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史的感想与体会
学习化学史的收获与体会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2013级1班
姓名:李安琼
学号:201310140116 作为一名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化学的历史是相当有必要的,抱着对化学的执着与热爱,我选修了化学史这门 这门课程,通过老师细心的讲解与耐心的解释,对化学历史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与体会。化学史看似平淡无奇,在短短几周的学习中,我们系统性的了解了关于化学的起源,发展以及无数科学巨人在化学史上留下的光辉,我们了解古代应用化学的领域,从人类生存过程中对火的使用,在绚丽的陶瓷中窥视古代化学工艺,从对金属的冶炼中,在战场上领略古代化学冶炼的古老与精湛的技艺。
在化学史中,我们看到了一代代伟人杰出的成就,他们经过不断的尝试,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为后代化学奠定基础。其中包括推动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波耳义,有发表原子论的道尔顿和分子学说的阿伏伽德罗,有发现电子的汤姆森,有推动元素周期论发展的纽兰兹,迈尔,尚古多,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巨人门捷列夫,有辛苦劳作,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的居里夫人,富兰克林。
化学的发展日趋于完善,近代化学的成就更是不胜枚举。有那些把终身都奉献给科学而未成家的绅士化学家,有卡文迪许,有那些在研究的同时,不忘培养后人的大师,有舍勒发现法拉第之美誉,有法拉第培养麦克斯韦的史话,有李比希投身化学教育的先驱,正是这些伟人,在追求真理的同时,传承了教育的先驱,他们既是开拓先河,同时肩负传承的重责。
了解了整个人类的化学史,我学到的不仅是他的曲折历史和坎坷道路,也不仅仅是人类在化学方面对世界所作出的种种贡献,我还学到了为世人所敬仰的伟大科学家的品质和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作为祖国乃至整个人类未来的大学生,我们现在处于储能的阶段,这些大家风范以及他们成功的历史,无不是我们学习的,了解伟人精神,了解整个化学史的化学专业的学生,乃至从事化学教育,从事化学工作和研究的人,所应当掌握的
通过学习,明白中西方之间的差距,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是化学最早起源地之一,然而却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本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中西方对比,不难发现原因。首先在大的社会背景,中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为主体,作为主体的国民难有可支配的资金去从事研究。第二点,出现在人文方面,中国的封建思想禁锢了人民的思想,而西方的科学崇尚自由,西方的文艺复兴极大地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第三点,精神上出了问题,对比西方,中国古代缺乏专业从事化学事业的先驱,人们研究化学往往追求长生不老。第四点,教育问题。这一点很有戏剧性,古代因缺乏理论而阻碍了科学发展,古代的教育严重倾斜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近乎空白,现代的应试教育让实践动手变成国人难以跨越的沟壑。
放下化学家的贡献先不说,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所具有的共性,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是良好的学习态度,前人的经验以及自身的总结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经济也越来越好,然而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有想法,有创新意识,有目标的大学生人才越来越少。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伟人精神,多了解他们的事迹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对我们的成长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几周的学习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伟人身上奋发的精神给予的鼓舞和启迪,相信化学路上会有更多的人不断挖掘,为人类作出更多贡献。
姓名:李安琼
学号:201310140116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2013级1班
日期:2016年 4月24日
第二篇:化学选修课的感想与体会
化学选修课的感想与体会
接近六周的化学史选修课结束了,体会很多,感触也很深刻。化学史看似平淡无奇,在为期六周的学习中,我们系统性的了解了关于化学的起源,发展以及无数科学巨人在化学史上留下的光辉,我们了解古代应用化学的领域,从人类生存过程中对火的使用,在绚丽的陶瓷中窥视古代化学工艺,从对金属的冶炼中,在战场上领略古代化学冶炼的古老与精湛的技艺。
我们也能深深地体会出中国古代化学的光辉,中国,一个古老的国度,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陶瓷,一个中国的象征,古代的陶瓷精美仍然是现代人陶醉其中,有著名的唐三彩,有享誉全球的宋代五窑,明青花瓷依旧吸引世人的目光。
