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让我感受到的快乐

时间:2019-05-12 14:4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让我感受到的快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书让我感受到的快乐》。

第一篇:书让我感受到的快乐

书让我感到的快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高尔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刘向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荀子说的。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每天有空,就会拿出一本书看,从小时候开始就听爸爸妈妈讲故事,到小学开始自己读书。如果你问我读书能让我感受到什么--我只能回答--快乐!

当我正在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时候,看的津津乐道的,我如饥似渴的读着这本书,没有事情能打扰我,书中的精彩的情节把我牢牢的吸引住了,是我爱不释手。在《三国演义》当中的《三顾茅庐》中:刘备为找一个有专长的贤人来帮自己打天下,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请诸葛亮,而后来诸葛亮被刘备的坚持不懈的诚心诚意打动了,答应帮刘备打天下。当自己正在阅读时,书中的溪流瀑布仿佛就在眼前,历历在目。

古人总说在书中可以找到颜如玉,可以找到黄金屋。可我看来,书总是可以找到快乐,那种快乐是独一无二的。

书,好似一位老师,为我们指引方向;书,好似一位良友,给我带来快乐;书,好似一颗糖果,给我带来温馨的甜蜜;书,好似一个金库给我带来财富。

读书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希望我们可以在书的海洋里尽情翱翔,收获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自我!

第二篇:经典.让我感受到母爱!

经典,让我感受到母爱!

竹溪县城关中学八

(二)班

许鑫鑫

从小,我与母亲就不太和睦,当我看到别的母女亲情热热的时候,我再看看自己的母亲,却行同路人。

我对母亲一直没有好感,我也不喜欢她的不苟言笑和她的冷峻。总之,我不喜欢她的一切一切……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打开窗子,任清凉的雨点打在我脸上。心情也变得活跃了,像这雨点一样。

“天冷了,加件衣服吧!”突然间,母亲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旁。

略显苍老的声音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正沉浸在幻想中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于是我推开母亲,气恼地走上了街!

蓦地,我的耳膜中传来了邻家小妹妹的稚嫩的声音。原来,这给小妹妹在背诵着《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

回想起刚才的那一幕,我有些后悔了。母亲刚刚只是怕我着凉了,她是在为我着想啊!可是我呢?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想到这儿,我又回到母亲的身后。母亲闻声,转过头来,我看见她脸上悲哀的神情,以及她的皱纹和她头上星星点点的白发。那次,我对母亲的认识彻底改变了!

这时,不知怎的,鼻子酸酸的,心里隐隐约约的感到一丝痛楚!

我总认为母亲不够爱我,不够关心我,可我什么时候有关心过母亲呢?我矛盾了……

可每当母亲关心我,疼我时,我总是在母亲的热亲上泼一盆冷水,给母亲留下一个陌生的背影。

现在,我感到母亲的血液在我心底流淌着,那“红色的血液”显得分外清晰、分外酸涩……

第三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市三附校:王玉宝

摘要:为了做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首先要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本文就是从教师讲课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出发,使学生做到上课主动、积极参与且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是用教学实例从实际教学中的以下几点证明学生学习时产生快乐感,提高了教学有效性。(1)学习目标的确定不完全是由教师来确定,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2)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结果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快乐。(3)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4)巧妙地创设了问题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5)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的情境,在同学们积极猜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合作、去探究,动手实验,以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正文:如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初中生的精

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得到别人的赞赏。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不完全是由教师来确定,教师给了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和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课例1:“功”片段教学。

师:“功”是个多意词,在现实生活中是广泛使用的一个词,它有什么含义?根据你的理解,哪位同学能讲讲它的意思?

