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车床输出轴,车工技师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 设计“CA6140车床输出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5000件)
目 录 设计任务书„„3.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4. 前言„„4.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4 1技术要求分析„„„ 2.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选择毛坯„„
2.毛坯尺寸的确定„„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1.定位基准的选择„„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 四.工序设计
1.选择机床 2.选用夹具 3.选用刀具 4.选用量具
5.确定工序尺寸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切削用量„„ 2.基本时间„„ 六.夹具设计„„
1.定位方案„ 2.分度设计„
3.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七.结论„„
八、课程设计心得体会„22. 参考文献„„23 设计任务书
山东技师学院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CA6140车床输出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
2.产品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5.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
技师机械082 摘 要: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是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工作。本文论述的是输出轴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着重于几个重要表面的加工,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位置要求,还有一些强度、表面粗糙度要求等,然而这些都会在文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制造;输出轴;加工工艺;夹具;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也相信通过课程设计能将零碎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系统而全面的做好设计。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彭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技术要求分析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车床输出轴,其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使车床主轴获得旋转的动力;二是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载荷;三是支撑传动零部件。零件的材料为45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综合技术要求等文件,选用铸件。
2.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其主要加工的面有φ
55、φ60、φ65、φ75、φ176的外圆柱面,φ50、φ80、φ104的内圆柱表面,10个φ20的通孔,图中所给的尺寸精度高,大部分是IT6级;粗糙度方面表现在键槽两侧面、φ80内圆柱表面为Ra3.2um,大端端面为Ra3.2um,其余为Ra12.5um,要求不高;位置要求较严格,表现在φ55的左端面、φ80内孔圆柱面对φ75、φ60外圆轴线的跳动量为0.04mm, φ20孔的轴线对φ80内孔轴线的位置度为φ0.05mm,键槽对φ55外圆轴线的对称度为.0.08mm;热处理方面需要调质处理,到200HBW,保持均匀。通过分析该零件,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我们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其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选择毛坯
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能性,毛坯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型材
2、锻造
3、铸造
4、焊接
5、其他毛坯。根据零件的材料,推荐用型材或锻件,但从经济方面着想,如用型材中的棒料,加工余量太大,这样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还增加机床,刀具及能源等消耗,而锻件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弯和抗扭强度,冲击韧性常用于大载荷或冲击载荷下的工作零件。本零件生产批量为中批量,所以综上所叙选择锻件中的模锻。
2.毛坯尺寸的确定
