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古诗词之感悟
学习之 美
----------读古诗词之感悟
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诗歌除了要对孩子进行德育,智育的培养外,还有进行审美教育。而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介含蓄,极富美感。因此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孩子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那么如何引导孩子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从而塑造孩子的心灵之美呢?
----发现美
善于鼓励孩子从古寺中发现美,而不能只局限于孩子识字,释词,解句。小学语文课文入选的五十多首古诗中有极丰富的美的因素,要引导审美主体,----让孩子提高眼里有所发现。采用读的方法,使孩子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产生美感,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宁静优雅的静态美;陆游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壮观之美;张旭的 ‚纵使晴明无雨色,如云深处亦沾衣‛的清幽秀美。无处不入画,无处没有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催人奋进的人生哲理;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精神。美的形象,美的情怀呼之欲出,跃然纸上。这些,只有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去体味,才能使之受到美的感染,看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欣赏美
从最简单的句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开始引导孩子通过画卷的方式来理解诗句。白居易《忆江南》中搜集江南美丽的风光画;图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叹下,引导孩子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处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的秀丽风光,其中‚‘尽’‘孤独’ ‘只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独的心情。
----感悟美
诗读百遍其意自明,其情自见,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的民族是可悲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引导孩子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富孩子的人文素养。
东街小学二六班侯睿锟 家长:侯军平
第二篇:外出学习之感悟
外出学习交流材料
王听
衡中之所以全国文明不是因为别的,而在其教育,确切的说在其居高不下的高考升学率。参加工作近十年,初到高考圣地——衡水,去参观学习和膜拜,内心之激动无以言表。丙申年戊戌月甲戌日,黄历有云:宜出行,况且此日乃菩萨出家之日,据《妙法莲华经》说,观音有着“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的慈悲心肠,她不仅以大慈大悲著称于世,立于诸菩萨之林,更于智能去度化众生。
我们一行十人,远离家乡,踏上衡水的北上之路,求取真经,实现我校教学之改革,振兴我校教学之辉煌。跨黄河、越太行、入燕赵之地,一路绵绵秋雨,谓之艰辛;舟车劳顿,四处学习、反复研磨,结合实际,谓之曲折,但仍阻挡不了我们要前进、要改革、要发展、要振兴之决心。心如果定了,不害怕了,前路再黑暗,有再多的高山沟壑,我们也能战胜它。
前后四天之学习,学习生活紧张又很有节奏,犹如衡水之学生的校园生活。昔日,听说之衡水,社会褒贬不一,有较大之争议。今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真真切切的用心走上一遭,方感衡中之所以为衡中,感悟有三:
感悟一:衡中的教师与学生每日都激情满满。
我们都知道松弛有度之道理:过紧则断,过松则怠。但是衡中人铿锵有力、富有激情,日日如此,年年如此,他们的学习生活之紧凑,让人咂舌,更让人佩服。
采用实用的激励机制,不仅让年轻教师激情起来,更让老教师、高级教师也高昂起来。同时,班班之间也存在某中的内在联系。在这种激励机制之下,时间观念强化到骨髓,挑战与对抗成为了衡中人激情满满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实现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进而达到共赢。
对环境之“绿化”也是衡中必做之要点。其一,对校园文化之“绿化”,就是我们常说的构建校园文化,包括寝室、教室、楼梯及走廊文化之建设。一进校园就让人感觉无论在何处都有学习之渴望,感觉耽搁片刻就要落伍之紧迫感。其二,对校园风气之“绿化”,让学生从心灵上、精神上远离社会尘嚣,免受社会歪风邪气之毒害,这必然需求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职业情操,公平公正为职,让学校成为精神特区。
感悟二:衡中人是真心真意的在研究教与学。
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琢磨如何提高有效教学,打造有效课堂,做到了真正的学习永远在路上。衡中的教师们不仅体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能,更体现了现代意义的教师使命,而衡中的学子们,他们心中充满理想,充满激昂奋进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少年强则中国强”这种真正现代意义的年轻人,是我们学生学习之典范。
衡中的高效课堂法宝有三:其一,细致的教研工作,这是高效课堂之前提。对于备课与研课,每周都要进行几次,集体备课时对每一课的每一句、每一段落以及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研读与分析,探究出题之角度,由备课组长做好记录与补充,做到不备课不允许上课之要求。于最终授课之内容既具有统一性又不失为其个性。他们对备课与研课之细致,业务水平之高,让我感慨:自己工作十年不及人家工作两三年。现代的社会不是孤胆英雄的时代,而是发挥团体协作之时代,一个人也许会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一定会走得更远,也许这就是集体备课的精髓吧。其二,无论文理科,统一的授课模式。无论哪种统一的模式,都体现新课程改革之精神: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课堂主导者,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真正实现一切问题源于学生又归于学生。最后,练习是强化之道。教师的工作除了备课研课上课之外,而且还要找题、出题,才能实现每日必练、每周必考、练必限时、考必批改,每日都要通报成绩。大量的练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记忆而且还是对知识的把握与理解,以至于高考无论从哪个角度出题和考察哪个知识点,在大量的练习面前都是小菜一碟而游刃有余。
感悟三:衡水的管理精细化、人性化以及执行严格化。俗话说:没有道统的学统是读死书,没有学统的道统是喊口号。同样,衡水所有的不论是管理上的、还是教学上的思想理念都有一套完整的细致的而且体现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每推行一项制度,都有专人检查与落实,并纳入考核之中。制度之所以严格不仅在于制度本身之严格更在于制度执行之力度,所以古人说:凡事就怕认真。衡水的严格对于学生来讲其实就是一种养成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仅存在学习之中,更在于做人做事等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中,因此衡水的学生们是劳逸结合、全面发展的,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很紧凑感、很有充实感。真正的衡水学子们在毕业多年以后仍对衡水、对母校有浓浓的感激之情。
