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
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儿童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学生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作为一名教师更需要多一份的理解和尊重,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是那么温暖那么无私;孩子犯错时,能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会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最好的伙伴最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友善的态度,一颗充满的爱心……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为孩子做好了他们认为应该的一切,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和想法,结果事与愿违,遭到孩子的反对,造成关系紧张。我们应该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儿,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也让他们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我班制定的 “值日生”制度正是针对此而设的,即每天安排两个学生维持班级纪律、负责班级的简单事务,如:值日分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每个孩子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和发展,不仅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变的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独立性。因而成人应该看到,学生虽然年幼,但是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维,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强加和包办代替就会使学生失去选择的主动权,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事事处处依赖成人或者出现逆反心理,这对学生健康心理和思维能力都十分不利。成人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不应用成人的看法去评价孩子。
二、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热爱普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第二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2013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研修坊
让学生、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爱——教育叙事案例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塘桥第一小学 胡蔡薇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呢?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些年中,我学了一些、想了一些、也做了一些。下面我就从我做的一些小事说一说吧。
潘姿屹是个小个子女生,黑黑瘦瘦,并不起眼,但凡教过她的老师提到她,总免不了摇头,学习能力太弱了,二年级就经常“红灯高挂”,成了办公室补课的常客。记得有一次,我指导她“火”字的笔顺,写给她看,手把手教她写,反复提醒,可她在书写时,却还是随心所欲,真让老师有种无助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在班中多少有些尴尬,上课火车开到她就停下了,下课总有老师找她订正,放学再留下补补课堂作业是家常事。默写时,我班常常出现的这个状况:她跟不上,默不出来不及,几秒钟内就泣不成声,眼泪鼻涕一把,甚至超过我老师报词语的声音。孩子不是捣蛋,她实在很急,我觉得还得找家长谈谈。
老师和家长很客气,这次谈话内容无非是我把孩子的困难一一道来,希望他能配合老师,课后抓紧,帮助孩子不要掉队,和很多次谈话一样。可这次的谈话,对我触动的不是别的,而是家长对孩子的话,“姿屹,动作快点。”“姿屹,老师说的要记牢。”“姿屹,去拿碗袋。”他们离开后,我回味着这一声声“姿屹”,有种莫名的感动。孩子在学习上是弱的,这座大山她攀得很艰难,可是在父母眼里,她还是那个可爱的宝贝。我也是家长,感同身受。而想想作为老师,在工作中,也许对学生有了比较,也有课程压力,这样的孩子往往“批评”多于“表扬”,如果把学生也当作自己的孩子,那么这样暂时落后的孩子是不是更应该受到宠爱,帮助和照顾呢?
我的心思有了变化,我不再对她急于就成,我想,该给孩子时间,让她去慢慢消化。我是这样做的:上课,只要她举手,我必点她;回答正确大力表扬,不会回答,帮着她一起说;做作业时,她身边站得最多;教查字典时,我干脆搬把椅子坐在她身边手把手教;默写时,目光随时注意她,尽量按照她的速度报词语;当她跟不上又忍不住哭出来时,递上纸巾轻声安慰;试卷发下来,再根据她的错题讲解第二遍„„
久而久之,老师对她偏爱连同学都发现了,当她不会做题时,小组长会主动帮助,下课时,大家玩在一起,孩子没有后进生常见的失落感。现在,虽然她还是班级的小尾巴,但她的功课已不那么让我操心了,书写端正,速度快,订正也能及时完成,已经很久不留堂了。每天中午吃完饭,就拿出湿巾纸擦讲台。她是一个性格很倔强的女孩,不过,看样子还挺乐意听我的话。关键看到她依然明朗的笑容,我觉得很欣喜。
做了十多年的老师以及班主任,我渐渐地发现,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爱,其实并不在于2013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研修坊
让学生、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爱——教育叙事案例
老师给他们讲了多少道题,学习成绩提升了多少,更多的是把学生当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在困难时刻出现在他们面前安抚他们.......