同样,在这个古老崇尚武力的国度,武器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著名的铸剑师欧冶子,干将莫邪,有著名的吴王剑与越王剑,有著名的鱼肠剑与湛卢剑。剑,在战场发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芒之中,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华夏儿女共同的骄傲。
在化学史中,我们领略了伟人的身影。
有推动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波耳义,有发表原子论的道尔顿和分子学说的阿伏伽德罗,有发现电子的汤姆森,有推动元素周期论发展的纽兰兹,迈尔,尚古多,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巨人门捷列夫,有辛苦劳作,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的居里夫人,富兰克林····· 化学的发展日趋于完善,近代化学的成就更是不胜枚举。有那些把终身都奉献给科学而未成家的绅士化学家,有卡文迪许,有那些在研究的同时,不忘培养后人的大师,有舍勒发现法拉第之美誉,有法拉第培养麦克斯韦的史话,有李比希投身化学教育的先驱,正是这些伟人,在追求真理的同时,传承了教育的先驱,他们既是开拓先河,同时肩负传承的重责。
现代化学依旧繁荣。
现代的化学发展趋于实用性,从导电树脂的发明,到荧光蛋白的发现与改造,从钯联交偶反应的使用,到单层石墨烯的剥离。化学更加趋于实际,但是,在理论化学依旧有巨大的成就,譬如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鲍林创立电负性学说,现代的量子化学更是从微观的角度去揭示化学世界的真相,化学不仅有实践的经验,更有了系统的理论支持,使之更加完善的称之为科学。
通过学习,明白中西方之间的差距,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是化学最早起源地之一,然而却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本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中西方对比,不难发现原因。首先在大的社会背景,中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为主体,作为主体的国民难有可支配的资金去从事研究。第二点,出现在人文方面,中国的封建思想禁锢了人民的思想,而西方的科学崇尚自由,西方的文艺复兴极大地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第三点,精神上出了问题,对比西方,中国古代缺乏专业从事化学事业的先驱,人们研究化学往往追求长生不老。第四点,教育问题。这一点很有戏剧性,古代因缺乏理论而阻碍了科学发展,古代的教育严重倾斜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近乎空白,现代的应试教育让实践动手变成国人难以跨越的沟壑。
总结:六周的学习很轻松,也很愉快,老师平和,同学之中也能有专注不懈的,在化学史课,我们收获的不止是知识,还有来自先驱们的鼓舞和启迪,通过学习,相信更多人投入学习,投入追求科学的伟大事业中。
数学与统计学院1201班王斌 学号1304120125 日期 2013年一月一日凌晨4点
第三篇:化学史
一种放射性元素的提炼成功,在现代意味着一个世界巨富的出现,可在镭问世的几十年里,我们随意提取着当初曾高达数十万美金的镭,它的发现者却从不过问。居里夫人把它献给了
全人类,献给了她最爱的科学事业,她只留下了五个东西,她留下了自己一种无私的精神,她留给了自己一丝奉献的快乐,她留给了自己一点心灵上的财富,她留给了自己一些隐藏的幸福,她留给了自己一个伟大的人格。
最伟大的居里夫妇发现镭后只有一个想法: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镭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财富,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荣誉,可对居里夫妇来说一切只是过眼云
烟如同最柔弱的蛛丝风吹丝断。为了改变科学,工作者那注定的贫穷生活,为了改变科学事
业的层次,他们作出了放弃。放弃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离成功与幸福只有一步的居里夫妇
从此再没有机会。放弃代表着居里夫妇让世界人民得到拥有镭的快乐。放弃代表着他们失去
了一切本应是自己的东西。其实,他们已经成功了,为世界人民造福才是科学家应该履行的责任。居里夫妇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因为他们为人类与科学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现在有太
多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用了多少下流的手段,害了多少可怜的人。即便是现在的科学家,哪个有了发明不申请专利,哪个在保障大众的福利时不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哪个不
都是把自己的创造据为已有,哪个不都会三番五次地往专利局申办处跑,哪个不都先狠狠地
给大众剥削一层皮后移植到自己的身上,有谁会像居里夫妇这样不会去想自己的利益,有谁
会只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做具有沉醉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梦想者,有谁在发现一种可以让自己
变成“超富”的东西后不会纸醉金迷,花天洒地,有谁会比居里夫人还大公无私,先公后私?