许多人看衡水都具有片面性,批判之声不绝于耳。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有时候眼睛会欺骗自己,改变思想,跟着心走,方能取回真经。
李金池校长说:什么是“快乐”,只有先“快”而后才能“乐”。慢慢咀嚼、慢慢品味,才发现这一句话就点出了衡水的秘密。
针对上述之感悟,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净化心灵、提高觉悟、认真践行。
对于班级管理,除了继续推行小组建设,规范小组量化管理,弥补其漏洞和不足之外,还要进一步健全班级内部的竞争机制和激情学习,由此我要推行组组对抗、生生对抗等一些竞争机制以及进一步采取措施规范提高学生的激情学习。
因此根据我校情况对学校的建议是:
1、一个班级的推行是很艰难的,甚至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力,我希望学校能够先让一小撮班级先实行。
2、为此在搭配任课教师方面要考虑到班级的所有任课老师是否都能按照统一的班级模式进行执教,方能保证课堂管理与教学的有效性。
3、条件许可的话班级名额应该小规模,实行末尾淘汰制,同时对学生进行奖励。
对于教研工作,对于我个人来讲必须要建立在学校所搭建的舞台上才能进行,其建议是:
1、我们在赛课的平台之上,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新、老教师的师徒帮带机制和交叉分层次评优质课及开展其他活动的的竞争与激励机制。
2、评课时,应该融入新课程理念,当条件成熟,我们需要按统一模式进行评课。
3、在同年级排课一致的基础上,我们要增加集体备课研课次数以及严格落实集体备课研课机制,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把握,方能让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把握。
4、评课有记录,帮助老师成长与转变思想
5、教研组要配置电脑,可以一组一台,条件成熟时可以一组三台或者每人一台。
对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
1、学生要加大量练习,相关措施跟到位。
2、条件成熟时,提高就餐效率和开启特殊就餐窗口
3、构建校园文化和教室文化,让学生处处处在一个警惕的环境之中
4、如果学校采取相关措施,希望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服务措施不滞后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强化时间观念和学生的养成教育 总之,以上是个人的妄言,大家姑且听之,不足之处或者不恰当之处请勿怪之。
第三篇:“学习强国”之感悟
“学习强国”之感悟
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研发的学习强国APP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广大党员队伍中流行开来,大家热烈讨论、相互交流各种学习体会、“高分宝典”等等,当下在全市更是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我与其他党员一样,积极投身到使用学习当中,有两点学习感悟,在此与大家分享共勉。
激发兴趣是前提。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留给自己的相对完整的学习时间并不多,有的业余时间还有点自己的爱好,比如我自己业余时间会写点诗词,画点山水什么的;所以善于利用时间和激发自己学习兴趣很重要。首先“学习强国”平台非常智慧地把各种知识点与能利用相对零碎的业余时间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我们想学习时有时间、有时间时能学习。其次自己可以筛选一些有兴趣的知识来学习。比如看时讯、听新闻、读文章;传统文化、名家讲座、名曲古诗欣赏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坚持学思结合是关键。“学习强国”平台的知识内容快捷、海量、鲜活,我们一方面要把握好学习的重点,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文及有关论述、视频解读,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等。对于一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料还应注意收藏,以备经常学习。同时,还可以结合自己本职工作需要和兴趣爱好,观看一些关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科学等方面的文章和视频。不但放松身心,更能受到教育。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以致用,可以从学习的平台每日的发表观点做起,边学习边思考,多写写心得体会等,自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运用到思想作风建设中,努力用所思所学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升自我,让自己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
最后,我以一首词来追悟往昔的学习过程:
鹧鸪天 学习强国之感悟
搭建平台君统筹,富家强国我追求。崎岖世路须携手,学海无涯任泛舟。扬正气,去闲愁,争先更上一层楼。莫将业习当公务,补益平生作静修。
第四篇:学习国学经典之感悟
学习国学经典之感悟
怀集县凤岗镇下南坑小学 李管兴
摘要:国学可谓博大精深,简短精悍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需要我们一辈子去学习、去感悟。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教孩子懂“孝”会“爱”明“礼”;通过研读“古典诗词”,引孩子熏陶感悟文学思想;通过教学“国学经典”,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能有更多人继承并发扬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 学习感悟
国学可谓博大精深,简短精悍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记载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值得大家一辈子去学习、去感悟。国学经典中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做人、做事的道理,蕴涵着许许多多关于理想、志向、胸襟、气概、情操、正气、修身、奉献等哲理,所以,品读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悟古训的深刻内涵,启迪智慧、开启心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一、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教孩子懂“孝”会“爱”明“礼”
现在不少孩子都是“小脾气”“小磨蹭”,不听话,不听劝,犟嘴„„,父母叫其洗澡、收拾玩具或暂停看动画片„„说了几遍也不见他们动弹。每遇到这种情况,趁机教教《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自己教一句、让孩子随着学一句,再讲解一次,使之分明,父母招呼自己,应立刻答应;父母要求自己做一些事,也要很勤快;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批评要愉快地接受。告诉他,从古至今,孩子都是这样尊敬父母的,由此使他们学会尊敬父母长辈、懂规矩。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孝则弟”更是以“孝”的意义为主题,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子女,如何孝敬长辈,对其一生的成长都大有益处。《弟子规》中“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之明白,看见人家没有空闲就不去打搅;看见人家身体不舒服,也不去请教问题;自己不想要的、不希望的,也别强加给他人。《三字经》运用大量历史典故,言语简练,意义深刻——“养不教,父之过„„”“昔孟母,择邻处„„”当大家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茫然失措,顾此失彼时,这些古老的语言可以给我们指引方向,相信一个从小就能对:“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耳熟能详的孩子,肯定能讲礼貌 ,尊敬长辈的。在以后的岁月中再也不会对亲人、对社会冷漠无情,会有着美好的情操和积极进取的心态。
