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4:0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

第一篇: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

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

【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1)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麻冕,古代用缁布做成的礼帽(百度百科)。(2)纯:丝绸,黑色的丝。

(3)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

(4)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5)泰:这里指骄纵、傲慢。

1、中国古代帽子发展史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古代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评析】

朱熹四书集注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麻冕,缁布冠也。纯,丝也。俭,谓省约。缁布冠,以三十升布为之,升八十缕,则其经二千四百缕矣。细密难成,不如用丝之省约。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臣与君行礼,当拜于堂下。君辞之,乃升成拜。泰,骄慢也。程子曰:“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也。”

张居正讲评

古时布皆用麻。麻冕是用麻布染作缁色以为冠者也。纯是丝,俭是省约,泰是骄慢。孔子说:“大凡事之无害于义者,或可以随俗;若有害于义者,断不可以苟从。如古者之冕,以细麻缉成的缁布为之礼也。今也以其细密难成而改用丝为之。用丝比之用麻较为省约,是之谓俭。俭虽非礼,然不过制度节文之小,无害于义,犹可以随时者也,故吾亦从众,不必于立异焉。若夫臣之拜君而必于堂下者,亦古制之礼也。而今也则皆拜于堂上,是流于骄慢而为泰矣。泰则有亏于君臣之义,乃纲常伦理所关,非细故也,故虽违背众人之所行,吾宁从下而不顾焉。”此可见圣人之处世,不论流俗之如尚,而惟以义理为权衡,或从或违,惟其是而已。此所以为万世礼义之中正也。

【博文详解】

编织麻冕原是存在于礼的条文之中,但现在为了节俭而改用丝,这是可以接受的。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礼并不是仅仅守着僵化的条文。另外孔子认为人行礼应该是要由心出发的,这样的话,礼并不违反本性,也就是有人顺着自然而行礼了。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也。” 也就是说同样在对待礼仪的问题上:如果违反礼仪没什么危害,反而有好处,那么可以从众而违反礼仪的规定;反之,如果违反礼仪会扰乱纲常,那么即使违背了大家的习惯,也要遵循礼仪。孔子坚持、坚守的,是礼仪这一外在表现形式所包蕴的内在核心价值,也就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即礼仪所蕴含的理性意义和人的内心情感。如果一项礼仪没有维持宗族良好存续的理性意义,不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诚挚纯朴的情感,这样的礼仪制度哪里还有存在的必要呢?

对一般人来说,参加礼仪活动当然要穿戴整体,但戴什么质地的帽子,在孔子看来,只要庄重严肃,内心真诚,那是无关大体的。要是能给普通百姓节省下点人力物力,那也未尝不可,因为那毕竟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而在大臣拜见君主,省去先在堂下跪拜这一问题上,那是不可以通融的。因为孔子认为这是原则问题,缺少了这一道程序,时间长了,大臣们便会生傲慢怠惰之心,表现出轻慢骄纵之情。

可见,孔子在礼仪上是讲求灵活性的,要懂得从俗从众,但还要讲求原则性,那就是礼仪背后的理性意义和它蕴含的内在情感,特别是后者。没有赤诚真挚的情感,任何礼仪只是一具空壳而已。

关于麻冕、纯,辨识纷繁,简单说就是礼当用“麻冕”,但是现在一般都用比较简朴的纯为冕,虽不合于礼,然其简可从。拜君之礼,有数说,简而言之拜下就是拜于堂下(具体的拜见方式有各种解释,但是从建筑上说,唐代以前华夏以干栏建筑为主,升于堂者应当除去鞋子,如今日韩日之居处例,所谓拜下即是未升堂而先拜于堂下。如华夏之跪拜礼则当从建筑上明之,干栏建筑,主客见于堂上,跽坐、跪坐相对,而行礼则俯身,即为跪拜矣。),拜上即是直接登堂入室而行拜见之礼于堂上。

在孔子而言,“礼”的宏大秩序的蓝本是伟大的周代制度秩序。其阶层精神是贵族分封制(礼不下庶人,庶民百姓与土地一起仅仅是财富的符号),礼既是外在的规范,又是贵族分封制内在的身份、义务、权利原则,作为外在的规范,它是我们仪容行止的依据,而作为内在的原则则是我们所为的准则。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而出现的等级机制的消散,正在转向新的路径。孔子对于伦际的规范,对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界说,在某种程度上奠立了以自我主体为核心的伦际关系,消弭了周制度的身份、地位、等级原则,而成为内在的伦际原则。《五服图》、《本宗九族五服图》就是孔子伦际模式的经典表达。

