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与感受

时间:2019-05-12 14:2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与感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与感受》。

第一篇: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与感受

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与与自我救助措施

作为一种无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始终是悬浮在人类头上的一把利刃,随时会取走我们灿烂的生命年华。从古至今,地震始终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又有多少地区因此陷入瘫痪状态。地震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悲痛与恐惧,在选修课上,我了解到了地震的危害,在资料库里,我更加深入的了解的地震的产生跟危害,下面,是我了解到的关于地震的一些知识与预防措施: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塌陷、火山喷发等发出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这种地面运动称为地震。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或“地牛翻身”。它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1000次。其中5.0-5.9级地震约800次;6.0-6.9级地震约120次;7.0-7.9级地震约18次;8级以上地震约1次。只要地球存在,就一定有地震发生。地球科学家把地球表层——全球地壳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在它下面的软流层(地幔层)流动的驱动下不停地移动,故称板块运动或叫大陆漂移说。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较活跃的地带,也是地震、火山较为集中的地带,就是说地震的基本成因是板块间的互相作用产生的(指构造地震)。由于地壳不断运动,地应力在某一地点相对集中,当地应力集中到超过该岩石圈的弹性模量。岩石承受不了,就产生形变、断裂、错动,此时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形式传到地面,产生快速振动,这就是地震的成因。

地震是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的突然性、瞬时性以及所引起的次生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

历史上有记载的地震达4000多次,造成人员伤亡的有346次,死亡人数多达230余万。本世纪以来,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多次,其中7.0~7.9级地震98次,8级以上地震9次。建国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近4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每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死亡24.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由此看来,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确实十分惨重。此外地震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也不可忽视。如强烈地震可以诱发山崩、地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喷沙冒水等多种地质灾害,从而诱发地基失效,边坡失稳,加剧地面建筑的破坏可直接摧毁地面工程设施。此外,地震还可以造成火灾、水灾(供水设施破坏所致)爆炸、毒气蔓延等次生灾害。

地震带给我们无尽的痛苦,而我们也在想方设法减轻地震带给我们的危害。首先是我们的自身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

遇到地震时如何做到自我保护?地震时,保护自己的金玉良言就是不要惊慌失措。地震是一种地面的强烈振动。它将在几秒到几分钟内平息。在这激烈振动的关键时刻,保持头脑冷静,防止生命和四肢受到伤害。可以说人们免受伤害程度,取决于保持镇静的程度。

1、首先要遵循就近躲避原则。当地震来时,立即用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到床下,桌下等安全角或橱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注意不能靠近窗户,镜子及建筑外墙(这些地方容易被玻璃、框架砖石砸伤),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避免余震再次伤人。这就需要人们平时留心自家有那几处是理想避震位置(并腾出一定空间)

2、大震前一般会出现一些大震预警,如地声、地光和地颤动(小震闹大震到)等宏观现象,我们要根据这些情况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

当你感觉地面在作上下簸动时,这就是先到的纵波,意味着地震发生在不远的地方即近震。距横波到达尚有3-7秒钟,人们可利用这短渐几秒钟作为迅速逃生的机会。当横波到达时会出现前后、左右摇动,造成建筑物损坏倒塌。

3、当地震来临时应先打开房门、关闭电源、关闭煤汽等(避免次生灾害),地震时,如果你是住在平屋的,应迅速冲出屋外,到空旷地带避震;你是住在一般楼房的(8层以下无电梯)要遵照前面讲的就近躲避原则避震,千万别心急跳楼;你是住在有电梯的高层楼,请记住不能乘电梯,要走安全通道,有序撤离。在影剧院或体育馆的应在排椅下避震,在商场的应在立柱或墙角避震,在学校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就近躲避,不能盲目乱跑,避免挤死挤伤。1984年5月21日江苏省南黄海发生6.2级地震,江苏沿海地区和上海市强烈有感,但未造成明显的破坏或人员伤亡。可是少数群众由于震时惊慌拥挤,甚至急不择道而跳楼,造成挤伤,碰伤和跌伤,据统计仅江苏省南通市和上海市就有88起受伤事件,这些次生事件大部分发生在大专院校的学生宿舍,这是一个教训。

