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开发培训总结-清华大学
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开发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清华大学
2015年1月22日之26日,我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开发高级研修班。通过4天周 “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培训”学习,学到了很多,赵志逡和王文槿教授课程内容丰富,我个人同时也在思考针对我们目前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使自己的专业建设跨上一个新高度,办出自己的特色,以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确保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现结合培训班所学的“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改革的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培训”来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对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的认识
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二、我们在课程改革上存在的不足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意识到国家把职业教育提到现在的重要地位是必要的,因为高职教育离社会最近,离经济最近,是培养社会迫切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作为职业教育,目前的教育理念必须改变,要改变目前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育模式,应该遵循人的认知学习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我们的教学方式距离教学做一体化的距离还比较远,这主要有以下原因(1)教职员工思想观念上还未改变,还需要广泛深入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教职工认识上不到位,教学改革必然存在阻力,许多人消极观望或不愿意改变已经熟练的教学方式。(2)目前的硬件设施严重匮乏,实训基地设备不足,设备状况较差,而且很多设备陈旧,完全与现有的施工技术脱节,学生学完以后到工作岗位不能直接应用,学而无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3)师资队伍工程素质较差,很多年轻教师没有工程实践经历,实验室缺少先进的科研设备,科研能力不足,缺少一些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项目,教职工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更加影响教学,影响毕业生质量和产学研合作(4)产学研合作困难重重,要想实现产学研合作,必须具有双赢的运行机制。因为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过硬的科研队伍,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足,对企业没有引力,很难实现真正的产学研合作。
三、整改措施
从我们培训过程中实际操作来看,对于课程体系开发难度是比较大,主要是我们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和对岗位的熟悉程度不够,以致改起来无从下手或力不从心。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水平是搞好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的先决条件,同时作为教师本身也要在实践教学中转变教育理念。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实现观念的转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在广大教职工中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统一认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精品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面向社会和面向市场办学,全面提高毕业生质量。此外,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要把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建立专业志向,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当我们的学生产生有问题需要解决的动机时,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开始学习。因此,我们要在技能需要的引领下,使学生产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重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不单纯的是知识加技能,而是突出与技能对应的知识,要在教会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学会技能和运用知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多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利用示范建设的资金集中建设2—3个设备先进、与市场结合紧密、台套数充足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在目前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应建立长效稳定的资金支持机制,对实训基地的设备进行有计划的更新,使其总能领先于工程技术领域,这样也为教职工的科研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认可度提高后,可以承接一些工程项目,达到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循环。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能够承接工程项目后,也能够为实训基地的运转提供资金支持。
(3)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理念,所谓的教改就是要把知识人才体系改为岗位能力人才体系,把学科体系改为工作过程体系,否则教学就不能适应学生实际和企业实际,就没有职教特色和质量。但实施起来确实很难,对于教师来讲,本身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教学模式都要改变,特别是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对具体的工作过程、任务细节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因此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多数存在凭借理论推想和对实际的想象来进行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因此在具体改革课程改革中自然存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现象。因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
(4)加强团结协作。高职教育的教学,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做事,以及怎样把事做得更好,是有明确岗位能力目标,围绕项目整合对应知识,以任务为载体,在职业情境中提高职业能力,有知识的突出应用指向的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需要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团结协作,共同筛选、制定出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套路,也需要院校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相互沟通,以减少企业调研、能力分析、课程体系、专业标准、课程标准、项目设计等方面的投入成本,提高效益,加快整体改革的速度。实现互惠双赢的机制,以期实现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的目的。
