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家长会组织与开展的实践策略
幼儿园家长会组织与开展的实践策略(作者:李娜)
一、问题的提出:
家长会是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怎样组织和开展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作用,让它为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探讨的问题。
传统的家长会一般采用“教师讲、家长听”的模式,教师往往将本学期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任务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一一向家长进行介绍,最后请家长来提一些建议等。这种家长会的模式过于形式化,家长从中充当的往往是听众的角色,并没有让家长真正参与到活动中。针对这种状况,我园就“如何开展一堂成功的家长会”进行了专题教研活动,活动分三次进行研讨:
1、请教师们谈一谈自己看到过的或听到过的一次新颖的家长会以及自己在组织家长会中存在的困惑。
2、通过第一次专题学习拟定本学期家长会方案。
3、本学期家长会后反思以及对本次专题研讨活动的收获。通过三次的专题研讨,从中听取了也学到了其他老师关于开展家长会方面新颖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及实践,对于开展家长会总结出了一定的方法,希望对同样在家长会开展方面有困惑的老师,特别是一些新教师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组织策略:
(一)关注家长实际需求
教师要明确家长会的主要对象是家长,教师从中充当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教师首先要了解家长的实际需要,关注家长想要在家长会中了解一些什么内容,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了解家长的需求,从而制定家长会的计划。
1、家长访谈。
教师可以通过上门访问的形式,也可以采用随机访谈、面谈的形式向家长询问有关家长会中家长需要了解的一些内容。访谈的对象应该具有普遍性、针对性、特殊性,即教师要承认家长教育观念的差异性,并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家庭进行有针对性地访谈,以便了解班上家庭的普遍问题。
2、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就是教师在召开家长会前,设计相应的问卷,向家长征集一些问题,例如:你觉得您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哪些困惑等等。然后教师及时将问卷的情况进行小结,统计出问卷中体现出来的相对密集的问题,以便在家长会中进行解答或研讨。问卷调查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全体家长的需求,为解决家长实际需求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3、日常工作中收集信息。
教师要密切关注家长平常的话题,特别要关注那些平时不能够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活动的家长,以他们为突破口,寻找相关的信息,力求解决问题。
(二)搭建家长交流的平台
1、充分挖掘家长资源。《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实在我们接触的这些家长当中,有部分家长的学历比我们高,很多家长对于育儿方面的经验比我们老师要丰富。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家长的资源,请他们在家长会上交流、分享育儿经验。
案例1:小学老师谈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在大班阶段。班级中陈弈萱小朋友的妈妈是小学教师,学期初,我就跟萱萱的妈妈联系好,请她在家长会上给家长进行一个关于幼小衔接方面的讲座。讲座受到了家长的一致欢迎和认可。这种讲座是针对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引起了家长的共鸣,从这次家长会上使全体家长学到了关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孩子从生理、心理上做好入小学的准备。
2、取长补短,为家长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当家长遇到困惑,老师自己也没有能力解决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视而不见,否则就会削弱你在家长心中的地位。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家长抛过来的球反抛给其他家长”,请其他家长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使全体家长能够从这部分家长身上学到有用的育儿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孩子。
案例2:家长谈成功的育儿经验。
从我们班级学期初的家长问卷调查中反映出很多家长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困惑。针对这个问题,我就选择了我们班上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黄逸程小朋友作为典范,请他的妈妈在家长会上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她平时是怎么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程程的妈妈细心地准备,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例举了许多关于日常生活中如何从身边的点滴抓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如:有一次程程无意间看到报纸上有关于孩子的看图讲述的图画,就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耐心地引导孩子观察图片,并针对其中的一幅画面进行示范讲述,然后请程程根据画面的内容表述。很多家长觉得这种事情很正常,自己平时也会这样去指导孩子。然而,程程妈妈接下来的讲述让大家觉得十分佩服。从那以后,程程妈妈就十分留心这份报纸,每当看到看图讲述的版面,就把这些图画剪下来制作成剪报图书,让孩子阅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正是家长抓住了孩子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教育,才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程程妈妈的这些经验分享受到了家长的共鸣,使家长们受益匪浅。
