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每一位献血者感受到亲情
让每一位献血者感受到亲情、优质的服务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除了重视献血常识的宣传,献血服务的提供以及便捷舒适的献血环境和场所改善,是促进志愿无偿献血基础。进一步提升献血服务过程中护理质量,才能保持志愿无偿献血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组建出一支相对固定的志愿献血者队伍,充分保障临床用血的需求。我站现行的志愿无偿献血的一般模式是以街头流动献血车和献血屋开展献血服务,整个献血活动从献血者招募动员,经过健康征询、体检、献血、发证等多数岗位都以采血护士为主,这也就体现出献血护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重要作用,如何强化献血护理质量,对促进志愿无偿献血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我认为自己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树立人文服务理念
首先从站立、行走、坐姿、语言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您好、请坐、谢谢、对不起、请提意见、欢迎下次再来”等文明语言不离口,即使有个别献血者有非礼语言和行为,也要耐心开导,牢固树立服务对象无过错的思想。竖立自己的言谈举止代表血站整体形象的观念,体现出对每一位献血者的尊重、关心和关爱,用良好的衣着形象、正确的坐姿、文明的语言在第一时间为献血者服务,用衣着形象、与献血者沟通的语言艺术和良好的穿刺技术,使献血者感受亲切感,并消除紧张感,以致愉快地完成整个献血过程。对重点人群、重点对象以及在献血过程中有不愉快经历的献血者进行回访,进一步体现血站良好的人文关怀,同时还通过回访得到献血者对我们献血服务质量提高的期望。
二、采血工作方面
提供安静、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可消除献血者对献血产生恐惧、担忧、紧张心理。在献血前应多与其交谈,了解其献血的心理状况,提醒献血前应有足够的休息,并且要进餐后才可以参加。
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选择肘正中或贵要静脉进行穿刺,操作轻柔保证一针见血率,尽量减少穿刺带来的疼痛。
采血过程中还应注重与献血者进行情感交流,主动介绍献血过程中有关配合和心理调节,对首次献血者显得尤为重要,主动关心及时疏导可以有效地防止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充分利用献血过程中交流对献血后有关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和说明,真正让献血者感受到无偿献血时人文关怀的亲切感。
让献血者满意是献血服务和活动的结果,让他们理解献血的重要性,感到献血是值得的,在献血过程中得到尊重,献血行为得到认可,需要通过献血服务的每一细节来体现,让每一位献血者感受到亲情、优质的服务,让他们积极和愉快地参加献血,支持血站工作,是我们站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第二篇:让每朵花儿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让每朵花儿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人们都喜欢把少年儿童比喻成祖国的花朵,的确,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我们仿佛看到了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让“每朵花儿”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所以我们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那么,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去了解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下面,我就谈谈怎样走进学生的心声,用智慧的眼睛去洞查他们的需要。
首先,要搭建校长和教师交流的平台,打造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的师资队伍。校长经常和老师进行交流,了解老师们工作中的苦与乐,并适时向老师输送“正能量”,让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老师们有了坚定的信念,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哪怕再苦也觉得是甜的,是充实的。这样,每位老师就会耐心地去聆听每个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培育爱心,用理解赢得理解,用智慧的眼睛去洞查孩子的心灵。
其次,校长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领每位教师关爱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市去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远方打来的电话或者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到父母的存在。留守儿童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关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引导老师们去了解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他们的父亲或母亲长年不在身边,教师就应当担起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去弥补他们成长环境缺失的爱。我们应该时常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去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一起做做饭菜,尽量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最后,我们应该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引导教师用精湛的技艺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要让每位教师意识到: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源源不断的水。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有一个美好的前途,这难道不是爱学生的体现吗?
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为了每朵花都能绽放精彩,努力吧!教育同行们。让我们用智慧与爱心,去温暖每朵稚嫩的鲜花,让每朵鲜花充分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感受到社会的关怀,感受到党的温暖。
第三篇:让每个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让每个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4年8月29日,巴南区人民法院。
法庭上,普通农民李世荣坐上了原告席。
李世荣和同村另一农户发生林权纠纷,因不满区林业局将林权证办给对方,他一怒之下将区政府告上法庭。
让李世荣万万没想到的是,被告方出庭应诉的竟是区长陈刚。
庭审期间,双方你来我往,控辩激烈。
庭审结束时,李世荣却出人意料地走向被告席。
“不好意思,把你告了。”他对陈刚说。
陈刚的回答同样出人意料:“我们要感谢你――懂得遇事找法,应该鼓励!”
原告被告一来一往互表敬意的对话背后,一场全面依法治市的旅程正在重庆深入展开。
科学立法: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2013年6月,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副教授孙兵和同事们一道登上一辆专车――市政府派来的大巴车。
手握来自重庆市政府法制办开具的介绍信,孙兵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份量――作为重庆“开门立法”参与学者,他将乘坐这辆大巴车,跑遍市政府40多个部门。
何谓“开门立法”?