4、在山区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陡峭山坡以免塌方或滚石压伤;在海洋或海岸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海边。避免海啸把人冲走。

5、逃到屋外避震时要注意避开狭窄胡同,高压线、变电站、广告牌、街灯等危险地点。震后不要急着回家,应尽快到应急避震场所如广场,体育场。公园等开阔地,因为一次地震往往有多次余震发生,避免余震造成伤害。

6、如果不幸被压在废墟内,要坚定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险,不可悲观绝望,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强周围的支撑,防止重物坠落和进一步坍塌,确保生存空间。尽量用衣服,湿毛巾等织物包好头部,掩住口、鼻防止意外撞击和烟尘窒息或中毒。被压时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延长生命。当感觉外界救援自己时,应设法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如用硬物不时敲打水管,煤气管等以示求救并指示方位。

我通过上选修课与查找阅读资料,对地震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对自我救助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只希望,永远不会有用到这些知识的一天。

化环学院2011级矿加三班 李峰 学号:11103100309

第二篇:安全教育教案(防地震灾害)

【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震灾害

第一课时 什么是地震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地震这种自然现象,并了解地震有什么前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知道地震是一种怎样的自然现象吗?指名学生简单的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地震。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地震。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新授

1知道地震的含义。

(由于地壳不停地运动,会使岩石层弯曲,褶皱,断裂,这是就发生了地震。)

第二课时了解地震有什么前兆。

(1)动物表现反常

大地震前的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动物常常出现一些反常现象。

第三课时做好防地震工作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防地震工作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震以及地震有什么前兆,接下来我们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积极地做好防地震工作。

2.学生读题

二、新授

1.家庭防地震工作很重要,不能疏忽。2.说说该如何做好家庭防震工作。(学生自由说说)3.根据学生回答,列出以下几点:

(1)家庭要做好分工,明确地震时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并约定震后到什么地方集合,以及万一失散后怎样联系。

(2)消除室内一切易燃易爆物品。(3)室内不要高空悬吊、摆放物品。

(4)要把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变摆放位置。(5)玻璃窗上要贴防碎胶条。

(6)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7)准备最需要的食品和水。

(8)准备应急药品,如感冒药、黄连素、消炎药、创可贴等。

教师小结,告诉学生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就近躲藏,(如课桌下、承重墙角墙根下、厕所承重墙角等)。闭眼趴下。等主震过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的跑出教室找一处空旷地。切记住:不要急忙跑回家,要听从老师的指挥。

2.在家中遇到地震怎么办? 要迅速判断是大震还是小震,小震不必跑出去。大震的话,里房门近或楼层较低,而界室外开阔可以迅速跑出去。如在室内可马上贴床沿或早结实的家具底下趴下。或者躲到承重墙角下。

3.在影剧院遇到地震怎么办? 有人指挥要听从,不可擅自行动。没人指挥也不能乱跑,以免你推我踩,造成伤亡。赶快钻到排椅下面,闭眼趴下。

4.在商场里遇到地震怎么办? 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随人流乱挤乱跑,避开商品的陈列柜架,向没有物品和人少的通道跑。如通道被堵住,就在有柱子的地方或有坚实的大商品附近抱头蹲下。

5.在汽车遇到地震怎么办? 呼喊司机停车。提醒司机把车停在路边下落物少、倒塌物少的地方。并停在路基结实平坦的地方,汽车未停稳不能跳窗。车停后下车选择安全的地方躲避。

6.在室外遇到地震怎么办? 立刻向树多的地方跑在山坡或悬崖下不能跟着滚动的石头跑。另外在繁华地区,在居民区,在高层建筑物附近都应注意选

(4)救人时,要先弄清头部的位置,先使头部露出,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再将胸、腹部露出。

