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滨城区现代农业工作总结[小编推荐]
滨城区现代农业工作总结
近年来,滨城区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抓好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粮棉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一、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一)攻坚克难,沿黄开发顺利推进。抢抓机遇,自觉融入全市沿黄开发大局,全力推进沿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沿黄片区的吸引力和创业活力持续提升。将沿黄开发作为加快农业转调,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来抓,通过挖掘现有资源,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带”、“休闲娱乐旅游带”、“沿黄生态景观带”。目前,沿黄十里荷塘核心景区基本成型,浮桥路以东的车行道、骑行道投入使用,修建了荷塘木栈道、景观桥、瞭望塔、天桥等设施和景观,引进种植26种观赏荷花7万余株,观光火车已投入使用。建成万绿蔬菜、腾达农庄、中裕黄河岸绿色生态产业园、国昌生态园等25家规模休闲农业园区。在今年10月10日全市科学发展观观摩中,我区夺得总成绩全市第一名,沿黄十里荷塘项目作为观摩 1 点,为我区赢得好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沿黄开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新六产”的新标杆。
(二)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推动农民增收。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培育和引进了游园观光、农事体验、儒学修学等一大批休闲农业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民休闲的“后花园”。沿徒骇河流域建成鑫湖农庄、天场绿色生态农场、辛庄黄瓜生产基地、红树莓生产示范基地、泓舜农场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家。全区休闲农业园区中,占地500亩以上的大型园区9个;瑞钟祥生态农业、滨彩蝶园等3家园区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称号,万绿农业获得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称号;建成鑫湖农庄、在水一方等8家农家乐。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区9家。全区建成万绿蔬菜、腾达农庄等35个休闲农业园区,年接待游客27万人次,带动周边3000多农户走上致富路。
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一)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加快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转化运用。借助农村社区化,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管理的具体方式。制定完成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方案》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核定完成小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37.54万亩,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692万元。完成小麦、玉米、棉花政策性农业保险入保投保工作。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区农村产权综合交易中心内部装修及设施安装正在进行中。
(二)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大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培植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知名品牌。引导中裕食品、万绿农业等龙头企业开展“互联网+农业”行动,培育发展国盛农业、滨国农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70多种特色农产品借力尚山暇乡、万绿微商等平台上线交易。全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达到38家(其中:市级园区16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83家,家庭农场13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
(三)加强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发展中裕谷物、鑫湖农业等多家三产融合发展实施主体。合作社以社员出资为联结方式,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生产模式,所获收益按出资额分配。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户9234户,农户年增收5313万元,年收入增加10%以上,实现合作社和社员的利益共赢。
三、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农业提质增效
(一)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推广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配备农技宝智能服务终端,在每个乡镇、街道配备配方施肥自助查询终端,推进农技推广智能云平台规范化管理。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扎实开展粮食生产“十统一”社会化服务,棉花播种面积5.3万亩,总产9.3万担。玉米收货面积38.1 万亩。总产19.46万吨。今年小麦生产克服干热风等影响,收货37.54万亩,总产17.97万吨。全年粮食总产37.63万吨,同比增长0.8%。
(二)实施农产品安全战略,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农资追溯监管平台建设完成。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28万亩。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仪器设备安装、实验室改建完成,已经进入双认证程序。全面推行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农药产品直销和配送率达到90%以上。上半年,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达到100%。认证“三品”58个,中裕面粉、秦台西瓜闻名遐迩,提升了全区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建设。高标准建设1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以中裕农牧循环产业园为核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金宏生态农业、万绿农业为龙头,推广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等新技术。投资3000万元的2万亩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经进行田间工程施工。全区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和差距: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增长过快,影响农民持续增收。二是高附加值农产品较少,优质农产品品牌覆盖率低。三是规模经营水平偏低,组织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今后,将深入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优美,加快推动滨城向现代农业强区跨越。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沿黄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开展浮桥路以西车行道和骑行道建设,形成沿黄完整的休闲道路体系。建设各类休闲驿站,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进度。启动黄河大桥两侧“农业嘉年华”项目,持续美化绿化沿黄整体环境。加速完善沿黄“粮林果蔬”4个万亩片区建设,努力把沿黄流域建设成为全市乃至京津冀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全力打造周边地区的“养生休闲地”、“旅游目的地”、“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完成双认证并投入使用,全面推动农资连锁经营模式,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全区重点蔬菜基地生产环节全程监管和质量可追溯。发挥中裕、国昌、万绿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和“三品认证”奖补资金政策作用,实施品牌战略,加大“三品”认证力度,积极培育壮大品牌农产品。