在这一模式中,自我得到了相应的安顿。分封的身份原则在这里转化为名位原则。姻亲政治即将让位于名位政治,组织社会、政治的原则正在转化为全新的原则。逾礼即是对于世间秩序的破坏,因此孔子虽然强调“过犹不及”,并认为逾礼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宁愿坚守礼的底线而不能跨越,所以在己则从俭,在应世则戒泰,所以“从下”。

【个人理解】 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丝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为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权的大问题。

我认为这句话涉及到了民权和君权两个方面。按照“麻冕,礼也”的逻辑,孔子提倡节俭维护了人民的权利,而他又坚持“从下”,以实际行动维护了皇家的权利。

礼表示对生活、人、事物的礼貌。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大家都用优雅合乎规范的礼仪,这是与人为善的表现,我们也要遵从。当某些特殊的礼仪不合乎常理,我们不仅要要坚持己见,还要学会摒弃它。就拿我们今日的切身体会来说,礼尚往来本来看起来是合乎常理的原则,但是在迎来送往中,送礼都追求奢华,即为了满足所谓的面子,无形中给许多人带来了压力,究其根源是在施行所谓礼的过程中没有掌握一个度,节俭还没有在全社会盛行起来。所以,孔子对待礼仪中的灵活性和原则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在科研中,对于大家公认的某一方面的研究或者是好的观点,我们应该谦虚的去学习。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但是,在座的每一个研究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应该迷信权威,应该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从。在经过自己多方面的论证依然不能与大家的观点一致时,应该坚持自己的看法,并给大家论证自己的想法是对的。科研的道路上,我们要相信真理、明白自己的核心价值,而不是相信权威。

【附录】

麻的相关图片如下

第二篇:论语·子罕

《论语·子罕》名言

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原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解读】“毋意”就是在待人处事上遵从客观规律,不用自己的主观意念来代替、来理解客观的事物;“毋必”就是不以主观意识来对待客观世界,不追求客观规律之外的必然结果;“毋固”就是在自然规律这个“道”面前不固执自己的成见,随时调整自己的主观意见,让道一以贯之;“毋我”就是凡事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过分强调自我,注意与周围人的团结协作。“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2.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解读】“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解读】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4.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原文】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解读】颜渊是孔子老师最欣赏,也是最得意的弟子,可惜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但颜子的例子也同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他无疑成为了知识分子“过劳死”的先河,在学无止境、永不停止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劳逸结合,锻炼好身体。5.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解读】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解读】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一方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另一方面是“人到中年万事休”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既是鼓励,又是鞭策。鼓励年轻人珍惜青春的宝贵时光,茁壮成长,掌握足以让老一辈感到可畏的本事。鞭策年轻人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要虚度了表春年华,到中年时仍默默无闻,一无所成。说到底,还是下面这一段著名的话概括得好:“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7.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原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解读】第一句:“学”是公平的,任何人也都可以学,不论是谁,都有学习的权力,这个是孔夫子提倡的。但是能不能在教育中得到东西,就不是教育所能完全达到的。有的在孔子那里学到了仁义礼智信,有的却学不到什么。共学,真的未必就会走同样的道路。

第二句:“立”意思是立志,也就是说即便走到正确的路上,也一样会有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半途而废。

第三句:“权”意思是通权达变。能不能“权”,也许就是学问的真义。时不同、势不同,当然是要变的,知道怎么变,变什么?才是学问。孔子在这一章传达的概念,也就是学问的几个层次,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达到最后的终点。学问的终端是“权”。是知道如何变通,什么该变,什么不该变。8.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主动谈论财利、命运和仁德。

【解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道德。孔子是顺应天命的,特别是生死之命,纵使无可奈何也只能顺应天意;同时孔子是敬畏天命的,他虽然很少提到“命”,但对“命”是一种赞许的态度;孔子是提倡“获利”的,但他反对、鄙夷的是特定情况下的“利”。他主张取“利”有道,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提倡目光长远,反对“唯利是图”。

9.吾不试,故艺。

【原文】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牢(有说法认为是孔子的学生,姓琴,名张,一名牢,字子开,卫国人)说:“孔子说:‘我不被任用,所以才学会许多技艺。’”

【解读】这是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10.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实在没什么知识。有个农夫问我,我脑子里空空的,我反问他事情的始末端头之后才尽量地告诉他。”

