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让民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习近平:让民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7日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政法机关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国政法机关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习近平要求,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从严治警,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政法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深化平安建设、推进法治建设、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把建设平安中国、建设法治中国、打造过硬队伍作为政法工作的奋斗目标来追求,有效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要坚持以推动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方向,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执法司法问题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着力提升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着力提升政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出席会议并讲话。
第二篇:让每个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让每个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4年8月29日,巴南区人民法院。
法庭上,普通农民李世荣坐上了原告席。
李世荣和同村另一农户发生林权纠纷,因不满区林业局将林权证办给对方,他一怒之下将区政府告上法庭。
让李世荣万万没想到的是,被告方出庭应诉的竟是区长陈刚。
庭审期间,双方你来我往,控辩激烈。
庭审结束时,李世荣却出人意料地走向被告席。
“不好意思,把你告了。”他对陈刚说。
陈刚的回答同样出人意料:“我们要感谢你――懂得遇事找法,应该鼓励!”
原告被告一来一往互表敬意的对话背后,一场全面依法治市的旅程正在重庆深入展开。
科学立法: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2013年6月,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副教授孙兵和同事们一道登上一辆专车――市政府派来的大巴车。
手握来自重庆市政府法制办开具的介绍信,孙兵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份量――作为重庆“开门立法”参与学者,他将乘坐这辆大巴车,跑遍市政府40多个部门。
何谓“开门立法”?
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进行全面系统清理。
这个第三方机构就是以西南政法大学为“龙头”的专家小组,由国内著名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担任组长。
“前后有超过500位法学学者参与工作。”孙兵说。
八个月里,专家小组对重庆直辖以来制定的371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
小组共提交了13册共3064页的法规和规章清理报告,对地方性法规提出了787条立法建议,对政府规章提出了734条立法建议。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规章大多是由部门主导立法,当我们把专家意见提交给相关部门时,部门反应都很强烈,有的甚至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市法制办主任张晓涛说。
“震惊”的根源,就在于“开门立法”将剑锋指向了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弊端。
而这,仅仅是重庆科学民主立法的战绩之一。
近年来,重庆紧密围绕中央依法治国导向精神,立足自身工作实际,以“正视、聚焦和解决人民关心、矛盾突出、形势紧迫的法治领域重大问题”为突破口,持续推动民主科学立法体系不断拓展。
每年9月至11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就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来年地方立法建议项目,汲智于群众。
立法之门敞开,各方智慧围绕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向东向西开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制定或修改了一大批地方法规。
改革求变,立法求定,如何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总书记多次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重庆开门立法,既破解了部门利益法制化弊端,又让改革严格按照法治的轨道运行。
依法行政,让政府之手不错位、越位、缺位
2013年,渝北区石船镇准备引进一家包装材料企业。
镇长魏晓东将这个计划上报区发改委、国土房管局等职能部门。
很快,区发改委批复同意,但区国土房管局表示需要“研究研究”。
“结果,半年过去了,还没有批复下来。”魏晓东叹气。
怎会如此?
“说到底就是职权不清,中间有交叉重复部分。”魏晓东说。
这样的事情很多――政府职能部门权力交叉重叠,经常导致“有利的事情互相争,无利的事情互相推”。
如何化解这个难题?
2014年3月,渝北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在10个区级部门开展“权力清单”试点。
何为权力清单?
