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节习俗调查感想
调查时间:寒假期间 调查地点:姥爷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式:询问长辈,上网,查阅书籍
进入农历腊月,欢度春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浓烈了。从腊八喝腊八粥开始,老人们就说,过年就开始了。然后就是腊月二十三,人称小年,老一辈的讲究就是要“祭灶”。“在农耕时代,冬季农活少,所以很早就开始忙年。”从腊八开始实际就进入了过年的状态,等到了腊月二十三应该算是正式进入了春节,所以二十三又被叫做“小年”。听家里的老人说,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在这日要祭灶神。在我们这里,小年这天全家老少都要行动起来忙活一天打扫卫生。腊月二十三在祭灶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忙着准备年货。在经济困难的古代,饺子被看作最好的食物,所以饺子往往要留到初一早上吃,过去只有家庭富裕的才吃饺子,现在则变得家家都吃了。
小年后就是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了。是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吉祥日子,此时便进入了春节的高潮。贴春联、除夕夜守岁、放鞭炮、子时之前吃饺子和农历正月初一拜年。虽然这些习俗大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吉祥如意、事事顺心。譬如除夕守岁,在除夕之夜,人们彻夜不眠。一家人吃着各种各样有良好寓意的食品,叙旧话新;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祝愿对方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过程。贴春联也是一样,不过祝愿来年更美好的愿望更加鲜明一些。今年和以往略有不同的是,全家年轻人都和全国年轻人一样在“抢红包”,小小的“红包”,也是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乐趣。
不过总体上来看,近些年的“年味”明显比记忆中的小时候淡化了许多。春节的意识慢慢的淡化,节日的气氛慢慢变淡。这是社会发展了进步了,还是对传统文化的逐渐摒弃。这是值得我们年轻人深思的。
——1130520422 张乐
第二篇:春节习俗调查(范文)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7年1月1日 调查人:赵烁宇
调查方式:查资料,询问长辈 调查目的:了解春节习俗
调查背景: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每当春节期间我国各地方人民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有很多是从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并形成了地方风俗。
调查内容: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春节的前奏要数小年了。
1.小年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关东糖
灶神画
过了小年,便迎来除夕。
2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三十,初夜,岁除。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了,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一般指农历二十九或三十。这天,一早起床,男子准备贴对联,福等。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家中女子便开始忙碌起年夜饭来,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我们年夜饭中一般都有鸡,鱼,肉,汤圆这四道菜,鱼的意思是年年有余,汤圆的意思是团团圆圆。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愉快最热闹的时候,一桌丰盛的菜,和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我的家乡每家每户吃年夜饭时会先放挂鞭炮,然后关上门一家人坐一起和和美美吃团圆饭。年夜饭过后,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又称守岁钱等。因为是用红色的袋,故又称红包。在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对联
红包
年夜饭
汤圆
过完除夕,便迎来了新的一年,接下来的几天,父母会带领孩子到亲朋好友家祝贺新春。3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的家乡正月初一早上每家每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初一的早晨我们各家都会准备好果盒,糖果和各种各样的食品。初二,父母会带我们到外婆家拜新年,那天一早父母会带上很多礼物比如烟酒饮料等,去外婆,外婆则准备一桌丰盛的伙食招待我们。接下来的几天,便到亲戚朋友家拜访,同样主人家会准备一桌美味佳肴招待客人。
第三篇:春节习俗调查(定稿)
春节习俗调查
忙碌着快乐着
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盼望与亲人团聚。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在我们民俗文化底蕴深处,可说是根深蒂固,流传甚广,仿佛是打在每个人身上难以磨灭烙印。这种团圆习俗在国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头都已扎下深深的根脉。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其中,除夕对于春节来说尤为特别,在这一天人们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时候就连囚犯都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可见除夕对中国多么重要。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贴对联,逛花市,买新衣。在除夕小孩们都会放烟花炮竹,象征“红红火火”,同时,这一天,也是主妇们在厨房最忙碌的一天,因为大多数人们会在除夕夜与家人团聚并吃团圆饭,象征“团团圆圆”。总之家家户户其乐融融、张灯结彩,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乐章。年夜饭里,少不了火锅和鱼,火锅象征“红红火火”,象征“年年有余”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人们还会给小孩压岁钱,这也是小孩喜爱春节的原因。
我不仅爱压岁钱,爱一桌年夜饭,更爱花。它,象征着“花开富贵。”我们家也有一棵桃花。你瞧!它开得多艳呀!看来,我们的家运正旺着呢!这春节呀,我要让它过得更有滋味!