毛坯(锻件)图是根据产品零件设计的,经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知精车-半精车-粗车各余量,从而可得毛坯余量<或查表得到>,见表1。铸件的外圆角半径按表5-12确定,内圆角半径按5-13确定。结果为:外圆角半径:r2;内圆角半径:R3。按表5-11,外模锻斜度5,内模锻斜度7。下图为本零件的毛坯图
图1.毛坯图《《《《 》》》》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艺路线
1.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为带孔的管状零件,孔是其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遵守“基准重合”的原则。具体而言,即选48孔及一端面作为精基准。由于本零件全部表面都需要加工,而孔作为精基准,应先进行加工,因此应选外圆及一端面为粗基准。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加工阶段的划分:
当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往往不可能用一道工序来满足要求,而要用几道工序逐步达到所要求的加工质量和合理地使用设备、人力,零件的加工过程通常按工序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阶段。
①粗加工阶段:其任务是切除毛坯上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因此,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去除内孔,端面以及外圆表面的大部分余量,并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如加工φ176、φ
55、φ60、φ65、φ75外圆柱表面。
②半精加工阶段:其任务是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如φ
55、φ60、φ65、φ75外圆柱面,φ80、φ20孔等。
③精加工阶段:其任务就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留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并可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主要目标是全面保证加工质量。
(2)加工方法的选择
①基面先行原则:
零件进行加工时,要将端面先加工,再以左端面、外圆柱面为基准来加工,因为左端面和φ55外圆柱面为后续精基准表面加工而设定的,才能使定位基准更准确,从而保证各位置精度的要求,然后再把其余部分加工出来。
②先粗后精:
即要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再安排精加工工序,粗车将在较短时间内将工件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切掉,一方面提高金属切削效率,另一方面满足精车的余量均匀性要求,若粗车后留余量的均匀性满足不了精加工的要求时,则要安排半精车,以此为精车做准备。
③先面后孔:
对该零件应该先加工圆柱表面,后加工孔,这样安排加工顺序,一方面是利用加工过的平面定位,稳定可靠,另一方面是在加工过的平面上加工孔,比较容易,并能提高孔的加工精度,所以对于输出轴来讲先加工φ75外圆柱面,做为定位基准再来加工其余各孔。
④工序划分的确定:
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工序集中是指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加工内容较多,工序集中使总工序数减少,这样就减少了安装次数,可以使装夹时间减少,减少夹具数目,并且利于采用高生产率的机床。工序分散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中进行,每道工序的内容很少,最少时每道工序只包括一简单工步,工序分散可使每个工序使用的设备,刀具等比较简单,机床调整工作简化,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也要求低些。综上所述:考虑到工件是中批量生产的情况,采用工序分散
辅助工序的安排:辅助工序一般包括去毛刺,倒棱角,清洗,除锈,退磁,检验等。
⑤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材料力学性能,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金属的加工性能,热处理主要分预备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和内应力处理等,本零件CA6140车床输出轴材料为45钢,在加工过程中预备热是消除零件的内应力,在毛坯锻造之后。最终热处理在半精车之后精车之前,按规范在840℃温度中保持30分钟释放应力。
(3)制定工艺路线
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先粗后精,基准统一等原则,该零件加工可按下述工艺路线进行。
工序1 粗车圆柱面φ176及端面。
工序2 粗车圆柱面φ
55、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工序3 精车φ176外圆柱面及倒角。
工序4 半精车圆柱面φ
55、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工序5 精车圆柱面φ
55、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工序6 倒角。
工序7 粗镗内孔φ50、φ80、φ104。工序8 精镗内孔φ50、φ80、φ104。工序9 钻孔10³φ20。工序10 扩孔10³φ20。工序11 铰孔10³φ20。工序12 铣键槽16³10。工序13 钻斜孔2³φ8。工序14 去毛刺。工序15 终检
四.工序设计 1.选择机床