案例3:家庭档案制作展示。
幼儿成长档案制作已经深入到幼儿园的各个班级,为了能够更好地记录孩子们的成长足迹,需要家长共同来配合我们一起制作。小班第一学期的时候,在制作记录孩子家庭生活制作档案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无从下手,使得班级档案家长参与制作率很低。于是我就从其他班级中挑选了精品档案在学期末的家长会上进行展示,让全体家长来欣赏精品档案,从中了解档案制作的方法。经过这次家长会的交流,第二学期家长们在制作幼儿家庭档案方面有了一定的思路,班级的档案也逐步走向精品。
(三)丰富活动形式,鼓励家长参与其中。
1、以游戏为手段,为家长创设愉快轻松的交流氛围。以往我们在开展家长会的时候,很少有家长会主动参与发言或提一些建议。其实很多家长在育儿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可是很多时候家长都觉得在全体家长面前发言很难为情。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家长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运用游戏来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家长有尴尬的心理表现。
案例4:《抢椅子》游戏。
家长会活动前,我请家长每人准备一个育儿经验或小知识,请家长在家长会中分享。当我请家长自由来介绍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不愿意主动发言。这个时候我就拿来了几把小椅子围成圆圈,请家长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对于这种不同于以往家长会的游戏环节,家长们起初感到很好奇,接着就互相拉扯着来参与游戏,越玩越尽兴,很多家长在游戏中争抢小椅子的表现着实可爱,就像孩子一样。游戏中哪位家长没有抢到椅子就主动介绍自己准备的育儿经验、知识。
教师还可以把孩子们平时玩过的游戏让家长在家长会上尝试着玩一下。例如:游戏《击鼓传花》,请拿到花的家长来分享育儿心得等等。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都是这些家长小时候玩过的十分熟悉的游戏,能够唤起家长的童心,让家长再次回到孩童时代来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由此给传统的枯燥的家长会氛围增添了一抹轻松、一份快乐。
2、通过现场颁奖的方式,激励家长参与班级工作。
有些教师经常发牢骚,埋怨自己班级的家长没有素质,对于班级的工作不配合,因此对家长施以脸色,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在开展家长会的时候,很多老师往往以一种命令式的口吻对家长提出一些需要配合的工作,这种领导者的语气很难博得家长的认可与配合。那么教师不仿换一种方式,对于那些平常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的家长及幼儿要及时地给予鼓励,特别在家长会上运用颁奖的形式,让他们感受到他们为班级所付出的劳动得到老师、家长的认可,以此来鼓励家长参与班级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案例5:“家用电器制作比赛”颁奖
为了丰富幼儿角色游戏内容,我们在班级里创设了一个娃娃家的场景,为了增添娃娃家浓厚的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组织家长开展了一次家用电器制作比赛。通知发出第二天,就有家长给我们带来了运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但是数量却很少,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说明家长对于参与配合我们班级工作的态度不同。由此,我就在家长会上对于本次活动进行了一个颁奖的仪式。我组织幼儿一同参与我们的颁奖仪式,让孩子给自己获奖的爸爸妈妈颁发奖状,拿到奖状的家长和孩子都非常的开心,没有得奖的孩子则一个劲地对身边的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你以后也要给我们班做东西,这样我们也能拿到奖状了。”
(四)吸纳家长的反馈意见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可以通过再次问卷的形式,例如:请家长说说这次家长会上的收获以及对于本次活动存在着哪些方面的不足提一些建议等,来了解家长会是否成功,家长是否满意。从而发现问题,以提高今后家长会的质量,也能够使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于家长会工作十分重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家长,达到引起家长共鸣的效果。
第二篇:浅谈幼儿园表演区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园表演区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表演区是幼儿园中可融合节奏乐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故事表演、时装表演于一体的表演空间。表演区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形式。因为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表演机会,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进入游戏。这正符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提的:“为幼儿的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然而在实际的表演区的开展中,如何创设适宜环境、灵活组织与有效地引导呢?笔者将就表演区活动的开展略谈己见。
