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员工感受到福利的作用

时间:2019-05-12 02:3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让员工感受到福利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让员工感受到福利的作用》。

第一篇:如何让员工感受到福利的作用

如何让员工感受到福利的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经济竞争环境不断完善,薪酬体系的日臻成熟,员工福利政策逐渐地成为各企业间竞争的最有力的支撑,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够留住优秀员工,就是因为实施的阳光福利政策在吸引着他们。可以说福利是员工报酬的一种有力的补充形式,它能够弥补工资薪酬的不足。由于福利既可以是一种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工资报酬,也可以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享受,这样员工在物质上可以得到实物回报,在身心上也可以感到愉悦,同时团队协作、凝聚力、忠诚度、归属感、工作效率等都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很多企业的福利发放政策是千差万别,形势也是多种多样。IBM公司为了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中吸引员工,还实施了新的员工福利:员工俱乐部、带薪年休假、人生意外保险、退休金计划等;联想集团推出了员工餐厅、阅览室等;一些公司还实施了别出心裁的福利制度如弹性工作时间、分发化妆品等;现在西方国家比较盛行的是如:员工持股计划、增益分享计划、股票分红计划等;美国一些公司还实行了员工援助计划、家庭扶助计划、儿童看护、雇员健康修炼计划等。纵观这些千差万别的福利制度,可以看出每个公司的发展战略不一样,福利政策的实施动向也是不一样。究竟什么样的福利制度能够吸引员工,让员工心甘情愿地在公司呆下去,并且以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去工作。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1、福利的实施必须保持对外界劳动力市场上的公平性。

对外公平就是员工的福利收入相对于外部市场上劳动力的福利水平,福利设计首先要根据竞争对手所采取的福利策略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确定企业的总体福利水平。一般而言对外公平要求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福利政策,如果公司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福利策略就采取市场领先型;如果公司处于成熟阶段,福利策略就采取市场追随型;如果公司处于衰败阶段,福利策略就采取市场落后型。思科为了用培训体制挽留员工,总是采用市场上最为领先的培训制度,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GM公司上一世纪为了缩减劳动力成本带来的利润缩减,同时为了刺激核心员工的忠诚度,福利策略采用了市场落后型,最终止住了GM公司下滑的股票。

福利制度的制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首先明晰自己公司的基本情况、所处的战略环境、采取的竞争策略、资产受益情况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础上,然后根据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采取的福利制度,实施符合自己公司发展的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的外部公平性是公司挽留员工的一种常见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出奇制胜的法宝,松下电器、微软公司、通用公司、联想、TCL等一大批著名公司都曾经是依靠福利的外部公平挽留了核心员工,拯救了自己。

2、福利的实施必须保持个人的激励性。

福利之所以有很大的诱惑,就在于它能够对员工产生一定的激励性。山东海信集团为留住人才,实施福利沉浮制度,海信集团的经理年薪从15万元到50万元不等。经理的年薪要分成四块,当年只能拿走30%,其余70%沉淀下来,五年之后兑付。如果有人提前离开,他的沉淀工资是不能全部拿走的。在美国,从一项调查上可以看到,美国500强中90%的企业实行员工持股,美国上市企业有90%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把员工持股企业和非员工持股企业进行比较,已持股企业比非员工持股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了1/3,利润高了50%,员工收入高了25%~60%。员工持股计划是福利体系的一个部分,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设计不同的持股形式,以达到目的。员工持股计划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吸引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是“金手铐",能够起到留人的作用。另外,管理阶层应把握住企业创新的原动力,采取国际上通行的技术入股、利润提成等福利措施,通过公平的分配体制,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高度一致,使员工感觉到:有创造力就有回报,员工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3、采取弹性福利制度。

