时间万般问题都归结于教育,只要有了教育,在世界上成为第一大国不是问题!

国家可以不需要武器,但是不能缺少教育!有了教育,要多少、多强的武器都能制造得出来!

国家现在做的就是加强教育上的问题,保护人民不一定需要武器,却需要的强大国势,美国为什么就是大国?人家大街上几乎都是大学生!我们国家大街上走的都是高中都还没有毕业的人,怎么能做强国?头脑这个东西需要的就是知识去充实它!

多几所学校,少十几所少管所、监狱。

福州市民

2012/8/1

下载我的教育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教育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感想

    教师教育感想 1初为人师,涉行不深,所以在教育这一职业中,我绝对算是一新手;第一次担当班主任工作,没有任何以往的经验,所以,我相信我对教育以及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想法认识,......

    教育感想

    第一个观后感 小时候孩子不想上学,妈妈一直不停地劝,直到愿意去上为止,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怎样都会坚持把孩子送到村口,就算在走的这一段路程里,接送的车经过......

    教育感想

    教育感想 1、看孩子努力的过程,看平时学习的状态,看孩子“在路上”的行走态度。 2、心态平和,对分数平时看淡一点,看开一些,给孩子减分数的压力,增平时努力过程的监管。这样在考场......

    教师感想 我以我心献教育

    我以我心献教育 如果真有来世我仍选择为教育而生用真诚的心,无私的爱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摘自我的援教日记《我的学生我的爱,我的班级我的根》2003年夏,我从母校安康学......

    成长教育感想

    成长教育感想偶尔看了《成长教育》这部影片,从片名,我感觉这可能是一部说教的普通影片。也许是抱着这样的心理,看起电影来,总爱向以往看过的影片联想,猜测主人公、猜测故事的结局......

    首日教育感想范文大全

    冬季学期首日教育感想转眼大三第二个学期即将开始,大学里参加首日教育的机会也不多了。在每个学期开学的前一天,首日教育能比较完整的见到一个班的同学,能够接受辅导员的教育和......

    文明教育感想

    文明教育感想 09经管一班09073130梁付蓉 当今,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提倡以“以德治国”。我院也 掀起了一股“讲文明”的热潮。 评比“文明宿舍”、“各专业技能......

    教育实习感想

    教育实习感想从登上去实习学校的汽车,驶向了自己的实习学校开始,就要有一段崭新的实习生活了。坐在车里,我们的心情不知是激动还是恐惧来形容,用那种不知是期待还是担忧的目光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