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总结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总结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一篇课文,要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
有感情地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更富有魅力。加强朗读指导,学生就能很好地领略文章中所体现的意境美、所反映的情感美、所营造的和谐美、所表现的音乐美、所富有的变化美,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趣味。根据本次教研活动,我总结如下:
一、适当地进行教师范读
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尽管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学习,但并不等于不要教师教了。相反,接受性学习与自主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读不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你可能“读得不好”,但你可以“读得很认真、很动情”,这样一来,学生在你的影响下也会读得“很认真、很投入”的,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就更近了。
二、适当地介绍写作背景
我觉得有感情朗读应以学生的感悟为基础,使学生做到有感而发,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感情朗读这一目标。可我们现在的小学教材中有一些课文离实际生活还是挺远的,我们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如果对这些文章不作必要的背景介绍,想必学生是难以读出感情的。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尽管许多课堂上初读、引读、领读、对读、轮读、接读、齐读等形式多样、读声琅琅,可是就是感觉没有读出语文课的味道。这样一味、单调地读书,学生究竟获取了多少语文素养?因此给学生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可以帮学生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再多读、细读,慢慢去咀嚼、品尝。我觉得适当地将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一下介绍,要创设适时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用自己的朗读自然地传达出文本所要表达的感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提倡个性化的朗读
为了达成“有感情朗读”,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往往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请把xx感情读出来”。这种要求显然是“千人一面”,是老师将自身的感受强加给学生的。同一句话、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读出相同的感觉,显然是不符合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使更多同学的朗读达到老师满意,老师们便在语速、语调、轻重等朗读技巧上下功夫,课堂上这样的话不绝于耳:“你把这个词读得重一些。”“读得快一点就好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当然地装腔作势,甚至拿腔拿调。过分强调朗读技巧的做法根本是本末倒置,不可能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朗读也如此,可能不同经历的学生读出来的感情也就不一样。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只要是真心地读、真情地读即可)。
有感情地朗读胜于教师精讲细讲。
第二篇: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在语文教学中,感情朗读相当重要,它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之精妙,领悟语境之美妙,从而陶冶美的情操。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发源地”。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因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们的想象、联想,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可以用教师的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 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如在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学生们在幼儿时期家长就教会他们背诵了。但诗意是什么?学生一知半解。我就引导学生先读课文(边读边听凄凉的古筝音乐),了解诗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时值中秋佳节之际,天上月圆,人间团聚,而诗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头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是一种思乡情。经过诗文对照,学生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朗读面部表情就比较严肃了。并通过语气的变换,朗读时气氛的渲染,使学生理解作者一个人在外孤独冷清的场面。读完古诗,有几个学生说自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样较难理解的古诗意境,经过老师对当时情境的渲染,在学生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有了这样的感觉,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就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把课文的意境展现出来。二 联系生活实际,读出真情实感
朗读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他们的情绪,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并加以换位思考,接着让他们自读课文,进一步揣摩感情,多读几遍“其义自见”,学生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句子的语气来。如讲读《青蛙看海》一课,课文是按青蛙想看海—努力登山—看到海的顺序写的。全文的朗读语气也随青蛙的心情变化而改变,所以先要着重体会青蛙的心情。教学时,笔者先提出了“如果你特别想看到大海,可是前面有一座高山挡着你的去路,你的心里感觉怎样”
等类似问题,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心情来体会课文内容,再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后大家一起评论,语气对不对,教师可这样鼓励“读得不错,谁能比他读得更好”。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以锻炼的机会。最后,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青蛙看海》一课是急切→高兴→失望→希望→又高兴又轻松的语气特点,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够绘声绘色的朗读课文了。
三 教师智慧评价,促进感情朗读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评价至关重要。恰当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中,不乏如翘大拇指、夸“你真棒”、“大家拍手表扬他(她)”,还有夹杂英文的表扬方式等等外在的评价方式,而深入文本、结合对文本感悟进行的切实评价不多,两者没有做到有机的结合。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当学生把《月亮湾》一课中写河岸上桃花多而美的句子读得有滋有味时,教师真诚地夸奖:“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真的看见了朝霞般的桃花!”即便是要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要巧用评价用语。如在上《月亮湾》一课时,很多孩子喜欢写河里的小鱼和倒影的句子,孩子读不好时,你可以先夸奖他的优点,再说:“就是有点可惜,小鱼好像有点不开心了,谁能让小鱼开心呢?”学生自然会扣住“一群群”和“游来游去”。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作出反馈,既不打击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升华朗读的情感。朗读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也可引导学生角色移位。根据学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或课文所描述的对象去参与朗读。如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时,当学生读到青蛙说的“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话时,教师边点评边引导:“你这只可爱的小青蛙过冬,不用飞很远的路,只要钻进泥土睡觉,你有什么感觉呀?”这位朗读的同学马上意识到自己就是青蛙的了:“我觉得很得意,很满足。”“那能把你的得意满足给大家表演一下吗?”学生自然会抓住“饱饱的”“好好睡上一大觉”来读,同时加以动作表示“饱饱的”,角色移位后的朗读更具真情,更有情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感情朗读”是一种个性化形为,由
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和感悟语言的能力、朗读水平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因此,有感情朗读的处理形式也就各具特色,如果我们潜心探索,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时,学生们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了!