不同的员工对福利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喜欢物质的,有的喜欢精神方面的,可谓众口难调。以往的很多企业在员工福利发放上,不管员工的内心感受如何,从领导到下属,统统采用同样的福利标准,发放同样的福利产品,这样一定会有部分员工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毕竟人们的需求会因为收入的不断增加、地位的不断变化而呈现出不同趋势,采取弹性福利制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弹性福利制度就是公司结合员工自身需求,在保持福利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各种不同的福利措施尽量满足员工的不同需要。可以说弹性福利制度也是公司尊重员工成长的一种体现,现在很多公司在弹性福利制度上实施很多计划,比如说员工外出旅游计划,员工培训计划、员工购物计划等,旨在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

弹性福利制度给予员工选择福利的机会,允许员工把个人需要与所需福利结合起来。弹性福利制度应该有严格的实施要求:一般而言,首先在福利措施出台之前,公司人力资源部(或负责福利发放的科室)发给员工一份福利调查表,让员工填写自己对福利的看法,什么样的福利措施才能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在福利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是否喜欢公司实施的福利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人力资源部(或者负责福利实施的科室)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满足他们的要求,让员工充分体现到企业对他们的人文关怀,这样也更有利于长期激励;同时将福利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员工,如果该员工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应该向其解释是出于外部因素抑或是内部原因,并且及时向其道歉。

4、保证福利的质量。

作者曾经有这样的遭遇,有一家公司为了显示体贴关心新分职工,对其采取免费用餐制,而且还特别招聘一名厨师,然而事与愿违,厨师做的饭菜口味不适合他们,很多人抱有怨言。为了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很多公司在员工福利问题上并不是把信息反馈最为最后的一步,而是定时发放给员工一份福利质量调查表,询问福利实施后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地方等。另一方面公司严把福利采购关,严禁采购人员利用职务之变,营私舞弊,以次充好,中饱私囊,让职工对发放到手里面的福利产品放心,用时舒心。

第二篇:让每个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让每个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4年8月29日,巴南区人民法院。

法庭上,普通农民李世荣坐上了原告席。

李世荣和同村另一农户发生林权纠纷,因不满区林业局将林权证办给对方,他一怒之下将区政府告上法庭。

让李世荣万万没想到的是,被告方出庭应诉的竟是区长陈刚。

庭审期间,双方你来我往,控辩激烈。

庭审结束时,李世荣却出人意料地走向被告席。

“不好意思,把你告了。”他对陈刚说。

陈刚的回答同样出人意料:“我们要感谢你――懂得遇事找法,应该鼓励!”

原告被告一来一往互表敬意的对话背后,一场全面依法治市的旅程正在重庆深入展开。

科学立法: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2013年6月,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副教授孙兵和同事们一道登上一辆专车――市政府派来的大巴车。

手握来自重庆市政府法制办开具的介绍信,孙兵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份量――作为重庆“开门立法”参与学者,他将乘坐这辆大巴车,跑遍市政府40多个部门。

何谓“开门立法”?

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进行全面系统清理。

这个第三方机构就是以西南政法大学为“龙头”的专家小组,由国内著名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担任组长。

“前后有超过500位法学学者参与工作。”孙兵说。

八个月里,专家小组对重庆直辖以来制定的371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

小组共提交了13册共3064页的法规和规章清理报告,对地方性法规提出了787条立法建议,对政府规章提出了734条立法建议。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规章大多是由部门主导立法,当我们把专家意见提交给相关部门时,部门反应都很强烈,有的甚至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市法制办主任张晓涛说。

“震惊”的根源,就在于“开门立法”将剑锋指向了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弊端。

而这,仅仅是重庆科学民主立法的战绩之一。

近年来,重庆紧密围绕中央依法治国导向精神,立足自身工作实际,以“正视、聚焦和解决人民关心、矛盾突出、形势紧迫的法治领域重大问题”为突破口,持续推动民主科学立法体系不断拓展。

每年9月至11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就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来年地方立法建议项目,汲智于群众。

立法之门敞开,各方智慧围绕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向东向西开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制定或修改了一大批地方法规。

改革求变,立法求定,如何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总书记多次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重庆开门立法,既破解了部门利益法制化弊端,又让改革严格按照法治的轨道运行。

依法行政,让政府之手不错位、越位、缺位

2013年,渝北区石船镇准备引进一家包装材料企业。

镇长魏晓东将这个计划上报区发改委、国土房管局等职能部门。

很快,区发改委批复同意,但区国土房管局表示需要“研究研究”。

“结果,半年过去了,还没有批复下来。”魏晓东叹气。

怎会如此?