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没有。原来,居里夫人真的好伟大。在人生的天平上,一端是你自己,一端人民,你只有一个很轻微的法码。虽然它微不
足道,但它却主宰着整个天平。居里夫人把法码放在了人民的一端,致使她伟大的人格举世
闻名。正如她所说的一样她真的是一个沉醉于事业的梦想者。她的心中只有公,便激励着她
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给了整个世界。居里夫人你是我们所有人崇敬的榜样,我也要像你一样,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我的未来都要为世界而付出,做一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
第四篇:科学家与化学史
科学家与化学史
舍勒(K.W.Scheele,1742—1786)18世纪中后期著名的瑞典化学家,氧气的最早发现者之一。1773年,舍勒用两种方法制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一种方法是加热硝酸钾、氧化汞或碳酸银等含氧的化合物;另一种方法是把黑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共热。他发现,当某一物质与这两种方法所制得的气体发生燃烧后,这种气体就会消失,他因此称它为“火气”。舍勒1742年12月19日生于瑞典南部。正式职业是一名药剂师,但他一直对化学有浓厚兴趣,很早就把当时化学书里的各种实验都重复做过一遍。他一生贫寒,却坚持用简陋的仪器在条件很差的实验室里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研究工作。后来因患哮喘病于1786年5月21日病故,终年才44岁。在舍勒有限的一生中,还有过许多其它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例如:1714年首次利用二氧化锰和盐酸制取了氯气,1781年发现了白钨矿;1782年首次制成了乙醚。此外,他还是著名绿色颜料“舍勒绿”的发明者。现在众所周知的事实“骨灰里含有磷”,也是由舍勒最早发现的,鉴于舍勒对化学做出的重要贡献,瑞典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广场上铸造了一座舍勒铜像。
普利斯特里(J.Priestley,1733—1804)18世纪中后期著名的英国化学家,和舍勒一样被认为是氧气的最早发现者。1774年8月1日,普利斯特里把氧化汞放在一个特制的玻璃瓶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很快分解放出气体。他利用排水集气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并分别把蜡烛和老鼠放在其中。结果发现:在这种气体中,蜡烛能剧烈燃烧;老鼠活的时间比在空气中长。随后他撰写了《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在科学界首次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虽然普利斯特里独立发现了氧气,但却把它称作“脱燃素的空气”,而没有认识到它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组成气体。和同时代的其它化学家相比,普利斯特里在研究中采用了许多新的实验技术,因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还曾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他在电子、神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为了纪念他,英国利兹建有他的全身塑像。美国化学会专门设有普利斯特里奖章。
拉瓦锡(A.L.Lavoisicr,1743—1794)法国巴黎人,推翻燃素学说,建立燃烧的氧化学说的著名化学家。1773年舍勒首先制得了氧气(他称为“火气”);1774年普利斯特里也制得了氧气(他称为“脱燃素的空气”)。但是他们都没能发现这种气体在燃烧中的重要作用。拉瓦锡在1774年做了一个著名的金属煅烧实验,并得到了下面的事实:装有反应物的曲颈瓶和装有生成物的曲颈瓶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而金属的质量却增加了。拉瓦锡由此分析得出:所增之重只可能是金属结合了瓶中部分空气的结果。后来的实验证明了他的推测。这使拉瓦锡对燃素说的观点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并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假设:金属的煅灰可能是金属和空气的化合物。他利用铁煅灰进行试验,想从其中直接分解出空气,没有成功。后来从普利斯特里的氧化汞分解实验中受到启发,重复这一实验,取得了成功,并于1777年正式把分解生成的这种助燃、助呼吸的气体称为氧气(oxygene)。通过这一实验,拉瓦锡最终确信:可燃物的燃烧或金属变为煅灰并不是分解反应,而是与氧化合的反应,根本不存在燃素学说所谓的“金属-燃素=煅灰”,而是“金属+氧=煅灰(氧化物)”。在1772年至1777年的5年中,拉瓦锡又做了大量的燃烧试验,并对燃烧以后所产生和剩余的物质逐一加以研究,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分析,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名为《燃烧概论》的报告。此后不久,水的合成和分解实验也取得了成功,从此燃烧的氧化说才被举世公认了。这一学说的建立,把人们长久未能解释的燃烧的秘密揭开了,于是人们知道了氧气是具有确定性质、可度量、可采集的气体物质。燃素说完全破产,开始了现代化学的历史。拉瓦锡也因此被后人誉为现代化学的创始人。