浅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湖南省望城县雷锋学校 匡青海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培养 学生 作文 能力
作文教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当前推行素质教育,作文教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兴趣、态度和习惯。作文能力属于智能因素,要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不定期必须重视非智能因素的影响。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投入和坚持。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十分迫切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培养:提高对写作的认识。兴趣的产生基于需要,写作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在现代社会中,写作水平的高低已影响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就和生活的幸福。深刻认识到写作是文明人类不可缺少的需要,能培养和加深对写作的感情。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成功可以与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成功激增兴趣,兴趣导致成功;越是成功越有兴趣,越有兴趣越会成功。赞扬学生的好作文和写作中的进步,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特别能起作用。所以我在批改作文中发现好作文和有进步的,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也可以用榜样来诱导学生。唐宋古文八大家中的“三苏”,在家庭培养写作兴趣和写作才能方面的成功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我所担任的
两个班,听到“作文”两字就头痛,叫他们写作文更不用说了。作文有“怕”字这拦路虎,怎样写也没多大变化。针对这情况,进行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如:知识竞赛、背诵比赛等等。在本学期学习第一单元时,有两课是要求背诵的,于是就开展朗诵比赛。在准备过程中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他们比以前认真多了,都想在比赛中大显身手。在比赛中有些同学朗读很有感情,态度大方自然;有的胆子很小,一到讲台就钻到讲台下躲起来,引得同学哄堂大笑。比赛后,就布置了这周的周记:记一次有趣的语文活动。过两天我收来看,大部分写的比以前进步了,能把这次活动的经过写清楚,且体现“有趣”,有位同学在结尾处这样写:“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60位同学朗读,虽然我朗读得不好,但我知道要是自己下苦功常练,我肯定能朗诵得不错。这次朗诵比赛真有意义,使我看到了别人的优点,更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活动后写的作文内容充实多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培养对语文的兴趣,作文的兴趣会被激发的,有了兴趣,学写作文的动机就油然而生。同时要纠正学生把作文看作任务或者是负担的态度。有了兴趣,有了正确的态度,就要培养学生常作文的习惯,引导学生平常有什么触动心灵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一篇文章了,因而我要求学生每周写周记。
其次,教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无论文章或文学作品都来自生活,观察是写作的一种基本功。通过观察可以增进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体验,可以获得写作的材料和形象。观察在文章写作中,尤其是在记叙文写作和文学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叶圣陶认为观察是“基本要项”;老舍主张“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且要善于观察生活,会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如:在班中有些同学成绩差,读了两三个星期又想读了,有的成绩好的,也想出去打工赚钱,且说:“读书无用。”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同学说法写一则短评。从这里向学生讲明,虽然是很平常随口而出的话,都可以捕捉来议论分析,纠正其错误。留心观察生活,无论大事、小事都把它积累起来,写作时就不会觉得胸中无物可写了。因而,观察是学习写作、准备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又扎实又宽阔的途径。
再次,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作文来教学。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阅读对写作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从写作心理看,阅读能提供兴趣和意识;从写作内容看,阅读能提供观点和材料;从写作技能看,阅读能提供语言和
技巧;从学习写作的途径看,阅读是写作的“老师”。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王充写《论衡》,阅读了《汉书》“艺文志”列举的1300卷书。即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巨大作用。我针对现阶段的学生现状,尤其引导学生对范文的阅读。这个学期重点学习议论文,对于新接触的文体学生总是摸不着头绪。如:在指导学生阅读马南屯的《从三到万》时,教会学生抓住这篇议论文的学习重点:学习从一个故事引京广线点的写法。我讲这内容时,我就先讲了富翁的儿子刚学会一、二、三,就以为看书什么都学会了,飘飘然了,就辞退了教师,有一次他父亲叫他写请帖,有个朋友姓万,他写一个早上,一个“万”字也没写好,只写了五百画。于是我问学生:“从这个故事里你们认为富翁的儿子怎样呢?”学生答:“骄傲自满。”又问:“换一种说法又是怎样呢?”学生答:“不够谦虚”。再问:“那么你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怎样才能学到本领呢?”有些答:“谦虚谨慎。”有些说:“不要忽视老师的作用。”于是我把这两种答案综合归纳,就是讲故事后引出的论点了。我说:“你们在写议论文时就可以学习本文的写法——从故事引出论点。先说一个故事,再结合你所写的故事表明你的看法,即论点。”课后,写这单元的作文时,有部分学生已学会从故事引出论点和写法。如:有位同学在文章的开头就叙述了父子扛驴的故事,然后提出:“一个人做事要有主见,否则,就任凭别人左摆右摆,什么事也没有干成。”可见,在阅读教学中结合作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此外,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注重作文的批改、评讲等必要的环节。在批改、评讲时要指出他们作文的精彩之处与不足之处。如学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好的表现在:能结合材料提出论点,并围绕着的提出的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并联系实际深化论点来结束全文。不足的地方恰恰与之相反。通过批改、对比评讲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总之,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写作能力的素质就包含了思想素质、语文素质、创造能力的素质等。所以,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途径,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指导小学生作文三法
小学生常把作文当作负担,每逢看到题目,便愁眉苦脸,迟迟不能下笔。我认为,造成学生作文难的主要原因是命题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以致学生提起笔来感到无从下笔。鉴于这种情况,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拟定文章题目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作文素材,学生感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一、回忆生活,打开记忆仓库每次作文,我都事先把题目公布出来,如《起床之后》、《上学路上》、《第一次洗衣》、《拔河比赛》、《扫树叶》等。这样做,可使学生有时间回忆生活中的往事,寻找感受最深、记得最牢的人和事。这样一来,学生记忆的仓库打开了,素材丰富了,灵感也有了。有一位学生在《扫树叶》一文中这样写道:
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变黄了。风一吹,树叶一片片、一阵阵飘落下来。有的随风直打旋,像飞舞着的蝴蝶一样好看。校园里落叶积满了地,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喇叭,还有的像粽子。
我和小兰挥动扫帚,使劲地扫,树叶很快堆成一座小山。不一会,我身上便汗津津的,胳膊也酸溜溜的,不听使唤了。我把身子靠在树上埋怨说:“妈妈平时只知道让俺读书、写字,就是不让俺参加劳动。”一边说一边弯下腰去拣了几片最大的树叶,当作扇子摇着。小兰看见了,打趣地说:“华姐姐,要是给那树叶加个长把儿,你不就是铁扇公主了吗?”我白了她一眼,赶忙回击她:“我要是铁扇公主,那你不就是随从的小妖精了吗!”
