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仪与口才课程学习感想
礼仪与口才课程学习感想
这个学期刚开始。发现几年多了一门课程叫‘利益与口才’。本来觉得在大三这个重要的学年里,开设这样一科听起来作用不大的课程。因为大家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在毕业以后找到好工作,而不是研究我该怎么坐,还有怎么穿衣服。但是当我们真正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当然有些也一样因为老师真的教我们怎么坐,怎么站还有怎么穿衣服,但不一样的那部分更重要。因为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让我们认识到了礼仪的重要性。他不仅是一门艺术,更关乎我们的形象,同时还是一门高深的文化。也许就是从你穿衣的品味或者习惯性的站姿坐姿,就能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高低。这让我觉得,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必须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除了提高成绩锻炼智商外,还应该提高文化修养来培育自己的情商。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我掌握交际技巧,积累交际经验,在交际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是他们觉得我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这样我们之间才能构建起真挚的友情。
如果说礼仪是表现给人的第一表面印象,那口才就是进一步加深你与他人交流的更重要的 U.不仅礼仪是一门艺术,口才也是一种艺术,一门科学,一种能力的表现,但口才并不等同于讲话,不是只要会讲话便是有口才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想。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包括我们经常在私底下侃侃而谈,而一到公共场合或遇到陌生人,便会脸红耳赤,说话断断续续,语无伦次的尴尬情况。这种情况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是非常不利的。工作中,客户不会等你准备好措辞才让你说,同事们不会揣摩你面红耳赤背后的尴尬心情。所以一定要学会敢说,能说,会说。平常上课老师会让大家积极回答问题或起身做示范,这对锻炼我们的胆量十分有帮助。通过一个学期的礼仪与口才的学习,我想这对我们日后长久的人际交往中一定会起到很大作用。
第二篇:浅谈学习辩论与口才课程后的感想[范文]
浅谈学习辩论与口才课程后的感想
辩论词 1,在当下中国,违背大多数民众的意志实现废除死刑,就是顺应世界潮流了吗?
对方辩友认为,废除死刑是顺应世界潮流。实际上,他们无非是看到了胖子在减肥,就认为减肥才是潮流,或者看到胖子减肥得到的好处,就认为减肥也是瘦子的福音,至于胖瘦之别,他们是看不到的,瘦子不愿减肥,他们还指责瘦子观念落后。这正应了某位媒体人的话:“一个民族的落后首先是其精英的落后,而精英落后最显著标志就是他们经常指责人民的落后。”, 1,在当下中国,如果废除了死刑,出现“私力救济”“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该怎么办?
当下中国,“杀人者死”的报复刑传统观念还很强大,国民普遍缺乏宽容的心态,需要死刑的介入来斩断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一般认为,死刑是对受害者家属的安抚和平息民愤,最大程度地避免“私力救济”。
2,为什么要花纳税人的钱养活罪大恶极的罪犯?
目前,国家给每名罪犯每月补贴132元,用于罪犯的生 保障,还没有加上医疗费用﹑监狱基础设施费用﹑干警费用,如果每增加10名罪犯添加一名干警,一名干警每年的费用平均在4万元,一名罪犯到时候一年的执行成本就达到31.5万元左右,如果1万名死刑犯人都不能执行死刑而改为无期,那么国家每年至少要在这上面投入将近2亿元的支出。
当下,中国人口压力大,住房紧张,房价节节飙升更是雪上加霜。守法公民都无房可住还哪有土地空间让无期徒刑罪犯占用。再说了,监狱里面有吃有喝,有地方住,会不会诱惑更多的人专门犯个无期徒刑去享受有房有吃有喝的监狱生活呢。
3,对方辩友说,有人会被误判死刑。那么,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也会被错判呀,这说明,死刑罪名的存在是问题所在吗? 死刑不可怕,怕的是司法稀里糊涂将你弄死。这些年,河南聂树斌案﹑内蒙呼格吉勒图案„„陆续暴露的一些冤死案例,是支持废除死刑群体的考虑之一。但是,其一,冤假错案毕竟是少数;其二,冤案的出现,更多的是司法不公﹑执法不严所造成,这并不能成为废除死刑的理由。正如执法固然会出错,但是我们难道因此就不要法律吗?吃饭不小心也会被噎死,但是我们难道就因此不吃饭吗?如何审慎地对待死刑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审慎地对待死刑才可以防止死刑的错判。
4,请问对方辩友,你认为废除死刑是社会走向文明的结果还是手段?