(1)工序1、2、3、4和5是粗车和精车。各工序的工步数不多,大批大量生产不要求很高的生产率,故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要求。本零件外廓尺寸不大,选用最常用的CA6140型卧式车床。
(2)工序7、8为镗削。由于加工的零件外廓尺寸不大,又是回转体,故宜在车床上镗孔,选用C616A型卧式车床。
(3)工序12铣削。工序工步简单,外廓尺寸不大,考虑本零件属成批大量生产,所选机床使用范围较广泛为宜,故可选常用用的X61W型铣床能满足加工要求。(4)工序9、10和11是扩、钻、铰孔。可采用专用的分度夹具在立式钻床上加工,故选用Z525。2.选用夹具
本零件除铣销,钻小孔等工序需要专用夹具外,其他各工序使用通用夹具即可。前车销工序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和心轴。3.选用刀具
由于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直接影响着生产率,工件的加工精度,已加工表面质量,刀具的磨损和加工成本,所以正确的选择刀具材料是加工工艺的一个重要部分,刀具应具有高刚度,足够的强度和韧度,高耐磨性,良好的导热性,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抗粘接性,化学稳定性。由于零件车床输出轴材料为45钢,推荐用硬质合金中的YT15类刀具,因为加工该类零件时摩擦严重,切削温度高,而YT类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尤其具有高的耐热性,在高速切削钢料时刀具磨损小寿命长,所以加工45钢这种材料时采用硬质合金的刀具。粗车外圆柱面: 90°半精车,精车外圆柱面:前角为90°的车刀。钻头:高速钢刀具,直径为φ30;直径为φ18;扩孔钻:直径为φ19.8;铰刀:直径为φ20。镗刀,刀杆长度为200.B³H=16³25。4.选择量具
本零件属大批大量生产,一般配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量具 据零件表面的精度要求、尺寸和形状特点,参考参考文献[4]相关资料,选择如下:读数值0.02、测量范围0~150游标卡尺,读数值0.01、测量范围0~150游标卡尺。读数值0.01、测量范围50~125的内径千分尺,读数值0.01、测量范围50~125的外径千分尺,读数值0.01、测量范围50~125的内径百分表(表5-108)。
5.确定工序尺寸
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 圆柱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加工余量有关。前面已确定各圆柱面的总加工余量(毛坯余量),应将毛坯余量分为各工序加工余量,然后由后往前计算工序尺寸。中间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定。本零件各圆柱表面的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见下表:
表3外圆柱面φ176 轴段加工余量计算
Tab3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车 粗车 毛坯
表4外圆柱面φ55轴段加工余量计算
Tab4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车 半精车 粗车 毛坯 1.0 1.5
经济精度/mm
IT6 IT10 IT12
表面粗糙度Ra/μm
1.6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550.019 560.120 工序间 工 序
经济精度/mm
IT10 IT12 ±2
表面粗糙度Ra/μm
6.3 12.5
工序基本尺寸/mm 176 179 181
标注工序 尺寸公差/mm 2 3
1761790.140.4
1812
工 序 工序基本标注工序
57.5 60
3.2
6.3 2.5
57.50.3
±2
602
表5φ60轴段加工余量计算
Tab5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车 半精车
粗车 毛坯 1.0 1.5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600.019
0工
序 工序基本标注工序
IT6 IT10 IT12 ±2
1.6 3.2 6.3
62.5 65
610.120 62.50.30
002.5
652
表5φ65轴段加工余量计算
Tab5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车
半精车
粗车 毛坯 1.0 1.5
工
序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工序基本尺寸/mm
标注工序 尺寸公差/mm
0650.019 0660.120 067.50.30
IT6 IT10 IT12 ±2
1.6 3.2 6.3
67.5 70 2.5
702
表5φ75轴段加工余量计算
Tab5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车
半精车
粗车 毛坯 1.0 1.5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750.019 760.120
00工
序 工序基本标注工序
IT6 IT10 IT12 ±2
1.6 3.2 6.3
77.5 80 2.5
77.50.30
0802
表5φ104内孔加工余量计算
Tab5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镗
粗镗
毛坯 1.8 3.2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1040.03500.140工
序 工序基本标注工序
IT7 IT10 ±2
3.2 6.3
103.2 99
103.20
992
表5φ80内孔加工余量计算