这篇习作,写得形象生动,亲切感人,逼真地反映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特征。
二、留心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生活中,有许多能令人动情的场面,却往往稍纵即逝。学生一般不留心这动情的瞬间,以致失去了感知生活的最佳时机。留心生活,及时收集作文素材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留心与不留心的差别很大,比如,教学楼,学生一天总要上下几次,比较熟悉吧,可要问从一楼到三楼楼梯共有几级台阶,却很少有人说得准确,而口袋里的钱,虽不能时时数着,大都知道有多少。这不是很好的说明吗?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次,我要求他们留心观察山羊和绵羊的外形。观察后,一位学生在《山羊和绵羊》一文中用对比的方法写道:山羊的角比较直,角尖向后竖着,绵羊的角比较弯,多向下盘在脖子两侧。公山羊有胡须,公绵羊没有胡须。山羊的尾巴又短又直,爱摇动,绵羊的尾巴又肥又长,老是耷拉着。山羊的毛又短又直又松散,绵羊的毛又长又密又卷曲。这篇作文,写得具体、详细。我把这位学生请到办公室,一边批改作文,一边问他:“你写公山羊有胡须,母山羊有胡须没有?”“有!”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我又问他:“你知道绵羊的尾巴老是耷拉着是因为什么吗?”他想了一会说:“可能是因为太大了,摇不动。”我认为这位学生在观察时是留心了,动脑筋了,要不准会在我这突然袭击下吃败仗。
留心生活,不仅能发现事物的表象特征,也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特点,以至引发文思,从而达到胸有所积不吐不快、下笔左右逢源的状态。
三、基于生活,展开丰富想象写作是一种艰辛的劳动,要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剪裁、谋篇,才能写出有内容、有感情的文章。要做到这一点,作者要从原材料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进行科学的、符合规律的想象。当然,想象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必须建立在现实生活和科学常识的基础上。作者对现实题材把握得越多,想象的翅膀就越能够展开。如《灯光下的校园》这个题目,一位学生通过想象,写得就颇具特色:“校园里一片寂静,天空没有月亮,只有几颗星星眨巴着眼睛,像是偷看着这校园中的情景。落叶时节,微风载着凉意,有意无意地吹了进来。灯光下的老师办公室,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人类的良知和文明,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文中将教师的办公室比作灯塔,贴切、得体,虚实结合,给人以清新隽永之感。这种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想象,既入情入理,又生动形象,具有耐人寻味的力量。
体验生活:作文材料情趣化
现在一些学生怕作文,一到作文课,老师布置完作文题目,下面就唧唧喳喳好一阵。他们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敷衍成篇,草草了事。语言枯燥,内容单薄,味同嚼蜡。就这样左一次地写,又一次地写,一个学期下来,把他们的作文都拿来比较比较,基本上还是原地踏步,收效甚微。老师批改的心血以及学生宝贵的时间,就这样付之东流。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怕作文。“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正如一本好书会使人爱不释手,如痴如醉,百读不厌。例如新版教材都在选文、内容、配图、装帧上良苦用心,以唤起学生对教材产生直接兴趣。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情境,美好的人物、心灵,它们会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对美的期待和向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应该从作文材料入手,引导学生能从生活中体验到写作的乐 趣,从写作中体验到生活的情趣。
1.生活寻趣。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引导学生在作文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现象,是作文教学的坦途大道。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比如春天来了,我组织学生到校园,到郊外去“找春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想一想哪些是书上没有讲到的,你还发现了哪些问题,都—一记在你带的小本子上。然后回到教室,让同学们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特点:有的说,春天果树开花了,有红的、粉的、白的;有的说,花丛中有许多小蜜蜂,在辛勤的采蜜;有的说,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很远的南方飞回来了;还有的说,农民阿姨和叔叔在田里辛勤地劳动呢!再议一议提出的问题。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对联等内容,画一画或者写一写你心中的春天。最后做一做:回到家后,可以将自己采集到的动物、植物做成标本;可以用你采集的各种形状的树叶或小草拼成不同的图案,贴在纸上,再用水彩笔进行修饰点缀,做一份漂亮的贺卡;还可以以春天为主体,做一张别开生面的手抄报。把画好的画,拼成的图案,做好的手抄报,带到班里贴在墙上,装扮一下自己的教室。也可在精心制作的贺卡上,填上最衷心的祝福,送给最敬
爱的老师、知心的朋友。通过这样作文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春天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人在自然中是美的,人的劳动是美的。这样的指导,小学生的习作是写自己的生活,写心里的话,写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写自己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快乐的事,快乐地写,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想、去做„„
2.实践凝趣。生活是作文的矿藏。情感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是作文的矿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情感是作文的源泉,喷涌面出,择地而流。“经历即文章”让学生去开采生活这一矿藏,让学生去寻觅情感这一源泉,是激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人有两件宝,动手又动脑”;实践练习作,效果快又好。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体会到,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信心的好方法。比如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小鬼当家”、“买一次东西砍一次价”、“让妈妈(爸爸)感动一次”等生活实践活动,以丰富写作的素材。又如在教学中经常组织一些习作实践活动,如指导小学生当小记者,编辑手抄报;组织学生举行优秀作文讨论会,集体评价作文;指导学生给自己的作文画插图等等,让学生把习作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动心、动情,极大地凝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然而,据我所知,目前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的作文内容空洞,或随意编造,或抄袭作文。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缺乏习作方面的体验不无关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与交流,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我觉得可以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
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那多彩如画的校园生活,幸福欢乐的家庭生活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有多少闪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然而,由于学生缺乏体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 的情感体验。
1、引导学生关爱校园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庭。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也感受着集体的温暖。由于校园生活也是教师十分熟悉和了解的,所以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关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教师应设法通过诱导,让学生充分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用心想一想......活动中学生尽情展示自我,切身地体验过程。课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科教学的过程之中:动手实验,制作手工,扮演角色,游戏竞赛等。
此外,面对课堂内外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教师应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机智去重组,并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他们的内心体验。
2、引导学生关爱家庭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学生与家庭成员特别亲近,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展示着性格的真实。在这样的交际环境中,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关注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生活活动。可布置学生开展一些活动:今天我当家,上菜场买菜,烧饭、烧菜,洗碗;给爸爸妈妈献上一杯茶;在“三八”给妈妈制作贺卡;在父母不在家时当一回小主人,有礼貌地接待客人;随父母参加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外出旅游......在家庭生活中,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对学生参加的家务劳动、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进行评价,从中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成功的快乐和人情的温暖。
3、引导学生关爱社会