一、表演区环境的创设———序、美、意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一个好的环境应该对孩子有一定的良性刺激作用。
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应同时存在。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幼儿能否顺利进行表演区活动的先决条件。因此环境的创设应遵循“序、美、意”三原则,能激发幼儿表演情趣,适应各式表演活动的需要。原则一:“序”,序指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投放要动静有序。这是由表演区活动内容所制约的,如故事表演、卡拉OK演唱、节奏乐表演是偏于静态的;而舞蹈表演、时装表演是趋向于动态的,那么教师在材料的摆放时就应有所区别。如放置材料的橱柜不同或各层橱柜的标志,放置筐的颜色不同,形成有序摆放的表演区环境。原则二:“美”,指环境的布置要美观、和谐。笔者在设置表演区空间时,在班级的一三角地带处拉起了粉红色的双层幕布,上层是纱,有一群向上飞翔的七彩纱制蝴蝶,给予幼儿温馨、想象、和谐美的表演场景。下层是不透明的浅粉色幕布,幕布后就可以放置一些可移动的表演道具,如表演台、百宝箱、可拉移的节奏图谱栏等,供幼儿自由取放。从而保证了表演区的美观。而幕布两侧靠墙处则悬挂着铁丝网,可将幼儿表演需用的头饰、打击乐器、手环等用小夹子夹住,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一般表演区中适宜采用的色调时柠檬黄、粉红、草绿、浅紫等中彩色系,给予幼儿中等强度的色彩刺激,可保持幼儿一定的表演兴奋度。原则三:“意”,是指环境和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使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受到正确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如在表演区色调规划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色彩影响;材料的投放上应注意可操作性、可创造性,如提供可再加工的表演材料,手环、头饰、皱纹纸等,便于幼儿在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时装表演时进行自我装扮,既能激发表演情趣,又给予幼儿创新、想象装扮的空间。
二、表演区材料的投放———多样、多功能
材料是幼儿开展活动的必要条件。“有材料的陪伴”的学习是幼儿学习的特
点,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影响着幼儿表演区活动的成效。因此提供丰富合适的可进行表演的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能够有效地提供幼儿表演的可能性。
(一)表演材料的多样性
进入表演区的孩子表演能力是各不相同的,让各种能力的幼儿都可以选择自己兴趣的,适合其发展水平的表演材料。有利于幼儿通过活动使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全面地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并引发广泛的兴趣。而单一的表演材料,幼儿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失去表演欲望。因此表演材料要充足,形式上要多样。如在故事表演三只蝴蝶中,我为孩子准备了可进行语言、动作、表情表演等综合表演的一组材料:平面蝴蝶、花朵头饰、纱巾缝制的可拆卸翅膀、绉纹纸制花裙子等;一组以对话表演为主的瓶子偶,主要是提供塑封的蝴蝶、花朵的图片,黏贴在塑料小瓶上,而后倒置,在表演台上进行操作表演;另一组材料是以音乐动作表演为主的,提供故事录音带、背景音乐,让幼儿以肢体动作为主进行表演三只蝴蝶故事中的情节。根据幼儿的兴趣,活动具体情况等分阶段投放。
(二)表演材料的多功能性
多功能性的材料为幼儿的创造性表演,即兴表演激发灵感,使幼儿的表演活动更加灵活有趣。因此表演材料应尽量做到可以一物多玩,一物多用。
例如在谈及材料的多样性例中,教师为三只蝴蝶所准备的瓶子偶,其上的塑封图片是可更换的,更换不同的角色图片后,即可以用作角色交流讲述表演。此外,还可以在瓶子偶里面装上些许绿豆或黄豆,盖子密封用做节奏乐表演,变成“会唱歌的瓶子娃娃”。
又如在幼儿做器械操时所使用的道具筷子,是现成的表演区材料。这些捆成一束的筷子,扎上了漂亮的绿绸带后,孩子们特别喜欢。投放于表演区后,幼儿即可用它来进行筷子敲击,进行打击乐练习;又可以进行筷子舞表演;有的孩子还富有创意地将其当成了卡拉OK表演时的小麦克风,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正是充分发挥了材料的多功能性。
三、表演区的组织———灵活、有序
表演区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的,因此组织形式应当有别于表演游戏、或是集体教学中的表演活动。组织形式当更灵活、而且能活中有序。因此应当做到:
(一)表演的空间需灵活。
如在进行表演区活动时,应允许幼儿根据需要,重新布置表演场地或改变材料摆放位置,根据所兴趣的,或表演活动所需改变表演空间。如在班级的表演区幕布设置为双层,后有可移动的表演台,当要进行木偶、手偶、瓶子偶表演时,幼儿可将幕布拉开一层,在表演台后进行表演。而当进行歌舞表演时则可在幕布前的泡沫垫上进行表演。需要进行节奏乐表演时,幕布后方的可拉式小节奏版又可派上用场。
(二)组织形式需有序。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因此在开展表演区的时候,让幼儿明白进区有序,材料层次有序,有易有难,材料分类编排合理。在进区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进区时幼儿需将自己的椅子摆好,戴上进区牌、进行进区情况记录,而后开始进行表演。在让幼儿形成进入表演区的良好习惯前提下,让幼儿自主选择表演,自娱自乐。体现教师主导,幼儿为主体的相互关系。
四、表演区的指导———有的放矢
表演区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对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 求。如何才能适度而有效地指导呢?
