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蚌埠地区春节文化习俗的调查
关于蚌埠地区春节文化 姓名:陈华龙
学号:
班级:
学校:合肥电大
习俗的调查***28 2013秋市场营销专科
关于蚌埠地区春节文化习俗的调查
我的老家在安徽蚌埠,由于工作原因有好几个年头都没有回老家过春节了,特别怀念小时候在老家过春节的情景,今年四月借着休假回了老家蚌埠,并且对蚌埠地区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一番调查,现将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蚌埠地区的春节包括腊
八、祭灶、小年、扫尘、除夕、拜年、接祖、送灶等活动。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古称“腊八”。追本溯源,腊八本是佛教的一个节日传到民间。这天晚上要吃“腊八粥”,也称“八宝饭”,一般用白果、糖炒栗子、青红丝、薄荷、桂元肉、山楂糕、红枣、赤豆、花生仁等拌和糯米煮粥,甜的咸的,花样繁多,视家庭经济状况,种类不一。而一般贫穷人家,就只好用米、面、菜、豆等勉强凑成8样,煮成粥饭。蚌埠立市以后,市区居民对于吃腊八粥风俗兴趣不大,只有少数居民或初来的老年人还有吃腊八粥的习惯。祭灶旧时祭灶活动很普遍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举行,本地俗语有云:君祭三(二十三)、民祭四(二十四),王八祭五(二十五),鳖祭六(二十六)。后两个日子指妓院龟头、鸨母、娼妓的祭灶日。蚌埠市民一般习惯二十三晚间祭灶。据说灶神为一家之主,这一家的善善恶恶,他都知道,他要在腊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所在这家的一切情况。所以这天晚上,家里举行祭奠灶神的仪式,要备办香炉烛台,倒上一杯酒,点上一对蜡烛,烧上几柱香,对着灶神老爷磕头祷告,希望灶神保佑全家平安,上天扬善隐恶。然后把旧灶神像揭下,把填好居住地点及户主姓名的“祭灶书”和“灶马”一块烧掉,送其“上天”。然后一家大小在一起吃糖饼、灶糕,吃面条,把腌来过年的肉鱼等年菜,煮一点,品赏咸淡。送灶时,还要把米糖抹在锅灶门口两边,意思是甜甜灶老爷的嘴,上天替我们说好话。二十三送灶以后,灶王爷到正月初一还要从天上回来,因此在除夕黎明前还要举行“迎灶”仪式。年三十晚上,人们把新的灶君像贴在灶门旁边,并在两边配上对联一副:“上天言好事,下界(地)保平安”,横额是“一家之主”或“敬神如在”。也有再贴一副“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的对联。然后再供上香炉烛台,这就完成了新旧灶神爷的交接仪式。烧香一般从初一一直烧到二月二,初一、二、三是烧整香,以后烧散香。蚌埠市区过去祭灶之风甚为盛行,除了有文化的年轻夫妻不行此俗外,只要家里有老年人的,总是要按时送灶、初一五更迎灶。而四周农村祭灶更甚于城市,有的还十分虔诚地摆上供碟祭神。推其原因,除了有钱人家为祈求长保富贵外,一般下层劳苦群众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为谋生到处奔波,而往往难保全家温饱和家宅平安,祭灶不过是企图求得吉利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这是当时社会**频仍,人们谋生不易的社会现实在人们心理上的折射,所以随着解放后社会安定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此俗逐渐废除。年二十六晚上,蒸年馍,为过年准备,一般人家往往多蒸几锅,留在过年吃。祭灶以后,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家家要上坟,到死者坟前烧纸,认为过年了,要送几个“钱”(即冥纸)给死者花花,烧纸时,嘴里祷告说:某某给你送“钱”来了。这虽是一种迷信活动,但旧时人们以此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扫
尘年前,为了迎接新年,从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到除夕前,要对家里进行一次大扫除,名曰“扫尘”,从庭院房屋到衣物用具,都要打扫洗刷干净,以除旧迎新。除夕腊月三十(月小二十九算三十),又称除夕,从除夕开始,人们就开始过年。祭灶的前夕,人们就开始忙于过年,如腌腊肉,备食粮,泡好酒,做新衣,蒸年馍,做年菜,常常忙到半夜,年三十晚上,家中大人更是忙碌,要易门神,贴春联,然后开始祭祖。晚间,堂屋正中按照世系的先后,顺序悬挂直系血统的祖先影像,贴上“天地君亲师”几个字,在条几上以纸写个供位,如“先考某公讳某某字某某之灵位”、“先妣某氏之灵位”等,焚香点烛,然后要摆供。人们把节前蒸好的团圆饼(也称团圆糕)拿出来,摆在供桌上。团圆饼是一种发面做的大馒头,里面包有红枣,外面要点上红点子。有的人家讲究的用洋红或绿色、黄色染成彩面,做成的彩面可做成福、禄、寿的字样贴在馒头上。团圆饼陈列式是下面放3个,上面摆两个,摆成“品”字形,圆顶朝上,上面一个圆顶朝下,一个圆顶朝上,一共摆3摊,共15个,这些供品一直要摆到正月十五,有时摆到二月二,才能撤供。饭前人们还要把早已准备好的丰盛的酒菜,先敬天地、祭祖宗,以表示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这就叫“接祖”。也有的人家从二十七、二十八就开始接祖。祭礼完毕,人们把撤下来的饭菜摆在桌上,全家老幼围坐一桌,替祖宗把饭吃掉,这叫吃年夜饭。有时这顿饭要吃到午夜一时以后,表示欢乐地度过一年。有联云“ 夜边双岁,五更分两年”。饭毕,由主妇在灶前烧香接灶神爷,晚辈们向长辈叩头辞岁。长辈对未成年的子女给红纸包的压岁线,祝贺
他们又增一岁。这夜到初一天亮,一夜不熄灯,叫长明灯堂屋烧一盆火,全家围着火盆聊天,一边吃糖果、瓜子、花生,通宵不睡觉,名曰守岁。乡村过去还有除夕晚饭前,各家都到水边去烧香放炮,以敬井神,谓“封井”的旧俗。除夕晚上要吃鱼,意思是“年年有鱼”(余),过去饭锅不可空,一般也是存放一条鱼,有的故意叫小孩揭饭锅看看有什么东西。小孩跑去看了看回来大声说:“锅里有鱼。”大人则又高兴地说:“好呀,我家锅里有鱼(余),不愁吃了!”这也是为讨口彩、图吉利的一种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俗称“汤圆子”。旧时,各家于正月十五日晚上煮元宵,备酒肴。是日亦为灯节,十四出灯为“亮灯”,十五为“正灯”,十六为“残灯”。各家商店门前一般悬挂两个红灯笼,有的店铺在灯上打“字唬”,吸引路人围观。一般居民家的孩子,晚上挑灯笼在门口及街巷玩耍,有“麒麟送子”、“鲤鱼跳龙门”等式样花灯。童谣云:“正月十五大似年,转腰拾个太平钱;太平钱上四个字,荣华富贵万万年”。游艺场内晚上玩花鼓灯,以凤阳和怀远籍人最精。男扮女装的“兰花”与“伞把子”对唱花鼓灯歌,边扭边唱,赢得一片喝彩。此外,还有旱船、蚌精舞、踩高跷等玩耍活动。是日晚上,农村各家除门首挂红灯笼外,孩子们常聚集燃篝火,用旧扫帚头或柴草把子,燃着向天投掷,名曰“火把”。接着,大人小孩提灯结伴,到集镇上玩耍。集镇上有玩狮子、撑旱船的,还有骑“毛驴”的小姐,坐独杆轿的“四老爷”,踩高跷的“鬼神”。有的高跷队还走村串乡到集市上比赛,名曰“踩街”,直至深夜方休。,等过完了正月十五,春节才算真正意义上结束。
第二篇:潮汕地区春节习俗