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可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如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去公园或其他公共场地打扫卫生;调查采访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参观书画展......有条件的学生还可当商店营业员、公交车售票员等。如一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找人签名,每人需签满20人以上。为完成这项作业,学生必须与许多人交往,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在克服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有各种体验,这些都为孩子们创造了写作的源泉。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在于人们的创造性劳动中,存在于人们的英雄业绩和日常的高尚行为中。”社会生活和人的个性生活的美,为学生提供了无穷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宝藏”。指导学生观察社会时,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注意辨丑识真,揭恶以扬善,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审美情趣得以提高,再以美的形式来表达,即实现由“物”而“美”的转化。
第三篇: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济源市教研室
王海燕
为什么要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古人读书有“因声求气”的说法。“声”是声调的抑扬顿挫,“气”是气势和感情。“因声求气”就是强调以朗读为主线,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悟作者的气势和文法,探索语言的内在含义、情味和形态,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1-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有一句话始终未变,那就是让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目标都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不断的变更,只有这一条始终存在。这足以说明朗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话说,就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
目前,我们小语课堂上的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理解基础的“有感情”朗读。
在学生没有扫清字词障碍,没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2、没有示范的朗读。
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却没有亲自读来给学生以示范。尤其是在学生想读而读不好时,教师的示范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
3、太过于重视技巧的朗读。
在指导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如:重音、停顿、语调的上仰、拖长等。忽略了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和体验。其实,“有感情朗读”首先是“有感情”,只有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为内容所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有感情朗读才是一种自然的、真情的流露,这种朗读才能在学生的心里产生长久的影响,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太过于重视形式的朗读。
目前,在我们的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老师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多种形式的读是很必要的,但是过于流于形式,忽视了对文章深层次的挖掘,忽视了针对性的指导。
5、忽视读书习惯培养的朗读。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上,只要有学生的齐读,基本上是唱读,从城区到乡村,从山上到平原,不唱读的班级寥寥无几。什么原因?我们忽视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6、缺乏积极、中肯评价的朗读。
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缺少针对性的中肯性的评价,缺少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评价语言单调,感染力不强。怎样使“有感情朗读”在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
一、准备阶段:
1、学生的准备:体现朗读从正确到流利到有感情的层次性。扫清字词障碍,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案例:一位教师在讲《长征》这一课时,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导入——听录音朗读——男女声对读——师生对读——小组读——听《长征》歌曲——结束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安排读的时间不少,读的形式也不少,但是,任何架空的朗读都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并不理解,对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并没有领悟。
全国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先生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出:在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中,要体现这样的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太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正确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初读是朗读教学的第一站,是朗读的“蓄情”阶段。通过初读,学生应切切实实地达到字字音准、句句通畅。有的老师觉得初读部分太过“平淡”,不易出彩。往往在学生初读
一、两遍课文后,便开始引领学生进入朗读的“最高境界”——有感情地朗读。只读几遍课文,学生对文本内容还不怎么熟悉,读课文还处在磕磕绊绊阶段,要想读得有感情是很困难的。由于情感的跨度太大,“有感情地朗读”往往难以落实。
2、教师的准备:吃透教材,备朗读。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觉得,这样做对于指导朗读至少有两个好处:
1、自己读好,才能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给学生以示范。
2、自己吃透教材,才能发现文本中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案例:《田忌赛马》:齐威王看了田忌一眼:“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另外,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因为时间的原因或其他的原因。但是,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应当让全部学生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和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是我们课堂效率的有力保障。怎么才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呢?原因有很多,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投入,课堂上全身心的投入,是让学生处于积极状态的前提。什么是教师投入的前提?备好课是投入的前提。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
(一)情境再现朗读法;
1、创设“以情激情”的情境。
“以情激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悟及体验传导给学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情境”教学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教《刘胡兰》《黄继光》《狱中联欢》这类课文时,我仿佛看到了英雄昂首挺胸,大步走向鲜血淋淋的铡刀英勇就义;用自己的胸膛勇敢地扑向正喷射着子弹的机枪口;仿佛听到了歌乐山下腥风血雨中刽子手的鞭笞声和烈士们壮烈的《国际歌》的歌声„„每次,每次,都唤起我对英雄的崇敬仰慕的庄重的情感,我深深为之感动。这样在把学生带入教材描写的情景时,才可能以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激起学生对英雄的爱。学生的朗读才能有声有色。”
2、创设教学内容的情境。(1)运用画面创设情境:
案例:一位年轻教师在讲叶圣陶先生的《瀑布》一课时,对其中的“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一句群的教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教学细节:她先让同学们转过身去,看着后面,待读到“山路忽然一转”时再转过身来,与此同时,教师倏忽间展开一幅色彩鲜艳的瀑布挂图。学生不仅惊讶的叹道:“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此时的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惊喜之情油然而生。读得非常到位。
这一教学细节,通过指导学生对关键词句的表情朗读和情感体验借助课文作者在山路忽然一转看到瀑布时的惊讶之情,与同学们忽然转身看到彩色挂图的惊喜心情的相似点,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产生了特殊的效果。
(2)运用音乐创设情境:在讲《美丽的小兴安岭》时,采用音乐渲染的方法创设情景:当美丽的春天来到时,欢快的音乐流泻出盎然的春意。当炎热的夏季到来时,飘飘渺渺的音乐营造出一片葱绿。收获的秋季来了,激情饱满的音乐送来累累硕果。冬天到了,漫漫雪花飞舞,轻柔的音乐抚慰着大地的一切。美妙的音乐配合着文章内容散发出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同学们静神凝听,犹如进入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情不自禁跟着音乐表情丰富地朗读。(3)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三四句时,教师激情描述:国破家亡,生灵涂炭,金兵横行,移民苦盼。他们“南望王师又一年”。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一年”是多少年吗?65年啊!同学们,整整780个月,23739个日日夜夜呀!一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十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5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读出了悲愤,读出了绝望。