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初级阶段中国大陆,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我们的治安状况﹑我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仍未达到废除死刑的程度。废除死刑是社会走向文明的结果,而不应本末倒置,把它当成实现文明社会的条件。难道废除了死刑,中国就一步荣登高度文明社会了吗,就实现了与国际主流社会完全接轨了吗?如果当下就废除死刑,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为一个有大问题的社会,抹上一层遮羞的油彩而已。
6,对方辩友认为,死刑剥夺了罪犯的生命权,可是对方辩友有没有想过受害者的生命权呢?
人享有生命权的前提是尊重别人的生命和所在国的法律,公民违反法律,触犯死刑,国家有权剥夺其生命权。
每个人都有权利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是天赋人权,任何人不得剥夺。被害人亲属要求杀人犯偿命当然不过分,你给我造成一万元财产损失,我要求你赔偿一万元不过分,这种完全对等的赔偿合情合理,没有任何过分之处。《圣经》支持这种对等赔偿,《圣经·民数记》里说:“杀人者必须偿命,不能用金钱赔偿而逃避惩罚。”
7,死刑的威慑作用是其他刑罚方法不可比的,试问哪一种刑罚能比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更可惧?
8,有人认为死刑残酷,是一种对于生命权利的践踏,那么无法重获新生的无期徒刑是否也同样残酷呢?
一个人活着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社会,无期徒刑罪犯被终身监禁,还怎么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那么他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作为一个无期徒刑罪犯,还想立个罪犯人权的牌坊,这种人哪有资格继续花着纳税人的钱猥琐地活下去,既然活着也不能创造一个活人应创造的价值,那么死了不是一种解脱吗,死刑就是起到了解脱他的作用呀!
废除死刑,先提高中国多数人的素质吧!目前,多数极端罪犯的存在是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因素所致。这时候我们不去反思如何保证法制健全,而纠结于是否该当下废除死刑,是否过于牵强?如果说,中国社会福利程度达到很高程度,教育水平、幸福指数、收入水准、生活质量都能为民众所满意,根本无需担忧这些问题。
废除死刑就如拔掉老虎屁股上一根最敏感的毛,而这只老虎就是整个法制体系,拔掉这根毛,惹毛老虎,局面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不能不顾后果地拔掉这根敏感的毛,而应该先稳住老虎再拔掉这根毛,平安无事。
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我们要先稳健整个法制体系再废除死刑,而不该不顾整个法制体系废除死刑,再去处理无法想象的失控局面。在中国废除死刑无异于拔苗助长。
个人感想 首先想说,辩论对于我这样一个保守内向的人来说,就好比让兔子游泳,但我没说兔子想不想。我的意思是说,辩论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但我有勇气去迎对。每次辩论,我都会抓住机会,为自己争取一个角色,但我深知自己的资本,所以我会做充分的准备,但难免有差强人意的地方。上场时,我更多的感觉到不足的是自己的心理状态,紧张﹑忐忑„„千言万语也汇不成一句话。面对对方激烈的盘问,总是脑子如浆糊一般,糊成一团,不知所云。偶尔,猛然站起来,说的都是驴唇不对马嘴,上茬接不上下茬。对此真是欲问苍天言又止,奈何纠结复纠结!个人认为,辩论赛不是真的要辩出个你对我错,也不是要辩出真理,因为往往辩论双方的观点各有可取之处,无可厚非。所以,辩论赛更多是在表现辩手的风采,反应能力﹑言谈举止﹑礼仪礼貌等等。所以,辩论后又不会因为你的错误被批斗,纯粹是表现和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我还是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辩论赛,因为我们以后是要做法律人,嘴里说出的每句话都有可能关联到相关人士的利益,不得不在意。所以,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口才,以后能够 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
最后,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辩论赛,并且有幸听取两位老师的点评,以便以后更好地提高自己,我想这也是我参加这次辩论赛最大的收获。
法学院 2010181032 贾晓龙
第三篇:礼仪课程感想
现代礼仪与形象设计课后感
第一次看见老师,我眼前一亮。不得不说老师是很精致的一个女人,说话温柔甜美,令人大生好感,上课的积极性不觉也随之提高了很多。礼仪班女生居多,作为并不多的男生之一,真可谓是万花丛中一点绿了。我想大家都是怀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的信仰前来求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人就把爱美审美当作天性,可是我始终感觉人们在面对自己这一天性时表现得并不坦然。现今,很多公共场合的某个地方都会装上一面很大的镜子,以满足人们随时关注自己的仪容仪表,可是很多人羞于当众照镜子,路过时竟然显得紧张。是不敢面对镜子里的自己还是怕别人觉得自己臭美虚荣?