生1:我想功有大功告成,事半功倍的意思。生2:我想它还有成效的意思,功劳的意思。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节课开始我们要从物理学角度学习有关“功”的知识,物理学中的“功”吸收了成效的意思,同时还有它本身的特殊含义。根据以往物理知识学习的经验,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小组合作讨论一下,你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想知道“功”的哪些知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检查,讨论大约三分钟)

生1:我想知道在物理学中,“功”是如何定义的。

生2:我想知道物体在做功的过程中,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3:我想知道物理学中的“功”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是否有联系,是一样的吗? 生4:我想知道物理学中的“功”是通过哪些量进行计算的?能

够对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计算吗?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些知识也的确是我们在学习功的过程中,应该知道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结合我们的课本,也可以参阅课外的书籍进行学习,然后回答学习活动卡上的问题。

学习活动卡:1能说过出什么是功。2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用来说明功的含义。3说出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4举出生活实例:一个做功的和一个没有做功的。

这样既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参与探究又使学生产生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的感觉而产生快乐。

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结果的机会,体现了新课程中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不仅重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注重了过程和方法,注重了学生的体验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快乐。课例2:“摩擦力”片段教学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摩擦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到处存在的,同学们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谈一谈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样的收获,然后说出来与我们共同分享。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摩擦力及增大减少摩擦力的方法。

生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存在的,没有摩擦力人就无法走路。

生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摩擦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时是益的,有时是有害的。

生4:原来我不知道举重运动员为什么在举重时要擦一下镁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我觉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生5: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不要把事情绝对化,当然摩擦力也是这样的,有时对人类是有好处的,可有时人类又必须要克服掉它;生活中的事情也如此,在顺利中要想到不利,在挫折中要充满信心,勇往直前,这是我这节课的收获。

这样:学生不仅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了摩擦力,还能够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我觉得很可贵。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现实当中,所以看待事情也必须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不要孤立理解事情,要学会辩证思考。反映了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结果的机会,体现了新课程中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不仅重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注重了过程和方法,注重了学生在体验的过程,学习才是快乐的。

三、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最大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课例3:“浮力的利用”片段教学

师:通过前面同学们亲自动手实验,所获得的结论,谁能帮助我总结一下它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1:由于橡皮泥的密度比水大,浸没在水中时,因为V物=V物,所以G排〈G物,即:F浮〈G物,所以橡皮泥会下沉;而把橡皮泥做成空心时,虽然自身重力没变,但体积增大很多,放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大了,当然受到的浮力也增大,所以能漂在水面上。

师:你说得很好。轮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根据刚才总结的原理,根据你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阅读课本、可以参阅课外读物、找有关轮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然后我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同学们。(10分钟后,一部分同学到前面向班级同学展示了学习的成果。)

生2:我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前面橡皮泥的实验,我知道了轮船漂在水面的道理:就是增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物体所受的浮力变大。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轮船。

生3:轮船的大小用排水量来表示,排水量就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生4:我通过学习知道,轮船要浮在水面上,因而F浮=G物,而F浮=G排,所以,G物=G排,因此m物=m排,所以可以用排水量来表示轮船的大小。

生5:海水的密度比河水的密度大,我就想如果同样载重的轮船在海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要比在河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要小,因为轮船的工作原理是:G物=G排,F浮=ρgv,所以我想排开水的质量是一定的,排开海水的体积一定比河水的小,因此,同样载重的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要上浮一些。

生6:在电视中常看到轮船的侧面有不同颜色的线,资料介绍,中间那条叫轮船的吃水线,如果水位超过吃水线,轮船就会有沉没的危难。

认识的愉悦感就是自己去体验感受知识,一切都被动的活动都是不快乐的。有效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的。

四、笔者巧妙地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一种强烈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开放性的、探究性的实验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主动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

验到探究的乐趣。

课例4:“浮力”教学片段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演示实验,我把一个软木塞浸入水中,同学们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师边讲边做)

生:浸入水中的软木塞慢慢浮上来,最后静止在水面上。

师: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

生1:水对软木塞有浮力

生2:软木塞密度小。

师:你们说得很好。哪一位同学归纳一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力有什么关系?

生:物体在运动的过程,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

师:物体在上升的过程中,二者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上升初是浮力大于重力,最后二者达到平衡。

师:你说很好。既然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了,软木塞浸入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现在请同学们看演示实验(教师边说边演示:钩码放入水中,沉入水底)

师:请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生:钩码沉入水底,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生:不论钩码是否沉入水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的。

师: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我想一定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现在请同学们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和每个实验台上给定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钩码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然后请同学告诉我实验的步骤以及你通过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

(大约过了5分钟)

生:我的实验步骤是这样的:1在空气中称出钩码的重G=0.5N;2把钩码浸入水中,测出水中钩码的重G1=0.4N;3通过比较G、G1,发现水中钩码的重的读数比空气中钩码的重的读数变小了,也就是存在G1〈G。由此我认为:钩码在水中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师:你说得很好,请坐。谁能说说,根据力的合成的原理,如何做才能使弹簧在空气中的读数依然是G?

