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孩子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
让孩子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 本报记者
冯永亮 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
中国教师报:我们都有一个感觉,减负喊了许多年,但为什么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根源在哪里呢?
张志勇:我们的家长甚至学校一直都搞不明白,上小学是为了什么,上中学为了什么,上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在这样一个话语体系里,根本没有培养人的问题,没有为生活做准备、为终身发展做准备的问题。当前我们的教育本身并不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当教育和生活有了真正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才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也才更有兴趣;相反,学习脱离了生活和人自身的体验,学习就是枯燥的,孩子还有什么兴趣?学生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才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是什么,比如他在课堂上突然解开了一个生活中的秘密,他的学习兴趣立刻就可以调动起来。
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回到教育本质上,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而不是工作之后挣大钱才快乐。为什么孩子们感觉到今天的学校生活最苦、最累,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生活有很大的距离,都是和自身体验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中国教师报:这是否说明我们现在的教育价值观发生了扭曲?
张志勇:可以这样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已经扭曲了。实际上中国有两个很好的教育传统,基本上都丧失殆尽了。一是孔子所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的教育传统,首先是教人做人,然后再去读书。但现在一切都以学习为核心了,所以党中央才提出德育为先,要恢复这个传统。
二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读书和社会实践的平衡关系。但是现在,当我们丢掉这两个传统的时候,我们的整个教育就只剩下功利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多年前就说过,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要为人走向社会做准备的。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这是我们最赞赏的教育。教育,就是为了让教育对象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上谋生,为了终生的行为和道德规范做准备的。但现在的教育,可以说在这方面是严重欠缺的。
此外,现在都是以统一化的考试进行人才选拔,其与扭曲的教育价值观绑在一起,我们的教育就只剩下——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一切都围绕着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运转,教育就变得急功近利和浮躁了。
中国教师报:是不是也跟现行的评价体系有关系?
张志勇:另一个扭曲,与我们现行的政绩观有关系,与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也有很大关系,这要看主管教育的人用什么来考核学校和教师?教育面对的问题跟经济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今天,我们看不到蓝天,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清洁的水,吃不到安全的食品。为什么?都是GDP崇拜带来的,一切都要有增长。只有经济总量增长了,才会有政绩。因此,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就不管任何环境问题了,有了政绩就好。
当一切都围绕这个操作的时候,其他的任何科学发展就没有了。可以说,现在的教育就完全走上了这样的道路。要求的就是数字,就是升学率。当我们把数字看作高于一切的时候,就没有人管学生的身体是否健康,也没有人管学生的道德和培养了,更没有人能够冷静地坐下来,等待发现孩子的兴趣,也没有人去跟孩子谈心了……所以说,政绩价值观又推波助澜,和扭曲的教育价值观绑在了一起,造成了今天这样的教育局面。
改变学生的学习性质、结构和状态
中国教师报:您说的两个扭曲这么严重,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教育改革将困难重重?
张志勇:放在历史的长河里面看问题,我对中国的教育还是有信心的。任何事情都要放在相对长的时间段里面去看,我们才能看得相对清楚一点,才能找到破解的办法。比如说,今天的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甚至到了人人逐利的阶段。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背反的阶段,到了最后都会慢慢地走向科学、法治和文明的。
所以说,中国出现这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当大家都能发现问题的时候,离问题的解决也就越来越近了。整个社会普遍感觉学生负担过重,感觉教育扭曲的时候,也就是曙光在前的时候了。
中国教师报:今年,减负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
张志勇:我不同意把减负当成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我们所说的减负,应该是改变学生学习的性质、结构和状态。“性质”,是指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负担重就是因为学习是被动的。“结构”,就是学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既有书本学习,也有实践学习;既有课堂学习,也有校外学习;既有制度化学习,也有自主学习。减负的要求是,学校控制下的学习少一点,自主的学习要多一点;统一化的学习要减一点,个性化的学习要增一点,并从书本学习中抽出一段时间来进行实践学习。“状态”,学习不是时间概念,要有好的状态和效率,没有效率的学习和负担是无意义的。
可以说,减负要减的是学生过重的、单一的、单调的、被动的知识学习负担,要加的是缺失的社会实践、读书、各种各样个性化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一个孩子,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和正常的交往之外,剩余的时间就要让他过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这才应该是我们教育改革的目标。
中国教师报:减负之后,您对学生的成长有怎样的期待?