(5)对脊椎损伤的人,要平抬平放。

(6)对四肢骨折的人,要就地取材,制作临时夹板固定;抬起时要托好骨折处。

(7)对流血的人,要先包扎,并尽快止血。

(8)对暂时无力抢救的人,要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适量给其送饮料、食品。

切记住:救人时(在倒塌房屋里面的人),一定不能使用铁锹等工具,一定要用手扒。

三、课堂小结

第三篇:谈谈对地理科学的认识

谈谈对地理科学的认识

摘要:

我学习地理科学前对地理科学的认识,以及之后对地理科学的认识,还有地理科学的特点,要如何学好地理科学,对地理科学的态度。关键词:

地理科学 认识 特点 方法

金秋九月我怀着对大学的憧憬来到师院。当初选择地理科学这个专业之前,我比不太了解地理科学的这个专业。当时总以为地理科学让人认识各地方的风土人情,懂得四季五带、气候,教会人看地图,知道哪里的旅游景点好而已。在没有学习地理科学这个专业之前,我对地理科学的认识就是那么狭隘。

然而,在开始学习地理科学之后,我才逐渐认识到地理科学的博大精深,才晓得之前对地理科学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地理科学不仅让人了解各地方的风土人情,会看地图,懂得四季五带的划分,还让我们了解地球的整体知识,了解地势地貌的知识,懂得气象学、气候学的内容。地理科学中还包括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世界地理学等等。

在学习地理科学之后,在上了地理科学导论课之后,我了解到地理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其中地图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地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学要求我们掌握其基本原理以及各种地理现象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和表现形成,同时具有分析应用地图的能力。地球概论也是一门先行的基础课程,为地理科学专业和其他基础课程提供地球整体知识。地球概论了解地球及其宇宙环境、天体运动规律及其运动的相互关系,让我们感受到天体运动的奥妙,如:十二月十日的月全食,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那是多么的美妙啊!地质学让我们了解地球的结构、矿物、构造运动,与地球的发展简史,让我们知道广西区内主要有石灰岩。同时地理科学还是一门研究性学科,其中有许多实践课程。我们有许多次野外考察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强健的体格,能经受住各种野外环境的严酷考验。我们在考察的时候要细心观察,及时记录。这就要求我们学好各科专业知识,才能在野外考察的时候充分运用各种知识,才能及时记录下来。野外考察是获取第一手科学资料的基本方法。所以我们要重视野外考察,不能抱着出去玩玩的随意心态,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地理科学博大精深,囊括万千,即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地理科学是一门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的科目,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三大科学体系交叉汇合的产物。地理科学有其突出的特点,第一地理科学具有强烈的区域性,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此,区域概念和区域差异在地理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地理科学具有综合性,如: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及区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自然、人文、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各种因素。第三,地理科学具有人地关系性,地球是人类的赖以生存的地方,人类时刻离不开地理环境,所以我们要研究人地关系,以便人类能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发展。地理科学的时间性、空间性的跨度很大,含有海量的数据,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取数据。

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好地理科学。其中信念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我们要具备良好的体质,还要有坚忍不拔的耐力。我们要学好地理科学,就要认真听讲,不要以为老师不按照课本讲就不听课,这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听讲,因为老师在你不经意间叙述了各地方的特色。每个老师都有他自己的讲课风格,我们要去适应老师,那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要有主动学习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收获更多。我们除了学好专业之外,公共课也要认真学好。由于地理科学组成要素复杂多样,空间结构跨度很大,因而地理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要学好地理科学的同时,我们也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地理科学的问题。如:学习经济地理学课程时,我们要懂得相关的数学知识,工、交、农、商、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着重理解区域与区域间的相互关系。还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不同的观察角度,如:当别人说这是一块石头时,我们则认为这是一块岩石,而且知道是什么类型的岩石。

随着对地理科学的学习,我对地理科学越来越喜欢,而且有信念学好这门专业课。学好地理科学,使我们的知识面更广,思维更开阔动手能力更强,主动性更强。还使我们领略到各地奇妙风俗等等,这些都将让我们受益无穷!