(一)适时介入。
在介入指导以先,教师应先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适时介入、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和表演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在指导中不随意打扰幼儿的活动,采用协商的口吻,如在幼儿交换表演内容的间隙,说“可以怎么样表演,一定会更棒的!”语言宜少不宜多,宜肯定,不宜否定。宜启发,不宜直接给解答。
(二)互动学习。
在表演区活动中,幼儿于同伴之间的互动机会有许多,因此每个
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摩擦出新的火花,进而模仿、创造不同的表演内容。对于表演能力强孩子,教师应多给与其树立榜样的机会,以强带弱;而表演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则应引导其在观察、模仿,体验表演的快乐、成功,逐步树立其自信心。
(三)赏识激励。
孩子比成人更需要赞扬,班级里有一个特别内向,不善表现的孩子,于是在一次表演区活动时,我请了一位爱表现的孩子邀请她一起表演,她同意了,并且完整地表演了节目,虽然动作很不自然,但看得出她在得到了伙伴们的掌声后很高兴,我也在大家面前表扬了她,至少她已能从不愿意参与表演,到敢于自己上台表演。从那以后,我发现这孩子更喜欢进入表演区活动,而且表演越来越大方,个性也更加活泼了。其实,教师的一次赞赏的目光,一次鼓励的微笑,一句欣赏的口吻,便能激励幼儿更积极地投入表演活动。长此以往,便可挖掘出幼儿更多的表演潜能,感受表演的快乐。
综上所述,表演区活动的开展是一细致、逐步深入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表演区活动创设,材料投放,及实际的组织指导中都需做教育的有心人,使表演区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就能使表演区活动真正发挥实效,成为幼儿喜欢、有益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区。
第三篇: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
《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与策略》学习体会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通常可划分为九个环节,即入园环节、盥洗环节、进餐环节、喝水环节、入厕环节、自由活动环节、午睡环节、离园环节及教育活动环节。在这九个环节当中,除了集体教育活动环节之外,其余的八个环节都充满勒浓厚的生活气息,统称为生活环节。生活环节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以下四个特点所决定的:
1:生活环节具有基础性。
2:生活环节具有独特性。
3:生活环节具有真实性。
4:生活环节具有多发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一直备受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广大幼教工作者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集体教育活动的理论、方法及策略等方面不断地惊醒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老师是起到决定性作用,在集体活动中,老师应多关注内向、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们,这样的孩子们可以与老师、同伴交流。对于这样内向的孩子,我们老师多与他们交流、做好朋友,让开朗的孩子和他们做好朋友。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有如下三点体会:
1、从细处着手,有的放矢的进行管理
从晨间的来园活动至离园活动的每一环节,我们都注意了从细处理。本着遵循教育规律的原则,以促进孩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注意及时调整、修葺活动的组建方式、形式。如:对于幼儿的座位,我们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不再是半圆、马蹄或是围坐在桌旁这样三种形式。也就是说幼儿座位可以按照活动的需求进行变化摆放,什么样的位置最有利于幼儿的倾听、交流和分享,那么这就是最合理的。
2、注意游戏指导的有效策略(1).材料投放促交流
在游戏中总是自我封锁,如果材料上巧做一番文章会让他们走向开放。在娃娃家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在对摆摆弄弄家中已有的材料乐此不疲的情况下,老师便提供一些走出户外必须使用的用具,如托阳伞、托推车、太阳帽、望远镜、托背包、菜篮子、托钱包等,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尝试与外界联系,发展初步的社会关系。
(2)角色标记明职责。
游戏中职责分工等问题上和大班孩子相比,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显著的弱势。如何帮助托班孩子树立角色意识,首当其冲地就是要凸显角色标志。白大褂、护士帽、安全帽、托围裙、托袖套、工作服、演出服等等,适度地乔装打扮将大大推进游戏的进程,进一步帮助孩子明确工作职责。
(3)规则标记显要求。
由于小班孩子的从众心理,在游戏选择时大多时候会人云亦云,造成了进入区角时的蜂拥和无序状态。这时,规则标记显得尤为重要。在娃娃家和阅读区,我们全铺设了垫子,并且在垫子边上按上醒目的托脚印。
3、自理能力的培养,使幼儿能力得以最大化锻炼。