张志勇:我对中国教育有一种深深的忧虑。今天,中国的学生热情、独立、开放、自信,但却严重缺乏强烈的学习兴趣,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是学生最重要、最宝贵的学习素质,是引领、促进、保障有效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品质;独立性,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对生活的自主处置能力、对问题的自主判断能力,等等;社会责任感,是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对家庭所担负的自我使命。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最大差别。而这三个要素又恰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我曾经提出“有大德才有大智慧”。大德是什么,是国家情怀,社会情怀,人类情怀。没有这种大德,一个人就不会有大智慧。一个人的情怀和境界,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当下的学习,而且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和事业的高度。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规范办学,让教育回归正常的生态
中国教师报:我们知道,山东一直在强力推动规范化办学,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张志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山东之所以从规范办学做起,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坏在了没有规矩。当没有任何规矩约束的时候,一个地方的教育规矩就会被破坏殆尽了,各级教育工作者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只有在一个规范的秩序里,教育才能回归正常的生态。
教育首先是保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一项事业,我们为什么要求全面开足开齐课程?就是要保护最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教育首先要有良好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才能保护大多数孩子的利益。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进一步因材施教和让学生个性发展。
理想的课程应该包含必修、选修和个别化三个层面,这样才是比较合理的。必修是保证公平的,保障每个人的发展基础;选修是保护每个人的个性化发展;而个别化课程,保护的是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或者身体、心理等方面有缺陷的学生的利益,特殊学生要给予特殊课程和特殊教育。教育,应该是由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态组成的。
中国教师报:为什么您如此注重办学的规范?
张志勇:在中国做教育,只要我们信奉了时间加汗水,相信“白加黑”,白天黑夜都要干,相信“5+2”,周末也要干,那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任何科学可言。教育本来是一个非常辩证、综合、科学的事业,当我们这样极端化地看待时间这个变量对于人的影响和发展的时候,整个教育就都是扭曲的了。
规范,就是要回到教育的科学框架里面去。不从规范做起,改革者是没有胆量和空间去探索的,所以必须保证改革者是安全的,才能讲效益。只有回到规范的框架里面,才能给改革者以科学和施展的空间。规范办学,其实就是规范教育的过程,规范学习形式、作业、考试等。这包含了几个方面的统一,把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制度化学习,统一化学习和个性化、差别化学习都统一起来。
当山东打出规范办学的第一枪的时候,就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以后,我们会有很多改革的后续措施和制度设计层面积极的探索。
中国教师报: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如果您离开了教育厅,山东的规范办学还能继续下去吗?
张志勇:目前,山东有一个很好的氛围,山东省各级领导对素质教育的支持是非常坚定的,从中国的国情来讲,领导的坚定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发展。并且在山东,你可以听到很多校长都会说这么一句话,我们都回不去了。教师和校长都已经不愿意在节假日上课,不愿意回到没有节假日的状态了。这是山东规范化办学后的一个积极变化。
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保证规范化办学能够持续下去。作为一个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哪个地方换局长和高中校长我都非常关注。如果是一个有专业背景的校长,一个有教育经历、有教育情怀的校长和局长上任,他们所在地区的教育情况很快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个规律。如果说这个地方教育很健康,发展很好,突然换了一个不懂教育的局长,没有教育经历也没有教育情怀的局长,那这个地方的教育水平不用三年就会下去。所以我们要明确地方教育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标准。
这指的是市县教育局长必须要有专业资格标准。比如说你做过教育工作,有教育工作的经历,有一定的学历,有一定的教育的专业管理知识,还要有教育法律法规的知识要求,要掌握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我们目前正在按照山东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配合山东省委组织部建立教育局长的任职资格标准,我们希望各市县在任命教育局长的时候,要按照标准来选,教育要由懂教育的人管,可能就能有一个好的局面。
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尽快地推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就是无论是谁做校长,必须先拿到任职资格;选校长,必须在具备校长资格的人才库里面来选。因为没有干过教育工作的,自然不懂教育,更没有教育情怀。什么叫教育情怀?就是爱孩子、爱教育,你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这就是基本的教育情怀。
培训,要唤醒教师的教育情怀
中国教师报:我们今天讨论比较多的话题是有关减负的,现实中教师的培训也是五花八门,很多教师也是疲于应付,教师是不是也需要减负呢?