生:我想为了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应该作用在弹簧上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的大小应该等于G和G1的差值,即F=G-G1。我想用手给钩码一个向上的托力,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0.4N,这个托力的大小等于F=G-G1=0.1N(学生边说边演示)

师:很好,请坐。我们用手对钩码的作用和水对钩码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所以说水对钩码有向上托力,即浮力。如果把水换成其他的液体,结论也是相同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水对物体有向上有浮力作用。

师:仅仅只是水对物体有浮力作用吗?

生:不是,任何液体都有,只要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就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也就是说,任何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的浮力的作用。

师:你说得很好。(教师边说边板书:一浮力的概念和大小F=G-G1)

这个课例教师巧妙地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一种强烈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开放性的、探究性的实验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把学生带入

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主动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五、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的情境,在同学们积极猜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合作、去探究,动手实验,以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例5:“光的折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看实验:把筷子斜插入水中,会观察到什么样的现象呢?直接看筷子和通过水看筷子,不一样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

生:可能是光由水进入空气中发生了偏折。

师: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这里有个教学用的光的折射演示仪,我现在让光进入光的折射演示仪,如果发生了折射,光在演示仪中就会偏折,如果说不发生折射,光就会依然是沿直线传播。

好,下面请看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样的现象?谁能总结一下。

生: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

师:你说得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光的折射。我们把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光的反射现象,光是怎样反射的?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呢? 生:回答„„

师:类比于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你能否猜测一下:光是怎样进行折射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吗?光路也是可逆的吗?

生:根据我们物理学的类比思维,光的反射也好,光的折射也好,都是光的现象,既然是光的现象我想应该是遵循相同的规律,也应该满足光的反射定律。

生:我也是从物理学的类比的思想出发,我也认为光的折射也会满足光路的可逆性原理的,因为光的反射定律遵循光路的可逆性原理。

生:我认为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不是一样的。不会满足光的反射定律的。

师:能简单说明理由吗?

生:我也是从咱们物理学的类比思维出发,它们同是光的现象,应遵循同样的规律,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光的反射是在同一种介质中,满足光的反射定律,而折射是光在不同的介质中进行传播,所以我认为是不满足的,但我认为光路无论是反射还是折射都应该遵循可逆性,原因与他们说得是一个道理。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光的折射现象是否满足光的反射定律?还是遵循它本身的规律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当一次小小的科学家,研究一下光在折射中遵循着怎样的规律?下面同学们根据实验室为我们提供的实验器材,以实验小组为合作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比一比,看一看,谁发现的现象多、归纳叙述的结论准确、完整。

(每个实验台上有一台学生用的光的折射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并不时指点操作不正确的学生,有时也参与到学生的实验操作之中。大约10分钟后,学生实验操作完成)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通过实验我发现: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外一种介质,光的传

播方向的确发生了变化。

生:通过实验我可以归纳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生: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生:当光线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生: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把光的折射规律已经完全归纳总结出来了。

师:你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思考一下,光的折射时和光的反射时有什么不同吗? 在这个课例,教师首先通过类比于光的反射定律和光在反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的情境,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在运用物理学的类比思想去思考问题,在同学们积极猜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合作、去探究,动手实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以上是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给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结果的机会,或者巧妙地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一种强烈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开放性的、探究性的实验的设计,为学生

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或者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合作、去探究,动手实验,以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思考、学习、发现、成功的快乐。在实际教学中有多种能使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挖掘、发现、发展。使初中物理课堂成为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的课堂。

参考文献:作者: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ISBN 7-107-15199-1第一章——第十二章。

第四篇:让孩子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

让孩子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 本报记者

冯永亮 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

中国教师报:我们都有一个感觉,减负喊了许多年,但为什么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根源在哪里呢?