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在自觉地帮助家长及保育工作人员改造着他们的教育观念,但在某种特殊的状况下,我们又不自觉地犯着这样一个错误。记得这样一句话:“帮孩子穿十次,他需要你第十一次的帮助;教孩子穿十次,第十一次他兴许也就学会了。”话虽短,却值得我们深思.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自理能力的活动:穿衣服比赛,叠衣服,分清左脚右脚等。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做的坚决不请别人完成。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请求他人的帮助,但也肯定是在他人的帮助下自己完成。
以上三点心得还有不足之处,在以后学期的工作中,将继续探究,扬长避短,力求将工作做得更好
第四篇:新闻发布会组织要求与策略
新闻发布会的组织 实训目的 通过训练,能准备有关的新闻的发布资料,能联络新闻发布会场事宜并安排现场媒体采访活动。要注意新闻发布会的程序与礼仪。
实训步骤
第一步:说明本次实训的内容以及模拟场景
第二步:把全班同学分为三组:一组担任新闻发布会的组织工作;一组作为新闻发布会,负责新闻发布;一组作为媒体组,负责向新闻发布组提问题。
第三步:新闻发布会的组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确定被邀请记者的范围
该邀请哪些记者得根据公布事件发生的范围、影响来决定。如事件涉及全国,则要邀请全国性新闻单位的记者出席;如果事件的影响只限于本地,则邀请当地新闻单位的记者;如果事件涉及专门业务,就需要邀请专业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般说来,邀请记者的范围面要广,各方新闻机构都要照顾到,不仅要有报纸、杂志记者,还要有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不仅要有文字记者,还要有摄影记者。2.确定时间和场所
确定新闻发布会的日期,一是一爱及时,在新产品、新政策出台前夕及时举行,或组织单位收到指责、误解时及时举行,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奥运会期间,此事新闻界和公众注意力集中于它们,作为一个一般的社会组织的新闻发布会相比之下居于次要地位,不易被公众广泛接受。
新闻发布会在何处举行,要根据会议的主题来确定,如果是一般情况,可以在笨组织单位的回忆、接待室举行,也可以租用宾馆、招待所或赴外地举行;如果希望造成全国性影响的,则可以赴大都市如北京、伤害租用拆场地举行。3.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 出于记者的职业要求和习惯,它们大都提出一些尖锐深刻甚至让人下不了台的问题,这对于主持人和发言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闻发布会一般由公关部门负责人或办公室主任、秘书长等主持。主持人负责介绍主题及基本情况,其措辞讲究典雅而有力、风趣而不失庄重。发言人负责介绍主题及介绍基本情况,要求发言热那熟悉全面情况、头脑机敏、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风度、语言表达能力要强。4.准备发言材料和布置会场
为了使参加会议的记者们对于举办单位所传递是我信息或所解决的问题嫩够理解深刻,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负责新闻发布会的公关部门一定要准备好碧瑶的资料。资料应包括会议的程序、领导人的发言材料,送给记者的有关资料,单位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和感受方面的文字资料。
会议要选择交通便利、安静而无噪音,有电话等电讯设备的地方。会议桌可以围成圆形,使气氛显得和睦,宾主平等。如果是大中型的记者招待会,可使用长方形的桌子,并分别标明“记者席”、“主持人席”、“工作人员席”,主持人和工作人员应佩戴写明姓名的胸牌。主持人、发言人还应设置标明植物的姓名牌,以便记者识别。如邀请的记者多,还可以排定作词顺序。准备好录音、录像设备,文具用品,饮料茶水等。5.制作经费预算
费用应根据举行新闻发布会的规格和规模作出克星的经费预算。其费用项目一般有租场费、印刷费、会场布置费、茶点费、礼品费、文具费、邮费、电话费、交通费等、6.组织会议
主持人的这则是把握会议的主题,避免使大家离题太远,发言人讲完后,主持人要引导记者踊跃提问,遇到冷场时。可用轻松、幽默的
语言活跃气氛,提高记者们提问的兴趣和勇气;遇到记者竞相提问时,应控制提问时间,避免提重复的问题,以提高会议的效率。新闻发布会的时间一把控制在两个小时内。7.参观活动安排 如有条件,新闻发布会前后可以配合招待会主题组织记者进行参观活动,如观看设施、实物、成果展览、模型、图片等应给记者创造实地采访、摄影、录像的机会,增加记者对会议主题的感性认识。8.小型邀请安排
如果必要,可以在招待会或参加活动后,邀请记者参加午餐或晚餐,以进一步进行沟通。
9.收集相关新闻报道
新闻发布会举行后的一段日子里,公关人员要注意搜集到会记者采写、刊发的各类新闻稿件,分门别类地登记、分析、,以便检验会议的效果。对参加会议而未发布新闻的记者,也应礼貌地询问原因,便于日后改进工作。
第四步:新闻发布组要对人员进行分工,如谁担任什么角色,在新闻发布会上做什么发言。然后提前准备发言稿,以及答记者问的相关资料,要求回答简练、机智、幽默、真实、讲究方法。
第五步:媒体组主要是讨论向新闻发布组提什么问题。
第六步:模拟新闻发布的过程。
1.要提前准备好音响、摄像设备、话筒、纪念品。2.不知会场环境
3.记者入场,组织者接待,包括发放资料、签到、安排就坐。、4.新闻发布会实施过程。新闻发布会的程序包括:(1)宣布开始(2)发布新闻或消息(3)答记者问(4)宣布结束(5)提示会后安排。
5.新闻发布会十分强调礼仪规范。其核心是诚,要真诚地面对新闻记者,坦诚地公布与组织机构相关的信息。
注意事项
1.提前不知,让学生造作准备,避免冷场,影响效果。
2.相关的设备如音响、摄像设备、话筒、由老师准备,其他由学生准备。3.要进行角色轮换,让每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4.教师要就训练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5.要求学生实训结束后写实训报告或实训小结。
第五篇:教学组织策略与艺术
教学组织策略与艺术
第一章,新课程与教学组织的变革
1、教学组织:是对教学组织的各种因素的安排、组合或者联接
2、几种主要的教学形式(1)基于能力的分组教学(2)基于合作的分组教学(3)开放式教学(4)小班教学(5)小队教学(6)协同教学(7)网络教学(8)实践教学