“说到底就是职权不清,中间有交叉重复部分。”魏晓东说。

这样的事情很多――政府职能部门权力交叉重叠,经常导致“有利的事情互相争,无利的事情互相推”。

如何化解这个难题?

2014年3月,渝北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在10个区级部门开展“权力清单”试点。

何为权力清单?

“说白点,就是弄清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时任渝北区发改委主任杨继光说。

于是,渝北区发改委打响了“清权”之战。

从行政审批到备案检查。

从产业规划到经济社会运行。

…………

一个月后,确权完成。

“确权之后,凡是清单上没有列出的事项,我们一概不得插手。”杨继光说。

然后,渝北区发改委再根据确定的权力,编制权力运行目录和运行流程图。

“然后将权力运行目录和运行流程图在部门门户网站、报纸、电视上进行公布。”杨继光说。

2014年9月,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渝北区统景镇计划修一条公路。

9月初,统景镇政府将这个计划上报区发改委。

“估计又要等四五个月了。”根据以往经验,统景镇党委书记曹兴建心想。

结果才过了一周,批复就下来了。

“权力清单太管用了。”曹兴建说。

为了严格依法行政,重庆大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做到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公正司法:让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2015年4月7日14点30分,渝中区人民法院。

一声清脆槌响,主审法官谢庭长宣布,重庆某旅行社侵害某摄影师摄影作品著作权一案正式开庭审理。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庭审多了些“观众”――重庆市委党校第55期市级机关处长任职培训班的学员。

市直机关团工委副书记孙钰峰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全程旁听和观看原告陈述、被告申诉、辩论环节、庭下和解,我真切体验了庭审过程,了解了审判程序,感受到司法的公开、公正、透明。”孙钰峰说。

而对程政清来说,司法公正更像是一条“准绳”。

第三篇:经典.让我感受到母爱!

经典,让我感受到母爱!

竹溪县城关中学八

(二)班

许鑫鑫

从小,我与母亲就不太和睦,当我看到别的母女亲情热热的时候,我再看看自己的母亲,却行同路人。

我对母亲一直没有好感,我也不喜欢她的不苟言笑和她的冷峻。总之,我不喜欢她的一切一切……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打开窗子,任清凉的雨点打在我脸上。心情也变得活跃了,像这雨点一样。

“天冷了,加件衣服吧!”突然间,母亲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旁。

略显苍老的声音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正沉浸在幻想中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于是我推开母亲,气恼地走上了街!

蓦地,我的耳膜中传来了邻家小妹妹的稚嫩的声音。原来,这给小妹妹在背诵着《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

回想起刚才的那一幕,我有些后悔了。母亲刚刚只是怕我着凉了,她是在为我着想啊!可是我呢?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想到这儿,我又回到母亲的身后。母亲闻声,转过头来,我看见她脸上悲哀的神情,以及她的皱纹和她头上星星点点的白发。那次,我对母亲的认识彻底改变了!

这时,不知怎的,鼻子酸酸的,心里隐隐约约的感到一丝痛楚!