此外,我们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做到(1)创新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真实的任务驱动,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达到形成能力的目的。很显然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求,需要我们教师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完整、接近实战的工作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找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的历程。职业成长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和载体,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如何设计符合发展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这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组织安排上,要尽量安排大幅度的时间集中上某一门课,动态实施,完全按照教学项目重组教师团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应尽量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独立地去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注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监控并评估。以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如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能力,更好适应企业的需求;(2)转变授课形式,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课程和教学改革,要把教师转化成生产教练、把教材转化成训练手册、把教法转化成训练方法、把课堂转化成工作现场。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再以教材为中心,更不能以教室为中心,必须以工作过程为纽带,以任务完成为目的,发挥教师的生产教练作用和教材的训练手册作用,通过合适的训练方法,在工作现场中去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培养品德,形成素养;(3)转变考试形式,即从结果考试转向过程考评,从传统考场转向工作现场(模拟)。我们以往特别重视结果考试,而忽视过程考试,特别重视教师在教室中教,学生在教室里学,考试在教室内靠,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的地点基本上就集中在教室内,而现在必须改以往重视结果考试为重视过程考评,边学便考边评,不断反馈,不断纠正,要改传统的教室中心为工作现场为中心,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使我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开阔了视野,确定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想进行彻底的改革,还存在很大的惯性,需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使我们的学院的专业建设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高等职业教育翻开崭新的一页,培养社会迫切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第二篇:课程开发培训总结
全国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基于真实工作岗位 的课程开发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2016 年5月13日至2016年5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开发高级研修班”,与来自职业院校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培训一起交流,并取得了结业证书。三天的时间虽短暂,但通过聆听那些学术大师的生动授课和名家前沿的理论成果,使我体会深刻、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意义
讲座中,赵志群教授以生动案例为切入点,介绍了瑞士、德国等西方国家的现代职业教育特点,详细讲解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职业能力测评等方面的内容。讲座将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与中国本土教育有机结合,立意深远、例证详实、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引发大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为自己以后学习的方向提供了有益启示。赵立群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开发、教师培养和国际合作。他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国际科研项目,通过承担国家、地方政府、行业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国际援助机构开发咨询工作,为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做出了贡献。
二、打破了课程开发的神秘感 赵志群教授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系统阐述了课程开发方法以及诊断式评估相关理论。课程的开发包括与工作过程相关的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等步骤。对于诊断式评估,这是一种参与授权式评估,结果没有对错之分,目的是通过不停地反馈改进,逐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赵志群教授的讲座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实例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性,给在座人员以深刻的启迪。
三、现代职业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原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培训交流部主任、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职业教育顾问、APEC职业教育首席专家王文瑾在现场做了重要报告。报告中,王文瑾主任向我们传达了“德国学徒制”,以及新加坡“动手、动脑、动心”的职业学校教育模式,她同时指出,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先进职业教育仍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当前的现代职业教育追求学历本位,以学校为中心,服务于经济,而先进职业教育则侧重能力转换,以现场为中心,建立标准体系。最终,真正的发达职业教育要实现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中心,达到标准国际化。
王文瑾主任强调说,当今职业教育的挑战,是如何培养培养有主动性、自信的公民,承担风险的企业家。因此,对应教育课堂,最好的教学,是学生学会了该会的,最差的教学时教师教了不该教的。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例如种豆,则种豆始终一切应行之手续为一课。每课有学理,有实习,二者联络无间,然后完一课即成一事。成一事再学一事,是谓升课。自易至难,从简入繁,所定诸课,皆以次学毕,是谓毕课。定课程者必使每课为一生利单位,俾学生毕一课,即生一利;毕百课则生百利,然后方无愧于职业之课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水平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教书育的神圣职责,要以强烈的责任心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
其次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课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对长期以来习惯于接受教材的法定地位、维护教材的权威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革命。这要求教师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必须转变角色意识,从教材的使用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第三要转变教学方式,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面向课程改革。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使教师们对课程价值的认识,由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对课程功能的认识,由给出结论向引出活动转变;对课程资源的探讨,要求老师们告别仅仅依靠教科书教学的历史,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第四要提高素养形成研究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钻研教育理论,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学会并运用教研方法,培养探究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通过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开设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素养、培养完满人格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成功,使每位教师都幸福!
