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普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
科技兴趣小组准备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从事科技活动的求知欲,明确上好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课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2、做好科技活动的人员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
3、做好科技活动的相关设施、材料、器材、工具等准备工作。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从事科技活动的求知欲,明确上好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课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认识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1、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科技兴趣小组活动。首先,大家必须对科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对于我们上好科技活动课是有很大帮助的。
2、了解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古至今,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的眼界在不断地开阔,我们的世界在飞速地发生着各种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都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我们欣赏的等等,每一样东西都和科学技术有关。
(教师举出相关的例子说明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可由学生来举例子更好,注意古代、近代、现代、未来最好都能举出一些,涉及的面也广一些,工业、农业、交通、国防、老百姓日常生活等)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实力,其中科学技术至关重要。良好的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和提高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要重视科学技术。
作为我们小学生,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许多科学家从小就十分喜爱科学,努力研究科学。(教师、学生举出相关的例子)
二、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课的意义和要求
1、科技活动课的意义:
教师从知识、能力、兴趣、体验、信息交流、眼界、阅 历等多方面说明科技活动课的重要意义。
2、科技活动课的内容
小制作、小实验、观看科教电影
3、科技活动课的要求
勤思、多问、多与他人交流、勇于动手实践,从实践中 获得经验,不怕失败和困难,不懂就问;
认真、仔细、有耐心、大胆;
遵守纪律,听从老师安排; 注意安全(电、火)。
三、科技兴趣小
组活动课的人员分工
男女两人为一小组,自由组合,合作活动时要互帮互助、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心得体会,注意谦让、团结,共同完成作品和实验。
四、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课的物质准备
第二篇:科普活动教案
科普活动教案:哪根蜡烛先熄灭
城西小学 蔡果兰
活动内容:哪根蜡烛先熄灭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燃烧需要氧气,长、短蜡烛的熄灭都是因为缺少氧气。
2、更换材料导致不同的结果,使学生明白材料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3、激发学生探究其中的科学奥秘,尝试给予一定的解释。活动时间:1课时 知识链接:
气体温度愈高,密度愈小。所以在烧杯内,由于蜡烛燃烧,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向上升,使烧杯内上方二氧化碳浓度大,长蜡烛因缺氧而熄灭。而大玻璃罩内,空间较大,二氧化碳上升后,遇罩壁冷却而下沉,因此大玻璃罩下方二氧化碳浓度较大,短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材料准备:长、短蜡烛各一根(更恰当是各准备两根),火柴,烧杯一个,大玻璃罩一个。
活动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1、出示实物或图片,提出问题。
一长一短两根蜡烛,点燃后,用一个容器把它们同时罩住,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蜡烛燃烧一段时间之后会熄灭。)
2、追问:那么,你认为会是哪根蜡烛先熄灭呢
3、学生自由猜测,教师统计和简要记录。
二、实验一:长蜡烛先熄灭:
1、出示第一组材料:长、短蜡烛各一根,烧杯一个,讨论实验步骤。
2、学生上台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长蜡烛先熄灭)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可以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教师暂时不给予任何评价。
三、实验二:短蜡烛先熄灭:
1、过渡: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我们再来做一次——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点,我们换一个大的玻璃罩。
2、出示第二组材料:长、短蜡烛各一根,大玻璃罩一个,3、请学生上台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短蜡烛先熄灭)
四、畅谈感受,尝试解释:
1、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
2、如果学生提出要再做一次实验,就请该生上台重做实验。
3、小结概括:
长蜡烛先熄灭:气体温度愈高,密度愈小。所以在烧杯内,由于蜡烛燃烧,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向上升,使烧杯内上方二氧化碳浓度大,长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短蜡烛先熄灭:玻璃罩内,空间较大,二氧化碳上升后,遇罩壁冷却而下沉,因此大玻璃罩下方二氧化碳浓度较大,短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4、说说自己从本次实验中的启示。
城西小学 蔡果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小组合作设计鸡蛋保护装置并用语言表达制作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经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通过活动构建一个轻松有趣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活动与活动的主体形成良好互动。培养学生集体协作能力及综合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活动体验选择合适的材料的重要性,感受探究的乐趣,体会小组合作的智慧,逐渐养成大胆思考、小心验证的科学态度,能够自我评价和反思;意识到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设计能解决很多问题。
二、教学重点:合理的选择材料,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
三、教学难点: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改进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欣赏几张图片:介绍一些经验——降落伞、碰碰车、三角架、滑翔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两样东西。(边说边出示)这是一个鸡蛋,还有一个乒乓球。现在,我将鸡蛋和乒乓球同时举过头顶,让它们同时下落到讲台桌面,一起倒计时!5、4、3、2、1。
(教师演示:将乒乓球和鸡蛋举过头顶,乒乓球落下了,而握鸡蛋的手却没有松开,鸡蛋没有落下。)
师:关键时刻老师有点舍不得这个鸡蛋了,因为我怕鸡蛋落下会? 师:有没有办法保护鸡蛋,让鸡蛋掉下来而摔不破呢?(板书课题)(学生初步设想,自由回答。)师:看来,大家都想到了在鸡蛋的外面包一些材料,做一个保护装置,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鸡蛋保护器。
二、制作与实验
(一)提出研究问题
师:如果让你自己设计制作一个鸡蛋保护器,让它从1.5米高的地方落下,地面上不准有任何辅助材料,而保证鸡蛋不会碎,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
下面我们进入挑战第一关:设计方案
(二)选择材料、制定方案 看图启发思维:
师:设计之前,先看一组图片,也许对你的设计有些帮助。(出示降落伞、三角架、滑翔伞、碰碰车的图片,并讲解。)
选择材料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有石头、塑料片、木块、铜丝、布、一次性塑料杯、泡沫、棉花、报纸、皱纹纸、线绳、筷子。同学们可以从中任选四种材料,用自己的剪刀、小刀、透明胶等工具对他们进行加工组合,制作出不同功能的鸡蛋保护器。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选择材料,画出示意图。)汇报交流
师:来说说你们的设计方案吧!哪一组愿意首先上台讲述?其他小组同学可以针对他们的设计提出问题。
(三)制作鸡蛋保护器:
师: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都认为自己的设计好,到底谁的设计好,还要等到我们实验完了再下结论。接下来,就进入我们的制作鸡蛋保护器环节。我看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先别急,在制作鸡蛋保护器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呢?请看温馨提示:
1、按需取材,注意节约;2制作要结实,实验时可先让鸡蛋在低处降落,再慢慢提升高度;3要能够方便的鸡蛋取出;4如果实验中遇到新的问题,可以对设计图进行改进。师:看懂了吗?好,下面开始制造鸡蛋保护器。
(四)实验展示及反思
师:各组都完成了自己的制作,请组长把鸡蛋保护器带到前面来,把鸡蛋保护器举起来,展示给大家,样子各不相同,效果如何呢?我们拭目以待。
师:为了实验公平,我们要让鸡蛋在同一高度下落,准备好了吗?好,人心的时刻到了,我宣布保护鸡蛋实验现在开始,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倒计时:5、4、3、2、1放手!
师:把鸡蛋拿出来吧,检查一下,成功的小组给自己鼓鼓掌。
反思:师:现在请失败的小组谈谈失败后得到的经验教训,其他组的同学有没有什么安慰的话,或者建议的?
师:在科学研究中没有永远的失败者,只有永远的探索者,老师希望你们课后继续研究,改进你们的设计,我相信你们会成功的,有信心吗?