创设情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创设情景的方法处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多媒体的运用、态势语言的运用、资料的补充等,在这里不再详细去说。
(二)示范引路朗读法
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朗读水平密切相关。在学生想读而读不好时,教师的范读起到关键性的点拨和引导。
案例:《难忘的一课》讲的是:台湾被日本奴役50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一位教师在讲这一课时,引用了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包含着对祖国的眷恋和深情,半个世纪的分离,五十载的隔岸相望。伴随时光的改变,岂是“沧海桑田”四个字可以形容。尤其是第三个自然节: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这里边包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诗人走的时候可能青春年少,一别几十载,老母亲多少次翘首遥望,夜不成寐,儿子再回家时与母亲已是近在咫尺,两个世界。多少离愁别恨,岂能是语言可以描述?但是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却没有读好,本来是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结果却把气氛冲淡了。再如,《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有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丁冬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坑。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诗的第一小节呈现给我们的是“燕子”“春光”“小树”“太阳”这些欣欣向荣的字眼,在读得时候应该带着一种欣喜、一种向往来读。第二小节是一组排比句,应该一句比一句高,但是,诗句的最后一句标点是句号,那么在读得时候就应该由高昂逐渐平缓而深沉。第三节和四节,可以抓住重点的词语“永远”“忘不了”“温热”“毫不犹豫”“顶天立地”“脊梁”来读,“永远告别”“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忘不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力、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革命精神要发扬。因此,这些词语要重读,“永远告别”“毫不犹豫”应该读的干净利落,“顶天立地”“脊梁”应读的铿锵有力,激情高昂。诗的五、六节也有一些重点词语:“灵魂”“信念”“理想”“光明”这些词语都是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要重点突出。第五节中,标点符号很明显,可以根据标点来读。第六节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全诗的升华,又是一个排比句,应该读得一句比一句高昂。
这里所说的朗读的技巧,并不一定让学生掌握。但是,作为教师却应该掌握并且学会分析,这样我们的范读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说得是:示范朗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声音。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从老师的示范朗读中获得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自己的方式”去朗读。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纠正、自我创造应该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揣摩标点朗读法
根据课文中的标点深入地去揣摩朗读的语气,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标点。
如:《军神》“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丰碑》“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语。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在这段文字中,描写将军“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他的话简短,干练,有一种严厉和恼怒。但是‘听见没有’的后边却是逗号,而不是能够表达强烈感情的叹号。我们仍然可以根据标点来读一读,这样我们就会发现,用逗号的读更像一头发怒狮子的低吼,一种马上就要火山爆发的恐惧,比用上叹号表现的更为强烈,火气更大。
《慈母情深》“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学生在读的时候,把“我的母亲。”都读成了高昂的语气。其实,我们仔细揣摩作者当时的心情,并不是在直接地赞颂自己的母亲,而是看到母亲在恶劣的工作环境的劳苦的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并不应该是语调上仰,而是深沉的、感动的。所以,这里是句号,而不是叹号。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得到位,读得恰当。
所以,我们在备朗读的时候,要读到文字里边去,要深入地去理解课文,揣摩作者的用意,把自己和作者、文本熔于一体,才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让学生和老师、作者、文本四者熔于一体,达到一种心灵的沟通和熏陶。
(四)品词析句朗读法 案例:《慈母情深》“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教师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请大家读课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生:一个伟大的母亲。
生2:这是一个慈祥的母亲。圣3:这是一个无私的母亲。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伟大、慈祥、无私。并问大家:“你们理解课文了吗?”
生(声音参差不齐)懂了。师: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朗读,但干巴巴,没有生机。
反思:整个教学程序是:找感动的句子——给母爱贴标签——读相关段落。有感情朗读为什么要把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母爱的伟大分开呢?母爱从哪里看到?从一些重点的词语上看到。如文中的“瘦弱”“挨”“烤”这些都能表现母亲的贫穷、辛劳,一个“挨”字可以知道母亲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作?“灯泡烤着脸”“烤”说明了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还毫不犹豫地给作者买所谓的“闲书”《青年近卫军》,这难道不说明母亲对我的支持和爱吗?需要一种语言的渗透,语言的感悟,一种在语言文字渗透中感悟到的真切的母爱,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指导朗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文章的“眼睛”。
1、提示语言:如:《田忌赛马》中人物的对话。
田忌与齐威王进行赛马,第一场田忌连输了三场,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的准备离开赛马场。
这时,田忌发现,他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几匹马?” 孙膑摇摇头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没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输!”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
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在以上的片段中,“垂头丧气” “瞪” “疑惑” “摇摇头” “没信心” “胸有成竹” “得意洋洋” “夸耀” “讥讽” “轻蔑地”都是一些提示语言,抓住这些提示的语言,让学生去理解,进行朗读指导。这一点,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使用。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仅凭理解词语去朗读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同时,体会人物的内心,揣摩当时人物的心理,才能做到读得到位,读得更好。
2、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古诗词中有许多“诗眼”。
如宋祁的《玉春楼》——“红杏枝头春意闹” 张先的《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些句子中“闹”、“弄”、“绿”字,使诗的境界全出,引学生进入意境。“闹”,唤起学生许多联想,可以把自己体会到的春意蓬勃的景象来丰富诗意。“弄”,使人想到在银色的月光下,花在风中摇动,它的影子也在舞动;“绿”,写出春风给江南大地带来的无限生机。
二年级上册中有一篇文章《我是什么》,“有时侯,我变成小水珠,落下来;有时侯,我变成小雪花,飘下来;有时侯,我变成雹子,打下来。”教师问:同样是下来,为什么是“落”是“飘”是“打”?生思考后:雨水重,所以是“落”;雪花轻,所以”飘”,雹子是小硬球,当然是“打”了。师:你们能不能把这几个字读得不一样?我们边做动作边读,好吗?学生边做动作边读,读得轻重缓慢,非常到位。在这里,教师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让学生去体会,感悟、品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朗读,还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准确运用语言的种子,把语言的感悟和朗读紧密结合,二者相辅相成,这才是“绿色语文”。一位大师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感悟,就是朗读的感悟。”
(五)感悟体验朗读法 案例:
在讲《难忘的一课》时,一位教师这样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师:我们来读文章的重点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齐读。
师:你们是台湾的学生,我是台湾老师。让我们来读这句话。生再次齐读。声音很高,但没有感情。师: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生再次齐读。声音更高,但仍然感情不够充分。反思:是什么原因出现了这样事倍功半的效果?