第四篇:春节习俗调查问卷
关于郑州人春节习俗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文化路第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们期望了解老郑州的春节习俗,调查会占用您几分钟的宝贵时间,请您认真填写。我们郑重向您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年龄:调查对象性别:
一、您是郑州本地人吗?
A、是B、不是(请注明)
二、您一般在哪里过春节?
A、郑州本地B、回老家C、外出(请注明)
三、您一般和谁一起过春节?(可多选)
A、家人B、亲戚C、朋友
D同事或同学E、其他(请注明)
四、您了解郑州过春节的习俗吗?
A、了解B、不了解C、了解一点,不多
五、您如何度过春节?(可多选)
A、吃团圆饭B大扫除C、贴对联D、放鞭炮E、祭灶F、串门拜年G其他(请注明)
六、过春节有什么禁忌?(可多选)
A、不能说不吉利的话B、不能拿扫把C、不能倒垃圾
D、不能打碎餐具E、其他(请注明)
七、您春节期间的大概安排是什么?(可选填)
农历二十三(农历二十四(农历二十五()农历二十六()农历二十七()农历二十八()农历二十九()农历大年三十()农历大年初一()
其他(请注明)*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祝您春节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全家幸福!
第五篇:顺德春节习俗调查
顺德春节习俗调查
高二(20)班 梁淑冰
“春节热”全球升温,就今年的情况看,来中国过年的外国人比上年多了五成,全球的华人集聚地区迎接春节的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无论从那个角度观察,顺德春节都充满了浓郁的南国风情,送灶神、饮灯酒、讨利是、开年饭等等,本调查围绕着顺德春节习俗展开。
【送灶神】
时间:年廿四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要送灶神回天庭,送灶神时要先祭拜一番,而祭品与一般祭神用的三牲四果不同,一般人都用汤圆、麦芽糖等甜的东西祭拜,其目的无非是希望灶神享用了这些甜点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好话,少打小报告。送走了灶神之后,家家户户便可大扫除以便迎接新年,而在正月初四又得将灶神请回家中,继续执行神职
【贴春联】
时间:在年廿五到大年三十,最多在大年三十
春联,即顺德风俗所谓的“易桃符”,又名“对联”、“门对”、“对子”等,由上联、下联和横披组成。相传,顺德清代书画大家黎二樵每年初一一大清早打开门,都会发现他的对联都被人揭走,于是,他微微一笑,又挥毫疾书,再贴一联,成为当年佳话。如今,人们大多喜欢用成品的对联张贴,快捷省事,缺少了那种对客挥毫,摊钱问字的悠悠古风。
昔日的顺德人虽有不少“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的对联,但寻常人家更喜欢“平安二字值千金,和顺满门添百福”,这也折射出顺德人和谐祥顺,求实淡笃的风格。
家家户户无不贴春联庆贺。鲜红的春联,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按照中国古老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精心美化自己的住舍,还要在屋内墙壁上贴崭新的年画。
【逛花市】
时间:多在年廿五到大年三十,花街最旺就是年三十晚。
行花街这个是广东的传统习俗。没到年廿七,顺德各乡各县便已选好了地址,摆开阵势办花市。逛花市,行花街,然后买些花、回家过春节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把万紫千红带回家中,寓意一年花开富贵,万紫千红,大吉大利。
顺德人选的过年植物一般有两个原则:要不植物有好听的名字,如:柑(与金谐音)、桔(与吉谐音);要不就是看上去大富大贵艳冠群芳的,如:牡丹、菊花。
除了这些,桃花也颇受欢迎。顺德有一个叫连杜的乡,世代以种植桃花为业,这更助长了过年插桃花的风气。桃花寓有:“大展鸿图(红桃)”之意。一树桃花开满枝,是一团粉红,娇艳动人。桃花往往从桃花地买回来,便宜的要四五百元一棵,中档的千来元一棵,高档次的六七千元一棵,亦不足为奇。桃花购买回来后一般插在昂贵的大花瓶
中,有心思的人,还会将零钱放入红包中,用红线穿好挂在桃树花稀的地方,以弥补花中空缺之处。
【年廿八,洗邋遢】
时间:旧时在年廿八,现在集中在年廿六之后