现代社会,以貌取人已不是可以回避或需要回避的问题,对此所有人都达成一个不言的默契。也许仍有很多人觉得凭外表看人太肤浅太不靠谱,可是仔细想想一个人的外表能够表达的他的内在品质真是不少。我们通过一个陌生人的衣着品味能发现其审美情趣,从而推断他(她)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条件,若有心研究更能看出他(她)的文化素养及生活态度。因此不注重礼仪和外在美的人不是不拘小节,而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任。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给别人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因为以貌取人并不是人的劣根性,而是人们对美的本能的感悟和追求。
作为男生对在课上学习化妆是不太感冒的,以前对化妆的理解比较局部和片面,认为化妆就是画一张脸而已,学了这门课后才知道脸上的妆是要和身上的衣服、发型、个人气质、场合搭配的,这样才能有一个整体的效果。如眼影的冷暖要依据衣服的色调来决定,如果是黑白灰的衣服,则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气质来选择;脸上的色彩也要统一,眼影、腮红、口红及眉毛的颜色都要注意搭配和谐;另外出席不同场合、参加不同活动,脸上的妆也要相得益彰,算是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了,在以后踏入社会也有一定的帮助。
以前对穿着的理解就是简单的衣服加裤子再配双鞋子,所以只要自己穿的舒服,也不会去管搭的配不配,现在才知道穿衣服,穿正装有那么多的讲究,衣服、裤子、领带,鞋子及身上的配饰都要考虑颜色、材质、和风格的统一和谐,这样才能穿出自己最漂亮最自信的一面,给别人也会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礼仪不只表面意义上的有礼貌、有良好的仪表,它代指的范围很宽广,还指个人体态姿势、行为举止、语言表情等。礼仪是一门特别有讲究的艺术,一个小小的眼神、表情、动作,都可以透露出一个人的性格、品质、修养和内涵,所以绝对不能忽视生活中的小细节,不只是在正式的场合要讲究礼仪,平时生活中更要注重培养。
学习了现代礼仪与形象设计这门课程,让我感受颇深,才更为深刻懂得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才更为清楚明白礼仪的深邃内涵。对于个人来说,礼仪是外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礼仪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礼仪对于内部可以融洽关系,对于外界可以树立形象,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它还可以提升人的涵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细微之处更显真情。
社交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懂礼节,重礼节不仅不会被别人厌烦,相反还会使别人尊敬你,认同你,亲近你,无形之中拉近了同他人的的距离,也为日后共同生活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也会使事情更加向好的方向发展,也会有个更好的结果。反之,若不注重这些细微礼节问题,犯了“规矩”就可能使人反感,甚至会造成关系恶化,导致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把握住问题原则的前提下应当
我想,学习了这门礼仪课程后必将影响我的人生,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当今社会生活中,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有时甚至会决定事情的最终结果,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礼仪,都应当积极主动去学习礼仪、讲究礼仪,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注重必要的礼节,并尽可能地遵守这些礼节,才能确保事物的正常、良好地发展。
这门形象设计与礼仪课程让我收获颇多,非常感谢伍老师悉心的授课,让我懂得生活是一门艺术,我们自身就是当中一件最珍贵的艺术品,而培养这件艺术品的便是我们的外在和内在!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几点小小的建议哈。1.2.是不是以后可以精简一些内容,再多讲一些职场上的礼仪,因为我们也是快半只脚踏入职场了,对职场的很多规矩不是很了解,希望在课上能够学习到这些知识。我希望以后的课程能够多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把老师讲的真正在课堂上也能够演示一遍,让我们记忆能够更深刻也更容易理解。但是可能也是时间不多要讲的内容又很多,所以希望把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以活动的形式开展。3.挺小的一个班,上了一个学期大家还互相不认识,我觉的挺遗憾的,老师能不能用些方式使得大家都能够熟悉起来。
第四篇: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课程论文
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课程论文
社交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学院:外国语 专业:英语 年级:2015级 学号:20150801101 姓名:闫筱宁
这学期我选了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这门课,是艾跃进老师讲授的。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教我们日常生活礼仪、演讲方法与口语表达,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到但同时又是非常实用的。学习这门课程让我收益匪浅。
