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以分数看人,以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是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现象,当然,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生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前不久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目前在社会、学校德育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35学雷锋活动,过于追求形式,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鲁洁教授就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学生本身的德性,对学生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想谈一谈自己对于德育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中小学,此时的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不能独立地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判断。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极其大,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做一个不仅学习上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老师,更可以在生活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染你的学生,让他们向你学习,将来成为一个用爱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德育。
然后,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学生,不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同学。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存在一差具差的观点,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学许在音乐上富有天赋,也许还是个体育强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这种观念,特别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更应该如此。应该同等的看待学生,真正做到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
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品德教育这门课。品德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在教材背后也隐含了大量德育的信息,如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热爱等等,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们提供的。《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在老师的介绍下,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XX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新论》一书。这本书介绍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哲学、文化学与德育、德育与认知、道德与情感、德育的本质和面临的新挑战、德育的目标及其分类、德育过程理论、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书中,鲁洁教授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这个观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今社会,我们过于追求形式,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孝道、雷锋精神教育等,我们做到了教育,但真正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因为大家都把孝道、雷锋精神当成课本知识进行记忆而已,并没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此,鲁洁教授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倡导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同时,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以成绩来评论一个学生的好坏”现象,不可否认,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习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有平等性、目的性、示范性。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的相互碰撞,乃至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站在神圣讲台上的引路人,但是,更重要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培养的促进者,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关心、爱护、指导和帮助。作为老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要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帮助每一个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其次,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还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身心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再次,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最后,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从“主体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即倡导以“对话”为内在精神,从非对话时代走向对话时代。增进师生的交流、沟通和交往。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颁发,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将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用感染、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这门课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既然身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就应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做事先做人,德育是一切教育之首。近来我认真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的相互碰撞,乃至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平等性。首先表现在人格尊严方面,教师与学生在社会意义上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不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次在德育过程中从教育学意义上讲师生之间也是完全平等的。教育不一定在道德上永远是学生事务老师,学生的道德境界有时会超过他的老师。
二、目的性,师生关系是必然的,不容师生选择的关系,它毕竟是在教育的原则指导下组织、建立和发展的。
三、示范性。师生关系又具有示范性特点。单一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崇高的道德关系对其他同学具有示范作用,影响其他同学按照同样的道德准则与人相处。
教育上人人平等在评价学生时不再是谁最聪明,而是谁在哪一方面更聪明。人人都是聪明的人,只不过角度不同。大家想象一下,那些平日里在我们眼中的所谓“差生”,也许在身体运动智能方面是个高手,也许在视觉空间方面是个天才,也许在音乐智能方面富有很大的潜力,也许在人际关系方面是个行家里手……他们将与其他语言智能优秀的孩子一样自信,一样能够高高的挺胸抬头,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同样的成功机会,避免了种族歧视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
一个人的素质像冰山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是学历、文凭、专业知识、真正决定成功的是在水面下的责任感、价值观念、毅力和协作精神。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师在未来时代的使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在素质教育中依然是灵魂和核心。“育人为先,德育为先”,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为我们祖国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要求,因此我们责任重大。《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暑假期间我细致地读了《德育新论》一书,发现原来我们一直都有用心地践行着各种德育方法,在此与大家一同分享。
1.实际锻炼法。是组织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接受锻炼、训练,从而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比如:学习活动、委托任务、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执行制度等。从学习知道我们应当学习什么,从行动知道我们应当怎样去行动的。从谈话学会谈话,从书写学会书写;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有恒学会有恒。
本学期,为了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学校大队部组建了义工小队去探访孤寡老人,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参加由广东省教育促进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主办的“‘寻找海珠’亲子定向活动”、“‘关爱生命,安全你我’自护自救亲子公益活动”和“‘小小科学家’公益培训活动”。期末,学校还安排学生到瑞宝派出所、肯德基、广州农商银行等地去考察,让学生接触社区、融入行业、参与劳动、合作交流,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对行业的体验与感悟,学会在实践中规划自己的人生航向,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从而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暑假时,学校提供了三条社会实践体验路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路线去进行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这一切都切实运用到了“实际锻炼法”,收到了一定成效。
2.榜样示范法。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典范: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前辈、思想家、科学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他们是民族的代表、人类的精英。