Tab5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镗
粗镗
毛坯 1.5 2.5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8000.030工序间 工
序 工序基本标注工序
IT7 IT10 ±2
3.2 6.3
78.5 76
78.500.12
762
表5φ50内孔加工余量计算
Tab5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镗 粗镗
毛坯 1.5 2.5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5000.025工序间 工
序 工序基本标注工序
IT7 IT10 ±2
3.2 6.3 0
48.5 46
48.500.1
462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ap、进给量f和切削速度v。确定顺序是确定ap、f,再确定v。本说明书选取工序1粗车外圆55mm为例确定其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确定55mm外圆的切削用量本工序为粗车。已知加工材料为45钢,锻件,有外皮;机床为CA6140型卧式车床,工件装夹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中。
所选刀具为YT15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根据表5-112,由于CA6140机床的中心高为200mm,故选用刀杆尺寸B³H=16mm³25mm,刀片厚度为4.5mm。根据表5-133,选择车刀几何形状为卷槽带倒棱型前刀面,前角012,后角06、主偏角90、,副偏角10、刃倾角s0、刀尖圆弧半径0.8mm。
(1)确定背吃刀量ap 由于粗车双边余量为2.5mm,则ap=2.25mm。
(2)确定进给量f 根据表5-114,在粗车钢件、刀杆尺寸为16mm25mm、ap3mm、工件直径为60~100mm时,按f0.5~0.9mm/r。
CA6140机床的进给量选择f0.65mm/r。确定的进给量尚需满足机床进给强度的要求,故需进行校验。
根据表5-55,CA6140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Fmax3530N。
根据表5-123,当钢材b570~670MPa、aP2.0mm、f0.75mm/r,r45,v65m/min(预计)时,进给力Ff760N。
0FfFf的修正系数为k可用。
1.0,ksFf1.0,kkFf1.17,故实际进给力为Ff7601.17N889.2N,由于FfFmax,所选的f0.65mm/r(3)选择车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表5-119,车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1mm,可转位车刀耐用度T60min。
(4)确定切削速度v 根据表5-120,当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加工钢材时,aP2.0mm,f0.75mm/r时,切削速度v97m/min。
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sv0.8,tv0.65,Tv0.81,Tv1.0,Mvv1.0表2-9。则有:v970.80.650.81m/min40.9m/m i1000v100040.9nr/min203.4r/min
d64按CA6140机床的转速选择n185r/min3.08r/s,则实际切削速度v37.2m/min。
最后确定切削用量为:
ap1.25mm,f0.65mm/r,n185r/min。
v37.2m/min2.基本时间
确定粗车外圆55的基本时间t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公式4-23车外圆基本时间为:
TjLfnill1l2fni
式中:l83.4mm,l1f0.65mm/raptan(2~3)2mm,l20,n3.08r/min,i1
则Tj83.420.653.08s43s
其余工步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计算从略
六.夹具设计
本夹具是第11道工序钻28通孔的专用夹具。刀具为直柄麻花钻8-L GB/T 6135.3-1996。
在给定的零件中,对本步加工的定位并未提出具体的要求,是自由公差,定位要求较低。因此,本设计的重点应在卡紧的方便性与快速性以及实现钻孔的分度上。下面是夹具设计过程:
1.定位方案
夹具特点,工件以另一端面和键槽定位,通过轴心,用螺栓夹紧。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分度副间有污物时,不直接影响分度副的接触。缺点是无法补偿分度度间的配合间隙对分度精度的影响。分度板孔中一般压入耐磨衬套,与圆柱定位销采用H7/g6配合。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
2.图3 28夹具装配图
2.分度设计
通过分度盘来实现。拧紧螺母,并通过开口垫圈将工件夹紧。转动手柄,可将分度盘松开。此时用捏手将定位销从定位套中拔出,使分度盘连同工件一起回转180°,将定位销重新插入定位套中,即实现了分度。再将手柄转回,销紧分度盘,即可进行加工。
3.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本工序加工是钻削可估算其夹紧力,其为螺旋夹紧机构。实际效果可以保证可靠的卡紧。
根据公式:
MQWK[rtan1rZtan(2)]``10
MQ——原动力(N²mm)——实际所需夹紧力 W`Kr——螺杆端部与工件间的当量摩擦半径(mm)rZ——螺纹中径之半(mm)——螺纹升角(°)
1——螺杆端部与工件间的当量摩擦角(°),2`cot2——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tan2cos
0——除螺旋机构以外的效率,其值为0.85~0.958。
