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农村教育之感想
观农村教育之感
水城县野钟乡野钟小学 刘易星
“提高教育教育质量”这号召一经提出,它犹如一阵春风吹到了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镇、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人的心里。从此老师们肩上的责任又再一次重了起来,结束了“放牧”的生活,心中绷紧了无数根弦。安全、德育、卫生、食堂、教学质量〃〃〃〃〃〃在耳边不断地盘旋。大家努力的工作着,提心吊胆地期盼着期末那决定命运的时刻。还是不达标,还是不达标,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学生的成绩还是不见起色呢?自从踏上农村特岗这条路来,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对于城乡教育质量的差异,有一些自我的想法。
(一)学生方面
农村的孩子好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单纯、简单、天真无邪。自打懂事开始,每天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帮父母做家务、农活,或牵着老黄牛来到山坡上,尽情地玩着自己“发明”的游戏。直到有一天,家长告诉他“你可以去学校玩咯”,他们游戏的场所就从山野转移到了学校。一向自由惯的孩子们一下被约束起来,全身不自在。看着眼前的陌生人,不知所措。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来这里干嘛?这里好玩吗?无数的疑问困扰着他们。当了解了老师的性格后,当初入学校的新鲜感一过,面对着相对沉重的学习任务,他们的野性逐渐的显现出来。上课管不住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等等,问题开始越来越多,甚至对学校产生厌恶的情绪。一个学期或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方才醒悟这地方是来学知识的,可是打基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没有办法就混着走吧!
城市的孩子就不同了。由于工作忙没有人照看孩子,三岁,有的甚至
一、两岁就被家长早早地安排到幼儿园去玩耍,没有沉重的学习任务,每天和老师尽情的唱歌、跳舞、游戏,渐渐地孩子们对“老师”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这位大朋
友。三年、四年后再进入早知道规矩的学校去学习早已经很熟悉的知识,每次成功的成就感让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在这次赛跑的起点上,农村的孩子就被远远地甩在身后。我认为由于农村条件特殊,如果在农村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在学费上适当的调控,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的感知阶段,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方面
虽然在农村学校就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在减少,也不如城市的多,但是在农村,“包班制“或进行多种科目教学的老师占了绝大部分。每天上班时间除了上课,辅导学生,参加教研,政治学习等,基本上无法在学校内批改作业、备课,必须在下班后带到家中继续。近几年来,农村特设岗位、新教师的招聘等为农村的教育注入了不少的新鲜血液,但是依旧没有改变农村教师少的问题,就此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的教学。例如:大多数的学校都没有开设英语课,学生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进入中学后一切从零开始,又错过了学习语言的黄金期,所以学起英语来更加的吃力,那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就遇到一块绊脚石。由于条件艰苦,一些新教师离开了这个岗位就后继无人;一些优秀的教师又调入城市,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
农村交通不便,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农村教师无法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一直凭借自己的理解,摸索地进行着教学活动,故在教学方法上和城市的教师有着一定的差距。虽然上级领导很重视农村教育,县级学校也经常组织送课下乡等教研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只是让大家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明白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加大农村师资力量的投入。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让城乡教师加大交流力度,相互学习。定期地组织农村教师到县级学校进行学习,也可以组织城市的教师到农村来体验生活,审视对农村教师的评价。
(三)学校设施方面
随着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进城上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政府投入大笔资金修建了一所又一所的学校,从教学楼到教学设施,一一具备;实验室、图书楼,无一落下。在农村,最美丽的房屋不再是学校。陈旧的教学楼虽然经过无数次的装扮,但是无法掩盖它苍老的容颜。一间狭窄的教室变成了图书室,四五个陈列柜就是全校师生的精神粮食;很多的学生从来没有触摸过电脑,更别说从网络上搜寻资料辅助自己的学习。大山里的学生多数没有走出过祖辈居住的大山,见识面窄,每当教师教学的课文是描写大山外的世界时,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却无法想象,不能理解。如果有多媒体的辅助,通过直观的视觉去加深理解,那么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配齐各种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四)家长方面
城市学生的家长自己有固定的工作或收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学生放学回家后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一定的辅导,或外聘家庭教师,或将孩子送到相应的补习班,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理解的知识就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农村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家长们文化程度低,大部分甚至不识字,以种地为主要职业,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去辅导自己的孩子。再加上多数家庭的子女较多,学生回家后要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妹,在学校内没有领悟的知识就无法解决,时间越长,问题越积越多。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只能靠老师帮助解决,可是他们多数离学校较远,步行时间超过一小时的同学占了全班三分之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修建学生宿舍解决。将学生留宿在学校内,教师才敢放心地为学生辅导而不再有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它不代表所有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的看法,而是我和部分同事从教以来的一点感想或是困惑。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也许,解决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我们的辛勤劳动才能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
第二篇:观《首席执行官》之感想
观《首席执行官》之感想
----林微 看完了影片,不经觉的害怕,害怕自己从此就这般慵懒,不思进取,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这该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影片中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句话: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清醒过,我唯一感到害怕的,那就是我们自己!是啊,我该清醒的正视自己了,一切要改变,观念,信念,态度….拿出自己百分百的热情、激情和恒心去面对工作,我相信一定会突破自己!