3、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早就了新型的课堂,主要体现在:
(1)组织形式的变革引起了课堂角色的转换。学生是学得主体,学习的主人
(2)组织方式的变革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机会。选择机会、参与机会、主动探究的机会(3)组织方式的变革为学生拓展了学习的时空范围(4)组织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影响教学白那个的因素
(1)教育者的观念(1、知识观的影响
2、心理观的影响
3、文化传统的影响)(2)教育投入水平与教学条件
(3)教学的政策环境『
1、课堂结构的影响(1、学科课程结构的组织
2、综合教学的组织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组织)
2、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
(4)教师的专业水平
5、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6、自主学习的基本含义:
(1)自主学习的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
(2)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7、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1)参与的过程性(2)参与的主动性(3)参与的情感性(4)参与的有效性
8、课内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一、技法身心,引发自主学习的内部需要
1、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2、引发学生精神的生活
3、技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放课堂,创设自主学习的外部条件
1、开放时空、展示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
2、开放心灵,创设平等对话的自由心空
三、师生互动,构建自主学习的调控机制
1、转变教师角色
2、实行有效控制(1、实行目标导向
2、实行程序控制
3、实行灵活调控)
(3、实行问题管理(1、鼓励提问
2、灵活处理)
9、课外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一、引导学生拓展教学内容
二、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综合学习活动
三、加强课外学习方法的指导
1、明确学习的目的
2、提供学习条件
3、细化学习过程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0、合作学习的溯源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8世纪初:英国的倍儿和喀斯特对“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方式进行了较为正式的应用
19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家帕克倡导的合作教学法在美国教育中占了主流地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小组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32年提出并实施“小先生制”,即知即传人。
11、合作学习
1、课堂教学效率取之不尽的源泉是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
2、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称:
(1)一学习小组为单位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教学任务
(3)小组成员面对面的交流
(4)小组成员相互依赖
(5)小组成员具有个人责任
(6)以小组的团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12、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的共同目标为学习的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的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
13、合作学习的意义:
1、强调学习的主体参与,强调同学之间的交流
2、“以要求人人都能进步”为教学宗旨
3、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形成学习教育交流的合作技能
总之,合作学习不仅强调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情意的发展,追求学生完整人格的全面形成,真正体现教育的教育功能
14、合作做学习的类型和形式
一、相同内容的合作学习
1、操作方式(1、学习前的准备
2、进行合作学习
3、进行学习的总结和评价)
2、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学习(1、合理分组
2、角色分工
3、做好学习评价(计算小组积分的方法:成绩测试;游戏竞赛)
二、不同内容的合作学习
1、合作步骤:(1)通过实物和语言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心向
(2)组织合作
(3)建立反馈
2、实施要求:(1)采取措施,提升个人责任
(2)知道方法。形成合作技能
(3)提供帮助,确保学习效果
3、不同内容的合作学习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内容的选择