潮汕地区春节习俗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重视的就是春节。因此,潮汕地区便有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在潮汕地区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潮音的“存”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传说潮汕地区的对联中最有名的是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一联。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盛”(春盛,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盛”)。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第三篇:南宁地区春节习俗
南宁地区春节习俗
春节是南宁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初一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拜年”。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抢花炮”。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还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等活动。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壮族的家妇就已纷纷到小河去为全家挑新水了。在挑新水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回到家里,就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祈求六畜兴旺。然后,用新水煮新年茶给全家喝。壮家女要喝伶俐水,就是在汲新水之前,争着喝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捧给大家的清水,她们相信这样便可更加聪明伶俐,待嫁姑娘更是借此机会补求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如意郎君。桂西一带的舞鸡、舞春牛更是别具特色。大年初一,由舞鸡的青年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门鸡,打着锣去各家各户贺年,他们唱起吉庆幽默舞鸡歌,使主家喜笑颜开。主家从“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祈求六畜兴旺。舞牛更是有趣。舞牛人用系作精巧的“春牛”表演,一人在前撑着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由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驱赶着“春牛”,簇拥着春牛的还有敲锣打鼓的,唱春牛歌,浩浩荡荡,喜气洋洋。
第四篇:安多地区春节习俗
安多地区春节习俗
掸尘:腊月十九日,牧区藏族群众掸拌帐篷上的灰尘,农区的一些人家在腊月二十后掸尘,清扫房屋、庭院,粉刷墙壁。
除夕:全家团聚吃“年饭”,大人们或唱酒曲,或总结一年来的生产,或谈天说地,有守岁至凌晨之习。
拜年:初一凌晨,人们相互拜年。先近亲,后村邻;先到有老人的家庭,再去一般家庭。拜年者拿着一瓶酒或带一些糖果、糕点、罐头等礼品,见人问“洛赛日桑”(春节好),到人家,向老人行叩头礼,并打开酒瓶盖子,向老人敬酒。
送年:正月十五日晚,农区藏族群众聚在一起,边饮酒,边歌舞(用“则柔”--歌舞的一种形式)“送年”,表示春节之结束。
第五篇:社会实践——春节文化习俗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
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它也是有历史、有内容的。春节的发展过程是悠久而又精彩的,春节的内容是丰富而又多彩的。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它有很多的习俗,是中华民族重大的节日。然而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时代与传统的摩擦,许多人的认识观念发生了变化,春节对他们而言意义很清。春节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时代的冲击呢?根据史料记载得知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废除夏历,中国开始采用公历,每年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这样,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人们就只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不再别称元旦了。
“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
有民谣道出北方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北方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北方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春节的准备
1、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2、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3、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4、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5、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6、福倒(到)了
节赏在间的户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7、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8、守岁与“年夜饭”
北方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9、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10、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
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11、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12、“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13、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14、糖瓜祭灶
北方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北方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三、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沽源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