张志勇:在培训上,确实应该适当地给教师减负。以传统的作报告进行培训的方式为例,作报告的时候要看是谁来做,如果不分对象,这种培训方式确实是失效的,因为教师已经过了概念接触的阶段。要将理念转化为行动,这是检验培训是否有效,是否有价值的一个标准。培训的理念和理论,只有触动了教师的心灵,教师能够自觉地转化为行动,这样的培训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要做这样的培训,关键是要唤醒教师的教育情怀。如果我们的教师天天疲于应付工作,着力点只是教好课本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不回归到整体教育的本质,那培训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说的整体教育,是因为每一个教师都是育人的,只不过是通过不同的学科和载体进行育人,如果对教师的培养,不回到这样的一个起点上来,那任何的培训都不会走进教师的心灵。
中国教师报:那如何让培训走进教师的心灵呢?
张志勇:在当前,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山东这几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对教师进行分层培训。以高端培训为例,我们有“齐鲁名师”的培训,这是基于教育家层面进行培养的。这些教师通过山东省内外、国内外的培训学习,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经验上会经常产生碰撞,促生教育智慧,从而带动市县一级的教师高端培训。
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名校长、特级教师、教学能手等各种资源,带动日常的团队研修。目前我们就是想通过1万名骨干教师和校长的示范作用,带动10万名教师的研修。还有第三个层面的全员培训,每年有2000名教师进行脱产研修。这种研修,除了有传统的专家报告,更多的东西由培训的过程动态生成,以观摩专家报告、同伴研讨、反思作业、每天发布一个简报等6种方式极力推进,教师就可以周而复始地学习了。
中国教师报:除了外在的培训,教师自身还应该经历怎样的成长?
张志勇:除了培训,教师自身要进行“内生革命”,自主地看待教育变革,并积极参与其中。如果没有这个认同,一切的教育变革就将无从谈起。曾经有校长问我,如果搞规范办学,升学率降低了怎么办,我说这不是彻底的素质教育。我们要坚信规律和科学的力量。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规范办学两年来,教育质量上去了,升学率也上去了,学生的近视率还降低了7个百分点。今年,山东省将注重引领每个学校走内生发展的道路,要让校长和教育局长们认识到,依靠教育规律办事是大有可为的——遵循教育规律,依靠科学,教育教学质量一样也是高的。因为彻底的素质教育,升学率肯定是高的,不怕考的。
第二篇:用心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用心沟通,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定海三中 郑开能
初一新生报到后还不到半个月,在一个星期天下午,我接到了俞敏妈妈的电话,她讲述了她女儿在家不听话的情形,如不好好读书、不告诉父母就外出玩、与父母顶嘴甚至与父母互打„„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谁都知道家丑不可外扬,但对这个女儿我们实在没办法了,从女儿口里得知老师很好、很有水平,她很佩服,我只能请老师帮忙,管管我们俞卿了„„”她妈妈情绪有点激动,一直说着。
俞敏,是一(6)班的学生,其貌不扬,在班中安分守已,并没有与同学老师发生冲突的事件,只是数学与英语两科基础特差,是全校初一新生中最差的学生。
在她妈妈说话的间隙我提了几个问题:
1、为什么与你们父母关系这么僵?
2、从几年级开始数学英语就不行了,什么原因?
3、你们平时如何与你女儿相处?