参数:Wk = 100 使用快速螺旋定位机构快速人工卡紧,调节卡紧力调节装置,即可指定可靠的卡紧力。
七.结论
此次课程设计确定了填料箱盖从铸件毛坯到成品在大量成批生产时的工艺过程,同时也设计了其中一道钻孔工序的夹具。
作为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课程设计,需要我们综合前阶段所学习的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同时还要运用数学、力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以及设计手册上的标准。所以此次课程设计是我们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的巩固,也是一个总结。
八.设计心得
本次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让我又重新温习了书本上的内容,我明白了不论什么时候不管干什么事总是离不开书本,不管什么时 候从书上我们总可以找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书上的东西永远是基础的,而基础正是向更深的领域迈进,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永远都不会享受到成功 的喜悦。这次的设计我基本上是满意的,因为这是我和本组同学共同完成的这次设计。在此之前我总是莫名其妙感到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是产生了干脆抄袭别人的想法,但是这一次老师制定的这个计划,让我感觉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学不自己动脑的坏习惯,虽然杜绝不掉,但是我相信经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后会有更多的同学愿意自主的完成自己的作业和老师分给他们的任务。而不再愿意抄袭别人的,至少我不会了。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明白了一个良好的设计思路往往可以省掉一大半的时间,所以我感觉今后不论设计什么,一定要在设计思路上下工夫,哪怕前期很慢很慢,但是一旦有了思路那么后期的制作就会势如破竹,会节省很大一部分的时间的。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工夫。还有在绘制各种零件图或毛坯图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不能马虎一点,因为这些图都比较烦琐,所以必须一步一步来,不可贪图方便。
本次的课程设计,老师要求得很严格,但是老师为了辅导我们不懂的问题不厌其烦的把我们不懂的问题讲了一遍又一遍,真的很感谢老师为我们这么的尽心和尽责。我们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一定会努力的学好每一门知识,不能有骄傲和自满的情绪。更加努力的完善和充实自己,为自己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在最后仍然要再次谢谢老师对我们辛勤的辅导,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请您放心。
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参考文献
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李洪主编 北京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 徐宏海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3、《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周虹编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4、《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 弈继昌主编 中国人民出版社
5、《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 张耀宸主编 航空工业出版社
6、《金属切削速查速算手册》 陈宏钧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7、《机械工人切削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8、《机械工程师简明手册》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9、《机械制造基础》 刘建亭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数控机床加工工艺》 华茂发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机床夹具设计》 肖继德、陈宁平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数控原理与编程实训》 周虹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13、《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 上海科学出版社“增订组编”
14、《简明加工工艺手册》 上海科技出版社
第二篇:多轴车床操作工岗位职责
1.熟练掌握产品加工工艺和检测规程,操作多轴车床或数控多轴车床(进口高精度5轴、6轴、8轴专用车床,采用成形刀加工,大批量连续生产,数控多轴车床无需操作工编程),完成当班生产任务。
2.负责设备的点检工作,并做好有关记录。
3.做好所负责区域的“5S”工作,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第三篇:车工技师论文