不是深入地去体会,而是皮毛地反复朗读,除了声音提高以外,是不能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体验”。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感受、理解、情感、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它一般是从对事物的亲身感受开始,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引发联想。
1、角色体验 案例:《向命运挑战》第二自然节有这样一段描写:“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霜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果他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对自己说:“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就可能痛苦的生活,平庸的消失。但是,霍金心里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坏也不过如此。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教师怎样让学生体会霍金处境的艰难(体会处境的艰难是体会霍金向命运挑战的必要的铺垫)?怎样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环节:
a、教师适时用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霜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此时,霍金只有21岁,正植花样年华。作为牛津大学的高材生,他该有多么美好的未来。至多能活两年半,听到这个残酷的宣判,大家会说些什么呢?同桌讨论一下。他的同学老师会说:
他的亲朋好友会说:
他的医治人员会说: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多角色揣摩语言,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言语,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人物的情感距离。)
此刻,大家都沉浸在对霍金的惋惜和悲痛之中。请把这样的感受带进你的朗读中去,谁试一试?(读黑体文字)
指导读:至多只能活两年,少呢?两年、一年,甚至于半年、一个月,死亡随时都在威胁着霍金的生命。再读!
把同学们当成霍金的同学、朋友、亲人,拉近了霍金与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进行角色体验后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针对儿童喜欢表现、擅长表演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有关角色,进行相应的角色学习、角色感受和角色体验。《小马过河》《两只小狮子》等许多课文,都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将相和》《三顾茅庐》《田忌赛马》等背景明确、人物特点鲜明的课文,还可以在一般角色朗读、角色表演的基础上,编成课本剧进行展示,更能激发学生的体验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
2、生活体验
生活是体验语言情感的基础。阅读者只有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体验情感,才能从语言文字中触摸到作者情感的脉搏,感受到作者情思的琴弦,才能感悟到语言运用的技巧。案例:《军神》有这样一段描写:“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这是一段描述性的语言,怎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呢?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大家一般都有过身体被檫破或被打针的经历,当医生在手指上扎针化验的时候,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而刘伯承呢?他进行的是一次什么样的手术?用书上的话说就是:“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这样的手术又是在什么样情况下进行的呢?没有使用麻醉剂。结合我们的经验,想象他在承受着一种什么样的痛苦?让学生体会。“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在生活中,我们用力撕崭新的垫单,能那么容易就撕破吗?而这里却是被“抓破”了,可以想象,刘伯承在手术台上承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他坚强的意志决不是常人所能够做到的。让孩子充分的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感悟、去领会,再让他们读的时候,大多数同学能够读得深情深沉、铿锵有力,还夹杂着一种不忍心。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用到《我的战友邱少云》中,邱少云在烈火中如钢铁一般的坚强,如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被火星烫到,被水或者其他东西烫着的感受,来朗读“他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位年轻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感情会更丰富,读得会更到位。同样,《卖火柴的小女孩》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在春节的幸福生活和小女孩的悲惨形成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爱怜,读出文章的凄婉。
(六)想象朗读法
想象是阅读文学作品、进入作品意境的必由之路,也是进行有感情指导的重要方法。
1、想象画面 案例:
师:(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接着学生齐读)
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再次深情地朗读)
生:我看到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夜深了,士兵门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师:你看到了战士们翻山越岭的画面。
生2:我听到山海关外风雨交加的声音,看到士兵们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自己的故乡,因为故乡是没有这种声音的。师:你看到了战士们思念故乡辗转反侧的画面。、、、、、、这是一段古诗词的教学。这个小小的片段足以启示我们,在师生多次诵读的基础上,把重点稳稳落在让学生借助诗句想象画面上,然后把画面转化为描述性语言。这时候,学生脑中有画,心中有情,自然也就有言语表达的冲动。
2、利用生活经验想象
又如:《第一场雪》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呵!好大的雪啊!”怎样读好这个句子中的“呵!”呢?教师没有生硬地让学生反复朗读,而是这样启发诱导:“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当你早上开开门,发现那么大的雪,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会发出什么样的惊叹?”学生在结合自身经验之后进行联想,再读的时候,效果就会更好。
3、利用课文中空白的部分进行想象
如《小抄写员》中有这样一段话:“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的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教师在学生读完后,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但是,叙利奥并没有放弃,在半夜的时候,他又起来了,如果这时你有一个和叙利奥对话的机会,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生:叙利奥,既然你已经下了决心,为什么还要起来呢? 生2:是什么力量让你这样呢?(这个问题很关键,这是我们需要让学生懂得的。教师借学生之口把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提了出来。)
师: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生1:父亲太辛苦了,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才这样做,是对父亲的爱。
生2:叙利奥为父亲分忧,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生3:对家庭的爱,也担起家庭的责任。接下来,教师又提出这样一个想象:
师: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已经站在叙利奥的背后(看插图),父亲一动不动地站在叙利奥的身后,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请把父亲的心理活动写在插图的旁边。(生写后汇报)
生1:我错怪了你,孩子,对不起。生2:叙利奥,我的好儿子!
