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样例5]

时间:2019-05-12 14:2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第一篇: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起初对这门理论课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就像上所有的大学公共课那样,睡觉、发呆、乏味。但是在谭魏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下,我顿时又对世界现代设计史有了几分油然而生的亲近感。通过这段时间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系统的学习,我也或多或少的学到了一些关于设计方面的知识。

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的时代到来,全球化、工业化、标准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明创新大师刘东利先生说过:“设计就是创新,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无论是杂志《木马》、《工作室》、《青年》、《风格》的创办,还是“世纪行会”、“艺术工作者行会”、“手工艺行会”的兴起,都见证了现代设计史从古至今蓬勃发展的变化。可以是一层不变的延续,也可以是在技术基础上的创新,但无一例外的宗旨都是为人们现代生活所服务而发展的。当老师提到我们学校的综合理工大楼所采用的建造就是中世纪的代表风格——哥特式,包含了古希腊的多力克、科林斯、爱奥尼克这三种柱式设计。每每经过那几座威严气派的建筑物时,对世界现代设计师们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不必说对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产生深远影响的拉斯金主张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当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式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有很大区别,但他的倡导对当时的设计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证据。也不必说莫里斯在实践中实现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第一个人物,他反复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虽然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的结合”的原则,反对“纯艺术”,强调“师承自然”,但是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性,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随着新艺术运动的兴起,各个国家的新风格在欧洲流行,这其中个当然包括受到苏格兰“格拉斯哥学派”影响,带有理性成分的德国——青春风格,更接近于现代主义的维也纳——分离派以及美国建筑派——芝加哥流派的。说到这,不得不谈谈美国建筑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和弗兰克·L赖特,他们所设计的建筑已基本上脱离了欧洲传统建筑的模式,开始往现代建筑造型方向发展,为现代都市摩天大楼的建造提供了先例,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的信条之一。

有些人天生就是设计界的宠儿。无论是作为德国工业联盟先驱,现代设计之父的彼得·贝伦斯,还是作为俄国构成主义代表人物的李西斯基,他们对早期的设计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筑设计师柯布西埃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这句话很受非议,他发现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即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这些特点资金仍被世人沿用。当然我最欣赏的要数美国的第一代设计师雷蒙德·罗维,在他的设计思想中充满了美国市场经济的商品味。他能够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市场的需求,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及时地为市场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通过他的设计,雷蒙德·罗维奠定了他在20世纪美国设计领域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是美国最成功的设计师,他的设计创造了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他的成功是美国梦的现实版本。

在经过了后现代思潮的洗礼后,设计的发展已渐趋于丰富和平缓,开始进入到一个多元化时代。在多元化的背景下,设计不再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原则,成了一个开放的、各种风格并存的、各种学科交汇融合的学科。设计已经被理解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而不再是设计师单独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工程师、环境工程师、环保专家,甚至是社会学家和美学家的共同参与。有关设计风格的争议似乎也随着一个世纪的过去而结束了,人们对设计的认识已经更多的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大家都把生活在一个更健康、更安全、更舒适的环境里作为共同努力的目标。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设计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变化。在提倡多元化的今天,设计在体现高新技术、提供良好功能的同时还充当着表现民族传统、人文特点、个性特点的多重角色。

在信息时代,设计已经成为连接技术和人文文化的桥梁,抒情特点和诗意情感的表达成为优秀设计作品的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已不再满足某种功能的理性工具,设计师开始在产品中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丹尼认为“设计应该是被认为是一个技术的或艺术的活动,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活动”。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都应该理解时代的变化和新时代的特点对设计产生的变化和提出的新要求,把设计看成是理解我们时代的一部分,也把设计看做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设计是我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它的表面,不是肤浅和简单的理解它们的形式,而是要深刻的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时代和文化信息。对于设计师来说,尤其不要盲目的信奉什么主义,简单的复制和模仿一些风格造型,而是要把为大众创造一个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通过自己的学识和才能设计出品质优良的设计。