随后从她妈妈的回答中我感到震惊了,我明白了困扰她们一家三四年痛苦的原因——“爱之深,恨之切”,父母望女成凤要求过高、操之过急,造成了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由于缺少有效的沟通,致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能正常化。俞敏上小学前被养在外婆家,很少与父母接触,上小学后与父母生活她就感受不到一种浓郁的亲情,再加上她爷爷(外省)是教书的,好几个亲戚的孩子都上过大学,都有好工作,而她父母由于面子问题也逼她要学好,尽管在生活上满足她的一些要求,但在学习上总是唠叨、提出过高的要求,有时不断打击她的热情,最终在小学三年级放弃了学数学英语(其中也有数学、英语老师教学教育方面的原因),后来她父母也请了数学家教但一直没能有好效果。
鉴于这种既让父母痛苦(“这几年来,如果可以把孩子打死,早就把她打死了„„”)又让孩子痛苦(不想呆在家中,最好能搬出去住)的现状,我明确向俞敏的妈妈提出,学习的事你现在不要去管,交给我们老师去做,你们想办法多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确立一种能让孩子接受的教育方式,让她在家像在学校一样快乐,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父母的可亲可敬,如果这种关系得不到有效改善,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会多与你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并把她的进步情况向你们反馈,我希望你们应明白你们孩子的学习状况,没必要去逼她,重在让她有一个促进她身心发展的家庭,让她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星期一回学校后,我找了节空课与俞卿“拉了一次家常”,发现她和她妈妈说的基本上是一致的。于是我实施了第二步计划,帮助她感受到父母是多么的在乎她,不能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做一个懂事有孝心的孩子。同时针对她的这种特殊情况,与任课教师作了通报,希望任课老师能多鼓励她,给她一个学好的机会和信心。我们的老师是用心在鼓励她,也在用心帮助她,使她做为一个差生就能在班中抬起头、每天都有笑容,因为她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老师的用心交流已转化成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已近一个学期了,俞敏始终十分的信赖我们每一个老师,也在尽自己力量学习着。我们已感觉到学校班级、同学能给她带来快乐,她已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将近一学期,时不时地与她父母交流,他们也在感觉与她女儿的关系在逐步改善。但有时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做法,还有“野蛮粗暴的表现”,可幸的是她们已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正确,并且也在不断地改变。
反思与启示:
以上是一则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由于缺失有效的交流,导致子女与父母关系恶化,那么,怎样与孩子沟通才能起到引导,帮助孩子,促进他学习的目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初中的孩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极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对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你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的申斥。要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苍白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
另一方面,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势必要好好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说话。所以,作为家长,要好好引导,将孩子对自尊心的维护转化为上进心、自信心。
2、强烈的独立意识
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来做。这时候,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总是怕孩子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3、容易受到坏的影响
13岁—16岁的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
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长阶段,除了父母和老师,朋友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了。尤其有些问题,孩子不愿意跟父母和老师交流,更愿意与自己的朋友分享。一个好的朋友可以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健康的成长。
转变一位后进生或问题学生比抓好一个优生价值更大,对他们教育要尊重他们,蹲下身子和他们说话,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打击,多方面去引导他,把相互的心理沟通放在第一位,育人首先从育心开始。
教育的天职是什么?是引导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多一点呵护,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热情,点亮他们的心灯,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第三篇: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