三、提升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能力。坚持以智能化模式经营农业,引进工商资本兴办休闲产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园区。充分发挥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载体优势,集聚资源要素,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引领带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重点做好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后续田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借助 沿黄开发建设,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扶持中裕京津冀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国昌黄河生态园、万绿农业发展壮大,加快中裕京津冀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加工配送车间、恒温库、冷藏库等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四、努力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扶持以中裕食品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主体,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经营、转化增值水平。加快推进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巩固确权颁证登记成果,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增加农民收入。
五、做好农业生产指导服务。提出农业生产技术意见,推广绿色控害技术,严把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关。培育一批种田能手、科技带头人和农业经营人才。推进高标准农田、秸秆综合利用、123产业融合等项目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棉持续增收。
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整合各类农业项目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继续实施产业扶贫;引导、扶持各类新型合作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探索建立健全扶贫长效机制。
第二篇:滨城区商会2013年工作总结
滨城区商会2013年工作总结
及2014年工作计划
2013年,区商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坚持“1241”总体工作思路不动摇,紧紧围绕服务“两区”开发建设这一中心,以服务能力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商业经济工作有效开展,团结带领商业战线广大职工稳中求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生态和谐富裕的现代化新滨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年完成经营收入11.5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上缴税金900万元,工业总产值8.5亿元,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信访稳定工作。商业企业人员多,历史遗留问题多,困难多,包袱重,军转干部、退伍士兵、离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一直以来是维稳工作的难点。商会下大力气排查调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变职工上访为领导下访,以心换心、交流感情、互相理解,有效地避免和控制了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扭转了动辄上访的不利局面,确保了系统大局的稳定。
2、党风廉政建设。2013年,紧紧围绕区委、区纪委对党风廉
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安排部署,深入学习《廉政准则》,着力打造“文明、高效、廉政”机关。利用党委会,班子会,深入学习有关条例和中央、省、市、区领导的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并组织心得体会交流。同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班子成员都签订了廉洁自律承诺书,下属企业全部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状,做到了人人有责任,层层有目标。定期召开党风廉政会议,做到了警钟长鸣。
3、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年初单位主要领导与系统各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工作职责。在日常检查中,检查组突出重点,不留死角,积极清理和消除隐患,有效地预防和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4、政务信息公开及政府信息工作。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了相关制度,及时主动地通过我区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开工作信息。
5、机关内部建设.今年以来,仍坚持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重新修订了《滨城区商会机关管理制度》新的制度除对机关工作人员的考勤和考核等事项进一步明确外,还结合区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对水、电、电脑使用和机关车辆使用及维修等情况都作了明确规定,增强了全体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新管理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形象。
三、明年的工作打算
1、计划全年完成经营收入12.6亿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上缴税金1100万元,工业总产值10.5亿元,2、抓项目,促发展。滨州绿洲中央商务区位于滨城区渤海五路东侧、黄河六路以南,项目东、西、北三面环市区主路。集商务、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居住等多业态于一体。项目总占地面积1011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588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5亿元。项目有滨州市绿洲置业有限公司、湖北十堰诚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项目已于2013年10月9日奠基。
3、抓党建,转作风,强队伍。强化效能效率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机关公信力和执行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解决干部观念、境界、作风方面存在的“僵、惰、低、散、慢”等问题。对系统内干部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摆,制定整改措施,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在商业系统大力营造“事业至上,发展第一”的浓厚氛围。