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进行全面系统清理。
这个第三方机构就是以西南政法大学为“龙头”的专家小组,由国内著名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担任组长。
“前后有超过500位法学学者参与工作。”孙兵说。
八个月里,专家小组对重庆直辖以来制定的371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
小组共提交了13册共3064页的法规和规章清理报告,对地方性法规提出了787条立法建议,对政府规章提出了734条立法建议。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规章大多是由部门主导立法,当我们把专家意见提交给相关部门时,部门反应都很强烈,有的甚至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市法制办主任张晓涛说。
“震惊”的根源,就在于“开门立法”将剑锋指向了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弊端。
而这,仅仅是重庆科学民主立法的战绩之一。
近年来,重庆紧密围绕中央依法治国导向精神,立足自身工作实际,以“正视、聚焦和解决人民关心、矛盾突出、形势紧迫的法治领域重大问题”为突破口,持续推动民主科学立法体系不断拓展。
每年9月至11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就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来年地方立法建议项目,汲智于群众。
立法之门敞开,各方智慧围绕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向东向西开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制定或修改了一大批地方法规。
改革求变,立法求定,如何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总书记多次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重庆开门立法,既破解了部门利益法制化弊端,又让改革严格按照法治的轨道运行。
依法行政,让政府之手不错位、越位、缺位
2013年,渝北区石船镇准备引进一家包装材料企业。
镇长魏晓东将这个计划上报区发改委、国土房管局等职能部门。
很快,区发改委批复同意,但区国土房管局表示需要“研究研究”。
“结果,半年过去了,还没有批复下来。”魏晓东叹气。
怎会如此?
“说到底就是职权不清,中间有交叉重复部分。”魏晓东说。
这样的事情很多――政府职能部门权力交叉重叠,经常导致“有利的事情互相争,无利的事情互相推”。
如何化解这个难题?
2014年3月,渝北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在10个区级部门开展“权力清单”试点。
何为权力清单?
“说白点,就是弄清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时任渝北区发改委主任杨继光说。
于是,渝北区发改委打响了“清权”之战。
从行政审批到备案检查。
从产业规划到经济社会运行。
…………
一个月后,确权完成。
“确权之后,凡是清单上没有列出的事项,我们一概不得插手。”杨继光说。
然后,渝北区发改委再根据确定的权力,编制权力运行目录和运行流程图。
“然后将权力运行目录和运行流程图在部门门户网站、报纸、电视上进行公布。”杨继光说。
2014年9月,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渝北区统景镇计划修一条公路。
9月初,统景镇政府将这个计划上报区发改委。
“估计又要等四五个月了。”根据以往经验,统景镇党委书记曹兴建心想。
结果才过了一周,批复就下来了。
“权力清单太管用了。”曹兴建说。
为了严格依法行政,重庆大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做到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公正司法:让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2015年4月7日14点30分,渝中区人民法院。
一声清脆槌响,主审法官谢庭长宣布,重庆某旅行社侵害某摄影师摄影作品著作权一案正式开庭审理。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庭审多了些“观众”――重庆市委党校第55期市级机关处长任职培训班的学员。
市直机关团工委副书记孙钰峰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全程旁听和观看原告陈述、被告申诉、辩论环节、庭下和解,我真切体验了庭审过程,了解了审判程序,感受到司法的公开、公正、透明。”孙钰峰说。
而对程政清来说,司法公正更像是一条“准绳”。
第四篇:经典.让我感受到母爱!
经典,让我感受到母爱!
竹溪县城关中学八
(二)班
许鑫鑫
从小,我与母亲就不太和睦,当我看到别的母女亲情热热的时候,我再看看自己的母亲,却行同路人。
我对母亲一直没有好感,我也不喜欢她的不苟言笑和她的冷峻。总之,我不喜欢她的一切一切……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打开窗子,任清凉的雨点打在我脸上。心情也变得活跃了,像这雨点一样。
“天冷了,加件衣服吧!”突然间,母亲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旁。
略显苍老的声音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正沉浸在幻想中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于是我推开母亲,气恼地走上了街!
蓦地,我的耳膜中传来了邻家小妹妹的稚嫩的声音。原来,这给小妹妹在背诵着《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
回想起刚才的那一幕,我有些后悔了。母亲刚刚只是怕我着凉了,她是在为我着想啊!可是我呢?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想到这儿,我又回到母亲的身后。母亲闻声,转过头来,我看见她脸上悲哀的神情,以及她的皱纹和她头上星星点点的白发。那次,我对母亲的认识彻底改变了!
这时,不知怎的,鼻子酸酸的,心里隐隐约约的感到一丝痛楚!