第四篇: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及感想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以及感想

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由来已久,地理教育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我国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然而进入到20世纪末的中国地理教育却陷入了困境,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已下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重新思考。

地理学科教育内容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从远古到今天无时无刻不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变得越来越密切。人类最初对地理知识的认识起始于对居住环境和取食环境的有意识的选择。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直到现代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依赖、顺应、掠夺到协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理知识不断积累,地理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人地关系的理论由曲折通向坦途。这些都体现了这样一种必然的结论:地理知识相伴于人类而产生,地理知识相伴于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地理学科教育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生产力。地理科学的发展,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丰富充实了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地理知识的积累,可以引导人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活动,从而进一步加

深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中世纪的远征探险开始,每次地理发现必定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社会震动,推动了社会产业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地理研究方面的运用,使人们对地球环境乃至宇宙环境在更大范畴和更深层次上有了了解。如计算机制图使制图速度提高了许多倍;遥感技术的运用亦延长了人们的视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当然,地理学科理论的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尽全是有益的一面,与其它事物一样,地理学科理论的发展,亦走过了曲折的过程,如人地关系的探索,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世界人民经过了两次大的浩劫,追其根源与德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有关。“地缘政治地理学”成为一种政治上的工具,为统治者所利用。这种理论目前仍被西方政治家所推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理学科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及地理教育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地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地理知识产生和丰富的过程也是地理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古代的地理教育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实现的,传授的内容主要是辨认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寻找食物来源和如何避灾。在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贵重金属和香料,以及对传播基督教的热忱,向海洋进军的步伐加快了,各种探险活动风靡西欧,地理知识信息成为重要的商业信息。与此同时,因探险活动的需要,亦促进了地理教育的产生。据史料考证,15世纪的葡萄牙为了航海贸易的需要,出现了地理研究的专门学校,对水手和船员进行航海、测量、绘制地图等与地理相关的专业培训。17世纪中叶夸美纽斯率先主张地理在学校教育中单独设科教学,而19世纪中叶近代地理学奠基人洪堡和李特尔为地理学科体系的创立做了大量的工作。

随着地理知识的丰富和地理学理论的发展,地理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方法上,都较过去有了全新的发展。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已经确定在“地球表层”。现代社会,因为人类认识范围的扩大,需要从高空俯视地球并进行勘探,因此促使了地理学方法手段的更新。因研究内容更加广阔,拥有地理信息更加充实,研究方法从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走向定量模拟。所有这些在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中都得到体现。

中国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认同,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人们一直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衡量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程度,这反映了地理知识的价值在一个人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社会对地理知识价值的认同。从原始社会人类选择居址到末期的“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就有了从事地理位置测定及天象观察的专门人员,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尽管古代地理研究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较强烈的迷信色彩,并常常与“风水”联系在一起,但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中,它对古老的中国社会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对地理科学也曾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丰富了世界地理科学的宝库,如古代中国的地理游记及制图是世界上领先的。我国是世界上进行地方志教育最早的国家,我国的地方志史料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禹贡》等著作,为进行传统的地理教育作了素材上的准备。而像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那样,为我国摘掉“贫油国”帽子做出举世瞩目成就的老一辈科学家,激励了几代人投身到地理学科教育和地理研究的行列,也使地理科学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地理,选修课选了《地理科学与人文素养》,每次上课老师都会带给我心灵的震撼,青藏铁路、原子城、地震、南极科考„„回顾这些高中时学过的知识,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我喜欢地理,也想从事地理教育工作,因为现在的高中地理老师是很紧缺的,但我学的是外语,自己也一直在这中间徘徊着,希望能够得到李老师的指点。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以及感想

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2011级英语教育一班

学号:11022011008 郭爽

联系方式:***

第五篇:XX市政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XX市政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减

