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科学概论学后感
自然科学概论学后感
本学期学校给我们开了现代自然科学概论一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自然科学各基本科目的来源以及当下的状况,并对它们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利弊作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这学期将要结束的时候,我很高兴可以谈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想。由于本课程内容庞杂,为了可以全面地反映自然科学发展的面。说白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并且改造自然的历史,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它就要发展一天,不会终结。现在屹立在我们面前的巍峨的科学大厦,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以及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的结晶之作。我们除了深深地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相信这座大厦会在后人的努力下更加熠熠生辉,它的光芒将可与日月争光。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以及基本条件,它在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可以很系统的说明这一现象的来龙去脉。虽然各个国家“各自为政”,发展自己的自然科学,有点缺乏沟通和交流,但是他们的成绩却都是不朽的、骄人的,这就说明人类的发现和探索是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
我们的祖先也是由于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创造了伟大的成就。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取长补短、兼容并收的国家往往可以长盛不衰,而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国家则最终落后并遭受欺侮。古希腊文明得益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者甚多,到了古罗马时期停步不前。善于学习的阿拉伯人在短短的三四百年间,从几乎一无所有的境地追赶上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得以延续和把古代最先进的中国技术传到西方的主要也是阿拉伯人的功劳。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重新发展古希腊文化,又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东方先进的技术,这才有近代科学的兴起。
应当认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包容了古代世界各地区人民的贡献,只是所献各有不同,程度也相异罢了。近代自然科学伴随资本主义的诞生逐渐传遍整个世界,由于各国经济历史政治背景各不相同,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历史是无情的,它不会偏爱于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只有某些国家某个时期走在前面,没有哪一个国家永远领先。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价值现在已广为人识,科学竞争已成为世界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他方面竞争的基础。竞争与交流并存。竞争对于科学来说是件好事,它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比起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有很多地方都是落后的。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机遇,奋发图强,认真学习和吸收一切先进和有用的东西,就不但有可能在竞争中跟上世界潮流,也完全有可能走到前列。过去如此,今后也必定如此,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计科1601 赵子瑜
第二篇:自然科学概论整理2
近现代自然科学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牛顿 :英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
2.达尔文 :英 《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 3.爱因斯坦:德裔 美籍,提出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现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
4.孟德尔:遗传学两大定律,人们尊称他为“遗传学之父”。
5.巴斯德:法国科学家,对微生物生理学的研究为现代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他提出了防止酒变质的加热灭菌法,后来被人称为巴斯德灭菌法,使用这一方法可使新生产的葡萄酒和啤酒长期保存。6.科赫:科赫对新兴的医学微生物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科赫首先论证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接着又发现结核病和霍乱的病原细菌,并提倡采用消毒和杀菌方法防止这些疾病的传播;他首创细菌的染色方法,采用了以琼脂作凝固培养基培养细菌和分离单菌落而获得纯培养的操作过程;他规定了鉴定病原细菌的方法和步骤,提出著名的科赫法则。
7.利斯特:1860年,英国外科医生J.利斯特应用药物杀菌,并创立了无菌的外科手术操作方法。
8.维诺格拉茨:俄国出生的法国微生物学家C.H.维诺格拉茨基于1887年发现硫磺细菌,1890年发现硝化细菌,他论证了上壤中硫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学过程以及这些细菌的化能营养特性。他最先发现嫌气性的自生固氮细菌,并运用无机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以及富集培养等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壤细菌各个生理类群的生命活动,揭示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物质转化的各种作用,为土壤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拉瓦锡: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从试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并成为他进行实验、思维和计算的基础。燃烧原理——氧化说:拉瓦锡最重要的发现是关于燃烧的原理。拉瓦锡最终排除了当时流行极广的关于“燃素”的错误看法。
10.道尔顿和原子:道尔顿在化学方面提出了定量的概念,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和化合量(当量)定律
11.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周期律的正确性由此得到了举世公认.周期律在使化学知识特别是无机化学知识的系统化上起了重要作用,对于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性质、结构及其反应方面起了指导作用。周期律在指导原子核的研究上也有深刻的影响,放射性的位移定律就是以周期律为依据的,原子核的种种人工蜕变也都是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实现的。