车削螺纹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螺纹是在圆柱工件表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在机械制造业中,带螺纹的零件应用得十分广泛。用车削的方法加工螺纹,是目前常用的加工方法。在卧式车床(如CA6140)上能车削米制、英寸制、模数和径节制四种标准螺纹,无论车削哪一种螺纹,车床主轴与刀具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的运动关系:即主轴每转一转(即工件转一转),刀具应均匀地移动一个(工件的)导程的距离。它们的运动关系是这样保证的:主轴带着工件一起转动,主轴的运动经挂轮传到进给箱;由进给箱经变速后(主要是为了获得各种螺距)再传给丝杠;由丝杠和溜板箱上的开合螺母配合带动刀架作直线移动,这样工件的转动和刀具的移动都是通过主轴的带动来实现的,从而保证了工件和刀具之间严格的运动关系。
在实际车削螺纹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由主轴到刀具之间的运动,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引起车削螺纹时产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这时应及时加以解决。车削螺纹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如下:
一、啃刀
故障分析:原因是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工件装夹不牢或车刀磨损过大。
解决方法:
1、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则吃刀到一定深度时,车刀的后刀面顶住工件,增大摩擦力,甚至把工件顶弯,造成啃刀现象;过低,则切屑不易排出,车刀径向力的方向是工件中心,加上横进丝杠与螺母间隙过大,致使吃刀深度不断自动趋向加深,从而把工件抬起,出现啃刀。此时,应及时调整车刀高度,使其刀尖与工件的轴线等高(可利用尾座顶尖对刀)。在粗车和半精车时,刀尖位置比工件的中心高出1%D左右(D表示被加工工件直径)。
2、工件装夹不牢:工件本身的刚性不能承受车削时的切削力,因而产生过大的挠度,改变了车刀与工件的中心高度(工件被抬高了),形成切削深度突增,出现啃刀,此时应把工件装夹牢固,可使用尾座顶尖等,以增加工件刚性。
3、车刀磨损过大:引起切削力增大,顶弯工件,出现啃刀。此时应对车刀加以修磨。
二、乱扣
故障分析:原因是当丝杠转一转时,工件未转过整数转而造成的。
解决方法:
1、当车床丝杠螺距与工件螺距比值不成整倍数时:如果在退刀时,采用打开开合螺母,将床鞍摇至起始位置,那么,再次闭合开合螺母时,就会发生车刀刀尖不在前一刀所车出的螺旋槽内,以致出现乱扣。解决方法是采用正反车法来退刀,即在第一
次行程结束时,不提起开合螺母,把刀沿径向退出后,将主轴反转,使车刀沿纵向退回,再进行第二次行程,这样往复过程中,因主轴、丝杠和刀架之间的传动没有分离过,车刀始终在原来的螺旋槽中,就不会出现乱扣。
2、对于车削车床丝杠螺距与工件妇距比值成整倍数的螺纹:工件和丝杠都在旋转,提起开合螺母后,至少要等丝杠转过一转,才能重新合上开合螺母,这样当丝杠转过一转时,工件转了整数倍,车刀就能进入前一刀车出的螺旋槽内,就不会出现乱扣,这样就可以采用打开开合螺母,手动退刀。这样退刀快,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保持丝杠精度,同时丝杠也较安全。
三、螺距不正确
故障分析:螺纹全长或局部上不正确,螺纹全长上螺距不均匀或螺纹上出现竹节纹。
解决方法:
1、螺纹全长上不正确:原因是挂轮搭配不当或进给箱手柄位置不对,可重新检查进给箱手柄位置或验算挂轮。
2、局部不正确:原因是由于车床丝杠本身的螺距局部误差(一般由磨损引起),可更换丝杠或局部修复。
3、螺纹全长上螺距不均匀:原因是:丝杠的轴向窜动、主轴的轴向窜动、溜板箱的开合螺母与丝杠不同轴而造成啮合不良、溜板箱燕尾导轨磨损而造成开合螺母闭合时不稳定、挂轮间隙过大等。通过检测:如果是丝杠轴向窜动造成的,可对车床丝
杠与进给箱连接处的调整圆螺母进行调整,以消除连接处推力球轴承轴向间隙。如果是主轴轴向窜动引起的,可调整主轴后调整螺母,以消除后推力球轴承的轴向间隙。如果是溜板箱的开合螺母与丝杠不同轴而造成啮合不良引起的,可修整开合螺母并调整开合螺母间隙。如果是燕尾导轨磨损,可配制燕尾导轨及镶条,以达到正确的配合要求。如果是挂轮间隙过大,可采用重新调整挂轮间隙。
4、出现竹节纹:原因是从主轴到丝杠之间的齿轮传动有周期性误差引起的,如挂轮箱内的齿轮,进给箱内齿轮由于本身,制造误差、或局部磨损、或齿轮在轴上安装偏心等造成旋转中心低,从而引起丝杠旋转周期性不均匀,带动刀具移动的周期性不均匀,导致竹节纹的出现,可以修换有误差或磨损的齿轮。
四、中径不正确
故障分析:原因是吃刀太大,刻度盘不准,而又未及时测量所造成。
解决方法:精车时要详细检查刻度盘是否松动,精车余量要适当,车刀刃口要锋利,要及时测量。
五、螺纹表面粗糙
故障分析:原因是车刀刃口磨得不光洁,切削液不适当,切削速度和工件材料不适合以及切削过程产生振动等造成功。解决方法是:正确修整砂轮或用油石精研刀具;选择适当切削速度和切削液;调整车床床鞍压板及中、小滑板燕尾导轨的镶
条等,保证各导轨间隙的准确性,防止切削时产生振动。
总之,车削螺纹时产生的故障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设备的原因,也有刀具、操作者等的原因,在排除故障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各种检测和诊断手段,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车工的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陈乃林.车工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学校大
学出版社,1996.