第三篇:如何让差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如何让差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如果一个老师要想事业成功、永远快乐,就要: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
一、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要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学生。人要脸树要皮,其实学生内心渴望老师的尊重。老实讲出的话,千万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在嫌弃自己,抛弃自己。如果这样,就不能指望学生积极向上了。
二、抽出时间和学生多沟通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教师如果能以学生的心态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打一场球,聊聊天,在自然中你会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苦闷与快乐,只有你把学生真正当好朋友,你自然就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就会变得更加关心和爱护他们。季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和动作,学生都能领会,师生之间拥有了默契,学生一定能感受到你的爱。
三、千方百计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老师切记不可以用同一种标尺去衡量每一位学生,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空间和展示个性的舞台,决不能让他们小小年纪就丧失信心。
四、将就惩罚艺术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镜头:学生不听课,和同桌打闹,老师用平和的心态控制好课堂,下课后,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以亲切的语气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罚明天他把刚学过的课文背下来,不出所料,这位学生第二天早上就把课文背了下来,教师送给了他一个小礼物,并鼓励他说:假如你用心听课,一定会是位优秀的学生。这位学生从惩罚中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艺术的惩罚是教鞭高高举起却轻轻的放下,样子严肃,但心里是疼爱学生的。
五、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与人,要言传身教。每一位教师都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学生、家长、同事同行、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第四篇:(完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关怀和爱
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关怀和爱
——长宁中心幼儿园古慧霞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人们把教师的事业比喻成神圣的事业,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把教师比喻成园丁,播种知识,播种希望;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的工程师,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耗尽心血。古慧霞老师作为一名小班的主班老师,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描绘着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一、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关怀和爱。
高尔基说:“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对于一名的幼儿园老师来说,要真正爱上许许多多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且要爱得公平、爱得得法,那是不容易的。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
秋季学期开学,古老师担任小班主班工作,班上28位孩子全是新生,刚入园时,班上95%的孩子出现哭闹现象,甚至害怕到园。孩子缺少的是安全感,是能够被爱的安全感。在她看来,语言的表达固然重要,但肢体语言的作用不容忽视。当清晨孩子来园时,她会给每一个孩子亲切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她的爱是亲切的;当孩子在午睡前想妈妈时,她会走到孩子的床前摸摸他的小脸,然后轻轻告诉他:“老师最喜欢你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关怀与被爱。开学一周内,她和配班老师走访了28位孩子们的家,了解孩子们在家生活习惯,与孩子们拉近了爱的距离。班上有一名叫小雨的女孩子,一开始天天都在哭闹,一天三餐都不肯吃,家长说孩子上了几天幼儿园变了另外一个人,晚上还做恶梦,几天下来小雨瘦了很多,家长打算退学。古老师 一方面上门做家长的工作,另一方面给小雨更多的爱,一天三餐在她旁边鼓励她吃,游戏时,古老师主动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让孩子们跟亲近她,与她结伴玩耍,并耐心地教会她自理生活的能力,对她的点滴进步,总会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她。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后,小雨渐渐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开始的不肯上幼儿园,现在每天都吵着上幼儿园,身体也慢慢地胖了。古老师的工作得到家长的应可。
二、爱岗敬业,勤于工作。
她自觉遵守幼儿园的考勤制度,几年来从无迟到、早退、请假。每天早出晚归,把买菜、做饭、照顾小孩等家务事都托乎给还要工作的丈夫。有一天早上,上班时间快到了,她骑着摩托车匆匆赶来,眼睛红红的,我以为她红眼病,上前去问她:“眼睛不舒服吗?”,她说:“不是,小孩昨晚发高烧,现在还没退烧”。“你赶快回去照顾小孩吧”。“不!班上二十多个孩子不能没有我”。她爱岗敬业、勤于工作、乐于奉献、热爱孩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等精神是许多年轻教师学习的典范。
三、立足本职,刻苦钻研业务。
古老师刚到我园,她活泼开朗,总喜欢和孩子们闹成一片,园领导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新人,凡参加县上的各种文娱比赛活动安排她 组织,并多次取得悦人的成绩。领导的表扬,同事们赞许的目光有些让她忘乎所以了。当她回到班上和孩子们一起组织活动时,才深深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只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适应形势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在思想上,她树立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奋斗目标,遵守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热爱幼教事业,坚持教养并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工作中,针对自己刚入园,带班经验不足,她主动向园长请求,安排她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搭班,吸取经验,园长答应了她的请求。当时园里实行的是分班制,她经常利用不带班时间观察主班老师的半日活动,用心记下有经验老师课上的每个环节、每句话甚至每个表情和语气,虚心向周围的老师请教,并认真阅读多种幼教书籍和报刊,从中吸取营养、完善自我、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有时为了第二天的半日活动而反复修改计划直至深夜。俗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她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肯定,成为了园内的骨干教师!