我总认为母亲不够爱我,不够关心我,可我什么时候有关心过母亲呢?我矛盾了……
可每当母亲关心我,疼我时,我总是在母亲的热亲上泼一盆冷水,给母亲留下一个陌生的背影。
现在,我感到母亲的血液在我心底流淌着,那“红色的血液”显得分外清晰、分外酸涩……
第五篇: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司法是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承担着权利救济、定分止争、制约公权的社会功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和安全等各项权益保障,都与司法制度密切相关,司法被称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是老百姓讲理的最后一条路,此路不通就等于断了后路,甚至会走向违法的不归路。但近些年来,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人们的持续关注。二学历选修法律的我,对此也有一些认识。
公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实现公平正义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生命线”。然而,何谓司法公正,却历来是仁智互见、历久弥新的话题。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懈追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历史。“法不阿贵,绳不绕曲”,这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一句名言。讲的是,法律只有不依附和讨好金钱、权势,才能保证其公正。在现代法治社会,能否保持司法独立公正,对于维护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至关重要。
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 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绝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这一目标蕴涵着丰富的法律哲理和法治理念,是对公正司法内涵、外延的进一步阐释和深化,为司法机关确立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在这一目标中,“感受到”是实现目标的重心,是司法工作的着力点。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得到公平正义?我认为,就是要谱写形象公正、程序公正、实体公正的“三部曲”,首先让人民群众从外在形象上看得见公正,然后通过执法办案的程序步骤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公正,最后通过案件处理结果感受到公正。这样的公正,才能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认为“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包含双重含义:首先,法官要行为公正,要在审判执行活动中通过公正司法,为实现公平正义作出真诚的努力,强调的是办案中的“公平正义”;其次,人民法院和法官也要追求“认同公正”,即在行为公正的基础上,与人民群众进行良性“沟通”,取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感受到”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活动是公平正义的,这就是“认同公正”。我们只有同时做到行为公正和认同公正,才能达到党和人民的要求。“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关乎公平正义,更涉及“感受”。
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又是一门大学问。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低调已显过时。在网络社会中,新的权力存在于信息的符码中,存在于再现的影像中;围绕这种新的权力,形成了新的规则,人们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并决定着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权力的核心部位是人们的心灵,只有赢得了人心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管理。对于法院而言,只有通过平等、理性的方式与人民群众及时沟通,用网民所熟悉的时代语言解释专业性问题,人们才会真心地认同司法。国家司法机关必须加大司法体制改革力度,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感受到公平正义”包含两个部分即“感受”和“公平正义”,两者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四种状态:第一,案件判决公正,群众也感受到公正;第二,案件判决公正,但群众感受不到公正;第三,案件判决不公正,但群众感受却是公正;第四,案件判决不公正,群众感受也是不公正。
第一种情况是一种理想的状况,继续保持即可,人民法院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是第二和第四种情况。对于第二种情况即“案件判决公正,但群众感受不到公正”,我们尤其值得反思,也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最应该下功夫之处,为此,最高法院提出了司法公开的重大举措,建立了裁判文书、审判流程、和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三大平台的建立和顺畅运行,将有效推动实现司法公开,做到透明司法,改变这种反常状态。司法公开既是对裁判结果公正的自信,也是培养社会正义感的路径之一,保障当事人以“可以看得见”的方式感知到法官进行了公正无偏的审理,从而提升对司法判决的认同和信任。对于第四种情况,必须从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着手,最高法院提出了法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正规化的新思路,加大法官培训的专业性、及时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和廉洁纪律教育,不断提升司法判决的水平。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愿望与新期待。
一方面,司法是否公正,存在可以衡量、检测的客观标准。这一标准是而且只能是法律标准。一个案件只要认定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就应该认定为公正合法的,就不允许任何主体再行挑战这一生效裁判,这既是维持生效裁判稳定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司法终局”与司法权威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司法的公正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群众感受到的司法公正,显然是包括主体的判断、认知与体验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因此难免因人而异、因案而异。特别是在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变的背景下,人们对某一个案与某一时期的司法可能存在不同的评判与认识。我们既要认识到存在这种差异的合理性,敢于坚持司法公正的客观标准,实事求是地对待人们的主观评价,又要切实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健全司法决策征求群众意见机制,使司法政策更加符合人民的要求,符合司法规律;要建立健全倾听民意机制,及时了解人民的诉求和呼声;要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陪审员选任范围,增加选任人数,合理规范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方式和流程,确保人民陪审员依法有序参与审判活动,实现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
正义是什么?查士丁尼认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到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亚里士多德把正义等同于政治学上的“善”,“是以公共利益的等量分配为依归”;康德说,“正义是为一些条件之总和,在那些条件下,一个人的意志能够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同另一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语词的角度解析正义通常又可称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可见,正义不易把握,观念至关重要。齐佩利乌斯指出,公正的判断标准应该从尽可能广泛的民意基础当中去寻找,即要从尽可能多的人的法感受当中去寻找,并以此为基础,要从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具有多数公认力”的正义观念当中去寻找。
“感受到公平正义”需要的不仅仅是正义,更需要培养对正义的感受,它既指向客观的正义结果,也涉及人们的主观感觉。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是司法公信力的源泉,是司法权威的基础。司法公正的实现是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给司法提供充分的法律资源与社会资源,又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大力增强司法能力,努力打造过硬的法官队伍。如何切实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既考验着法官的智慧与良心,也考验着制度的良善与公正。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需要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加强管理、改进工作,也需要社会加深对司法公信的理解和认同,在全社会培养司法正确的推定理念,将会极大地提升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收获的将是整个社会的和谐、繁荣、稳定。紧跟“正义的感觉”,追寻“法治中国”之梦。“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是司法机关的使命,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