4、抓稳定,保安全,固基础。制定相应稳控措施,对商业系统范围内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等问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维稳领导小组成员对经常上访的个别人专门稳控,确保不激化矛盾。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5、强化工会工作,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活动,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宣传,让职工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和制度入脑入心,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定期对职工安全生产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努力减少和避免职业危害和重大安全事故,维护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加强困难职工帮扶,按照“发现一个,录入一个、帮扶一个”的原则,不断完善困难职工档案。积极开展元旦、春节、“五•一”送温暖活动,切实做到关爱困难党员、困难群众。
6、加强联系,做好系统困难职工及村居特困户帮扶工作。
二0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三篇:滨城区教育局
滨城区教育局
关于做好2009年面向社会人员认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工作的通知
区直各学校、各乡镇办教委:
根据《山东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和《滨州市关于做好2009年面向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规定,现就2009年面向社会人员认定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认定范围
2009年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的范围是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申请人员,包括:
(一)各级各类学校已取得教师资格拟申请其他等次教师资格申请人员;
(二)2009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三)其他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条件的人员。
二、申请条件
(一)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为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或工作单位在我区的中国公民;
(二)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条件;
(三)取得《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证》并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合格(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特许条件即修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成绩合格且参加
毕业教学实习成绩合格的普通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可免);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就读学校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
(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并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体检合格;
(六)2004年3月21日后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合格证书(1954年1月1日前出生的申请人员可免)。
三、认定程序
(一)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
除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特许条件者外,申请教师资格认定人员须到户籍或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报名参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下简称“两课”)补修和考试,取得《合格证》。
(二)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取得《合格证》的申请人员参加市、县(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三)体检
取得《合格证》且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合格的申请人员和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特许条件的申请人员,由县(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及操作规程》组织体格检查。
(四)本人申请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员填写《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提供身份证件、学历证明、《合格证》、《山东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格检查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及《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向户籍或所在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所在地的教师资格认定
机构提出申请(符合特许条件者不需提交《合格证》)。
(五)资格认定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受理申请后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认定结论,认定合格者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滨州学院师范类应届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统一组织,参加滨城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的认定。
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市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负责具体考务工作,我市考场设在滨城区。今年的考试分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小学和幼儿园3个层次。考试报名工作采用现场报名的方式。在3月20日-3月22日内,到区教育局报名、交费、采集照片及报名资格审核。滨州学院应届非师范类毕业生的考试报名,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组织。考试成绩可到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领取或登陆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网站进行查询。“两课”考试合格证由省教育厅统一制发。“两课”合格证在5年有效期内只限申请一种种类的教师资格。
五、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补修培训
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统一组织安排对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生申请人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课补修培训。根据教师资格认定有关规定,不符合认定教师资格特许条件的人员原则上应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补修培训,采用远程网上教学方式进行,我市培训点设在滨州市教育局(黄河七路渤海十六路)418室。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由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根据报名情况另行通知。并在山东省教师资格指导中心网站上公布。
六、时间安排
2009年2月25日前,宣传发动工作。
3月20日、3月21日、3月22日,组织非师范类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和学历不合格的师范类毕业生,取得合格学历后,申请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全省统一考试、补修培训报名。2008年考试成绩一门及格的,成绩继续有效。报名人员须准备考试费(每科30元)、培训费(每科95元)、教材费(见定单)等材料,本人到区教育局政工科现场报名。