2007年7月
第五篇:怎么让学生在老师的“惩罚”中感受到老师的爱?
怎么让学生在老师的“惩罚”中感受到老师的爱?
热爱学生、宽容学生是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冲学生微笑,对学生的所有行为都表示赞同呢?当然不是!对在集体中造成很坏影响而又毫无顾及的孩子必须给予严格的制止甚至惩罚,这种制止或惩罚是直截了当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要使学生认识到老师坚决反对这种行为。但不可以讽刺、挖苦,不可以侮辱孩子的人格。这样的严格要求同样是对学生的爱。
当学生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的时候,不能让步,不然就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纵容。为所欲为的孩子长大是不会被社会接纳的。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坚决纠正是无容置疑的。李某个性很强,非常聪明。听说过去有错也很少承认。我接班后的一天,书法课上别人不小心把他的手弄上墨了,他就把人家的衣服涂了一大片墨汁,而且态度十分蛮横。我强行命令他把同学的衣服洗了,虽然他一直气鼓鼓的很不情愿,但我必须让他洗,我得让他知道故意弄脏了别人的衣服不洗是绝对不可以的!其实我也知道,刚上三年级的男孩子洗也洗不干净,但这是矫正他错误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他洗后,我仍旧态度很强硬地对他说:“让你洗就得洗!错了就得改!”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让他回家了。他走后,我把衣服洗干净。我知道,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呢。中午,我和同学们在教室里聊天,他来了,并不进来,趴在门的玻璃上看。我装作没看见。他进来了,不往我这边来,自己走到教室后面的一个墙角,脸冲里站着,我还当没看见。他又换了一个墙角站着,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往我这边蹭„„火候到了!我冲他说:“过来,说!”我脸上仍没有笑容,这时他赶紧过来:“刚才是我的错,我不应该故意把同学的衣服弄脏。”态度大有转变,这时我的态度也马上随之缓和下来,那么刚才的冷淡是什么意思呢?是对他的一种惩罚!是向学生无言的宣告:老师是决不允许一个学生坚持错误的!我的“冷淡”或者“愤怒”是说明我对他错误的不能容忍!但是,孩子一旦有了要改正错误的愿望,哪怕是很隐晦的,也要紧紧抓住!这是爱护学生上进心的重要环节!现在我面对的是一个经过思想斗争想改错的孩子,我的态度自然就变得很诚恳了:“我是非常尊重你的,一开始,给了你一个台阶,希望你做自我批评,向对方赔礼
道歉,你为什么不下这个台阶?非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犯混的时候,老师给台阶也看不见。”这句话已经说明了他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这会儿为什么又想通了?”我故意问,也是想强化“有错就得改”的规矩,“我看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这是他对我处理这件事得出的结论,我达到目的了。当然,以后细致的思想工作还需慢慢做。老师处理的每一个问题,同学们都在看着,受教育的不仅是他一个人,通过这件事,让大家都知道:任何人不能坚持错误。“有错就得改”的班风也就树立起来了。同时,我也挽回了他的面子。现在的孩子聪明得不得了。这个班升到四年级,当我用“冷淡”的方法惩罚另一个和他差不多的孩子时,李某放学主动和我一起走,悄悄对我说:“您先冷淡他几天,然后,您再对他稍微好一点,他就会受宠若惊,对您百依百顺。”“你怎么知道?”孩子笑了:“您对我就是这样的,我有体会。”“我不是要你们百依百顺,包括我在内,有错就改,大家都要服从真理。”孩子连连点头。看,孩子自己也从我的“惩罚”中也体会到了其中的爱!