第二篇: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通过对《世界现代设计史》一学期时间的学习,懂得的的最多的就是设计师身上的思想,以及他们身上带着那种跟别人不同的东西,一步步引领着我们真正地懂得艺术设计这门学科。

开始的时候我对设计史一无所知,现在我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设计,受到的感触也很大。但是我想的最多的还是,我们了解的只是书本上的东西,关键的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平时在学习的同时,自己的脑海中要不断的联想,为什么别人要那样设计,如果是自己呢?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看到一样东西,要对它有极强的敏感度。并把你看到东西,想想能不能用到设计上,灵感也要靠平时的积累,如果自己平时都不去想设计,能做出来好的设计吗?但是要想设计好的作品,还必须具备大量的知识体系。因为我们要多加学习西方现代设计史。

我肤浅地认为设计应以:人—环境为设计对象。我从书上学到的是,“人文主义”追求是芬兰建筑设计师阿瓦尔.阿瓦托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最大贡献。当然,至今仍然非常受用。设计在本质上应以人为本。那就必须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了解各个流派,例如:俄国的构成主义,至上主义。以及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功能绝对第一”理论也是经久不衰。好的艺术就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我以前认为,搞艺术需要的仅仅是灵感,感觉和天赋,那么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认为了解各种艺术类别的历史就相当重要了,比如学设计,就必须非常了解世界设计史,尤其是世界各个时期的艺术设计风格和特点,知道我们看到的每个作品,他的来历是什么。创作时,不要愚昧的自以为是的弄了半天,出了一个作品,后来被人发现,原来上个世纪已经有人做过了,但自己却不知道。当然,我们这样要求自己,是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追求创新的作品,要做出前人没有过的作品,具有历史价值。

从我自己来讲,我以后可能要往动漫方向发展,那么就要研究动漫史,以及动漫行业运行规则发展史。还要看大量的作品,垃圾作品也要看,看看什么是垃圾作品,他是怎么成为垃圾作品的。不要让自己的作品和前人的作品雷同。

总之,我们要饱读设计史,借鉴世界设计史,最终超越设计史,这是我学习现代设计艺术史的一些感想。

第三篇: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说来惭愧,学了这么长时间设计,我却从来没有深层次的挖掘设计的发展史,只是停留在肤浅的撷取历史表层。这学期有了一段较长的时间来了解现代设计史,我知道了一些关于设计的知识,这段时间我主要了解到了设计艺术的定义、内涵和种类,各国设计思路的差别和独特性,著名的设计运动、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宗旨、活动,设计教育的发展等。

觉得老师的课件都蛮实用,所以我很认真的拷了来,留待以后慢慢翻看。老师上课时营造的轻松的讲课环境也深得同学们的喜欢,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慢慢懂得了设计艺术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设计是人类按自己的设想与计划,传达视觉符号和创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人们从事设计活动,使用设计产品的历史悠久,但专门对设计史的关注和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很多关键的因素影响着设计的发展,例如:1.艺术 2.科技 3.社会4.市场5.风格等方面。不同著名设计师有着不同的设计风格,所谓设计风格主要是个人风格的体现,是设计师在其设计作品和理论中表现出来的设计个性与特色。他们都有张扬亦或低调的鲜明设计风格,但是要知道他们的个人风格也会受到大范围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的制约。设计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又是通过很多个人风格表现出来的。再说一下对现代设计艺术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包豪斯。包豪斯主张“艺术与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制。它的现代设计艺术思想对设计教育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再次,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即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所以说现代设计史是承前启后的一门课程,了解了前人的历史才能更踏实的展望未来,以大师的毕生精华来充实自己,引领我们寻找适合自己的设计之路。