12.笛卡尔:法国学者,创立解析几何学,笛卡尔把变量引进了数学,建立以变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高等数学
13.莱布尼茨:德意志数学家,分别建立微积分学 14.吉尔伯特:英 发表《论磁学》,研究了天然磁石的性质
15.奥斯特:丹麦教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为人类开辟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7.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建立系统的电磁学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18.赫兹:德国人,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19.伦琴:德国物理学家,发现“X射线”
20.居里夫人:法 发现钋、镭有放射性,并提炼出镭,相对论的提出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使人们能进一步研究微观高速运动
21.波义耳:英国科学家,把实验方法引入化学,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 22.阿伏加德罗:意大利,提出分子的概念
23.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制定化学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 24.哈维:英国科学家,建立血液循环学说,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25.林耐:瑞典生物学家,制定植物分类法
26.施莱登:德意志植物学家,细胞是植物的基本单位,确立细胞学说,推动了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
27.施旺:德意志动物学家,动物组织是由细胞组成 28.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提出生物进化观点 29.巴斯德:法国科学家,奠定微生物学的基础
第三篇:自然科学概论论文参考题目
论文参考题目
1.对中国在明代中期以后科学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因分析 2.现代天文学及空间技术的展望 3.宇宙空间站建立的深远意义 4.自然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分析 5.简述生物工程的内容及意义 6.环境与健康的辨证关系
7.学习现代宇宙观对我们的世界观有什么帮助 8.概述人类对地球及太阳系起源的认识过程 9.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前景分析
10.现代高新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 11.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新认识 12.对生命起源的层次和阶段的深入分析 13.浅析臭氧层空洞造成的原因和危害 14.从自然科学角度谈科学发展观
15.试论近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16.DNA工程对人类发展的前景分析 17.试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8.简述自然科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19.简述生命起源和演化的主要过程
20.为什么说现代信息科技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 21.说明人类文明与材料发展的关系 22.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有何不同 23.开发空间的意义
24.分析延吉市的环境,并提出改善意见
论文要求: 1.对科学论文的要求应具备独创性.正确性,再现性,可读性,简洁性和规范性
2.文章要素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标题,作者所在系,班级,姓名及学号,摘要,关键词,写作提纲,正文,参考文献 3.字数要求3000-4000之间,一律用小四号字打印装订成册 4.严禁网上下载,一旦查出抄袭现象,成绩为零分
5.交第一次论文截止日期为4月25日;交第二次论文截止日期为5月25日。
第四篇:生命科学概论学后感
生命科学概论学后感
对于生命科学我们并不陌生,其蕴含的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在初中高中生物课本上就介绍过很多关于细胞、动植物、细菌病毒、遗传、生态环境、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蛋白质、酶、抗生素、干扰素等知识。究其本质,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而本学期的生命科学概论的选修课则是在延续高中知识点的前提下,着重于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社会或科学问题,例如,前些日子的大学生投毒事件、环境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克隆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前景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在介绍生命科学最新进展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在对生命科学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同时,加强了对生命科学基本概念和内在联系与规律的了解,大大地提高我们主动探索生命奥秘的积极性,让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并能提出解决的方法。
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更深一步地了解到了原来生命科学不仅仅是对生物的观察与研究,而且还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技术对生命现象生物的各种活动进行分析,并使其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并且更多地认识到生命科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最简单的生命到最复杂的生物在内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各自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生命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科学素养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本身。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深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举不胜举。生命科学学家也是由各个学科汇聚而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造成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新兴学科。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神秘的生命现象孜孜不倦的探索。