三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教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也从别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他们对教学工作严谨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他们宝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我将把这次培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教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
2016.6.10
第三篇:清华大学培训总结
清华大学培训总结
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在清华大学为期3天的培训时间里,能和来自全省各地的同行精英们一起学习和交流,能得到名校名师的谆谆教诲,聆听了专家精辟的讲座,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方法,观摩了同行精彩的课堂教学,参观了清华大学的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吸收了各兄弟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受益非浅,既有理论上的提高,又有实践知识上的感受与体会,更有教学技艺上的增长,我顺利完成了学业,拿到了《清华大学培训结业证书》。这些将会是我一生受益的宝贵经历和财富,它也将会是我日后教学工作中不断前进和提高的垫脚石。现将三天来的学习总结如下:
一、学习收获
双师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通过静思此次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中职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领略到清华大学名校、名师的风采。清华大学这次培训任务,学校领导对这次培训非常重视,明确要求做到 “严密组织实施、严格培训质量,提供优质服务”,组织专家、知名教授反复研究探讨培训方案,明确培养需求,使整体培训方案合理、针对性强。学校为我们配备了很强的师资,并且邀请职业教育专家为我们作报告,名师的精心指导、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技能培训和诲人不倦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培训课程内容精要、形式灵活、设置合理、感悟良深。
此次的培训主要包括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企业教育及综合研修提高等五大模块。
1、双师型骨干教师管理技能提升
在开学的第一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能鉴定中心《6S现场管理与改善》项目专家马老师就双师型骨干教师管理技能提升精彩讲座。从讲座中感受到了国家现在对职业教育双师骨干型教师的重视程度,感受到了国家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我深受鼓舞,也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此后,系统聆听了“职教双师型骨干教师”“6S现场管理与改善”的讲解与对于实训中心的重要性、“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讲座。我从中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有关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的建设、理论、教学方法,观念上得到更新。
2、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的学习
在专业知识的广与深的拓展中,我深感以前知识的不足和老化,让人感到兴奋,也感到吃力,我除了每堂课坚持认真听课,做笔记,勤问勤动手外,还在课余时间积极与老师请教。
3、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实践与能力拓展的学习
在培训期间,学院组织我们培训班的学员到了清华大学的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我参观了这些训练中心的生产、建设、管理,了解了这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6S标准化管理,听取了尤其了解了清华大学对于学生自主创新培养的方法,探讨了学生择业、就业及创业的状况,真实感受了名师名校的教育理念、为今对学生自主创新的指导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
4、综合研修的学习:本期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全省各地,大部分是各自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或教学管理部门的中层干部,大家对职业教育都有相当的了解,清华大学为此特意安排了一次教研交流会,专家教授、各位学员都踊跃发言,通过互相交流,探讨了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职业教育在各地的现状,职业学校目前面临的新问题与难题等等。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火花,我学习到了新经验,以后工作中可以借鉴,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决心。
三、作为一名合格职教教师,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天的培训结束了,我在感叹每一位专家学者知识渊博、旁征博引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了这次培训不仅是对我们知识的扩充、教学理念的提高,更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洗涤,使我明白了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力争做好以下几点:
1、立志做一名多读书、读好书的教师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我们要是能做到“读书破万卷”,那一定能做到“教学如有神”。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读书就要落后,特别是作为知识引领者的老师,面对教师专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不读书,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读书。
2、向一个研究型、双师型骨干教师方向努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推进,不论是国家教育部门还是教育专家,都深深地感悟到只凭空洞的教育理论,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共同参与,教育专家提出的新教育理念,在具体实施中还有很多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双师型教师来研究和实施,以此来证实新理念的正确性,甚至通过创造性的不懈实践实证,我们也可以直接总结、归纳产生形成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完善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因此,要做一名好老师,就一定要学会做课题研究。
3、做一个有计划、有远见的教师
经常听到部分老师说“我天天都忙忙碌碌,可到底在忙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出什么成绩了”,乍听起来好像很可笑,但这却是我们很多人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整天忙来忙去,到头来,却不知道自己到底都忙了些什么,虽然教育教学本身就是由很多的琐碎小事构成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真的这么忙,而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头绪,没有计划性,也就是所谓的“碌碌但无为”。其实,我们在工作的同时,只要稍稍的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下计划,为自己的教育发展做一下规划,就会从中找到工作的乐趣,成为一个“碌碌有为” “忙碌并快乐着的人”!