卡文迪许(H.Cavendish,1731─1810)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一生中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很广泛。他首次将氢气收集起来加以研究;首次发现水是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并通过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实验事实推翻了1784年以前人们的那种将水看作是一种单一元素的错误认识;1785年首先发现了空气中含有氮气(当时称作“浊气”)。卡文迪许更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著名扭秤实验只是他众多成就之一。卡文迪许1731年10月10日生于法国,11岁起进贵族中学学习8年。1749年到英国的剑桥大学学习。毕业后在自己家中建起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实验室,从此一直在家中从事实验研究。他是18世纪著名化学家中唯一的一位百万富翁,但他的生活却十分朴素。卡文迪许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著名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立的。
拉姆塞(W.Ramsay,1852—1916)英国化学家。1894年,拉姆塞利用镁受热后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物的方法,对大气进行处理。发现大气中氮含量逐渐减少。经过继续实验,终于发现有一种气体不受这种处理方法的影响,其密度超过了原始大气中氮的密度。经过光谱法鉴定和多次重复实验,证实了这是一种与氮不同的新气体,被称为氩气。此后又与他人合作分离出了氖、氪、氙;准确测定出氡的原子量为222;证明了从镭中放射出的气体是氦,并据此发现了放射化学的位移定律。拉姆塞因发现稀有气体,并在周期表中确定了它们的位置而荣获19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道尔顿(J.Dalton,1766—1844)英国科学家。近代原子学说的奠基人。道尔顿与法拉第、布朗、歌德等同属一个时代。他从15岁起就开始了边教课、边自学、边研究、边写作的道路。他的科学启蒙老师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学者。道尔顿的第一部科学著作是《气象观测论文集》。他曾经连续亲自记录气象数据达56年之久,全部观测记录超过22万条。这对他日后提出并用实验证明他的原子学说起到了有益作用。道尔顿一生勤奋、坚韧,他患有色盲症,但却从不妥协,而且把色盲症作为自己的一个研究课题。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一切元素都是由不能再分割、不能毁灭的微粒——原子组成的;同一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都不同;化合物是由不同原子按简单整数比化合而成的。其实,原子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哲学著作之中。公元前5~4世纪,德谟克利特等人就提出了原子说的观点,但都没有科学的实验予以证明,因此既不能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也无法推广运用。道尔顿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了许多地区的空气组成,还分析了沼气(CH4)和乙烯(CH2=CH2)两种不同气体的组成,发现它们中各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即如果甲乙两种元素能互相化合而生成几种不同的化合物,则在这些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质量互成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著名的倍比定律。也正是这一定律的发现,确立了原子论的实验基础,从而使道尔顿成为近代原子论的奠基人。不仅如此,道尔顿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了多种化合物的组成,从氢的原子质量为1,测出了20种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于1803年给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原子量表。道尔顿一生著书50多部,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学哲学新体系》(中国科学院藏有此书)。为了纪念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于1853年设立了道尔顿奖学金。
阿佛加德罗(A.Avogadro,1776—1856)意大利化学家、物理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市,出身于律师家庭。20岁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做过多年律师。24岁起兴趣转到物理学和数学方面,后来成为都灵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阿佛加德罗的主要贡献是他于1811年提出了著名的阿佛加德罗假说,即在同一温度、同一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包含的分子个数相同。根据这一假说可以得到下面的结果: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之下,任何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量都与其气体密度成正比。这样分子量(或化学式量)就可以被直接测定了。但是由于当时阿佛加德罗没有对他的假说提出实验证明,以致其假说不易被人接受。直到1860年康尼扎罗用实验论证并在卡尔斯鲁厄化学会议上予以阐述后,该假说才获公认,成为现在的阿佛加德罗定律。
汤姆生(J.J.Thomson,1856—1940)英国物理学家,发现并用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1879年,克鲁克斯在研究气体放电管中气体的放电现象时得到了一种叫做阴极射线的带电粒子流。当时的物理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试图阐明阴极射线的本质。汤姆生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微粒,并用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电荷e/质量m),并发现了电子的许多性质。后又于1904年提出了一种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汤姆生于190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启普(P.J.Kipp,1808—1864)荷兰人。启普是一位药品商,曾经学过一点化学。启普发生器是他根据前人制作的发生硫化氢气体的简单装置而设计、改进制得的。除了启普发生器外,他还有其它一些小发明,如画家绘画用的彩色铅笔等。启普56岁时因病去世。产业由其子继承,后来演变成为“启普父子公司”,至今仍然是荷兰著名的科学仪器公司。