我手画我心,只有更好的了解了历史,只有拥有了充实的内心境界,才能扎扎实实的走好自己的设计之路,才能更好的创造出新鲜而有内涵的设计作品。

第四篇: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是人类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传播,其风潮几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响下,又产生出许许多多新的设计风格和流派。所以,现代设计史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现代设计史需要在知道和了解各个时期不同风格和各位设计大师的同时,去了解背后的历史发展,现代设计史我个人认为应该与建筑史和平面史等一起进行横向的研究,从而了解每一种设计风格其背后所为支撑的意识形态和历史动力和发展条件。比如说现代主义风格,其背后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支持,而后来现代主义风格传播到了美国之后,其意识形态则完全商业化,虽然形式上依然延续着现代主义风格的特点,但是已经不能再叫做现代主义风格了,而变成了国际主义风格。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设计时所需要更深层次了解的,因为这样深入的学习,可以使我们通过学习设计史建立自己的设计历史脉络,这对于以后进行设计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我还学习到了许多,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

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3)美国设计的兴起;

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

以及设计风格形成萌芽以前,中世纪:“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设计萌芽后的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

其中有让我印象深刻的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还有威廉.莫里斯,他是在实践中实现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第一个人物。他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采取哥特式和自然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具有鲜明的特征,同“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完全吻合,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代表作有自己在伦敦郊区的住宅“红屋”,与人合作《呼啸平原的故事》等。

学习现代设计史不仅让我了解到设计的发展过程,也让我认识到掌握设计理论的重要性。了解现代设计史中各个时期各国的理念和设计潮流,帮助我在设计中更好的做出正确的定位,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第五篇:《世界现代设计史》读书笔记

《世界现代设计史》读书笔记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为现代设计是伴随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的,农业经济时代,设计与手工艺制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手工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一件用品的设计和制作往往由一个人完成,产品也往往是以单件形式生产。工业革命以许多生产机器的发明为标志,宣告了传统手工工业生产方式的终结。批量化的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机器生产导致了设计与制作的分离。因为工业生产机器的出现,人类社会因工业革命开始进入工业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艺美术运动之后,一种新的风格开始在欧洲流行,这种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这是一种代表着时代的新风格和新形势,在形式上受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影响,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审美特点以及对工业新材料的运用,包含了当时人们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成了体现出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尽管在观念上有为大众服务的民主思想,但仍然是传统观念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束缚和抵制,因此,现代设计并没有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迅速发展起来。

在接受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过程中,德国后来居上。1907年,德国成立了“德国工业联盟”,简称DWB,开始接受机械化生产的客观现实,并开展了一系列适合机械化生产方式的现代设计活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工业联盟的活动也因此中断,一些工农联盟的成员投笔从戎,参加了战争,其中包括曾经在彼得贝伦斯建筑事务所工作的年轻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1917年10月,苏联十月革命成功,俄国激进的革命信念和纲领所导致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使得大批知识分子为之狂热,构成主义运动即是这一时期产生在俄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

当俄国的构成主义者积极探索建筑和设计的新形势时,荷兰几个具有前卫思想的设计师和艺术家聚在一起,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建筑、家具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的新方法和新形式,形成了荷兰“风格派”。

1918年战争结束后,退伍回来的格罗皮乌斯希望创办一所学校来继续德国工业联盟未尽的事业。

装饰艺术运动一词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历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幸存下来的资产阶级掀起了室内装饰和家用产品的豪华风格,在巴黎出现了一股具有活力和追求优越生活方式的设计潮流。在巴黎大百货公司的要求下,保守的法国艺术家组织和当时一些重要的工艺家和设计师决定举办一次展览,名为”现代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

因此,人们渴望能够通过知识和文明重新规范人类社会的秩序、道德和伦理,希望通过对文明和道德的强调来找回在技术时代失落的理想和梦。

装饰艺术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展,所以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式上都受到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但它在表现方式和造型风格上仍然与传统的装饰活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与强调为大众服务、大批量生产的现代设计相区别。装饰艺术运动中的许多造型手法,对后来的设计风格产生了影响。经过后现代思潮后的当代设计领域,许多设计,尤其是奢侈品的设计,20世纪20年代装饰艺术运动仍然为设计师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美国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美国的第一代设计师为美国现代设计风格的形式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设计师中的杰出人物是诺曼·贝尔·盖茨、怀特·D.蒂古、亨利·德雷夫斯和雷蒙德·罗维等。与欧洲早期从事工业设计的设计师不同,美国的第一批工业设计师大多出身于广告行业,他们没有接受类似包豪斯设计学校那样的训练,也没有建筑师出身的知识背景。他们之所以从事工业设计的工作,主要是因为这一行业在当时还没有急需的专业人才,但发展前景很美好。因此,美国早期的工业设计师大都多才多艺,他们既可以设计大型的工业产品,如汽车、轮船甚至飞机,也可以设计广告招贴和香烟盒。