第四篇:车工技师论文
车削螺纹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单位:凌源职教中心 作者:靳书祥
螺纹是在圆柱工件表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在机械制造业中,带螺纹的零件应用得十分广泛。用车削的方法加工螺纹,是目前常用的加工方法。在卧式车床(如CA6140)上能车削米制、英寸制、模数和径节制四种标准螺纹,无论车削哪一种螺纹,车床主轴与刀具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的运动关系:即主轴每转一转(即工件转一转),刀具应均匀地移动一个(工件的)导程的距离。它们的运动关系是这样保证的:主轴带着工件一起转动,主轴的运动经挂轮传到进给箱;由进给箱经变速后(主要是为了获得各种螺距)再传给丝杠;由丝杠和溜板箱上的开合螺母配合带动刀架作直线移动,这样工件的转动和刀具的移动都是通过主轴的带动来实现的,从而保证了工件和刀具之间严格的运动关系。
在实际车削螺纹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由主轴到刀具之间的运动,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引起车削螺纹时产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这时应及时加以解决。车削螺纹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如下:
一、啃刀
故障分析:原因是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工件装夹不牢或
车刀磨损过大。
解决方法:
1、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则吃刀到一定深度时,车刀的后刀面顶住工件,增大摩擦力,甚至把工件顶弯,造成啃刀现象;过低,则切屑不易排出,车刀径向力的方向是工件中心,加上横进丝杠与螺母间隙过大,致使吃刀深度不断自动趋向加深,从而把工件抬起,出现啃刀。此时,应及时调整车刀高度,使其刀尖与工件的轴线等高(可利用尾座顶尖对刀)。在粗车和半精车时,刀尖位置比工件的中心高出1%D左右(D表示被加工工件直径)。
2、工件装夹不牢:工件本身的刚性不能承受车削时的切削力,因而产生过大的挠度,改变了车刀与工件的中心高度(工件被抬高了),形成切削深度突增,出现啃刀,此时应把工件装夹牢固,可使用尾座顶尖等,以增加工件刚性。
3、车刀磨损过大:引起切削力增大,顶弯工件,出现啃刀。此时应对车刀加以修磨。
二、乱扣
故障分析:原因是当丝杠转一转时,工件未转过整数转而造成的。
解决方法:
1、当车床丝杠螺距与工件螺距比值不成整倍数时:如果在退刀时,采用打开开合螺母,将床鞍摇至起始位置,那么,再次
闭合开合螺母时,就会发生车刀刀尖不在前一刀所车出的螺旋槽内,以致出现乱扣。解决方法是采用正反车法来退刀,即在第一次行程结束时,不提起开合螺母,把刀沿径向退出后,将主轴反转,使车刀沿纵向退回,再进行第二次行程,这样往复过程中,因主轴、丝杠和刀架之间的传动没有分离过,车刀始终在原来的螺旋槽中,就不会出现乱扣。
2、对于车削车床丝杠螺距与工件妇距比值成整倍数的螺纹:工件和丝杠都在旋转,提起开合螺母后,至少要等丝杠转过一转,才能重新合上开合螺母,这样当丝杠转过一转时,工件转了整数倍,车刀就能进入前一刀车出的螺旋槽内,就不会出现乱扣,这样就可以采用打开开合螺母,手动退刀。这样退刀快,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保持丝杠精度,同时丝杠也较安全。
三、螺距不正确
故障分析:螺纹全长或局部上不正确,螺纹全长上螺距不均匀或螺纹上出现竹节纹。
解决方法:
1、螺纹全长上不正确:原因是挂轮搭配不当或进给箱手柄位置不对,可重新检查进给箱手柄位置或验算挂轮。
2、局部不正确:原因是由于车床丝杠本身的螺距局部误差(一般由磨损引起),可更换丝杠或局部修复。
3、螺纹全长上螺距不均匀:原因是:丝杠的轴向窜动、主轴的轴向窜动、溜板箱的开合螺母与丝杠不同轴而造成啮合不
良、溜板箱燕尾导轨磨损而造成开合螺母闭合时不稳定、挂轮间隙过大等。通过检测:如果是丝杠轴向窜动造成的,可对车床丝杠与进给箱连接处的调整圆螺母进行调整,以消除连接处推力球轴承轴向间隙。如果是主轴轴向窜动引起的,可调整主轴后调整螺母,以消除后推力球轴承的轴向间隙。如果是溜板箱的开合螺母与丝杠不同轴而造成啮合不良引起的,可修整开合螺母并调整开合螺母间隙。如果是燕尾导轨磨损,可配制燕尾导轨及镶条,以达到正确的配合要求。如果是挂轮间隙过大,可采用重新调整挂轮间隙。
4、出现竹节纹:原因是从主轴到丝杠之间的齿轮传动有周期性误差引起的,如挂轮箱内的齿轮,进给箱内齿轮由于本身,制造误差、或局部磨损、或齿轮在轴上安装偏心等造成旋转中心低,从而引起丝杠旋转周期性不均匀,带动刀具移动的周期性不均匀,导致竹节纹的出现,可以修换有误差或磨损的齿轮。
四、中径不正确
故障分析:原因是吃刀太大,刻度盘不准,而又未及时测量所造成。
解决方法:精车时要详细检查刻度盘是否松动,精车余量要适当,车刀刃口要锋利,要及时测量。
五、螺纹表面粗糙