4、不同内容合作学习的操作模式:学习定向——学生分组——相同任务合作——不同任务合作——反馈与评价
15、学生合作行为的产生:
1、改变课堂的空间形式(1、会晤型
2、马蹄形
3、圆桌型)
2、创建能够形成合作学习的小组,小组的内部人际关系,是制约个体合作行为的关键因素
3、精心设计能够诱发合作行为的教学活动
(1)教材加工
(2)活动组织(1、诱导合作心向、2、组织学习活动)
(3)学习的评价
16、学生合作行为的指导
1、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1)指导学生专心的听别人发言
(2)指导学生努力听懂别人发言
(3)指导学生尊重 别人发言
(4)指导学生学会体察
2、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3、养成良好“支持”与“扩充”的习惯
4、养成良好”求助“与帮助的习惯
5、养成良好建议与接纳的习惯(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要求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3、鼓励学生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17、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是杜威
2、施瓦布“对探究的探究”
3、“以探究为本的学习”把探究看成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活动
18、探究学习的特点:(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
19、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探究学习的源头。20、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来源:(文献材料、生活实践、探究反思)
21、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1、选择问题。选择问题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可操作性的原则、实效性的原则、前瞻性的原则)
2、提出假说
3、实施探究
4、解释结论
5、评价反思
2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1、问题讨论式
2、知识发现式(从已知的学习内容出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3、实探索式(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结论)
23、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行为变革
1、转变观念(转变学生观、转变师生观、树立理性的教师权威观、树立新的教学观)
2、发展能力
3、改进方法
4、充实知识
24、探究性学习中的学生行为要求
1、学会观察提问
2、学会处理信息
3、学会交流合作
4、学会总结评价
25、探究性学习中的主体组织策略
1、选择问题的中的组织策略
(1)教师要对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心中有数
(2)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还要对选题确定进行指导
2、提出假设中的组织策略
3、实施探究中的组织策略
4、解释结论中的组织策略
5、评价反思的组织策略
2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1、基于经验,强调综合
2、重视全面,强化整体性
3、回归生活,体现开放性
4、立足发展,关注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性)
5、面向实践,突出实践性
6、以人为本,落实自主性
27、综合活动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要求
做到“三个关注”和“四个兼顾”
1、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
2、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兼顾、科学与人文的兼顾、内容与方法的兼顾、个性与共性的兼顾。
28、综合实践活动表现的三个层次(学校层面的组织、年级层面的组织、班级层面的组织)
29、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策略。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活动
(1)亲历亲为
(2)自主发展
(3)探索发现
(4)交往合作
二、教师指导策略
在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的指导应该体现不同的重点(1)确定主题阶段
1、尽可能的让学生学会选题
2、重视培养学生课题活动方案设计的过程,特别是课题方案论证的过程(2)活动实施阶段
1、要把研究过程细化,让教师的指导具有针对性,切、切忌表面化和形式化
2、要建立教师指导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常规,构成方法论指导系列,形成各年级的专题系列
(3)活动总结阶段
1、成果的表达形式要多样化
2、评价方式多元化
三、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
四、有效评价策略
30、小班教育的优势的特点
优势:
1、注视每一个角落——对全体的人的平等、呵护
2、正视每一种差异——对个体的人的包容、接纳
3、凝视每一段成长——对整体的人的尊重、赏识
特点:
1、教育的人本性特点 教育的充分性特点
3、教育的综合性特点
4、教育的主体性特点
5、教育的互动性特点
31、三种师生关系:
1、服从型、2、认同型
3、同化型(是最高层次的师生关系)
32、建立同化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做到哪几点?