张志勇:我们的家长甚至学校一直都搞不明白,上小学是为了什么,上中学为了什么,上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在这样一个话语体系里,根本没有培养人的问题,没有为生活做准备、为终身发展做准备的问题。当前我们的教育本身并不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当教育和生活有了真正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才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也才更有兴趣;相反,学习脱离了生活和人自身的体验,学习就是枯燥的,孩子还有什么兴趣?学生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才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是什么,比如他在课堂上突然解开了一个生活中的秘密,他的学习兴趣立刻就可以调动起来。

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回到教育本质上,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而不是工作之后挣大钱才快乐。为什么孩子们感觉到今天的学校生活最苦、最累,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生活有很大的距离,都是和自身体验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中国教师报:这是否说明我们现在的教育价值观发生了扭曲?

张志勇:可以这样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已经扭曲了。实际上中国有两个很好的教育传统,基本上都丧失殆尽了。一是孔子所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的教育传统,首先是教人做人,然后再去读书。但现在一切都以学习为核心了,所以党中央才提出德育为先,要恢复这个传统。

二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读书和社会实践的平衡关系。但是现在,当我们丢掉这两个传统的时候,我们的整个教育就只剩下功利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多年前就说过,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要为人走向社会做准备的。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这是我们最赞赏的教育。教育,就是为了让教育对象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上谋生,为了终生的行为和道德规范做准备的。但现在的教育,可以说在这方面是严重欠缺的。

此外,现在都是以统一化的考试进行人才选拔,其与扭曲的教育价值观绑在一起,我们的教育就只剩下——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一切都围绕着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运转,教育就变得急功近利和浮躁了。

中国教师报:是不是也跟现行的评价体系有关系?

张志勇:另一个扭曲,与我们现行的政绩观有关系,与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也有很大关系,这要看主管教育的人用什么来考核学校和教师?教育面对的问题跟经济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今天,我们看不到蓝天,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清洁的水,吃不到安全的食品。为什么?都是GDP崇拜带来的,一切都要有增长。只有经济总量增长了,才会有政绩。因此,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不管任何环境问题了,有了政绩就好。

当一切都围绕这个操作的时候,其他的任何科学发展就没有了。可以说,现在的教育就完全走上了这样的道路。要求的就是数字,就是升学率。当我们把数字看作高于一切的时候,就没有人管学生的身体是否健康,也没有人管学生的道德和培养了,更没有人能够冷静地坐下来,等待发现孩子的兴趣,也没有人去跟孩子谈心了……所以说,政绩价值观又推波助澜,和扭曲的教育价值观绑在了一起,造成了今天这样的教育局面。

改变学生的学习性质、结构和状态

中国教师报:您说的两个扭曲这么严重,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教育改革将困难重重?

张志勇:放在历史的长河里面看问题,我对中国的教育还是有信心的。任何事情都要放在相对长的时间段里面去看,我们才能看得相对清楚一点,才能找到破解的办法。比如说,今天的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甚至到了人人逐利的阶段。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背反的阶段,到了最后都会慢慢地走向科学、法治和文明的。

所以说,中国出现这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当大家都能发现问题的时候,离问题的解决也就越来越近了。整个社会普遍感觉学生负担过重,感觉教育扭曲的时候,也就是曙光在前的时候了。

中国教师报:今年,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

张志勇:我不同意把减负当成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我们所说的减负,应该是改变学生学习的性质、结构和状态。“性质”,是指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负担重就是因为学习是被动的。“结构”,就是学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既有书本学习,也有实践学习;既有课堂学习,也有校外学习;既有制度化学习,也有自主学习。减负的要求是,学校控制下的学习少一点,自主的学习要多一点;统一化的学习要减一点,个性化的学习要增一点,并从书本学习中抽出一段时间来进行实践学习。“状态”,学习不是时间概念,要有好的状态和效率,没有效率的学习和负担是无意义的。

可以说,减负要减的是学生过重的、单一的、单调的、被动的知识学习负担,要加的是缺失的社会实践、读书、各种各样个性化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一个孩子,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和正常的交往之外,剩余的时间就要让他过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这才应该是我们教育改革的目标。

中国教师报:减负之后,您对学生的成长有怎样的期待?