故障分析:原因是车刀刃口磨得不光洁,切削液不适当,切削速度和工件材料不适合以及切削过程产生振动等造成功。
解决方法是:正确修整砂轮或用油石精研刀具;选择适当切削速度和切削液;调整车床床鞍压板及中、小滑板燕尾导轨的镶条等,保证各导轨间隙的准确性,防止切削时产生振动。
总之,车削螺纹时产生的故障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设备的原因,也有刀具、操作者等的原因,在排除故障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各种检测和诊断手段,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车工的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陈乃林.车工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学校大
学出版社,1996.
第五篇:车工技师年终总结
车工技师年终总结
光阴冉冉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将告别2011年,回顾即将告别的2011年,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2011对于公司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公司经历了组改和体制认证。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确保了各项生产任务有条不紊的进行,确保了各项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确保了各个产品的顺利出厂。我作为公司的一员,本能积极学习时史政治,全面了解工厂的概况,支持工厂的改革,并积极的响应公司领导和部门领导的号召,遵守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刻苦钻研业务。通过自身不断学习、不断的知识积累和业务探索,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能够很好的完成部里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首先在工作中能以身作则,遵守公司劳动纪律规定,做到不迟到早退,服从部里的任务分配。认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部里各项急项和生产任务。能急生产任务之就急,想生产任务之所想。在接到急项活和难活时,敢于克服困难连续作战。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确保到自己手中加工的零件不迟缓,顺利完成。许多工件无加工图纸,无技术说明,自己动脑子想办法,用自己熟练的业务确保加工零件的准确无误,在本工种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加工难题和复杂问题,每每这时,我一方面和设计沟通调整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用自己三十多年的车工加工经验和业务知识开动脑子想办法。每次攻破了技术难题,自己满心喜悦,好像又跨越了一座高山。在攻克技术难题方面,每次跨越受到设计和同仁的好评,我深感责任重大,身上担子沉甸甸的。我将继续努力不辱使命,努力工作,争取更上一层楼。
2011年在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的同时,我能钻研业务上的理论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勉励自己要戒骄戒躁不断进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在工件复杂难度大的活面前我能配合设计采用技术革新的形式解决生产难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产品加工难度,顺利完成加工任务,确保生产质量。
科技支持部由于它的特殊性要求完成加工零件生产周期短,加工难度大,生产任务不确定等实际困难,可当任务下达我便排除一切困难有条件没条件都创造条件上,并且确保生产出的零件万无一失。由于特殊工作原因,近年没带徒弟。
以上是我2011个人工作总结。成绩属于过去,崭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更加努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扎实本职工作,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坚持边学习边工作的方针,向同行学习、向书本学习,力求找出差距,更加完善自己。使得自己在2012年终总结时能更进一步,为工厂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