生命为什么选择地球作为它唯一的家园,并在此生息繁衍进化;海洋是否真如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中那样是起源于海洋;一颗休眠千年的种子缘何可以重新成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小小的细胞又怎样演变成复杂而有序的有机体?对万千生命现象的思考与探索贯穿人类五千年历史,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从虎克首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到列文胡克清晰地观察了活动的细胞,证实了细胞是所有生命的的结构基础,再到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阐明了生物遗传最基本最经典的规律,开创了遗传学研究的新纪元。尔后,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前后,生物学家们吸收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开始了深入分子层面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使得生物这一古老的学科重新焕发了青春。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命科学更使势不可挡,雄居影响当代人生活的四大科学之首,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21世纪当之无愧的带头学科。国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生物学占着越来越多的比例,世界优秀科技成果评选总不会离开生物学的最新成果,无论从这些还是从对人类生活及思想的影响来看,生命科学都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核心,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
既然生命科学能够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将其所包含的知识运用到各个领域,也会促进人类在其他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比如,现在世界上的一大难题就是环境保护问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的关系。我们知道,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也日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虽然经济飞速发展,但由于忽视了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目前环境状况很糟糕。要想使我国社会与经济能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还不算高,所以我国药在科技发展上,特别是环保科技发展上努力,争取与国际上的高新技术接轨,当然,在这其中,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是一个重要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因为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而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又主要是依靠生物过程完成的。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物技术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等,这所预示的广阔市场前景,受到了各国科技工作者的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认识,我们会发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带来了希望。在发达国家,环境生物技术已成为优先应用的环境保护技术,例如,美国构建的超级细菌可快速降解土壤和水体中的石油成分,这个技术已获得专利,并应用在海湾战争中。至今,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已取得大量实用性的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成果,部分已经商品化。例如,英国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等绿色产品,在世界各国有广泛影响。除此之外,高硫煤微生物脱硫技术、造纸中的生物制浆和生物漂泊技术、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生物农药、生物净化废水等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让我们看到了二十一世纪环境保护的希望。目前,我国的环境生物技术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该技术的进一步研发需要社会的支持,大力推进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通过生物技术的发展带动整个科技的发展,是我国解决正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的出路。
为了环境问题的解决,生命科学的研究是绝对必要的。不仅如此,环境生物技术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等都有着重大意义。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生命科学启示我们,投有自然生命就投有一切,对人来说,第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自然生命,因此人应该认真思考,人怎样活着才符合生命的本性,才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生命科学又启示我们,人的自然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自然生命的能量即生命力存在,因此人活着如果符合生命的本性,就
活得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所以人应该激发、保持和加强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这种从生命科学引发而成的生命哲学,促使现代人辩证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历程,既克服消极的悲观主义,又消除盲目的乐观主义;既怀有积极人世的人文主义精神,又不乏顺其自然的自然主义态度;既洋溢对生命限度的超越性,又充满对生命价值的创造性。
生命哲学之所以能够从生命科学获得启示,原因盖出于对现代人自然生命态度和质量的忧虑。人们看到现实社会中,固然有不少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甚至为他人生命的存在而奉献自己的生命,体现了最为辉煌的生命价值取向,但也有不少人为了满足声色犬马的生理刺激,追求灯红酒绿的官能满足,不 暗浪费生命,甚至为吸毒而摧残自己的生命,为贪财而毁灭他人的生命。人们还看到现代文明固然为现代人带来了福祉,但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使不少人产生了一种源于自然生命深层的忧患意识。此外,过于理性的社会和富裕的物质生活,又使不少人缘于自然生命底蕴的欲望和血性之气消弭,失去了个性的鲜亮的原生色泽,递减了生命力的自然形态的强度。因此,出于对现代人自然生命的切关怀,生命科学也就以唤醒生命、指导生命、强化生命为己任