二、通过研读“古典诗词”,引孩子陶冶感悟文学思想
古典的诗词是国学中的一朵奇葩,其语言之精练,韵律之优美、蕴涵之丰富,是我国语言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研读古典诗词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而且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涵养他们的性情与审美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拓展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她引领着我们倾听一段段经典,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后动人的历史画卷。我们读着这些文字,明意悟情,与文字同喜、同悲„„比如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指在遥远异乡的我,知道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每个人都插戴着茱萸,却唯独少了我一个人。王维就很容易将思念亲人的心情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了呢?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就表达出离别的感慨,人生的无奈,以及偏值春暮,倍加感怀的感情。《长亭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下子把依依难舍的离别气氛渲染出来,让学生们的情感完全被慑住,不由自主随声附和,产生共鸣,大家都感受到并沉浸于离别的情感之中。杜甫的《望岳》中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还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出迎难而上的强烈情感和拼搏精神,表达出学生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舍我其谁,谁与争锋的雄心壮志。
三、通过教学“国学经典”,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弟子规》中也讲到“将加人,先问己”,要先正己再去化人。要去要求别人,首先自己要先做到。老师为了在“国学经典”教学中把课讲好,达到较好的效果,一定会多花时间静下心来品读经典。潜心的阅读和刻意的积累,会让老师自身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更加善于思考、远离浮躁,更加具有人格魅力和智慧,自己的谈吐间流露出的文化气息会自然地辐射到学生身上,使孩子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能有利于我们在课上、课下,有意、无意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教育发展保持旺盛的朝气与活力。
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经典书目,带领学生品读、领会,那么,低智的动画卡通片或无聊的电视剧将不会再成为学生们课余生活的重点。“最是书香能至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经典达到一定时间后,老师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明显增强了。时不时还能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这对孩子表述内心、认识世界以及人际情感沟通与交流的丰富性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我衷心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学习的行列中。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让更多人继承并发扬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第五篇:学习评论员文章之感悟
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之感悟
在中央、省、州、市党委的倡导下,笔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认真阅读了《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三篇文章及省委秦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内涵,领悟到以下几点,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首先,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与领导制度,实践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要求每一名党员及各级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党的路线和中央的决策顺利执行;在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切实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严肃查处违纪党员,坚持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一个干部,不管职位有多高、地位有多显赫,只要在位不为人民服务,而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党和人民决不能容忍。
其次,要准确把握云南科学和谐跨越这一大局。在中央、省、州、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以国家全面实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坚持统筹兼顾,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构建云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按照全国两会的部署,针对制约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在巩固发展云南“十二五”开局良好势头的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借鉴沿海地区敢闯敢试的开放经验,大胆创造沿边开放新奇迹。力争2016年前实现云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的目标,增进广大人民幸福感的同时,推动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
最后,作为一名新时期政法干警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头脑,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始终坚持做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尊崇法官职业道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扎实推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保驾护航,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O一二年五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