加多林(J.Gadolin,1760—1852)芬兰人,第一位发现稀土元素的化学家。1794年,他34岁时,从一位研究矿物学的人那里,得到了一块奇特的黑色石头。加多林对它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证实了在这种矿石里面含有一种新元素。这就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稀土元素(钇Yttrium)。后来,这种矿石被命名为加多林矿。加多林1762年6月5日出生在赫尔辛基附近的埃坡城。从小受到既是天文学家又是物理学家的父亲的严格教育,他曾经和著名的化学家舍勒合作过。在芬兰大学担任了25年化学教授。研究过很多种矿石及其分析方法。他还是北欧最早反对错误的燃素学说的科学家。
波义耳(R.Boyle,1627—1691)英国人,是17世纪最有成就的化学家和近代化学的奠基人。1627年1月25日生于爱尔兰,出身贵族,父亲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波义耳是家中14个儿女中最小的一个,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阅读过大量英文、法文、拉丁文的化学著作和其它科学书籍。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化学实验,并很快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实验化学家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1644年建立了家庭实验室。波义耳像许多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一样,非常重视实验,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基础,研究化学必须建立科学的实验方法。他自己就是一位成功的实验物理学家和实验化学家。他一生中做了大量的实验,包括对气体的研究;对火、热、光等现象的产生本质的研究;对酸、碱、指示剂的研究;对冶金、医学、化学药品、染料,玻璃制造等的研究。著名的波义耳定律也是在对实验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波义耳写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在书中,他第一次对化学元素作了明确和科学的定义:“我所指的元素乃是具有确定性质的、实在的、可觉察到的实物,是不能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再分解为简单的物体的实物。”他坚决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和帕拉塞斯的“三元素论”,而比较赞同德谟克利特的物质观(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和微粒学说在一开始曾被人们看作是异端邪说,一个世纪以后才得到公认。波义耳还是一位善于演讲的哲学家。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栋梁,是一位多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1691年,这位被恩格斯誉为“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科学家在伦敦因病逝世,终年64岁。
贝采里乌斯(J.J.Berzelius,1779—1848)19世纪前期瑞典最杰出的化学家。1779年8月22日,贝采里乌斯生于瑞典东部的一个小村庄。四岁丧父、九岁丧母,在祖父和姨母、教父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中学学业。1746年进入大学学习,1802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07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贝采里乌斯最早研究的课题是分析化学和矿物分类。在这期间,先后发现了碲、硒、硅和钍元素。他对化学的一大贡献是创造了一套用拉丁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即现在使用的元素符号),从而废弃了过去的象形表示方法。对于贝采里乌斯来说,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研究是对原子量的测定工作。他分析了两千种左右的化合物,测定了这些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重量组成关系,再制订出原子量标准,然后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出原子量,并用此方法先后制定了五张原子量表。贝采里乌斯对化学的贡献还涉及许多重要领域,如发现了异构现象、创立了电化学,提出了催化剂概念等。