【解读】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第三篇:论语子罕第九(9.1)详解及学习体会

论语子罕第九(9.1)详解及心得体会

“利”、“命”、“仁”之讨论

—《子罕篇

第一章》

卷九·子罕第九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1章。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原文】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一、注解之争

《论语•子罕》篇首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历来注解争议较多。

朱熹《论语集注》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张居正评《论语》—— 子罕第九(1)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罕是少。利是人情之所欲。命是气运之流行,如死生祸福之类,幽远而难必仁是心之德。门人记说:夫子平日教人,虽言无不尽,然亦有所少言者,则有三件:利与命与仁是已。盖利与义相反,学者而谋利则廉耻之道乖;有国家者而好利则争夺之祸起,其端甚微,其害甚大。故夫子罕言之,欲人知所戒也。天命靡常,其生死祸福寿夭穷通之理窈冥而难知,幽远而难必,人惟宜尽人道之所当为者,而默以听之。若语人以命,则人将一一取必于天,而怨尤之心生矣,故夫子亦罕言,欲人之自修也。仁具于心,乃四端万善之统体,其道至大而难尽,若强以示人,则未免有躐等之患矣。故夫子亦罕言之,欲人之渐进也。夫观圣人之所罕言,则吾人之所当务者可知矣。

后来许多注家多认为《论语》里虽然言“利”的场合相对不多,但是言“命”特别是言“仁”的场合是非常多的,这就形成一个很大的矛盾,从当前注解情况看,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可分为两类:

其一,大体上坚持朱熹的注解。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句读“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杨伯峻说:“......《论语》中讲'仁'虽多,但一方面多半是和别人问答之词,另一方面,'仁'又是孔门的最高道德标准,正因为少谈,孔子偶一谈到,便有记载。不能以记载的多便推论孔子谈得也多。孔子平生所言,自然千万倍于《论语》所记载的,《论语》出现孔子论'仁'之处若用来和孔子平生之言相比,可能不是少的。诸家之说未免对于《论语》一书过于拘泥,恐怕不与当时事实相符(指上文所述并不罕言'仁'之论--引者),所以不取......。”(《论语译注》)杨的大意是说,《论语》之中论“仁”较多,并不能推翻罕言“仁”的事实,所以继续将此句解为:“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其二,不赞同朱熹的注解。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句读“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康有为说:“考之《论语》,孔子言命、仁至多,......即《论语》言'仁'已四十二章,若以为罕言,则孔子所多言者为何也?”(《论语注》)。近现代注家多有此问。很多学者认为此句当断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而不应断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字当解为“赞许”之意。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将其译为:“孔子很少讲利。许命,许仁。”他说:“《论语》一书极少讲'利'。但屡次讲'命',讲'仁'最多,超过百次以上。但多数注疏均释作少讲利和命和仁,与原书不合。” 钱逊、钱穆先生均持此观点。钱逊的译解是:“孔子很少谈利而赞成命与仁”。钱穆的译解是:“先生平时少言利,只赞同命与仁。” “与”字确实有“赞成、赞赏、推祟”之意,如《先进》篇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二、利、命、仁讨论

纵观《论语》全书二十篇,一万五千余言,全书直接或间接谈论“利” “命” “仁”之处如下:

(一)关于“利” 在《论语》中,“利”字在9个章句中出现了11次,择于下:(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4.12](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3)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3.17](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5)子路问成人。......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4.12](6)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20.2](7)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4.2](8)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5.10](9)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17.18] 其中(1)、(2)(3)(4)(5)中6个“利”字(其中(3)中两个),(6)中的“因民所利”之“利”,可解之为“私利”、“利益”、“好处”,其余4个“利”字为其它意思。不考虑(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孔子在(1)、(2)、(3)、(5)各句中均对“利”的追求采取反对之态度,但在(6)句中却强调“因民之利而利之”。由此可见,孔子反对的是追求私利、小利和个人之利,但却赞成追求民利、公利和国家之利,“因民之利而利之”,不但重视百姓之利,还要求帮助老百姓追求百姓之利。“因民之利而利之”,虽然只有一句,却是重若千均,这是孔子心中所欲。我们不能因为只此一句强调民利,而认为孔子罕言民利。同样,也不能因为只有四句反对追求私利,而认为孔子并不强烈反对私利。我们也不能因为反对私利的句子多于强调民利的句子,而认为在孔子心目中反对私利甚过强调民利。