生3:孩子一直帮助我,而我却一直责备他,太不应该了!在以上的案例中,教师利用书中的空白部分,巧妙地设置想象,让学生在想象、思考、感悟中领悟文章的主要内涵,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才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真正地做到了一个引导者。课文中的空白部分有许多想象的余地,这在教学中都有提示,那就是课文中的“泡泡”。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如:《去年的树》中的“这时候,鸟儿会想什么呢?”都体现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阅读想象文中空白的部分,有助于丰富感知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把握文章内在的意蕴,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朗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想象的空间不仅可以训练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再造形象,还可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内心体验,结合生活积累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七)运用媒体朗读法。
1、《向命运挑战》怎么让学生体会霍金的坚强?教师设计了以下环节:
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怎么说?
多媒体打出第二自然节中的两个对比句: a、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
b、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1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弱者说——(引读第一句)
而强者说——(引读第二句)
2自由练读,比较这两句的含义有何不同。(前者很悲观,得过且过;后者乐观无畏,有着崇高的理想。)
3谁来用你的朗读表现出这两句的差异?(在学生越读越好的朗读声中,适时处理课件中的这两句话,第一句越变越小,第二句越变越大。)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霍金的乐观、无私。面对残酷的命运,他对自己说——(引读第二句霍金的话。)
2、在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圆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段文字中描述的景物,“买卖街”“山乡村野”“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等,都是学生所不熟悉的,没有见过的,仅凭想象,难以想象出他的美景,就影响了他们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朗读。在这种时候,在文章描写文字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很远的时候,就可以借用多媒体的力量。因此,我查找了以上几种景物的图片,并配上优美的古筝音乐学生眼看耳听,文字的理解——直观形象的感悟——内心的体验,层层推进,感受的更为深刻,激起自身的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就水到渠成。
但是,这里需要说的是: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一个辅助教学,是为了达到某种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手段,采取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 一不可喧宾夺主。二不要滥用。不要动不动就用,把多媒体当做一种招牌。要想一想:这里需不需要用多媒体?用了以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第三,做课件的时候,起装饰作用的东西不要太显眼,更不要放上一些动画的东西。
第四,不要让多媒体画面轻易地代替学生的想象。第五,多媒体中的声音、文字、图象要和谐。
以上是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中常用的方法。其实,在教学中,许多方法是相容在一起的,比如创设情景与想象、与角色的体验,都是融合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指导朗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营造“和蔼、宽容”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以爱心和平和的态度营造“关心、爱护”的教学氛围。如运用温和的目光进行提醒暗示、鼓励和支持,运用微笑、亲切的语气去开导、启发,运用热情开放的姿态去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二)把握指导朗读的时机:
案例:《最后一分钟》写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的情景,是一首饱含爱国之情的诗歌。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诗歌的有感情朗读上。教师在教学中有这样一段教学过程,我们来看一下: 师:同学们,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当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升起在香港上空,当高6米,重70吨的美丽的紫荆花矗立在香港上空的时候,你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你此时想说些什么呢? 生:我感到非常自豪。
生: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香港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生:我为全国人民感到高兴。
师板书:高兴、激动。然后进行到下一环节:听歌曲《东方之珠》。反思:为什么不让学生读呢?前面的一段文字,已经点燃了学生思想的火花,水到渠成,应该趁热打铁,让学生带着这种激动、自豪、高兴之情来朗读这篇诗文。但是,老师却把一个很好的朗读机会错过了。
(三)个性阅读: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由于经历和情感的差异,使得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不尽相同。有感情朗读是个体阅读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不要千人一面,扼杀了学生的想象。
如一年级上册《四季》一课中写雪人的句子:“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有的同学感受到的是雪人的调皮,有的同学感受到的是雪人的开心,也有的同学感受到的是雪人的自豪。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同样是有感情的朗读,每个人的语气也是各不相同,但都是那样的有滋有味。
(四)朗读的评价:
1、评价的针对性:先说说学生的评价。
先来看一个案例:《去年的树》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之后,师: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生1:他读得很好。生2:他的声音太粗了。生3:他读得很有感情。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请坐。谁还能来读一读?这样的教学片段,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看到。让学生评价,未尝不可。但是,学生的评价往往是比较肤浅的,表面的。他们往往抓住声音的高低、粗细、长短来说。往往抓不住人物的性格,提示的语言,品词析句去读。这时教师必要的点拨和启发非常重要。比如,在这段中,教师可以启发:小鸟和好朋友大树分别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们应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还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请”“还”“一定”的指导,来让学生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在学生评价不到位的时候,教师切不要轻描淡写,模糊其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鼓励性的针对性的评价,2、评价的委婉性: 案例:
《第一场雪》教学片段:
师:(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名学生读的尚可)
师:(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他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下一个学生读得反而不如前一个)
师:(又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雪地边儿上了,你又把我们带出来了。
(同学们开怀大笑之后,又投入到更加努力的朗读之中,争先恐后地希望把老师和同学们带入到雪野中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有的同学甚至超水平发挥,表现出的朗读效果令听课教师都叹服。)
反思: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不仅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而且巧妙地风趣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中肯的评价,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地把握了师生之间的分寸感。达到了应有的课堂效果。
3、评价的趣味性:
以“趣”点燃,让学生乐读
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童话《小稻秧脱险记》中,杂草被化学锄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了”这句话时,一学生没有理解课文的意思,读得声音很大。于老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锄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说完,朝学生作了个喷洒动作,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精神放松了,对课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快就把课文读得非常到位。如果说“情”是朗读的导火线,那么,“趣”则是朗读的催化剂。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朗读基调把握不准时,于老师没有机械地说教,而是以游戏般的动作、儿童化的语言,再加上殷切的期待,给学生以生动而深刻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心领神会。
4、评价的指导性:
以“法”点燃,让学生会读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小荣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着“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果实。杨梅的形状、颜色和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没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同学们听得神情专注,仿佛被带进了静谧的果园,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小建最投入。”小荣读完了,于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一字一顿,一本正经地说,“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地咽过两次口水。”学生们先是一怔,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发出一阵笑声。“课文描写的事情,肯定在他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果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一阵更响的笑声过后,于老师郑重其事地接着说:“如果读文章能像小建那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不仅证明你读进去了,而且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淌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学生们又笑了,在笑声中理解得更深刻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有关方法的知识。”(达尔文)怎样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朗读,这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于老师敏锐地观察,巧妙地抓住班上典型的个例,再结合自身的感受,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示范和点拨,并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把“边读边想画面,边读边在头脑中‘过电影’”这一重要的读书方法,很自然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五)朗读的要求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低年级小学生会有感情的朗读《骄傲的孔雀》,但他们不可能读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痛,读出《友邦惊诧论》的深沉与愤慨。就是小学高年级与中学的学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与成人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朗读。就每次训练的过程来说,也要逐步提高要求。
(六)开展各种活动,注重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朗读成为习惯,比如:开展朗诵比赛,课本剧的表演,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尤其是在平时的课堂上,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唱读现象,与此同时,要让学生养成感悟语言、品析语言进行有感情朗读,让学生真正体会语言的内涵,让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我心。这才是真正教会了学生朗读。
当我们潜心研究,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时,学生们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了!