先来说说老师吧,艾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产阶级战士,南开大学教授,军事学军事思想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演讲家,天津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著名演讲家,口才艺术、社交礼仪专家;领袖学、成功学、军事学专家;国际问题和形势政策专家;中华规范婚礼创始人;著名策划人、主持人,天津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多次接受包括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新闻频道》等媒体的采访,担任天津电视台四个栏目的嘉宾,被媒体评为“魅力教授”、“最受欢迎教授”。每年在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北大、清华等著名学府,举办上百场讲座和演讲,现场反响强烈,好评如潮。艾跃进老师我国著名的演讲家,对我国国内演讲的发展有深远影响。遗憾的是,艾老师于2016年4月21日22时18分在天津逝世,享年59岁。这门课也算是艾老师生前最后一门课程教学了吧,我也是怀着敬畏的心去学习这门课程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把口才、原子弹和金钱并称为新时代的三大武器。的确,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检验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以及这种能力能否发挥出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极佳口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口才是一个人的第一亮点,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才华技艺的集中“亮相”。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才,是加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社会是一个越来越注重情商的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广泛的社会往来不可缺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口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不说口才好的人,一般都会受到重用。
良好的口才能帮助你解除尴尬的氛围,巧妙回答难以直接回复的问题,同时给别人留下一个风趣幽默,学识渊博的印象。就像艾跃进老师说过:“口才是一种艺术,而艺术可以给人带来美感。”老师给我们讲述他的老师,一个北大毕业,教西方哲学的中年教师,讲到得意时会敞开怀,露出里面穿的中山装,风度翩翩,个人魅力非凡,以至于让他印象深刻,至今都不能忘记。(第二章第一节口才艺术的释义、特点与要求)
口语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在工作面试时,你需要准确清晰的表达出你的求职意向,并对自己进行充分且全面的自我介绍,在面试中表现出最优秀的自己。在课堂上,也需要良好的口才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进而得到老师的赞赏。那作为口语表达者的我们,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接下我们就详细剖析一下。
一、主体意识
人作为主客体的统一体,在讲说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口语表达过程中主体无疑是讲说者。这个人,或这个主体首先应当具有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第一要素是目的。无论何种形式的口语表达,都应首先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讲说者在讲说之前,大都有一定的总体设想或预先构想。这些都对讲说起着定向和引导的作用。当然,在具体的口语表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口语表达者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决定或修正,并以自觉的意识和行动去保证目的的实现。
二、思维能力
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是人的—种意识现象和能力。它既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又是人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工具。而思维和语言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脑对事物的认知,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思维的成果也要借助语言来表达。显然,讲说者的思维能力如何决定了语言运用的成败和优劣。些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特别是在与听众互动中妙语连珠、屡出新意的讲说者,大都是创新思维能力强的人。没有创新意识,因守传统或一般性的思维模式,也只能停留在讲说的一般水平上。
三、政治品质
任何具体的言语交流,都会表露出讲说主体的人格和个性。操守、品行、信仰、觉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对人对已的评价、对国家的态度等等,无不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这一切就会成为对一个人政治品质的评判。作为社会现象的口语表达具有道德实质,它涉及口语表达的权威感。讲说者的崇高人格本身就具有无形的感召力和征服力。一个道德败坏,但讲说技巧很高超的人,只要听者知道了他的品行,其讲说效果不会很好。
从这里来看,就说明口才与做人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艾老师所说:“口才和礼仪是一辆车的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就是做人的两个方面。所以当你忘记做人的同时,你口才学不好礼仪也学不好。”(第二章 第一节 口才艺术的释义、特点与要求)做人做好了,你这个演讲者才会有说服力,观众才会信你。
四、文化底蕴