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防地震灾害急救援工作。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坚持一保人身、二保设备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给人类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地震的一种基本现象是地面震动。强烈的地面震动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造成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的破坏,如山崩、地裂(地表可见的断层和地裂缝)、滑坡、江河堵塞、房屋倒塌、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断折、堤坝溃决、地下管道毁坏等。在有些地方还会造成砂土液化,以致地基失效,引起结构坚固的建筑物整体倾倒。在大地震后,震中附近地区可能发生地壳形变,即大面积、大幅度的地面隆起(或沉降)和水平位移。大地震还会激发地球整体的长周期自由振荡,产生余震。同时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事件分级

按照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地震灾害事件分为4级:

4.1

Ⅰ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所在区域发生6.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同电网系统解列,造成全厂对外停电,外送线路遭到破坏,失去厂用电;虽未达到该震级,但造成特大影响的地震灾害。

4.2

Ⅱ级重大地震灾害

所在区域发生5.5-6.0级地震,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事件发生。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同电网系统解列、造成全厂对外停止送电;或未达到该震级,但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震灾害。

4.3

Ⅲ级较大地震灾害

所在区域发生5.5-5.0级地震,可能出现风力发电机组与系统解列现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事件发生。

4.4

Ⅳ级一般地震灾害

所在区域发生4.0-5.0级地震。造成少量的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可能影响部分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

应急指挥机构

5.1.1

应急救援工作组

(1)运行应急组:项目经理为组长。

(2)检修应急组:机电经理任组长。

(3)公用系统应急组:项目生产经理任组长。

(4)物资保障应急组:由项目物资部人员组成。

(5)后勤、医疗保障组:由项目办公室人员组成,办公室主任任组长。

(6)安全保障组:由项目安全部人员组成。

(7)保卫救援组:由项目总监任组长。

(8)通讯保障组:由安生部人员组成。

5.2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5.2.1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职责

(1)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根据受灾情况确定响应等级,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2)负责公司应急事件管理机构报告风场的受灾情况,必要时发出救援请求。

(3)负责指导各应急工作组按职责分工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按照“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的原则,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4)根据抗震抢险恢复生产生活的程度和灾情减弱的趋势,及时调整现场抗震减灾恢复生产生活的方案和措施。

(5)完成灾后(人员伤亡情况、设备损坏情况、处理经过)

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6)宣布地震应急工作的结束。

5.2.2

应急处置工作组的职责

(1)抗震抢险生产组职责:接受抗震抢险应急指挥小组领导;组织项目人员抢险救灾;迅速查清设备受损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稳定或恢复生产。

(2)公共安全组职责:接受抗震抢险应急指挥小组领导;组织指挥项目生产生活区域的抢险救灾;迅速组织救治、转移伤员并及时排查人员、房屋建筑受损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员工基本生活条件。

(3)后勤保障组职责:接受抗震抢险应急指挥小组领导;地震灾害发生后,负责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络,同时根据需求储备和输送所需的物资,做好抗震救灾的外围后勤保障工作。

预防与预警

6.1

风险监测

6.1.1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短期地震预报信息由项目值班人员负责接收。

6.1.2

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

地震预报信息主要来自省(区、市)人民政府决策发布的短期地震预报。

6.1.3

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

项目接收到预报后应立即汇报项目地震应急指挥小组有关人员。

6.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

预警分级

地震预警级别按照可能发生地震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程度,地震预警发布级别分为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

(1)Ⅰ级预警(红色):地震临震预警,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

(2)Ⅱ级预警(橙色):地震短期预警,未来3个月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

(3)Ⅲ级预警(黄色):地震中期预警,未来1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

(4)Ⅳ级预警(蓝色):地震远期预警,未来数年到数十年强震形势的粗略估计与概率性预测。

6.2.2

预警发布程序

项目根据省(区、市)人民政府决策发布的短期地震预报请示安全部后,在项目范围内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

6.2.3

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应急指挥小组采取相应等级的应急防御措施,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项目秩序的稳定。