二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首先它对于农业将是一个飞跃性的作用。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很有力的解决了中国这个只有世界上7%的土地却生存这13%的人口的国家的吃饭问题,这在人类农业史上也是一个跨越性的发展。而近些年来大张旗鼓的转基因食物,有隐隐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一个档次。
最近几年中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而科学家把航天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使我国的蔬菜产量成倍地提高,而且增加了许多品种和口味不同的蔬菜。这在以前技术不怎么发达的中国,人们的生活一穷二白,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三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说,这个世纪注定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不错,自从20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以来,揭开人类身体的奥秘这部天书已不再遥远。我们知道,一切生命都是由基因构成,人的生老病死皆由其控制,假如这个密码一旦被解开,可以想象,人类的一切都将在掌握之中。
例如许多家族遗传病一直是难以治疗的顽疾,而这其实也是由基因控制的。我们只要掌握了遗传病基因的排序,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将不再是难事,甚至可以因此而使这种疾病从此消失,许多患者就可以看见曙光。
四是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第一大问题。荒漠化,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减少,还有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每一给都能让人们头疼一阵子。而这,最终还要靠生命科学来解决。例如为了给沙漠披上绿装,人们一直在寻找绿化沙漠树种。白杨树能在干旱和盐碱化土壤等劣势条件下生存,人们根据白杨树的这一特性,不断研究,逐步解开了植物抗旱的面纱。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研究者在白杨树细胞内分离出能保证它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特殊蛋白质,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进一步提高白杨树中这种蛋白质的含量,这样,可因地制宜地培育出抗逆性更强的沙漠绿化树种。转基因沙漠绿化树种的培育,无疑将为沙漠地带生态环境的综合改造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诸如此类,生命科学可以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是生活中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能见到生命科学的踪影。
可能会有人问,生命科学现在的影响已经如此之深、如此之大了,那未来的生命科学又将运用在何处?未来又会怎样?我们可以尽情展开我们的想象,尽管我不是本专业的学生,但是仍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所学与自己对这门学科的热情来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努力一下,为其全方面的应用社会、造福社会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尽情想象今后生命科学会带给我们的改变,总之,这一切都将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
第五篇:采煤概论学后感
矿井建设专业以从事矿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岗位为基本就业目标,通过综合职业学习与训练,培养熟练掌握矿建工程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施工组织管理与经营能力,较强的规范意识和施工创造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管理人才。而矿井建设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煤田范围内由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的巷道进入煤体,建立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等生产系统,也就是矿井开拓。在没有学习采煤概论这门课以前我们对自己专业从事工作的任务已经坏境简直就是一片空白。所以了解自己将来从事工作的环境以及工作方式是我们每个在校学生急切的需要。
《采煤概论》课程具有地下井巷空间关系、矿井生产系统复杂且动态变化、涵盖的知识面广等特点。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使非采矿专业的学生理解并建立地下井巷复杂多变的时间、空间关系,理解矿井各主要生产系统的构成。
通过这采煤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使我们了解采矿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矿产资源埋藏在地下,要转化为国民经济所需要的的原料产品。必须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将其开发出来,采矿石从地壳中将矿产资源开采并运输到加工地点或使用地点的行为、过程或工作。采矿的过程,地质勘查和设计之后等准备工作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打井、掘进,井巷施工技术在安全、高效低耗的条件下,从岩体中破碎一部分岩石、装载破碎岩石。支护周围岩体,运出破碎岩石,形成井巷施工设计要求的井筒、巷道、硐室、交叉点等断面形状及尺寸,保护已掘进空间周围岩体的稳定性,防止围岩破坏坍塌,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明确所学专业在煤矿生产建设中的位置,煤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采矿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俩种方式,地下开采的话会遇到许多威胁煤矿安全的事故,我们了解了矿井瓦斯及其防治、矿井火灾及其防治、矿尘危害及其防治、矿井防水及其排水、矿井顶板事故及其防治、爆破安全、矿山救护等。熟悉矿井生产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井田开拓、准备方式、采煤方法及矿井通风与安全。
煤炭工业对国家的两大贡献即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贡献注定了其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这种地位不会改变,因为这种地位是由中国能源的资源,熟悉煤矿生产建设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我国煤矿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机械化程度低、安全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这是长期困扰我国煤矿生产的主要难题,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煤矿行业存在的基本现状。
学生对采矿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多数学生找到了所学专业与采矿的结合点,相关专业培养的学生逐步形成了矿业特色。我们由原来对煤矿的偏面了解而恐惧,到最终掌握煤矿知识后对煤炭事业产生热爱,愿意服务煤矿、建设煤矿的信念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