3月24日前区教育局将报名信息数据报市教育局人事科。4月4日开始组织进行“两课”的补修培训;报名培训人员务必4月3日前与政工科联系,领取补修培训听课证。
3月20日、3月21日、3月22日,组织拟申请教师资格无普通话合格证者和普通话证不在有效期内者(2004年3月21日后取得的普通证在有效期内)普通话测试报名。(报名地点:区教育局对面滨城区育英学园院内办公楼1楼普通话测试办公室,同时交纳普通话测试费每人55元)。
5月17日,组织进行全省“两课”的考试;认定机构组织非师范类毕业生申请人员和学历不合格的师范类毕业生,取得合格学历后,申请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全省统一考试。“两课”考试准考证由考生于考试前15日内登陆山东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网站()自行下载打印,教育局不再负责打印。
6月5日公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成绩。
6月8日与政工科联系,咨询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成绩。6月9日前到教育局政工科进行教学能力测试报名,教学能力测试费180元/人。
6月12日前进行教学能力测试(测试地点:(暂未定)请于6月11日电话联系政工科,联系电话:2223022)。
6月16日公布教学能力测试成绩,成绩合格者和直接认定的师范类毕业生到教育局政工科领取教师资格申请表、思想鉴定表、体检表等材料。
6月19日上午8:00前所有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到市立医院(黄河二路国营车站向东200米)体检(体检时不吃早饭),完成所有规定检查项目后,体检表交市立医院,由教育局负责取回。
6月22日所有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材料,完备手续后报教育局政工科,过期不再受理。
申请教师资格须交、验以下材料:
(1)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二份;
(2)教师资格认定思想鉴定表一式一份;
(3)教师资格认定体检表一式一份(由教育局负责);
(4)毕业原件及复印件;
(5)普通话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普通话证书二级乙等以上);
(6)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验完后退还本人);
(7)近期1寸同底版照片1张;
(8)非师范类毕业生需提供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证。7月15日前教育局上报信息数据。
以上时间安排,请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注意记好,政工科不再另行通知,无故不参加者,后果自负。
政工科联系电话:2223022(办公室)
此材料可登陆电子邮箱:bcqjszgrd@163.com 密码:333666
滨城区教育局
二00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滨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滨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大干2010”结硕果,“魅力滨城”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任务、对接“十二五”工作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黄三角”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按照“建设魅力滨城”总体要求,求真务实,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2亿元,增长15.3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84亿元,增长24.2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01亿元,增长12.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增长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2.3亿元,增长19.2%;三产结构调整为4.21∶53.7∶4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27元。
(一)工业经济进一步优化。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狠抓项目建设、结构调整、品牌创建、高新技术和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6亿元、利税25.86亿元,分别增长26.69%、7.88%。重点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实施过千万元项目63个,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中海沥青变配电改造、东瑞化工10万吨片碱等30个项目投产,大唐热电项目区迁占完成。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技术中心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5.36%。亚光毛巾、九环机械等企业的31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计划。名牌战略深入实施,侨昌化学乙草胺、泰裕麦业小麦粉等4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中海沥青、亚光家纺等4家企业的14个产品成为“山东名牌”。多年未决的企业改制难题实现突破,三棉破产改制结束,春晓集团、万隆化轻职工权益兑付完成,黄河造纸、鲁滨制粉土地资产变现。节能减排卓有成效,汇能节能、山水水泥等6家企业的7项成果被评为“全市优秀节能成果奖”;11个海河迎查项目建设完成,北城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节能减排任务全部完成。园区承载能力增强,滨州工业园区荣膺“山东最佳投资园区”,建立了“区办合一”的管理体制;东城高新化工园区功能日趋完善;杨柳雪工业项目区集聚效应显现,工业布局更加合理。
(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围绕打造“黄三角中心商务区”目标,以服务业城区、园区、企业、项目“四大载体”建设为平台,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6.0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2.09%,服务业工作列全市第一。特色街区不断扩规提档,渤海七路商贸园区集聚发展,新悦国际、王府井商业街投入运营,大润发近期开业,银茂酒店等3家企业获“省级服务名牌”称号。黄河四路建材家居园区规模膨胀,环亚家居开业运营,洋货大市场竣工招商,海虹商贸城主体完工。渤海十路餐饮园区呈“丰”字型发展,东方文化商业街招商入住。银座商城、潍坊中百等11家服务业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48亿元、利税8321万元。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120项,完成投资65.1亿元,银座家居当年开工、当年营业,滨州中关村、佳泰家居启用,豪德贸易广场一期、义乌国际商贸城主体完工,金博商厦开工建设。45个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27.2亿元,建成面积140万平方米;万鑫时代新城、金座豪庭入住,创业花园、祥泰新河湾一期主体竣工。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东营商业银行、恒丰银行开业,天成小额贷款公司揭牌。杜受田故居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认证,填补了全市空白;三河湖景区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物流行业协会成立,亚光物流、宇航物流等企业运行良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深入开展,城乡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三)“三农”工作水平得到新提升。按照“一产三产化”的发展思路,“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抗灾夺丰收全面胜利,粮食总产18.96万吨,棉花总产9858吨。林水会战成果丰硕,创新投入机制,落实林地政策,实施组团造林1.38万亩,建设绿色通道107.4公里,完成节水衬砌5000亩,建设“四位一体”水利方田1.6万亩,改造国家级中低产田1.7万亩,清淤治理朝阳河、二干排等骨干渠道;220国道东出口、205国道衬砌成为城市绿化精品工程,在上半年全市科学发展评比中荣获第一。新建黄河人家等高效生态示范园3家,总数达到12家,沿黄近郊生态绿色长廊逐步成型;在全市5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评比中,杨柳雪生态园、三河湖百果园分获六、七名。参加“首届黄三角农洽会”,签约资金4.4亿元。新增省 1