6.3

预警结束

收到省(区、市)人民政府决策发布的地震预警结束的通知后,由项目地震应急指挥小组宣布地震预警结束。

信息报告

7.1

应急值班电话

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0633-6189962

7.2

应急报告的程序、方式和时限

Ⅵ级一般地震灾害和Ⅲ级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当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并续报。Ⅱ级重大地震灾害和Ⅰ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项目负责人立即向上级主管单位和安生部部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

7.3

速报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时间、地点、类型、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震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

应急响应

8.1

响应分级

在本预案中将地震灾害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4级:

8.1.1

Ⅳ级响应:应对一般地震灾害。

8.1.2

Ⅲ级响应:应对较大灾害。

8.1.3

Ⅱ级响应:应对重大地震灾害。

8.1.4

Ⅰ级响应: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8.2

响应程序

8.2.1

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

(1)Ⅳ级响应:发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

(2)Ⅲ级响应:发生较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

(3)Ⅱ级响应: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

(4)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

8.2.2

响应启动

(1)Ⅳ-Ⅲ级响应:向安生部报告震情和灾情,启动项目地震应急预案Ⅳ-Ⅲ级响应,项目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开始运作。

(2)Ⅱ-Ⅰ级响应:向安生部报告震情和灾情,经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后启动项目地震Ⅱ-Ⅰ级应急响应,并及时与安生部报告抗震救灾情况并续报,指挥小组应急处置工作组全部到位。

8.2.3

响应行动

(1)项目地震应急预想责任主体为项目全部人员。

(2)发生地震灾情时,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小组,召开应急会议,调动参与地震灾害处置的所有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援,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专业处置”的要求和预案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有效地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8.3

应急处置

8.3.1

先期处置

(1)当发生人身伤害时,公共安全组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2)对震损建筑物能否进入、能否破拆进行危险评估;探测泄漏危险品的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泄漏的危害性,采取处置措施;监视余震、火灾、爆炸、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损毁高大构筑物继续坍塌的威胁和因破拆建筑物而诱发的坍塌危险,及时向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

(3)及时划分地震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4)加强监测,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导致的二次人员伤亡。

8.3.2

应急处置

8.3.2.1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急措施

(1)收集汇总震情、灾情,向上级有关部门和上级安监部门报告。

(2)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紧急部署抗震救灾行动。

(3)宣布项目进入震后应急期,必要时决定实行紧急应急措施,维护项目正常秩序。

(4)根据救灾的需求,向上级主管单位申请调遣抢救抢险队和医疗救护队赴现场进行人员抢救和医疗救护。

(5)查明通信破坏中断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沟通与外界的通信联系。

(6)查明交通中断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抢通交通运输,优先保证救援人员的运送。

(7)查明电力生产中断情况,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抗震救灾应急用电。

(8)组织抢修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

(9)保障职工食宿、饮水、医疗等基本生活需要,必要时疏散职工。

(10)明确避险场所:避险人员就近处、和项目墙外空阔场地暂时避险,听候下一步通知。

8.3.2.2

生产系统各岗位人员应急措施

(1)发生地震时应按照“保人身”的原则进行处理或避险;各工作(作业)区域在地震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以所在区域最高岗位人员为组长立即组成本区域抗震临时指挥小组,组织本区域人员作业或避险,并争取利用各种通讯手段向高一级岗位人员保持联络畅通。

(2)楼房内的人,要迅速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选择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倒塌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桌下、内墙墙根、墙角、坚固家俱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更不要盲目跳楼。