第一次观看首席执行官的这部影片,小时候就有海尔兄弟的动画片,那时一直以为是外国的动画,殊不知,从那时就开始对海尔有了根深蒂固的思想,长大了便渐渐知晓海尔冰箱,海尔电视,海尔洗衣机等,知道得了海尔是我们的国产商品,也听说海尔公司有位神奇人物---张瑞敏,当时说实话没什么印象,只是当个故事来听,但通过这次影片的欣赏,真的是由内而外的感叹,和对张瑞敏的由衷敬佩。同时,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要求标准。影片中介绍了张瑞敏的创业历程。他的成功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的,是那么的扎实。就像影片的一个片段:他在办公室,看楼下的工人说了句:“看到他们,我重来不敢停止脚步”。他真的是非常敬业、负责任。我想海尔公司之所以被现代消费者所认可和张瑞敏的做事态度是分不开的。影片中还有个场景让我百感交集,忍不住眼泪在眼眶打转:砸毁76台存在小瑕疵的冰箱的震撼场面,在场的员工都流下了心疼的泪水,这些冰箱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但是如果凌敏不这样做就唤不醒员工们的质量意识。想要做到出类拔萃就要从改变观念着手,给自己设定各个方面的执行标准,多么深刻的质量意识呀!还记得影片中: “一次庆功会上,外国人对张瑞敏说:中国的烟花是世界一流的,但中国的工业还需要50年就会赶上西方国家了。”这句话刺痛了张瑞敏的心。他当时就励志一定要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之后通过他的严格管理和对工作的要求,仅仅通过十四年的努力,海尔品牌让世界所熟悉,也让西方人对我们有重新的认识。当海尔人通过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德国通用公司,引进了设备之后,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冰箱,细想我们在工作中是否做到精益求精?是不是总给自己的不足找诸多的借口?自己在敬业精神、责任心等方面与别人存在多大的差距?
我们好奇他的成功之处,他的信念究竟是什么?就如他影片中所说的:人是空手来、空手去。人离开人世,什么都带不走。为什么拼命的工作------梦想啊!梦想是人的翅膀,带着你飞向想去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有梦想,但真正实现的又有几个?想想人生是多么的短暂。一定要很好的利用时间,并且努力的工作,实现自己梦想。算一算自己来单位已经近三年了。我是带有梦想而来,但没有为梦想而做,也许是我还没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清晰的规划,总是无法眺望无法展望,虽然现在人生还很长,没有什么缺憾,但总觉的少了点激情。通过此次影片我对自己也有更高的目标。邮储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他改变了我的思想和对人生的态度。在这里不但可以挣钱,还可以学习,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但是自己一定要快速成长,否则将会被所淘汰。因为只有做为狼,才可以与狼共舞,否则将变成羊,将会被狼所吃掉。真的很感谢单位给予我们这次励志影片的学习,将对我们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我们也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第三篇:观《钱学森》后之感想
观《钱学森》后之感想
——林化11-1,宋娟,110524121 每一次观看历史性影片都会触动内心最深处,每一次接触一段历史都会思绪万片,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人物千姿百态,曾经叱咤风云轰轰烈烈地演绎着血性史实。
当然,这一次也不例外,钱学森,耳熟能详,妇孺皆知,一部影片将其诠释得恰到好处。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那个真性情的钱学森形象深深扎住,挥之不去,心里默默地细数着科学家,党员的优良品质。
远在美国过着舒适的生活的钱学森,当国家无法与他国对比抗衡时,当意识到中国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来指导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中国需要他,他也需要中国,祖国才是心的归属,祖国才是科学家施展才能的地方。从此,便开始了与美国当局长时间的对峙,打压,欺骗,阻挠,金钱的诱惑,权利职位的引导,这些都没能使其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归国的决心,最终,中国政府以释放11名美国战俘的条件争取到了钱学森回国。
回国之后,钱学森全身心投入到了两弹一星的研究当中,当时的中国,条件,硬件设备等各方面都远远不如美国,做起研究处处碰壁,时时受限,但是他却一点儿也不在乎,条件是人创造的。那颗对科学事业无限热爱的心,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支撑着他在一次次的失败后仍能微笑面对,在研究路上跌倒又爬起,想出各种办法来克服缺陷,绞尽脑汁想法设法将科学应用到研究之中,最终,他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并被世界惊叹!后来又相继研制出导弹,渐渐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一切的一切都是钱学森当初坚持与不懈,当初的执着与强硬,当初的国家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中国拥有自己的原子弹的梦想终于实现,千辛万苦,百折不挠,期间走过最美的风景,与相爱的人在一起,“跟我走”两人相视,回国。科学家所拥有的自信与认真,使其又不乏浪漫,对爱人的执着又灼热的爱,深深触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路走来,同甘共苦,共经风雨,共度难关,直到我们的科学家离开人世的那一刻,爱人贴着他的面颊,静默着,内心的伤痛我想我们是无法体会的,虽然我们也很悲伤,一代伟人的离去,对我们来说是不尽的惋惜,而对他来说,对他爱人来说也许已经足够了,因为太累了。科学之路,无尽。留给我们的是将其延续,科学发展才是对科学家最好的安慰。