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儿童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学生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作为一名教师更需要多一份的理解和尊重,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是那么温暖那么无私;孩子犯错时,能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会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最好的伙伴最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友善的态度,一颗充满的爱心……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为孩子做好了他们认为应该的一切,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和想法,结果事与愿违,遭到孩子的反对,造成关系紧张。我们应该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儿,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也让他们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我班制定的 “值日生”制度正是针对此而设的,即每天安排两个学生维持班级纪律、负责班级的简单事务,如:值日分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每个孩子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和发展,不仅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变的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独立性。因而成人应该看到,学生虽然年幼,但是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维,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强加和包办代替就会使学生失去选择的主动权,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事事处处依赖成人或者出现逆反心理,这对学生健康心理和思维能力都十分不利。成人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不应用成人的看法去评价孩子。
二、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热爱普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第四篇: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健康的父爱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健康的父爱
一般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种现象:无论是打骂或是严厉的苛责后,都会在冷静下来后悔,于是采取种种方式加以弥补,比如给孩子买东西,或是带孩子看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但大多数父亲都宁肯用行动表示内疚,而不会亲口向孩子道歉。
或许父亲们都怕在孩子面前失去尊严吧?总之,许多人认为认错或道歉是一种示弱的表现,因此孩子,特别是儿子也会从父亲那里得出“决不认错”的经验。
当然,我们不好去让父亲们一定低下头来忏悔,本性难移,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发烧,这些都是千古教条,不易改变。
不过我本人却是个例外,从儿子生下来到现在(8岁),我已经正式向他作过不下五次道歉。那的确是因为我的过失,因我的情绪失控而让他受了委屈,或是因我的不小心而让他摔了跟头……,我为我的过失诚恳地向儿子道歉,但事实证明,我并没失去什么,相反,我受到儿子和妻子的尊重,因为我也会向妻子道歉。
向亲人道歉算不上美德,倒应该是一种常态。比如当我和妻子吵嘴的时候,如果她有一句话说中了我的要害,真的让我感到那就是我的问题所在,我会当即止住情绪,让自己静止片刻,然后对她说:“你说的有道理,我的确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一般情况是:当即,我们的发作会止住,就算妻子的余怒未消,可能继续唠叨几句,但战争即会终止,大家不会再怄气——即使是当着孩子的面,也会如此。问题是,我不觉得我丢了面子,因为对方不是外人,是把生命托付给我的人,在他们面前,又有什么可保留的呢?
重要的是孩子看到这一切后,不单会生出“向爸爸学习”的心,还会传递给他一种“变通”和“调整”的智慧。
为什么?因为孩子眼中看到的和大人不同,当他看到父母吵嘴或对他严厉时,感受到的是气氛的紧张,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感,他怕局面失控,因为失控就是暴力或分裂,那对他来说才是真正可怕的结果。因此,通过道歉(或示弱)便可化解气氛,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调节气候”的方法,是控制局面的手段,是让大家休战、平和的技巧,就像一个有经验的司机,当汽车失控的时候,会冷静地采取措施,让一切转危为安。
因此,道歉有时候是一种智慧,特别是对孩子。但一味地示弱就会变成没有界限,有时候还会为孩子留下一个“阴盛阳衰”的经验。那么,他们也会记住这个经验,将来成家时,同样会如此。
所以,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分寸,一般而言,有如下几点——
一、严厉而不镇压
特别是当孩子因得意忘形而失控的时候,有时候会惹祸,此时,父亲一定不能真的发作情绪,要知道,惹祸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是暂时性的,连大人都有失误的时候,就更别说一个孩子。那么此时,表演一下权威性是可取的,不是苛责和打骂,而是表情严厉一些,采取审视和注目,有点像首长下命令时的状态。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别真正吓坏他(她)”的分寸。
比如我的儿子期末考试的语文成绩是99分,因一个字的小马虎,显然那是不该错的。当他告诉我时,我们正在吃饭。听到后,我的语言和表情不再在丰富,保持了几分钟的沉默,这时儿子会有感觉,于是他非常老实地吃着饭,话也不再多。
气氛酿成后,不要急于说教,因为儿子正感受着恐惧,一个不安的人不会冷静地听取意见,进而,如果经常在吃饭时令他恐惧,他的胃肠道还有可能出问题。但沉默本身一定会有一个效果——他会安静地吃完饭,而且比平时吃的干净,还会主动去洗碗、漱口。
我儿子就是这样,之后他静静地回到自己房间,大声读起课文(以取悦我),此时,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一定要装作“领他的情”。于是我的目光变得温和,点头夸他的课文读的好——但错误的做法是:剥夺他吃饭的权利,骂他或打他,或命令他站在一边反省(体罚)。要知道,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不管犯了什么错误,都不要破坏他的身心健康,即不要破坏其正常的生活习惯,更不能发作时不顾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而羞辱他或以各种形式情绪化,比如哀声叹气、摔东西或摔门就走,也不能把战火引到爱人身上,什么“都是你平时娇惯的结果”,或“你怎么把孩子教成这样”,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过失十分严重,自己导致了家庭战争和家庭分裂,自责感会引发罪恶感,从而形成刺激,导致如考试怯场、厌学等,甚至有可能引发抑郁。
二、行动而少唠叨
这是父亲的专利,严格上说,孩子并不太在乎母亲的唠叨,因为女人唠叨属常态,孩子再烦也不会过于恐惧。而父亲一但唠叨起来,那就是要比严厉的训斥更令孩子胆怯了。
为什么?因为一般母亲唠叨的时候会从生气变成伤心,伤心时就会软下来,孩子只要去哄便可化解。但父亲唠叨时一般会越说越气,然后会演变为动手,就像一头咆哮的狮子不断地吼叫,然后上前扑咬……,试问,有哪个孩子在这头雄狮面前不会肾虚?!