4、做一个有危机感的智慧型教师
近年来,学生生源争夺日益激烈,教师资源的丰富却在持续增加,还有大量新毕业的准教师找不到工作,他们都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的工作岗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自己的危机感、紧迫感,及时给自己充电,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智慧型教师,才能确保我们工作的稳定性!才能确保我们不会在很短的几年内,被那些精力充沛、见多识广的年轻人所淘汰。
5、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教师
“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职业”,这句话不仅实在,而且道出了我们做教师的真谛,做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更担负着每一位学生家长的眷眷之心。教师的职业境界有低、中、高三个层次:“养家糊口”、“良心教学”和“享受教学的幸福”,当我们静心反思时,我们又属于其中的那种境界呢?一名学生对我们老师而言可能只是几百分之一,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那可是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几百啊!我们大部分老师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谁能希望我们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公平的教育呢?而我们又是否做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呢?是否用真诚、善良、谦逊、宽容来感召我们的学生呢?因此,用我们的爱心、诚心、公心和细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吧,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我们做教师的良心并从中得到快乐和幸福。
三天的培训时间与人生长河相比虽然非常短暂,但对我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它像是一盏启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让我的心中又充满了阳光和渴望,相信每一位参与培训的学员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都会因为这次培训而震撼、都会因这次培训而改变!
最后,再一次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一次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
第四篇:培训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培训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让教育培训更直接有效地为公司的生产管理服务,特制定本培训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2.范围:适用于全公司。
3.权责:
3.1人事经理:负责制度的审核;
3.2培训专员: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并监督实施;
3.3各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4.0定义:
4.1培训课程:组织为了实现目标而对成员进行教育或训练的教学讲义;
4.2培训课程开发:对教学讲义进行设计、实施和改善的过程。
5.0内容:
培训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就是对教育培训讲义的设计、实施、改善流程进行规范化的一种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分为以下七个内容:
5.1培训需求分析:
5.1.1面谈法:分别与主管(经理)、组长、员工面谈,了解培训需求;
5.1.2问卷法:在员工中发放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了解培训需求;
5.1.3小组会议法:几个主管(经理)在一起开会商议,确定培训需求;
5.1.4观察法:公司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形成培训需求;
5.1.5各部门可根据部门实际需求,直接填写《部门培训需求申请表》,形成最直接的培训需求。
为了即时了解公司的培训需求,可能同时采用以上各种方法,也可能具有针对性采用其中的某种方法,当然,这些需要必须结合培训规划实施。
5.2确定课种目标:
5.2.1确定接受培训的主体;
5.2.2确定培训的实施手段;
5.2.3确定培训达到的效果(标准),即通过这次培训,受训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
5.3培训课程的设计:
5.3.1设计培训课程体系(新进员工培训体系,按职能划分的培训体系,按职级划分的培训体系);
5.3.2编制课程大纲;
5.3.3选择课程培训方法:①讲授法;②研讨法;③视听法;④角色扮演法;⑤案例分析法;⑥户外训练法;⑦游戏模仿法;
5.3.4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单元设计),设计步骤为:①确定培训目标和对象;②确定材料内容;③确定材料的编排风格和样式;④制作样板材料;⑤评估培训材料的有效性;⑥改进培训材料;
5.3.5编制讲师手册和学员手册;
5.3.6设计考核方法。
5.4阶段性评价与修订:
5.4.1通过试讲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得出结论;
5.4.2根据评价结论对课程进行修订;
5.4.3经人事经理审核通过后可实施;
5.5培训课程实施:
5.5.1培训场地和设备地准备;
5.5.2实施培训;
5.5.3培训完毕整理签到表、考核表等相关资料;
5.6培训课程的评估和改善:
5.6.1运用柯氏四级评估模式对课程进行评估;
5.6.1.1反应评估:检查学员对培训项目满意程度的评估,可以通过培训结束时的调查问卷来检验;
5.6.1.2学习评估:衡量赏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心得报告或考试来检验;
5.6.1.3行为评估:衡量学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运用到工作中,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来检验;