未来科学之路还很漫长,作为当今新青年,我们最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努力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科学事业做贡献,为中华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第四篇:观课和议课之感想
在教研活动中,以前的听课和评课 改为现在的观课和议课,虽然只有两字之改,但是意义
非凡。听了陈教授的课,使我感受颇深。听课,强调的是“听”字,好像只用到“耳朵”这
一感觉器官,其实,老师听课,完全不是这样,他会同时用到各个感觉器官,如耳,眼,脑
等等,而观课,就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这一教研活动的目的和任务,“观”这一动作同时会用
到各个感觉器官。观,即观察,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所以,我们要听好一堂
课必须用“观”才能真正了解这一堂课。
从另一方面来说,“听”指向声音,而“观”则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
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下面再来谈谈评课和议课吧,以前我们听了老师的公开课,就得进行评课。“评”是对
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你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而“议”,首先是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大家来讨论这一堂课,而不是为了下结论,它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
来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议”是上课者和听课者的对话和反思,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课只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是话题。而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
待帮助的客体,在评课活动中,不论是同行还是非同行,都会指出某处应该如何如何,有时
好像把上课老师看成批评的对象,指出很多不足之处,让上了公开课的老师很不是滋味。因
此,学校一旦有公开课,没人自愿接受这个任务。于是,教研活动便成了一种形式,没有落
到实处。而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以平等的方式,商量的语
气,帮助执教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
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全体老师参与,这既是 “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
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对课堂观察的总结和分析的过程不仅仅是呈现观察结果,它实际上是教师对观察研
究过程的总结反思,是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深入。议课反对孤立地评价效果和行为,强
调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从教和学的行为入手,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是对他人的课堂进行“指点江山与激扬
文字”,也是通过对问题和困惑的讨论,发掘问题行为背后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追求,建立观念——行为——效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改进教学,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
第五篇:观《量子之美》感想
观《量子之美》感想
“美”是什么?可能每个人对美的定义都有所不同,而量子之美又是什么?《量子之美》是剑桥大学系列公开课的其中一节,请到美国Mit教授讲的课。教授先讲解了几位历史中的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与他们发现的成就。与老师第一节课所讲那些中国先贤各种“子”如出一辙。相比之下,我感觉中国先贤在人文方面建树更多,各种“子”除了墨子墨翟之外大多都是研究如何治国,如何统军的。这可能就是中华文化绵延至今而其他文化大多有过隔断的原因了吧。不过,这些科学家,这些“子”貌似与量子世界并无关系,但实际不仅通过这些故事讲述了人类如何一步步发现了量子世界,开启了量子世界的大门还有一层更加重要的联系就是告诉我们,在量子世界,这些先人的发现,我们的常识大多都被打破,新的世界观新的公理在量子世界中建立。在了解量子世界的时候我们不能带着我们以往所知道的常识。不得不说,量子世界,它的神秘感是其美的一方面,其中蕴含了太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甚至可能包含了所有一切科学谜团的答案这不也是量子之美的所在?