原子概念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最先提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是由最微小,坚不可入且不可再分的微粒所构成。这种微粒叫做“原子”,希腊语原意即“不可分割”。牛顿在17世纪后期比较明确地指出,一切物质都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但这些论点都没有科学的实验来证明,既不能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也无法推行运用。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通过化学分析,研究了许多地区的空气组成,得出这样的结论:各地的空气都是由氧、氮、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四种主要物质的无数个微小颗粒混合起来的。他利用了希腊哲学上的名词,也称这些小颗粒为“原子”。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①元素(单质)的最终粒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极其微小,是看不见的;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不可再分割的。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保持其本性不变;②同一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不相同;③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了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这一学说合理地解释了当时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定组成定律及倍比定律等,开创了化学的新时代。但是,道尔顿的把原子看成是组成物质的“最后质点”,是“绝对不可再分”的微粒的观点,又受到19世纪末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的有力冲击。电子的发现打开了原子内部的大门,放射性的发现则进一步揭示了原子核的奥秘。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原子概念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分子概念的形成意大利化学家阿佛加德罗以意大利物理学家盖·吕萨克(J.L.Gay-Lussac,1778—1850)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概括和推理,引入了分子的概念。盖·吕萨克在进行大量的气体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气体在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以简单体积比相结合。”由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没有分子的概念,未能看到单质分子会由双原子或多原子构成。因而,按照道尔顿的学说,在化合物的复杂原子中就会出现“半个原子”的矛盾现象。阿佛加德罗敏锐地看到,只要在物体和原子这两种物质层次之间再引进一个新的关节点或新的分割层次——分子,就可以把道尔顿的学说与盖·吕萨克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顺利地统一起来。对化合物而言,分子即相当于道尔顿的所谓“复杂原子”,对单质来说,同样包含这样一个层次,只不过是由相同的原子结合成分子。对盖·吕萨克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的解释,只要认为相同温度、压力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便可以得到圆满的回答;如果认为各种元素的单质都含有两个或多个原子,也就不会出现“半个原子”那样的矛盾了。由于阿佛加德罗的分子概念是对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发展,所以人们把它们统称为原子—分子论。
原子结构的发现
道尔顿把原子看成是“绝对不可再分”的微粒的观点,在19世纪末受到了新的科学发现的有力冲击。1879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克鲁克斯(Sir William Crookes,1832—1919)在高真空放电管中发现了一种带负电的微粒流——“阴极射线”;1879年,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汤姆生等人利用阴极射线能被电场和磁场联合偏转的作用,测定了这种粒子的荷质比(即电荷与质量之比)。实验表明,不论电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和在阴极射线管中充以什么样的气体,生成带负电的粒子其荷质比都是相同的,说明它是各种原子的一个共同组成部分,即电子。1903年,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浸入模型”:原子是由均匀分布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及浸入其中的运动的许多电子所构成的,电子的负电荷中和了正电荷。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E·Rulherford,1871—1937)用一束高能的a粒子(带正电的氦离子)流轰击薄的金箔时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几乎不受阻碍而直接通过金箔,说明原子内部很空旷;但也有极少数(约万分之几)a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偏转,个别a粒子偏转程度较大,甚至被反弹回来。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无法解释这一实验现象。卢瑟福设想,这是由于原子中存在一个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正电荷的极小的核,是它对a粒子产生了静电排斥作用。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每个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有Z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Z个电子绕核旋转,就像行星绕太阳转动一样。因此也称为“行星式模型”。后来,随着对原子光谱的深入研究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才逐步形成了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氧气的发现