因此,父亲最好尽快采取行动,表达方式,首先是问为什么会犯错,一定要让孩子诚实表达,而且父亲要接纳孩子所有的想法,不横加指责或不屑一顾,而是要静静听完,然后分享自己当年同样或类似的经验。
采取行动当然最好不以打骂呈现,而是随着孩子的状态调整(不是任自己发作而不可收拾)。因为父亲再生气,有一点一定要知道,他是孩子,是自己的骨肉,是弱者,因不懂而犯下过失,其中主要责任在父亲自己(养不教,父之过),是自己平时没有防患于未然,现在父亲只是在补救,而不是让孩子全部负责。
那么,行动当以“阴转多云”,再“多云渐晴”为宜,这是一个自然的转化过程,孩子不会感到突然,这会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不让他“生吞”,或从父亲那里学会急于给自己或某人下结论。最主要的,还传递给孩子,特别是儿子一个重要技巧:调节关系。试想,当他长大成人后,在一家单位也许会因某事惹领导或同事不悦,就像童年在家的感觉。那么父亲一旦教会了他如是转化,他也会将此带到以后的工作环境中,如果夫妻之间有这种转化,那么孩子将来的夫妻关系也不会太成问题。
三、引导而不指责
当我儿子不爱写作业时,我一般会以游戏的方式将他引入学习范围。比如加减法混乱时,我会跟他玩买卖东西的游戏,那么付钱与找钱,就会把加减法放进去,实践结合理论,激发其兴趣,以后买东西时也会多了份经验。
语文的功夫不是作业,而是平时,比如我会跟他一起分享图画书,有时候给他念,也请他给我念,例如他对动物感兴趣,那么我就请他念有关老虎的一段,他边念,我边装作惊讶,他感到我的反应,会更加起劲,不会的字也会记得清楚,这是为了满足他的成就感,一旦有了成就感,无论多大的男人,都会激发出创造力。
可一旦说:“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字都写错”,“你怎么这么马虎,脑袋里进水啦?”或“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背不下来,将来还能干什么大事?”,这些指责好比魔咒,孩子听到时,不仅感到羞辱(自卑的前提),还会十分“听话”,无形中履行这些指责内容,长大后真有可能成为你说的那种人。这个过程中,教他知道吸取教训,主动改正错误,而且不放过自己的马虎。
四、决不可打骂
当“打是疼,骂是爱”成为孩子与家长的互动方式时,孩子就会接纳这个程序,那么他也会在生活中加以执行。
因为爱就是打骂,而打骂意味着皮肉之苦和羞辱感,这些会令一个人恐惧和愤怒,所以当他也对某人产生好感时,就不会离他(她)太近(以免受苦)。这,就是分裂,就没有真正的信任与和谐。
当一个人处于分裂状态时,就不会完整,不完整的人不仅无法良好地完成团队配合的项目,例如足球,也不会与领导产生实质的和谐关系,甚至会波及到配偶及同事,及其子女——因为亲近(爱)意味着羞辱与打骂,所以还是离得远一点为好,这也许就是“距离产生美”的道理吧?