所谓邋遢就是脏的东西,过年了当然要轻轻爽爽。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春节前打扫卫生的习俗,不仅要打扫卫生,男人还要剪发,女人要洗头。过年前的大扫除与往常不同,平时可以做表面工作,过年了,是不能把旧的、脏的东西带到新的一年里,所以,平时打扫时顾不到的边边角角也要翻出来彻底清洁,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守岁】
时间:除夕,但也有家庭没有这个习俗,情况不一
阴历除夕终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谓之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准备迎新食物】
时间:除夕
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喜庆节日中总离不开佳肴,但是,顺德人为过年而准备的食物材料,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一饱口福的,而是为了凭借这些材料来讨取吉祥的意头的。
煎堆就是用糯米和糖、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和在一起,然后揉成糯米团放在油中煎炸。有道是“煎堆过年少不得,形如金球滚滚圆,滚到锅里油一炸,金银滚滚满屋来。”说起煎堆,自然让人想到包角。包角的工序类似于煎煎堆,只是将角捏成荷包状,此二者皆为了讨个金银满屋的意头。
再来说说灶头上,顺德人往往喜爱将池菇、有头的生菜、蒜、葱、芹菜、红萝卜用小红纸条捆在一起放在上面。池菇寓意生个小男婴。生菜寓意生生猛猛,而且是有头有尾的生生猛猛、体魄健壮。蒜,谐音“算”自然是希望多一些钱财可计算了。葱是祈求来年的开支松松动动,不要太拮据了。摆芹菜为求孩子读书勤奋向上的,谁让“芹”谐音于“勤”一字呢!
【压年】
时间:年初一
过年,一切东西都寓意着吉祥,所以说过年的米桶可不能空置着。在昔日,顺德人都是将煎干的两条鱼放到米缸上,谓之“压年”。这个“压”在这里读“责”音。这里顺带要说到晋朝阮孚,他一贫如洗,但总身挎一囊,里面放着一块钱,他说: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这个“看”字就等于这个“压”字,意谓守护,而鱼自然代表“年年有余”的“余”。
现在的压年,长辈会将猪利(即猪舌)、猪手、鲮鱼、松糕各自包好,再凑上几个桔子,一封“利是”放入米桶中。这其中有趣的是,猪手必须用右手,予意横财就手。一般而言,不会有人用猪左手的,因为在广东话中,“左”与“阻”的发音是相同的,没有谁会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会“阻手阻脚”,干什么事都不得其便;另外,鲮鱼包含了“年年有余(鱼)”之意,这个在中国其他地方的年画中已有体现,更何况以桑基鱼塘起家的顺德人?!而松糕的受宠与其制作、外观及名称皆有关系。因为糕点的制作需要酵母菌才能发达膨胀,正是这个“发”谐音“发财”的“发”,再加上名称引申出了“松松动动”之意。更有趣的一件事是,顺德人称猪舌头为“猪利”,何也?原来“舌”在粤语中与“赊了本”的“赊”同音,然而,有谁想亏本呢?敏感的顺德人便取其反意,改用“利”字,此后,猪舌就有了“事事有盈利”之意了。这反映了顺德人是相当注重口彩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意谓弃故取新,除贫取富,我们乡间一些看似寻常的风俗其实都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充满古意的往日遗风。
【回娘家】
时间正月初
二、初三
这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旧时,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如今,这些必备的东西会省掉,女儿回娘家会带一些煎堆、年糕等拜先人,然后姐妹们会聚在一起聊家常等,好不热闹。尽管礼节省略,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人日】
时间:年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利市钱】
正月初一一早,全家人一起到庙里拜了各路神仙,许下各自的新年愿望,孩子们便开开心心地回家等着领取父母的“利是”。
相传“利是”起初叫“厌胜钱”,“厌”即“魇”,“厌胜”就是“战胜妖邪”。故老相传,一年当中小孩可能会碰到各种病灾,此钱傍身,可除病灾。后来音义讹传,便成为今天的“压岁钱”。
话说回头,长辈所封“利是”的金额是有讲究的。顺德人素来厌恶“四”“七”这些数字。“四”谐音“死”而“七”谐音“凄”,凄凄凉凉的,不好。因此,“利是”往往是双数,而且金额总会与“八”“三”“二”等数字有关。可见,小小的“利是”里头玄机不少!