“说白点,就是弄清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时任渝北区发改委主任杨继光说。
于是,渝北区发改委打响了“清权”之战。
从行政审批到备案检查。
从产业规划到经济社会运行。
…………
一个月后,确权完成。
“确权之后,凡是清单上没有列出的事项,我们一概不得插手。”杨继光说。
然后,渝北区发改委再根据确定的权力,编制权力运行目录和运行流程图。
“然后将权力运行目录和运行流程图在部门门户网站、报纸、电视上进行公布。”杨继光说。
2014年9月,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渝北区统景镇计划修一条公路。
9月初,统景镇政府将这个计划上报区发改委。
“估计又要等四五个月了。”根据以往经验,统景镇党委书记曹兴建心想。
结果才过了一周,批复就下来了。
“权力清单太管用了。”曹兴建说。
为了严格依法行政,重庆大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做到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公正司法:让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2015年4月7日14点30分,渝中区人民法院。
一声清脆槌响,主审法官谢庭长宣布,重庆某旅行社侵害某摄影师摄影作品著作权一案正式开庭审理。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庭审多了些“观众”――重庆市委党校第55期市级机关处长任职培训班的学员。
市直机关团工委副书记孙钰峰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全程旁听和观看原告陈述、被告申诉、辩论环节、庭下和解,我真切体验了庭审过程,了解了审判程序,感受到司法的公开、公正、透明。”孙钰峰说。
而对程政清来说,司法公正更像是一条“准绳”。
第三篇: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司法是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承担着权利救济、定分止争、制约公权的社会功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和安全等各项权益保障,都与司法制度密切相关,司法被称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是老百姓讲理的最后一条路,此路不通就等于断了后路,甚至会走向违法的不归路。但近些年来,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人们的持续关注。二学历选修法律的我,对此也有一些认识。
公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实现公平正义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生命线”。然而,何谓司法公正,却历来是仁智互见、历久弥新的话题。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懈追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历史。“法不阿贵,绳不绕曲”,这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一句名言。讲的是,法律只有不依附和讨好金钱、权势,才能保证其公正。在现代法治社会,能否保持司法独立公正,对于维护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至关重要。
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 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绝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这一目标蕴涵着丰富的法律哲理和法治理念,是对公正司法内涵、外延的进一步阐释和深化,为司法机关确立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在这一目标中,“感受到”是实现目标的重心,是司法工作的着力点。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得到公平正义?我认为,就是要谱写形象公正、程序公正、实体公正的“三部曲”,首先让人民群众从外在形象上看得见公正,然后通过执法办案的程序步骤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公正,最后通过案件处理结果感受到公正。这样的公正,才能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认为“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包含双重含义:首先,法官要行为公正,要在审判执行活动中通过公正司法,为实现公平正义作出真诚的努力,强调的是办案中的“公平正义”;其次,人民法院和法官也要追求“认同公正”,即在行为公正的基础上,与人民群众进行良性“沟通”,取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感受到”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活动是公平正义的,这就是“认同公正”。我们只有同时做到行为公正和认同公正,才能达到党和人民的要求。“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关乎公平正义,更涉及“感受”。
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又是一门大学问。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低调已显过时。在网络社会中,新的权力存在于信息的符码中,存在于再现的影像中;围绕这种新的权力,形成了新的规则,人们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并决定着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权力的核心部位是人们的心灵,只有赢得了人心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管理。对于法院而言,只有通过平等、理性的方式与人民群众及时沟通,用网民所熟悉的时代语言解释专业性问题,人们才会真心地认同司法。国家司法机关必须加大司法体制改革力度,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感受到公平正义”包含两个部分即“感受”和“公平正义”,两者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四种状态:第一,案件判决公正,群众也感受到公正;第二,案件判决公正,但群众感受不到公正;第三,案件判决不公正,但群众感受却是公正;第四,案件判决不公正,群众感受也是不公正。
第一种情况是一种理想的状况,继续保持即可,人民法院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是第二和第四种情况。对于第二种情况即“案件判决公正,但群众感受不到公正”,我们尤其值得反思,也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最应该下功夫之处,为此,最高法院提出了司法公开的重大举措,建立了裁判文书、审判流程、和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三大平台的建立和顺畅运行,将有效推动实现司法公开,做到透明司法,改变这种反常状态。司法公开既是对裁判结果公正的自信,也是培养社会正义感的路径之一,保障当事人以“可以看得见”的方式感知到法官进行了公正无偏的审理,从而提升对司法判决的认同和信任。对于第四种情况,必须从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着手,最高法院提出了法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正规化的新思路,加大法官培训的专业性、及时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和廉洁纪律教育,不断提升司法判决的水平。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愿望与新期待。
一方面,司法是否公正,存在可以衡量、检测的客观标准。这一标准是而且只能是法律标准。一个案件只要认定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就应该认定为公正合法的,就不允许任何主体再行挑战这一生效裁判,这既是维持生效裁判稳定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司法终局”与司法权威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司法的公正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群众感受到的司法公正,显然是包括主体的判断、认知与体验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因此难免因人而异、因案而异。特别是在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变的背景下,人们对某一个案与某一时期的司法可能存在不同的评判与认识。我们既要认识到存在这种差异的合理性,敢于坚持司法公正的客观标准,实事求是地对待人们的主观评价,又要切实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健全司法决策征求群众意见机制,使司法政策更加符合人民的要求,符合司法规律;要建立健全倾听民意机制,及时了解人民的诉求和呼声;要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陪审员选任范围,增加选任人数,合理规范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方式和流程,确保人民陪审员依法有序参与审判活动,实现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