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5个,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区”称号。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6004万元的小麦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等惠农资金足额、按时发放。投资5530万元,改造农村公路88.5公里、危桥20座。
(四)城市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坚持“突破东区”与改造提升老城区并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中心城区东城功能区、主要道路两侧建设、东区合村并居等规划编制完成。总投资166亿元的132个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完成投资50亿元。市立医院老年护理院主体竣工,区社会福利中心基础完成,创业园商务中心项目开工,白鹭湖片区跨湖大桥等景观工程顺利推进。投资1.1亿元,完成东区骨干道路、沿街建筑的绿化、亮化工程,新建管网15.7公里,铺设人行道8.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投资7300万元,配套完善滨州工业园区道路17条。东、西外环路北延工程启动,永莘路付家河至惠民段全线通车。启动五四一等城中村改造项目37个,实施官庄、宋庙等54个村居合村并居工程。山柳刘、山柳杜整村拆迁告捷,创造了“24天的东关速度”,树立了北杨和谐拆迁的典型。新建农村住房6664户,改造危房686户,建成经济适用房13.9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38万平方米。配合做好老城区渤海十二路、长江二路升级改造,新立河西路、长江三路等道路基础配套。服务市重点工程文化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建设和蒲湖公园、中海风景区改造;德龙烟铁路土地清表和征地拆迁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着眼大局,帮助市直部门做好集中供热工作。
(五)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工作成效明显。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奖惩,扎实开展“与央企对接工程”和“六个一行动”,引进项目102个,到位市外资金38亿元。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赴京津唐、长三角、港澳台等地招商,引进黄三角创业城等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6个,洛矶山高档润滑油等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6个。争取源头资金项目26个,到位资金1.3亿元。首届“黄三角经洽会”签约资金80亿元,第九届银企洽谈会签约资金120亿元。企业上市首获成功,滨化集团成为三年来山东首家在沪上市的企业,募集资金20亿元。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组建成立,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外经外贸势头良好,实现进出口总值4.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110万美元,到位资金882万美元。
(六)和谐滨城建设迈出新步伐。新增城镇就业812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6%。发放农村养老金2666万元,新农保信息化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720元、300元。“双拥模范区”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征兵任务按时完成。杨柳雪新敬老院投入使用,滨北敬老院获“全国模范敬老院”称号;受灾倒房重建完成,确保了群众安全过冬。建成10万吨滨城地方粮食储备库。择优考录教师100名,农村学校“211”工程和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扎实推进,新二小按期竣工。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报销医疗费用3510万元。新建标准农家书屋37个,文化大院达到599家,群众性文体活动红火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完成阶段性任务,第一次水利普查启动。禹里敬老院援建工程荣获“四川省绵州杯工程质量奖”。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各项人口控制目标圆满完成。民兵预备役、广播电视、外事侨务、爱国卫生、民族宗教、油区管理、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统计、审计、物价、地震、档案、老龄、史志、慈善等事业都有了新进展。
(七)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发展环境优化年”、“干部思想纪律作风建设年”和“企业发展服务年”等活动,全面整改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政府自身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推进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实行领导包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工作落实。坚持领导定期接访制度,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27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35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办理群众来信180件,承办市长公开电话610件。政务双网搭建完成,政务协同办公工程试运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推进部门行风评议和政务公开,积极打造“阳光政府”。“五五”普法全面完成,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二、创新实干求突破,“十一五”规划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是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五年来,区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第一要务,突出结构调整主线,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峻挑战,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五年,是区域经济显著增强的五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7.08%、41.78%、11.20%、19.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20家增加到18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0.99%增长到15.36%,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2——这五年,是产业结构快速调整的五年。三产结构比例由9.2∶54.1∶36.7调整为4.21∶53.7∶42.09。第三产业增加值由36.49亿元增长到106.07亿元。新增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32家,星级酒店8家,商业银行10家,投资担保公司35家,被确定为“全省服务业发展重点城区”。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7家,绿色、有机、无公害“三品”认证33个,农业产业化工作跨入全省“30强”。