我总认为母亲不够爱我,不够关心我,可我什么时候有关心过母亲呢?我矛盾了……

可每当母亲关心我,疼我时,我总是在母亲的热亲上泼一盆冷水,给母亲留下一个陌生的背影。

现在,我感到母亲的血液在我心底流淌着,那“红色的血液”显得分外清晰、分外酸涩……

第四篇: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司法是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承担着权利救济、定分止争、制约公权的社会功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和安全等各项权益保障,都与司法制度密切相关,司法被称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是老百姓讲理的最后一条路,此路不通就等于断了后路,甚至会走向违法的不归路。但近些年来,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人们的持续关注。二学历选修法律的我,对此也有一些认识。

公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实现公平正义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生命线”。然而,何谓司法公正,却历来是仁智互见、历久弥新的话题。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懈追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历史。“法不阿贵,绳不绕曲”,这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一句名言。讲的是,法律只有不依附和讨好金钱、权势,才能保证其公正。在现代法治社会,能否保持司法独立公正,对于维护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至关重要。

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 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绝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这一目标蕴涵着丰富的法律哲理和法治理念,是对公正司法内涵、外延的进一步阐释和深化,为司法机关确立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在这一目标中,“感受到”是实现目标的重心,是司法工作的着力点。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得到公平正义?我认为,就是要谱写形象公正、程序公正、实体公正的“三部曲”,首先让人民群众从外在形象上看得见公正,然后通过执法办案的程序步骤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公正,最后通过案件处理结果感受到公正。这样的公正,才能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认为“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包含双重含义:首先,法官要行为公正,要在审判执行活动中通过公正司法,为实现公平正义作出真诚的努力,强调的是办案中的“公平正义”;其次,人民法院和法官也要追求“认同公正”,即在行为公正的基础上,与人民群众进行良性“沟通”,取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感受到”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活动是公平正义的,这就是“认同公正”。我们只有同时做到行为公正和认同公正,才能达到党和人民的要求。“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关乎公平正义,更涉及“感受”。

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又是一门大学问。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低调已显过时。在网络社会中,新的权力存在于信息的符码中,存在于再现的影像中;围绕这种新的权力,形成了新的规则,人们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并决定着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权力的核心部位是人们的心灵,只有赢得了人心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管理。对于法院而言,只有通过平等、理性的方式与人民群众及时沟通,用网民所熟悉的时代语言解释专业性问题,人们才会真心地认同司法。国家司法机关必须加大司法体制改革力度,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感受到公平正义”包含两个部分即“感受”和“公平正义”,两者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四种状态:第一,案件判决公正,群众也感受到公正;第二,案件判决公正,但群众感受不到公正;第三,案件判决不公正,但群众感受却是公正;第四,案件判决不公正,群众感受也是不公正。

第一种情况是一种理想的状况,继续保持即可,人民法院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是第二和第四种情况。对于第二种情况即“案件判决公正,但群众感受不到公正”,我们尤其值得反思,也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最应该下功夫之处,为此,最高法院提出了司法公开的重大举措,建立了裁判文书、审判流程、和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三大平台的建立和顺畅运行,将有效推动实现司法公开,做到透明司法,改变这种反常状态。司法公开既是对裁判结果公正的自信,也是培养社会正义感的路径之一,保障当事人以“可以看得见”的方式感知到法官进行了公正无偏的审理,从而提升对司法判决的认同和信任。对于第四种情况,必须从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着手,最高法院提出了法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正规化的新思路,加大法官培训的专业性、及时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和廉洁纪律教育,不断提升司法判决的水平。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愿望与新期待。

一方面,司法是否公正,存在可以衡量、检测的客观标准。这一标准是而且只能是法律标准。一个案件只要认定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就应该认定为公正合法的,就不允许任何主体再行挑战这一生效裁判,这既是维持生效裁判稳定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司法终局”与司法权威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司法的公正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群众感受到的司法公正,显然是包括主体的判断、认知与体验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因此难免因人而异、因案而异。特别是在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变的背景下,人们对某一个案与某一时期的司法可能存在不同的评判与认识。我们既要认识到存在这种差异的合理性,敢于坚持司法公正的客观标准,实事求是地对待人们的主观评价,又要切实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健全司法决策征求群众意见机制,使司法政策更加符合人民的要求,符合司法规律;要建立健全倾听民意机制,及时了解人民的诉求和呼声;要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陪审员选任范围,增加选任人数,合理规范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方式和流程,确保人民陪审员依法有序参与审判活动,实现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