示范:教师、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所作的示范。
样板:通过评优树立的学生样板,包括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结合学科进行德育的渗透,语文课堂上,老师常以课文中的伟人给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我们教师平时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还进行家长德育流动课堂,邀请家长来学校给孩子讲课,教师和家长都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另外,我们的每个课室都有一块争章榜,优秀的学生都在榜上,他们都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3.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已经形成时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导他们不断上进,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滋长的方法。主要有: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操行评定等几种方式。在不伤害学生身心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惩罚或引导其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是必要的。
对于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思想品德的评价,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新的学期我将运用“虚拟货币”管理制度,使那些枯燥的规则和纪律变得更加有趣,让遵守规章制度能更加给学生以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良性竞争力,增加合作意识。我管我班的“虚拟货币”叫“星币”,“星币”的多与少将是学生评优的依据,他们还可以用自己赚取的“星币”在班上买到需要的文具,这让学生懂得靠自己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除了这些老师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外,我们还每一阶段都会用心地在《学生成长手册》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果遇到问题学生时,我们会带他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单独的谈话,引导他说出心里话,帮助他解决问题。本学期,学校还邀请了社区的心理专家给孩子和家长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还为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开设了培训课。
4.避免不良的社交。他认为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青年人应当小心地防备一切腐败的根源,如不良的社交,不良的谈话,没有价值的书籍之类。”
这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向学生强调,要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就如我们中队的口号“礼是我的修养,仪是我的形象,让礼仪之星闪亮星空吧!”,时刻提醒着学生要讲文明,守礼仪。
做事先做人,德育是一切教育之首,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努力,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认为,学校在德育教育这方面已经尽所能地做到更好,但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希望我们在德育方面的研究上会有更大的成果!《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以分数看人,以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是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现象,当然,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生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前不久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目前在社会、学校德育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35学雷锋活动,过于追求形式,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鲁洁教授就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学生本身的德性,对学生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想谈一谈自己对于德育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中小学,此时的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不能独立地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判断。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极其大,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做一个不仅学习上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老师,更可以在生活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染你的学生,让他们向你学习,将来成为一个用爱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德育。
然后,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学生,不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同学。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存在一差具差的观点,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学许在音乐上富有天赋,也许还是个体育强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这种观念,特别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更应该如此。应该同等的看待学生,真正做到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
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品德教育这门课。品德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在教材背后也隐含了大量德育的信息,如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热爱等等,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们提供的。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同时为我们的校园生活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现在我们应该努力做好知识的积累,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做好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1.《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2.《德育十论》读书心得
第二篇:《德育新论》读书心得-精选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篇1
《德育新论》介绍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哲学、文化学与德育、德育与认知、道德与情感、德育的本质和面临的新挑战、德育的目标及其分类、德育过程理论、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暑假期间我细致地读了《德育新论》一书,发现原来我们一直都有用心地践行着各种德育方法,在此与大家一同分享。
1.实际锻炼法。是组织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接受锻炼、训练,从而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比如:学习活动、委托任务、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执行制度等。从学习知道我们应当学习什么,从行动知道我们应当怎样去行动的。从谈话学会谈话,从书写学会书写;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有恒学会有恒。
本学期,为了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学校大队部组建了义工小队去探访孤寡老人,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参加由广东省教育促进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主办的“‘寻找海珠’——亲子定向活动”、“‘关爱生命,安全你我’自护自救亲子公益活动”和“‘小小科学家’公益培训活动”。期末,学校还安排学生到瑞宝派出所、肯德基、广州农商银行等地去考察,让学生接触社区、融入行业、参与劳动、合作交流,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对行业的体验与感悟,学会在实践中规划自己的人生航向,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从而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暑假时,学校提供了三条社会实践体验路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路线去进行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这一切都切实运用到了“实际锻炼法”,收到了一定成效。
2.榜样示范法。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典范: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前辈、思想家、科学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他们是民族的代表、人类的精英。
示范:教师、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所作的示范。
样板:通过评优树立的学生样板,包括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结合学科进行德育的渗透,语文课堂上,老师常以课文中的伟人给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我们教师平时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还进行家长德育流动课堂,邀请家长来学校给孩子讲课,教师和家长都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另外,我们的每个课室都有一块争章榜,优秀的学生都在榜上,他们都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3.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已经形成时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导他们不断上进,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滋长的方法。主要有: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操行评定等几种方式。在不伤害学生身心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惩罚或引导其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是必要的。