师:下面,我们来共同想一想,影响鸡蛋保护器成功和失败的因素有哪些?(和材料的特性有关、跟选择哪些材料有关、和制作方法有哪些)
三、扩展延伸,让探究延续到课外。
在学生已有一定经验制作鸡蛋保护器的基础上,我通过对生活中购买小批量鸡蛋的保护和成批鸡蛋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一项课后的长期研究项目,不期望在课堂教学中立即解决,但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索,并模仿课堂上的研究方法来设计保护装置。同时我还注意了引导学生在选择材料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材料本身的性质,加工的难易程度,成本的高低等,将课堂与生活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进行思考,促使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明白用科学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实际问题,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这一目的落到了实处。
四、小组合作与张扬个性密切结合。
第三篇:科普活动实施方案2014
津门小学科普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宣传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主线,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活动,进一步营造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我校科普工作深入发展,不断促进我校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活动主题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
三、活动时间
2014年9月17日-9月26日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具体的科普活动。
四、重点活动安排
1、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并认真按照方案实施。通过校会、电子大屏幕等形式,在学生中、班级中营造科普教育的浓厚氛围。
2、组织开展一个讲座,对学生进行科普基本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3、各班认真组织科普教育主题班会。档案资料、图片资料等要齐全,由班主任具体负责,上交班会记录。
4、四年级根据本次活动主题制作一期板报,向师生宣传科普知识。
5、在各年级观看科普宣传光盘,各班保留影像资料。
6、在各班观看关于节约能源的光盘,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各班的资源优势,结合本班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
2、各班中队要紧密配合全校的各项活动,要做好活动总结,档案资料、图片资料等要齐全,及时上报活动信息。
3、各班要进一步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切实将我校科普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东丽津门小学 2014年9月16
第四篇:科普活动自查报告
六盘水市二十一中学科普活动自查报告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振兴、科普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我校积极响应上级领导指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丰富示范内涵,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下面就我校科普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
一、提高认识,加强投入。
为使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注意引导师生提高对科学普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此,学校完善了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微机室等。学校设立了“校园之声”广播台,开展了每周一次的科技教育专题节目。不管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都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科技知识氛围中。与此同时,我们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让学生在“理化生”科技活动中长知识、练技能、培养科学素质。学校、班级、师生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从而保证了学校科技教育的整体性、序列性、实效性,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人人参与活动、处处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氛围。
二、学校科普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
1、成立组织,精心布署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校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的科普工作,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不断丰富学校内涵的需要。因而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把科普创建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此后又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赵元生任主任,负责科普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领导组做到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校长多次在会议上表示,学校工作为科普创建工作开绿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学校建立了科普创建工作的议事制度,先后出台了《民族学校科技活动三年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科普工作的意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宏观指导。
2、重建制度,计划先行
为了把科普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引领师生主动地开展科普工作,学校加强科普工作的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包括《科技活动室制度》、、《科普成果奖励制度》以及各专用教室规章制度十几项,以制度规范科普行为,以制度激励和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此外,科普工作努力做到计划先行,学校每年初召开科普工作专题会议,认真讨论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对学年工作作出整体安排,然后狠抓计划落实,确保创建工作不走过场,并对每学年的科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和差距,及时纠正,弥补不足。由于重建制度,计划先行,科普创建工作思路清晰,稳中推进,有条不紊。
3、全员发动,全员参与
学校动员全体师生积极投入到学校科普工作中来,使科普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每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科技创新的思想,目前有80%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科普活动中来,成立学校兴趣小组,指定辅导员,加强对科技兴趣小组的指导,每个兴趣小组都要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学生、有场地,努力做到有实效,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积极参加学校、县、市、省组织的科技活动,动员教师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通过争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受益非浅,老师们也看到了科普教育的实效和发展前景,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一步保动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有了全面提升。
三、创设浓郁的校园科普环境
1、创建科普宣传站营造科普氛围
学校在明确了科普创建的目标之后,成了科普宣传站,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主题班会、教职工例会等阵地,大造舆论宣传的声势,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努力使科普创建工作深入人心。为创建工作做好思想准备。
2、打造硬环境,做到科普教育“环境化”。
学校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普教育氛围。为使学生在校有更多的科普
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的教育资源,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充实和完善硬件配备。现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学室、定期为学生开放,并发动师生捐赠图书,这些都为学校提供了“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平台,全力做到科普教育“环境化”。
3、打造软环境,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
学校科普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科普教育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科学性强,各门学科不仅具有科普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各学科中渗透的科普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抓好科普教育的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科普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科普教育内涵。为此,我校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重点体现在社会、自然、地理和生物等学科的课堂上。每学期都有与科普活动相关的主题班会,由相关老师自编内容,向学生传授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课堂中主渠道,渗透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每期我校均举行一次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公开课和防震自救安全演练。让学生从中学到防震减灾的知识,学会逃生自救,感受生命的宝贵。我们一方面还重视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效渗透,以科普辅导教师为骨干,以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形式,组织教师分学科、分系列、分层次整理出学科渗透科普教育的知识点,使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重视各学科间科普教育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