随着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同时又要符合批量化生产,设计师采用标准构建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汉斯·威赫曼对此作出过定义:“第一种系统是一个主见上有不同的部件组成一个整体······使用者可以自己按自己的设想来组成自己所需要的形式。第二种系统则是每个部件都已经是一个独立体,也可以在与其他补充部件拼合成一个更有效益的物件。”这种设计方式既解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产品也因此而变得多样化,并由此发展出系统设计的概念。

20世纪30年代初,一些大胆的公司尝试将功能主义的代表产品——钢管家具投入生产,但是,这种极端的功能主义并没有被人接受:冷漠的钢管材料,严格的近乎冷酷的几何造型,都无法满足北欧人对于温暖、舒适生活的要求,人们的设计师开始尝试使用不同与现代的现代主义设计。有鉴于此,许多具有现代主义意识主义使用的材料进行实验,并将更加柔和的的有机造型运用到设计之中,逐渐形成了后来被称作“有机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首先很明显地出现在家具设计上,以芬兰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和瑞典设计大师布鲁诺·马松的作品为代表。

在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信息时代,就像那些喜欢标新立异的艺术家们常常受到公众的注目一样,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设计师在今天也开始变得像艺术家一样具有知名度和号召力,消费者对他们的崇拜就是疯狂抢购他们的设计作品。因此,就像艺术家常常为他们的作品签名那样,设计师也开始在他们的作品上签名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制造商为了产生轰动效果,也像出售艺术品那样,对一些产品采取限量销售的方式,以此来提高他们品牌的知名度。在尊重个性、强调个性的时代,具有个性的设计师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在新闻媒体和公共场所频频亮相,还成了总统府里的嘉宾。人们不再把设计师当成生活中的另类,认识到正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最后,我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强调了精英文化也大众文化的融汇合流,反对在高级文化和低俗文化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这一思想反映在后现代设计中则是混淆了设计品的高雅品味和流行风格,在艳丽的色彩和装饰的覆盖下,过去品质高雅或低俗的设计品已完全汇与一片斑斓的色彩中。

下载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现代设计史人物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框架】 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 (1) 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 (2) 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归纳

    水晶宫“水晶宫”是1851年世博会的展厅建筑,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它是一座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圆拱形大厦,材料特殊,造型奇特,采光良好,在博览会上深......

    世界现代设计史作业(合集)

    世界现代设计史作业一:读书笔记 1.字数要求:15000字(平均每一章1000字多一点) 2.手写稿(不能用电脑) 3.纸张大小:A4左右 4.参考资料:教材(12章)、网上视频(14集) 5.图文并茂:类似于做文科......

    世界现代设计史,总结

    有计划的废止制:美国商业设计核心 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了追求新的样式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

    世界现代设计史(总结)

    工艺美术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1857年 威廉·莫里斯(英)请设计师菲利普.韦伯(英)设计”红房子” 约瑟夫·帕克斯顿(英) 水晶宫 1851年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 约翰·......

    世界现代设计史 总结二

    世界现代设计史总结二 标签:建筑装修装饰艺术艺术风格拉里克法国北理清华杂谈 分类:工业设计考研试题与资料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家具与室内设计 法国装饰艺术风格最集中体......

    读《世界现代设计史》有感

    读《世界现代设计史》有感现代设计对于艺术发展的重要性我认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然而现代设计的发展更是所有艺术工作者所关注的最为焦点的重中之重。但是当我们在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