瑞典化学家舍勒是氧气的最早发现者。1773年,舍勒用两种方法制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一种方法是将硝酸钾、硝酸镁、碳酸银、碳酸汞、氧化汞加热得到氧气;另一种方法是将黑锰矿(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氧气。舍勒将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论空气和火的化学》中,但这本书被出版商延误,直到1777年才出版。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于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研究论文,时间比舍勒早。普利斯特里制得氧气的方法是:把氧化汞放在玻璃制的密闭容器内,用聚光镜加热而制得氧气。但舍勒和普利斯特里由于受“燃素说”的错误影响,都未能对他们的重要发现做出正确的解释。只有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普利斯特里对氧气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合理的结论,并推翻了错误的燃素说。
燃素说
是形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一个解释燃烧现象甚至整个化学的学说。燃素说认为,可燃的要素是一种气态的物质,存在于一切可燃物质中,这种要素就是燃素(phlogiston);燃素在燃烧过程中从可燃物中飞散出来,与空气结合,从而发光发热,这就是火;油脂、蜡、木炭等都是极富燃素的物质,所以它们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石头、木灰、黄金等都不含燃素,所以不能燃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也可以归结为物质释放燃素或吸收燃素的过程。例如,煅烧锌或铅,燃素从中逸出,便生成了白色的锌灰和红色的铅灰;而将锌灰和铅灰与木炭一起焙烧时,锌灰和铅灰从木炭中吸收了燃素,金属便又重生了出来。酒精是水和燃素的结合物,酒精燃烧后,便剩下了水;金属溶于酸是燃素被酸夺去的过程。在当时,燃素说不能自圆其说并受到最大责难的就是金属煅烧后增重的事实随着人们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更多的定量研究之后,燃素说就更加陷入了重重自相矛盾的境地。直到18世纪70年代,氧气被发现之后,燃烧的本质终于真相大白,燃素说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燃素说对燃烧现象正好做了颠倒的解释,把化合过程描述成了分解过程,但却使当时的大多数化学现象得到了统一的解释,帮助人们摆脱、结束炼金术思想的统治,使化学得到解放,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燃素说本身是错误的,但它却引导和启发人们去思考、探索,并不断地实践、验证、修正假说或是得到新的发现。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大量的科学实验材料,为科学的燃烧理论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氮气的发现 1772年,英国植物学家丹尼尔·卢瑟福(Daniel Rutherford,1749—1819)将小动物放入密闭容器中,用苛性钾(KOH)不断吸收动物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剩余的气体不能使动物生存,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他还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或碳,使生成的气体通过碱吸收后,所剩余的气体也是既不能维持生命和燃烧,也不溶于苛性钾溶液。同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和瑞典化学家舍勒也通过对空气的研究确定了这种气体的存在,从而发现了氮气,并确定为元素。
稀有气体的发现
氦的发现是在1868年。这一年的10月26日,巴黎科学院收到两封来信,一封是法国天文学家、米顿天体物理观象台台长詹森(P.Janssen,1824—1907)寄来的,报告他在该年8月18日在印度用分光镜研究日全食时观察到在其它亮线中有一条新的黄线;另一封信是英国天文学家、皇家科学院太阳物理天文台台长洛基尔(J.N.Lockyer,1836—1920)写来的,信中的内容与詹森的报告几乎完全相同。经过查对,这条黄线只能是太阳上的一种未知的新元素。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从地球上发现存在于太阳上的新元素。于是法国科学院将这种元素命名为“Helium”(氦),意思是“太阳的元素”。1895年,英国比学家拉姆塞指出:给钇铀矿加热时放出的气体也能够给出与氦相同的光谱,从而知道地球上也有氦存在。氩的发现是在1894年。英国化学家雷利(LordRayleigh,1842—1919)注意到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与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在密度上的差异,通过实验对空气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雷利在空气中加入过量的氧,用放电法使氮变为氧化氮,然后用碱吸收,剩余的氧用红热的铜除去。可是,即使把所有的氮和氧除尽,仍有很少量的残余气体存在。拉姆塞也使除去二氧化碳、水和氧气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镁以吸收其中的氮,也得到少量的残余气体(约占原空气体积的1%)。这种残留气体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要大得多,其光谱线过去从未见过。毫无疑问,它是一种新元素。这个被发现的新元素就是氩。氖、氪和氙都是拉姆塞和他的助手特拉威斯(M.W.Travers,1872—1961)等人分别在1894年和1898发现的。发现的方法都是在大量液态空气蒸发后所得到的残余物中将这些元素分离出来,并用光谱分析分别确定了它们的存在。它们的命名都源于希腊语,氖的意思是“新奇(Neon)”,氪的意思是“隐匿(Krypton)”,氙的意思是“异国人、陌生人(Xenon)”。