美之所在另一方面在于对称,视频中提到正多面体只有5种。也就是说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只有这么几种正多面体而的确在微观的结构中这几种正多面体是非常多见的。一切物体都是平衡的,不平衡的东西会很快变得平衡,当一个微观结构不对称的时候,从空间中不同方向改变它的所需的力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它可能更容易被破坏而转化成一个更稳定的结构。所以正多面体,在微观结构中的对称也是量子之美的另一方面。之后介绍的麦克斯韦与他的方程组。我觉得麦克斯韦实在太厉害了,当时还没有发现的电磁效应而视频中教授还说麦克斯韦方程式一个非常好的对称方程,就是说把其中的电场的变量与磁场变量互换,方程依然成立,又是对称,这是量子世界美的体现,这是公式中对称之美。爱因斯坦最著名的公式E=mc^2,这个公式向我们展示出了他眼中的世界,物质和能量是一体的,犹如硬币的两个方面,物质可以转换为能量,能量也可以转换为物质,就此人类发现了核裂变与核聚变。这让我想起了老师上课提过的宇宙弦理论,大家都是波动罢了,物质,能量都是波动,我们也是波动,不同波动,对我们的影响不一样,我们的感受就不一样于是在我们眼中才有的能量与物质。
也有理论提到了四维甚至十一维空间,作为一个在三维空间的人,我无法想象更高维度的样子,但是大概我们看待四维空间就犹如二维空间的火柴人看待我们一般吧。我们把他们从纸面拿出来,然后再把他们放回另一个地方,这种情况是不是与我们世界中那些穿越的事件十分相似?当然那些事件如果是真实存在的。想象一个坐标系,二维比一维度多出一个Y轴,犹如无数一维空间的加和,而三维空间对二维空间而言多了一个Z轴,好像是许多二维空间叠加而成,那么四维空间是不是有许多三维空间组成?更高维度空间是不是也是如此。在量子世界可能有着更高维度的空间,这些空间我们也许可以计算,但是我们无法观察,很难想象神秘的量子世界,不就是美的另一种体现,吸引无数人去探索与发现。我们对三维空间的研究与了解已经过了数千上万年,我们总结了许多无法证明,但是我们一致认为它是正确的公理,有了这些公理,我们才一步步发展出更多定理,使得我们对这个三维的空间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如果在另一个世界,我们所发现的定理并不正确,他们有着另外的公理,那样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而对于更高维度的空间,我们对他们存在的还只是在理论之中,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发现无法进入也许他们真实存在,但是我们却对他们一无所知。
没有战争,科学的发展便大幅减慢,如果能够研究出更高的空间,我们也许能够像“红色警戒”中的超时空步兵一样,瞬间把敌方的战斗核心转移走。这种能力必然能够瞬间转换战场甚至战争形势,哪个国家不会投资研究?就像一战中的毒气,化学药剂使得化学与医学有了飞跃,二战中原子弹的发明使得物理学有了一次飞跃,冷战中,美国与苏联使得航天科学飞速发展。而现在这个和平年代,什么上帝粒子,什么黑洞理论这些科学显得对我们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无关痛痒的研究怎么可能获得国家大量支持?而没有支持又怎么能够快速发展取得成果?
想到之前的一个理论,能量使得我们存活,而只要还有能量,宇宙就在扩大,扩大之后距离变远,相互间影响变小,能量更低,更加稳定,当粒子运动减慢到一定程度,就是说温度趋于绝对零度的时候,宇宙就会开始收缩,收缩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宇宙大爆炸新的宇宙诞生。也就是说就算我们能够存活到太阳熄灭,能够找到其他适合我们生存的星球,我们还是无法躲过宇宙的周期,人类终将毁灭,而人类是否存活于地球,于宇宙又有什么影响?与其劳心费神拖延人类灭亡的时间,不如安于现状,做到随时都可以死而无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