【过年忌讳】。
首先,顺德人在正月初一时不扫地、不洗头,无论地有多脏,头有多臭、多腻。因为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扫地,会扫走屋子里的好运气。正月初一,灶君从天庭返回,财神进过屋子里头,这样的好运气怎么能扫走呢?!这自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入乡识俗,入乡随俗,还是注意一下好。同理,由于头发的“发”与钱财有关。因此,“初一洗发来年难发”,哪里还有钱赚?
除此之外,有个小习俗,就是说年三十晚是没有人洗衣服的。年三十晚洗的衣服年三十晚不干,需要年初一新的一年才干,是相当不好的兆头。因为在广东的方言中,“水”象征着金钱、财富,有道是“薪水”即工资之意。衣服上的水在上一年有余,在下一年却干了,岂非说明来年的钱财还不及上一年吗?因此,人们总把年三十晚的脏衣服留待来年——正月初一一早才洗。
更有趣的是,顺德人有踩小人,又或者是打小人的习惯。而前者的激烈程度远不及后者。所谓踩小人,就是在年三十晚穿上新鞋子,新鞋子象征了新的一年中的是是非非,狠狠地将双脚踩进去,让他来年不得发作。打小人,近几年少见了许多,这一般是老太婆才有的行为。他们买来一双新鞋子,坐于手各执一只,将他们互相拍打,口中一边喃喃有辞地唠叨着。有些老婆婆发起狠来,会将一双崭新的鞋子打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若被真小人见到了,还哪有胆量找上门来!
另外,在新年的全过程中,是不允许讲不吉利的字眼的,例如“死”等。如果你想表达“累死了”,你只能说“累坏了”。“撞鬼你!”这样的广东方言是不能脱口而出的。特别是小孩子,家长特别担心童言无忌,一旦成真,麻烦可就大了。因而在顺德,小童说了不吉利的话,就要吐出口水重新说一些好话,否则要被掌嘴。
就顺德而言,过年文化包含了这一方水土文化的个性特色,是顺德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顺德的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往于顺德的、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华夏同胞。
很可惜,这种文化却在淡化,时代的风雨让它开始泪迹斑斑!它的传承面临了隐患。很多顺德人嫌走访亲戚麻烦,宁愿外出旅游,也不待在家中渡过。有些人往上司家里走勤快,往亲人家里去就嫌麻烦„„这些事随处可见。
青少年眼中的“年”,就是收红包,有时是身不由己,作业缠身。有些成年人眼中的“年”,是借休假见见亲朋,陪陪父母,甚至逃到其它地方放松一下。没有多少人真的把过年的习俗全依足了办,也没有多少人完全了解这种习俗的发展过程,一切仿佛只是例行公事。而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占多数,十几年后,那种叔伯兄弟欢聚一堂的热闹全没了,这十分可惜。所以说,作为顺德人,我们都肩负着传承顺德文化的责任,做一个顺德文化的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