1、蹲下身来看孩子的世界
2、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
3、用上帝的眼睛看一群小天使
33、小班教师的素养要求
1、创新行为
2、艺术的方式
3、开阔的视野
4、综合的能力
5、研究的能力
34、小班课堂的组织策略
一、让学生充分享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1、自由的选择内容
2、自由的选择方法
3、自由的表达观点
4、自由的选择练习
5、自由的选择同伴
二、教学内容综合化
教学内容的综合,可以是学科内的综合,也可以是学科间的综合。教学内容综合大致有三种:
1、板块叠加
2、主线串连
3、中心辐射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小班所采用的档案袋评价和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呈现了这样的特点:
1、评价成了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2、评价关注了学生的每一方面
3、评价成了学生的自我反思的行为
4、评价成了师生沟通的桥梁。
35、网络化叫教学包含两层含义:
1、是引入新的教与学的观念和教与学的理论.2、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36、网络化教学的主要特点:
1、自主性
2、交互性
3、个性化
4、仿真性
37、网络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化教学的思想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网络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改革
2、网络化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网络优势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3、网上资源通过链接相互联系的超文本组织管理信息的方式,更符合了人类思维的特点和阅读习惯,有利于促进认知主体知识的意义建构活动,有利于知识ide提取应用,有利于实现不同阶段的学习。
38、网络课堂的教学原则
1、体现课程基础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统一
2、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
3、着力发挥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
4、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的结合5、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6、重视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和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39、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常见模式
1、个别化学习模式
2、协作式学习模式
3、演示模式
4、探索式学习模式 40、网络化教学的一般流程
1、创境激趣,发现问题
2、自主探究,利用资源
3、协作交流,相互促进
4、实践应用,内化知识
5、总结学习,建构意义
41、网络化课堂教学,教师角色行为的重塑
1、角色观念的转变
(1)教师是信息技术的选用者、设计者和组织管理者
(2)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导学者。
2、角色智能的提升
42、网络化课堂教学对学生行为的要求
1、学习观念的转变
2、具备一定水平的信息素养,具体措施如下: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信息交流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3、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
43、学科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整合策略
1、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策略
2、情境驱动策略。其作用如下:(1)、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2)、通过生动真实的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外界新刺激之间的认知冲突。(3)、通过对情境的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创设情境遵循的原则:(1、尽可能的真实
2、多样性
3、有吸引力)
3、寓教于乐
4、多种活动并用
44、教师合作的含义: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紧紧围绕某个教学主题,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研讨、交流和合作,实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45、教师合作的意义
1、教师合作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体现教师工作的特点
2、教师合作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
3、教师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条件下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4、教师合作教学是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需要
46、教师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
1、围绕课题研究的教师合作教学。交流与协作被视为教师合作教学的标志和灵魂
2、围绕课例分析的教师合作教学。通过头脑风暴结对共享来开展课例教学方式的研讨,是教师教教师贯穿整个过程
3、围绕主题沙龙的教师合作教学。有点在于大家参与的机会多,许多资源可以共享
47、建立促进教师合作的教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主要任务:
1、在教学管理中激活教师的合作意识
(1)帮助教师认识合作教学的好处
(2)引导教师形成一种双赢的思维,逐步改变一些教师的非赢即输的思维定势
(3)强化教师的全局观念。
2、建立互助分享开放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
(1)完善、实化常规教研活动
(2)开发、丰富非常规的教研活动
3、创造有利于教师合作的管理激励机制
(1)建立学科的选人机制
(2)建立广泛的民主沟通机制
(3)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
(4)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5)建立和谐的竞争机制(形成组内合作、组外竞争、校内合作、校外竞争)
4、强化教师合作教学共同的建设
48、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应是“家外之家” 家庭应是:“校外之校”,最理想的教学是“学校——家庭”教学
49、课程改革对家校协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要求学校更加关注儿童的生活
2、要求学校与家庭共同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
3、期望通过协同教育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50、家校协同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召开家长会
1、了解家长,并进而了解孩子
2、为家长们的相互交流提供机会
3、想家长介绍教学和学生的表现情况
4、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51、家访工作注意的问题
1、遵循家访的全员性原则,及时发现问题,确定对象
2、遵循家访的实效性原则,把握家访的时机,做到有备而来
3、遵循家访的平等双向性原则,注意谈话方式,把握分寸
4、遵循家访的巩固性原则,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督促和评价
5、坚持家访后写“访后感”
52、建立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1、整合各种教育力量
2、组织家长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