正义是什么?查士丁尼认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到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亚里士多德把正义等同于政治学上的“善”,“是以公共利益的等量分配为依归”;康德说,“正义是为一些条件之总和,在那些条件下,一个人的意志能够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同另一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语词的角度解析正义通常又可称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可见,正义不易把握,观念至关重要。齐佩利乌斯指出,公正的判断标准应该从尽可能广泛的民意基础当中去寻找,即要从尽可能多的人的法感受当中去寻找,并以此为基础,要从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具有多数公认力”的正义观念当中去寻找。

“感受到公平正义”需要的不仅仅是正义,更需要培养对正义的感受,它既指向客观的正义结果,也涉及人们的主观感觉。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是司法公信力的源泉,是司法权威的基础。司法公正的实现是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给司法提供充分的法律资源与社会资源,又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大力增强司法能力,努力打造过硬的法官队伍。如何切实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既考验着法官的智慧与良心,也考验着制度的良善与公正。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需要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加强管理、改进工作,也需要社会加深对司法公信的理解和认同,在全社会培养司法正确的推定理念,将会极大地提升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收获的将是整个社会的和谐、繁荣、稳定。紧跟“正义的感觉”,追寻“法治中国”之梦。“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仅是司法机关的使命,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

第五篇:“让培训成为员工最大的福利”

“让培训成为员工最大的福利” ——天然气产销厂打造人才支撑纪实

■ 通讯员 范永光

4月的中原,处处萌动着春天的气息。“” 4月15日,站在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南铝业)厂房外,轰隆隆的机器声此起彼伏,迫不及待地展示着它们强劲的生命力。改制后的南南铝业,依托广西的铝资源优势,通过产业改造和技术创新,从2001年产值1亿元到2011年产值16亿元,10年增长16倍。

4月10日,记者走进这家拥有54年历史的国企,处处感受到企业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南南铝业以培训为员工谋福利,赋予每位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机会和平台,通过深入持续地开展劳动竞赛,一批批工人迅速提升了技能水平,成长为高级技工、技师,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营造出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局面。

“当工人也有奔头了”

“问题不是很大,我马上回车间解决!”南南铝业工装夹具维修工韦杰军,匆匆接了电话后,歉意地向记者告别。

43岁的他下个月将升任车间主管技师,这是韦杰军十几年工人生涯中第一次当“领导”。其实,韦杰军是南南铝业的一名新兵,1年前才走进这个大家庭。2011年,他参加了南宁市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钳工组第一名,公司当即给予2000元现金奖励,并为他提升一级工资,“做了十几年技工,没成想养家糊口的手艺,现在竟然能让自己尝尝当‘小官’的滋味。”韦杰军说。

比起韦杰军,26岁的齐林更让工友们感到震惊,从初级技工到公司最年轻的副厂长,齐林只用了短短3年。

2009年,还没毕业的齐林到南南铝业实习。8个月后,成为正式工的齐林代表公司参加了第四届南宁市数控技能大赛并获得第一名。因为技术能力突出,3年时间齐林从一名初级技工当上了技师,完美实现人生的“三级跳”。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职工流动较快,招工困难,如何留住员工一度成为南南铝业改制发展的“拦路虎”。董事长郑玉林提出“让培训成为员工最大的福利”。在他眼中,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投资,能让员工终身受用。