张志勇:我对中国教育有一种深深的忧虑。今天,中国的学生热情、独立、开放、自信,但却严重缺乏强烈的学习兴趣,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是学生最重要、最宝贵的学习素质,是引领、促进、保障有效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品质;独立性,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对生活的自主处置能力、对问题的自主判断能力,等等;社会责任感,是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对家庭所担负的自我使命。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最大差别。而这三个要素又恰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我曾经提出“有大德才有大智慧”。大德是什么,是国家情怀,社会情怀,人类情怀。没有这种大德,一个人就不会有大智慧。一个人的情怀和境界,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当下的学习,而且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和事业的高度。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规范办学,让教育回归正常的生态

中国教师报:我们知道,山东一直在强力推动规范化办学,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张志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山东之所以从规范办学做起,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坏在了没有规矩。当没有任何规矩约束的时候,一个地方的教育规矩就会被破坏殆尽了,各级教育工作者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只有在一个规范的秩序里,教育才能回归正常的生态。

教育首先是保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一项事业,我们为什么要求全面开足开齐课程?就是要保护最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教育首先要有良好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才能保护大多数孩子的利益。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进一步因材施教和让学生个性发展。

理想的课程应该包含必修、选修和个别化三个层面,这样才是比较合理的。必修是保证公平的,保障每个人的发展基础;选修是保护每个人的个性化发展;而个别化课程,保护的是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或者身体、心理等方面有缺陷的学生的利益,特殊学生要给予特殊课程和特殊教育。教育,应该是由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态组成的。

中国教师报:为什么您如此注重办学的规范?

张志勇:在中国做教育,只要我们信奉了时间加汗水,相信“白加黑”,白天黑夜都要干,相信“5+2”,周末也要干,那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任何科学可言。教育本来是一个非常辩证、综合、科学的事业,当我们这样极端化地看待时间这个变量对于人的影响和发展的时候,整个教育就都是扭曲的了。

规范,就是要回到教育的科学框架里面去。不从规范做起,改革者是没有胆量和空间去探索的,所以必须保证改革者是安全的,才能讲效益。只有回到规范的框架里面,才能给改革者以科学和施展的空间。规范办学,其实就是规范教育的过程,规范学习形式、作业、考试等。这包含了几个方面的统一,把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制度化学习,统一化学习和个性化、差别化学习都统一起来。

当山东打出规范办学的第一枪的时候,就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以后,我们会有很多改革的后续措施和制度设计层面积极的探索。

中国教师报: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如果您离开了教育厅,山东的规范办学还能继续下去吗?

张志勇:目前,山东有一个很好的氛围,山东省各级领导对素质教育的支持是非常坚定的,从中国的国情来讲,领导的坚定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发展。并且在山东,你可以听到很多校长都会说这么一句话,我们都回不去了。教师和校长都已经不愿意在节假日上课,不愿意回到没有节假日的状态了。这是山东规范化办学后的一个积极变化。

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保证规范化办学能够持续下去。作为一个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哪个地方换局长和高中校长我都非常关注。如果是一个有专业背景的校长,一个有教育经历、有教育情怀的校长和局长上任,他们所在地区的教育情况很快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个规律。如果说这个地方教育很健康,发展很好,突然换了一个不懂教育的局长,没有教育经历也没有教育情怀的局长,那这个地方的教育水平不用三年就会下去。所以我们要明确地方教育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标准。

这指的是市县教育局长必须要有专业资格标准。比如说你做过教育工作,有教育工作的经历,有一定的学历,有一定的教育的专业管理知识,还要有教育法律法规的知识要求,要掌握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我们目前正在按照山东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配合山东省委组织部建立教育局长的任职资格标准,我们希望各市县在任命教育局长的时候,要按照标准来选,教育要由懂教育的人管,可能就能有一个好的局面。

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尽快地推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就是无论是谁做校长,必须先拿到任职资格;选校长,必须在具备校长资格的人才库里面来选。因为没有干过教育工作的,自然不懂教育,更没有教育情怀。什么叫教育情怀?就是爱孩子、爱教育,你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这就是基本的教育情怀。

培训,要唤醒教师的教育情怀

中国教师报:我们今天讨论比较多的话题是有关减负的,现实中教师的培训也是五花八门,很多教师也是疲于应付,教师是不是也需要减负呢?