对于口语表达来说,只有智商是不够的。还应该把智商转变成智力。这就要求讲说者必须注意自身文化知识的积累、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素养的修炼和文化底蕴的厚重。文化修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口语表达。渊博、深厚的文化修养是使讲说精彩纷呈、充满魅力的基础。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积极建构的结果,也始终随着人们社会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自身进化和社会化的历史进程而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中。“读书足以恰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入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善于发挥主体能动性去积极建构、努力探索,注意德识才学各方面的修养,并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践,为进行成功的口语交流提供基础。
五、心理素质
心理学上的素质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而心理素质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心态、情感、气质、性格、兴趣等。每个讲说者的心理素质都不尽相同,这就对口语表达的方式、效果和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个讲说者应该以积极的激情和心境,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讲说的过程中;同时还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对讲说本身的兴趣,对讲说内容的感情注入。讲说过程中对轻松、振奋的情绪的调动等等;并有意识地控制和消除不良的、消极的情感体验,比如倦怠、紧张,兴奋不起来等。唯有如此,讲说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六、应变技能
口语表达过程是综合各种因素所形成的大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不协调都可能导致讲说的失败。要使讲说和谐完美、富有吸引力,就需要讲说者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叫应变技能。所谓应变技能,就是讲说者针对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机智地调整讲说内容,以适应现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是讲说者应付、处置各种意外情况的心理素质。
七、实践品格
口语表达是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口才艺术则是这种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升华。讲说的实践活动是口才艺术产生的基础和不竭的源泉。有志学习口才艺术的人必须首先重视口语表达的实践。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聪明的讲说者是善于发现并且很好地利用口语表达规律的人。口才艺术的规律集中地反映在它的理念上、它的特点上、它的评判标准上。而这些规律性的东西部是从现实生活的讲说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的品格是口语表达者最为可贵的素质,来源于口语表达现实生活的实践感受是讲说者最为宝贵的财富。
八、主题风格
主体风格,即讲说者的讲说风格。在人际口语交流中,有的讲说令人激动振奋,有的讲说使人忍俊不禁。这些由不同风格的讲说所带来的不同效果,除了来自讲说内容本身,还有讲说人对讲说技巧的运用。在人际沟通中,每个人的口语表达都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凡是那些口才超群的人,无不在讲说过程中表现出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技巧及其风格的表现是增强讲说效果的“变压器”。讲说者应该努力在口语表达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磨出自己的讲说“品牌”。尤其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从学习伊始就树立“品牌意识”,并根据自身条件、量身打造出适合自己的讲说风格无疑是学习口才艺术的好方法。
作为演讲初学者的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这些素质,争取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合格的演讲者。现在也许无法达到上面所说的其中任何一样素质,无法仅仅凭借自身魅力就让演讲有感染力,但我们可以借用一些名人名言、经典名著来增强说服力。但在引用的同时要注意准确性。读书时更要精度细读,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有一位教授在讲话时引用了恩格斯的话,但听众都觉得这不是恩格斯所说,于是回去查阅后发现,这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引用的杜林的话,并不是恩格斯的原话。(第二章
第三节 口语表达的误区)这就要求我们在引用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断章取义,为了引用而引用,这会降低演讲的权威性,甚至让听众质疑你的专业性。
口才和礼仪是密不可分的。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统称,指在交往中由一系列的礼节组成的,自始至终的完整的全面的敬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的人和隆重场合的参加者应当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及其形式。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因为礼仪是体现一个人基本素养的综合反映,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以最恰当的方式去待人接物。
礼仪是高素质的表现,能充分的体现自己的文化涵养和个人品德素质。中国教育的结果就是:有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曾经有媒体报道南开大学女研究生不冲厕所的情况,这就显示出了应试教育的悲哀。如果有一个小伙子西装革履,形象极佳,却在路边吐了一口痰,你还会觉得他帅吗?(第一章 第九节 礼仪的重要性