“以前,工人最大的奔头就是当管理人员甚至是当厂长,但管理人员毕竟是少数,厂长更是只有一个,很多工人看不到希望就选择离开。”公司工会副主席朱栗湘说。

为给一线员工提供发展上升的通道,工会与企业共同探讨出一条颇具特色的路子,实行“四塔”原则,从以往的“一道门”变成“四道门”,将员工按管理类、技术类、销售类、生产类进行分类指导,员工可以根据特长和喜好在企业实现自身追求。“现在,公司有了‘四塔’原则,不管在什么岗位,职工只要肯学习有技术,即便不做厂长也能享受和厂长一样的待遇,让很多工人又有了盼头。”朱栗湘说。

据悉,2011年,南南铝业共组织生产职工培训5570次,共78503人次参与,总课时达16.96万小时,投入培训经费75万元,目前拥有技师以上职工近百名。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90后”的小李,是齐林所有徒弟中最小的一位。“刚开始,学习不太主动,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也只是应付地参加。”说起1年前的小李,齐林有点恨铁不成钢。

为了提高徒弟的工作热情,不管是参加培训还是劳动竞赛,齐林都会带上小李,下班后还会与他聊天交心。1年多下来,看到师傅的前进与成长,小李也深受影响,变得越来越勤奋,“现在他准备考资格证了,参加培训比我还积极。”作为师傅,齐林很高兴。

“以前是企业要职工学习,现在是职工主动要学习。在厂区,经常有职工扯着袖子追问我有关培训的事,上个月挤轧工培训就有48人报名,钳工、电工培训还没开始就有职工提前报名了!”对于职工学习热情的高涨,朱栗湘满怀欣慰。他告诉记者,广西没有关于挤轧工、表面处理工等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为了让工人有更多的评级机会,公司工会主动联系南宁市技能鉴定中心,自设考题报送,再由鉴定中心进行考核评级。

为了让员工学以致用,公司工会就生产中出现的瓶颈问题和企业提出的新目标,多方听取职工建议,开展了以提高产量和产品合格率为目标的多种劳动竞赛和岗位技术比武活动,让职工有了竞技平台。

伴随着员工高涨的学技能热情,南南铝业迎来了发展的大机遇。

“我们要全力打造百亿元产业!”走到企业一楼办公大厅,朱栗湘停下脚步指着一大片蓝色的建设模型向记者介绍道,“这将是我们的新厂房,占地1000多亩,从2010年开始建设,投资近50亿元,预计2013年完工。到今年5月,有两个新厂区将可以投入使用。”

朱栗湘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公司将力争到2020年,形成年产铝及铝加工产品50万吨,年销售收入150亿元的产业规模。

下载如何让员工感受到福利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让员工感受到福利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员工生日福利

    员工生日福利方案 为了增强公司凝聚力,加强员工归属感,进一步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并体现公司“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的企业价值观,让每位在XXXX......

    员工生日福利

    关于职工福利有关规定 为了增强企业归属感,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切实让每一位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特制定以下员工生日福利方案。......

    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干部在行动、群众在感受系列评论之一本报特约评论员2014-04-02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当前,在全区范围内紧锣密鼓地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让每一位献血者感受到亲情

    让每一位献血者感受到亲情、优质的服务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除了重视献血常识的宣传,献血服务的提供以及便捷舒适的献血环境和场所改善,是促进志愿无偿献血基础。进一步提升献血......

    薪酬福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模版]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薪酬福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每一个企业会制定自己的薪酬福利......

    员工生日福利规定

    员工生日福利规定 一、目的:为营造温馨、关怀、和谐的内部环境和企业氛围,给员工以“家”的感觉,增强员工归属感,并切实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精神,让每位在泽田的员工切实感受......

    员工生日福利方案

    关于员工生日福利执行方案 为了增强员工归属感,为了使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切实实现分公司对企业员工的人为关怀,让每位员工切身感受到来自企业大......

    员工生日福利方案(定稿)

    员工生日福利方案 福利目的: 为了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体现公司人文关怀的企业精神,让每一位员工切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细节入手,关心员工,激励员工,加强员工们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