5.6.1.4结果评估:衡量培训是否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影响,可以通过企业报表来检验。
5.7.2编写培训评估报告;
5.7.3根据评估报告对培训课程进行改善。
6.0相关内容:
6.1技术性强的课程适用上机操作培训;
6.2 PLC、DRP等课程适用上机操作培训;
6.3机械维修类必须制作图片、视频课程;
6.4 组建培训教程数据库。
7.0相关文件:
7.1《公司培训管理制度》;
7.2《公司培训师管理制度》;
8.0相关表单:
8.1《部门培训需求调查表》或《部门培训需要申请表》;
8.2《培训需求分析表》;
8.3《签到表》、《培训考核成绩表》;
8.4《培训效果调查表》
第五篇:三、培训课程开发
第三章培训课程开发
第一模块培训课程基本常识
能力点、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能力
1、主动参与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具体内容的细化工作
2、积极参与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实施活动
3、用对比的方法看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课程的含义
职业培训课程的含义
职业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
职业培训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区别
培训课程与培训项目的关系
知识点
一、课程的含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教育培训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培训内容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是指针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培训活动而设计的教学内容。
知识点
二、职业培训课程的含义
广义的培训课程是指为实现培训目的、目标所选择的培训内容的总和。
狭义的培训课程是指某一职业科目或某项培训活动的培训教学内容。
职业培训课程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的特征:
1、课程目标对社会劳动力需求的直接性
2、课程设计中的技能训练有一定比例界定
3、理论知识服从于技能要求,具有不系统性
4、注重经济性和时效性
5、岗位工作要求对课程内容设计影响较大
知识点
三、职业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
1、由对学员和环境的假定所组成的课程框架
2、宗旨和目标
3、内容及其选择范围和顺序
4、执行的模式
5、课程评价
知识点
四、职业培训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区别
1、课程的目标不同
2、注重时效性的程度不同
3、课程内容、编排形式不同
4、课程的实行模式不同
5、课程的评价不同
知识点
五、培训课程与培训项目的关系
1、培训项目和课程开发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培训项目决定课程开发培训项目支配课程开发培训项目引领课程开发
2、课程开发反作用于培训项目
课程开发可以丰富培训项目的内容课程开发可以增强培训项目的亮点课程开发可以匡正培训项目的偏颇
第二模块培训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搜集培训课程开发相关信息的步骤
搜集培训课程开发相关信息的主要措施和渠道
常用的培训课程开发信息的处理方法
能力点
一、搜集培训课程开发相关信息的步骤
1、明确课程开发依据
2、制定工作计划
3、搜集相关信息(培训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的核心环节)
4、及时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能力点
二、搜集培训课程开发相关信息的主要措施与渠道
1、及时分析研究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企业领导意图、企业发展规划、培训规划和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争取参加企业领导层研究和决策生产、安全、经营、科研等工作的重要会议。
2、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科研第一线,及时了解搜集各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了解课程开发需求。
3、搜集、了解国内外同类型先进企业课程开发的信息和开发经验。
4、建立培训课程开发信息网络,从网络上搜集课程需求信息和建议。
能力点
三、常用的培训课程开发信息的处理方法
1、常用的信息搜集的方法:观察法、询问法、问卷法、量表法、检索法、交换法等。
2、常用的信息分类的方法:按对象分类、按主题分类、按来源分类、按信息内容分类、按通用分类表分类等。
3、常用的信息整理的方法:鉴别法、选择法、核实法、分析法、编写法。
培训课程开发的含义
培训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的含义
培训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的要求
知识点
一、培训课程开发的含义
培训课程开发是指依据一定的培训目标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确定与培训目标相适应的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最终形成培训课程文件的活动过程。知识点
二、培训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的含义
培训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是指一切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以及中期、后期服务性工作的总和。
知识点
三、培训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的要求
1、与培训目标相一致
2、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3、保持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的系统性 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包括:
课程开发工作的计划制定人员构成信息搜集、分析和加工信息的应用评估提出课程开发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