——这五年,是城市化进程全面加快的五年。城市化率由61%增长到68.2%;城区建成面积由58平方公里增加到8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由19.1%增长到38.9%;城市公交车由215辆增加到638辆。新建道路261公里,形成“五横七纵”的城市骨干道路网。滨港铁路、公铁两用大桥建成通车,德龙烟铁路开工建设。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五年。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全部取消农业税;企业改革改制基本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工业企业260个、服务业企业290个,利用区外资金393亿元,境外资金6510万美元;争取源头资金项目82个,无偿资金5.64亿元,被评为“省最佳投资城市”。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外经外贸快速发展,实现进出口总值19.68亿美元。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五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深入落实。新建一中、六中等学校10所,拥有滨州学院、滨州医学院等本专科院校4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群众342万人次,报销金额1.19亿元。自来水、农村公路、有线电视、通讯网络全部实现“村村通”。先后荣获“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省级文明区”等称号,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区”五连冠、“平安山东建设工作先进区”六连冠。
——这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286元增长到1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826元增长到7327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150元增长到3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700元增长到1300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平方米增长到30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6.4平方米增长到40平方米;私家轿车拥有量由2149辆增长到25498辆;人均消费水平由每年6258元增长到18313元。
各位代表,五年辛勤耕耘,五年春华秋实。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科学实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通力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市直部门、驻区各单位、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所有关心、支持滨城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纵观五年发展历程,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底子薄、基础差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缺乏大项目、大企业的有力支撑,发展后劲不足;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传统型、资源利用型产业所占比重偏大,企业创新力、竞争力差,自我膨胀、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偏远乡镇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占主导地位,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三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个别部门工作效率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高点定位绘蓝图,精心谋划“十二五”任务目标
“十二五”是我区实施追赶超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今后五年,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内环境看,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较好较快发展。从区位优势看,我区是“黄三角”开发的主战场,位于环渤海经济带、济南都市圈等区域的交汇处。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发展潜力大。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力强化,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劳动力成本增加,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竞争激烈;我区正处于加快发展时期,大力推进工业化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战略选择,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将会更大,节能减排任务将更加艰巨;财力投入不足、融资能力差、信贷规模小,资金瓶颈仍是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依然较多,消除发展障碍的任务繁重。
面对新征程、新起点,必须实现新发展、新超越。为此,“十二五”时期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
3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壮大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效城郊农业“三大产业”,狠抓结构调整、投资拉动、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基础设施、科技兴区、节能减排、民生改善“八大重点”,打造全市追赶超越的中心区、城乡统筹的先行区、高效生态的示范区、魅力和谐的宜居区,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将坚持以下工作指导方针:
一是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实现超越发展。继续把大力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带动经济高速增长;力争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指标全面达到上游水平,经济总量位次在全省逐步前移。二是坚持结构调整不动摇,实现创新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兴产业;发挥市驻地区优势,加快发展加工制造业,繁荣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壮大城市经济,努力形成竞争新优势,构筑发展新格局。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实现健康发展。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开发建设环境准入标准,集约化利用资源;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
四是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实现和谐发展。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民生热点问题,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五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实现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化解深层次矛盾,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六是坚持城乡统筹不动摇,实现均衡发展。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社会事业、政策措施”六个一体化,均衡配置公共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良性发展格局。
力争到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9亿元,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6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2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100亿元;外贸进出口完成8亿美元,年均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5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59万元和1.35万元;城市化水平达到74%;森林覆盖率达到2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化学需氧量排放消减15%,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1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四、凝心聚力促发展,确保“十二五”开局良好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抢抓“黄三角”开发机遇的推进年,更是自我加压、争创一流、实现跨越发展的拼搏年。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十二五”的总体部署,围绕“结构调整、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六大主攻方向,突出“工业膨胀、服务业提升、农业调优、技术创新、东区开发、招商融资、社会和谐”七大重点,办好“十件实事”,积极应对,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合力共为,掀起发展新高潮,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努力建设绿色生态经济文化强区。