其实,孔子也并不绝对反对追求私利,民利本身最终都表现为私利,表现为一个一个社会成员的实际收益,这是孔子强烈追求的。孔子反对的是君子等对于社会安定和社会发展负有重大责任的这一类群体追求私利的行为,他不反对普通老百姓追求私利,因为这种私利集合起来就是民利。孔子明白,在整个社会中,必须有一个群体以国为家,以民利为已利,这样的社会才会展现出凝聚力和向上的生机,如果全社会一切人员均以私利为行为的出发点,国家民族社会走向灭亡将是必然的。由此可以推断,这里所谓孔子“罕言”利,并不是罕言反对私利的追求,也不是罕言民利之重要,而是指他自己的行为选择标准很少考虑私利。

(二)关于“命” 在《论语》中,“命”字在21个章句中出现了24次,择于下: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1 命:天命,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6.3] 命:寿命

(3)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命:命运,个人之命运。

(4)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8.6] 命:命运,国家之命运。(5)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6)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10.3] 命:所托之使命或任务。

(7)君命召,不俟驾行矣。[10.20] 命:令,所托之使命或任务。

(8)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11.7] 命:寿命。

(9)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11.19] 命:禄命或公家之命(接近使命或任务之意,也有解为个人命运的说法,此处不细辨)

(10)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12.5] 命:命运,个人之命运。

(11)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13.20] 命:令,所托使命或任务。

(12)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14.8] 命:外交文书。

(13)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文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4.2] 命:生命。

(14)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14.36] 命:天命,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5)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14.44] 命:使命或任务。

(16)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则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 命:号令(或国之命运)。

(17)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6.8] 天命: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8)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17.20] 命:令,所托之使命或任务。

(19)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命:生命。

(20)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20.1] 命:号令之辞。

(21)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0.3]

命:天命,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对君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知命,意思是,一个人不知道自然规律就不能称之为君子。综上,命的含义大体可分为几类,一是天命,不考虑“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共有7处为此意;二是命运,包括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有3处使用此意;三是命令、号令、使命以及由此转意的“外交文书”等相关意思,共有9处使用此意;四是生命、寿命,共有4处使用此意。不论“与”字是解为“以及”或是“赞许”,“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中的“命”只能是天命或命运的意思,解作命令、生命、寿命均不通。

对于天命,孔子的态度是“知天命”、“畏天命”,如前面所列“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因为孔子懂得“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天命是一种客观必然性,正确的态度是了解和掌握这种必然性,顺应这种必然性,而不是逆天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而动,违背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所以也不能说孔子罕言天命,因为其对天命的态度说得很明确,“知”、“畏”两字而已,知:掌握之,畏:顺应之。

对于命运,孔子的态度是无可奈何,如前面所列:伯牛得了大病,孔子说:“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夏则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均是无可奈何之态,这也是人生的真实写照,我们常说“改变了命运”、“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其实 “改变了命运”、“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本身就是命运。可见,孔子并不多言或罕言命运,只是对命运采取无可奈何的态度而已。

关于天命和命运,孔子的认知状态是知天命,但不知命运。这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天命为道,是一个总体和宏观概念,有规律可循,认真研究、科学把握,是可以理解天下发展大势的,所以君子应知天命,识时务。命运是个体的际遇,其过程太过复杂,所以难以知,知道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但命运这个词也是一个很好的发明,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可归之命运,不必归之于自身,这样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实现心理平衡,从这个角度看,命运这个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发明。但是孔子之后,恰恰相反,许多高士,不知天命,但知命运,会算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我不知其理,故难言也。

对于生命,孔子的态度是“士见危致命”、“见危授命”。道德原则高于生命。对于君命或其它人之命,孔子则根据道德原则和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态度,不一而足。

综上分析,“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中“与命”的涵义与“知天命、畏天命”相近,应是赞许、肯定、顺应天命的意思。

(三)关于“仁” 《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对于仁的态度是赞美仁,倡导仁,把仁作为修已、为政的最高理想和行为标准。罕言多言则无从知晓,但仁则是孔子之道的骨架,不用多言。鉴于此,与仁,亦应是赞美、倡导仁道之意。

结合上述分析,此句当断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言利”指的是孔子做事很少考虑私利,“与”字当解为“遵从、赞成、倡导”之意,现将此句译解如下:

孔子做事很少考虑私利,他遵从天命(自然社会发展规律或事物发展趋势),倡导仁德。

三、个人见解

几千年来,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的技术能力突飞猛进,但如何看待和处理利、命、仁这三个重大问题,其对社会安定和发展意义丝毫没有减少,反而逾加重要。