对于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思想品德的评价,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新的学期我将运用“虚拟货币”管理制度,使那些枯燥的规则和纪律变得更加有趣,让遵守规章制度能更加给学生以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良性竞争力,增加合作意识。我管我班的“虚拟货币”叫“星币”,“星币”的多与少将是学生评优的依据,他们还可以用自己赚取的“星币”在班上买到需要的文具,这让学生懂得靠自己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除了这些老师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外,我们还每一阶段都会用心地在《学生成长手册》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果遇到问题学生时,我们会带他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单独的谈话,引导他说出心里话,帮助他解决问题。本学期,学校还邀请了社区的心理专家给孩子和家长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还为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开设了培训课。
4.避免不良的社交。他认为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青年人应当小心地防备一切腐败的根源,如不良的社交,不良的谈话,没有价值的书籍之类。”
这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向学生强调,要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就如我们中队的口号——“礼是我的修养,仪是我的形象,让礼仪之星闪亮星空吧!”,时刻提醒着学生要讲文明,守礼仪。
做事先做人,德育是一切教育之首,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努力,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认为,学校在德育教育这方面已经尽所能地做到更好,但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希望我们在德育方面的研究上会有更大的成果!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篇2
在老师的介绍下,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2018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新论》一书。这本书介绍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哲学、文化学与德育、德育与认知、道德与情感、德育的本质和面临的新挑战、德育的目标及其分类、德育过程理论、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书中,鲁洁教授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这个观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今社会,我们过于追求形式,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孝道、雷锋精神教育等,我们做到了教育,但真正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因为大家都把孝道、雷锋精神当成课本知识进行记忆而已,并没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此,鲁洁教授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倡导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同时,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以成绩来评论一个学生的好坏”现象,不可否认,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习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有平等性、目的性、示范性。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的相互碰撞,乃至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站在神圣讲台上的引路人,但是,更重要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培养的促进者,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关心、爱护、指导和帮助。作为老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要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帮助每一个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其次,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还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身心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再次,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最后,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从“主体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即倡导以“对话”为内在精神,从非对话时代走向对话时代。增进师生的交流、沟通和交往。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颁发,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将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用感染、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这门课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既然身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就应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德育新论》读书心得篇3
《德育新论》中提到“享用功能之教育价值”,实施德育过程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快乐、愉悦与幸福,并且十分强调这种快乐、愉悦与幸福的体验对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可以归纳为:激发道德的需要与动机;道德认识转化为信念的中介;外在道德价值转化为内在德性的通道。
反思我国的道德教育,往往忽视引导受教育者去体验这种可能和应有的愉悦。把道德教育作为“斗”和“批”的痛苦折磨。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感受到道德是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履行道德的责任与义务是一种生命的快乐,让受教育者个个都能成为享用文明幸福的人,也就成为德育的最终归宿了。
所感所悟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人道主义入门教育就是让孩子在精神上给别人以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正是这种快乐使孩子们在做完一件好事之后促使他们再去做第二、第三件,以此引导他们沿着道德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他深刻地指出:只有这种伴随道德行为而来的内心喜悦才能激发起真正的道德需要与动机。就像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好动,课堂上不能静心倾听同学的发言,打断教师讲课,抄袭他人作业,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等,在老师看来是不道德的,不允许的行为,在学生心目中却是完全合理的,并没有道德与否的问题。而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更多地充当裁判、法 官的角色,自主去判定谁对谁错、谁应该接受批评或惩罚,而往往忽视了道德主体的内心体验,损伤了孩子的道德情感。
当学生为避免批评或惩罚所表 现出来的服从行为,并没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只有他们树立了自觉道德意识,在没有任何外力情况下产生的道德行为才是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与动机,使其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呢?
1、适当的竞赛,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内需。
从生活事件着手,结合学习目标,分小组开展竞赛,道德行为达到一定效果给予集体奖励。例如: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竞赛,让低年级儿童在获奖内需激励之下,逐渐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2、间接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儿童道德意志。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文课堂上,书本上有许多包含道理的文章,一次教学活动中《一分钟》这篇课文,讲述了晚一分钟起床而迟到十分钟的事,于是课堂后向学生提出,“那平常我们起床时该怎样做?”学生就此知道不能因为晚起一分钟而迟到的道理。这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明理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虽然是一次教学活动,但是促进了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
3、利用游戏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游戏是一种自然规律支配的偶然性活动。它既有偶然性的元素,又有必然性的元素,因此成人喜欢,儿童也喜欢。我就利用游戏的特征,丰富道德教育于游戏活动,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不断提高。例如:棋类游戏学生是最喜欢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棋类比赛,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养成服从裁判、不损害对方、公平竞争等诚信的道德行为,从而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关注他人的感受,培养一种人性化道德情操。
小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道德教育要让人们从青少年时期起,每天都能从这个源泉中不断汲取新的力量。
第三篇:德育新论读后感
《德育新论》读后感
德育一直和美育、智育、体育并称,并且排在第一位,可见德育的重要性。然而如今在我国“以分数看人,以成绩评价学生好坏”的现象仍广泛存在,致使在教育上过分注重对学生智育的教育,然而德育的教育却显得异常薄弱。
前不久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然而几年前的药家鑫案,去年的小悦悦事件无不反映出当今德育教育已刻不容缓。