有时,就是在我惩罚孩子的时候,也掺有鼓励的成分。一次辅导班上,我事先说好要安静写作业,谁也不许随便说话,说了要受罚的。教室里安静极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一个功课不错但纪律散漫的孩子就小声说了一句话,我严肃地问:“谁?”周围同学都看他,他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我说:“该罚吧?”他无可奈何地点点头。我想,六年级了,学习非常紧张,利用这个机会轻松一下吧!于是就郑重其事地说:“罚你表演一个凶残的日本鬼子形象!”全班同学都愣了,继而大家眼睛里都放射出了异样的光彩。这个同学一看,也来了精神,问我:“可以化装吗?”我点头。于是,他迅速地戴上小黄帽,把一块方手绢掖在帽子后面,嘴唇上方用两面胶贴了一小快黑纸,他本来就戴眼镜,这么一来,活像一个小日本,他走到前面,瞪起双眼,一副狰狞的面孔,拿起米尺作为日本军刀,猛地在空中一挥,口中大喊:“嗖嘎——”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我说:“活灵活现的一个日本鬼子的凶残相!好,回座位。”他老老实实回到自己位子上,踏踏实实写作业,没有再说一句话。同学们把这种惩罚称之为“新鲜的惩罚”“友善的惩罚”“有趣的惩罚”。看,惩罚也变成了展示孩子才能的机会。这其中是不是也含有鼓励的意思呢?这叫罚中有奖。效果远远超过了简单生硬的批评。当然,这方法要因人而易,要慎重使用。我们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是十分和谐融洽的,不然,也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教育方法是有很大灵活性的,这取决于教师的创造性。
有一天,我检查《古诗四首》的背诵情况,我们班51个人,课上没那么多时间一个人一个人地查,只好利用午休时间了。从大队委开始,然后是中队委、小队长、队员。都挺顺利,但轮到第二小队小队长的时候,他竟然是同学提醒一句他重复一句,显然背不下来。我笑眯眯地说:“怎么办?”“罚扭大秧歌!”呼声震耳欲聋。这个小队长是个特别老实很有人缘的人,平时从不唱歌跳舞,所以罚他表演这个节目大家格外开心。我给他腰间系上两条纱巾,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不会扭秧歌。”我说:“没关系,很简单,往前走三步,往后退一步,来,我在前边示范,还给你打锣鼓点,呛—呛—齐呛齐!”他学着我的样子,生硬但非常认真地扭了几下。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在这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难得这样轻松一下。这位被罚的同学回家玩命地背古诗,当他妈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了被罚的情况,他妈妈也乐了。
当天课间,一个女同学来到我跟前,说:“您有一颗童心。”“表现在哪?”“表现在刚才对同学那种友好的惩罚上,也表现在您平时的说话、做事上。”我发现她说话时眼睛里有泪水,问她怎么了,她说:“有您这样的老师我感到很幸福,可惜就要毕业了。”孩子的话对我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肯定,使我认识到符合客观规律、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它不仅教育着个别学生,也教育着全体学生。而且,孩子也从这样的“惩罚”中体会到了老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