第一,关于利,尊重每个人维护和追求合法私利的权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人类的本性,逆本性而动,即使取得一时成功或取得特定条件下成功,但从长期来看,最终会归于失败。例如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强调公利或忽略私利的制度设计,最终导致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全面下降,使国民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最重要的一条是顺应人之逐利本性,这是道或说是天命,道不可违,天命不可违,违之则必遭败。所以制度设计的基础应建立在道的基础上。同时,人类社会是一个群体社会,必有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谁去照顾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所以社会必须鼓励和提倡促进公利的行为,社会管理者是公利的天然维护者和天然的责任承担者,这个承担更多公共社会责任的群体,就应以公利和民利和国利为本,社会应从道德层面和制度层面保护和促进公利和民利,并充分发挥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同情心以及为公利的献身精神。

第二,关于天命。了解天下发展的大势,顺应时代潮流,识时务,与时俱进,甚至为重要。

第三,关于仁。尊重和保障追求合法私利的同时,应当防止利欲熏心,为社会建立一个不同于利的评价维度,仁就是这样一个维度。现在一些矿难发生,与管理者利欲熏心,不尊重生命的内心价值观有关,是为不仁。一些腐败者,以手中权力和资源,为私利损害公利,是为不仁,所以仁是一个防止逐利走向极端重要防线,从这个意义上看,孔子提出并深度阐释仁这个重要范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当代社会管理者,应当重视仁的价值体系的建设,以保持社会健康发展。

总之,我们要承认利,但不要做功利主义者;承认命运的客观存在,但不要做命定主义者;而孔子的思想核心应该是仁,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但不能同情心泛滥,对某些行为(触犯法律)坚决抵制。

第四篇:子罕不贪心得体会思考发言

子罕不贪心得体会思考发言

子罕乐喜,字子罕,春秋时宋国贤臣,宋平公时任司城(司空),位列六卿,虽次于宰相、三公,却也属于高级官员。《子罕以不贪为宝》的故事,从子罕不肯收受玉石并让献玉人安然返乡,情节并不复杂,但不多的对白以及简洁的叙事却将子罕清廉、律己、爱民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也是故事流传千余年而不衰的原因。

子罕的清廉,在于他不贪。自古以来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但在子罕眼里,即使宝玉价值连城,他也X;子罕的律己,在于他有自己不贪为宝的价值观,收下了宝玉,献玉人和自己就都失去各自的珍宝,律己的同时也把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人;子罕的爱民,在于他体恤下情,乐于解民忧。在说服献玉人收回玉石后又请工匠对玉石进行雕琢加工,使宝玉最终物有所值,等献玉人富裕起来才让他安全回乡,这样的情怀,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代都是值得称道的。

子罕不贪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收受民众一丝一毫、不贪占一分一厘是宝贵的,察民情、除民忧、解民难更是可贵的。子罕不只是简单地拒收宝玉,他还让献玉者明白,送人宝玉不但不能使宝玉增值,反而会让人“皆失其宝”;在了解献玉人的苦衷后,又想办法“(让献玉者)富而后使复其所”,这就是子罕的可贵之处。

子罕不贪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珍视、最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一定是金银珠宝,也不一定是万贯家财,有的只是一种品格,一种情操,一种精神;这样的宝,有的人视若生命甚至比生命更金贵,更有价值,这也是做人、做官的底线;子罕若收下了宝玉,他的亲民形象毁了、清廉名节也丢了,献玉者的美玉也不再晶莹剔透而变得脏兮兮丑陋不堪。

子罕不贪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修身立德并不难,难的是一时的诱惑与一生的坚持。人的本性不是贪婪,更不是贪得无厌,生活在现代,各种诱惑纷至沓来,若经不起、挡不住一时的物欲诱惑,丧失的不只是名节,更是一个人一辈子所坚持的宝贵品质和高尚情操付之东流。

封建官吏能坚持不贪的清廉品格,有体恤百姓的爱民情怀,共产党人其实做得更好,因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党都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所以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实拥护、毅然决然地选择跟党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的法宝。

第五篇:子罕论宝读后感

《子罕论宝》读后感

《左传·襄公十五年》里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宋国有个人把一块玉献给了大夫子罕,子罕不肯收。献玉者认为他可能嫌玉的质地不好,急忙解释说:“我请琢玉的鉴定过,他们断定这是块宝玉,我才敢献给您的。”子罕直截了当的说:“我把不贪图别人的财物当作‘宝’,你把这块宝玉当作‘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那我们都丧失了自己的‘宝’。还是让我们各自守住自己的‘宝’吧”。