元素符号的形成最早的元素符号来自古代的炼金术符号,而历史最久的炼金术符号则来自埃及的像形文字,因为像形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简明、己的弟子使用的,这些符号除了他们自己能看懂之外,别人看不懂,因为炼金制丹的“天机”不可泄漏。不同的炼金术士使用的符号几乎完全不同。这样,炼金术符号越来越多,达到泛滥成灾的地步。随着化学知识的加速积累,人们深感建立一套统一清晰的化学符号体系的重要性。1787年,哈森弗拉兹(J.H.Hassenfratz,1755—1827)和阿迪(P.A.Adet,1763—1834)提出了完全不同于炼金术符号体系的新方案。
简明、系统,但由于当时并不是每个化学家都意识到元素符号的重要作用,再加上这套符号本身的再造能力不强,因而未被普遍采纳。19世纪初,道尔
这套符号的主要优点是它的定量性质,每个符号表示一个简单原子,化合物的符号由其组成元素的符号组成,能够反映“复杂原子”(分子)中所含简单原子的个数。但这套符号不便于记忆,使用起来也不方便。现代化学符号体系的奠基人是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他于1848年正式发表了《论化学符号以及使用这些符号表示化学比例的方法》一文,提出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开头的字母表示元素及该元素的相对原子量,用元素符号的组合作为化合物的符号。他所提出的元素符号体系延用至今。
第五篇:院史感想
院史感想
“根源蒙古,花开巴蜀,响誉神州”——何氏骨科造福人类。身为何氏企业的一名员工,深感自豪!通过这一次的院史的学习,我已找不出更华丽的语言来表达对院长崇敬之心,对医院的依赖之情。医院在院长的带领下经历过无数次风风雨雨,而如今为我们呈现出一道道彩虹,让我们在这个家园里幸福的生活。我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来阐述“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或要为护理事业做什么贡献的天使情怀。我只深深的体会到我的梦想在这个八一骨科美丽的舞台上逐一实现:
我是来自大巴山区的农家女,三十多年前,我们那个山村被国家例为贫困山区,那时的父母一心供我读书,目的只希望我能结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那时的我根本就不知道外面世界有多繁华,也不知道祖国有多辽阔,只知道读书。通过9年的教育我领到了两份通知书,一份是重点高中,一份是职业卫校,高音喇叭在山头不停的宣传我就是我们那个村飞出的凤凰,那时的我是父母的骄傲。手拿着两份录取通知,不知何去何从。听我们村长说职业学校出来,就有技术,可以在城里做工,就这样我选择了从事医学行业,不过那时就根本不知道护理和护士有啥关系,没有识过字的父母说可能就是做宾馆服务员。在开学第一天,一位学长在学生会上说:我们是当代有作为的中专生。我当时好生羡慕,对身旁同学说,他好能干,是中专生哦!结果全班同学大笑我一场。从那时起我才知道护理专业是做什么的。面临毕业分配时,因为家里拿不出五千元给接收的县医院建院积资,就被分到乡卫生院,面对破烂不堪的卫生院,我所有的梦都被破灭了。但不甘心的我又返回学校请求老师能给我帮助,当时班主任找了一家中介公司把我介绍到了成都军区机关医院,那时我还不敢告诉父母我放弃铁饭碗当起打工妹。怕他们的付出是一场空,只是说是直接分到成都部队医院了,我父母高兴得几天都睡不着觉。孤身一人来到这个大都市,抬眼望去是一幢幢高楼大厦,而不再是绵绵起伏的高山。但好景不长,在医院工作了四年,暂且不说当时医院对合同工的另眼相待,就说他们医院对合同护士必须实行每五年更换一次的制度,让我再一次陷入困境之中。眼看只有一年就要面临失业,脑海里一片迷惘,我该何去何从?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能让我生命有转折的人,得到他的帮助,让我到八一骨科医院应聘护士。记得第一次面试,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站在院长的办公室门口,久久不敢敲响他的门,因为生怕这一次的希望就此消失,生怕贵为一院之长的领导不会给区区的一个小护士机会,正在我六神无主、坐立不安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非常和善的声音问我找谁?我猛的转身结结巴巴的说:我、我找院长,我是来面试的。院长用钥匙打开办公室后,亲切的说到:进来吧。院长的和蔼可亲像一股暖流松散了我所有绷紧的铉。贵为院长能这么平易近人的和一名护士交谈我是第一次感受到。院长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把以前单位的事情办好后就回来报到。当我回到前医院递辞职时,院方说我应该提前半个月打报告,我说我提前一个月辞职,前医院让我考虑清楚,说一个用人单位不可能空一个月的位置等着你回去,其实我当时也不知道一个月后会是什么样,那一个月我觉得是我人生最漫长的日子,因为两家医院隔得很近,所以我几乎每天下班都要跑到八一骨科医院来看看,站在医院大楼门口,想像自己将能成为其中一员。看见身装工作服的医生护士,我都不敢正眼相看,生怕识破而拒之门外。
一个月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八一骨科医院一名护士,看见全院职工同心同德、攻坚克难、誓求发展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后,我不再迷惘,不再为自己是打工妹而自卑,再也不觉得护士这个职业比别人低一等,因为在这里我感受到在人格面前是人人平等,感受我们护士的社会地位等到尊重。我终于可以自豪的告诉妈妈我不再漂泊。
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记得铁饭碗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的压力。而如今在医院这个苍天大树下保护下,我们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身为人母的我不再后悔当初放弃铁饭的决定。在我与医院共成长的十几年光阴里,见证医院所走过的辉煌历程,一座座住院大楼拔地而起,收治病人屡创新高,具有何氏骨科特色主派的中西医结合现代化专科医院家喻户晓。《何氏骨科》品牌响誉着神州,造福着人类。梦想中国谈梦想,我的梦想在医院的这个平台得到实现,品偿到人生的价值。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会铭记院长的训导,脚踏实的做好每一件事,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来跟上医院发展的步伐,八九病区: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