第四篇: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靖边三小
曹瑞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翻阅教材中的课文,每一篇都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的好文章。“有感情地朗读”是这些课文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所存在的问题是,在学生没扫清字词障碍,没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往往事半功倍。那么,怎样使“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迁移体验。
尽管低年级学生的经验不够丰富,但并不是一张白纸。如果我们启发学生将生活中已有的表象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转移到我们所需要指导的课文朗读上来,必会使学生产生亲切的感受。从而化难为易,使之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教室里坐着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还有窗外的小猴子、鸟儿、蝴蝶等。学生面前出现这样一个生动具体画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唤起其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范读引领。
教学中学生自读也许能够读得正确、流利些,也只是初步了解了课文,而读出一定的语气或感情,读出文章特有的韵味,正确处理语句的
缓重轻急,还得让教师出马“范读”,教师很有必要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告诉学生如何去读。例如,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一株紫丁香》,如果不通过教师范读和领读,学生是很难读好“踮起脚尖儿”的儿化音的。在朗读“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在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时,学生开始在自我感悟基础上朗读课文怎么也读不出那种轻重缓急的语势。有的孩子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在读到“绿叶在风里沙沙”时故意将声调提高很多,前后衔接不自然,听起来不温柔很别扭;有的孩子语速把握不当,不是过快就是过慢。在孩子无法较好完成对这个小节朗读时,我为学生做了一遍示范朗读,让学生明白朗读声音要轻巧、自然,让感情如春风般的温暖。学生在听完我的朗读后,开始自由模仿练读起来。再次请学生站起来朗读时,我发现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带出了表情和动作。低年级的孩子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学生模仿老师朗读并不可以机械地照搬照套,要告诉他们一定要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在示范朗读过程中,主要使学生逐渐掌握朗读技巧,学会处理停连、重音、语调、节奏等,为他们日后自我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三、多形式朗读。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在不断的朗读训练中,提高朗读水平和能力。齐读可以使全班或较多的人有朗读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正确处理朗读中的语调、停顿。自由读在一段时间里就一篇或一段课文小声朗读,它有利于学生读出自我 的情感体验。指名读便于教师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指名读时,教师注意指名的面一定要大,使好、中、差都有朗读的机会,都能得到帮助。课堂上,我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朗读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四、表演伴读
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上各种动作,使学生在表演中,深入到课文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提高朗读效果。例如《欢庆》一课,在朗读“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一组句子时,我让学生想象几个动作,把“献上”、“ 举起” “飞着”、“ 奏起”不仅重读而且加上了动作。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表演起自己中意的动作,或捧手或举臂或学蝴蝶状扑扇翅膀,或学做“吹鼓手”的样子“吹奏”。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感悟出国庆佳节普天同庆的气氛。指名朗读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逼真的表演,超常的发挥,使学生们完全融入课文的情景中,朗读时全身心投入,读出了美的享受。我夸张地鼓励和煽情,孩子们的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总之,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渗透作品中词汇的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熟读精思,潜心体味,体会作品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怀。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可以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表达出来,令听者与读者都能领略到文章的语感
第五篇: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是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过程。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读诗歌要有一定的格律,要富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诗歌朗读教学?我个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朗读的作用
二、注意朗读的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要朗诵好一首古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调。
三、讲究朗读的速度
朗读古诗要讲究朗读的速度,教学时,我一般先让学生试读后,教师加以评价,提醒学生注意读的速度。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一般地说,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用快速;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用慢速;说明、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要用中速。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开头两句是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宜用中速;最后两句表达诗人途中遇赦的欢快心情,读时应加快速度,才能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四、突出朗读的停顿
朗读古诗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其古诗的真正意境,阅读停顿是为了显示语法结构,有时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其特殊涵义,有时为了渲染某种思想感情或使情绪转化,有时为了表示作品的结构。教学时,我选择一些古诗,进行录音后放给学生听,再让学生跟读,了解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结构停顿等,处理停顿上的差异,掌握好朗读停顿的要领,既可以给学生以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春晓》教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行诗句都可以处理为三处停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当然,朗读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作出自己认为更妥当的停顿。
五,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总之,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动手、多体会、多积累。掌握朗读诗歌的技巧,逐步形成学生的一种技能。学生一定能逐渐从朗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