最近一段时间,在全国开展打击贪污腐败、转变工作作风、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查处和曝光各地一些典型的人和事,激发了就如何抓好作风转变、加强纪律教育、带好队伍建设和管好自身建设,找准了定位,明确了方向,就如何抓好纪律作风建设,守住做人的底线谈一些基本要素。

一、用人性、个性、品性,坚守做人之德

作为一个普通人,首先必须做到守住做人的底线,做人的底线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做人要有人性、个性、品性,三者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评判,就是对一个人的综合评价。

二、用“平常、平静、平和”,保持为人之要

那么做人要守住底线,怎样才能守住底线?似乎要做的事情很多。我想有三个词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平常”、“平静”、“平和”,是所谓平常之为、平静之心、平和之态,也就是行为不过激,情绪不浮躁,处世和为贵。这三点做好了,基本能算是做好了一个人。

如果你还有精力,还有能力,心存信念和抱负,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某些方面做得更优秀,力求获得一些成功,那就更好了,你就成了人精、人物。再深入一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作为干部,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做别人的思想工作。可以说,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件很难的,也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果呢?还是要回到“人”这个字上来,要了解人的本性、人的特征、人的社会属性,特别是人的缺陷,也就是人固有的劣根性,不了解人,就没有办法做人的思想工作。

三、用“改良、改革、改造”,实现人性之美

人的本性中,有几样东西是永远存在的。一是生存欲望,二是满足欲望,三是幸福欲望。这里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初衷都离不开追求以上三种欲望的目标,封建社会如此,资本主义社会如此,社会主义抑或共产主义社会更是如此。只不过形式各有不同,方法各异。有的是改良,有的是改革,有的是改造。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在这个世界上过得越来越幸福。

四、用“拒贪、尺度、谨慎”,解决问题之道

一是解决一个“贪”字。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似乎是本性使然,人都有欲望不可回避,但欲望无限度的膨胀,就是“贪”,“贪”是万恶之首,解决好了是免遭挫折的根本。

二是解决一个“度”字。凡事有度,这是一条真理,也得到无数次证实。做人也是如此,做人的尺度把握不好,你就会出差错。很多错误分析起来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从根本上深究,其实就

是没有把握住一个“度”,要么是过头了,要么是不到位,说白了,就是分寸拿捏得不好。

三是解决一个“慎”字。做人一定要谨小慎微,最忌狂妄浮躁。一是慎初,就是慎重自己的每一个第一次,要不存侥幸,不越雷池一步。二是慎为,其实就是解决好行为上的“度”。俗话说,凡事走在十步之里,也就是在规矩的范围内活动,不会犯大忌。三是慎独。这是一个高境界,也很难做到。难做到就求其次,至少我们可以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在没有任何监督和提示的情况下,一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二不做徇私枉法的事,三不做损人又不利己的事。守住做人的底线,做一个站得住的人,甚或做一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跟上时代节拍的人。下面一段话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理解别人,善待自己,自解得失,善处顺逆,随缘自适,用舍由时,淡泊名利,安心为本,进退有节,仰俯皆宽。

下载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子罕论宝》有感

    良乡中学马金坡《左传·襄公十五年》里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宋国有个人把一块玉献给了大夫子罕,子罕不肯收。献玉者认为他可能嫌玉的质地不好,急忙解释说:“我请琢玉的鉴定过,他们断......

    子罕篇读后感(共五则)

    子罕篇读后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子罕篇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子罕......

    子罕篇九原文和翻译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子罕篇九原文和......

    论语心得体会

    论语心得体会15篇 论语心得体会1 去年“十一”黄金周,于丹在《百家讲坛》连续七天主讲《论语》,一炮而红。由讲稿而成的《于丹〈论语〉心得》更以60万册的首印量超过了《易中......

    《论语》心得体会

    《论语》心得体会1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

    论语学论语心得体会

    《论语》伴我健康成长 五.二 吴子昂 《论语》,一本具有我国几千年文明的书籍;一本教我做人的书籍;一本带给我快乐的书籍。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

    浅谈论语心得体会

    浅谈论语心得体会 通过这几个月读书、实践、成长活动的学习,使我增添了几分自信,几分沉稳。回想刚走上村官岗位时心里的胆怯、迷茫、浮躁,真的好了很多。 记得刚看完于丹《论语......

    《论语》心得体会

    《论语》心得体会 我读了《论语》这本书,深有所思。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在五四运动以前,就影响而论,没有别的历史人物能和他相比。过去封建统治阶级借“尊孔”来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