张志勇:在培训上,确实应该适当地给教师减负。以传统的作报告进行培训的方式为例,作报告的时候要看是谁来做,如果不分对象,这种培训方式确实是失效的,因为教师已经过了概念接触的阶段。要将理念转化为行动,这是检验培训是否有效,是否有价值的一个标准。培训的理念和理论,只有触动了教师的心灵,教师能够自觉地转化为行动,这样的培训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要做这样的培训,关键是要唤醒教师的教育情怀。如果我们的教师天天疲于应付工作,着力点只是教好课本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不回归到整体教育的本质,那培训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说的整体教育,是因为每一个教师都是育人的,只不过是通过不同的学科和载体进行育人,如果对教师的培养,不回到这样的一个起点上来,那任何的培训都不会走进教师的心灵。

中国教师报:那如何让培训走进教师的心灵呢?

张志勇:在当前,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山东这几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对教师进行分层培训。以高端培训为例,我们有“齐鲁名师”的培训,这是基于教育家层面进行培养的。这些教师通过山东省内外、国内外的培训学习,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经验上会经常产生碰撞,促生教育智慧,从而带动市县一级的教师高端培训。

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名校长、特级教师、教学能手等各种资源,带动日常的团队研修。目前我们就是想通过1万名骨干教师和校长的示范作用,带动10万名教师的研修。还有第三个层面的全员培训,每年有2000名教师进行脱产研修。这种研修,除了有传统的专家报告,更多的东西由培训的过程动态生成,以观摩专家报告、同伴研讨、反思作业、每天发布一个简报等6种方式极力推进,教师就可以周而复始地学习了。

中国教师报:除了外在的培训,教师自身还应该经历怎样的成长?

张志勇:除了培训,教师自身要进行“内生革命”,自主地看待教育变革,并积极参与其中。如果没有这个认同,一切的教育变革就将无从谈起。曾经有校长问我,如果搞规范办学,升学率降低了怎么办,我说这不是彻底的素质教育。我们要坚信规律和科学的力量。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规范办学两年来,教育质量上去了,升学率也上去了,学生的近视率还降低了7个百分点。今年,山东省将注重引领每个学校走内生发展的道路,要让校长和教育局长们认识到,依靠教育规律办事是大有可为的——遵循教育规律,依靠科学,教育教学质量一样也是高的。因为彻底的素质教育,升学率肯定是高的,不怕考的。

第五篇:让每个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让每个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4年8月29日,巴南区人民法院。

法庭上,普通农民李世荣坐上了原告席。

李世荣和同村另一农户发生林权纠纷,因不满区林业局将林权证办给对方,他一怒之下将区政府告上法庭。

让李世荣万万没想到的是,被告方出庭应诉的竟是区长陈刚。

庭审期间,双方你来我往,控辩激烈。

庭审结束时,李世荣却出人意料地走向被告席。

“不好意思,把你告了。”他对陈刚说。

陈刚的回答同样出人意料:“我们要感谢你――懂得遇事找法,应该鼓励!”

原告被告一来一往互表敬意的对话背后,一场全面依法治市的旅程正在重庆深入展开。

科学立法: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2013年6月,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副教授孙兵和同事们一道登上一辆专车――市政府派来的大巴车。

手握来自重庆市政府法制办开具的介绍信,孙兵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份量――作为重庆“开门立法”参与学者,他将乘坐这辆大巴车,跑遍市政府40多个部门。

何谓“开门立法”?

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进行全面系统清理。

这个第三方机构就是以西南政法大学为“龙头”的专家小组,由国内著名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担任组长。

“前后有超过500位法学学者参与工作。”孙兵说。

八个月里,专家小组对重庆直辖以来制定的371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

小组共提交了13册共3064页的法规和规章清理报告,对地方性法规提出了787条立法建议,对政府规章提出了734条立法建议。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规章大多是由部门主导立法,当我们把专家意见提交给相关部门时,部门反应都很强烈,有的甚至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市法制办主任张晓涛说。

“震惊”的根源,就在于“开门立法”将剑锋指向了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弊端。

而这,仅仅是重庆科学民主立法的战绩之一。

近年来,重庆紧密围绕中央依法治国导向精神,立足自身工作实际,以“正视、聚焦和解决人民关心、矛盾突出、形势紧迫的法治领域重大问题”为突破口,持续推动民主科学立法体系不断拓展。

每年9月至11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就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来年地方立法建议项目,汲智于群众。

立法之门敞开,各方智慧围绕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向东向西开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制定或修改了一大批地方法规。

改革求变,立法求定,如何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总书记多次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重庆开门立法,既破解了部门利益法制化弊端,又让改革严格按照法治的轨道运行。

依法行政,让政府之手不错位、越位、缺位

2013年,渝北区石船镇准备引进一家包装材料企业。

镇长魏晓东将这个计划上报区发改委、国土房管局等职能部门。

很快,区发改委批复同意,但区国土房管局表示需要“研究研究”。

“结果,半年过去了,还没有批复下来。”魏晓东叹气。

怎会如此?