正确的程序是“爱是安全,是尊重,是拥抱,是接纳”,让爱就是爱本身,而不是暴力,这才是逻辑中的正比关系。比如美国总统华盛顿与罗斯福,都是因为父爱而造就出他们的博爱之心,父亲是教人“立业”的,而立业主要就是人缘,人缘不好,任你再好的本事也不能施展。好的人缘不可能呈现为“打骂是爱”,因此,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夫妻关系,一句话,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比较高的生活质量,父母都不可再打骂他们了。
五、再忙也要陪孩子
让老人替自己代孩子不可说是一种错误,但后果往往是:你的孩子也许适应了老人的生活习惯而令你苦恼。除此之外,孩子也会因适应老人而比较懦弱或过于放纵。那么,这究竟又是孰之过呢?
你可以说,是因为太忙而无暇兼顾。可孩子的成长可不看这些,他们也不可能理解这些,如果理解了,那么小大人就会出现,力不从心就会等着他(她),到时候会更加麻烦。
我有一天晚上12点多才到家,第二天上午10点还要去电视台做节目,于是次日醒来,先跟儿子一起洗漱,吃早点,然后让他坐在我的二等自行车上出去买菜,这一切完成后,我就出发了。虽然比较累,但相信天下的父亲都有一个定论:我们活着干吗呀,还不是为了他们健康成长?!
为此,让孩子感受到你心里有他(她),关注着他(她),并与他们有所互动,抓紧时间交流,再忙,父爱也跟上了,我们也不会有所遗憾。
因此,高质量的陪伴一定要跟上,就算时间较短,也一定要让儿子跟着爸爸玩几次,较量几个回合,感受一下父亲的力度及保护,这样,儿子也会从中学会作一个男人。女儿呢?则更不能没有爸爸的拥抱和关注,这至少会直接影响到她将来怎样判断男友。
有关父亲的内容非常多,但做到以上,大概也只能算及格了,优秀的孩子必须具有优秀的基因,这里说的不单是先天基因,更主要的是后天的阳光(父爱),父爱即阳光,要想让孩子不缺钙,阳光必不可少。
第五篇:让孩子感受到分享带来的乐趣
让孩子感受到分享带来的乐趣
飞飞妈妈:
我有一难题,想问问大家的高见。是这样的F女儿4岁,昨天从幼儿园回来,告诉我说,班里的小朋友请她吃糖了,因为当时我很忙,也没多问,今天早上,女儿又说,妈妈我想去超市买好吃的,我以为女儿乱要什么东西,就说不能天天去超市的,妈妈没有那么多钱。今天我看了网站上她班上别的小朋友也有回家和妈妈要糖的,去分给小朋友吃,我才意识到可能女儿吃了别人的糖也想买点好吃的给别人吃,所以我很后悔,女儿当时说的时候没问清楚,我和她爸爸商量也给她买点好吃的,让她也分给小朋友们,体会分享快乐。爸爸怕这样引起女儿的攀比心理,或是让她觉得通过分好吃的才能交到朋友等类似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很急….又避免孩子的攀比意识。
我觉得可以这样做:就是让分享受得无意。
比如,我们和孩子一起吃小饼干,觉得很好吃,可以建议孩子:“真好吃,明天拿去给同伴点儿尝尝,你要不要带点儿去给小朋友尝一尝?”但是不要硬让孩子分享,更不要用这样的语言:“你看人家都给你吃了,你也得买点儿给人家吃。”这样不利于孩子对分享产生快乐的体验。
活动既然已经过去了,当孩子再说起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体会与分享给她带来的乐趣:“别人和你一起分享,你是不是很开心?”
当然,可以分享的可不止是好吃的。比如好听的故事,比如好看的书,都可以带去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分享……
只是,刚刚接触分享的孩子;请不要让他们分享玩具,他们很在意自己的玩具,因为那是唯一,分享了就意味着他自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