201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292亿元,增长1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新口径)83亿元,增长15%;利税(新口径)25亿元,增长15%;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23%;
地方财政收入26.3亿元,增长15%;
实际利用区外资金40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增长20%;
农民人均纯收入82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均增长13%;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突出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转型发展,膨胀工业经济规模。以加快工业调整振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突出“借外力、强内力、增活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加快中海沥青重质油、大唐热电、滨化集团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推动亚光工业园二期、山东明大树脂等一批大项目年
4内开工,力促泰裕麦业深加工、亚光超柔毛巾等项目投产。加大滨州工业园区综合开发力度,完善东城化工园区基础配套,规划建设家纺服装、高新技术、机械制造等特色园区,以园区建设带动优势产业发展。突出科技创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口径)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5.55%。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争创“山东名牌”4个,确保“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成功。做好破产企业改制收尾工作,盘活闲置资产,保障职工权益。锁定第一,坚决打赢海河迎查攻坚战。强化能源和环境监管,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二)突出集聚提升,繁荣壮大服务业。继续围绕打造“黄三角中心商务区”目标,推进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按照“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抓好10个重点园区、30家重点企业和100项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渤海七路商业街、渤海十路特色餐饮街等产业聚集区规模,改造提升六街农副产品市场;培植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商贸企业5家,争创“省级服务名牌”2个;推进黄三角创业城、清怡国际等25个过亿元项目建设。抓好投资30亿元的48个房地产项目,力争佳兴嘉和、新湖玫瑰园等15个项目年内竣工。规划建设东城陆港物流园区,培育银河、海华等一批物流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加快非核心业务剥离,发展第三方物流。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业,推动齐商银行落户开业,完成农信社改革任务,组建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股份制银行1家,发展典当、担保等金融机构9家。新增评估、咨询等中介机构20家,开展好家政培训等“七大工程”,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培植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配合“三蒲”景区开发,推进黄河楼景点建设;提升三河湖景区档次;确保杜受田故居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叫响滨城文化旅游品牌。
(三)突出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市西创业就业园、梁才禾家风尚等休闲观光示范园区规模档次;抓好永莘路“上林下渔”示范片建设,扩大高效精养水面规模;新建养殖小区9个,促进畜牧业集约化发展。依托隆达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特色设施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提升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依托泰裕麦业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绿色优质麦生产基地10万亩;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5个。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实施林水会战,完成组团造林2万亩,建设绿色通道83.3公里,争创市级绿化与环境整治示范村40个;完成205国道和永莘路拆迁绿化工程,打造城市北出口新亮点;建设秦皇台乡市级水利方田1.2万亩,改造国家级中低产田2.1万亩。投资5000万元,实施三河湖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提升5.1万亩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配合做好廿里堡闸重建及徒骇河治理工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健全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面向企业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鼓励农民“进城入企”务工。强化农民负担监管,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四)突出东区建设,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先行,高起点完成老城区建设、城中村改造等5个规划;加快编制凤凰古城、三河湖文化旅游度假区等规划,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名片”。全力推进东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白鹭湖公园、华纺小区等26个续建项目进度,建成白鹭湖景观大桥、府山景观区;力促京博城市综合体、温州步行街等27个新建项目尽快开工。集中整合东区汽车4S店,规划建设鲁北汽车交易市场。投资2.3亿元,完成2.1万米雨污管网、14.2万平方米绿化等50项基础设施工程。完善滨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5300万元,建设2条道路,实施24个路段配套工程。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坚持让利于民,鼓励村居自主开发,推进51个村居改造,力争完成东王、侯家等24个城中村拆迁任务。强化协调服务,帮助做好城区集中供热工作;配合实施黄河二路改造等市级城建工程;确保德龙烟铁路建设顺利进行。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区环境质量。
(五)突出思路创新,实现招商融资工作新突破。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举措,着力抓好“两个对接”,努力实现“两个提升”。强化与国家部委对接,紧抓“黄三角”国家开发战略机遇,研究把握新的政策动向,争取国家在重大项目布局、政策性投资、用地指标等方面的支持;加快东区污水管网、农村公路改造等7个项目审批进度,争取国家源头资金4100万元。继续实施“与央企对接工程”,掌握央企发展规划和投资动向,筛选一批对接项目,吸引更多投资项目落户我区。提升引资融资能力,深化招商攻坚行动,力争完成招商引资40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加强政银企合作,创新融资方式,实现融资新突破,做好第九届银企洽谈会签约资金到位工作;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进和落实,推进洛矶山润滑油、银座东区店等项目开工,力促梦娜袜业等项目落户。提升外经外贸水平,用活、用好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政策,力争完成自营进出口4.7亿美元,其中出口3.9亿美元。