“说到底就是职权不清,中间有交叉重复部分。”魏晓东说。

这样的事情很多――政府职能部门权力交叉重叠,经常导致“有利的事情互相争,无利的事情互相推”。

如何化解这个难题?

2014年3月,渝北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在10个区级部门开展“权力清单”试点。

何为权力清单?

“说白点,就是弄清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时任渝北区发改委主任杨继光说。

于是,渝北区发改委打响了“清权”之战。

从行政审批到备案检查。

从产业规划到经济社会运行。

…………

一个月后,确权完成。

“确权之后,凡是清单上没有列出的事项,我们一概不得插手。”杨继光说。

然后,渝北区发改委再根据确定的权力,编制权力运行目录和运行流程图。

“然后将权力运行目录和运行流程图在部门门户网站、报纸、电视上进行公布。”杨继光说。

2014年9月,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渝北区统景镇计划修一条公路。

9月初,统景镇政府将这个计划上报区发改委。

“估计又要等四五个月了。”根据以往经验,统景镇党委书记曹兴建心想。

结果才过了一周,批复就下来了。

“权力清单太管用了。”曹兴建说。

为了严格依法行政,重庆大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做到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公正司法:让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2015年4月7日14点30分,渝中区人民法院。

一声清脆槌响,主审法官谢庭长宣布,重庆某旅行社侵害某摄影师摄影作品著作权一案正式开庭审理。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庭审多了些“观众”――重庆市委党校第55期市级机关处长任职培训班的学员。

市直机关团工委副书记孙钰峰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全程旁听和观看原告陈述、被告申诉、辩论环节、庭下和解,我真切体验了庭审过程,了解了审判程序,感受到司法的公开、公正、透明。”孙钰峰说。

而对程政清来说,司法公正更像是一条“准绳”。

下载书让我感受到的快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让我感受到的快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司法是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承担着权利救济、定分止争、制约公权的社会功能,拥有“生杀予夺”......

    用心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用心沟通,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定海三中 郑开能 初一新生报到后还不到半个月,在一个星期天下午,我接到了俞敏妈妈的电话,她讲述了她女儿在家不听话的情形,如不好好读书、不告......

    微笑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微笑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有时高兴,有时悲伤,高兴地时候,我们也不必压抑自己的感情,该笑时就笑,让自己充满信心,乐观向上。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学习让我快乐

    学习让我快乐,又让我烦恼 廖沐莹 我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六年级的学习生活,有时让我快乐,但有时又让我烦恼。 学习可以让我吸收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道理,获得更多快乐„„在......

    读书让我快乐

    读书让我快乐 书是知识的源泉。我喜欢读书,读书就像脑袋里面自己演动画片一样,我就是导演,怎么演都是我说了算。嘿嘿,真有意思。读书教我勇敢,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读书还教我怎......

    坚持让我快乐(汇编)

    坚持让我快乐 幼鸟张开翅膀在蓝天中飞翔,它懂得了快乐、小草破土而出在广阔的大地中成长,它懂得了快乐,小溪离开故乡在蔚蓝的大海中翱翔,它懂得了快乐。 当皎洁的月光铺满大地,......

    读书让我快乐

    读书让我快乐进入网络时代后,总感觉信息量超大,世界各地即时的信息浓缩在短短的篇幅里,想要大概的看一遍都是不可能的,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不学习就有可能被时代落下,哪里还有时间......

    读书让我快乐

    以前,总有几个疑惑缠绕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爸爸为什么总要陪着我一起看书?每到周六,他自己拿起书,为什么还偏偏把我„拉下水‟?读书就读书呗,为什么非得让我写什么笔记?”那时,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