(二))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素质,即使他长得再帅,也只能是道貌岸然,不能成为君子。素质才能真正撑起一个人的品格。
懂礼仪、有教养、会做人,就有机会、有可能成功,缺少礼仪,不会做人,必然失败。我国某著名外国语大学的一个女同学毕业以后分到上海一家大的外贸公司,三年放单飞,就是单独出国挑业务,第一站就是东南亚国家,也有接机的,接了之后,人家握手寒喧之后,人家掉头就走,不理解,给国内打电话,第二个又去接,又是接完之后就走,那就让她回来了,你想三年放单飞也不免有同事嫉妒,这是什么素质高。郁闷辞职了,第二拨人回来之后才知道,为什么人家去接她,这位是左撇子,拿左手跟人家握手,而她去的第一站国家是穆斯林国家,信仰伊斯兰教,人家的右手是拿食物,干净圣洁之手,左手是擦排泄物的肮脏之手。你拿这个手跟人家握手,人家能接待你吗?人家不可能说不知者不怪。所以懂礼仪非常重要。每当你去了一个地方,就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尊重人们的习惯。
礼仪已经不再是仅仅个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它甚至会影响你的职业发展。现代社会是文明社会,不懂礼仪,不懂礼节的人不会被别人尊重,更不用提什么混的如鱼得水、风生水起了。
口才和礼仪是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普遍认可的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这门课程让我同时学习了这两个概念,了解了他们的重要性,知道了如何才能掌握这两种能力,为自已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也许几年后,在求职的过程中,我会很感谢自己上过这门课
第五篇:形体礼仪课程感想与收获
形体礼仪课程感想与收获
通过两学期的形体礼仪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我是为了端正姿态,塑身和学习基本礼仪报的这门课,还记得选课期间的紧张担心,怕自己选不上这门课,当知道自己幸运的选到形体礼仪课时,心里的石头才终于落了地。老师也介绍说,形体礼仪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点,这是首次将形体和礼仪两门课程组合在一起,也提高了我们学习的兴趣。
第一学期,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素质练习,跑步,压肩压腿、柔韧性练习等,还有形体舞的学习。老实说,挺累的,但是一想到自己辛勤练习之后的好气质和好形体,就都坚持下来了。
对于上学期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期末考试时的形体舞的编排,虽然只是加入几个自己的动作,但对于我们组——一个几乎所有成员都没有舞蹈基础的组来说,确实有些困难,为此,我们请了“外援”帮我们编动作。然后经过刻苦练习(每晚练习1个半小时以上),一边练习一边优化动作,我们终于迎来了期末测试。还好,虽然我们的动作在协调性方面还有欠缺,但最终我们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同时考的还有礼仪方面,老师让同学们自己编排场景来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对与否,真的很有创新点,让我们在享受趣味的同时,加深了对规范行为礼仪的了解,希望这个考核部分一直延续下去,造福更多的学弟学妹。说实话,这两个过程真的很锻炼人,锻炼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我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的改动作,也增进了我们的友谊,当时还说,等考完了一起出去聚餐呢。
第二学期的课程相对轻松许多,主要是华尔兹的学习、柔韧性的练习和规范我们的站姿、坐姿和走姿,同时,老师也合理安排了一些常规练习。由于我们的授课地点已装修完毕,这学期的课堂条件较上学期有很大提高。
练习华尔兹能培养高雅的气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愉悦身心,提高审美品位,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我的搭档和我每节课都认真练习,但是由于考试时过于紧张,我们跳的很不理想,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加强训练,争取在补考的时候跳出好成绩。
老师也说,柔韧性对于女性来说十分重要,经常练习增加柔韧性可以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拉伤,同时也能发展我们的灵巧性。形体训练能够培养我们正确的体态、健美的形体,注重姿态美的意识和习惯。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的柔韧性测试取得了5分的好成绩,这也鼓励我去坚持锻炼,注重规范化的训练。
学习形体礼仪这门课程,我的收获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增加了对形体艺术的感性认识;2.强身健体,愉悦身心;3.提高审美品位;4.培养了终身锻炼的信心与习惯。
形体礼仪课要练的不仅仅是形体美,最重要的是形态美,培养高雅的气质。人的形体美是通过规范的训练而形成的。规范站姿,坐姿和走姿,形成一定的规范姿势和体态,使动作和造型更加优美。通过形体和柔韧性训练,可以发展协调性和灵巧性,培养女性正确的体态、健美的形体,注重姿态美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也能提高女性的审美意识和高雅的情操,使女性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修养、形体之美与精神之美和谐统一。
现在,我有时间会压腿压肩,每天晚上绕着新图北广场走至少半个钟头,睡前50个仰卧起坐,这些锻炼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月了,我也明显感觉到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的提高。锻炼真的很重要,是形体礼仪这门课程让我开始重视锻炼身体的,老师坚持锻炼、保持年轻快乐的好状态真的很让我受鼓舞,我也会将从老师这里学到的东西转达给父母,现在我们全家都在锻炼身体,真的很感谢老师。也希望老师能继续开展这样的课程,不仅让同学们练就外在美,同时也学习了美,实现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