学科教师齐头并进,相互连通进行科普教育,联合进行科普教育渗透,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实到各科教学之中。
四、学校科普活动总结。
由于积极推广科普活动,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是让校内师生对科学技术的普及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知识、人类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寻求真理。科学知识的获得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其次通过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以点带面,促进了学校科普活动的推广及普及。
存在问题:
1、由于学校建校时间短,到现在才一年多的时间,学校对科普教育只是处在探讨摸索阶段,在科普教育的某些环节上尚嫌粗糙。
2、部分师生对科普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存在对工作的懈怠或不力的现象。
3、科普教育还未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完全认同,给学校的科普工作带来一定阻力。
第五篇:科普活动自查报告
六盘水市二十一中学科普活动自查报告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振兴、科普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我校积极响应上级领导指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丰富示范内涵,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下面就我校科普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
一、提高认识,加强投入。
为使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注意引导师生提高对科学普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此,学校完善了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微机室等。学校设立了“校园之声”广播台,开展了每周一次的科技教育专题节目。不管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都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科技知识氛围中。与此同时,我们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让学生在“理化生”科技活动中长知识、练技能、培养科学素质。学校、班级、师生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从而保证了学校科技教育的整体性、序列性、实效性,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人人参与活动、处处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氛围。
二、学校科普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
1、成立组织,精心布署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校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的科普工作,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不断丰富学校内涵的需要。因而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把科普创建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此后又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赵元生任主任,负责科普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领导组做到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校长多次在会议上表示,学校工作为科普创建工作开绿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学校建立了科普创建工作的议事制度,先后出台了《民族学校科技活动三年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科普工作的意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宏观指导。
2、重建制度,计划先行
为了把科普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引领师生主动地开展科普工作,学校加强科普工作的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包括《科技活动室制度》、、《科普成果奖励制度》以及各专用教室规章制度十几项,以制度规范科普行为,以制度激励和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此外,科普工作努力做到计划先行,学校每年初召开科普工作专题会议,认真讨论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对学年工作作出整体安排,然后狠抓计划落实,确保创建工作不走过场,并对每学年的科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和差距,及时纠正,弥补不足。由于重建制度,计划先行,科普创建工作思路清晰,稳中推进,有条不紊。
3、全员发动,全员参与
学校动员全体师生积极投入到学校科普工作中来,使科普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每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科技创新的思想,目前有80%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科普活动中来,成立学校兴趣小组,指定辅导员,加强对科技兴趣小组的指导,每个兴趣小组都要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学生、有场地,努力做到有实效,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积极参加学校、县、市、省组织的科技活动,动员教师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通过争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受益非浅,老师们也看到了科普教育的实效和发展前景,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一步保动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有了全面提升。
三、创设浓郁的校园科普环境
1、创建科普宣传站
营造科普氛围
学校在明确了科普创建的目标之后,成了科普宣传站,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主题班会、教职工例会等阵地,大造舆论宣传的声势,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努力使科普创建工作深入人心。为创建工作做好思想准备。
2、打造硬环境,做到科普教育“环境化”。
学校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普教育氛围。为使学生在校有更多的科普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的教育资源,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充实和完善硬件配备。现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学室、定期为学生开放,并发动师生捐赠图书,这些都为学校提供了“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平台,全力做到科普教育“环境化”。
3、打造软环境,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
学校科普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科普教育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科学性强,各门学科不仅具有科普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各学科中渗透的科普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抓好科普教育的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科普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科普教育内涵。为此,我校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重点体现在社会、自然、地理和生物等学科的课堂上。每学期都有与科普活动相关的主题班会,由相关老师自编内容,向学生传授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课堂中主渠道,渗透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每期我校均举行一次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公开课和防震自救安全演练。让学生从中学到防震减灾的知识,学会逃生自救,感受生命的宝贵。我们一方面还重视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效渗透,以科普辅导教师为骨干,以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形式,组织教师分学科、分系列、分层次整理出学科渗透科普教育的知识点,使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重视各学科间科普教育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学科教师齐头并进,相互连通进行科普教育,联合进行科普教育渗透,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实到各科教学之中。
四、学校科普活动总结。
由于积极推广科普活动,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是让校内师生对科学技术的普及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知识、人类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寻求真理。科学知识的获得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其次通过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以点带面,促进了学校科普活动的推广及普及。
存在问题:
1、由于学校建校时间短,到现在才一年多的时间,学校对科普教育只是处在探讨摸索阶段,在科普教育的某些环节上尚嫌粗糙。
2、部分师生对科普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存在对工作的懈怠或不力的现象。
3、科普教育还未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完全认同,给学校的科普工作带来一定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