目前在社会、学校德育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3·5学雷锋活动,过于追求形式,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鲁洁教授就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学生本身的德性,对学生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的我们,也是未来的准人民教师。因而我想谈谈我对作为一名老师如何加强对学生德育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中小学,此时的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不能独立地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判断。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极其大,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做一个不仅学习上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老师,更可以在生活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染你的学生,让他们向你学习,将来成为一个用爱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德育。
然后,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学生,不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同学。目前
还有不少教师存在一差具差的观点,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学在音乐上富有天赋,也许还是个体育强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这种观念,特别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更应该如此。应该同等的看待学生,真正做到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
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思想政治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在教材背后也隐含了大量德育的信息,如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热爱等等,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们提供的。让学生成为一个社会和个的四有公民也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同时为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现在我们应该努力做好知识的积累,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做好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第四篇:读《德育新论》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读《德育新论》有感
“以分数看人,以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是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现象,当然,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生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前不久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目前在社会、学校德育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3·5学雷锋活动,过于追求形式,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鲁洁教授就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学生本身的德性,对学生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想谈一谈自己对于德育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中小学,此时的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不能独立地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判断。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极其大,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做一个不仅学习上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老师,更可以在生活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染你的学生,让他们向你学习,将来成为一个用爱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德育。
然后,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学生,不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同学。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存在一差具差的观点,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学许在音乐上富有天赋,也许还是个体育强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这种观念,特别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更应该如此。应该同等的看待学生,真正做到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
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品德教育这门课。品德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在教材背后也隐含了大量德育的信息,如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热爱等等,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们提供的。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同时为我们的校园生活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现在我们应该努力做好知识的积累,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做好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第五篇:德育主任 读书心得
读《忠告中层》心得体会
张静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书叫《忠告中层》。这本书形式比较新颖,内容以47封给“小陶”回信方式构成,从一个中层的上任到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我们中层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书中“小陶”所存在的纠结,我想我们每一个中层肯定多多少少也都有,我想这个本对我来说,比送我一块黄金还要珍贵,一放假我就抽出时间看。那么,我就看的这几部分简单的谈谈感想吧!
一、压力大,没方向 这一点和刚进入中层的“小陶”有同感,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怕自己工作做不好,每一个文件拿到手,都很担心,担心完成不好,做的不够细致。所以,在完成每一项工作时,都反复的查看,很怕有一个字会错掉。
二、多做事,少抱怨。中层干部每天遇到的事也很多,自己要上好课,分管的工作要完成,临时性工作要加班,突发事件要处理,所以既要抓住关键,统筹安排,又要避免造成新问题,新矛盾,努力做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把问题上交。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如果遇到事情,稍不顺心就牢骚满腹,相互推诿,不仅影响整体工作,也大大降低自己在学校教职工中的形象。同时在工作时,要将教职工放在第一位,不要事事、时时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做傻子,安贫乐道些,才是我们该有的姿态。
三、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郑杰老师谈到几个关系处理的重要性,与领导、与中层之间、与老师之间,我认为,处理好前两者很重要,处理好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中层在工作中应该怎样赢得多数教师的拥护?成为学校和教师们喜欢的中层领导。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平常心态对待自己 我记得校长讲过:“领导要有服务意识”,用在中层身上最能体现其实质和内涵。中层如果能够意识到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最有效的管理。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行政服务的对象。在学校管理中,行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才能;另一方面行政首先应成为一名好老师,这样才能理解教师,了解实践,比如说班主任工作,没有去亲身参与学生的管理,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管理,是体会不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所以我们要去进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而不是去责怪他们。
(二)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学校中层干部应在工作中严以律己,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有一个高标准的要求,为老师做出表帅,做出榜样,在老师中树立起形象,让老师肯为你去做工作,要善于倾听同事的意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在做到严以律己的同时,还要学会宽以待人,要多看老师们的长处,多表扬,多鼓励,即使有些老师工作做得不是很好,不尽如人意,也应该先肯定其成绩,再指出其不足,该批评的要批评,但要注意方式和场合,不要使人家太下不来台,要有缓冲的余地,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我记得一次班主任会结束前,韩主任的几句话和向各位班主任的一个鞠躬,我体会很深,她没有直接批评哪位班主任,而是以这种方式提醒了那位班主任,这种方式值得我学习。
(四)要有大局意识。书中说,(我们是否考虑过“我这样做老师们会怎么样看待我,评价我?”“我这样做会有哪些人不高兴?”“我这样做会伤害到哪些人的利益?”我想,如果我们总是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总是在想做每一件事时寻求所有人的认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是最有害的私心,是工作中最危险的陷阱。)其实,我在工作中也有这样的思想,看了这本书后才领悟到: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用心良苦地去寻找利益的平衡点只会使自己缠足不前,一事无成。只要我做的工作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ok了。
这是我读了《忠告中层》的一点小感悟,刚刚加入中层时间也不长,小陶的很多经历我还没有经历过,还体会不到那么深,但我想,书中的很多阶段我肯定也要经历的,当我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想:这本书会给我很大的帮助,我会慢慢消化郑杰老师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虚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