正义是什么?查士丁尼认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到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亚里士多德把正义等同于政治学上的“善”,“是以公共利益的等量分配为依归”;康德说,“正义是为一些条件之总和,在那些条件下,一个人的意志能够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同另一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语词的角度解析正义通常又可称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可见,正义不易把握,观念至关重要。齐佩利乌斯指出,公正的判断标准应该从尽可能广泛的民意基础当中去寻找,即要从尽可能多的人的法感受当中去寻找,并以此为基础,要从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具有多数公认力”的正义观念当中去寻找。
“感受到公平正义”需要的不仅仅是正义,更需要培养对正义的感受,它既指向客观的正义结果,也涉及人们的主观感觉。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是司法公信力的源泉,是司法权威的基础。司法公正的实现是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给司法提供充分的法律资源与社会资源,又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大力增强司法能力,努力打造过硬的法官队伍。如何切实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既考验着法官的智慧与良心,也考验着制度的良善与公正。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需要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加强管理、改进工作,也需要社会加深对司法公信的理解和认同,在全社会培养司法正确的推定理念,将会极大地提升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收获的将是整个社会的和谐、繁荣、稳定。紧跟“正义的感觉”,追寻“法治中国”之梦。“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是司法机关的使命,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
第四篇:幸福感是让民众感受到幸福
幸福感是让普社会大众感受到幸福
——广贺公司周闻雷
幸福并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得让社会大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对于各项政策,一般人未必能讲出大道理,但是自己有没有从中感受到幸福,他们比谁都清楚。
以前,公众感觉,两会既然是共商国是的盛会,议的必然是宏观的大政方针,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两会不但重“国计”,也重“民生”,让人民感受更多的幸福,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自觉行动。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经济总量翻了两番,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少省份也称得上“富可敌国”。但面对快速增长的经济,不少人却表现出一种钝感,因为他们很难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直接地感受这种迅猛发展的势头。每当统计部门公布居民收入、平均工资等数据时,总有不少的人自嘲“我又拖后腿了”。从“国强”到“民富”,看来还有一段路要走,也只有实现了“民富”的梦想,人民才会有幸福感,才能对“国强”有真切而深刻的理解。
关于幸福,一度热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里有句台词,“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怎么比怎么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怎么比怎么幸福”,这样比出来的幸福更像知足而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在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时有关于“幸福”的表述———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诚然,幸福就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持续的满足和愉快,它必须有实
实在在的依托。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福利保障,应该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依,旅行不能总是一票难求,吃饭更不能吃到地沟油。所有这些要求,都是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去满足的。
当然,幸福并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得让社会大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企业的职工根据自己的劳动产生率和企业利润获得相应的报酬,即便彼此之间有些差距,也是能接受的,如果垄断企业的职工仅仅依靠企业的垄断地位就坐享其成甚至获得更高的工资和奖金,那就严重影响到了前者的幸福感。
所以,一味地强调增加收入不一定就能让人们感到幸福。这需要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进一步转变思路,把社会大众的幸福当作全局性的问题看待,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使幸福可感可享。
对于各项政策,一般人未必能讲出大道理,但是自己有没有从中感受到幸福,他们比谁都清楚。只要能时刻想到民众的“幸福感”,政府部门的工作也就有了清晰的理念。
第五篇: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平正义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平正义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2742件,审结20151件,比2015年分别上升42.3%和42.6%;制定司法解释29件,发布指导性案例21件。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2303万件,审结、执结1977.2万件,结案标的额4.98万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8%、18.3%和23.1%。
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1.6万件,判处罪犯122万人,同比分别上升1.5%、下降1%。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依法审结周世锋等颠覆国家政权案,加大对暴力恐怖、邪教犯罪等惩治力度。
严惩贪污贿赂犯罪。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依法审理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在审判白恩培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中首次适用终身监禁,强化对腐败犯罪高压态势。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4.5万件6.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35人,厅局级干部240人。加大对行贿犯罪惩治力度,判处罪犯2862人。为脱贫攻坚提供司法服务,坚决惩处贪污、挪用扶贫资金等犯罪,审结相关案件1.5万件。依法审理“红色通缉令”人员李华波贪污、闫永明职务侵占等案件,对外逃腐败分子虽远必惩,让其难逃法网。
为扎实做好2017年人民法院工作,全国法院系统要全面力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和暴力恐怖等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严惩杀人、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对腐败犯罪惩治力度不减,做好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
二是坚持司法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依法审理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案件,及时审理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案件,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妥善审理涉及金融扶贫、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等案件,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司法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继续推进司法责任制、法官?T额制和单独职务序列、法官职业保障、人财物省级统管等改革,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四是加快建设智慧法院,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司法服务。依托全国法院“一张网”,强化信息平台应用,推进电子卷宗录入、庭审语音识别、审判智能服务等科技系统与办公办案平台融合,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公正司法。强化律师服务平台应用,更好地保障律师依法执业。
五是坚持从严治院,夯实基层基础,建设过硬队伍。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扎实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增强法官履职能力。强化对下监督指导,提升基层司法水平。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惩处队伍中滥用职权、贪赃枉法、以案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确保公正廉洁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