8.3.2.3

通勤车辆应急措施

(1)地震发生时,车辆禁止行使。不得发车,关闭车门禁止人员上车,同时司机也要离开车辆。

(2)车辆在没有出发时发生地震,停止发车,紧急疏散人员到空旷地方,但不靠近高大建筑物。

(3)车辆行驶途中发生地震,立即减速靠边停下,疏散人员到空旷的地方。人员来不及下车时,乘员要抓紧车辆上的固定部位和车座位的靠背,减轻受伤程度。

(4)发生地震时,车辆停靠尽量要远离建筑物。如果不能远离,要保持镇定紧急疏散人员。

8.3.2.4

职工食堂应急措施

(1)听到地震报警声,要保持镇定,听从后勤人员指挥。

(2)在餐厅就餐的职工在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按离出口“就近不就远”的原则散离,即按座位自左到右,自前到后撤离到餐厅外安全地方。

(3)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4)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5)把餐厅就餐震后撤离安置情况汇报安监部和生技部领导。

8.3.2.5

生活区地震应急措施

(1)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全力维护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按预案要求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2)无论是否有余震的预报或警报,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4)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5)迅速关闭、切断输电(应急照明系统除外)、供水系统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6)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医院、救护站抢救。

(7)加强对重要设备救护和保护。

8.3.3

扩大应急响应

现场指挥小组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当地震突发事件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时,向安监部和生技部请求支援。

8.4

应急结束

当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经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灾区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秩序时,由应急指挥小组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后期处置

9.1

善后处置

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当及时归还。

9.2

调查和总结

指挥小组负责组织总结地震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

应急保障

10.1

应急队伍

项目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技能的培训。

10.2

应急物资与装备

项目储备必要的急救药箱

10.3

通信与信息

地震应急期间项目以办公电话、手机、网络等形式与上级主管单位、和相关部门保持联系。

地震应急期间当手机、电话、网络通讯全部中断并难以恢复时,项目应派1名管理人员,采取一切方法,赶赴临近具备通讯条件的区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培训和演练

项目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工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附则

12.1

术语和定义

12.1.1

地震

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地震愈大,震级数字也愈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震级为9.5级。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1

级之间。它直接同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源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里克特级数每增加一级,即表示所释放的热能量大了约32倍。假定第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1,第2级应为31.62,第3级应为1000,依此类推,第7级为10亿,第8级为316.2亿,第9级则为10000亿。按震级大小地震划分为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四类。

12.1.2

弱震

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12.1.3

有感地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12.1.4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12.1.5

强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12.2

预案备案

本预案由安生部旭日发电备案。

12.3

预案修订

本预案应适时进行修订,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

12.4

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安全生产部制定、归口并负责解释。

12.5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下载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与感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与感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震与石河子市专题

    王震与石河子市 1950年1月下旬的一天,天空飘着零零星星的小雪,刮着不大的风,预报的白天气温是-23℃。这天对于乌鲁木齐以西151公里处的一片叫作石河子的地方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洛阳发电厂2014年防地震灾害应急演练方案(精选)

    洛阳发电厂2014年防地震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和职工家属人身安全,防止地震灾害造成重大损失,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本公司安全生产......

    塘山小学防地震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塘山小学防地震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地震灾害时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保证破坏性地震临震发布后,能迅速全面......

    羽毛球课的认识与感受

    羽毛球课的认识与感受 1.打羽毛球前准备运动要做全套。 刚开始,当老师花很多时间做准备运动时,我觉得是在浪费时间。然而,在体育测试测800米时,因为准备动作没做充分,跑完后就倒......

    对法学的认识与感受

    题目:对法学学习的认识与感受 小的时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律师,在法庭内外替人伸张正义。于是,帮助他们解决法律问题的理想的种子,在我心里面扎下了根。高中三年,经历了高考的洗......

    对管理学的认识与感受

    对管理学的认识与感受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30 年是我国现代管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管理学理论的引进、本土的管理学理论研究, 还是管理学的实践应用都取得了十分可喜......

    工程力学课程认识与学习感受

    工程力学课程认识与学习感受 工程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力学学科的基础,而且也是《粉末冶金》和《高分子材料》等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它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

    对陶瓷的认识与感受

    对陶瓷的认识与感受 外国语学院 11级教育英语二班学号:1112010210 姓名:陶霞 摘要: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