(六)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保障水平,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深入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统筹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义务教育,提升高中阶段教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学前教育;毫不放松抓好校园安全。立足文化中心区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杜氏文化等人文历史资源,以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现代传媒、文化创意、动漫产业为重点,吸引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入驻;扶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努力建设“平安滨城”,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市场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农资等质量安全;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营造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稳定低生育水平,完成人口和计生责任目标。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广播电视等工作。
(七)突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责任政府。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转方式、调结构政策,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打造高效务实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深化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推进政务协同办公,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坚决贯彻区委的各项决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财源建设,优化收支结构,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效益。严格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带头执行各项廉政规定,勤俭办一切事业。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努力构建和谐新滨城,维护好政府的良好形象。
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在全面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办好“十件实事”:
(一)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投入867万元,让全区50.6万群众用上“零差价”的放心药。
(二)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投资902万元,解决28个村、1.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扎实推进农村校舍改造。按照“三年消除农村学校平房”规划,投资5330万元,改建滨北城关小学等7处学校校舍4.66万平方米,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四)加大农村公路和危桥改造力度。投资3600万元,改造农村公路80公里、危桥20座。
(五)加快建设黄河一路东延工程。投资1800万元,东延黄河一路2.9公里。带动黄河馨居、玉龙湖片区开发建设,加快市中、北镇16个村居合村并居,安置居民9881户。
(六)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投入567万元,将新农合筹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
(七)努力扩大城乡就业。鼓励自主就业,免费培训劳动力70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八)高标准实施东、西外环路北延工程。投资8930万元,实施东、西外环路16.6公里北延工程,确保西外环年内建成通车。
(九)高质量建设保障性住房。建成经济适用房6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65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住房4000户,改造危房330户。
(十)改善提升环境质量。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下决心关停改造重污染企业,确保异味治理成效明显、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
各位代表,滨城新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乘势超越,为建设绿色生态经济文化强区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滨城区中小学生健康查体工作总结
2004年滨城区中小学生健康查体工作总结
为了解全区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学生常见病发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及健康促进措施,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的健康水平,区教育局、卫生局联合组织安排,于2004年9月16日至11月12日,由区疾控中心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查体,现将查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情况
区教育局、卫生局多次研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区疾控中心成立查体班子,抽调专业人员40余人,查体前进行了专业培训,严格要求查体程序和查体方法。购置了学生体检专用设备和试剂,完善了查体条件。
2004年9月16日至11月12日期间,区疾控中心调用车辆4部,对城区中小学校、各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900余班级的47816名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
二、体检项目
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查体,检查项目包括视力、身高、体重、肺活量、五官、内科、外科、听力、色觉、乙肝表面抗原等。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共查体47816人。其中小学生19490人,初中20301人,高中7025人。视力低下率36.4%,沙眼患病率2.65%,龋齿患病率18.2%,肥胖率0.38%,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0.47%,心脏疾患患病率0.03%。
体检结果分阶段分析显示,高中学生视力低下人数3794人,视力低下率为54.0%;沙眼219人,患病率3.12%;龋齿436人,患病率6.20%;肥胖22人,肥胖率0.32%;检验乙肝表面抗原5635人,阳性142人,阳性率2.52%。
初中学生视力低下10864人,视力低下率51.0%;沙眼639人,患病率3.0%;龋齿1448人,患病率6.80%;肥胖64人,肥胖率0.30%;检验乙肝表面抗原2974人,阳性80人,阳性率2.69%。
小学学生视力低下2729人,视力低下率14.0%;沙眼409人,患病率2.10%;龋齿6821人,患病率35.0%;肥胖97人,肥胖率0.5%。
四、建议措施
通过体检资料分析,我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龋齿患病率较高,与往年比较有逐年上升趋势;肥胖人数较往年略有上升;随着预防接种的普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逐渐降低。望各学校加强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姿势,积极推广眼保健操,按时刷牙,少吃零食,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知识丰富的优秀人才。